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April 2018 / 0 comments
日前,Volkswagen发表了旗下的纯电动赛车,I.D. R Pikes Peak。新车拥有最大680匹马力的输出功率,峰值扭矩达650牛顿米,根据原厂提供的数据,它从0到100 km/h加速只需2.25秒而已! 新的I.D. R Pikes Peak是一款四驱电动赛车,它采用了中央封闭式单人座舱,整体车身线条流畅,并且配备了许多夸张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借此带来更多的下压力。 新车的车身重量仅低于1,100公斤。动力规格方面,它搭载了双电动马达,并且配置锂离子电池,其百里加速数据为之惊人,但截至目前为止,原厂还未透露其最高时速。
23 April 2018 / 0 comments
在全球汽车电动化的大趋势之下,各大品牌也难免的要跟随电动化的这个趋势,而来自日本的Nissan在好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进军纯电动化的汽车领域,不过该厂牌也没打算就此松懈下来,并在日前对外公布了他们在2022年前的电动化汽车计划。 根据Nissan发布的计划,该品牌计划在2022年前发布3款新的纯电动新车,以及5款搭载e-Power油电系统「点击这里了解什么是e-Power」的新车,以满足市场未来对电动化汽车的要求。 根据原厂的计划,这三款即将在2022年前面市的纯电动车(EV),将会是Renault-Nissan-Mitsubishi联盟早前公布未来12款新电动车中的一员。Nissan预计未来2022年纯电动和e-Power车款在日本的销量将占据总销量的约40%,而且会在2025达到总销量的一半,因此电动车将会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和地位。
23 April 2018 / 0 comments
日前,网上流传了一组Vision Mercedes-Maybach Ultimate Luxury Concept的官图,吸引了海内外媒体的目光。作为Maybach的概念SUV,新车延续了其奢华的设计风格,新车将在即将开幕的2018年北京车展上正式亮相。 从图中来看,新车的外观不仅有SUV宽大的车身,而且还采用了类似Mercedes-Benz GLC Coupe的车身结构,其竖向密辐式的镀铬格栅设计是尊贵的象征。此外,它的格栅上部还刻有“Maybach”字样,两侧头灯组内建了三个单体式光源的造型设计,底部的保险杠设计也增添了些许运动感。 来到车侧,新车采用了时下流行的隐藏式门把手,全新样式且极具侵略性的高光轮圈,整车底部都配有银色镀铬装饰条,营造奢华氛围。同时,其C柱位置上的“Maybach”标志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尾部方面,新车整体尾部造型,包括尾灯组设计与前脸相互呼应,虽然并不是流行的贯穿式尾灯,但两侧尾灯也由一条银色镀铬装饰相连,底部的后保险杠设计同样流露了运动气息。 进入车内,新车内饰整体以浅白色调为主,并配有香槟色的点,同时,还在门板处、中控台等方面采用了深褐色木纹饰板铺陈来提升豪华感。此外,新车还配有内置的茶盘和茶具。 动力规格方面,新车基于Mercedes-Benz的MHA模组化平台所打造,未来量产之后将搭载一具4.0升V8涡轮增压引擎,并且有望推出混动和纯电动版车型。
23 April 2018 / 0 comments
