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November 2017 / 0 comments
Mitsubishi Triton VGT AT Premium 刚刚宣布推出年尾大促销的Mitsubishi汽车如今又有新搞作,如今他们为本地的Triton和ASX推出新的等级,分别是Triton VGT AT Premium,以及限量版的Mitsubishi ASX Adventure。 首先是Triton VGT AT Premium,它的定位介于现有的Triton VGT AT和Triton Adventure之间,价格为11万6,300令吉,比Triton VGT AT贵了大约2,000令吉,但比Triton Adventure便宜超过6,000令吉。 在配备上,新的Triton VGT AT Premium和现有的VGT AT大致一样,但是换上了新设计的17寸铝圈、皮革座椅和倒车摄影镜头,安全配备方面则一样搭载双气囊、车身动态稳定系统(ESC)和循迹防滑系统(TRC),还有三合一的煞车辅助系统(ABS+EBD+BA)。 换上新防撞杆设计的Mitsubishi Triton Adventure X 动力规格并没有改变,它还是一样搭载同一具的2.4升MIVEC柴油引擎,拥有可变几何涡轮(VGT)技术,最大马力为179hp,最大扭力430Nm,变速箱一样是IVECS II的五速自排(5AT),当然都是采用四轮驱动的配置。 除了Triton VGT AT […]
17 November 2017 / 1 comment
全新的Volkswagen Virtus终于在巴西圣保罗发布了。有关注这款入门级Sedan的朋友相信已知道它的前身是Vento,又或者是Polo Sedan,只不过原厂为它统一易名为Virtus,而这款新的B Segment车型与过去一样,和最新的Polo MK6有许多共同之处。 新的Virtus采用了Volkswagen最新的MQB A0底盘所打造,它的轴距为2,650 mm,与Polo相比长了86 mm,并且和家族内的C Segment Sedan Jetta非常接近。它的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480 mm、1,751 mm,及1,468 mm。作为一款Sedan车型,它的后尾厢容量为521公升,当然肯定比掀背车型Polo的351公升来得更大。 在巴西市场贩售的Virtus共有两种动力单元可选,分别是1.6升四缸自然进气汽油引擎(117马力,162牛顿米扭矩),以及1.0升三缸涡轮增压引擎,其输出功率为128马力,及200牛顿米扭矩;在变速箱方面,与1.6升引擎匹配的是五速自排,至于1.0升涡轮引擎则匹配六速自排变速箱。 Virtus的外观一如既往以Polo的造型为设计主轴,不过它的前保险杠设计与Polo仍有差异,而它的尾部也采用了与新Jetta(尾灯)及Passat(尾部)极为相似的结合设计,车身则一样是六代Polo的Sedan版。 内装方面,Virtus沿用了新Polo的内装布局,中控台看起来更简洁,而且配备了家族式的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8寸中控台多媒体娱乐系统屏幕,以及10.2寸的全LED数位化仪表盘,科技感小跃升。 值得一提的是,Virtus只是Volkswagen计划在2020年前于巴西推出20款车型中的其中一款。接下来仍会有13款新车在巴西的组装厂投产。反观大马,Virtus是否会导入本地市场?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消息。您觉得这款入门级Sedan如何?欢迎大家留言。 É com muito orgulho que anunciamos o Virtus. O novo sedan da Volkswagen. Aguarde. #Virtus #vwbrasil […]
16 November 2017 / 0 comments
