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 工程部长:MLFF 多车道自由流动大道收费系的统概念验证今年10月结束前开跑,最快2024年第三季分阶段全面落实

    工程部长Datuk Seri Alexander Nanta Linggi刚刚在Facebook上发文宣布,国内的五条高速大道将在今年9月之前落实开放支付系统(Open Payment System),与此同时,他也透露另一项重要信息。

    那便是,基于多车道自由流动(Multi-lane Free Flow,简称MLFF)技术的无障碍式大道收费系统的概念验证(POC)将在今年10月结束之前开跑。

    如无意外,这套新的MLFF大道收费系最快将在2024年第三季开始分阶段全面落实;目前,针对POC的具体位置,工程部仍在与相关单位协商当中,预料不久后便有结果。

    Alexander表示,政府落实大道开放支付系统是过渡到MLFF大道收费系的初步举措之一。在那之后,道路使用者将被允许使用Touch ‘n Go以外的其他支付方式来缴付过路费,并为更多电子钱包供应商提供参与机会,不再由Touch ‘n Go垄断。

    “这样一来,行业参与者之间将存在良性竞争,这将为高速大道使用者提供更多支付过路费的选择,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便利。我希望这项努力能够得到各方的合作,为所有人,特别是我国人民和公路使用者带来综合利益。”

     
  • 5大道9月率先实行开放式付费系统, Touch ‘n Go 不再垄断

    工程部长Alexander Nanta Linggi透过FB宣布政府将最迟在今年9月,率先于国内5个主要大道和高速公路实行开放式付费系统(Open Payment System),也就是说驾驶者可以使用除Touch ‘n Go或RFID以外的其它方式缴付过路费,如信用卡和扣账卡(Debit Card)。

    根据Alexander在其FB所做出的宣布,这5个主要大道和高速公路分别为Sungai Besi Expressway(Besraya)、New Pantai Expressway(NPE)、Ampang-Kuala Lumpur Elevated Highway(AKLEH)、Guthrie Corridor Expressway(GCE)和槟威大桥(Jambatan Pulau Pinang)。

    Alexander指出,这项开放式付费系统其实是未来实行多流量车道(MLFF)系统的其中一项配套式政策,政府将率先执行开放式付费系统,允许公众透过各种不同的方式缴付过路费而不再由Touch ‘n Go公司垄断,之后再实行MLFF收费系统。

    所谓的MLFF收费系统就是废除现有的栏杆式传统收费站,让车辆以更高的速度直接通过收费站,并透过收费站的探测器探测车辆的资料,再从车主预设的付费方式扣除其应缴的过路费,类似于新加坡已执行多年的大道收费方式。

     
  • 2023 Mitsubishi Xpander、Xpander Cross 曼谷车展实拍

    2021年杪,小改款的Mitsubishi Xpander于印尼进行了全球首发,翌年8月,原厂再次于Gaikindo印尼国际车展(GIIAS)上发表了小改款的Xpander Cross。现如今,来到了今天刚开幕的2023曼谷国际车展,Mitsubishi也带来了这两款新车参展,在这里我们将为大家奉上它们的实拍照供大家欣赏。

    顾名思义,Xpander Cross其实就是基于七人座入门级MPV Xpander改造而来的Crossover跨界车型,其拥有近似于SUV的外观,而且一样维持三排七人座的设定。

    小改款后的Xpander依然保留了原来的基础设计,但采用最新设计的双层式头灯,上层较为扁平的是LED的定位灯和日行灯,同时也整合了方向灯,而下半段整合在保险杆左右两侧的才是它真正的头灯组,而且改为了T字的造型并延续采用LED作为光源。

    此外,新的Xpander依然承袭Mitsubishi自家的Dynamic Shield家族式设计语汇,只不过前水箱护罩经过了修改,从原本的双层式设计改为一体化设计,并采用了粗壮的横栅式饰条;当然,Xpander Cross作为一款衍生车型,其水箱护罩,以及保险杆下缘的护板设计自然与普通的Xpander有所区分。

