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August 2018 / 0 comments
Proton今天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在中国杭州签署初步合作协议,宣告两家公司将在中国合资共组一家新公司,负责替Proton打开中国市场,包括在中国当地设立Proton的生产线以及进行新车销售工作。 这项协议是在首相敦马哈迪的见证下,由Proton母公司DRB-Hicom董事经理Datuk Seri Syed Faisal以及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安聪慧签署,协议内容主要是强调双方同意在中国合资共组新公司,以协助Proton进入中国市场。 这项协议的内容,包括了新的公司将会在中国设立生产Proton新车的生产线,以及负责投资建设汽车销售网络和委任代理商。新的公司将由Proton与吉利共同持有,两家公司各别持有同等的50%股权,但这家新公司目前还未被正式命名,双方预计这家公司可在明年上半年完成组建并正式营运。 协议也阐明,未来吉利将更多向Proton提供该公司拥有的汽车底盘与关键技术,但Proton在设计上拥有自主性的权利;此外,新公司也将视中国市场的需求,引入Proton现有的底盘到中国市场进行新车开发工作。 吉利在这项协议中扮演的角色将会是负责替Proton向中国政府申请各种必要的文件和执照,并且协助Proton在中国当地物色合适的厂房地点,同时向不熟悉中国市场的Proton提供各种相关意见和协助。 协议也强调,Proton目前在本地的零件供应商与承包商当中,只要是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与标准,都可获选为中国的这家新公司提供相关的汽车零件,以配合政府希望更多本地汽车零件供应商能够进入中国市场的愿景。 中国的汽车市场在过去10年取得了惊人的发展,2008年中国一共卖出676万辆乘用车(也就是本地所谓的私家车),而到了去年(2017),这个年销售数据已经突破了2,400万辆,而吉利也是中国第一家年销量破百万辆的私营化车企。 根据吉利公布的业绩,该公司去年在中国卖出124万辆新车,市占率为5.06%。而在2018年的首6个月,吉利平均每月也卖出12.5万辆新车,其中当红的SUV博越每个月更是至少卖出2万辆,而在今年春节前的1月份,销量更是突破3万辆大关。这款在中国当红的SUV也已经确认将在今年第四季正式以Rebadge的方式来马。
17 August 2018 / 0 comments
希盟政府有意推行的第三国产车计划引起了各界的热议,虽然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各阶层人士对这项计划贬多于褒,但是一位汽车业的重量级人物却支持这项计划,并且还要求政府尽早采取行动推行电动汽车,以重拾大马汽车工业的昔日光辉。 根据马新社报道,Proton前总裁兼董事经理Tan Sri Mohd Nadzmi Mohd Salleh表示,大马在开发电动汽车技术上并不落后,因为有关领域并没有真正的“领导者”,因此越早进入该领域将更受益。 “其他品牌都有各自的电动及混动汽车,除了Tesla以外,没有人可说他们比其他品牌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所有品牌在电动汽车方面的竞争优势几乎相同。”Mohd Nadzmi这么表示。 他说,大型汽车制造商在大规模生产电动汽车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不仅来自零部件及其他供应商,他们还需面对因早前对汽油和柴油引擎的大量投资而在内部产生阻力。“我们是一个汽车生产国,但我们并没有大量投资旧的传统技术,我认为,如果我们为行业引入新技术,人们会支持它,并且不会有太多阻力。” Mohd Nadzmi也是现任Nadicorp的总裁,他坦承在推行电动汽车上,供应商和售后服务提供商肯定会遇到一些阻力,因为电动汽车所需的部件和维护将会减少。不过,这些企业可以逐步适应这种变化,因为电动汽车并不会在一夜之间取代传统的燃油汽车。“在接下来的10到15年里,道路上会有更多的电动汽车,这已经是大势所趋。” 