全新的Perodua Myvi终于在今天发布,还记得几个礼拜前的记者会上,P2的管理层曾经表示新的Myvi将会导入许多同级车首见的主动性安全配备,而且连最入门的等级也一样会标配车身动态稳定系统(VSC)和循迹防滑系统(TRC)以及4气囊,1.5L的版本还会有6气囊! 在当时的记者会上,原厂还公开的表示已经把新车送到ASEAN NCAP进行撞击测试,并且有信心可以拿到5颗星的最高评级。如今,随着新车正式被发布,全新Myvi的ASEAN NCAP测试成绩也正式出炉,毫无疑问的,这次主打安全的Myvi当然成功摘下了5颗星! 根据原厂的说法,他们是在11月16日(也就是今天)下午1时30分正式获得ASEAN NCAP通知,指新的Myvi获得5颗星的最高安全评级,而根据ASEAN NCAP现有的测试标准,P2只需要送一辆Myvi前往测试就可,因为无论是1.3L还是1.5L版本,都是采用同样的造车技术和车身钢铁结构。 在ASEAN NCAP刚刚公布出来的测试结果现时,全新Myvi在成人安全防护项目中获得了32.71的高分(满分36),在儿童安全防护项目中获得了43.14的高分(满分49),而且在被动安全配备项目中的分数也有15分(满分18),因此在三个项目中一律获得5颗星的评级。 此外,根据ASEAN NCAP发布的报告,车子在时速60公里撞击之后,车内的假人的重要部位基本完好,其中头部、大腿和脚步的防护评分都是“良好”(Good),而胸部和小腿部份的防护评分则是“不错”(Adequate)。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全新Myvi的详情,欢迎点击这里浏览CarBase.my。 2018 Perodua Myvi宣传册 2018 Perodua Myvi 1.3 Standard G 2018 Perodua Myvi 1.3 Premium X 2018 Perodua Myvi 1.5 High 2018 Perodua […]
16 November 2017 / 1 comment
没错,还是关于全新Perodua Myvi的新闻,今天注定是要给Perodua Myvi洗版了,这次我们把重点瞄准到Myvi专属的Gear Up套件身上,原厂为Myvi提供两种Gear Up套件,分别是外观和一些内装小用品的套件。 我们先从外观的部份开始,Gear Up外观套件在每一个不同Myvi等级的身上都不一样,其中Premium Package只有购买1.5L版本的车主才可选购,西马半岛的选购价格为1,250令吉,东马价格则是1,275.65令吉。 外观上这个Premium Package包括了镀铬的前水箱护照、镀铬后视镜外壳、镀铬的门板饰条、镀铬的车尾门饰条、镀铬的车窗饰条、镀铬的后保险杆饰条、后保险杆的空力套件,以及镀铬的车门踏板饰板。 如果你觉得Premium Package的配套内容太多,你也可以选购比较偏移的Executive Package,它在西马的价格为900令吉,东马价格则是917.95令吉,当然里面包含的配套内容也比较少,对比Premium Package少了后保险杆的空力套件,以及车本踏板的镀铬饰板。 当然还有更便宜的,就是Lifestyle Package,它在西马的价格为700令吉,东马价格则是714.45令吉,对比Executive Package又少了车窗的镀铬饰条,以及后保险杆的镀铬饰条。而如果你要最廉价的配套,那就可以选择Utility Package,西马价格是320令吉,东马价格则是326.60令吉,但它只有4个门遮阳板(Door Visor)。 当然你也可以把这些配套的东西分开来购买,我们在此也详细一一列出所有套件内容的单一选购价。 镀铬前水箱护罩 – 250令吉(西马)255.05令吉(东马) 镀铬车尾门饰条 – 200令吉(西马)203.95令吉(东马) 后视镜镀铬外壳 – 120令吉(西马)122.20令吉(东马) 车门镀铬饰条 – 250令吉(西马)255.05令吉(东马) 后保险杆镀铬饰条 – 150令吉(西马)152.85令吉(东马) […]
16 November 2017 / 1 comment
