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943)

  • Jaguar Land Rover 首席设计师兼设计总监加盟吉利集团

    日前,吉利汽车宣布,英国著名设计师,也就是Jaguar Land Rover的前首席设计师兼设计总监Wayne Burgess将加盟该公司旗下的吉利设计公司(Geely Design)。 Wayne Burgess将被任命为Geely Design UK的副总裁兼设计负责人,该公司分支位于英国汽车工业中心Coventry。吉利表示,Geely Design UK在未来的五年内将持续扩大至拥有100名设计师以及其他人员。 而这家新的分支将负责支持吉利汽车集团旗下所有品牌的内部设计,当中包括吉利汽车、Lynk & Co、Proton、Lotus,以及对伦敦电动汽车公司(London Electric Vehicle Company,简称LEVC)等。 Geely Design隶属吉利汽车集团,是一个网络遍布全球的设计工作室,旗下分支坐落于中国上海、瑞士哥德堡、西班牙巴塞罗纳,以及美国加州等。目前该公司旗下拥有900多名员工。 以下为Wayne Burgess的履历: 毕业于Coventry University:1988 – 1992(工业设计和交通艺术学士学位) LTI Carbodies:1992 – 1995(高级设计师) Omni Design:1995 – 1997(设计经理) Jaguar Land […]

     



  • 与吉利合作后的首次小改款,2019 Proton Iriz 官图释出

    不久前,我们才报道首相马哈迪抢先试驾小改款Proton Iriz,让实车造型曝光的新闻,如今Proton终于释出新车的官图,为这款即将推出的B-Segment掀背车造势。 小改款的Iriz预计将在农历新年后正式发布,它也是继Proton与吉利合作后所推出的首款小改款车型。Proton表示,新车融入了不少X70(旗下首款SUV)的设计元素。 外观上,小改款后的Iriz换上了移植自Persona的头灯组,同时原厂也为它的水箱护罩进行了修整,追加了一道横跨两侧灯组的镀铬饰条点缀,相比改款前的造型锐利了不少,Proton称该设计灵感源自于“Ethereal Bow”。 此外,它的前保险杠也经过了重新设计,虽然两侧的进气口开口变得更小,但却搭配了LED的日行灯条来取代传统雾灯(高阶版);值得一提的是,新车也换上一套全新设计的多幅式轮圈。 来到车尾,新车的后保险杠也有所不同,同时在它的后挡风玻璃下方也追加一块亮黑色的饰板,并且嵌上‘PROTON’的字样。它的车顶也换上鲨鱼鳍天线。 内装方面,小改款Iriz的最大亮点就是换上了全新的中控台多媒体触控屏幕,内置的系统是由Proton与ECARX合作开发,可提供多先进的链接功能,并且支援声控系统。 除此之外,它也换上了全新的仪表板,在双圈仪表的中间有一个行车资讯屏幕,而且它的排档杆造型也有所改变;至于动力规格及其他细节,Proton表示将在新车正式发布当天公布。

     



  • 每周油价更新:RON 95/97 价格跌5仙,柴油维持不变

    财政部刚刚公布了新一周的燃油零售价格,根据该部发出的文告,本地接下来一周的汽油价格(包括RON 95/RON 97)将下调5仙,而柴油的售价则维持不变。 随着新油价出炉,从明天起(2月2日午夜12时01分)至下周五(2月8日午夜12时),RON 95及RON 97汽油每公升售1令吉93仙和2令吉23仙。 柴油方面,较多人使用的EURO 2M柴油从每公升2令吉17仙微涨至2令吉18仙;至于较高等级的EURO 5柴油则一样比EURO 2M贵10仙,每公升售2令吉28仙。 2019年2月2日至2月8日的汽油和柴油售价: RON 95汽油: RM 1.93/L RON 97汽油: RM 2.23/L EURO 2M柴油:RM 2.18/L EURO 5柴油:RM 2.28/L

     