虽然大马目前并没有生产电动汽车的能力,但Mohd Nadzmi表示,我国若想要朝向这个领域发展并非不可能,他道出种植业就是大马最成功的一个例子。 “看看我们的种植业,橡胶和棕油树,这些都不是大马本土的,但我们成功地成为这些商品的最大出口国之一;对我而言,如果你想进入一个特定的行业,你必须对它充满热情,你必须为此做好准备。” Mohd Nadzmi也敦促企业家,私营公司和上市公司带头发展电动汽车行业,而不是政府,反之,政府应该发挥支持作用。“我们需要企业家来做这件事,而政府可以拿出一些股权或给予发展这个行业的资助,然后才能自立。” 与此同时,Mohd Nadzmi也表示,聘用合适的人才并实施合理的商业模式对于企业的成功也很重要,其中包括在开发本地人力资本之前的初始阶段引进外国专业知识。 Mohd Nazdmi还认为那些对建造电动汽车感兴趣的企业可以从公共汽车和卡车等商用车辆开始,因为这些车辆不需要大量可持续发展。与乘用车相比,商用电动汽车的开发并不复杂,因为车内放置电池的空间较大,而且底盘和技术也较为复杂。商用车买家通常也是具有盈利意识的企业和物流运营商,而不是广大客户,这将使电动汽车更容易销售。 最后,Mohd Nazdmi也表示,由于大马是一个小市场,第三国产车计划应该通过与一家大规模的外国公司合作来降低开发成本。他认为,Perodua的成功是最好的借镜。“Perodua的商业模式是最好的,这是唯一的方法,我认为小市场上的任何汽车公司都不可行。”
17 August 2018 / 0 comments
我们这次要分享的试驾心得,主角车款其实早在几个月之前就已经进行了试驾,不过碍于这几个月来的各种问题而导致这款车的试驾心得迟了和大家见面。这次我们试驾的是Mercedes-Benz的E-Class Coupe,而且是最高等级(排除AMG)的E300 Coupe。 我们早前向原厂借到的是属于Edition 1的限量版车型,虽然说Edition 1的E300 Coupe已经在本地停售,但其实它和普通版本的E300 Coupe差异不大,主要只是车身拥有Edition 1专属的削光白色涂装,以及车外和车内的Edition 1字样铭牌。 我们先来看看它的价格,E300 Coupe Edition 1当时在本地的售价是53万4,888令吉(包含6% GST),而如今一般版本的E300 Coupe则是售价47万1,633.53令吉(0% GST)。如果你预算较低的话,当然你也可以考虑41万4,086.34令吉的E200 Coupe。 我们先从它的外观开始讲起,车头看起来它其实就和一般的房车版E-Class没什么差异,但因为标配了AMG Line的外观套件,让它的外观看起来更加年轻化而且帅气,头灯除了是全LED外,还搭配了宾士的Multibeam技术,拥有自动遮蔽和主动调整照射角度的功能。 车侧部份,最明显的差异莫过于B柱之后,因为是Coupe的关系,所以它取消了后车门的配置,而且车身线条也在B柱之后一路往下收尾,搭配的是20寸的AMG Line轮圈,另外一个比较不起眼的差异,就是两旁后视镜的基座是在车门上缘,而不是类似一般E-Class在A柱上,车尾当然是它最性感的地方,也是它和一般E-Class差异最大的地方。 坐进车内,可以看到它的中控台设计大量保留了原有E-Class的设置,最醒目的莫过于两个12.3寸的LCD面板,一个是液晶化显示的仪表板,另一个则是COMAND Online荧幕主机,但两个荧幕都不支援触屏,需要透过中央鞍座上的旋钮和触控面板来进行操作。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这辆车还搭配了运动化的皮革座椅,两旁都有电动调整和记忆装置,而且采用红黑混搭的配色处理,而且车顶也搭配了一个一路延展到接近C柱的全景式玻璃天窗,同时还标配了由Burmester提供、全车多达13支喇叭,输出功率达590Watts的高级音响系统。 其它配备方面,这辆C300 Coupe当然不会阳春,它还标配了智能钥匙、引擎启动按钮、双区恒温冷气、360度环景摄影系统、自动停车辅助系统、方向盘后方的换挡薄片、后挡风玻璃的电动遮阳帘等等。 在空间表现方面,这辆车的前座其实没什么大问题,但碍于它的车身高度只有1,430mm,虽然说不至于像传统跑车那么矮,但加上它的赛车化座椅,对于身型肥胖的小编来说上下车还是有些吃力的,前面两张座椅的包覆性也不错,支撑性也很好,加上它的海绵软硬度适中也不会太薄,而且还有电动调整的腿部支撑的延展,因此这张座椅让我觉得很满意。 