    新的Xpander车身尺寸有些细微的改变,由于调整了保险杆设计,它的前悬(车头最前端到前轮的距离)增加了75mm,而后悬(车尾最尾端到后轮的距离)也增加了45mm,让它的车身长度比之前来得稍长达4,595mm,并且增宽了40mm,达1,790mm。此外,新车的离地间隙为220mm,手排(MT)版本更是被提高到225mm。


    2023 Mitsubishi Xpander Cross

    内装部分也有所改变,中控台的设计如今变得更佳平整和简洁,而且换上了一具新的三幅式方向盘(Xpander Cross采用四幅式),中间的荧幕主机则采用新的9寸荧幕,冷气系统的控制旋钮也经过重新设计改为按键式,并加入了可显示冷气资讯的LCD面板。

    原本手拉式的传统手煞车拉杆也改为了电子手煞车(EPB),并且加入了相当实用的Auto Hold功能,也因为取消了传统手煞车拉杆,因此前排中央扶手内的置物空间也进一步被放大,原厂号称这个扶手的置物空间如今可完美收纳一支600ml的水瓶。


    2023 Mitsubishi Xpander


    2023 Mitsubishi Xpander Cross

    这次小改款的重点还包括了动力系统的部份,引擎沿用原本的4A91 1.5L四缸自然进气汽油引擎,最大马力105匹,最大扭力141Nm,但变速箱从原本的四速自排(4AT)改为CVT,依然采用前轮驱动的配置。

    另外,原厂也强调小改款的Xpander强化了它的车体刚性,包括车头平衡拉杆的锁定位置的改变,而后轴弹簧缓冲也换上了口径更大的设计,让它无论是车头还是车尾的稳定性都有所提升。

    在泰国,新的Xpander将提供两种版本可选,售价分别为799,000泰铢(约RM104,388),以及895,000泰铢(约RM116,930),而Xpander Cross只有一个版本,售价为946,000泰铢(约RM123,565)。

    2023 Mitsubishi Xpander

    2023 Mitsubishi Xpander Cross

     
  • 2023 Toyota Yaris 小改款泰国曼谷车展实拍, 没有大改款

    在刚开幕的2023泰国曼谷车展上,参展的日系品牌Toyota也趁机带来了不久前刚在当地发表的小改款Yaris,而我们当然也为大家带来这款B-Segment掀背小车的新车实拍。和Vios(泰国称为Yaris Ativ)不同的是,Yaris这次没有迎来大改款而只是再一次的小改款。

    在这里我们也为大家科普一下,Toyota旗下的Yaris主要分为日/欧规和东南亚版本,我国和泰国市场销售的Yaris则属于后者,因此在外观、内装、配备甚至是科技层面上都与日/欧规版本的Yaris有明显差异。

    而这一代的东南亚版本Yaris则是在2013年首发,并在2017年和2020年两次推出小改款,而我国总代理也是在2017年小改款后才将Yaris重新引入本地市场,因此如今已是同一代车型的第三次小改款。

    在这次的小改款上,Yaris还是沿用原本的底盘和保留同样的引擎与变速箱组合,泰国当地的Yaris采用的是1.2L的四缸自然进气汽油引擎搭配CVT变速箱,最大马力为92匹,最大扭力109Nm,官方公布的油耗数据为23.3km/L。

    这次小改款的Yaris主要只是针对其外型和内装配备上的一些修饰和升级,在外观部分,它换上了重新设计的头灯组、水箱护罩和前保险杆,虽然还是一样有LED头灯,但里面的设计从原本的矩阵式灯罩(Reflector)换成了投射镜(Projector),而且LED的日行灯也一样被整合进头灯组内。

    除此之外,小改款的Yaris也彻底取消了前雾灯的设计,而且车侧也换上一组新设计的15寸双色轮圈,至于车尾的改变幅度则相对较小,其尾灯组设计看似和之前没什么差异,但后保险杆左右两侧多了两条直立式的透气孔设计,而且保险杆下缘的饰条设计也和之前不一样。

    简单来说,小改款后的Yaris采用了许多源自日/欧规版Corolla Hatchback的设计语汇,尤其是其头灯组的新设计,更是明显受到日/欧规Corolla Hatchback所影响。

