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海豹中国赛道简单试驾, 一切都不错只是轮胎不给力

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中资新能源车企比亚迪(BYD)已经表示过会向本地市场引入旗下定位运动和性能的纯电四门跑房海豹(Seal,)而其实早在今年10月,比亚迪就已经邀请了一批本地媒体远赴中国的珠海赛车场体验过这辆四门跑房,让媒体在赛车场内抢先体验这款海豹的操控性能。

当然,比亚迪邀请媒体此行的目标很明显就是为了告诉大家“海豹即将会在不久后来马”的消息,只不过原厂还是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日期,而大家最关心的价格也还没有任何官方的说法,至于本地市场即将发表的海豹会有怎样的配备?原厂当然也还没有透露啦。

所以原厂邀请媒体远赴中国在赛车场内体验这辆海豹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造势,一方面这也是比亚迪中国母厂定期会举办的媒体公关活动,毕竟这次受邀前往中国的除了大马媒体外,也包括了已经发表海豹的新加坡媒体。

比亚迪海豹中国赛道简单试驾, 一切都不错只是轮胎不给力

首先要强调的是,原厂这次让我们在赛道内试驾的海豹虽然是符合本地市场要求的右驾版,但原厂表示我国的海豹的最终规格还未被敲定,因此在这次试驾活动里的海豹所搭载的一些配备或许不会完全照搬到大马市场。

不过小编个人认为,就算在当时试驾的海豹并非大马市场的最终规格版,但在动力配置、电池容量和内装配备的部份,应该也不会和本地最终看到的规格相差太远,所以大家应该是可以做个参考的。

这也就是说,本地市场即将发表的比亚迪海豹,在动力数据、电池容量、续航里程和充电效能的部份应该和国外版本的维持一样,而一些重点的配备应该也会被保留。话不多说,我们直接来分享我们在这短暂的试驾过程中对海豹的一些看法。

比亚迪海豹中国赛道简单试驾, 一切都不错只是轮胎不给力

外观的部份我们就不多做赘叙了,毕竟大家的审美标准不一定都一样,但相信大家都会认同这款海豹的外观造型还是相当具有运动感和侵略性的,至少它对比已经在我国上市的海豚和Atto 3来说,外观绝对是更富运动感的。

而内装部份,海豹一样搭载了一个15.6寸的可旋转屏幕,而且充当仪表板荧幕尺寸也来到了10.25寸,终于不像Atto 3和海豚那样只有手机荧幕般大小,而且在配备部份也应有尽有,内装的做工和质感也尚算可以,虽然无法和一些豪华品牌的内装用料媲美,但相对来说还是不会让人觉得廉价。

我们在这短短的试驾过程中获得分配两个不同版本的海豹,分别是标准后驱版和性能更强的四驱版,而我被分配到的是一辆后驱版的海豹,正好可以体验一下后驱车在珠海赛车场内的表现,而适逢当时正处于台风时期,因此赛车场内的路面处于湿滑状况,正好让我们可以体验一下这款后驱的海豹在湿地上的性能如何。

比亚迪海豹中国赛道简单试驾, 一切都不错只是轮胎不给力

小编当时在湿滑路面上以大约60-80km/h的速度连续驶入珠海赛车场的多个连续急弯,以车身的平衡性和稳定性来说海豹的表现尚算不错,方向盘的指向性也还算可以,只不过因为我们试驾的海豹使用的是一款主打节能的轮胎,具体就是Continental的EcoContact 6,因此这也成为了海豹在高速入弯时的最大制约。

小编认为海豹作为一款主打性能和操控的四门跑房,其实应该为它搭载一组抓地力和排水性更好的性能胎,尤其是在四驱性能版的部份,毕竟它的0-100km/h加速成绩已经来到了3.8秒的超跑级别水平,如果没有一组好的轮胎,恐怕一般人很难把它在公路上驾驭好。

至于这是不是代表比亚迪厂方基于成本问题所以才选择给一组节能胎?其实事情也不能这么看,毕竟在这个电动车刚起步的年代,大家最关注的莫过于它的续航里程和充电效能,各大电动车企都会想尽办法让旗下的电动车在有限电池容量的前提下创造出更长的续航里程,而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海豹会选用一组节能胎而非性能胎。不过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或许也不算什么问题,毕竟只是轮胎,自己换一组抓地力好、排水性不错的下去就好了。