但比较多人在意的还是它的后座空间表现,其实小编还是那句,既然你买的是双门Coupe,那就别对它的后座空间抱有太大期望了。虽然说坐进后座后的空间表现没有想象中的糟糕,短途还算可以,但头部空间可说是几乎没有,而且要透过前门上下车对于后座乘客来说也蛮费力的。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这辆车的第二排座椅椅背可以50:50的方式倾倒,让原本就有425公升的行李厢可以进一步被扩展,只可惜我们没有椅背倾倒后的确实数据。但值得一提的是,这辆车还搭配了踢脚式感应的电动尾门,这一点还是不错的。 说完了空间、外形和配备后,我们来谈谈它的动力规格,这辆车搭载的是一具2.0L的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最大马力245hp,最大扭力370Nm,变速箱是Daimler自家的9G-Tronic九速自排(9AT),并且采用后轮驱动的配置。 我们先来念念原厂提供的一些官方动力数据,这辆E300 Coupe的0-100km/h加速成绩为6.4秒,极速可达电子限速的250km/h,综合油耗数据为6.4L/100km。若单从表面数据来看,它的加速性能确实好像和它的外形有些不够匹配。 确实,E300 Coupe并不能算是一台真正的跑车,它只不过是披着靓丽外形、前卫与流线的车身,但其实它还是搭载和一般E-Class同一具的引擎。但平心而论,这具引擎其实对于90%的买家来说应该都算够用了,难道你每天都会把它开往赛车场竞技吗? […]
17 August 2018 / 0 comments
视频摘自NTV7华语新闻面子书 吉隆坡昨天发生了一宗罕见的交通事故,一辆RapidKL的城市川行巴士从吉隆坡市中心的Jalan Ampang转入MRR2高速公路的路口开始,便以不寻常的方式驾驶,途中更在红绿灯路口前连续追撞多辆停在路口前等待放行的车辆。 从网上流传的视频中可以看到,这辆巴士在驶至Jalan Ampang转往MRR2的交通路口时,便开始危险驾驶一路闪避路上的其它车辆,但在红绿灯路口前却直接追撞其它正在排队的车辆,途中被撞的车辆估计有约10辆以上,最后巴士遇上前方MRR2大塞车才最终停下。 根据本地媒体的报导,警方后来证实这起事故至少造成了4人受伤但无人死亡,而肇祸的巴士司机也被送往安邦地区的一家医院接受治疗。今天,RapidKL的营运方Prasanrana Malaysia有限公司也发表文告,针对此事向公众致歉。 RapidKL的营运总监Shamsul Rizal在文告中指出,肇祸的巴士属于路线编号211的班次,当时从吉隆坡Datuk Keramat地区驶向Ampang地区。而肇祸的巴士司机服务已有2年,不曾有过任何的不良驾驶记录。 至于为何会突然危险驾驶而且还不断追撞前方车辆?他表示Prasarana目前还在调查这起事件和收集更多资料,因此暂时无法下定论,但他代表Prasarana和RapidKL针对此事向公众致歉,并表示该公司将会全力配合警方的调查工作。 “我们暂时还不清楚肇祸的巴士当时车上是否有搭客,我们一定会配合警方的调查,但希望公众不要先对此事妄下定论。此外,我们也希望可以派员检查有关的巴士以确认巴士是否有发生过任何故障问题,但目前我们还未获得警方的批准。”
17 August 2018 / 0 comments
这大概是一个很多人都很希望看到的新闻,没错!交通部长陆兆福今天早上在一场记者会上对外宣布,指目前所有拖欠政府的AES罚单将被取消,意思就是说如果你之前中了任何AES罚单而又还未偿还的话,那你可以不必偿还咯! 英文报章The Star引述陆兆福的说法,内阁已经决定要在今年9月1日之后,让陆路交通局(JPJ)正式从两家本地私人公司手中完全结果全国所有的AES执法系统,因此在此之前开出的罚单将会被取消。 目前,国内的所有AES执法系统都是由本地两家私人公司承包,负责安装、维修和营运,而JPJ则是根据这些私人公司提供的资料,向超速驾驶或闯红灯的车主开出交通罚单。而希盟政府上台后,则决定从这两家公司手中取回AES系统的承包合约,由政府自己负责营运和操作。 陆兆福也在记者会上指出,目前全国共有310万张还未缴清的AES交通罚单,拖欠的数额高达4.3亿令吉,而且他也强调,这么好康的事情就只有这么一次,下不为例!