虽然说我们早就拍到了全新纯电动的BMW iX3的谍照,不过原厂还是循例的为这款即将在明年发布的纯电动SUV推出一个概念车型,如今原厂释出了这款概念车的预告视频,并且宣告将在即将开幕的北京车展上正式亮相。 从原厂发布的预告视频中看来,这款iX3将依旧采用BMW经典的双肾型水箱护罩设计,不过水箱护罩里面的材质将从原本的镀铬改为蜂巢设计,而且中间也有一小部分的连接,可能未来全部的BMW纯电动车也会采用类似的设计。 根据我们早前获得的谍照,新的iX3在外型上将会和普通的X3没什么差异,只有在细节上有些区别而已,如后保险杆少了排气尾管(因为没有传统内燃式引擎,自然也不需要排气管),还有多了一个充电座的插口等。 目前对于这款iX3的其它细节可说是保密到家,就连它将会搭载的动力单元也还不清楚,不过有消息称它将会被视为BMW家族的第四代电动车,在技术、续航力和充电效率上都会更加先进。
20 April 2018 / 0 comments
自今年2月新一代的Mercedes-Benz A-Class发表后,相信许多宾士的粉丝们都在期待基于该车衍生量产的全新A-Class Sedan。如果您也期待这款入门级的豪华Sedan,那么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日前,宾士证实了新车将在北京车展上进行首发。 而在这之前,中国媒体CarNewsChina就上传了一张相信是新车官图的谍照,该照片曝光了新车的外观造型,而图中的车牌上还印着“A-Class L Sport Sedan”的字眼,如无意外它正是即将在中国市场推出的长轴距版车型。 从图中来看,新车的外观造型与我们早前的报道,Photoshop达人Theophilus Chin设计的构想图非常相似[点击这里查看新闻背景]。它的车头继承了全新A-Class的造型设计,而前保险杠的设计则套用了A-Class Edition 1版的设计。 Mercedes-Benz A-Class sedan 构想图 新的A-Class Sedan与掀背版车型一样,架构在宾士全新的MFA2平台上,而它将在数个Sedan较受欢迎的市场推出,如美国、中国,当然也包括了大马在内。 在动力配置方面,新车预计将搭载与标准版A-Class一样的动力单元,包括A 200的1.4升直列四缸涡轮引擎(代号M282),这具引擎可输出最大163匹马力;A 250所采用的2.0升直列四缸涡轮引擎(代号M260),它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24匹马力,以及柴油版A 180 d的1.5升直列四缸柴油涡轮引擎(代号OM 608),可输出116匹马力。 传动系统方面,A200及A180皆搭载新的7G双离合器排变速箱,而A250使用的是旧款7G-DCT的升级版本,这具变速箱拥有比过去更直接,快速的换档反应。 Mercedes-Benz A-Class Sedan 伪装路测谍照
20 April 2018 / 0 comments
日前,多家德国媒体报道,Mercedes-Benz母企,Daimler集团正在考虑入股Volvo汽车,以便在电动平台及动力总成,乃至于零部件方面加强与吉利集团的合作。 报道也称,Daimler将向吉利集团所属的Volvo汽车提供引擎及其他零部件,而作为此次供应协议的一部分,Daimler必须购买Volvo汽车的小部分股权。 据悉,Daimler之所以有此打算是因为看准了Volvo汽车正在研发电动车平台,因此两者有望达成合作,甚至联合生产电池组。但截至目前为止,Daimler并未对外证实此事。 今年2月24日,Daimler发出官方公告表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创办人兼主席李书福持有Daimler 9.69%的股份,成为Daimler最大的单一股东。按当前市价计算这笔股份的总价值约为90亿美元(352亿令吉)。[点击查看新闻背景]
20 April 2018 / 0 comments
