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Toyota Avanza的后继替代车款,Veloz在本地市场的处境其实算是相当的尴尬,因为大家都知道它其实就是第二代Perodua Alza的孪生车款,两者不单只是系出同源,而且还共用了绝大部份的零件,甚至在本地还共用同一条生产线…是的,本地的Toyota Veloz其实是由Perodua代工生产的…
是的,现在的Toyota Veloz所面对的处境其实就像是之前的Toyota Rush一样,因为同集团的Perodua同时有在本地推出贴牌(Rebadge)后的同一款产品,本质上的硬体规格差异不大,而且价格还比它便宜了不少,而且Rush一样是由Perodua负责代工生产,因此同样来自于Aruz的生产线。
我们这一期就来试驾全新的Toyota Veloz,再综合一下我们之前已经试驾过的Perodua Alza 1.5 AV,以两者之间的差异性来为大家做一个比较,再让大家思考一下是否值得多花2万令吉去入手Toyota Veloz。
首先最重要的当然就是价钱了,Toyota Veloz在本地只有单一规格,它的正式价格刚好就是RM95,000;作为对比,和它属于孪生车款而且在配备上很接近的第二代Perodua Alza 1.5 AV,价格则要RM75,500,因此两者的价差达到了1.95万令吉,只差RM500就是2万令吉的价差了。
外观上,两者的差异乍看之下并没有很大,基本都只是在细节上有一些差异性而已,Veloz的LED头灯组其实比Alza更为扁平一些,其水箱护罩和前保险杆的设计其实也和Alza不一样,若你是Alza的车主想要把它改头换面变成Veloz的话,你在车头需要更换的部份其实就包括了头灯组、水箱护罩和前保险杆。
车侧部份,Veloz的轮圈为17寸,对比Alza 1.5 AV大了一寸,而且轮拱外圈的造型也有些不同。此外,对比Alza 1.5 AV只在司机一侧的车门有Keyless门把,Veloz在副司机座的车门也一样有Keyless,这是对比Alza的一点点加分项。
车尾部分,两者的设计乍看其实也一样,但Veloz采用的是贯穿式的LED尾灯组,也就是它的尾灯式左右两边透过中间一条在晚上会发亮的LED光条连接在一起,而且在车牌上方的尾门把也有“VELOZ”的字眼,后保险杆的造型当然也和Alza有些不同。
除了这些之外,Veloz和Alza在外观上的差异最明显的地方就是车身的离地高度,本地的Veloz拥有190mm的车身离地高度,而Alza则是160mm。简单来说,Alza的车身高度基本和一般的普通房车一样,而Veloz则拥有更接近于SUV的高度和坐姿。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只有在马来西亚的Veloz才是190mm的离地高度,国外的Veloz/Avanza/Daihatsu Xenia基本都是206mm的离地高度,为何本地会不一样?根据总代理的说法,他们是希望让Veloz拥有更好的操控和舒适性表现因此稍微降低了车身的离地高度,但又必须和Alza保持一个较为明确的产品差异性,因此才出现了我国独有的190mm离地高度。
