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comments
UMW Toyota在今年早些时候曾经在本地公开展示过澳规版本的C-HR,可惜的是当时这辆C-HR被重重围起,在场的公众包括小编都无法打开它的车门,甚至也无法靠近走到窗边一窥它的内装。 不过,UMW Toyota早前已经公开宣布,称将会从今日起开始,在全国数个指定的地点公开让公众近距离预览即将在本地上市的C-HR,而身为汽车媒体的我们当然也不能错过这次的机会,当然要到现场一睹全新C-HR的风采,并一次过看完它的内装和引擎咯! 不过很可惜的是,这次UMW在PJ SS19 Toyota新车展销中心展出的C-HR依然不是本地最终版本,简单一点来说,这一次的这辆C-HR其实就是上一次我们看到的那辆被围起来的C-HR。没错,它们是同一辆! 所以呢,这次我们看到的这辆C-HR依然还是澳规版本,并不是本地消费者即将获得的版本,首先第一点就是澳规版本搭载的是1.2升的涡轮引擎,而UMW早前已经确认了我国消费者将会获得一具1.8升的汽油引擎,只是不确定会否是Hybrid版本。此外,根据我们在现场询问所得,本地消费者得到的规格配备将与这辆澳规版相当接近。 在外型上,它和我们上次看到的C-HR当然是一模一样(因为同一辆车),头灯组搭配了LED的日行灯和鱼眼(Projector),可惜鱼眼内的不是LED头灯组也不是HID,而是传统的卤素灯泡,前保险杆下方有雾灯,而且也一样是卤素灯泡,这一点相信我国版本会是一样。 车头水箱护罩的厂徽并不是镂空而是一块3D的面板,代表这辆车搭配了完整的Toyota Safety Sense P主动安全配套,这个配套包括了自动煞车系统(AEB)、车侧盲点系统、车道偏移警示、车道维持辅助、后方横向来车警示,以及主动跟车系统等等,本地版本是否也会全套照搬,目前还不得而知。 车侧方面,由于这辆是澳规入门等级的版本,因此轮圈是小一号的17寸单色铝圈,门把上并没有智能感应式钥匙的按钮,此外尾灯也不是采用LED光条,而是传统的卤素灯泡,但车尾一样搭配了一个双尾翼的设计和镀铬排气尾管,这一点本地版本应该会维持一样。 坐进车内,首先第一点就是这辆澳规版的C-HR并没有皮革座椅也没电动调整,后方没有冷气出风口同时也没有天窗,同时司机座方向盘的右侧依然可以看到传统的车钥匙孔,证明这辆车连引擎启动按钮也没有。 其它配备方面,这辆澳规版的C-HR的仪表板依然内建一个4.2寸的彩色资讯幕、中间仪表板一个固定式的触屏式荧幕主机、双区恒温冷气、电子手煞车和Auto Hold、皮革包覆的多功能方向盘和定速巡航拨杆等。 在内装材质方面,中控台的上半段采用的是一些皮革包覆,下半段则是黑色的软质塑胶,所以质感还算不错,只可惜门板用的是硬质塑料,不过它有加入一些菱格纹的造型,所以看下去质感还算可以,车顶也有菱格纹的设计,后方尾厢的空间看下去不是很大,打开下方的障板,里面有一个小尺寸的备胎,但后座椅背可以做倾倒。 打开引擎盖,它的引擎盖并没有油压顶杆,但有隔热棉,里面躺着的是一具代号8NR-FTS的1.2升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最大马力是115PS,扭力是185Nm,变速箱采用的是CVT,而且是前轮驱动。 根据现场的非官方消息,本地的C-HR还未正式定价,而且将会是从日本直接进口,而非本地组装,至于值不值得就因人而异啦!想要亲睹这辆C-HR的网友们,可从即日起至本月8日到PJ SS19的Toyota展销中心,或在下周末(12至13日)在槟城的Batu Kawan体育馆,或在16至22日的Subang Jaya Toyota展销中心,或在23至27日的Mid Valley MegaMall,或在下个月4日至10日的Sunway Pyramid,一睹这辆车的风采! Toyota C-HR
/ 0 comments