根据中国媒体《汽车之家》报道,传闻吉利汽车集团近日在德国慕尼黑与BMW集团达成协议,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发展电动车技术。不过本次两家车企巨头跨国合作并不设计股份及业务收购。 据称,吉利集团希望获得BMW当前在纯电动车技术方面的成果,而同时后者也希望利用吉利在中国地区的相关渠道,进一步推广该公司于中国的新能源战略计划,故而促成此事。 虽然BMW集团已与中国长城汽车集团敲定了纯电动汽车的合资计划,但该集团仍然希望在中国地区寻找一个实力雄厚的合作伙伴,显然吉利符合了该集团所要求的条件。另一方面,吉利则希望借此合作来巩固目前旗下品牌在该领域的技术缺失。 早前,吉利集团掌舵人李书福曾公开表示,其设想的未来汽车领域格局将由2至3家汽车制造商主导市场,因此他认为各家制造商应该团结起来,面对未来诸多不可预测的市场变化。
20 April 2018 / 1 comment
我们在两个星期前刊登了全新Mazda CX-5的试驾心得之后,不少网友就开始询问几时轮到这一代的Honda CR-V,为了不让大家等太久,我们特地提早完成CR-V的试驾文,让大家可以拿这两款SUV来作一个比较,毕竟这两款SUV都是本地目前C-Segment SUV级别中最当红的炸子鸡,很多人都难免会拿它们来作对比。 所以,我们这次的试驾心得中会主要拿它来和CX-5作一个对比,对比范围包括动力、操控、舒适、空间、配备和安全性等,尽可能让每一位不同类型的买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去选择一款最适合自己的车,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车,因为每个人的要求都不一样,有些人只注重空间和油耗,有些人却对动力和操控有所追求,所以还是劝请大家在留言时不要太过主观的去逼别人认同你的观点,因为每个人对车的定义和需求都不同。 其实我们早就应该要为大家试驾这款CR—V,不过由于大马本田在举办媒体试驾活动时没有邀请我们,而且原厂也很迟才提供媒体试驾车,所以在拖了很多个月之后,我们才成功向原厂借到这台CR-V,而我们也向原厂要求试驾最顶级的1.5 TC-P 2WD版本,务必体验完这一代CR-V的所有卖点和特点,再告诉大家我们对它的感想。 首先还是不免俗的提一提它在本地的规格和售价编程,这一代CR-V在本地分为4个等级,除了最入门的等级还是沿用上一代的2.0L自然进气引擎外,其它三个等级统一都采用1.5L的涡轮增压引擎,详细价钱可以参考我们的姐妹网站CarBase.my。 话不多说,我们先从它的外观配备开始讲起,外观是很个人主观的事情,有些人认为CR-V的设计相当好看,有些人则认为它比对手逊色,而小编则认为它的车头和车尾设计都参杂了太多的元素,导致整体看起来有些累赘,不过这只是小编的个人审美观而已,网友不需要太过在意。 配备上,这款最顶级的CR-V 1.5 TC-P该有的全都有了,全LED的头灯组、大部分LED的尾灯、双色铝圈、LED的前雾灯、转向照明辅助,甚至到电动尾门都有了,小编觉得以它的价钱(16.77万令吉,西马价格未包括保险)来说,已经是没有什么要挑剔的了。 或许有些人会说它少了车顶的行李架,但小编觉得CR-V的定位向来都是都会型SUV,而且历代CR-V也没什么看过有人会在车顶上载其它物品,所以小编觉得这个配备其实在大马对大部分买家来说都是可有可无。 坐进车内,首先第一点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空间,虽然它没有第三排的座椅,但它的实际乘坐空间其实比拥有第三排座椅的Nissan X-Trail更加出色,对比CX-5的话就更不用说了。虽然说CX-5对于大部分小家庭来说已经是够用,但小编一名拥有CX-5的朋友在坐上这辆车后,也明显感觉得到两款车在空间上的巨大差异。 我们说着的差异主要是在第二排座椅和行李厢空间,对比小编之前试驾的CX-5,第二排的膝部和头部空间明显都比新的CX-5要优秀,甚至几乎可以用空旷来形容,而且第二排座椅椅背也和CX-5一样可以进行小角度的倾斜调整,让后面的乘客在坐长途车时可以坐得比较舒服一点,这一点是小编相当喜欢的。 如果要对比两款车座椅的舒适性,小编认为CR-V的座椅比CX-5的设定更加优秀,首先是本田的座椅向来在包覆性和支撑性上都有相当的口碑,当然Mazda的座椅其实也不差,只是真的要对比的话,我觉得CR-V前座对于肩膀部份的支撑性完胜CX-5,腿部支撑两者不相上下,但海绵的舒适性而言CR-V则是比CX-5更偏向于舒适和柔软,而这种设定也是许多大马人所喜爱的。 