内装部份,Veloz的设计基本上和Alza没什么两样,同样的中控台设计、同样的方向盘、同样的座椅造型,甚至连空间也一样(毕竟除了车身离地高度外,两者的尺码包括轴距都是一样的),只不过Veloz额外多了一些皮革包覆的饰板,为的就是提升一下它的内装质感。
不过小编认为Veloz内装的皮革部份并不多,只有副司机座前方一小片米白色的皮革包覆加一小块的银色VELOZ铭牌,另外就是前面两道车门靠手部分的皮革,这些对于质感的提升来说并不算明显,毕竟其它部分都还是硬质塑料板,但以这个价位来说这其实不算过份。
另一个有助于提升质感的就是Alza所欠缺的车内气氛灯,不过这个气氛灯的面积范围没有很大,只基本覆盖了中央鞍座左右两侧和车门的一小部分,而且也只有浅蓝色一种颜色选项,没得切换到其它颜色,加上它只有在很幽暗的环境才会显得比较明显,因此小编觉得…这气氛灯的加分效果也没有很大…
另外,中央鞍座上排挡杆后方原本的两个杯架被拿掉变成一块平整式的Qi手机无线充电面板,这主要是因应其9寸的荧幕主机支援无线的Apple CarPlay而设,但如果你是Android手机用户的话这基本和你没什么关系,因为Android Auto依然需要透过USB数据线连接才能配对。
同时在几天的试驾过程中,小编发现Veloz的这块手机无线充电面板似乎有些问题,我把我的iPhone 13 Pro放在面板上开启无线充电,但它每次都会相隔几秒就充电失败,再隔开几秒后又会再次启动充电,小编不确定这是这辆车的问题,还是所有Veloz都有这样的问题。
但相信如果你是Veloz车主的话,只要把车送回原厂要求检查和更换有问题的充电面板就可以解决,大不了就干脆不要使用它的无线充电面板,反正无线充电的效率还是比有线充电要慢得多,而且也容易造成手机电池过热,不单只会加快耗损手机电池的寿命,而且苹果手机在一边无线连接Apple CarPlay一边无线充电的情况下,一旦手机系统侦测到温度过高就会强制关机,所以小编这几天基本都只是在测试它的无线充电功能,并没有真的想要去使用它。
在座椅的部分,相较于Alza的座椅设定,小编其实觉得两者的座椅基本坐起来的感觉都一样,都是采用半皮革+绒布的材质设定,接触到大腿、臀部和背部的面积让人感觉相当柔软,而且支撑性也算足够,以小编173cm的身高来说没什么问题,这张座椅在Alza身上已经让小编开始对Perodua的座椅设计有些改观,在Veloz身上也一样维持还算不错的评价。
Veloz另一个和Alza有差异的地方就是它的方向盘,虽然两者都是同样的三幅式方向盘,但Veloz的方向盘除了可以上下调整外还多了前后伸缩调整,比较容易调整到每个人的理想坐姿,但Veloz的这项伸缩(Telescopic)调整幅度并没有很大,只不过是聊胜于无。
第二排和第三排座椅的空间机能和调整方式都和Alza一模一样,第二排座椅需要透过旁边的拉杆来做倾倒,而且一样都可前后滑移,第三排座椅则需要透过椅背的拉绳来做收纳和归位,基本都不算很费力,而且还能创造出很实用的载物空间。
小编在试驾Veloz的这几天就刚好利用它载了两架从某知名电器连锁店的大卖场买回来的1马力家用冷气机(包含了屋外的冷气压缩机和屋内的冷气主机),而且都只需把第三排座椅椅背往前倾倒即可,第二排座椅无需被牺牲,可见Veloz和Alza在空间上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是有多大!
