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comments
不甘心寄人篱下、成为Honda控股的子公司并彻底失去自主权,Nissan被指已经决定取消与Honda的合并谈判,并已向Honda发出谈判取消的通知! 国际媒体《路透社》今日引述一名内部知情人士的消息作出报道,称Nissan首席执行员(CEO)内田诚(Makoto Uchida)已经与Honda的首席执行员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亲自会面,并亲自告诉后者Nissan不愿成为Honda旗下的子公司,也已明确表态希望终止这次的合并谈判。 该媒体报道指出,Nissan希望在合并之后能与Honda保持一种平等的联盟关系,但Honda却希望透过收购Nissan股份的方式,让Nissan成为Honda控股的一家子公司,这与Nissan管理层设想的局面大相庭径,因此Nissan无法接受Honda的提议。 日本媒体《日本放送协会》日前也报道指出,Honda在谈判过程中的立场非常坚定,就是Nissan必须接受成为Honda子公司的建议,否则不会与Nissan展开任何的合并计划;换句话说,Honda偏向的是“并购”Nissan,而非与Nissan“合并”。 Honda和Nissan分别是日本目前第二和第三大的车企,一旦两家车企真的完成合并,凭借两家车企相加起来达到740万辆的年销量规模,就足以成为全球第三大的车企,仅排在Toyota和Volkswagen集团之后。 虽然Honda和Nissan分别是日本第二和第三大的车企,但两家车企之间的规模还是相差甚大,Honda目前的市值高达7.3兆日元(约2,110亿令吉),是Nissan的五倍,而且Nissan也正处于财政危机当中,早前有消息称Nissan目前所持有的现金只足以支撑其面临的亏损大约1年。 此外也有消息指出,Nissan将在下周对外公布该公司第三季的业绩报告时,同时正式对外宣布退出与Honda合并谈判的消息。随着与Honda合并的谈判破裂,Nissan接下来要如何寻找新的“金主”,还是干脆接受台湾鸿海集团的收购协议,这点就有待观察后续的事态发展了。
/ 0 comments
联昌国际投行研究(CIMB Investment Research)与马来亚投资银行(Maybank Investment Bank)近期双双上修了对2025年汽车行业总量(TIV)的预测,其中前者的预测从755,000辆提高到760,000辆,而后者的整幅度更为显著,从750,000辆跃升至790,000辆,显见专家们看好本地车市发展。 马来亚投资银行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得益于政府最新宣布的公务员加薪,以及最低薪资上调的措施,大众市场车型(如Perodua和部分Proton车型)有望因消费者支出的增加而表现强劲。 然而,高端和豪华汽车市场面临新竞争者(特别是电动车)的冲击,以及针对性汽油补贴和潜在奢侈品税等政策的影响,可能会抵消其他细分市场的增长;大众高端市场(售价RM100,000至RM200,000之间的车型)尽管利润空间因竞争受到挤压,但预计仍将为整体销量增长贡献力量。 另一方面,该投行还预测,纯电动车(EV)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普及率预计到2025年将分别达到3%和5%,高于2024年的2%和4%。这一增长得益于新车型的推出以及年底免税政策前车商们的激进定价策略。 不过,充电设施的不足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截至2024年10月,马来西亚仅安装了3,354个充电桩,而政府设定的目标是10,000个。这意味着,每月需新增554个充电桩,远高于目前的每月111个安装率。 此外,马来亚投资银行也认为,最新的公开市价机制,即OMV/402政策推迟至2026年1月落实将利好短期。然而,若实施该政策,本地组装(CKD)的汽车价格可能上涨10至30%。这一价格调整,加上汽油补贴合理化和奢侈品税可能抑制消费者信心,影响市场需求。 各方预测如何?以下是各主要机构对2025年汽车行业总量(TIV)的预测: 大马汽车商公会(MAA):780,000辆 兴业投资银行(RHB Investment Bank):730,000辆 联昌国际投资银行(CIMB Investment Bank):760,000辆 马来亚投资银行(Maybank Investment Bank):790,000辆 肯纳格投资银行(Kenanga Investment Bank):805,000辆
/ 0 comments