Hyundai-Sime Darby Motors(HSDM)为旗下的油电混合动力车型Ioniq推出了新的多媒体娱乐系统,并且追加卫星导航功能,让消费者选择购买拥有更广泛功能的多媒体娱乐系统。 即日起,配置这套新多媒体娱乐系统的Ioniq Hybrid HEV Plus版售价为11万6,488令吉(不包含保险)。在这之前,这款顶级的Ioniq车型售价为11万4,088令吉,另一款入门级则是10万388令吉。 新的多媒体娱乐系统采用的是Android作业系统(5.1.1),可支持Spotify、Google地图,以及Waze等应用程序。而且,它的触控屏幕也从原本的7寸小增至8寸。同时,车主还可将SIM卡置入新的多媒体娱乐系统,又或者链接手机的Hotspot上网。 除此之外,其他的基本功能包括支持收音机、蓝牙、USB,及MP3等音乐播放器、时间与天气显示等,这些应用程序可通过链接WiFi及My Hyundai App进行更新。最重要的是,它还可以让车主预定汽车送修日期及时间,和拨电24小时服务的道路辅助。 现有的Ioniq车主,若想升级您的多媒体娱乐系统,可到原厂Trade in旧机,并且缴付差价即可。(顶级的HEV Plus版,替换新机的费用是2,283令吉;入门级版的费用则是3,533令吉,不包含GST)值得一提的是,厂方将提供新机3年或10万公里的保家。 Hyundai Ioniq 1.6 HEV Plus
/ 0 comments
今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与Volvo集团在吉利汽车于杭州湾的研发中心正式签约,携手成立两家合资公司,与旗下Geely,Volvo及Lynk & Co三个汽车品牌共享技术研发成果。 根据双方协议,未来两家集团将通过相互授权的方式,实现整车架构技术、动力总成等领域的技术共享,以及零件部分的联合采购。而且,Volvo也入股Lynk & Co汽车合资公司,与吉利共同发展有关汽车品牌。 新公司的架构,吉利控股与Volvo汽车各持50%股份;而在Lynk & Co汽车合资公司方面,则由吉利控股和Volvo汽车共同持有50%的股份,其余的50%由吉利汽车持有。 根据三方协议,未来共享技术涉及到的知识产权仍属于开发方,不过吉利汽车、Volvo汽车,以及Lynk & Co汽车都有权采用相关技术。这也意味着未来这三家品牌将实现模组化平台及其他技术的共同开发及共享。 当然,这次的合作也包括了未来电动汽车部件的开发,比如蓄电池、电动机、电池充电系统等。在这之前,Volvo和Geely已经在CMA模组架构实现了技术共享,而Lynk & Co及Volvo即将发布的40系列车型也是基于该平台所打造。 在采购方面,基于核心技术共享,未来Lynk & Co的零件也将与Volvo汽车联合采购。而凭借Volvo在欧洲和北美市场的实力,将有助于协助Lynk & Co拓展到全球市场。 Lynk & Co 03概念车
/ 0 comments
相信大家都知道Porsche Macan在中国惨遭山寨的故事,山寨它的就是众泰(Zotye)的SR9,外型上SR9大量的拷贝了Macan的设计,无论是标志性的头灯、前水箱护罩、前保险杆、尾灯还是车侧造型,都几乎如出一辙,双方更因此一度闹上法庭。 虽然如此,众泰还是无惧Porsche和外界的指责,依然故我的为SR9推出更多的版本来丰富其产品线阵容。日前中国媒体汽车之家就报导,原厂计划为SR9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和纯电动(EV)的版本,加上现有的汽油版本,让SR9的产品线更加丰富。 在PHEV和EV的版本上,外型将会和现有的SR9维持一致,完全就是山寨版的Macan,唯一的差异就是动力配置,PHEV的版本将会搭载一具2.0升的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搭配两组电动马达,最大马力据报为190匹,最大扭力是250Nm,搭配六速的双离合器(DCT)或五速手排(5MT)变速箱。 在涡轮引擎加上电动马达的综合辅助下,PHEV版本的SR9在性能表现上被指相当不错,其0-100km/h的加速成绩为大约5秒,官方宣称其纯电动的最大行驶里程为80km,油耗数据为2.4L/100km,至于纯电动版本则未有任何资料。 内装方面,PHEV版本的SR9被指将会搭载NAPPA皮革包覆的座椅、多功能方向盘、全景式天窗、搭配互联网系统的大尺寸中控台荧幕主机、自动防眩的后视镜、感应式的电动尾门、引擎启动按钮、车内气氛灯、360度全景摄影系统、车身动态稳定系统(ESC)、胎压侦测器(TPMS)、车道偏移警示系统(LDW)、盲点侦测系统(BSM)和行车记录器。
/ 0 comments