当然,以上所提到的空间实用性和便利性并不是Veloz专属的强项,因为Alza的车身尺码和尾厢空间基本就和Veloz一模一样,加上两者的三排座椅设计都一样,所以Veloz能做到的,基本上Alza也一样能做得到。
在动力配置方面,Veloz所搭载的引擎和变速箱和Alza也是一模一样的,都是一具1.5L的双VVT-i四缸自然进气汽油引擎,搭配一组CVT变速箱,并且都同样是采用前轮驱动的方式,引擎的最大马力为105匹,最大扭力138Nm。
在前后试驾过Alza和Veloz之后,小编觉得虽然两者的动力配置都一样,理应开起来差异性不大,但实际试驾两款不同厂牌的孪生MPV之后,却发现Veloz的起步动力表现却明显要比Alza迟缓一些,小编觉得这可能是Veloz搭配的是17寸的轮圈所致,但只相差1寸的轮圈理应不会带来这么明显的动力差异,所以小编也不是很确定。
除了起步之外,两款MPV在中段和尾段的动力表现几乎都是一致的,在时速还未达到110或120km/h之前,其动力表现其实还算可以,当然谈不上强劲但以一般都会代步来说不至于有什么大问题。只不过在时速超过120km/h之后整辆车就会出现明显的力不从心,无法再给你有效的再加速表现,因此Veloz也和Alza一样,它们最好的动力表现都是在时速120km/h之前。
而在动态、操控和隔音的部分,小编觉得Veloz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其实并没有比Alza进步很多,两者的表现其实都大同小异,都是偏向以舒适取向为主,毕竟作为一款七人座而且主打廉价经济的家用型MPV,谁会指望它能给出很强的操控和车身动态表现?就连价格是它们好几倍的Toyota Alphard/Vellfire也做不到吧…
此外,由于Veloz的车身离地高度比Alza多了30mm,因此坐在Veloz的司机座上明显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坐姿比Alza要高一些,虽然两者在开车的视野上相差不大,但这对于一些比较喜欢或习惯高坐姿的朋友来说,Veloz的这一点或许会更符合他们的需求。
油耗部份,在这几天的试驾过程中,小编所得到的油耗数据其实和之前的Alza 1.5 AV并没有明显的差距,两者的油耗都处于11-13km/L之间,以一款七人座MPV加上只有1.5L的自然进气引擎来驱动,这样的油耗表现小编觉得是很不错了,而且因为两者的再加速力道都不是很强,因此在开了一段时间的Veloz/Alza之后,你会不知不觉的开始改变自己的开车习惯,变得越来越有耐心的慢慢开。
而在安全配备部份,Veloz和Alza也是一模一样的,Veloz基本就是照搬Alza 1.5 AV的安全配备在它的身上,全速域的自动跟车(ACC)、自动煞车(AEB)、盲点侦测(BSM)、车道偏移警示(LDW)这些统统都有,而且其硬体也是同一套,所以操作方式也相差无几。
唯一让小编觉得有些不适从的就是Veloz的这套360环景摄影系统,虽然Alza也一样有360,但Alza的方向盘左侧有一颗专门用来启动和关闭360系统的实体按键,而Veloz则把这颗按键给拿掉了,所以每次倒车之后离开原地时都必须等个好几秒,荧幕上的360画面才会自动关闭,否则你就要伸手过去荧幕主机按下“Home”键才会离开。
最后总结的部分,由于两者之间的价格差异并不只是几千令吉而是2万令吉,加上Veloz和Alza基本就是“一卵双生”的双胞胎车款,不只是动力配置一样,连底盘、车身宽度和长度都一样,连车内的座椅设计和布局也都一样,甚至连Veloz也都是出自Perodua的生产线,所以看在很多人的眼里,省下2万令吉选择Alza明显是个更明智的选择。
以绝大部分普罗大众的思维出发,小编只能说除非你对坐姿高度有着较高的需求,否则Alza的性价比肯定是高于Veloz的,毕竟车内的气氛灯和车门的迎宾灯并不是一个必需品而仅是装饰品,而且Veloz的车身离地高度也还未真的达到SUV的水平,190mm的高度虽然比160mm可以应付更多不同状况的路面,但它始终不是SUV也不是四轮驱动。
但这世上往往都会有想法不一样的另一种人,这类型的消费者在人数上或许不多,但Toyota总代理明显的就是让Veloz针对这类型少数的消费者进行切入,而且也额外提供了一些Alza不具备的配备(如气氛灯、开门时的迎宾灯、方向盘的伸缩调整等),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下单买Alza的消费者很多,如果你记着想要换车而且不介意多付2万令吉的话,Veloz的等车时间应该也没Alza那么长哦!
另外,由于我们在这篇Veloz的新车试驾文章里多次拿它来和Alza比较,所以我们也会在下面一同附上第二代Perodua Alza 1.5 AV的实拍图集,让大家透过完整的照片去比对两者之间的差异!
2022 Toyota Veloz 1.5
2022 Perodua Alza 1.5 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