比亚迪海豹中国赛道简单试驾, 一切都不错只是轮胎不给力

关于海豹的试驾部份,心得大概也就只有这么多了。没错,因为这次的媒体行程虽然有5天4夜,但真正试驾海豹的行程只有半天时间,而这半天时间里还包括了记者会、现场新车静态展示、技术讲解等部份,而且还包括了紧急煞车演示和饶锥的活动等。

所以实际可以在弯道内驾驭这辆海豹的时间其实只有大约10分钟的时间,所以小编不会长篇大论的跟大家分享它的空间表现、舒适性、配备的实用性等这些部份,毕竟10分钟就能完整试玩海豹的整车性能而且能给出详细的试驾心得,你相信吗?

既然如此,我们也不想像其他人一样只开了短短几分钟就假装自己开了好几天一样,把这辆海豹从头讲到尾。而这里我们也大概预测一下海豹在本地的上市时间,可能会来马的车型等级,以及一些重点配备等。

比亚迪海豹中国赛道简单试驾, 一切都不错只是轮胎不给力

基本上,比亚迪海豹的车身长度为4,800mm,车身宽度1,875mm,车高1,460mm,轴距为2,920mm,采用比亚迪的e-platform 3.0模组化底盘,也就是与Atto 3以及海豚(Dolphin)属于同一组底盘。

纵观海豹的车身尺码,可以说它的车身尺码与Tesla Model 3算是比较接近,而且两者都是纯电的四门跑房,而且都拥有不俗的性能表现,所以这也很容易让许多人拿海豹来和Model 3作比较。

在国际市场上,海豹其实可分成三种版本和等级,分别是入门的标准后驱版、中间的增程版和四驱的性能版,其中入门的后驱和中间的增程版都是采用后置单马达的配置,而性能四驱版则是前后双马达配置。

比亚迪海豹中国赛道简单试驾, 一切都不错只是轮胎不给力

在入门的后驱版部份,这具马达拥有201匹马力和310Nm的扭力,0-100km/h加速成绩7.5秒,它搭配的电池容量为61.4kWh,采用比亚迪自家的刀片式(LFP)电池技术,号称有460公里的续航里程(WLTP测试标准)。

而中间的增程版则同样采用单马达后驱的配置,不过马达的输出功率更强,达到308匹马力和360Nm的扭力,0-100km/h加速成绩5.9秒,而且采用的电池容量也更大,达到82.5kWh,续航里程延伸到570公里。

而定位最高的四驱性能版部份,两组前后马达的综合马力达到523匹,综合扭力670Nm,0-100km/h加速成绩3.8秒,搭载和增程版一样的82.5kWh电池组,官方公布的续航里程为520公里。

比亚迪海豹中国赛道简单试驾, 一切都不错只是轮胎不给力

而在充电效能的部份,最入门的标准后驱版支持7kW的AC交流电充电协议,从0%充电到满需要8.6个小时,但它同时也支持最高110kW的DC快充协议。而增程版和四驱性能版则同样支持7kW的AC家用充电协议,需要15.2个小时才能充满电,但它们支持更高的150kW DC快充,原厂宣称只需37分钟就可从10%充电至80%。

而此外,由于我国的比亚迪总代理早前已经在一场公开活动上让海豹再次于本地亮相,而且当时亮相的海豹搭载的是19寸的双色轮圈,搭载的轮胎还是Continental的EcoContact 6,所以我们预计本地总代理会同时引入标准、增程版和四驱性能版三种车型选择。

比亚迪海豹中国赛道简单试驾, 一切都不错只是轮胎不给力

至于价格的部份,首先总代理和原厂至今都没给出过一个具体的价格,但根据当日活动现场的一些本地比亚迪销售代理透露,这款纯电四门跑房的本地价格预估落在18万到22万令吉之间,其中18万的预估价当然是最入门的标准后驱版,而22万令吉则是四驱性能版,至于中间的增程版则是预估在20万令吉左右。

如果这个价格真的最终落实的话,那就代表本地的比亚迪海豹将会在价格部份直接对上已经发表的Tesla Model 3,在两者性能同样不俗的前提下,一个比亚迪、一个Tesla,不知道大家会怎么选?

BYD Seal官方宣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