    而在内装部份,它依旧还是采用传统的指针式仪表板搭配一个4.2寸的彩色资讯幕,而且方向盘、排挡杆、冷气出风口乃至是整个中控台的设计也和之前一样,唯一有差异的就是它换上了一组新的8寸悬浮式荧幕主机,而且都支援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以及360度环景摄影系统,但在入门等级上则是只有7寸。

    在泰国当地,小改款的Yaris一共分为Sport、Smart、Premium和Premium S四个等级,只有两个最高的Premium和Premium S等级才配有较完整的主被动安全辅助系统如自动煞车辅助(AEB)、车道偏移警示(LDA)、盲点侦测系统(BSM),其余两个等级都只有标准的气囊、车身动态稳定系统(ESC)等。

    而在价格部份,泰国小改款Yaris四个等级价格分别为Sport的55.9万泰铢(7.21万令吉)、Smart的61.9万泰铢(7.99万令吉)、Premium的67.9万泰铢(8.76万令吉)和Premium S的69.4万泰铢(8.95万令吉),对比之前价格分别涨了1万到1.5万泰铢(RM1.3k到2k)之间。

    有鉴于泰国的市场体量比我国更大,而且当地也比我国更早发布大改款的Vios,而这次Yaris却在当地只迎来小改款而非大改款,因此我们估计本地的Yaris未来也只会跟随泰国步伐推出小改款车型,而不会像Vios那样改用Daihatsu的DNGA底盘并迎来大改款。

     
  • 全新第六代 Honda CR-V 泰国正式首发, 1.5涡轮或2.0 e:HEV Hybrid, 可选五人或七人座, 价格比上一代更贵

    泰国的Honda原厂在刚开幕的2023曼谷车展上正式发表了全新第六代的CR-V,这也是六代CR-V的东南亚首秀,当地的CR-V分别提供1.5L的VTEC Turbo引擎和2.0L的e:HEV油电Hybrid系统让顾客选择,而且还首次推出搭载原厂RS运动化套件的版本。

    全新第六代的CR-V跟随其它Honda车款的脚步同步换上了原厂最新的家族脸设计,采用更大面积的水箱护罩搭配两侧更为扁平的LED头灯组,而且整体车身轮廓对比第五代也变得更为阳刚和方正,搭配车尾L字型的LED尾灯组,整体运动感比上一代更为强烈。

    新一代的CR-V的车身长度来到了4,694mm、车宽1,865mm、车高1,681mm,轴距则是2,700mm,相比第五代的旧款CR-V之下,它的车长增加了73mm,车宽增加9mm,车高增加2mm,轴距增加39mm,整体的车身尺码都被进一步放大。

    得益于进一步放大的车身尺码,新一代的CR-V也将在泰国提供除标准五人座版本外的另一个选择,就是三排5+2的七人座版本,但原厂预计当地客户主要还是会选择五人座版本,因此在当地推出的五个车型等级当中,只有一个车型是5+2的七人座版本。

    除此之外,除了当地最入门的1.5 E是前轮驱动之外,其余等级无论是1.5L的涡轮增压还是2.0L的Hybrid版本都是全时四轮驱动(AWD)的配置,原厂表示这是因为泰国当地消费者更喜爱选择AWD的SUV车型。

    在价格部份,搭载1.5L VTEC Turbo引擎版本的六代CR-V在当地分为两个五人座(1.5 E和1.5 ES)版本,价格分别为141.9万和159.9万泰铢(18.6万和21万令吉),另外还有一个七人座的1.5 EL版本,其价格为164.9万泰铢(21.7万令吉)。

    而搭载2.0L e:HEV Hybrid系统的车型则分为两个等级,分别是2.0 e:HEV ES和2.0 e:HEV RS,后者也是全车系唯一一个标配原厂RS运动化套件的车型,价格分别为158.9万和172.9万泰铢(20.9万和22.7万令吉)。