17 August 2018 / 0 comments
雪州白沙罗区国会议员潘俭伟说,政府一旦决定落实废除大道收费站,决定收购大道特许经营公司,那么政府所需承担的赔偿费是少于4,000亿令吉。 潘俭伟也是财政部长林冠英的特别官员,他说,4,000亿令吉是由前朝政府提供的数据,这是考虑到需支付给大道特许经营公司的赔偿额,包括未来所预计的盈利。 他表示,工程部长巴鲁比安早前所指的4,000亿令吉,是包括大道特许经营公司未来盈利,但事实上政府只会根据合约做出赔偿,这些赔偿费包括大道的建筑成本,但不包括大道特许经营公司的未来盈利,所以这笔赔偿费不需要4,000亿令吉那么多。 工程部长巴鲁比安日前指出,由于希盟政府面对国债问题,因此废除大道收费站一事被迫延后。他说,为了废除收费站而需要支付的赔偿金可能超过4000亿令吉。 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为此嘲讽希盟政府,应委任潘俭伟处理相关事宜,只因后者可以做到“废除大道收费站只需250亿令吉”。 首相署部长诺莫哈末在2009年曾透露,若要收购国内26条大道,涉及的费用是2310亿令吉;然而,此说法被潘俭伟所质疑,因为从他计算,收购大道公司只需250亿令吉。
16 August 2018 / 0 comments
这一代代号F30的BMW 3系列虽然看起来依然非常帅气和前卫,但其实它的产品周期已有7年之久(2011年全球首发),已经到了要淘汰换代的时候了,所以下一代的3系列(代号G20)距离正式与大家见面的日期也不远了。 如今,在大家摩拳擦掌等待全新3系列的出现来抗衡Mercedes-Benz的C-Class之际,更多关于新车的详情与内部消息也陆续曝光。首先,新的3系列将会采用BMW的CLAR(Cluster Architecture)模组化底盘来进行开发。 在这具模组化底盘所给予的先天性优势下,全新3系列的底盘刚性将会比现有的车款提高15到20%,而这也让它的操控表现会比现有的3系列更加出色,虽然现有的3系列已经表现得很好。除了操控外,基于新底盘采用更多的轻量化钢材,让它的底盘重量也减轻了55公斤。 除了底盘表现更好外,消息人士也声称新的3系列将会搭载更精准和回馈更好的动力辅助方向盘系统,而且也会基于BMW家族现有的悬吊设定中抽取它们的精华,为全新的3系列作调校,让新的3系列在车身侧倾、选调软硬度表现方面会更好。 至于动力规格方面,消息说新的3系列在引擎配置方面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相信会基于现有的引擎进行改良和重新调校,让它的动力输出表现更好。所以新的3系列来到本地时,预计依然会是1.5升三缸或2.0升四缸的涡轮增压引擎,当然PHEV的版本相信也不会缺席。 根据目前已知的消息,新的3系列最快将在今年10月的巴黎国际车展上正式与大家见面,而根据我国BMW的速度,预计它很可能会在明年上半年来到本地市场,但一般相信初来乍到的G20 3系列将会只有汽油版本,PHEV版预计要在几个月之后才会在本地被补足。
16 August 2018 / 0 comments
马来西亚BMW集团今天宣布将会向泰国出口本地组装的MINI Countryman(代号F60),而且基于东盟货物贸易协议(ATIGA)的税务优惠条件,从吉打州Kulim厂房完成组装后出口到泰国的MINI Countryman比本地售价更便宜! 出口到泰国的MINI Countryman将会有两个等级,分别是Cooper S Countryman和Cooper S Countryman Hightrim,低阶版本Cooper S Countryman在泰国的售价是229.9万泰铢(25.9万令吉),比本地同等级的售价便宜了2.7万令吉(在0% GST前提下)。 在配备方面,两个等级都标配了LED头灯组、LED日行灯、双色车身涂装、18寸轮圈、皮革包覆的运动化座椅、6.5寸的触屏是荧幕主机和停车雷达。而在高阶的S Countryman S Hightrim方面则是售价249.9万泰铢(28.2万令吉),额外追加了车身的镀铬饰条、倒车摄影镜头、自动防眩后视镜、8.8寸的荧幕主机、Harman/Kardon提供的高级音响系统,还有就是增加多种车内气氛灯色效的MINI Yours Piano Black Illuminated套件。 动力规格方面,两个等级都搭载了同一具的2.0升四缸双涡流增压汽油引擎,最大马力192hp,最大扭力280Nm,变速箱是ZF提供的八速自排(8AT),采用前轮驱动配置,0-100km/h加速只需7.4秒,极速可达224km/h。 MINI Cooper S Countryman Sports MINI Cooper S E Countryman ALL4 PHEV
16 August 2018 / 0 comments
