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兼财政部长安华已在上周五(18日)向国会提呈2025年的财政预算案,过程中并未提到是否会延长进口(CBU)电动车的免税优惠期,鉴于我国目前在售的纯电动车款绝大部份都是直接从国外进口而非本地组装,因此这些电动车企在未来的动向也备受关注。
我国目前在售的纯电动车款绝大部份都是直接从外国进口,只有少数车款如Volvo、Mercedes-Benz和哪吒(Neta)的电动车以及Chery Omoda E5(已承诺会在本地组装)等是在本地组装,就连Tesla和比亚迪(BYD)在售的车款也都是从中国进口来马。
根据政府早前公布的政策,进口的纯电动车可享有免税优惠直到2025年12月31日,而本地组装的纯电动车则可以持续免税到2027年,此举是为了鼓励车企在马投资,带动本地的就业机会与经济发展,同时也协助提升我国造车工业在电动车领域的生产经验和技术。
除此之外,政府也额外设定了一个针对电动车的售价条件,就是除了国产品牌(Proton和Perodua)以外,其它品牌的纯电动车在本地的正式售价不得低于10万令吉(虽然部份销售代理有提供折扣所以最终车价还是可以低于10万令吉),此举也是为了保护国产车在电动车领域这一块的竞争力。
如今,随着进口电动车的免税优惠期只剩大约1年2个月的时间,这些外国车企们之后要如何在我国市场存活,将是一个巨大的问号。部份品牌若想要在我国继续销售纯电动车就不得不在本地生产他们的产品,否则可能会在2025年后面对电动车价格翻倍导致竞争力被削弱的问题。
一些有在本地销售纯电动车的品牌如BMW、Kia、Hyundai等要在我国组装他们的电动车相信问题应该不大,毕竟他们目前在我国销售的汽油/柴油车款也都是在本地组装,而比亚迪和Porsche在我国的总代理则是Sime Darby Motors,而Sime Darby Motors则与Inokom同属一个集团,因此比亚迪和Porsche若要借助Inokom的帮助在我国组装纯电动车相信问题也不大。
至于Tesla的情况就比较微妙,毕竟Tesla并不是透过与本地总代理合作的方式来马,而是美国Tesla母企直接在我国设立子公司亲自经营这里的市场,所以Tesla打算在2025年后何去何从?是在我国组装还是继续维持从中国进口的现状?这点值得大家期待后续的发展。
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Porsche和Tesla都选择不在我国组装他们的电动车款,尤其是Porsche这个定位高端高性能的德国跑车品牌,其Taycan以及第二代纯电动的Macan在享有免税优惠的情况下依旧是一般中产阶级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新车售价依旧动辄在60万起跳,所以就算政府对其征收近乎100%的进口税,似乎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可是对于Tesla来说,目前Tesla在享有免税优惠下得以把新车价格压在20万令吉以下,让我国的Tesla成为全球继中国之后售价第二低的国家,但若未来Tesla新车要价从30多万令吉起跳的话,大家觉得它的买气还得以维持和现在一样的热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