尾厢部份,首先两款车的第二排座椅都一样能够躺平,但以可使用的空间来比较的话,单凭肉眼就已经可以明显断定CR-V比CX-5优秀不少,看回原厂的数据,CR-V的尾厢容积是522公升,CX-5则是442公升,两者之间的落差可见一斑,不过两款车都配有行李厢的私密障板,而且都可以拆卸。 在内装配备的部分,小编觉得CR-V和CX-5都是属于非常完整的车款,现代人很看重的彩色荧幕主机、引擎启动按钮、电子手煞车、Auto Hold、皮革座椅、电动座椅和腰靠,还有后座冷气出风口统统都是两款车的标配。 唯一一些小小差异性的地方,就是CR-V搭配了半液晶化显示的仪表板,所以在科技感层面上‘看起来’会比CX-5好一点点,但本田的这套仪表板和Civic一样也只是半套液晶显示而已。 详细观察后会发现CR-V的水温和油量表依然是采用传统指针式的,而且仪表板内的许多警示灯号也依然是采用传统个别独立的设计,并不是整合在液晶荧幕内,至于两款车的仪表到底哪一个比较好,这一点就很难说了,因为有些人还是比较喜欢传统指针式的仪表,有些人则喜欢看起来酷炫的液晶仪表,这一点就好像手表一样的道理,有些人喜欢传统指针式的手表,有些人则喜欢电子表,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只有看个人口味。 另外,小编以前在试驾Civic FC时曾经挑剔过最顶级的Civic 1.5 TC-P的冷气风量调整一定要透过荧幕来进行设定,在驾驶途中如果想调整风量会相当麻烦和危险,但这次CR-V则在荧幕下方增加了两个实体按钮专门让你调整风量,所以这一点可以称赞原厂的小心思,毕竟再酷炫的东西,也是要从人性化和安全来作为出发点。 这具荧幕主机唯一的缺点就是少了类似MZD Connect的实体操作按钮,许多设定都一定要透过荧幕来完成,不像Mazda那样只需要把左手移到排档杆的后方就可以透过旋钮来操作,这一点CX-5是比它优胜的地方,还是那句‘人性化’。但以功能性而言,两款车的荧幕功能都相当完整,基本上你平常会需要用到的它们都有了。 不过小编还是有一点要挑剔的就是CR-V的音响效果,虽然前后门加起来的喇叭数有8颗,但实际听起来的声音确是中高低音几乎糊在一起,感觉就像在听着十多二十年前的收音机一样,没有立体感和层次感可言,对比之下CX-5就算没有搭载Bose音响,整体的效果还是比CR-V的要好。有些人可能会说改装音响就好,但别忘了一旦原厂发现你改装过音响,就随时有权取消你的新车保固,这点是改装汽车必须冒的风险。 另一点让小编有点难以接受的就是它中控台和门饰板上的削光木纹饰板,这块饰板即不是真的木板,而且看起来也非常老气,相信许多三十或四十多岁的买家都不会喜欢这种搭配,如果能换成亮面的黑色钢琴面板或仿铝制饰板会更好,至少视觉上而言会比较年轻化。 在动力的部分,很多人在体验过Civic FC的1.5涡轮引擎后都会对这具引擎抱有很大期望,因为这具引擎搭载在Civic身上确实是绰绰有余,而采用同一具引擎的CR-V却或许会让这些人有些小失望,但小编觉得这些小失望都是预期内的事情,毕竟CR-V和Civic是两款完全不同的车。 怎样的不同?我们来看看车重就好了,Civic FC最顶级的1.5 […]
20 April 2018 / 0 comments
BMW Malaysia今日如期在本地发表了全新三代,代号为G01的BMW X3,新车被定位为中型级距的SUV,它的竞争对手包括了Mercedes-Benz GLC,以及Volvo XC60等;在本地贩售的X3只有单一版本,即xDrive30i,并且是本地组装,它的售价预计为RM320,000(上路价不包含保险)。 动力配置方面,新的X3搭载了一具2.0升的四缸双涡流增压引擎,这具引擎拥有缸内直喷技术、可变凸轮轴控制系统,以及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其最大输出功率为252 hp,峰值扭矩达350 Nm。 