    在动力规格部份,1.5T版本是大家都很熟悉1.5L VTEC Turbo涡轮引擎,也就是说它基本沿用了上一代CR-V的主力引擎配置,拥有190匹马力输出和242Nm的扭力,一样都是搭载CVT变速箱。

    而2.0 e:HEV Hybrid则是和本地Civic 2.0 e:HEV RS同一组的油电系统,它是由一具2.0L的四缸自然进气汽油引擎搭配两组电动马达和e-CVT变速箱共同组成,引擎主要负责产生电力并供电给两组马达,只有在必要时介入直接驱动车辆前进,其马力输出达到204匹,扭力有371Nm。

    在配备部份,当地的全新CR-V全车系标配了LED头灯组和日行灯,还有流水式的LED转向灯、LED前雾灯、LED尾灯、全景式玻璃天窗、18寸单色轮圈、电动尾门等,而最高阶的e:HEV RS版本则额外升级到19寸的熏黑式轮圈,以及在部份车身细节上做了黑化处理。

    内装部份,新的CR-V换上了9寸支援无线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的荧幕主机,而且支援智能声控功能,同时仪表板也换上新的10.2寸全数位化荧幕,并且标配Qi手机无线充电面板、方向盘的换挡拨片等,而最高阶的e:HEV RS版本则额外多了抬头显示器和12支喇叭组成的Bose音响系统。

    而在安全配备部份,当地全车系的CR-V都将标配完整的Honda Sensing半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而且都有自动遮蔽部份光源和调整照射角度的智能化LED头灯组,当然全车系也都有左侧的Honda LaneWatch盲点摄影机功能。

    看回泰国当地第五代CR-V的价格,其实如今第六代CR-V在当地的价格已经涨了价,因此它在来到我国市场时预计也难免会出现涨价的问题,目前第五代CR-V在我国的售价介于14.7万到17.1万令吉之间,而14.7万的是搭载2.0L自然进气引擎的版本。

    我们猜测下一代CR-V来马后将不再提供2.0L的自然进气引擎版本,因此最低配的车型也会搭载1.5L的涡轮引擎,所以将很难维持15万令吉起跳的入门价格,而油电版本的e:HEV因为成本比涡轮引擎版本更高的缘故,其价格甚至随时会突破20万令吉,所以想要等待入手全新CR-V的朋友们,请做好面对新车涨价的准备。

    2023 Honda CR-V 1.5 EL(七人座)

     
  • Honda WR-V 1.5 RS 曼谷车展新车实拍, 确定今年将会来马

    泰国的Honda原厂在10天前正式在当地发表了旗下定位为A-Segment的小型紧凑型SUV WR-V,这款小SUV在当地一共分为两个等级,分别是SV和RS,价格分别为79.9万泰铢(10.3万令吉)和86.9万泰铢(11.2万令吉),而在今天刚开幕的曼谷国际车展上,Honda也顺理成章的在展会上亮相了这款SUV,而我们现场的同事当然也要为大家带来一组新车实拍图集。

    不说很多人也不知道,其实目前的WR-V已经是发展到第二代的车型,第一代的WR-V早在2017年就已面世,是一款基于当时的Honda Jazz改造而成的一款跨界(Crossover)车款,但因为第一代车型只在印度和南美洲国家销售,因此对本地乃至整个东南亚市场的消费者来说相对陌生,也因此误以为现在的WR-V是第一代的车型。

    WR-V的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060mm x 1,780mm x 1,608mm,轴距是2,485mm。作为对比,作为Toyota Raize/Daihatsu Rocky的孪生车款Perodua Ativa的长宽高则分别是 4,065mm x 1,710mm x 1,635mm,轴距则是2,525mm,因此两者的车身尺码其实处于伯仲之间。

    作为一款紧凑型的入门级SUV,WR-V号称有220mm的车身离地高度,它搭载的是和本地City同一组动力配置,包括1.5L i-VTEC四缸自然进气汽油引擎和一具本田自家开发的CVT变速箱,最大马力有121匹,最大扭力145Nm,只有前轮驱动的配置。

    外观上,泰国当地的WR-V 1.5 SV并没有搭载原厂的运动化套件,因此在运动感氛围上稍显不足,但它还是有标配LED头灯组、LED日行灯、LED尾灯组、序列式的LED转向灯,而且轮圈采用的是单色的16寸轮圈。

