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地区开车向来都逃不开一个问题,那就是塞车。根据玛拉工艺大学(UiTM)高级讲师的一份研究报告,我国首都吉隆坡所处的巴生谷地区的消费者,每个月都估计浪费至少44个小时在塞车的过程中。
本地媒体《Harian Metro》引述玛拉工艺大学高级讲师Ismaniza Ismail的研究指出,一般的上班族每天早上都必须提早起身出门以避免陷入高峰时段的车龙当中,而在辛勤工作8个小时后,这些上班族又得再次面对塞车之苦,平均每天需要浪费1至2个小时困在车龙里缓慢行驶。
“这会严重影响社会、公司和个人的生产效率,假设一般上班族的每小时工资为RM7,每天需要浪费2小时的时间塞车,而一个月又有22个工作日,这就相当于他们在塞车的过程中浪费了RM308的收入。”
同时,这名讲师也指出,长期被困在动弹不得或行驶缓慢的车龙中,容易对驾驶者和乘客的情绪、心理素质甚至是生理构成负面影响,而这些负面影响也会被间接带到职场上被表现出来,譬如说一名员工在经历2小时的塞车之后抵达公司,很可能会表现出不耐烦、缺乏耐性甚至是暴躁等负面行为。
有鉴于近期的塞车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名讲师也向政府公开建议落实弹性的办公时间政策,让各个领域的企业拥有不同的上班与办公时间,以此来减少高峰时段的车流量,又或者鼓励企业老板们让更多员工居家作业。
此外,她也建议政府应该投放更多资源和人力去规划好我国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而且必须持续性和长久性的确保这些公共交通服务的素质,以及其班次达到准点到站的水平,这样才能提高公众放弃开车、转而使用公共交通出行上班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