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成家立室之后,因为有了孩子所以往往都需要一辆空间更大、能更容易放进婴儿手推车、儿童安全座椅以及各种婴儿用品的汽车,小编身边就有不少朋友在结婚生子之后都有了更换MPV或七人座SUV的打算,所以这也把我们带到了今天试驾的主角身上,Mazda的CX-8。
作为一款从CX-5衍生出来的七人座车款,Mazda CX-8其实延续了CX-5良好的销量势头,在本地的能见度其实也相当的高,一当想到七人座的SUV车款时,很多人往往想到的就是CX-8,加上它有一部份的零件其实是能和CX-5共用的,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这款七人座SUV的后续保养的简易性和便利程度。
本地的Mazda CX-8一共分为5个等级,其中有3个等级是搭载2.5L的SkyActiv-G四缸自然进气引擎,另一则是搭载2.2L的SkyActiv-D柴油涡轮引擎,而最后一个则是定位旗舰、搭载2.5L SkyActiv-G Turbo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5个等级的价格介于18.4万到22万令吉之间。
而这次我们向总代理借来试驾的,就是定位为车系旗舰的CX-8 2.5T High Plus AWD,也就是搭载2.5L涡轮引擎的唯一版本,而且也是全车系里唯一一个采用全时四轮驱动(AWD)配置的版本,它的售价达到22万令吉。
在外观的部份我们就不多做比较和叙述了,毕竟大家都已经在马路上看过无数次的CX-5和CX-8,加上两者在外观上高度相似,只在一些细节部分有所差异,所以也没这个必要。
在外观配备的部份,小编觉得这款CX-8 2.5T应该要给的基本都给好给满了,包括LED的头灯组和尾灯组、电动尾门、主动转向照明辅助(AFS)、自动切换远近光(AHB)等,真要挑的话可能就只是没有天窗,但小编觉得天窗在许多人眼中(包括我自己)都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配备,因为它的实用性真的不高,所以小编觉得就算没给也没关系。
而在内装配备的部份,小编倒是有几个点想要挑出来,首先就是中间的8寸荧幕主机,这个荧幕主机虽然支援无线的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但它的尺寸放在CX-8身上还真的有点显小,我个人认为Mazda是时候要把这具8寸的荧幕给淘汰了,毕竟你的车价已经超过了20万,还在给着8寸的荧幕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而另外一点就是这具荧幕的操作界面,拿它来和10年前Mazda上一代的SkyActiv车款比较,你会发现它们荧幕的操作界面还真的是一模一样,多年来都没做任何改进,这点对于许多人来说或许无所谓,毕竟只要使用起来方便顺畅就好,但它的画面解析度也还真的有点跟不上时代,整体给人的感觉和10万令吉以下的便宜车款没两样。
除了这点之外,它标配的360度环景摄影系统的画质也一样不够好,这里所谓的不够好是建立在它售价超过20万令吉的前提上,如果它的车价还不到10万令吉的话也就算了,但以22万令吉的价格来说,这样的解析度还真的有点让人难以接受,而且这个问题也不仅发生在这款要价22万的CX-8身上,连之前试驾要价超过32万的CX-9也一样有这个问题。
另外它的后座冷气也还真的就只有在前座的中间扶手后方才有两个出风口,虽然后座拥有自己单独可以调整温度和风量的设计,但它后座冷气出风口也太少了,意味着第三排乘客基本没有冷气可吹,必须要第一和第二排的乘客把冷气风量挑到更大,让第三排空间的温度慢慢降温。
我个人认为如果原厂能在第三排也增加冷气出风口那会是更好的做法,原厂可以把第二排座椅的电动加热功能给拿掉,以此省下一些成本并把它用来增加第三排的冷气出风口,这样做会更符合大多数人的需求,毕竟在马来西亚也没多少人会用到座椅的加热功能,而且第二排座椅也只有加热而已,没有冷气通风功能。
而另一个小编觉得内装配备上的小缺点就是它没有BOSE音响,以车价22万令吉来说全车也就只有6具喇叭,这点也是有点对不住它的价格。但音响这个部份有点因人而异,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对音响要很大的要求,有些人只要能够听得到音乐就好,有些人甚至在开车时没有听音乐的习惯。
其它配备的部份小编基本没什么太大意见,Qi手机无线充电面板、皮革电动座椅、半数位化的仪表板、司机座的两组记忆功能,还有中控台和门饰板的满满皮革包覆、软质塑料、木纹饰板和亮面的黑色饰板,在质感呈现上和Mazda向来给人的感觉都一样,都比同级的日系品牌要好上不少。
而在空间表现部份,第一排的乘坐空间当然都没有任何问题,第二排座椅拥有前后滑移的功能,而且椅肩上也有一键往前倾倒的功能,可以让第三排的座椅透过这里上下车,但小编觉得它的设计逻辑不是很好,因为它的第二排座椅只能让椅背往前倾倒,椅垫不能够再往上掀创造更大的进出车门空间,因此第三排的乘客上下车时会比较费力,这点对于比较年长或身体比较宽胖的乘客来说,不是很友好。
