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1154)

  • 气囊可能无故弹出,Mercedes-Benz 4国召回百万辆汽车。

    德国豪华品牌Mercedes-Benz最近也陷入了气囊问题事件中,不过和之前Toyota与Honda经历的Takata气囊门事件不同,Mercedes-Benz的气囊问题在于它可能会在无预警的情况下突然弹出,因此原厂决定在4个国家执行召回行动,更换有问题的气囊。 根据欧洲媒体路透社的报导,Mercedes-Benz这次被召回的车款包括了A-Class、B-Class、C-Class(包括W204和W205两代车型)、E-Class、CLA、GLA和GLC,制造年份介于2012年到2017年。 根据Mercedes-Benz母公司Daimler AG的说法,这次的问题起因在于气囊组件里面的静电产生器以及不良的安装工序所致,可能会导致气囊在车身没有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突然弹出,并为司机和乘客带来危险,目前已经发生了数宗类似的案件,庆幸没有严重伤亡事故。 这次的召回行动在美国一共涉及49.5万辆汽车、英国地区有40万辆,加拿大有7.6万辆,而在德国本土则有数千辆,目前其它国家的车型还未确认会否也被召回,包括马来西亚。

     



  • 每周油价:屠妖节燃油涨价,汽油柴油一律涨价1仙。

    虽然今天是屠妖节公共假期,但政府还是风雨不改的对外公布了接下来一周的本地最新燃油零售价格。根据政府最新公布的消息,本地的汽油和柴油价格在接下来一周将会全面微涨1仙。 目前的RON 95汽油零售价为每公升2.16令吉,涨价后将会变成2.17令吉;而RON 97汽油则从每公升2.46令吉涨价到2.47令吉。在普通的EURO 2M柴油方面,则是从每公升2.10令吉涨价到2.11令吉,而EURO 5柴油则是涨价到每公升2.21令吉。 以上提及的新价格将会从今晚(18日)午夜12时过后开始生效,也就是明天(19日)的凌晨12时01分开始,直至下周三(25日)晚上12时为止。 2017年10月19日至10月25日的汽油和柴油售价: RON 95汽油: RM 2.17/L RON 97汽油: RM 2.47/L EURO 2M柴油:RM 2.11/L EURO 5柴油:RM 2.21/L

     



  • Polestar 1 正式发布,600hp/1000Nm,高性能PHEV!

    原本隶属Volvo旗下高性能部门的Polestar在几个月前宣布脱离了Volvo,独立成为一个自主品牌,并主打高性能电动车。如今,Polestar坐言起行的退出了他们自主品牌后的第一款新车,名为Polestar 1,它是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的高性能GT车款。 这款性能车搭载Volvo提供的2.0升Drive-E四缸汽油引擎,负责驱动前面两个轮组,加上两个电动马达个别驱动后面两个轮子,整体的马力输出达到600hp,最大扭力则是惊人的1,000Nm,但原厂没提供0-100km/h的加速数据,但表示这辆车在纯电动模式下最长可行驶150公里。 这辆新车一样采用了Volvo家族90系列(S90、V90和XC90)的SPA模组化底盘,只是在细节上经过Polestar工程师只手而有些更动,主要是提升它的底盘刚性,让它更符合性能车的要求。 这辆车拥有前后配的轮胎配置,前面的轮胎尺寸是275/30R21,后面则是295/30R21,同时采用了电子连续可调式的避震器系统,而且煞车系统也采用了6活塞式的设计,来保障它的煞车性能。 外观上它依然保留了大部分Volvo的设计精髓和影子,包括了盾型的水箱护罩、雷神之锤的LED日行灯和LED头灯组、类似S90的前保险杆设计、和S90一样的LED尾灯等,只是它被设计成一款双门GT车造型,而且是无窗框的设计,上方还搭配了全景式玻璃天窗,前水箱护罩里面少了Volvo的斜肩式厂徽。 内装方面也和S90极为相似,包括一模一样的方向盘(只是厂徽换成了北极星的标志)、一样的9寸彩色触屏式荧幕、液晶显示的虚拟化仪表板,还有就是一样是由Orrefors提供的手工水晶排档杆,可以说很多东西都是移植自S90,只是中控台和门板上的饰板变成了碳纤维饰板。 虽然是一款双门性能车,但它还是拥有第二排的座椅,属于2+2的GT车型,不过后座空间非常狭小,应该只能坐小孩子。原厂表示这款高性能电动车将在中国成都生产和组装,Polestar的母公司Volvo和吉利特地投资了50亿人民币(30亿令吉)在当地投资设立一座专门用来生产Polestar车款的生产线,这座生产线预计将在明年中落成。 在发布了Polestar 1后,Polestar也对外宣布了他们接下来的新车计划,包括下一辆车将会是纯电动的Polestar 2,这辆Polestar 2的竞争对手将会锁定为入门的Tesla Model 3,不过预计在2019年才会发布。而在Polestar 2之后,他们也会发布一款高性能SUV,名为Polestar 3。

     



  • Mitsubishi Electric Emirai 4 概念车, 具AR扩增实境技术!