    RS版本则是17寸的双色轮圈,而且在前水箱护罩的护网也采用了镀铬点钻的设计提升质感,同时也可选配黑色的车顶营造更运动化的氛围,但全车系都没有电动尾门和天窗,而车顶的行李架和LED前雾灯也仅为RS版本专属。

    内装部份,入门的SV版本标配了传统指针式的仪表板、4.2寸的仪表板资讯幕、7寸支援Android Auto和Apple CarPlay的荧幕主机、4支音响喇叭、传统倒车摄影镜头、单区自动恒温冷气系统、引擎启动按钮、前排的中央扶手和手动的绒布座椅等。

    而高阶的RS版本则额外多了座椅、中控台和门饰板上的红色饰条与车缝线、方向盘后方的换挡拨片、6支音响喇叭、后排的中央扶手、Honda Connect车载联网系统,全车系都没有后座冷气出风口。

    安全配备部份,入门的SV版本仅有4具气囊,而RS版则有6具,但两个版本都标配了Honda Sensing半自动驾驶辅助配套,包括自动煞车辅助(AEB)、自动跟车系统(ACC)、车道维持辅助(LKAS)、车道居中辅助(LCA)、前车起步提示系统(LCDA),而RS版则独享左侧的Honda LaneWatch盲点摄影机功能。

    目前这款WR-V都已相继在印尼和泰国上市,而Honda Malaysia上周已经表示会在今年引进一款全新的小型SUV,因此我们基本可以笃定它会在今年来到我国市场。不过虽然它被视为是Perodua Ativa的同级对手,但碍于Honda并非国产品牌的关系,加上我们对照回泰国市场的价格,因此预计在价格上它很难与Ativa同样处于8万令吉以下的水平。

    2023 Honda WR-V RS(泰规版)

    2023 Honda WR-V RS配Modulo套件(泰规版)

     
  • Mitsubishi Triton XRT Concept 概念车曼谷车展亮相, 预告下一代 Triton 设计概念, 新车预计今年7月于泰国首发

    日系品牌Mitsubishi在刚开幕的2023泰国曼谷国际车展上对外展出了一款名为Triton XRT Concept的概念皮卡,正如其名,这款概念车的用意就是对外展示下一代Triton的设计雏型和概念,而真正量产款的下一代Triton则预计会在今年7月于当地举办全球首发。

    根据资料,目前第五代的Triton早在2014年就已经面世,并在2018年迎来一次重度的小改款,彻底改变了其外观与内装设计,而且也在泰国以及本地市场取得不错的销量成绩,因此第六代Triton的自然也受到原厂格外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Mitsubishi汽车因为在2016年深陷财务危机而被当时的Renault-Nissan联盟并购,而在成为联盟的一份子后,Mitsubishi自此也得以和联盟内的其它品牌共享许多关键技术和资源,就好比早前欧规版的第二代ASX就是采用了Captur的底盘和动力系统,甚至也沿用了Captur的许多设计,基本可说是一款重新贴牌(Rebadge)的产品。

    早前曾有消息称新一代的Triton将会采用和Nissan Navara同一具的非承载式(Ladder Frame)底盘,再由Mitsubishi进行改造和重新设计,不过这项消息在车展上遭Mitsubishi原厂高层否认,并强调下一代Triton是采用一组全新的底盘,并且是由Mitsubishi完全自主研发和设计。

    虽然原厂号称底盘是由他们自行开发和设计,但从现场摆放的概念车可见,下一代的Triton似乎会与Navara共用部分的车身零件,但原厂同时也强调新的Triton将会搭载全新的引擎,因此预计会把原本的4N15柴油引擎汰换成去年在日本发表的第六代Caravan身上的那具4N16柴油引擎。

    这具新的4N16引擎和之前的4N15引擎拥有同样的排气量,一样都是双凸轮轴(DOHC)的设计而且都有MIVEC可变气门技术,搭配的是来自Jatco的七速自排(7AT)变速箱设计。