MINI即将要进军纯电动车(EV)领域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那到底EV版的MINI Cooper几时才会和大家正式见面呢?我们还不知道,但至少从这次曝光的国外谍照来看,应该不远了。 根据摄影师在欧洲拍到的这组谍照,这款EV版的MINI Cooper在外型上似乎和一般普通版本的F56没什么差异,但因为是EV车的关系,所以它的车头并没有看到水箱护罩也没看到下气霸的设计,似乎整个车头包括保险杆都是密封式的,这主要是因为EV车并没有传统汽车的水箱(俗称水柜),所以也没有这种必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是EV版本,所以它也没有传统汽车身上看到的排气管,所以后保险杆下方是空的,至于其它部份则和一般版本的MINI Cooper没什么差异,连轮圈设计也一样。 需要强调的是,照片中的MINI Cooper EV是采用了传统灯罩式的头灯组,而且头灯和前雾灯都是采用卤素灯泡,但因为这只是原厂的测试车,因此这些配备未必能作准,预计以后来马时也是会搭配基本的LED头灯组等(如果有来马的话)。 内装方面也和一般版本的MINI Cooper没什么差异,方向盘、转向灯和雨刷拨杆、中控台和荧幕的设计和一般汽油版本一样,但仪表板却换上了新的液晶显示仪表板,只可惜摄影师拍到的内装照片非常有限,而且角度并不是最好,因此能看到的细节也不多。 动力规格方面,由于MINI是BMW集团的子公司,两个品牌也一直共用动力配置,因此有传言称它会采用BMW i3s的电动马达配置,这组马达的动力输出有184hp/270Nm,从0-100km/h加速只需要6.9秒,极速可达160km/h,电池满充后的续航里程可达280公里。 而如果它是采用一般版本i3的动力配置的话,马达数据则是170hp/250Nm,而且因为搭配了容量更大的电池,让它的单次续航里程可以达到300公里大关,但因为动力输出较低,因此0-100km/h的加速表现只有7.3秒,极速也只有150km/h。 根据MINI原厂早前公布的消息,该品牌旗下的第一款纯电动车预计要在明年才会正式投产,而且原厂也保证虽然是纯电动车,但它依然会保有MINI品牌的最大精神,那就是驾驶乐趣,还有就是符合日常的代步需求。
16 August 2018 / 0 comments
真的有点始料不及,网友最近在我国Cyberjaya的公路上拍到了一组新车谍照,谍照中的主角就是全新代号G32的BMW 6系列Gran Turismo,而且是搭配了M Sport套件的版本,而刚好BMW Malaysia的总部就在Cyberjaya地区,这是意味着原厂将会引进这款新的6系列GT吗? 根据网友提供的消息,当时他看到路上有大概5到6辆6系列GT以车队的形式路过,而且每辆车都进行了轻度的伪装,只是把厂徽和保险杆的部份给掩饰,但还是能轻易辨认出来,它们就是新的6系列GT,而且搭配了M Sport套件! 更有趣的是,这支车队里面的所有6系列GT,都挂上了吉打州的K字头正式车牌,代表它们已在本地注册上路,估计原厂目前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测试工作,因此看来新的6系列GT距离本地上市日期已经不远了! 根据种种迹象看来,新的6系列GT很有可能会在BMW位于吉打州Kulim的厂房进行本地组装(CKD),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车队中的所有6系列GT都挂上了K字头的车牌。值得一提的是,6系列GT的兄弟车型,也就是Sedan版本的5系列(代号G30)也是在本地组装! 新的6系列GT其实就是上一代5系列GT的后继车种,它采用了5系列的底盘加以改造,而且也采用了和5系列一样的动力配置。车身长度达到5,091mm、车身宽度1,902mm、高度1,538mm,轴距3,070mm,因此无论是长宽高都比现有的5系列更大! 如果没有猜测错误的话,本地即将发布的6系列GT很可能只会有630i一个版本,预计会采用和5系列530i一样的2.0升四缸涡轮增压引擎,这具引擎在530i身上的数据为252hp/350Nm,搭配的变速箱是ZF提供的八速自排(8AT),采用BMW经典的后轮驱动配置,但在6系列GT身上却上调为258hp/400Nm。 在配备上,国外的6系列GT和5系列基本相差不远,同样标配了全LED的头灯组,部份等级还搭配主动遮蔽和调整照射角度的LED头等,原厂号称它的车身尺寸虽然比5系列更大,但风阻系数却只有0.25Cd,同时还搭配了一个可在120km/h自动升起的电动尾翼。 内装方面也和5系列的差异不大,中控台的整体设计可说是从5系列身上直接搬过来,一样搭配了BMW最新的iDrive影音娱乐系统主机,这个主机的荧幕如今支援了触控和手势辨识,而且也搭配了全液晶显示的仪表板。 由于是GT车型,因此尾箱空间将会是6系列GT和5系列最大的差异所在,530i的尾箱空间容量为530公升,而6系列GT的标准尾箱空间则是610公升,如果将后排座椅躺平的话,甚至可以把载物空间进一步延伸到1,800公升的惊人数据。 目前BMW Malaysia还未对这款6系列GT透露过任何详情,因此我们并不知道它的确实上市日期会在几时,以及它的配备和价格等等,如果我们有进一步的官方消息,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大家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