    早前,Mitsubishi宣布将在本月尾开幕的东京车展上展出e-Evolution Concept概念车,如今隶属该品牌的Mitsubishi Electric也表示将在本届东京车展上发表一款命名为Emirai 4的概念车。这款概念车的最大亮点在于它将搭载AR扩增实境技术,及自动驾驶技术。 根据官方发布的图片来看,Emirai 4的外观造型十分前卫且具科幻感。有别于传统车型的设计,它并没有车顶,也没有车门。它的整体比例,车头较长,车身较短,车轮也完全被包覆起来。 在座舱方面,原厂表示它使用了最新开发的HMI智能系统,其仪表盘及中控台设置了两块全LED大尺寸屏幕,驾驶座前方设有HUD抬头显示器。这套HUD系统除了可显示行车资讯外,同时也结合了目前正流行的AR扩增实境技术。 有关技术将透过高精度3D地图及卫星定位系统的演算,在浓雾或下雪等行车视线较差的状况下,系统会在HUD抬头显示器上,利用AR技术显现出正确的行车路线,让驾驶者在视线不佳的情况下也能安全前进。 此外,Emirai 4也搭载了自动驾驶技术,不过原厂并未说明细节。值得一提的是,座舱内还设置了广角摄影镜头,它可监控驾驶者及乘客的表情面向、精神状态,及心情,最主要用来判断驾驶者有无失神或打瞌睡。 原厂还表示,Emirai 4可在手动驾驶与自动驾驶模式之间自由切换,同时也会自动调整车内空调温度,让车室随时保持在最舒适的状态。

     



  • 对手放话挑战?没怕过!Volkswagen 上月刷新销量记录!

    就当Renault-Nissan-Mitsubishi联盟放话要在明年坐上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商的宝座之际,Volkswagen却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依然是市场的领导者,而且完全不受之前爆发的柴油门事件影响。 在Volkswagen集团最近公布的9月份销售报告中,该集团成功在一个月内于全球市场卖出101万100辆新车,成功创下该集团历来最高的单月新车销量记录,对比去年同时期增加了6.6%。 Volkswagen集团的营销部门总监Fred Kappler在报告中指出,SUV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而该集团推出的SUV车型也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喜爱,同时中国也持续成为该集团的最大消费市场,VW集团光是9月份就在中国卖出了40万6,500辆新车。 Kappler指出,该集团在中国最热销的车型是Volkswagen Tiguan、Volkswagen Terramont、Audi A4L和Skoda Kodiaq,大部分都是SUV车型。而得益于中国的销售数据,让Volkswagen在亚太区的销量推高至43万6,700辆。 除了庞大的中国市场外,VW集团也在北美地区缴出亮眼的成绩单,虽然在销量数据上远远无法和中国相比,但VW集团还是在9月份于北美地区卖出8万5,900辆新车,对比去年同期增加13.5%,其中Volkswagen Atlas和Tiguan在美国的销量暴增了21.8%,同时该集团9月份在南美的销量也暴增了68.4%,其中贡献最多的是巴西和阿根廷。 至于在Volkswagen集团的大本营-欧洲,该集团9月份在欧洲地区卖出了40万4,500辆新车(整个欧洲地区的销量依然还比不上一个中国),对比去年同期微涨1.5%,但在德国本土的销量却下降了3.3%,同时在西欧(英国、法国等)地区也微降0.5%,纯粹靠东欧(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和中欧(德国、奥地利、波兰等)地区的销量(上升13.8%)支撑。 在全年总销量方面,VW集团今年首9个月的销量已经达到780万6,600辆,对比去年首9个月的销量增加了2.6%。值得一提的是,该集团去年一共卖出了1,030万辆新车,如果良好的销售势头延续下去的话,看来今年Volkswagen还会再创新记录,既然销量一年比一年好,那到底是不是世界第一又有何相干呢?

