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comments
根据来自RHB Investment Bank的一份报道,本地Mazda的总代理Bermaz Auto计划在今年内推出两款新车,它们分别是全新七座SUV,Mazda CX-8,以及新的Mazda 6。 其实早在去年现款Mazda CX-5于大马首演时,日本Mazda官方代表已在场表示新的CX-8将推行到日本以外的市场贩售,而当时Bermaz的CEO Datuk Seri Ben Yeoh也表明有兴趣将这款车导入大马[点击这里查看新闻背景]。 CX-8是该品牌唯一一款在日本贩售的七座SUV,因为CX-9并没有在当地上市。由于它是标准的七座SUV,因此肯定会比五人座的CX-5来得更大,原厂号称它的车身长度达到4,900mm,比CX-5长了350mm,宽度是1,840mm,车高1,730mm,至于轴距则是和大哥CX-9一样,维持在2,930mm。 相信大家也知道,定位更高的七座SUV,CX-9去年已在大马上市,因此CX-8来到大马后,它无疑将吸引一些想购买比CX-9更低门槛的消费者。目前,CX-9在本地的售价分别为RM281K(2WD),以及RM297K(4WD),而CX-5的售价则介于RM135K至RM176K之间。 但必须说明的是,在本地贩售的CX-5是于本地组装,而CX-9则是日本进口。当然,倘若CX-8跟随CX-5的脚步在本地组装,那么它的售价肯定更加理想。针对这一点,另一份来自Kenanga Research的报道则表示,新的CX-8确定将在本地组装及贩售,新车预计将在今年第二季来到大马。 动力配置方面,CX-8在日本只有单一的柴油引擎可选,没有提供汽油引擎。这具柴油引擎就是CX-5和Mazda 6身上的那具2.2升SkyActiv-D柴油涡轮增压引擎,但动力输出被进一步调升到188hp马力和450Nm扭矩,变速箱一样还是Mazda自家的SkyActiv-Drive六速自排(6AT)。目前我们还无法得知新的CX-8来到大马后是否会提供汽油版。 另一方面,报道也称,去年11月于美国洛杉矶车展首发的新Mazda 6也将在今年第三季于大马市场推出。这款D-Segment房车采用了Mazda最新的设计语汇,魂动设计获得升级之余,质感也再一次升华。此外,本次改款的另一亮点即它将搭载与家族车型CX-9一样的2.5升SkyActiv涡轮增压引擎。 Mazda CX-8于东京车展展出 2018 Mazda 6
/ 0 comments
虽然这是老调重弹的话题,但本地父母尤其是驾驶者的安全意识真的非常低落。最近,我国又在发生一宗父母把孩子遗留在车内,结果孩子在车内被活活闷死的案件,凸显我国开车的父母们除了不懂得要为未成年孩子配备儿童安全座椅外,连基本的安全常识也不懂。 根据Berita Harian早前的一份报导,这起案件发生在森美兰州Port Dickson地区,案件中的孩子从早上9点就被母亲遗留在车内,而且是车门和车窗全关,直到中午1点,其母亲才突然想起孩子还在车内,最终孩子已经回天乏术,因为车内的高温而被闷死。 这已经不是我国第一次发生类似的案件,粗心大意的父母绝对要为孩子的死而负起全责,而这些事件也一再的提醒我们,在为人父母后千万不要把孩子独自留在车上并且将车门上锁,因为这等同于把孩子杀死。 根据国际人权组织的研究,一辆车子只要停在烈阳底下,并且在冷气关闭的情况下暴晒8分钟,车内的温度就会飙升到摄氏48.9度,而就算是平时训练有素、身体强壮的职业运动员,也难以撑得过这8分钟的煎熬,更何况是未成年而且提问一般比成年人更高的小孩子? 根据医学研究报告,只要周遭的温度超过摄氏40度,孩童体内的器官就会因为高温而停止运作,这时孩童就会失去意识陷入昏迷,而当温度进一步上升到摄氏41.6度,就足以在短时间内致命。 其实Hyundai和Nissan等国际知名汽车大厂早前已纷纷发布过防止孩童被父母粗心留在车内的安全配备,包括透过声响来提醒驾驶者查看后座等,不过这些安全配备如今都未能在所有车款上普及,有者甚至还未投入量产,而最重要的,始终还是驾驶者和父母本身的安全意识!
