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46)

  • 配合开斋节, 我国大道周五至周六提供半价过路费折扣优惠

    掌管大道事务的工程部长Alexander Nanta Linggi宣布,政府已同意配合来临的开斋节在全国所有收费大道提供50%的过路费折扣,优惠期从本月28日(周五)凌晨开始,至29日(周六)晚上结束。 根据Alexander以部长身份发表的文告内容,驾驶Class 1(私家车或轻型商用车)交通工具的驾驶者可在28日凌晨12时01分到29日晚上11时59分之间,在全国所有收费达到享有半价的过路费折扣,但是位于南马边境的南北大道(PLUS)Bangunan Sultan Iskandar和马新第二通道(LINKEDUA)的Tanjung Kupang收费站除外。 Alexander也说,为了向大道用户提供半价折扣优惠,政府这次需要向所有大道特许经营公司提供高达1,969万令吉的赔偿,他也呼吁驾驶者在开斋节的回乡潮期间提前规划好驾驶路线与上路时间,并在出发前确保Touch ‘n Go卡余额充足,而且避免疲劳与超速驾驶。

     



  • 特朗普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永久性关税!零部件也中招

    特朗普再挥出关税大刀!日前,这位二度入主白宫的美国总统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永久性关税,就连汽车引擎、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也被纳入征税范围。 特朗普在白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是美国“解放日”的开始,并正式签署了提高关税的行政命令。这一措施将不设截止期限,并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3日零时1分正式生效。 “我们将对所有非美国制造的汽车征收25%的关税。这将带来大量汽车工厂的建设。如果它们是在美国制造的,那就绝对没有关税,但在国外造车,就要付25%的关税。” 在这之前,美国对进口乘用车的关税为2.5%,对货卡等商用车则是25%,这也意味着在新政策落实之后,进口美国的乘用车关税将进一步增至27.5%,商用车关税则高达50%。 根据新规,所有在美国境外生产的汽车都将被征税,汽车零部件也不例外。不过,符合《美墨加协定》(USMCA)标准的汽车零部件可暂时免税。待美国政府完成相关系统调整后,将依据美国产材料的使用比例,调整关税额度。 美国政府高级官员表示,目前通过USMCA免税进入美国的加拿大、墨西哥汽车,未来的税率将取决于其美国制造零部件的占比。例如,若整车50%的零部件产自美国,则适用12.5%的关税(即25%的一半)。 此轮关税加征基于美国《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旨在限制汽车进口以维护国家安全。白宫高级官员预计,新关税每年将为美国带来逾1,000亿美元的税收。 事实上,特朗普的这一政策是有迹可循的,他早在首个任期内便已试图推动进口汽车关税,更曾讨论对整车及引擎、变速箱等130余类零部件征收25%关税(SUV税率为35%),但最终未正式实施。 无论如何,此次美国新政势必对全球汽车产业链带来不小的冲击,可谓深远影响,其中最大的“受害者”无疑将是日本车企,要知道日本对美出口的主要商品正是汽车,2024年汽车出口额达6.03万亿日元,占日本对美出口总额的28.3%。 美国的这一举动也意味着自4月起出口美国的成本将大幅上升,盈利能力可能受损,而除了日本车企以外,中国车企也、欧洲车企也将受到重大打击。至于特朗普的盟友,Elon Musk旗下的Tesla则是潜在受益方。

     