此外,这款定位旗舰的CX-8 2.5T严格来说也只是一辆六人座的SUV,因为它的第二排也就只有两张座椅,中间是一个固定不可收折不可拆卸的扶手和杯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牺牲掉了它的空间便利性和实用性,毕竟作为一款七人座SUV,空间实用性和便利性才是它的最大卖点。
而第三排座椅部份,除了我们刚才提到的第三排空间没有冷气出风口外,它的空间表现其实也不算很理想,虽然可以把第二排座椅往前滑移牺牲第二排乘客一点腿部空间,来换取第三排乘客的一些空间,但如果要长途行驶的话,第三排的空间表现还是有些捉襟见肘,所以还是建议第三排空间让七八岁以上的小孩子坐,或者干脆把第三排座椅往前收折躺平,把它当成一个更大的行李厢空间就好。
CX-8 2.5T搭载的是和CX-9同一具的2.5L SkyActiv-G Turbo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最大马力228匹,最大扭力420Nm,变速箱也依旧还是Mazda目前唯一的六速自排(6AT)变速箱,而且也采用了AWD四驱系统,是全车系里唯一搭载AWD驱动配置的车型。
这具引擎放在这辆车重接近1,900公斤的大型SUV身上其实算是相当合适,低转速高扭力的特质完全被发挥出来,也让CX-8直线加速开起来没有笨重感,只不过由于整辆车的车身长度还是达到了4.9米(长度和一般的D-Segment房车无异),而且也没有搭载后轮转向系统,所以在一些比较拥挤的停车位或小巷内穿梭还是会略显压力。
虽然如此,CX-8还是延续了Mazda向来很优秀的车身动态和操控表现,无论是在笔直的高速公路还是弯道中,它都能很好的抑制各种车身侧倾和路面不平坦带来的弹跳问题,而且整体的悬吊设定也保有很好的舒适性,并不会直接把路面坑洞的撞击感直接传递到车舱内,小编认为它已经在舒适和操控、稳定性上取得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
除此之外,这辆CX-8的整体行车质感和隔音也相当的好,没有因为它是一辆大型SUV而车身强度不足产生很多异音,而且在轮胎滚动和引擎高速运转的噪音抑制也表现很好,加上车门的组装也很扎实,因此这也造就了它虽然只有简单的6具音响喇叭,但也在音质上表现不至于太差。
而另一点让小编有些意外的是它的前面两侧车窗竟然是采用了双层隔音玻璃,这种双层隔音玻璃对于隔绝外界传进车内的噪音相当有效,而且这样的配备就连同价位的BMW/Mercedes-Benz入门级车款也没有搭载,整体来说,我认为它的整体行车质感和隔音表现完胜许多价位接近的豪华品牌入门级车款,而对于一款主打家用的大型SUV来说,这点相当重要。
虽然CX-8 2.5T的整体动力表现是很不错,但也带来了另一个痛点就是它的油耗表现,其实这具2.5T引擎自从下放在CX-5身上后就有不少车主反映它相当的耗油,而在接近一周的试驾时间里,我所实际得到的油耗数据也仅有8.3km/L,也就是每公升汽油只能行驶8.3公里,以它74公升的油箱容量来计算,减掉最少10公升的备用汽油,也就是说每缸汽油只能行驶大约530公里。
当然,油耗这回事也会是因人而异的,而且老实说这样的油耗数据也和小编自己的旧款Honda Accord无异,真要算耗油的话,小编自己的车更耗油。只能说,虽然CX-8 2.5T的油耗表现不是很好,但至少它给到你相当不错的动力表现,在绝大部分场景下都够用有余,因此只能说有一好没有二好,就看你更注重油耗还是动力。
而在安全配备的部份,我个人认为CX-8 2.5T在主被动安全配备上都已经给到相当有诚意了,唯独少了一个小编觉得相当重要的配备,那就是胎压侦测起(TPMS),毕竟车价也来到了22万令吉,而且原厂配的轮胎气嘴也是黑色塑胶的并不是金属气嘴,这点也是它美中不足的地方。
毕竟如果有胎压侦测器就能及早发现轮胎是否已经中钉并在缓慢漏气,这样能避免轮胎因为严重漏气而导致整条轮胎报销的问题,毕竟现在的Mazda新车都不再提供传统备胎而只提供一组打气机和补胎剂,而如果你使用补胎剂后有关的轮胎其实也只能低速行驶一段距离而已,再不然就是一旦轮胎完全泄气你就唯有向原厂的客服或保险公司求助派出拖车前来救急,这样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相对更耗时间也更麻烦的选项。
总的来说,我觉得Mazda CX-8 2.5T在动力、操控、车身动态、舒适程度和驾驭质感的部份都属上乘,但它在第三排座位的上下车便利性还有待改善,第三排空间没有冷气出风口,油耗表现也可能不太符合一些人的预期,而且其荧幕尺寸放在2023年的今天也真的有些太小,同时在安全配备部份也少了一个小编认为很重要的胎压侦测器,所以它严格来说算是一个很不错的产品,但不是一个完美的产品,至于你该不该入手,就看你在不在意它的这些小缺点。
2023 Mazda CX-8 2.5T High Plus AW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