首相兼财政部长安华在上个月的2025财政预算案中宣布政府将在明年中旬开始实行针对性的RON 95汽油补贴政策,并表示在新政策下将有15%的高收入人群(T15)需要以根基国际油价水平浮动的市价来添购RON 95汽油,而另外85%的人群则可继续以补贴价格购买RON 95。
首相在宣布这项政策后随即引起了诸多揣测,包括怎样才被政府视为是15%的高收入人群?政府将以怎样的方式或标准来定义T15?剩余的85%人群怎样继续以补贴价格来购买RON 95汽油?油站业者如何分辨谁是T15?
目前我们综合了我国经济学家、业内人士和分析师提供的几个主要方法和意见,并逐一点出这些人士提出的意见所带来的优缺点。
每月向85%人群提供固定金额补贴
顾名思义,它就是向现有的柴油针对性补贴制度一样,政府将会向符合资格的车主提供特定金额的油价补贴,并且是每月向车主的银行户口或电子钱包(e-Wallet)户口汇入一笔款额,而这也意味着油站将会直接以没有任何补贴的价格销售RON 95汽油。
它的优点是执行起来相对比其它方式较为容易,符合资格的车主只需向政府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就可每月获得一定的金额作为补贴,而油站业者也无需苦恼如何去区分谁是T15的问题,并且也不会对现有的油站业者造成额外的营运成本。
但缺点就是油站将直接以没有任何补贴的价格销售RON 95汽油,因此简单来说汽油价格将大幅起价,因此很容易引起市场的恐慌情绪,许多商家也会以“汽油起价”作为借口调涨商品和服务价格,并最终引发通货膨胀。
而这种方法的另一种缺点,就是对于一些需要经常开车外出的特定族群,如电召车和德士司机、经常外出见客的销售业务员等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补贴,因为政府是每月提供固定的补贴金额,因此一旦行驶里程比一般用户或车主更长更远,政府的补贴就不足够完全覆盖这些车主的实际添油开销。
使用大马卡(身份证)获得补贴价格
在这套方式下,车主或消费者需要在油站利用自己的大马卡(也就是身份证)来验证自己是否符合资格享有汽油补贴,只要符合资格就能以补贴价格添购RON 95汽油,反之如果不符合资格就以市价添购RON 95汽油。
这套方式的好处在于油站将会以两种不同的价格来销售RON 95汽油,基于绝大部分的车主仍可以补贴价格添油,因此难以被商家利用“汽油起价”作为价格而跳涨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因此引发通货膨胀的概率较小。
而这套方式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会大幅提高油站业者的营运成本与难度,因为油站业者必须在收银柜台和每个油泵加装额外的大马卡读卡机器,而这些读卡机器也必须依赖稳定的网络连接云端伺服器查询大马卡的持有者是否符合补贴资格,对于一些建设在偏远地区的油站来说较为困难。
除此之外,这种方式也会显著增加消费者在油站添油时所消耗的时间,在一些原本就比较繁忙的油站造成更长的排队车龙,因为每一位消费者在添油前都需要额外提供自己的大马卡去验证是否符合补贴资格。
不仅如此,政府也必须耗费巨资确保其建立的云端伺服器足够稳定并且可长时间容纳大量的资料传输,因为我国每家油站每天从早上到晚上都有许多车主进入油站添油,每一位车主都要验证是否符合补贴资格的话,其伺服器的信息接收与传送量之巨大可想而知。
基于车辆品牌或型号来鉴定是否符合资格
这点相较于使用大马卡来验证是否符合补贴资格来说也是另一个比较容易实行的方法,就是直接基于车主名下的车辆是否属于豪华车来判定车主是否符合补贴资格。
这项做法的优点就是相对比大马卡的方式更为简单高效,开豪华车的车主不得享有汽油补贴也相当符合情理,毕竟都负担得起一辆高价豪华车了,那就不应该再享有原本只属于中低收入阶层的补贴了。
而缺点其实也很明显,那就是如何定义豪华车,是根据新车价格?引擎排气量?品牌?我们都知道这种做法其实是以偏概全,因为就算是豪华车其市价也会随着车龄而每年递减,一些购买二手车的车主可能付出的价格实际上根本不到新车价格的一半,而一些车主可能也是继承家人去世后留下的旧车,本身其实并无太高的经济能力。
总结
政府要改革我国的RON 95汽油补贴制度,改为只有中低阶层人士可享有补贴,其实是一项好的决定,但由于我国市面上绝大部分的交通工具都是使用汽油作为燃料,因此这次的RON 95汽油补贴制度改革,势必会比之前实行的柴油针对性补贴制度带来更大的影响。
也因为如此,政府如果坚持要改革RON 95汽油的补贴制度,那就必须找出一个对所有人都公平,即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不会为油站业者带来额外的运营成本,也不会导致消费者添油过程更麻烦的一个方法,但这一点也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