/ 0 comments
日前,UMW Toyota发布了2018年式小升级的Toyota Sienta,新车添加了一些配备及套件,但售价依然维持不变。只不过原先在大马贩售的Sienta共有两种等级可选,而这一次,官方剔除了低阶的1.5G,只留下顶级的1.5V供消费者选择。 这款七座MPV的升级部分包括了6.9寸的DVD-AVX多媒体触控屏幕(支持蓝牙链接、HDMI、SD卡,以及倒车摄像镜头),当然,消费者也可加价选配7寸的DVD-AVN触控屏幕,有关系统支持GPS定位卫星导航。 此外,新的Sienta如今也在后座添加了USB充电插口,以及车尾厢可移除式的板垫;原厂还提供新的全景式摄像停车辅助系统让供消费者选配,该摄像将通过中控屏幕播映。 动力方面,它依然维持原先的配置,即引擎代号为2NR-FE的1.5升四缸双可变正时气门(Dual VVT-i)汽油引擎,以及可以模拟七速的无段变速箱(CVT),引擎可在7,000rpm输出107PS的马力,并可在4,200rpm输出140Nm的扭矩。 其他配备方面,它拥有自动调节高度的LED头灯组、16寸机械漆面涂装的轮圈、两侧电动侧滑门、智能钥匙和免钥匙启动系统(Push Start),以及备有音响快捷键和真皮包覆的方向盘等。 新的Toyota Sienta 1.5V售价为RM97,000(上路价不包含保险),值得一提的是,购买新车的消费者将可享有五年无限里程的保固期。欲知更多详情,请浏览我们的姐妹网站CarBase.my。
/ 0 comments
第五代的Lexus旗舰房车LS系列今天正式在本地上市了,和早前的报导一样,本地的LS系列分为两个版本、三个等级,分别版本分别是传统汽油引擎版,以及油耗表现更佳的油电版本,三个等级分别是汽油版入门的LS 500 Luxury、LS 500 Executive,以及油电版的LS 500h Executive。 价格方面,LS系列的同级竞争对手是Mercedes-Benz的S-Class、BMW的7系列以及Audi的A8,因此价格自然也有些“份量”,原厂公布三个等级的价格分别为79万9,000令吉(LS 500 Luxury)、99万9,000令吉(LS 500 Executive)和145万9,000令吉(LS 500h Executive),全车系都享有原厂提供的5年无限里程保固,而且LS 500h Executive的锂离子电池还能享有8年保固。 在动力规格上,汽油版的LS 500 Luxury和Executive所搭载的是一具3.5升V6双涡轮增压引擎,取代了上一代的V8自然进气引擎,它的最大输出功率为415hp,峰值扭矩是600Nm,与之匹配的传动系统是Direct Shift十速自排变速箱。 根据原厂提供的数据,这两个汽油版等级的LS 500在实际动力表现方面都一样,0-100km/h加速只需要5秒,极速可达电子限速的250km/h,综合油耗数据则是10.5km/L。 而在LS 500h Executive方面,则是搭载一具排气量同样是3.5升的V6自然进气引擎,再加两组电动马达。引擎部份的马力输出有295hp,最大扭力为350Nm,马达则可额外输出176hp和300Nm,综合马力输出达到354hp,变速箱则是采用CVT+传统自排模拟成十速自排的Multi Stage变速箱。 根据原厂数据,Hybrid版本的LS 500h在加速性能上稍微比汽油版的慢一点点,成绩为5.4秒,但它的油耗表现却比汽油版本大幅度进步,来到15km/L,同时极速也一样是电子限速的250km/h。 外观部分,全车系的新LS都标配了LED头灯和尾灯组,同时搭配主动切换远近光的功能,以及L字造型的LED日行灯,而且全车系都标配智能钥匙、引擎启动按钮、天窗、20寸轮圈与失压续跑胎。 在车身架构方面,新的LS前后选调都是采用多连杆(Multi Link)并且搭配气压式选调,并且可随车子的6种模式而改变选调阻尼,包括经济(ECO)、一般(Normal)、舒适(Comfort)、运动(Sport S)、高阶运动(Sport S+)和自定义模式(Custom)。 车身尺寸方面,新的LS车身长度达到了5,235mm的水平,车身宽度和高度也分别有1,900和1,450mm,至于轴距长度则是3,125mm。轴距方面比现有的S-Class短了40mm,车身长度也短了11mm,但宽度稍微比S-Class多了1mm。行李厢容量方面,汽油版的尾厢为480L,而Hybrid版本则因为电池组的关系而只有440L。 坐进车内,新的LS系列统一都采用了高质感的全皮革内装,而且也同样标配Mark […]