本地媒体《The Star》引述工程部宣称,我国去年一共修补了超过5万个位于全国所有联邦公路(Jalan Persekutuan)内的坑洞,其中有3,955个位于西马半岛,另51,949个位于东马的沙巴和砂拉越。 工程部在国会下议院的一份书面回复中指出,工程部透过旗下的公共工程局(JKR)持续对国内的所管辖的联邦公路展开维护与修复工作,包括填补现有的坑洞和在必要时重铺有关路段,以确保这些联邦公路处于安全使用的状况,并且不会为驾驶者和路人造成意外。 该部也指出,旗下的MyJalan手机应用程序在2023年8月到2024年7月期间一共接获超过1.6万宗道路坑洞、交通灯、路灯、指示牌损坏等投报。大家可以查看上图查询如何下载并使用MyJalan这款应用程序。
/ 0 comments
众所周知,大马的的平行进口车,又称灰色进口车或翻新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Recon car”)是一桩大生意,尽管大多数汽车品牌或官方代理对其避而不谈,但它们已然是本地车市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进口车商在销售方面到底分得了多大的蛋糕呢? 为了找出答案,我们paultan.org根据大马汽车商公会(MAA)统计的新车销售数据,与大马交通部管辖的陆路交通局(JPJ)新车注册数据进行了梳理分析(2024年全年数据)。由于JPJ的数据涵盖了所有注册车辆,包括平行进口车,因此能够更清晰地反应官方渠道以外的实际销售情况。 当然,Toyota在平行进口车市场的主导地位毋庸置疑,去年共有127,202辆Toyota汽车在本地注册上路,其中100,701辆来自官方经销商UMW Toyota Motor。这意味着26,501辆或20.8%为平行进口车。主要车型集中在Alphard、Vellfire和Harrier等。 Toyota集团旗下豪华品牌Lexus的表现更加惊人,在6,431辆注册车辆中,仅1,616辆通过官方渠道售出,剩余的4,815辆或74.9%皆为平行进口车。NX和RX等热门车型无疑是推动这一现象的主要动力,这也意味着仅四分之一的Lexus车主选择了官方渠道。 紧随其后的是Mercedes-Benz,去年,该品牌的总注册量为11,887辆,其中有4,773辆为平行进口车,这也说明了有超过40%的买家选择了没有官方保修的进口车型。这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毕竟这些豪车的价格不菲。 值得一提是,Mercedes-Benz的主要对手BMW并不在榜单的前列。实际上,BMW Group Malaysia提交给MAA的销售数据甚至比JPJ的注册数据还要高,除非他们能在不注册的情况下出售汽车,否则这显然不合常理。另外,我们在二手车市场上也随处可见平行进口的BMW车型,这样的数据明显有误。 点击放大查看 还有,Nissan同样提交给MAA的销售数据高于JPJ的注册数据,事实上,我们在路上也经常能够看见较新款的“东瀛战神”GT-R。有鉴于此,这一数据明显与现实不符,不禁让人想起Mercedes-Benz Malaysia曾公开指责其他品牌并未向MAA呈报准确的数据。 另一方面,Honda在平行进口车市场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去年,Honda的平行进口车销量达3,574辆,占总注册量85,273辆的4.2%,这些车型包括热门的Civic Type R,以及我们在本地路上越来越常见的StepWGN。或许,Honda Malaysia是时候认真考虑引进这款MPV了,毕竟我们的邻国印尼市场早在去年已进行了官方预览。 Porsche的情况也不令人意外,去年在本地注册上路的2,704辆Porsche汽车当中,有超过一半(1,401辆)是平行进口车,排在榜单上的第五位。这些车款绝大多数是Macan,但也有部分Taycan从日本进口,以利用我国政府对进口电动车的免税收优惠。 这些Taycan的价格虽然比官方渠道更便宜,却因使用不同的充电接口(Type 1 AC和CHAdeMO DC),需要适配器才能接入本地的Type 2 AC和CCS2 DC充电器。此外,它们也无法享受总代理Sime Darby Auto Performance(SDAP)提供的8年电池保修,未来更换电池时,车主恐怕要面临高昂的账单。 再来看Land Rover,情况更为极端。去年,在本地注册上路的Land Rover有1,024辆,其中93%是平行进口车。这并不意外,毕竟如今官方进口的Range Rovers和Range Rover Sports价格高达150万令吉以上。不过,选择没有官方保修的平行进口Land […]
/ 0 comments