  • Nissan Micra EV 首发, 专供欧洲市场的纯电五门掀背小车

    除了第三代的Leaf以及小改款的Almera之外,Nissan也一口气发布了另外一款纯电动车,名为Micra EV,让这款电动车在预告了三年之后终于正式来到了发布阶段! 和Leaf不同的是,新的Micra EV是一款五门掀背(Hatchback)电动车,它是采用与Renault 5 E-Tech同一组的CMF-B EV模组化底盘。所以没错,这款电动车就是Renault-Nissan-Mitsubishi联盟框架下的一个产物,所以也采用(也可以说是共享)了许多来自Renault的技术。 Nissan目前并未对外透露太多Micra EV的详细规格与资料,不过从原厂公布的照片来看,Micra EV采用的时圆润可爱的设计风格,其头灯组其实并不是圆形设计,不过原厂巧妙的在方形头灯组外设计了一组椭圆形的LED外框,让它看起来有些类似于MINI的车头,明显是为了迎合女性和年轻族群的审美观。 和Leaf一样,Nissan这次并未对外公开Micra EV的车尾样貌,但从车头设计来判断,估计车尾也是会沿用圆润的造型设计,而且一样会有类似于头灯组的椭圆形LED外框。动力规格部份,预计它将会采用和Renault 5 E-Tech同一组的配置,也就是单组后置马达,拥有三种功率输出版本,分别是110kW(150PS/245Nm)、90kW(122PS/225Nm)和70kW(95PS/215Nm)。 而在电池方面,Renault 5 E-Tech搭载的是40和52kWh两种容量,对应不同输出功率的版本,续航里程介于300到410公里之间,估计Nissan Micra EV应该也会沿用同样的电池配置,续航里程应该也是大致相同。 若以上的推测属实,那这款Micra EV明显就是主打入门级市场的纯电动掀背小车,而且原厂也表示它是一款专门面向欧洲市场的电动车,估计不太有可能引进到亚洲甚至是马来西亚市场。

     



  • 小改款 Nissan Almera 首张预告图发布, 外型改变幅度大

    除了大改款的Nissan Leaf外,Nissan也对外发布了另一款产品的官方预告图,它不是纯电动车,而是主打平价大众市场的B-Segment四门房车Almera,这款在北美市场被称为Versa的入门级四门房车也即将在今年迎来小改款。 虽然Nissan这次发布的这张官方预告图所透露的细节不多,但可以从一些有限的细节中看出,小改款的Almera在外观上将会有许多方面的变化,甚至已接近大改款的幅度,不过基于第三代Almera(第一代没引进我国市场所以很多人以为现在的Almera只是第二代)是在2019年才全球首发,加上Nissan习惯性要至少8年时间才会为一款产品推出大改款,因此几乎可以肯定这次只是一个小改款而非大改款。 从这张预告图中可以看出,小改款的Almera在车头部份的改变幅度非常明显,采用了两侧扁平式的LED灯条,从这点来看,不排除Nissan或许会采用双层式头灯的设计方式,而且这样看来它的车尾估计也会有明显的变化,甚至内装也可能大改。 同样的,Nissan目前并未对外透露太多的详情和细节,但基于Almera是Nissan目前在东南亚市场上的主力车款,加上Nissan近年致力推动旗下的e-Power混动技术,因此猜测小改款后的Almera可能会新增e-Power版本的选项。

     



  • 第三代大改款 Nissan Leaf 首组官图亮相, 改成一款SUV

    日系品牌Nissan日前对外公布了全新第三代大改款的Nissan Leaf的首组官方宣传照,在大改款后,Leaf依旧是Nissan品牌旗下的纯电动车,不过将从原本的五门掀背(Hatchback)改为一款SUV,在尺码和定位上比现有的Ariya要入门一些。 这次大改款的Nissan Leaf采用的是挤牙膏的方式逐步对外透露一些信息,因此这次的重点除了首次对外发布官方的宣传照外,原厂并未透露太多的详情与规格。从照片可以看出,时隔9年才大改款的Leaf如今采用了Nissan最新的“Chill-Out”设计理念,与上一代有着巨大的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公布的宣传照只是车头的部份,因此我们目前还不知道它的车尾究竟长怎么样,但在时隔9年后与第二代的Leaf相比较的话,可以看出两代车型之间明显的落差,更显得第二代Leaf的“时代感”。 Nissan表示该公司将在年中对外透露更多的详情,但有声称新一代的Leaf将会采用和Ariya同款的CMF-EV模组化底盘,并且将会拥有更好的电池管理系统,而且在续航里程的部份也会有明显的提升。 大改款的Leaf预计将在今年内正式发布,并且会率先在北美地区上市,之后轮到日本本土和欧洲市场,再之后才到亚太其它地区,我们且看大改款的Leaf能否在Nissan深陷财困的当下为Nissan创造一些曙光。

     