气囊向来都是汽车才有的安全配备,不曾听说过两轮的摩多也有气囊(可能小编孤陋寡闻),不过这一次Honda打算成为摩多业界的先驱,成为第一个在量产摩多上大量配置气囊的厂商。 根据日本媒体Nikkei Technology报导,Honda的摩多车部门日前和欧洲著名的汽车安全配备供应商Autoliv合作,研发和生产专供摩多使用的气囊,用来保护摩多骑士在发生撞击时的头部。 报导称,虽然这项技术目前还在研发阶段,但Honda已经表达意愿称有意想要尽快把这项配备推出市场,以成为摩多业界的先驱。这个气囊的操作原理与汽车气囊一样,都是摩多在发生碰撞时气囊会以0.4到0.5秒的时间内从骑士的前方弹出,避免骑士的头部撞上摩多前方的仪表板等。 根据目前的内部测试,配备这种气囊的摩多在时速50km/h的情况下迎面撞击,弹开的气囊足以把模型人的人头受损程度有效减低,不过在真实情况下还是要看当时的撞击情况,如果摩多是从侧面被其它交通工具撞击,或者摩多失控翻覆的话,气囊或许无法这么有效的保护到骑士。
/ 0 comments
适逢小改款周期的到来,Isuzu Malaysia今日发布了旗下的小改款七座SUV MUX-X,新车无论在内外观和安全配备方面都有一定幅度的升级。其中四驱版售价为17万9,000令吉;二轮驱动版则售17万2,640令吉(以上售价未包含保险)。 新的MU-X今次小改款的主要升级配备包括双LED光源投影式头灯组、6具安全气囊、柔软触感的内饰、斜坡缓降控制系统,以及18寸全新设计的铝圈等;此外,新车还增添了棕色的车身涂装。 从外观造型上来看,小改款的MU-X前脸相较现行版已进行了小升级,它的水箱护罩依然沿用与现行版一样的双层式粗壮镀铬饰条设计,不过细看之下,其造型已有所不同,整体来说变得更加锐利。此外,其头灯组也换上了全LED光源,且内建日行灯眉的全新设计,这具头灯组备有自动调平功能。 它的前保险杠下缘还新增了防刮套件,并且在两侧的雾灯处还采用镀铬饰条加以点缀;来到车尾,新车的后保险杠下缘也一样装有防刮护板,除了这点之外,它的尾部整体造型变化并不大,它依旧保留了现行版车型的轮廓,不过尾灯组也同样升级为LED光源,与前脸相互呼应。 在内饰方面,小改款的MU-X仅有一些细微的变化,就像前言的一样,它的内部大部分皆采用软材质铺陈,而且也配上了局部的木纹面板装饰。同时,它还配置了新设计的e-Lumax多功能仪表版(MID),可显示更多的行车资讯。 再来,它也换上了新改良的皮革座椅,车内还配备了8个扬声器;四驱版车型具备后座可收叠的8寸触控屏幕,二轮驱动版则是7寸的触控屏幕,两者皆可支援DVD播放功能。 除了6具安全气囊,新的MU-X配备了防锁死煞车系统、循迹控制系统(TCS)、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电子煞车分配(EBD)、煞车辅助(BA),以及斜坡起步辅助系统(HSA)等。 在动力配置方面,它搭载了一具2.5升涡轮增压柴油引擎,原厂声称,这具引擎拥有可变几何系统(VGS),可达到节能省油的功效。在传动系统部分,与之匹配的是五速自排变速箱。 值得一提的是,原厂也提供棕、色、银,以及黑等四种车身配色供买家选择。购买MU-X的消费者还将享有5年无限里程的保修服务。欲知更多详情,可浏览我们的网站CarBase.my。
/ 0 comments
玻璃市的陆路交通局(JPJ)早前宣布推出新的‘RR’车牌,对于很多人来说‘RR’其实就等于是‘Rolls Royce’的英文缩写,因此这组车牌号码推出后随即引起土豪们的热烈反应,瞬间打破之前‘RM’创下的记录,成为玻璃市JPJ投标额最高的一组车牌号码。 玻璃市的JPJ发言人Mohd Tarmizi日前对外发言,指‘RR’的车牌号码的总投标额达到720万令吉,比起之前最高的‘RM’的710万令吉还要多出10万。在‘RR’的竞标过程中,JPJ一共收到7,960份竞标申请。 根据记录,以往玻璃市JPJ卖出过最贵的车牌号码是‘RM 8’,‘RM’的意思不用讲相信大家都知道它是令吉的马来文缩写,所以一样非常抢手,‘RM 8’在2015年以29.7万令吉的身价被某土豪投下。 玻璃市的JPJ这次对外公布了‘RR’车牌号码的得标者身份与价钱,这次许多热门号码的得标者当然少不了统治者和皇室成员,其中‘RR 6’和‘RR 9’都被最高元首以45.9万和39.68万令吉的价格买下,而雪州苏丹也以26.84万令吉买下‘RR 11’的车牌。