来到了2025年2月,我们终于从大马汽车商公会(MAA)处获得了各品牌在2024年的完整销售数据,从MAA提供给我们的这份数据表来看,多家在本地经营多年的国产与日系品牌都在2024年出现销量下跌的窘境,只有少数几家如Perodua和Honda取得销量增长。 令人讶异的是,我国车市虽然在2024年再次刷新了历史记录,成功卖出816,747辆新车,但并非所有品牌都取得销量增长,事实上排在2024年销量榜前十名的汽车品牌当中,只有4家的销量是比2023年更多,另6家的销量其实都比2023年更少,而且当中不乏在本地经营多年的一些老牌车企! 根据MAA的这份数据,排在2024年销量榜前十当中的品牌,仅有Perodua、Honda、Chery(同时包含Jaecoo和Omoda)以及BYD这四家车企的销量,是在2024年取得增长,其余车企如Proton、Toyota、Mitsubishi、Mazda和Isuzu等都卖得比2023年要少。 Perodua在去年一共卖出358,102辆新车,比2023年的330,325辆增加了8.4%,而且市占率还达到了43.8%,比前年的41.3%更高。换句话说,去年在本地每卖出的100辆新车当中,就有44辆来自Perodua,这说明本地消费者依旧最偏向选择价格便宜且可靠的车款,因为Perodua的产品向来都以价格亲民且稳定可靠而著称。 排在第二的Proton则在去年卖出147,587辆新车,比2023年的150,975辆少了2.2%,市占率为18.1%,依旧稳守本地销量第二的位置,不过相对于排在第三的Toyota而言,Proton的优势并不算很大,因为Toyota去年的新车销量也成功突破了六位数。 Toyota去年在本地一共卖出100,701新车,对比2023年减少了5.2%,市占率为12.3%;而第四位的Honda则在去年卖出81,699辆新车,比前年增加了2.1%,但由于我国车市去年整体也呈现上升趋势,因此Honda的市占率基本维持在10%的水平。 而排在第五的Chery则在去年卖出19,683辆新车,比前年4,493辆取得了338.1%的翻倍增长,不过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此数据包含了同属一个集团内的另两个品牌Jaecoo和Omoda,虽然Chery对外强调Jaecoo/Omoda为独立经营,但在提呈给MAA的数据上却是捆绑在一起。 而且Chery、Jaecoo和Omoda在我国市场经营时间还不算久,在初步阶段凭借陆续引进更多新车款而取得业绩部分的翻倍增长并不让人意外,Chery/Jaecoo和Omoda未来几年在我国是否能维持这种增长势头还有待观察。 在前十品牌中另一个取得销量增长的就是来自中国的新能源品牌BYD(比亚迪),由于BYD目前在我国仅销售纯电动车款,因此凭借过去2年的电动车热潮取得业绩增长也是意料中事,但在电动车市场饱和之后能否维持这项势头则还有待观察,而事实上大马BYD原厂也已经表示过将会引进混合动力车款,因此该公司也早已意识到单靠纯电动车很难在马来西亚市场永续经营。
/ 0 comments
根据日本媒体报道,Honda与Nissan的合并谈判可能将破裂收场!双方较早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计划整合业务,共同打造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商,但谈判进展缓慢,使这一愿景充满不确定性。 知情人士透露,两家公司董事会预计将在近期召开会议,以决定是否继续推进合并事宜。此前,日本广播公司(NHK)曾报道称,Honda已提出收购Nissan股份,并计划将其转变为全资子公司。 若交易达成,实际上将是Honda对Nissan的全面收购,毕竟Honda当前市值高达7.3兆日元(约2,110亿令吉),几乎是Nissan的五倍。 此外,日媒进一步指出,Honda试图掌握Nissan完全控制权的策略,引发了Nissan方面的强烈反对。尽管如此,Honda和Nissan的发言人均向彭博社表示,目前关于合并的报道并非基于两家公司任何官方声明。目前来看,这场潜在的汽车行业重组能否成功,仍充满变数。
/ 0 comments
经历过农历新年的大道过路费风波后,工程部长如今宣布继农历新年之后,所有在2025年的重大节庆日包括开斋节等,政府都将会为全国大道提供50%过路费折扣优惠,而不再是过路费全免。 本地媒体《马新社》引述工程部长Alexander Nanta Linggi的谈话并作出报道,称内阁在之前的会议里除了同意配合农历新年提供大道过路费半价折扣优惠之外,也决定把这项政策延续到2025年的其它重大节庆日,如开斋节等。 他强调,政府之所以不再提供大道过路费全免优惠,主要是为了减少政府的财政负担,因为每次提供大道过路费全免或半价折扣,政府都需依照合约向大道公司提供相对应的赔偿,而政府向大道公司提供的赔偿则都是取自于公共资金。 “政府以往每年会提供长达8天的大道过路费全免优惠,如今一样也是会维持8天,但不再是过路费全免,而是过路费半价折扣,因为如果过路费全免的话就需花费政府1.6亿令吉的资金,反观半价折扣就只需花费8,000万令吉。”