     



  • “入盟”后变土豪, Mitsubishi 未来3年准备挥洒6千亿日元。

    Mitsubishi最近几年的财政状况本来就没很好,加上去年爆发的油耗数据造假时间,更让Mitsubishi的形象和股票价值进一步受挫,最终获得Renault-Nissan联盟注资打救,并被并入该联盟内共组成为全球前五大的汽车生产商,如今的Mitsubishi可是咸鱼翻身了! 根据外媒报道,获得Renault-Nissan强大财政后盾的Mitsubishi如今准备在未来3年大洒金钱,他们计划在3年内豪掷6,000亿日元(53.5亿美元,226亿令吉),花在资本开销和新车研发工作上,看来Mitsubishi是准备要在未来几年大干一场了。 Mitsubishi的日本原厂将在较后对外公布详细的细节,不过目前已经有日本媒体爆料,指Mitsubishi这笔巨款将会花在电动车的研发工作上,以及用来进一步拓展中国大陆和印尼等消费能力巨大的新兴市场。 早前,Renault-Nissan联盟在并购Mitsubishi之后,就对外发布了他们的6年大计,包括要在三个品牌之间共享引擎、变速箱和底盘等技术,甚至意图要在明年就超越Toyota和Volkswagen,坐上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商的宝座。

     



  • Yamaha 将推出概念轻量跑车,10月25日东京车展亮相!

    是的,你没看错,Yamaha将推出摩托车以外的产品。正如新闻题一样,这款概念轻量跑车将在本月尾即将开幕的日本东京车展上亮相。事实上,Yamaha早在2015年的东京车展已推介了Sports Ride Concept概念跑车,如今这款即将发布的概念车以前者为基础,是一款更接近量产设计的双门轻量概念跑车。 在更早之前(2013年),Yamaha还曾发布一款命名为Motiv的概念微型车,由此可见,Yamaha试图进军车厂的野心已是路人皆知,海外媒体也将Lotus Elise视作这最新款概念车的竞争对手,不过到目前为止,Yamaha仅称它是一辆“汽车”,并无透露更多消息。 据了解,这款概念跑车将与Sports Ride Concept一样,采用由F1设计师Gordon Murray与Yamaha共同设计开发的iStream碳纤维底盘,以实现轻量化。其车身重量将会在大约900公斤左右。 座舱方面,这款双门概念轻量跑预计将沿用Sports Ride Concept的布局,不过材质用料及一些细节将进行调整;动力配置方面,据传,它将在车身中段搭载一具1.0升三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其最大马力输出可达约100匹。

     



  • 增生产线,2017 Mazda CX-5 已开始在日本Hofu厂投产!

    Mazda CX-5是Mazda旗下最重要的车型之一,为了应付市场需求,Mazda早前已宣布除了在日本Hiroshima工厂的生产线以外,该公司也将在该国Yamaguchi的Hofu工厂生产全新的CX-5,如今这条生产线已投入运作。 有关生产基地目前也已扩展到第一,二工厂的规模,该公司旗下的小型SUV CX-3也在上述两间工厂投产。Mazda官方表示,新的生产线是为了能够让CX-5更快速的供应各市场需求。 在这之前,Mazda已拟定了新的目标,期望在2019年前,将总产量提升到165万辆的规模,而随着Hofu新增CX-5的生产线后,此目标相信将有望提前达成。 除了日本以外,CX-5目前也在中国及大马组装。Mazda在我国的组装厂坐落于吉打州Kulim的Inokom工厂,这条CX-5的生产线除了供应大马市场以外,还将出口到泰国,而且未来也计划扩大出口到菲律宾、印尼、柬埔寨,及缅甸。 全新二代的Mazda CX-5在上周正式发布,新车在本地共划分为五个等级,及三种动力单元(2.0升汽油引擎、2.5升汽油引擎、2.2升柴油引擎),其售价介于RM134k至RM175k。

     



  • Lotus CEO:首款 SUV 可能在英国以外地区生产和组装。

    Lotus早在很多年前就曾经发布过一款SUV概念车,并雄心勃勃的打算仿效Porsche进军SUV市场,可惜资金问题一直未能成行。不过自从被中国的吉利集团收购后,Lotus最近又重启了这项SUV计划,同时也陆续放出更多风声。 根据Lotus的CEO Jean-Marc Gales指出,这款SUV可能不会在Lotus的老家,也就是英国本土生产和组装,目前Lotus在英国Norfolk拥有一条生产线,但根据Gales的谈话看来,Lotus有可能会在其它国家生产,那会不会有可能是在中国借用吉利的生产线呢? Gales也直截了当的表明,自从吉利接管Lotus之后,Lotus管理层已经决定要在2021年前推出一系列新世代的车型,其中就包括了这款SUV,以提高Lotus的销量和盈利。不过,Gales也表明Lotus的SUV不会随波逐流,而是会保留Lotus的家族DNA,包括了轻量化的车身,以及优秀的空气力学设计。 目前针对这款SUV的所知细节并不多,只知道它可能会搭载Toyota提供的3.5升V6引擎,而且会把Porsche Macan锁定为同级竞争对手,但车身重量会比Macan还要轻,而且由于Lotus向来强调空气力学,因此预计这款SUV会保留目前Lotus跑车上看到的许多设计元素。