/ 1 comment
被誉为最强SUV的超级跑旅,Lamborghini Urus去年杪才在意大利进行全球首发,而今时隔才三个月,新车便火速登陆大马了!目前“蛮牛”的首款SUV只有单一版本,而官方本次展出的实车仍是左驾版。 截至目前为止,官方还未透露它准确的售价,仅表示未包括所有税务预计在100万令吉左右(美国售20万美元,不包括所有税务);此外,官方也透露,新车将在今年约6至7月交付。 熟知蛮牛背景的朋友们对于Urus是该品牌首款SUV之说可能另有看法,因为早在1986年,该品牌曾推出军用具越野能力的高底盘车款,LM002。只不过小编还是认为那只是军用车型,有别于后者,同时兼具On-road及Off-road能力的Urus才是真正的SUV。 新的Urus是最快量产的SUV,它与同属Volkswagen集团的Audi Q7、Bentley Bentayga,及Porsche Cayenne等一样,都架构在集团的MLB Evo平台上。它的车身长宽高为5,112 mm、2,016 mm,及1,638 mm,轴距则是3,003 mm。 值得一提的是,从账面数据来看,Urus的面市已成功挤下了Bentley Bentayga及Porsche Cayenne Turbo等豪华跑旅,堪称史上最强SUV并不为过。 Urus引擎盖底下所搭载的是一具4.0升V8双涡轮增压引擎。没错,这具引擎正是搭载在Porsche Panamera,及Cayenne Turbo车型上的那一具。本体虽然相同,但经过原厂的特别调校,它的最大输出功率达到了650匹马力,峰值扭矩为850牛顿米。比起Cayenne Turbo的550匹激进了不少。 传动系统方面,与之匹配的是一具八速自排变速箱;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新的Urus从0到100公里/小时加速只需3.6秒(Cayenne Turbo及Bentayga均为4.1秒)、0到200公里/小时加速则是12.8秒,极速还超过了305公里/小时。 此外,有赖于前440、后370mm的碳纤陶瓷煞车盘,以及前10活塞、后6活塞的煞车卡钳加持,它从时速100公里/小时煞停距离仅为33.7米。 除此之外,Urus自然也配备了自家的四驱系统,其前后扭矩分配为40/60(后轮最高可达87%,前轮最高可达70%),还带有后轮辅助转向功能,提升驾驶乐趣。当然,自适应的空气悬挂,以及由48V系统驱动的主动防侧倾杆等配置自然是少不了。 外观造型上,新的Urus是基于2012年发布的概念车所打造,但它有着较大的变化。虽然如此,它的整体造型设计依然继承了蛮牛家族的设计理念,其头灯组的造型设计也与目前品牌旗下的车型非常相似。 来到车尾,新车保留了不少概念车的设计,它的LED尾灯组依然采用了家族式的“Y”字形设计,此外,它也保留了双边共四出的排气布局,但排气管罩的设计从概念车的多边形变成了更适合量产的常规圆筒形。 进入车内,新的Urus座舱布局极具科技感,而且也沿用了蛮牛车型上常见的设计元素。它的中控台到中央鞍部的部分有点类似飞机驾驶舱。其他配备如中控台上分为上下两块LED触控显示屏幕、LED数位化仪表盘、翻盖式的启动按钮,以及运动化的三辐式平底多功能方向盘等。 另一方面,通过ANIMA(Adaptive Network Intelligence Management)系统,驾驶者可在中控台下缘的控制区域自由选择切换驾驶模式。这些模式包括strada(街道模式)、sport(运动模式)、 corsa(赛道模式)、Terra(泥地模式)、Neve(雪地模式)以及Sabba(沙漠模式)。 Lamborghini Urus官方图片
/ 0 comments
