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府早前宣布为纯电动车(EV)提供近乎税务全免(包括进口税、国内税和路税)的优惠,过去的几个月我国不断有来自各品牌的EV陆续上市,而且预计在明年还会有更多的EV来马,以抢在这段免税优惠期进入本地市场试水温。
无论大家接受和喜爱EV与否,无可否认的就是政府已经开始在本地大力推动EV的普及化,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终究还是得跟上国际车坛发展的步伐和迎合未来的大趋势,太过落于人后固步自封毕竟对我国的汽车工业乃至宏观的大经济发展都不是好事。
实话实说,小编本身也和许多网民一样,因为住在高楼住宅难以解决家用充电桩的问题,加上EV目前仍未有效解决公共充电站普及程度,以及EV的充电效率仍比不上汽油车只需短短几分钟就能添满整缸油的高效,短时间内也依然不会考虑入手EV,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小编穷…呵呵呵…
但小编也知道既然EV是逃不掉的未来趋势,而小编的工作本来就是关注和报道汽车相关的各种课题与新闻,因此小编也在这段期间被迫学习许多和EV相关的知识,包括EV领域里扮演极重要的电池技术、EV充电技术,还有就是要接触许多新出现的专业名词和术语,就好比EV新闻里常会看到的“NEDC”和“WLTP”。
其实这两个名词也并不是最近才出现,其实早在多年前这两个名词就已经广泛存在,他们都是代表着汽车油耗和电耗测试的一些专业术语和名词,每当看到“NEDC”和“WLTP”这些名词出现,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堆的油耗或电耗数据。
那“NEDC”和“WLTP”到底是什么东西?它们又代表了什么?彼此间有什么差异?在这里,小编就带大家来认识一下“NEDC”和“WLTP”这两个名词和术语,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和差异,对身为消费者的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NEDC”和“WLTP”到底是什么?
“NEDC”是一个名称缩写,它的全称是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翻译成中文就是“新欧洲驾驶循环测试”;而“WLTP”的全称则是World Light Vehicle Test Procedure,翻译成中文也就是“世界轻型交通工具测试程序”。
简单来说,NEDC和WLTP都是用来测试道路交通工具油耗/电耗数据的两种标准,其中NEDC是由欧洲国家主导的一个测试标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被确立下来;至于WLTP则是一个由美国、欧洲、日韩等国专家共同商讨并订制的一套油耗/电耗测试标准,在欧洲是2017年才全面采用,相较于已经有大约40年历史的NEDC起步更晚,但其采用的测试标准也比前者更符合现代需求,更适用于欧洲以外的其它国家。
其实除了NEDC和WLTP外,美国政府也有自己的一套EPA测试标准,同样是用来测试汽车的油耗/电耗数据。EPA的全名为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翻译成中文即“美国环境保护局测试标准”,这套标准对比老旧的NEDC和全球通用的WLTP标准来得更为严苛也更为全面,但其测试对象主要都是针对在美国地区上市的车款而已,因此EPA测试标准所得出的数据鲜少会被车企采纳在其它国家的市场上。
NEDC是如何测试油耗/电耗数据的?
上面提到了NEDC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创建下来的一套油耗测试标准,后来在纯电动车EV面世之后也被用来测试EV的电耗数据,但基本测试方式都一样,主要是采用5组测试数据来计算出一个综合平均值,而这5组测试数据分为4组针对市区路况,1组针对郊区路况来进行测试。
其实NEDC的测试方式并不是真的借由人力把车子开上马路进行漫长的油耗/电耗测试,而是把车子开进实验室内,通过实验室模拟出市区和郊区两种不同的交通路况,透过与车轮接触的滚动轮模拟相对应的车速让引擎在滚动轮上行走,车头则放置一台巨大的吹风机模拟车头迎面而来的风阻,以此纳入车子在特定速度和风阻系数的环境下计算出所需要消耗的油量/电量。
根据NEDC的官方介绍,他们会在市区油耗测试的过程中透过电脑模拟出塞车、等候红绿灯和交通顺畅等主要三种交通路况,并透过调整滚动轮的转速和风阻系数来达成模拟效果,而在这组测试模式下车辆将持续在滚动轮上行驶195秒,行驶里程约为4公里,最高车速50km/h,平均车速为19km/h,而且考量到要消除市区内差异性更大的交通状况,市区测试将进行4次。
而在郊区的油耗/电耗测试方面,NEDC则是透过同样的方法把车速和风阻系数进行相对应的调整,模拟出相对更流畅且较少红绿灯的交通路况。在郊区测试模式下,受测的车辆将在滚动轮上持续行驶400秒,行驶里程约为7公里,最高车速可达120km/h,平均车速为63km/h。最后,NEDC再把4次的市区测试和1次的郊区测试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收集和统计,再进行计算以得出一个综合油耗/电耗数据。
WLTP是如何测试油耗/电耗数据的?