     



  • Ford F-150 现身大马,本地组装即将上市,RM389k起。

    相信有经常看美国好莱坞电影,或者经常有留意美国肌肉车,或者是Ford品牌爱好者的网友都会对这款Pick-up相当熟悉,它虽然不曾在大马贩售过,但它在美国的知名度和能见度却非常高,而且还经常出现在一些好莱坞电影内,为人所熟悉。 没错,我们说着的就是Ford的F-150,这辆肌肉型的Pick-up如今确认将会来到大马并将在本地组装,不过它不会直接挂上Ford的品牌,也不是由Ford在本地的总代理Sime Darby Auto Connexion负责销售,而是由另一家公司以Rebadge的方式来把它带入本地市场。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在图片中看到的F-150的车头、车侧和车尾都不是挂上Ford厂徽的原因,不过大家还是可以放心,因为它还是沿用了Ford的动力单元和技术,只是换了厂徽、从左驾换成右驾,以及在本地组装(CKD)而已。 这款F-150在本地的总代理是一家叫做Hamawangsa Kredit的本地公司,该公司的负责人Nizam Arifin表示,即将在本地销售的F-150属于北美小改款之前的款式,车身主结构将会从美国进口,而更改成右驾版的零组件则需要从加拿大进口,然后在本地进行最终组装。 该公司为这款F-150设下每年150辆的销售目标,由于不是正规总代理,大家或许会担心日后的保养问题,Nizam表示该公司将会和另一家公司展开长期性合作,在本地设立保修中心。 这款F-150将会以三种车厢设计在本地上市,分别是Regular Cab(单厢式车身,最多坐3个人)、Super Cab(单厢加大式,轴距较长,最多坐6个人)以及Super Crew(双厢式,最多坐6个人),每种车厢设计又分成5个等级,分别是XL、XLT、LARIAT、King Ranch和Platinum。 在动力配置方面,本地的F-150分别提供2.7升的EcoBoost V6涡轮增压(325hp/508Nm)、3.5升EcoBoost V6涡轮增压(385hp/524Nm)、3.5升Ti-CVT V6自然进气(282hp/343Nm)引擎,最高等级将会搭载来自Ford Mustang GT身上的那具5.0升V8自然进气引擎(365hp/569Nm)。 在变速箱方面,所有等级统一搭配传统的六速自排(6AT)变速箱,而且车主可选择搭配两轮驱动(4×2)还是四轮驱动(4×4)的配置,F-150的最高拖拽能力为4,850公斤。 外观方面和美国市场看到的小改款前的F-150没什么大差异,车头一样还是包覆了大量的银色镀铬材质,只是前后厂徽都换上了一个W的标志,标准的轮圈尺寸是18寸,轮胎尺寸则是275/65,但顾客可选择加价升级到22寸的铝圈,同时也可选购代理商提供的Raptor外观配套。 目前代理商Hamawangsa还未确认全车系的最终配备名单,但从陈列室看到的F-150 LARIAT展示车上,可以看到它搭配了传统的卤素灯泡头灯,并没有LED的日行灯,其它灯具如前后雾灯、后尾灯和转向灯等等统统都是卤素灯泡。 其它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左右后视镜整合了盲点侦测系统、车满感应式钥匙、遥控式引擎启动功能(类似Honda Civic)、全景式玻璃天窗、8寸的影音荧幕主机、4WD驱动模式切换按钮、双区恒温冷气、后座冷气出风口、电热和通风椅和定速巡航系统。 安全配备方面,图片中的这辆F-150搭配了6具标准的气囊、斜坡起步和斜坡缓降辅助系统、车身动态稳定系统、胎压侦测系统,以及基本的三合一煞车系统(ABS+EBD+BA)。 在大家都很关注的价格方面,大家要有心理准备,因为Hamawangsa目前给出的价钱,最入门的2.7L Ecoboost等级也要38万8,888令吉,但Hamawangsa已经强调他们正在和相关单位谈判,希望能把最终的价格压在35万令吉以下(还是不便宜)。 在此我们也找来美国当地F-150的售价供大家可以有一个对比,在当地销售的最顶级F-150 Platinum 5.0L V8,售价是5万5,450美元(23.4万令吉)。不过也要强调的是,美国的车价在全球车市来说是相对很便宜的,因为美国和大马政府的汽车税务政策不同,因此如果拿两国的车价来直接对比的话,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