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马重启国产车保护政策?MAA主席:倒退的做法

首相敦马哈迪昨天在国会上语出惊人,说我国目前对于进口车的条件对比其它国家太过宽松,导致国产车在本地市场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因此政府有意检讨目前的国家汽车政策,对进口车施加更多的条件,不让一些被称为“Milo Tin”的劣等车进入我国销售。

不过敦马的这番谈话也引来了多方的关注甚至是质疑,敦马从当初以巫统主席身份当首相,到今天以希盟共主的身份再次当回首相,似乎都没有放弃过他的国产车梦想,至今还是希望透过一些政府政策的方式来保护国产车。

不过在2018年的今天,这番谈话和这种想法似乎已不合时宜,至少大马汽车商公会(MAA)主席Datuk Aishah也认为,对进口车施加更多条件来保护国产车是一种倒退的做法。

敦马重启国产车保护政策?MAA主席:倒退的做法

根据英文媒体The Edge的报导,Aishah认为,透过政府制定政策来保护国产车在目前的市场格局已不再适用,反而是开放市场让各个品牌之间公平竞争才是正确的方向,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健康而且可长期发展的汽车工业环境和生态链。

“对进口车施加更多的条件来保护国产车,这种做法与汽车市场自由化的大方向背道而驰,当初我们制订这些政策就是希望能够创造一个健康的汽车工业生态链,让我国的汽车制造和周边行业可以长续发展,无需一直依靠政府的资助。”

Aishah也抛出一个问题,她说Perodua的业绩最近几年蒸蒸日上,而且在市占率上也无法被动摇,根本无需政府的保护,所以敦马想要保护的明显就是Proton,但问题是Proton已经不再归政府所拥有,所以每一个品牌都应该得到相同的待遇。

敦马重启国产车保护政策?MAA主席:倒退的做法

就算是一些来自国外的品牌,如Honda和Toyota,他们也有很多车款是在本地组装,也有很多零件是在本地生产,他们也间接促进了本地的经济发展,并为本地人提供了不少的工作机会,他们理应获得平等的对待和公平的机会。

Aishah也道出另一个重点,那就是要发展汽车工业,未必需要自己的品牌,而是可以采取类似泰国和印尼的政策,成为世界汽车工厂,为其它国家的品牌代工和进行组装,而这也有助于发展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并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以泰国为例,他们每年出口的汽车数量达到130万辆,而印尼每年的出口量也有10万辆。反观我国,虽然Proton在1983年就已经成立,但我国在高峰期的出口量也只有2到3万辆,比这两个国家都还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