  • Proton X70 销量火红,创下本地SUV最高单月销量记录

    踏入2019年的第二个月,Proton对外发布了他们在上个月的销量报告,根据Proton公布的成绩,他们在上个月一共卖出7,007辆新车,对比去年12月大幅度增长了33.6%,而且市占率来到了14.5%,其中新推出的C-Segment SUV贡献巨大,让Proton成功从本地每月销量排行榜的第四位攀升至第三位! 根据Proton的说法,X70自12月正式发布之后,至今的交车量已经达到2,777辆,不仅销量令人鼓舞,而且还创下本地SUV市场历来最佳的单月销量记录,成为1月份最畅销的SUV,打败了向来热销的Honda CR-V和Mazda CX-5! Proton X70在本地拥有四个等级,分别是1.8 Standard、Executive 2WD、Executive AWD和1.8 Premium,售价介于99.8万到12.4万令吉之间,全车系一律搭载1.8L的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以及六速自排(6AT)变速箱。 目前的Proton X70都是在中国吉利汽车的生产线完成生产和组装后才以整装进口(CBU)的方式引进大马销售,价格介于9.98万到12.4万令吉之间,而原厂也已经确认X70将在不久后于本地生产和组装(CKD),到时X70的产品运输成本相信得以被大幅度降低,但原厂并未透露CKD之后的X70是否会在价格或配备上有所更动。 根据Proton和吉利早前的说法,Proton位于霹雳州Tanjung Malim的厂房将获得吉利注资12亿令吉进行扩建和升级,工程预计将在今年第四季(10-12月)完工,到时这座厂房将具有生产X70的能力,同时也可用来组装吉利旗下各款右驾版的车型。

     



  • Volvo 汽车在本地销量节节上升,去年销量提升35%!

    Volvo汽车最近几年可说是表现相当亮眼,除了在全球市场创下年度销售记录外,本地的Volvo汽车也一样表现优异,根据Volvo Cars Malaysia刚公布的2018年度销售数据报告,去年Volvo汽车在本地的销量比前年大幅度增长了35%! 根据Volvo的说法,Volvo去年在本地卖出了1,384辆家用车,对比2017年的1,021辆增长了35%,而且对比2016年的934辆增长了48%,而且在出口成绩方面,本地组装的Volvo新车去年也录得1,889辆的出口成绩,出口对象分别是台湾、菲律宾、越南和泰国。 Volvo Cars Malaysia董事经理Lennart Stegland把这项良好成绩归功于Volvo汽车这几年创新的设计和精益求精的品质,还有就是该品牌向来所坚持的“安全”。另外,Volvo汽车致力于提升本地的新车陈列室装横至现代化设计和改善售后服务素质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Volvo去年在本地接连发布了5款新车或新版本的车型,包括了XC90 T5、S90 T5、XC60 T8、XC60 T5和XC40 T5 R-Design,其中最畅销的车型当属XC60,而入门的XC40也接获了不少的订单。目前Volvo汽车在本地拥有11家合作代理商,并积极向东马地区扩展他们的代理业务。

     



  • Lexus 或计划推出 F 系列SUV,主打高性能市场

    SUV在当今环球车坛已蔚然成风,而且许多豪华品牌如Mercedes-Benz、BMW和Audi等都纷纷基于现有的SUV车款打造出高性能版本的型号,如Mercedes-AMG GLA45、GLC 43、Audi SQ5、BMW X5M等等。 而来自日本的另一豪华品牌Lexus虽然旗下拥有F系列高性能部门,但SUV车型上却暂时未见有主打高性能的F Performance版本,顶多就是搭载运动化外观套件和配备更豪华的F Sport版本而已,因此Lexus也正在考虑推出主打高性能的SUV车型。 众所周知,Lexus不久前才刚推出了定位比NX更入门的小型SUV UX系列,其同级对手是Mercedes-Benz的GLA、BMW的X1还有Audi的Q3,而GLA已经推出了AMG 45系列,Audi的SQ3也面世在即,因此Lexus有可能从UX开始推出F Performance高性能版本的车型。 外媒最近引述Lexus副总裁兼首席工程师Chika Kako的谈话指出,Lexus UX很有可能会加入Lexus的F家族,并且可能会是高性能的油电混合动力(Hybrid)车款。 言下之意就有点类似Mercedes-AMG的53系列,但53系列采用的是48V的轻度混合动力(Mild Hybrid)系统,只是不懂未来Lexus UX F的会是传统的Hybrid,还是采用Mild Hybrid布局。 当然,Chika Kako也有强调目前这些高性能SUV还只是处于初步计划阶段,暂时还未有一个明确的提案,也未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但可以说的是Lexus却是正严正考虑发展主打高性能的SUV。 另外,Lexus另一名主管产品规划与市场策略的副总裁Cooper Ericksen也表示,Lexus将会详细研究挂上F铭牌后的SUV要采取何种定位,是否类似Land Rover的Off Road定位,还是类似其它豪华品牌的On Road定位。

     