说到WLTP,这里就不得不先提一下WLTC,其实WLTC是WLTP标准下衍生出来的一个新的子标准,甚至可以说只是一个新的名词。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纯电动车的兴起,WLTP以往综合测试传统燃油车的油耗、废气排放量的标准有必要作出微调,这是因为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基本不会排放废气,因此电动车在WLTP标准下是无需测试废气排放量的,所以电动车是在WLTP的标准与方式下进行WLTC测试,也就是仅需测试其综合电耗量而已,但其测试方式基本与WLTP的油耗测试方式大致相同,所以还是有很多人和车企在公布EV的综合电耗数据时冠上WLTP的标准作为参考。
WLTP的测试方式其实和NEDC基本都一样,都是把车子开进实验室内透过滚动轮模拟相对应的车速和交通环境,一样在车头安装一台较大的吹风机模拟不同车速下的风阻环境,以计算出汽车最终在整个行驶过程中所需消耗的油量/电量。
但和NEDC不同的是,WLTP因为是由各区域的交通专家共同钻研出来的一套测试标准,因此它的测试过程被进一步细分成不同的车速环境,分别为56.5km/h、76.6km/h、97.4km/h以及131.3km/h,分别代表低速、中速、高速和超高速四种行驶状况,毕竟车子在不同的驾驶状况下所需要耗费的燃油和电量也不同。
除此之外,相较于NEDC单纯的把车子开上滚动轮进行驾驶模拟测试,WLTP在测试过程中也会考量到其它会对油耗/电耗起到影响的因素,包括胎压、冷气空调等设备因素,并且会针对不同的变速箱档位、引擎转速、车重负载等因素考量进去并进行相对应调整,而NEDC在测试时则都是在没有开启空调、头灯、座椅加热等功能的环境下进行,因此WLTP的测试方式更贴近一般真实车主的用车环境,毕竟应该不会有车主放着冷气空调不使用,而且在晚上开车也不开头灯的吧?
为何NEDC和WLTP所公布的数据常有差异?该相信谁的数据?
看过了上述提到的NEDC和WLTP所采取的测试方式与标准后,大家都知道NEDC和WLTP虽然测试方式在某些部分很相像,但在细节部分上WLTP尽可能的考量到了更多不同的用车环境,而且尽可能的还原一般驾驶者在开车时的环境(如开着空调/头灯等),因此这也说明了为何许多人认为WLTP公布的数据比NEDC更可靠。
也因为WLTP的这套测试标准在设定阶段已经纳入了不同区域的交通路况、驾驶者的开车方式、车上会对油耗/电耗造成影响的电子设备,因此同一辆车在被送往NEDC和WLTP进行两种标准进行测试之后,所得到的数据通常都存在差异,而且一般上都是WLTP所公布的单次续航里程都会比NEDC来得短,而综合油耗/电耗数据上NEDC所公布的数据看起来都比较漂亮。
我们以不久前才刚在本地上市的比亚迪Atto 3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来距离,在NEDC的测试标准下,增程版(Extended Range)的Atto 3的续航里程最长可达480公里,而同一辆车在WLTP测试标准下所得到的最大续航里程却只有420公里,这就是因为WLTP的测试方式比NEDC更严苛、更全面和更真实。
当然,我们也不能就此武断的断定NEDC公布的测试数据并不可靠,毕竟NEDC依旧还是被许多车企和政府机构广泛认可的油耗/电耗测试单位之一。同样的,我们也不能就此认定WLTP的测试标准就一定能100%反映出有关车款的真实油耗/电耗表现,毕竟WLTP的测试单位也只能尽他们的努力去更真实的模拟各种道路环境和驾驶习惯所造成的油耗/电耗数据,但还是无法代表全部的环境/驾驶习惯差异。
毕竟驾驶者有千百种,大家的用车环境也各不相同,就算是居住在同一个地区的同一款车型的车主,也很可能因为从事不同的职业/不同的驾驶习惯/不同的开车时间点/不同的载重量,加上地球暖化为各国带来越来越变化多端的气候环境,WLTP所给出的油耗数据也无法100%与现实相符,因为各位车主所面对的现实环境并不一样,所以也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如何知道车企公布的油耗/电耗数据是NEDC还是WLTP的标准?
小编从事汽车媒体已有6年多的时间,这些年来处理过和翻阅过数之不清的汽车规格,也出席过各种大大小小的新车发布会,各车企在发布各款新车时通常都会在规格表上显示该款新车的综合油耗数据,而如果是纯电动车(EV)的话则通常会以单次最长的续航里程来作为电耗显示标准。
不过,小编发现其实许多车企在公布这些油耗和电耗数据时往往都不会阐明这些数据是根据NEDC还是WLTP的测试标准所得到的数据,就算追问也通常难以得到肯定的答复。但这也确实属于人之常情,毕竟每个商家都不想自暴其短,更不想打自己的脸。
但也有些车企的做法是相对比较开放透明的,会同时对外公布NEDC和WLTP两种测试标准所得出的电耗/油耗数据,一些品牌甚至已公开宣称不再使用NEDC的测试标准来公开油耗/电耗数据而是全面改用WLTP,但通常会这么做的都是有关车企在国外的母厂,而且通常这些资料也只能在他们在国外的产品官网上找到(如果有公布的话),或者是借由其它国外有公信力的媒体网站查询得到。
而作为汽车媒体,我们深知我国相关授权单位向来在这方面的资讯管制都相对宽松,并没有提出过具体的完整标准和指南要求车企务必去遵守,也不像美国政府那样有自己一套独立的测试标准并规定所有在售车款都必须交给相关认证的单位送测,所以我们也只能尽可能透过手上所能掌握到的资料,尽可能完整且客观的为网民带来所需要知道的相关油耗/电耗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