传动系统方面,与之匹配的是Steptronic Sport八速自排(8AT)变速箱,并且配置xDrive四轮驱动系统。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它从0到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为6.3秒,极速达240公里/小时。 车身尺寸方面,新的X3与上一代车型相比,轴距增加了540 mm,来到2,864 mm,其车尺码长宽高分别为4,708 mm、1,891 mm,以及1,676mm。此外,官方数据显示,新车有着最大500 mm的涉水能力,并且离地高度有204 mm,可轻松应对越野路段。 外观上,新车最大的变化在于更有立体感的双肾型水箱护罩,其进气格栅尺寸进一步被增大,此外,其LED头灯组也跟上了家族式的最新设计。来到车侧,它搭配了19寸的多辐式轮圈;车尾则有辨识度极高的全LED尾灯组,并以流线的车身创造优异的0.29Cd风阻系数表现。 在大马贩售的X3 xDrive30i版配备了Luxury Line风格套件,其中包括了镀铬材质打造的水箱护罩、下护板、下气坝饰条、车侧饰条及缎面铝质窗框,创造出截然不同的高雅质感。 进入车内,新车的内装布局传承了BMW一贯的设计方向,其中入门级皆配备黑色高光泽饰板,而高阶版则升级为Fineline Cove木纹饰板。同时车舱内也布满专属的‘X’徽饰,以表征其身份。 配备方面,新的X3拥有,电动尾门(可踢脚式开启)、大尺寸的抬头显示器、电动释放的第二排座椅椅背、液晶化显示的仪表板,以及六种颜色选项的车室气氛灯等。 值得一提的是,新车也导入了最新的iDrive 6.0控制系统,其10.25寸的中控屏幕界面设计让使用体验更加直觉便利。此外,新车的后座椅背可依照40:20:40 的比例向前倾倒,进一步衍生更多空间。其行李厢的空间容量为550~1,600公升。 全新的BMW X3共有四种车身配色可选,包括Terra Brown、Black Sapphire、Glacier Silver,以及Alpine White。至于内装配色,黑色Vernasca真皮的混搭颜色选项涵盖上述四种颜色,而Vernasca Mokka真皮的混搭配色只有Alpine White以及Black […]
19 April 2018 / 0 comments
Volkswagen的‘V’与‘W’上下相连的品牌标志从1937年以来便一直沿用至今,虽然过去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正,但基于‘Volks’(民众)与‘Wagen’(汽车)提取的元素一直都保留至今,而今在该品牌的新任掌舵人上位及重组架构之后,Volkswagen再一次打算给自家的脸面形象动刀子,务求来个真正的“万象更新”。 日前,在德国柏林的一场媒体发布会上,Volkswagen首席营销官Jochen Sengpiehl抛出了这么一个让人意外的消息。他表示,Volkswagen将在2019年(明年)发表该品牌的新标志,作为品牌更新形象及适应行业发展新趋势的举措之一。 据称,本次该品牌标志的变更很有可能会是相当大幅度的改动,Volkswagen并没有透露太多有关新标志的消息,因此我们也无法得悉究竟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VW标志是否还会继承下来。 Volkswagen标志的演变史 翻查该品牌过去的历史,这将会是Volkswagen第十次更换标志。根据Sengpiehl的解释,更换标志的原因是现用的标志过于“德国化”,该品牌希望能够藉由更换、调整品牌LOGO,来让品牌更容易被市场接受,并且一改被“排放门”事件影响的负面形象,及适应电动汽车时代的需求。 无论如何,Volkswagen预计在今年中开始向广告公司征求意见。小编觉得‘V’与‘W’象征性的标志在人们心中已根深蒂固,新的标志究竟怎样才会不“德国化”,小编心里也有许多的问号,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