  • Carlos Ghosn:Nissan 把我拉下台是为了阻止整合联盟

    汽车界的风云人物Carlos Ghosn因身陷逃税丑闻[点击这里查看新闻背景]而被Nissan和Mitsubishi罢黜其在两家公司所担任的主席职务,最近他还辞去了最后的Renault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长职务,黯然下台。 不过,他日前在狱中接受《日本经济新闻》访问时指控这一切都是Nissan的阴谋,目的是为了阻止他进一步整合Renault-Nissan-Mitsubishi联盟。他还透露,他在去年9月份曾与Nissan首席执行长西川广人讨论过整合联盟的事宜。 其实早在Ghosn被捕后首次接受媒体访问时已经表示有人为了“除掉他”而扭曲事实。当时,西川广人也驳斥了阴谋论的说法。 另一方面,Ghosn也告诉记者,他的健康状况良好,如果获得保释,他并不会潜逃。只是检察官认为其有潜逃风险,以致他多次请求保释被拒。据悉,他可能被拘留超过半年。 上周,Ghosn辞去了Renault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长的职务,Renault集团随即任命现任Michelin首席执行长Jean-Dominique Senard为主席、Renault原任副首席执行长Thierry Bollore为首席执行长;另外,自Ghosn在两个月前下台后,Nissan集团主席的位置一直悬空至今。 无论如何,Ghosn被捕事件也让Renault-Nissan-Mitsubishi这个跨国车企联盟的未来被蒙上了一片阴霾,外界认为该联盟如今正面临分崩离析的危机。据日本《NHK》报道,西川广人计划在周四召开的一次联盟会议上,与Renault新任董事长Senard展开首次会谈。

     



  • 官方发言人确认,Subaru BRZ 将会有下一代后继车型

    我们昨天转载了外媒的一些报道,称日本Toyota高层正在考虑着目前86的未来,包括是否会有后继车款以及是否继续和Subaru合作搞研发等。如今,Subaru的官方发言人正式强调,Toyota 86的孪生车型Subaru BRZ肯定会有后继车款。 美国Subaru发言人对当地的车媒表示,日媒早前的一些报道并不正确,Subaru目前已经开始着手筹备下一代BRZ的研发工作,但目前阶段还没有任何细节可以被披露。同时,Toyota一名发言人也表示86不会再次停产,而是会有后继车款。 随着Toyota和Subaru的发言人都已经确认86和BRZ将会有后继车型,如今喜欢这两款孪生车的朋友们大可放心,唯一剩下的疑问大概就是Toyota是否还会继续和Subaru合作一起研发下一代的86/BRZ,还是大家改变策略各自研发各自的性能车款。

     



  • Tesla 2018年第三季始实现盈利,但全年仍亏损9.76亿美金

    日前,Tesla公布了2018年的业绩报告。根据数据显示,这家全球电动车企巨头亏损已久后,终于从去年第三季开始成功取得盈利! 虽然Tesla在2018年的第三季和第四季分别取得3.115亿美金及1.395亿美金的净利润,不过综合去年全年的整体表现,仍亏损9.76亿美金。但不管怎样,相比起上一年(2017年)亏损19.6亿美金已有显著的进步。 此外,Tesla在2018年第四季的营业收入高于2018年第三季,为72.2亿美金,而去年同期则是68.2亿美金;该公司在2018年第四季交付了6万3,359辆Model 3,超过了该季销售的5万6,065辆。 同时,2018年第四季还交付了2万7,607辆Model S和Model X新车,2018年第三季则为2万7,710辆;数据还显示,Tesla在去年结束前的现金储备为36.9亿美金,比起2017年的33.7亿美金还要高。 Tesla首席执行长Elon Musk表示,鉴于2018年未能达到美国华尔街的利润预期,其将尽快在中国生产车辆,并且降低Model 3的价格,以在2019年每个季度都能实现盈利。 他认为,由于公司已经从加利福尼亚州弗里蒙特工厂向欧洲和亚洲交付Model 3,因此Model 3的需求并不是问题。但他也表示,降低该款车型的价格让其拥有更广泛的消费者基础是相当重要的,而Model 3降价的计划取决于中国战略的实施情况,该公司希望在中国的年产量达到50万辆。 目前,低价版Model 3的售价为4.4万美金,而Tesla希望将价格降到3.5万美金。Elon Musk还透露,弗里蒙特工厂的Model 3产能将会提升,今年年底周产能将会达到7,000辆。

     



  • 外媒虚报?吉利澄清没计划收购 Alfa Romeo 和 Maserati

    最近,关于吉利有意全资收购FCA集团旗下品牌,Alfa Romeo和Maserati的消息再一次甚嚣尘上,有关消息源自意大利媒体,而该报道一出后,随即引起车坛的广泛关注。 在新闻中的“主角”,吉利沉默了一段时日后,今天终于做出了正式回应,反驳假新闻,称该公司没有计划收购上述品牌。 以下为吉利的澄清公告: 近日有意大利媒体报道,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意收购FCA集团旗下的Alfa Romeo和Maserati品牌,该报道引起广泛关注。 为澄清事实,避免虚假报道扩散,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特此公告: 公司没有计划收购上述品牌,也没有开展任何与此有关的商业接触或洽谈。公司当前工作重心是聚焦现有核心业务,进一步打基础炼内功,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加卓越的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