UMW Toyota Motor今日在本地发布了旗下2018年式小改款的Toyota Hilux L-Edition(‘L’寓意Luxury)。新车共有两种动力版本可选,分别为2.4L AT 4×4,以及2.8L AT 4×4,前者的售价为RM119,300,后者则售RM133,900(上路价不包含保险)。 正如您看到的官图一样,新的Hilux L-Edition与去年11月在泰国发布的小改款Hilux一样,采用了新的Tacoma大面积六角形水箱护罩设计,而车头下方保险杆的雾灯座设计也改变,并加入一些镀铬饰条作点缀,其它部份包括内装的设计则改变不大。 此外,新车也搭载了许多特定的配件,比如18寸的五辐式双色轮圈(轮胎尺寸为265/65),以及L-Edition独有的亮面黑色烤漆车头进气格栅,格栅外框则辅以镀铬材质修饰;进入车内,它还铺陈了许多钢琴黑色漆面的饰板,座椅也换上了透气皮革包裹。 除了小改款的细节处革新以及L-Edition的配件以外,新的Hilux与小改款前的2.8L AT 4×4和2.4L AT 4×4车型大致相似。其中2.4升版的头灯组依旧采用传统的卤素灯泡,包括灯泡型的日行灯,而定位更高阶的2.8升版则采用全LED光源头灯组。 在其他配备方面,L-Edition 2.4升版采用非自动的冷气系统、多功能资讯显示的仪表盘、智能进入和启动、常规的中控台显示屏幕,以及支持八向调节的电动驾驶座椅;安全层面上,它拥有7具安全气囊、车身动态稳定系统(VSC)、倒车传感器,以及ABS+EBD+BA三合一煞车系统等。 至于L-Edition 2.8升版则增加了自动恒温冷气系统(包括后座冷气出风口)、4.2寸的仪表盘中置资讯显示屏幕、6.1寸的中控台多媒体触控屏幕、自动巡航控制、电子行车摄像记录器,以及下坡道辅助控制系统(DAC)。 点击放大查看 动力配置方面,新车与小改款前保持一致,分别采用代号2GD-FTV的2.4升(150 PS,400 Nm),以及代号1GD-FTV的2.8升(177 PS,450 Nm)柴油涡轮引擎。传动系统方面,与之匹配的是六速自排变速箱。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款L-Edition车型皆标配了主动式的循迹防滑控制系统(Active Traction Control,A-TRC),以及可实时切换功能和后差速锁的四轮驱动系统。 此外,两款L-Edition的车身配色选项也与小改款Hilux前的所有车型相同(Solid White的选项仅在2.4 MT 4×4版上可选)。购买新车的消费者也可享有五年或15万公里的保固期,视何者为先。无论如何,Hilux系列的其他车型很快便会陆续迎来小改款,不过据悉,L-Edition是唯一外观变化最大的车型,您对它感兴趣吗?预知更多详情,请浏览我们的姐妹网站CarBase.my。
/ 0 comments
又是星期三,更新下周最新油价的时候到了。根据国内贸消部公布的最新价格,我国的汽油和柴油价格在接下来一周全面调降,降价幅度介于1仙和3仙之间。 根据政府公布的价格,RON 95汽油将从目前的每公升2.21令吉降价3仙,来到每公升2.18令吉;而包含消费税的RON 97汽油则从每公升2.47令吉降价2仙,来到每公升2.45令吉的水平。 至于柴油方面,较多人使用的EURO 2M柴油从每公升2.17令吉降价1仙,来到每公升2.16令吉的水平;至于较高等级的EURO 5柴油则一样比EURO 2M贵10仙,售每公升2.26令吉。 以上提及的新价格将从明日(星期四,15日)凌晨12时01分开始生效,至下周三(21日)午夜12时为止,之后政府将再宣布下一周的国内燃油零售价。 2017年油价浮动数据表 2018年3月15日至3月21日的汽油和柴油售价: RON 95汽油: RM 2.18/L RON 97汽油: RM 2.45/L EURO 2M柴油:RM 2.16/L EURO 5柴油:RM 2.26/L
/ 0 comments