/ 0 comments
做了决策后再U转并不只有大马政府,车企也偶有发生。日前,隶属Volkswagen集团旗下的德国豪华汽车品牌Audi宣布再次调整旗下车型的命名策略。这次的变化可能会让不少人疑惑,因为两年前,Audi决定采用全新的命名方式,即数字双数代表电动车,奇数则用于燃油车型,而如今,该品牌又决定回归原有的命名方式。 “这次的决定经过了深入讨论,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客户的需求以及国际经销商的意见反馈。”Audi销售与市场营销主管Marco Schubert在接受外媒访问时这么表示。 首款采用新(或可说是回归传统)的命名方式的车型将会是2025年款的A6内燃引擎版本,该车计划于今年3月首发。而早在去年8月,Audi已经推出了A6 e-tron,并涵盖Sportback和Avant车身形式,以及性能取向S6版本。 根据调整后的命名方式,未来Audi的新车名字后缀将再次用于区分不同动力系统,例如e-tron代表纯电动车型,TFSI代表汽油引擎,TFSI e代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TDI则用于柴油车型。有鉴于此,A7这一名称将不会出现在A6的燃油版车型上。 不过,Audi表示,这一调整不会影响现有车型,即已经在售的车辆不会进行名称更改。这意味着,A5 Sedan与Avant车型将保持不变,而A5 Avant这一命名或许只是暂时性的。
/ 0 comments
虽然近年来已有多家车企表态将会逐步淘汰旗下的传统内燃式引擎,并且扬言纯电动车是未来不可逆的一个大趋势,而英系超跑品牌Aston Martin也不例外,并且对外公布了该品牌未来推出纯电动车款的时间表。 根据外媒《Autocar》的报道,Aston Martin的首席执行员(CEO)Adrian Hallmark最近就对外公开表示,Aston Martin的首款纯电动车将会在5年后,也就是2030年正式发布,而且也会在之后陆续推出依旧保有传统内燃式引擎的Hybrid油电车款,以迎合时代需求。 此外,Hallmark也指出,Aston Martin也将会逐步淘汰传统内燃式引擎,目前的计划是在2028年开始减产旗下的V12大排量引擎,并在2030年全面停产V12引擎。 Aston Martin目前的旗舰超跑Vanquish搭载的就是一具5.2L的V12双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拥有835PS马力和1,000Nm扭力,并没有任何的电动化辅助,是一款传统的内燃引擎超跑。
/ 0 comments
中国的车企们近年来不断扩充旗下的产品与品牌阵容,还不断设立新的子品牌来对应不同的细分市场,而多家中国媒体最近就报道,称长城汽车(GWM)正打算设立另一个全新名为“Confidence Auto”的子品牌,以主打高端豪华市场。 长城汽车目前旗下已有多个不同定位的子品牌,除了长城自家品牌外,还有主打SUV市场的哈弗(Haval)、主打高端新能源市场的魏牌(WEY)、主打平民性能源市场的欧拉(Ora),以及主打硬派越野的SUV品牌坦克(Tank),而且还会迎来名为“Confidence Auto”的新品牌。 目前关于“Confidence Auto”这个新品牌的消息还不是很多,而且也还未获得官方证实,因此暂时也还不清楚它的官方中文名称。但根据多家中国媒体的说法,长城早在2022年5月便已注册了Confidence Auto的品牌使用权,并且准备透过这个新的子品牌进军超高端市场。 被指是Confidence Auto的车头立体厂标 由于长城目前旗下已经有了同样主打高端市场的魏牌,因此估计新的Confidence Auto的定位将会比魏牌更高,其产品售价也会比魏牌更贵,消息称Confidence Auto的车款起步价将从100万人民币(约61.4万令吉)起跳,主打高质量、高性能、高单价且小批量生产的模式。 根据中国媒体的说法,Confidence Auto瞄准的同级竞争对手将会是比亚迪(BYD)集团旗下主打超高端的子品牌仰望,而且长城还会在今年4月或5月期间,推出首款挂上Confidence Auto品牌的产品,并且预计会在今年第四季正式开卖。 这款产品被指是一款高性能旗舰豪华房车,而且采用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系统,是一款新能源车产品,它将搭载长城自行研发的4.0L V8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搭配电动马达和电池组,将会是长城汽车有史以来定位最高端的一款旗舰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