不知不觉Perodua Myvi面世至今已有12年历史,小编对当年这款新车面世时的新闻还记忆犹新(当时小编还在学院上学),与它同期发布的还有同样属于B-Segment掀背小车的Proton Savvy(也是小编人生的第一辆座驾),两款车是直接的竞争对手。 如今,Proton Savvy早已因为各种原因(不用小编告诉你,你知道的)而走入了历史,更被Proton当时的CEO形容为一个失败的产品,反观同时期发布的Myvi却也成为了本地车坛的一颗长青树,不仅在销量和口碑上取得好成绩,而且还发展到了第三代的车型,更成为了本地车坛的代表作之一。 虽然有些人对过去三代的Myvi都相当熟悉,但还是有些平时没什么留意汽车,尤其是刚步出社会的新鲜人对前两代车型不大了解。今天,就让小编深入浅出的带大家回顾过去两代Myvi的发展史和它们的进化史。 Perodua这家国产车公司的历史其实并没有很久,它在90年代才成立,而且是借助来自日本Toyota和Daihatsu的技术才得以制造出本身品牌的车款,而第一代的Myvi则是在2005年才正式面世,在此之前,P2推出过的车型不多,只有Kancil、Kenari、Kelisa和Kembara,而这些车款都早已被停产。 在那个年代,P2给人的感觉就是专门生产短途使用的小车,有些人可能会觉得Kembara是一款足以胜任长途旅程的车款,但毕竟Kembara主打四轮驱动和越野性能,是一辆比较硬汉的SUV,因此在舒适性上始终不如一般轿车来得舒适。 直到2005年,P2借助当代Toyota Passo/Daihatsu Boon的技术和底盘,在本地推出了第一代的Myvi。与其说是借助他们的技术,倒不如说P2其实是Rebadge对方的车款,并在一些外观和内装设计上做一些细节性的更动,因为那一代的Myvi无论在外型、技术还是内装上,都与当代的Passo和Boon属于孪生车款。 当年P2在推出第一代的Myvi时,就以空间和实用性来作为卖点,虽然Myvi是一款B-Segment的掀背车(Hatchback),但它却拥有同级对手难以匹敌的内装乘坐空间,而且舒适性而言也是P2当时表现最好的作品。 一代的Myvi在刚推出时分成三个等级,最入门的搭载一具1.0升排气量的自然进气引擎,这个等级只可选手排(5MT),没有自排变速箱的选项,而且配备上也是最阳春的,连前雾灯、铝圈等配备也没有,它还是在用着最传统的黑色铁拳,外面在盖上一个有造型的银色铝盖,也没有尾翼,售价只从4.1万令吉起。 中间和高规的等级则是搭载一具大家最熟悉不过的1.3升DVVT自然进气引擎,并提供了四速自排(4AT)的选项,而中间等级的SX也可选择手排变速箱,配备上也比较好看(不能说是完整),至于最高规格的EZi才有比较完整的配备。 小编还记得,当年购买中间等级SX或以下的消费者一律都没有气囊,而且也没任何的煞车辅助系统(也就是ABS+EBD和BA),更没有后座儿童安全座椅固定扣,要享有这些很初阶的配备,必须买到最高规格的EZi才有标配。 第一代的Myvi在推出之后,凭借它优秀的内部空间,同级车中还算不错的舒适性,大众化的外型和内装设计,在当时还算不错的油耗表现,以及容易保养与维修的特点,瞬即成为了大马最畅销的车款,更成为了后来P2超越Proton长期盘踞销售榜冠军的最大功臣。 到了2007年,P2再接再厉为Myvi追加一个定位比EZi更高的等级,叫做Myvi SE,其实所谓的SE只是更换了不一样设计的前后保险杆、铝圈、不一样造型的尾翼,还有皮革的内装和红色的车缝线,主打比较热血的年轻人市场,但它还是搭配同一具的1.3L DVVT引擎和4AT变速箱,而当时Myvi已经成为了本地路上能见度最高的国民车,几乎走到哪里都可看到Myvi驶过的踪影。 在2009年,第一代的Myvi迎来了一次小改款,这次的小改款变化幅度非常小,内装上其实没什么变化,比较大的差异在于前后保险杆的造型,前雾灯也换成了一个比较方正的设计,最高阶的Myvi SE也一样进行了小改款,并在音响主机的部份加入了当时很流行的USB连接功能,基本象征着CD光碟的年代正式走入历史,而且之前的1.0L的入门手排等级,也因为乏人问津而被取消了。 两年后的2011年,原厂意识到同一款车不能卖得太久,否则就会让消费者失去了新鲜感和购买的动力,因此P2推出了第二代属于大改款的Myvi,这一代的Myvi也就是大家口中的Lagi Best,也就是目前看到的这一代。 第二代的Myvi基本沿用了第一代一样的动力配置,只是外型和内装上进行了大幅度的重新设计,它依然还是Passo和Boon的近亲,依然还搭载同一具的1.3L DVVT引擎和4AT变速箱,只是原厂这次让消费者多了一个引擎选择,那就是1.5L的DVVT引擎。 还记得第二代Myvi刚发布时,很多人批评P2沿用旧的引擎,是一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对此P2作出解释,称引擎主体和机械结构虽然大致一样,但两种拥有不一样的调教,因此第二代Myvi 1.3L的动力会比第一代更出色。 