根据外媒报道,Volkswagen集团计划在2022年年底前,实现于全球16个工厂投产电动车(目前,该集团仅其中3个工厂生产电动车),而且在这之后每月推出一款新的电动车型! 在Volkswagen集团最近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该集团CEO Matthias Mueller向媒体概述了该集团未来的电动车发展规划。该集团把目标设在2025年前,推出多达80款新的电动车型,直到2030年,实现集团旗下品牌的300款车型皆拥有电动版本。 Matthias Mueller也表示,到2025年,集团旗下的Volkswagen、Audi、Porsche,以及Skoda等12大品牌的电动车产量将达到300万辆水平。 为了实现目标,Volkswagen集团最近在欧洲和中国两大市场签署了总值约200亿欧元的电池及相关技术的订单,稍后也将在北美签订类似交易。 此外,该集团早前还策划了纯电动的I.D.系列车型,该系列首款车型Neo掀背车将于2020年上市,而Audi也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交付纯电动SUV车型,E-Tron。 与此同时,为了扩大电动车产能,该集团也表示将控制支出。2017年,Volkswagen集团研发支出同比下降了3.8%至131亿欧元,占整体销售额的6.7%,该集团期望上述比例将在2020年下降至6%。
/ 0 comments
Mazda CX-8 近日,两家日系品牌,Mazda与Toyota在美国的合资工厂“Mazda Toyota Manufacturing, USA, Inc.(MTMUS)”正式成立了。该厂共耗资16亿美元,预计在2019年开始动土,2021年开始投入运作。 而早前,Toyota就曾表示将利用该厂投产新一代的Corolla,至于Mazda则表示将生产针对北美市场开发的新SUV。说起这款SUV,最近有日本媒体就作出相关报道,提到新车将被命名为CX-X(CX-10),并预计将在2021年亮相。 其实早在去年杪,Mazda社长Masamichi Kogai在接受Automotive News访问时就已经透露有关该品牌全新SUV的消息。他说,新的SUV是为当地市场“量身定制”的产品,与现有的SUV系列有所不同,而且更不会影响CX-3、CX-5,及CX-9等SUV车型在当地的份额。[点击这里查看新闻背景] 而目前各方普遍推测新车将填补CX-5与CX-9之间的空缺,也就是一辆拥有5+2座位设定的七座SUV,而且极大可能是CX-7(已停产)的继任车型。此外,Masamichi Kogai还表示,新车一旦量产,预计可达到年产15万辆的规模。他希望该品牌的SUV车型在美北的销售占比中至少占有60%。 其实,无论Mazda这款新车未来的命名是什么,眼下大家关注的是作为Mazda与Toyota双方合作下的产物,Toyota方面会为这款新车注入何种元素。会是Toyota自家最新的Dynamic Force系列油电技术吗?抑或是TNGA模组化平台?不管怎样,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 0 comments
最近,美国著名电动车制造商Tesla内部掀起了离职风潮,根据《彭博社》报道,继数天前该公司的首席会计官Eric Branderiz因个人原因辞职后,其财务部第二把交椅Susan Repo也相继离职。据悉,最新离职的Susan Repo已在Tesla工作五年,离职后将担任另一公司的首席财务官。 此外,在上个月,美国专车公司Lyft还挖走了Tesla前全球销售及服务最高负责人Jon McNeill,担任其首席营运官。在这之前,Tesla商务开发副总裁Diarmuid O’Connell、电池技术总监Kurt Kelty、首席财务官Jason Wheeler也相继离开了Tesla。 然而,在传出内部人事地震后,该公司依然三缄其口,拒绝就此事作出回应。此后,Tesla在股市的走向也下滑了约1%左右。 根据外媒报道,在证券文件中,Tesla将公司对于CEO Elon Musk的依赖列为一项风险因素。在下个月即将举行的股东大会上,Tesla股东将对一项价值26亿美元的股票奖励政策进行投票表决,该奖励措施旨在让Elon Musk长期留在Tes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