/ 0 comments
Toyota和Mazda这两家同样来自日本的汽车品牌虽然存在竞争关系,但近年来也有展开合作,共享彼此的部分技术和资源,并共同开发电动车(EV)等。如今,日本媒体日经新闻(Nikkei)报导称Toyota将在近期内收购Mazda的5%股权,加强两者的合作关系一同开发电动车技术。 Toyota和Mazda两家日本汽车大厂早在2015年就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协议中共同交换部分的汽油引擎以及电动车技术,以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日本Toyota原厂日前发表官方回应,称该集团董事局将针对此事开会商讨,目前暂时无法对外透露更多信息,而Mazda的官方回应也一样。 此外,欧洲媒体路透社也报导,称Toyota和Mazda将会在美国联手设立新的汽车生产线,这家新的工厂将会耗资16亿美元(68.4亿令吉),预计将在2021年落成,落成后的厂区雇员数量将多达4,000人,每年产量为30万辆。 该媒体说,这条新的生产线的确实地点目前还未确认,不过一旦落成后,这家新的生产线将由Toyota和Mazda两家品牌共同使用,传闻称这条新的生产线将用来生产在美国销售的Toyota Corolla,而Mazda则会用来生产在北美销售的SUV车型。
/ 0 comments
目前这一代Lexus ES已经来到了产品周期的尾声,原厂已经在如火如荼的开发者新一代的后继车型,而日前我们的摄影师就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地区地区拍摄到了一组全新ES的新车测试谍照,让大家可以预先一睹全新ES系列的风采。 虽然全车进行了重度的迷彩伪装,但我们还是可以从照片中明显看出,新的ES将在车头部分沿用Lexus家族大面积而且有些夸张的纺锤形水箱护罩设计,而且整个车侧的造型也依然保留了这一代的味道,整体相当的圆润和流线。 据早前的传言,日本原厂基于Lexus ES和GS系列在车身级距和市场定位上有所重叠,因此会在两者之中二选一,目前的情况似乎看来原厂已经选择了ES,而原本的GS很可能就此谢幕。 还有一点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我们的摄影师拍到这辆全新的ES竟然正在和Mercedes-Benz的E-Class、Audi A6以及目前这一代的ES在亚利桑那一同进行测试,似乎已经很明确的暗示着大家,新的ES将会把E-Class、A6甚至是BMW的5系列锁定为同级竞争对手。 在动力规格方面,目前外界所知的并不多,不过传言称新的ES将会继续沿用V6汽油引擎,同时也会有混合动力(Hybrid)版本供选择,而且也会采用Toyota集团最新的TNGA模组化底盘来进行打造。 不过,新的Lexus ES已经确认最快也要在明年的纽约国际车展上才会发布,要等到真正开售,最少也要在2019年,因此有兴趣想等全新ES的Lexus准车主们,还是可以考虑一下目前这一代的ES的。
/ 0 comments
最近,我们的驻海外的摄影师拍到了一组全新第二代Infiniti QX50的伪装上路谍照,这批谍照还包括了新车的内饰。早前,我们已报道有关QX50的概念车型,而今次量产的新车基本沿用了这辆在2017北美车展上发布的QX50概念车的设计风格。 外观方面,可以参考QX50的概念车型,在这里我们就不啰嗦了。根据曝光的内饰谍照,新车的内装布局大部分以米色为主调,它的中控台非常有层次感,貌似采用了双屏幕设计,而且搭配了全新设计的多功能方向盘,以及独特的排档杆。 在动力配置方面,全新的Infiniti QX50预计将搭载全新的VC-T 2.0升引擎,这具引擎带有该厂研发的可变压缩比技术,可模拟Atkinson循环及一般循环模式,并且搭配双喷油嘴(缸内直喷+歧管喷射),其压缩比还可在8:1到14:1之间自由调节。 根据原厂提供的账面数据,这具引擎可输出最大270 hp马力,及390 Nm的峰值扭矩,表现相当惊人。原厂还声称对比其它同样输出级距的普通引擎,这具引擎可节省额外的27%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