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1313)

  • 油泵有瑕疵可能导致漏油,美国 BMW 展开召回行动。

    美国的BMW总代理日前宣布,召回该国在2007年至2012年期间生产的多款BMW车款,包括了X5(2007至2011年)、X6(2008至2011年)、X6 ActiveHybrid和5系列Gran Turismo(2010至2011年),同时也包括了2011至2012年间生产的其它5系列和6系列车款,以更换有问题的油泵系统。 根据美国高速公路安全局(NHTSA)的说法,这些BMW车款上搭载的油泵系统的电线组因为接触点不良,可能会导致油泵接口融化,并导致燃油泄漏,并导致引擎在没有燃油输送的情况下突然失去动力,并可能因此引发车祸。 美国的BMW总代理已经表示将会在今年12月5日开始展开召回行动,并且将在近期内联络受影响的BMW车主,要求他们把汽车送回维修与服务中心,免费更换有问题的油泵。由于美国当地的BMW车款多数都在当地生产和组装,使用的零件与我国的BMW来源也不一样,因此相信我国的BMW车款并不受影响。

     



  • 大臣:雪州居民即日起可透过 Waze 直接投诉道路状况。

    雪兰莪州务大臣Datuk Seri Mohamed Azmin Ali指出,如今雪兰莪州的Waze用户可以直接利用有关的手机导航软件,向州政府投诉州内素质不佳的路段。 雪州政府的官方媒体Selangor Kini引述Azmin Ali的谈话指出,用户在遇到素质不佳的道路,如有路坑或不平想要投诉时,可直接打开Waze并在软件内进行投诉,州政府会把有关投诉转载给地方政府,并限制地方政府必须在5天内采取行动修复有关的路段。 他说,雪州政府已经和Waze的软件开发商会面,双方已就此事达成协议。但他没详细说明这项政策的其它细节,也没教导用户该如何在Waze软件内进行投诉。 Azmin Ali早在今年4月就对外公布州政府正和Waze的软件开发商洽谈合作,并指雪州内的4个地方政府,包括Ampang Jaya、Kajang、Subang Jaya和Petaling Jaya的市议会和市政厅将会参与这项计划。

     



  • 柴油门事件:西班牙 Audi Q5 车主起诉 Volkswagen 集团欺诈,西班牙法院判决车主胜诉,VW 需赔偿10%车价。

    Volkswagen的柴油门事件不止在美国带来重大的回响,如今西班牙法院已经下令Volkswagen集团在当地的分公司,向该国一名Audi Q5的车主赔偿5,000欧元(约2万3,100令吉),该名车主买到的Q5被发现装有用来造假废气排放的作弊软件。 国外媒体Automotive News报道指出,该名车主在2013年购入这辆Audi Q5,发现他的Q5装入了Volkswagen柴油门事件中用来作弊欺骗排放测试单位的软件,因此入禀法院起诉Volkswagen集团。 西班牙的Valladolid法院在审理此案后,判处该名车主胜诉,并谕令Volkswagen集团必须以有关车辆的10%车价作为赔偿,补偿有关车主在这起事件上被Volkswagen集团欺骗的损失,而这也是西班牙法院首次针对类似的案件(Volkswagen作弊软件)作出有利于车主的裁决。 在西班牙法院作出这项裁决后,很可能会引发欧洲地区其它的Volkswagen或Audi车主争相模仿,入禀当地的法院向Volkswagen集团要求索偿。西班牙的一个消费者维权组织日前公开号召当地受影响的车主们集体提出诉讼,目前已收集到5,500名车主的签名。此外,西班牙最高法院日前也表示政府已经对该国的Volkswagen汽车展开调查,以厘清这些车款是否也装有作弊软件。 Volkswagen在去年被踢爆在旗下销售的柴油车款上安装作弊软件,让其柴油车款在排放测试中得以通过,这款作弊软件会在汽车启动的首20分钟内限制引擎的出力,籍此降低汽车的废气排放,待20分钟后引擎动力恢复正常排放量就会随之提高,Volkswagen集团被踢爆后于去年9月被逼承认此事,目前全球估计有1,100万辆Volkswagen生产的柴油车款搭载了这个作弊软件,其中大部分在美国,而美国法院早前也向Volkswagen集团开出了147亿美元(619亿令吉)的巨额罚款。

     



  • 交警报告:去年我国发生49万宗车祸,6.7k人命丧公路!