     
  • Honda 今年目标要卖8万辆新车, 设2S中心更好服务车主

    在上周举办的一场媒体聚会活动上,Honda Malaysia公布了该品牌在今年的业绩展望,这家来自日本的车企寄望今年能在本地卖出8万辆新车,基本与去年(2022)的销量目标持平,并且在20223年获得12.3%的新车市占率。

    Honda去年在本地卖出的新车总数为80,290辆,成功达到去年的全年销量目标,而该公司早前也已经宣布会在今年接连推出4款新车,分别为3个全新大改款的车型以及1个小改款的车型,预计会是WR-V、第六代的CR-V、全新的Civic Type R FL5、以及小改款的City。

    除此之外,原厂也表示他们将会增加RS车型版本在本地的产品阵容,同时也会导入更多的e:HEV油电(Hybrid)车款,并且会向政府争取重新向Hybrid车款提供税务优惠,毕竟纯电动EV目前在我国还面对多种基建不足和售价过高的问题,Hybrid车款才是目前最佳的过渡性产品。

    而在售后服务的部份,Honda也表示将在我国增设多家集合保养/维修以及零件供应功能于一体的2S服务中心,以更好的服务现有的Honda车主,而且也会对现有的HondaTouch手机应用程序作出更新和升级,让车主预约保养和维修的过程变得更加便利。

     
  • 副工程部长: MLFF 大道收费系统明年开发, 2025正式应用

    政府最近已多次表示将会在未来几年推行多流量通道(MLFF)系统逐步取代现有的传统收费站,让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无需大幅放慢车速甚至是完全停下,以此来根本性解决大道收费站前堵塞的问题。

    根据工程部副部长Abdul Rahman Mohamad最新的说法,政府已经批准拨款34.6亿令吉用来发展MLFF系统,预计可在明年开始进入研究与测试阶段,过程预计耗时1年到2年时间,用以发现并且完善这套系统的各种潜在技术问题,之后可在2025年全面实行。

    他在国会内发言时也表示,新的MLFF系统将可大幅缩减车辆缴付过路费的时间和提升大道车流量的效率,到时车辆可直接驶过并透过探测器所收集到的数据直接从预设的支付方式进行扣费或付费,整体概念就犹如新加坡的大道系统一样。

     
  • 开放预订近一个月,全新 2023 Toyota Vios 接逾5千份订单

    昨天晚上,UMW Toyota Motor(UMWT)正式在本地发布了全新第四代的Toyota Vios。这款新的日系B-Segment Sedan其实早在上个月便已开放预订,而原厂也宣布,截至目前为止该公司一共接获超过5,000份订单。

    “自2023年2月24日开放预订以来,全新Toyota Vios的反应非常良好,迄今我们共接获了5,000 多份订单,这证明了新车在本地市场备受欢迎。”UMWT总裁Datuk Ravindran Kurusamy这么表示。

    大改款后的Vios在本共将划分为两个等级,分别为1.5 E,以及1.5 G,而且两款均为自排版,售价是RM89,600,以及RM95,500(上路价,不包车险)。

    新车采用了Toyota的合作伙伴,也就是Daihatsu的DNGA模组化平台打造而来,目前这一个平台也应用于一些Perodua车型上,包括Perodua Ativa,以及最新的Axia。

    对比上一代的车型,这次全新大改款的Vios在整体车身尺码上有所放大,车身长度比上一代增加5mm来到4,425mm,车身宽度增加10mm来到1,740mm,而车身高度也增加5mm来到1,480mm。

    至于轴距(前轮到后轮中心距离)的部份则最有感,它比上一代增加了70mm的轴距,来到了2,620mm,因此后座乘客空间预计会比上一代更宽裕,尤其是膝部空间。

    动力方面,顾名思义,新车全系将继续搭载1.5升的双VVT-i四缸自然进气引擎(代号2NR-VE),这具引擎目前也应用于Perodua Myvi和Alza上,其最大马力为106 PS马力,峰值扭矩达138 Nm,与之匹配的是可模拟七速的CVT变速箱,并采用前轮驱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