  • 发布在即!Jaecoo J8 再次于本地公开亮相,提供五座 2WD 及六座 AWD 两种版本,预售价RM195k和RM220k

    如题所述,即将在本地面市的Jaecoo J8再次于本地公开亮相,而这次展出的版本更接近最终规格,预料距离新车正式发布的日子已不远了!事实上,这款D-Segment SUV早在去年1月曾首次以左驾版亮相,原厂随后还在6月展示了右驾版本。 关于价格部分,目前官方尚未公布定价,但根据目前我们掌握的消息,这款新的J8将会提供两种版本,分别为2WD和AWD。其中前者为五人座布局,预计售价落在RM195k左右;至于AWD版则采用2-2-2的六人座布局,预售价为RM220k。 值得一提是,这款新的J8将与Jaecoo J7,以及Omoda C9一同在3月27日至30日期间,于雪兰莪的1 Utama购物商场展出,对新车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亲临现场近距离参观。 回到正题,J8的车身长度达到4,820mm、宽1,930mm、高1,699mm,轴距为2,820mm,比同集团的另一款七人座SUV Chery Tiggo 8 Pro更长、更宽,因此空间预计也会比Tiggo 8 Pro更宽裕。确切来说,其尺寸与Kia Sorento、Proton X90,以及Mazda CX-8等SUV相当。 动力规格方面,J8搭载的是一具2.0L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最大马力249 PS,最大扭力385 Nm。传动系统部分,与之匹配的是八速自排变速箱(不是之前报道的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以及前轮或四轮驱动设置;另外,它还配备了自家品牌的连续阻尼控制(CDC)自适应悬吊系统。 官方数据显示,四驱版的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为9秒,极速可达200公里/小时。按照WLTP工况测试标准,其油耗为每100公里8.1升,油箱容积为65公升。 其他配备方面,2WD版本将标配带12具扬声器的Sony音响系统、车室氛围灯、六具安全气囊,以及人造皮革座椅;AWD版本将进一步升级,搭载带14具扬声器的Sony音响系统、10个安全气囊、电动尾门、车室香氛系统,以及更高级的座椅配置。 除此之外,顶配版车型还将配备带NFC技术的无钥匙解锁功能、高档皮革内饰、绒面革饰板、驾驶座椅通风功能、内置数字行车记录仪、自动停车功能、带按摩功能的电动前排和第二排座椅、20寸轮毂,以及达2.5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驾驶辅助系统(ADAS)。 另外,选择三排座椅布局的AWD版本,其后尾箱容量为200公升,而双排座椅布局的2WD版本则有738公升的大容量。最后,在车身配色方面,2WD版本的颜色选项包括三种单色色调,分别为Carbon Crystal Black、Khaki White和Olive Grey;AWD版本的选项与前者相同,但车顶为黑色。 2025 Jaecoo J8 2WD 2025 Jaecoo […]

     



  • Peugeot 408 或“入伍”成巡逻警车!警方已接收两辆评估

    大马皇家警察(PDRM)的座驾可能会再添新成员!日前,警方接收了两辆由Peugeot Malaysia提供的Peugeot 408,以评估这款法系跨界Coupe是否适合“入伍”成为新的巡逻警车。 与其他正在服役的巡逻警车一样,警方将为这两辆Allure版本的408将进行标准实地测试。虽然借用的期限并未公布,但通常此类评估会持续三至六个月,测试结束后,车辆将归还厂商。 一旦测试结果符合要求,那么这款新的408可能会成为警方车队中的新成员。目前,警队主要依赖Honda Civic作为巡逻车,特别是2020年接收的425辆FC代1.8S车型,而最新的第11代FE车型也已经投入使用。 新的Peugeot 408是在去年4月于本地发布,新车搭载了一具1.6升的PureTech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最大输出功率为218 PS马力,峰值扭矩达300 Nm,与之匹配的传动系统是八速自排变速箱,以及前轮驱动设置。

     



  • 2025 Proton Saga MC3 再次现身公路, 距离发布越来越近?