    我国在去年一共发生了48万9,606宗交通意外,并造成了6,706人命丧公路,平均每天有18人因为交通意外而死亡!我国交警日前发布了2015年的全国交通意外数据报告,称我国去年的交通意外比2014年增加了2.8%。 全国交警主任Datuk Mahamad Akhir指出,这份数据是基于警方接到的交通意外投报作准,一些没向警方投报的交通意外无法被计算在内。虽然交通意外数量比2014年有所增加,但所造成的伤亡数字还是比2014年少了7.3%,而去年因为车祸而受伤的人数则有1万1,550人。 在去年的6,706人死亡人数当中,有3,816人是摩多骑士,387人是摩多后座乘客,其中有934死亡车祸的死者介于16至20岁,接着是21至25岁(828宗)、26至30岁(641宗)、31至35岁(579宗),剩余的则是36岁以上。 报告也指出,柔佛州是全国发生最多死亡交通意外的州属,去年该州一共发生了1,040宗死亡车祸,比前年增加了22宗;排在第二的是雪兰莪州,一共有1,028宗,比前年减少了40宗。 Petaling Jaya是全国发生最多交通意外的州属,去年一共发生了2万5,635宗,其次是槟岛(1万4,696宗)、新山(1万4,642宗)、莎亚南(1万4,562宗)、怡保(1万4,260宗)、加影(1万4,133宗)和巴生(1万,3060宗)。

     



  • 中国市场加持,Volkswagen 再次取代 Toyota 成为No.1!

    Toyota和Volkswagen这两大汽车集团一直都是全球车坛的市场主导者,因为这两家集团旗下的品牌囊括了全球汽车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而这两家集团也一直轮流坐庄接替坐上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的宝座。如今,Volkswagen集团将再次在销售数字上超越Toyota集团,再次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商。 根据两家集团公布的销售数据显示,Volkswagen集团在今年的首九个月一共卖出了761万辆新车,比去年同时期增加了2.4%;而Toyota集团也取得成长势头,今年首九个月一共卖出753万辆新车,比去年增加了0.4%。 国外媒体Automotive News指出,虽然Volkswagen集团经历了柴油排放门事件的打击,但基于该集团旗下的最大品牌Volkswagen依然在中国保持龙头位置,因此中国市场的获益依然足以推动Volkswagen集团继续成长。 据称,Volkswagen品牌在中国每卖出3辆新车,Toyota却只能卖出了一辆。Volkswagen今年首9个月一共在中国卖出了258万辆新车,比去年同时期增加了10.7%,而这就是导致Volkswagen得以再次超越Toyota的主因。 除了身为大哥的Volkswagen外,其它同一集团的品牌如Audi、Porsche、Skoda和SEAT等都取得良好的销售势头,因此集团的整体业绩看俏。而Toyota则很不幸的在今年经历了两次足以拉低其销售数字的事故,包括了今年2月Toyota的一家主要钢铁供应商发生工厂爆炸,没有原料供应的窘境导致Toyota被逼停产一个星期,而今年4月日本南部又发生了一次地震,导致Toyota被逼以安全考量暂停当地的工厂运作。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Toyota在美国的销售成绩反而比Volkswagen要好,被柴油排放门事件所累,Volkswagen在美国的销售量大受影响。可是美国最近的原油价大跌,也同样导致了Toyota部份主打省油的车款如Prius在当地的需求量下滑,但Toyota目前仍在美国市场领先Volkswagen。

     



  • Takata 害人不浅,Toyota 全球召回580万辆车更换气囊。

    Takata生产的气囊真的是害人不浅啊,在经过了超过一年的时间后都依然还在车坛上持续发酵,继Honda被Takata连累到必须在全球进行大规模的召回行动导致损失不菲后,如今Toyota也被逼在全球范围召回580万辆已经售出的车辆,部份车款甚至曾在2010年被召回过,如今再次被召回。 欧洲媒体路透社报道,在美国政府的持续施压下,日本的Takata气囊原厂被逼对外承认旗下生产的问题气囊远不止早前宣布的数目,而是更多。Takata生产的气囊,因为气囊弹射组件在用料和设计上存在问题,在弹出时可能会为乘客带来生命危险,目前Takata的问题气囊已在全球造成16人死亡,其中大部分发生在美国,并有4宗发生在大马。 这一次,日本的Toyota原厂宣布在全球召回多达580万辆气囊有问题的车款,这些车款包括在2000年5月至2001年11月,以及自2006年4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生产的Corolla、Yaris、Vios、Hilux和Etios。 原厂指出,这580万辆的受影响的车款当中,有116万辆位于日本、82万辆在中国,147万辆在欧洲。而中南美洲、非洲、中东、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也受到影响,我国的UMW Toyota就在上周宣布召回本地8万辆Toyota汽车更换有问题的气囊。 根据原厂的说法,一些曾在2010年被召回更换气囊的Toyota汽车这次也再次回到了被召回的名单内,数量达到了2万辆。Takata的问题气囊目前已经在全球导致了约1亿辆汽车被召回,是全球历来最大规模的汽车召回行动,而这次的气囊门事件也导致了Takata名誉扫地,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目前他们正在寻找投资者注资,协助他们度过难关。

     



  • Petronas宣布,在巴生谷、森美兰和柔佛暂时停售NGV。

    天然气(NGV)是车主其中一项节省汽油的选择,但前提是要有足够的天然气添加地点,否则花费数千令吉为爱车安装了天然气系统后却苦无地点添加天然气,装了就等于没装。 Petronas一直是我国车用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商,许多德士和天然气汽车车主都必须前往有售卖天然气的Petronas油站添加天然气,但随着早前接连发生两宗天然气泄漏引发的灾难事故,Petronas决定暂时关闭旗下在三个地点的天然气售卖据点,以确保这些地点的天然气设施符合安全标准。 这三个地点分别是巴生谷地区、森美兰和柔佛州,Petronas将暂停这些州属内油站的天然气销售据点,直到另行通知为止。Petronas指出,他们目前正在致力提升这些天然气销售据点的安全措施,确保所有设施都符合安全标准,不会发生泄漏和其它意外事故。 柔佛新山中央医院早前发生火灾导致多人死亡和受伤,较后传出火灾主因是天然气泄漏所致。到了上周同样在新山,一家当地的Petronas油站因为发生天然气泄漏问题,一名巫裔技术人员上前检查时突然发生爆炸,导致该技术人员全身多处被灼伤,当场死亡。

     



  • 我国政府明天开始向外国车辆征收入境费,包括新加坡。

    我国政府将在明天(11月1日)开始,在全国12个与邻国接囊的陆地关卡向进入我国的外国车辆征收入境费,包括从新加坡进入我国的车辆。交通部长廖中莱指出,政府并没有针对任何一个国家的入境车辆,并且早已对此政策向新加坡方面作出宣布,让新加坡人民有所准备。 “新加坡比我们更早征收入境费,而马来西亚现在才来根筋这个政策。不止在新加坡,与泰国、汶莱和印尼加里曼丹接囊的陆地关卡也会实行相同的政策,每一辆入境我国的车辆将被征收20令吉。” 廖中莱也说,在政府收到的这20令吉当中,有25%(等同于5令吉)将被拨给当地的州政府用作道路发展用途等,所有悬挂外国车牌的交通工具都必须缴费。根据大马政府统计,今年截至7月为止,从新加坡入境我国的车辆就有14万4,000辆,其中有60%是通过与柔佛解囊的马新通道来马, 这项征收入境费的计划其实早在2006年就被我国政府提出,原本定于今年7月16日开始向入境的车辆征收20令吉费用,但因为一再拖延,前后四次被展期后终于定于明天开始实行。

     



  • 德士司机有权阻止 Uber/Grabcar 司机到 Sunway Putra Mall 大门处载客?商场管理层澄清打脸:绝对没有这回事!

    早前我们曾经为大家报道,称有Big Blue Taxi负责人声称与一些商场和酒店业者签署合作协议,有权阻止除了该公司德士司机以外的其他德士,包括Uber和Grabcar进入这些地点载客,不过如今他却被其中一家被点名的商场管理层打脸。 被点名的吉隆坡Sunway Putra Mall的管理层最近对本地英文媒体The Sun发布澄清声明,强调该商场没有与任何公共交通服务业者达成独家载客协议,商场的客户可自由在商场的大门范围选择他们想要的公共交通服务。 Big Blue Taxi公司的负责人Datuk Shamsubahrin早前曾经公开表示,该公司将禁止Uber和Grabcar司机进入Suria KLCC、Sunway Putra Mall、Publika、Ritz Carlton酒店和JW Marriott酒店的大门口处载客,并指他们已经和这些商场和酒店的业者达成独家合作协议,只有该公司的德士司机才能进入这些范围载客。

     



  • 日本原厂确认,全新 Mazda CX-5 下月洛杉矶车展发布!

    第一代的Mazda CX-5在2012年面世,至今已有将近5年的时间,而日本的Mazda原厂也早就已经为全新世代的CX-5展开了研发工作,目前新的CX-5已经进入了举行新车发布的倒数计时阶段。日本原厂如今公布,新的CX-5将在下个月16日的美国洛杉矶车展上与大家见面。 对于全新CX-5的外型和搭载的新科技,原厂至今还是守口如瓶,不过国外媒体早就已经在国外拍到了全新CX-5的伪装测试谍照,从外型的轮廓看来新的CX-5与目前正在销售的这一代没有太大差异,依然采用了盾型的家族式水箱护罩,车侧的侧镜造型也依然安置在前门板的上缘,整个造型也和这一代非常类似,预计外型上不会让人有太大的惊喜。 不过在配备上面,新的CX-5预计会搭载重力感应系统(G-Vectoring Control),安全配备方面也会加入都会智能煞车系统(SCBS)等更高阶的主动安全装置。以Bermaz一路来满是诚意的作风,相信这些高阶安全配备也会跟随新的CX-5一起来到大马。 除了全新的CX-5外,Mazda也会在到时的车展上对外展示全新的2.5升SkyActiv-G涡轮增压引擎,这具引擎目前搭载在已经在部份国家发布的CX-9身上,日后也可能会搭载在其它Mazda车款身上。 全新Mazda CX-5美国测试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