    继早前数次在路上进行测试被拍到之后,第三度小改款的Proton Saga MC3如今又再次现身马路上并被网友King Wong拍到,并被分享到paultan.org Automotive/Car的FB讨论群组内,貌似意味着这款Saga已经非常接近发布阶段了。 这次被拍到的Saga还是和之前一样全车审批迷彩伪装,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提前让外人看到所有的细节,从一些外露的细节上来看,它应该还是基于第三代Saga的底盘,毕竟整车的轮廓、设计甚至是尺码看似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动。 从早前我们所看到的细节中可以得知,这次小改款的Saga MC3或许会改用部份LED光源的尾灯组,但从这次的照片来看,Saga貌似还是会采用回传统的卤素灯泡、搭配传统的灯罩式(Reflector)头灯组,这点在2025年的标准来说还是让人觉得有点小失望。 当然,其实我们也无法确定最近几次看到的这款Saga究竟是小改款还是大改款,毕竟原厂至今都没有公布过任何官方详情,只是曾说过下一代大改款的Saga将采用与吉利合作、在杭州的研发中心进行设计与开发工作,仅此而已,并未透露其它更多的详情。

     



  • 陆兆福: 交通部不曾建议, 政府现阶段不会征收入城拥堵费

    政府这几年来时不时会提到“拥堵费”这个课题,意即可能会在高峰时段向进入吉隆坡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额外一笔费用,希望借此减缓市中心内的拥堵情况,同时也降低吉隆坡市区的碳排放。 当然,这样的一项建议自然是受到不少人的批评和质疑,并且认为这样会加重中低阶层人民的负担,毕竟许多人依旧认为我国的公交系统还不足够发达,目前还是无法完全替代自驾,所以自然对政府的这项建议不待见。 有鉴于此,交通部长陆兆福日前就在国会下议院做出回应,称交通部目前没有提出过向入城民众征收拥堵费的建议,而该部近期内也没这么做的打算,而是会优先提升我国公交系统的服务质量与效率。 他指出,内阁已针对道路安全与拥堵问题展开过深入讨论,而身为交通部长的他也在会议上提出了自己和交通部的观点,即应该先着手继续提升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质量与效率,因此交通部并没有提出过征收拥堵费的建议。 “交通部正在研究如何提升巴生谷地区的公交系统的服务质量与效率,因为以许多发达国家为例子,他们的政府都是在完善了公交系统的服务效率和稳定性后,才开始向自行开车的民众征收入城或拥堵费。” 陆兆福早在上个月就曾公开表示过,我国政府不可能在现阶段向开车进入吉隆坡市区的民众征收拥堵费,因为政府必须优先提升公交系统的服务质量与效率,让民众有更好的替代选择。 而首相署部长Zaliha Mustafa早前则表示,称除了吉隆坡外,槟城乔治市(George Town)和柔佛州新山(Johor Bahru)也可能考虑向开车入城的民众征收拥堵费,并表示根据研究报告,此举将有助于纾缓市区内的拥堵情况达20%。

     



  • 研究:针对性燃油补贴促使T15群体车辆降级或改用电动车

    根据《马新社》报道,MIDF研究公司表示,针对性RON95汽油补贴机制的T15高收入群体标准预计将在今年中旬敲定,这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购车选择,促使部分车主降低车辆级别,甚至改用电动车。 随着政策调整的脚步临近,部分买家可能会考虑在今年底前购买整装进口(CBU)的电动车,以赶在免税期结束前享受最后的优惠。然而,这种市场变化也将取决于政府最终设定的T15收入标准。 与此同时,本地汽车行业即将迎来的税务调整也为市场带来变数。MIDF指出,虽然修订后的国内税(Excise Duty)已获延期,但本地组装(CKD)的汽车仍将面临更高的税收成本。该政策预计于2026年1月生效,届时CKD车型价格可能上涨10%至30%。 值得一提是,上周,多位经济学家纷纷表示支持政府采用双层定价机制,而非现金补贴,并认为按照车辆类型收费无法有效阻止高收入群体通过驾驶更实惠的汽车享受燃油补贴。 根据2025年财政预算案,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安华宣布,政府将调整RON95燃油补贴,高收入群体(T15)未来将支付更高的油价。然而,政府尚未明确T15的具体收入门槛,引发外界猜测。 不少人翻查官方统计数据后推测,家庭月收入12,000至13,000令吉可能是T15的分界点,相当于双职工家庭每人月薪约6,000令吉。不过,安华随后并未进一步确认这一界限,使得T15的定义仍然悬而未决。 随着政策细节逐步浮现,未来几个月内,马来西亚汽车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调整,消费者如何应对油价变化和税收改革,将成为关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