凭借第一代打下的坚实基础,加上保留了大空间、容易保养和油耗表现不错的特点,第二代的Myvi推出后依然获得许多中下阶层消费者的青睐,当时Myvi在本地的总销量已经突破了50万辆的大关,成为我国历来最畅销的车款。 P2的脚步并没有因此停下来,在2年前也就是2015年,P2为第二代的Myvi推送了一个幅度比较大的小改款,不过这次的小改款依然只局限于外观上,而且小改款之前标配的鱼眼(Projector)头灯竟然被拔掉了,而且还依然没有搭载很重要的车身动态稳定系统(VSC),因此被一些人批评欠缺诚意,但这依然无阻Myvi的热销,虽然它的冠军位置已经被同厂兄弟Axia所取代,但依然每月缴出很不错而且稳定的销量成绩。 来到了2017年,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第三代的Myvi正式与大家见面了,而这一次原厂也听到了许多消费者的心声,因此在安全配备上一次过给完消费者,最入门的等级也一样标配VSC,而且至少有4气囊和全车系都有ISOFIX,同时全车系还标配了现时很流行的LED头灯组和引擎启动按钮。 因此第三代的Myvi毫无疑问是跨时代的作品,象征着Myvi走入了另一个时代,也象征着P2下定决心,以行动告诉大家他们要甩掉以往被人批评“安全配备没诚意”的包袱,也展示出他们要在未来10年甚至20年继续统治大马车市的野心! 第一代Perodua Myvi(2005-2008) 第一代Perodua Myvi小改款(2009-2011) […]
16 November 2017 / 1 comment
大家已经知道全新的Perodua Myvi已经正式与大家见面,大家也看过了原厂发布的完整规格和价钱,凭借第一代和第二代车型打下的坚实基础和良好口碑,第三代的后继车型肯定会继续在本地热卖,继续成为大马人的国民车。 其实早在上个月,原厂就已经事先邀请了一批汽车媒体前往他们位于雪州Sungai Choh的总部预览了这款新的Myvi,而且也让媒体在他们的内部试车场内简单的试驾了这款新的国民车,让媒体可以对它的驾驶感觉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我们事先声明,这次的试驾行程极短,而且是在一个内部而非公开的试车场内试驾,而且没人获得的试驾机会也只有短短一个圈,大概就只有两三公里的路程,为了公平起见,这次的试驾心得将会相对简短,不会像往常的试驾文那么的详细,以后有机会我们一定会再向原厂借车为大家带来一个更详细的试驾心得。 老实说这次新的Myvi在外型上确实是和前两代的车型有着近乎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不再像前两代一样的采用Daihatsu在其它国家的车型来作为外观设计基础,再进行一些细部的修改,这次Myvi的外型是完全由P2的设计师自主设计,并且整个设计过程都是在马来西亚进行。 原厂甚至号称它从2014年就开始进行了开发过程,计划代号为NSC(New Standard Compact,意思为全新标准的紧凑型小车),只是原厂一直对这项计划保密到家,因此外界对此一直没有听到风声,直到最近几个月网上才开始陆续传出消息和一些非原厂发布的偷拍谍照。 外观上这一代的Myvi变得不再像前两代那么的圆润和“可爱”,原厂这次对本地消费者的外型喜好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研究,发现本地消费者还是比较偏爱较为运动化和动感的外型设计,因此新的Myvi的外型如今显得较为方正和较多棱角。 头灯组如今全车系都搭配了LED,前方的雾灯(1.3 Standard G没有)依然是卤素灯泡,不过雾灯座周围包覆的镀铬饰条倒是让我想起了这一代小改款之前的Toyota Corolla Altis,至于尾灯的倒L型设计则是让我想起了这一代的Innova。 外观上,入门1.3的版本都是搭配14寸的铝圈,轮胎尺寸和前两代Myvi一样是175/65R14,而1.5L的版本则统一都是15寸的铝圈,轮胎尺寸是185/55R15,而且15寸的铝圈这次都是采用褐色的烤漆,让他看起来比较动感。 谈完了外观,我们浅谈一下车子的内装,以Myvi的价格你当然不可能指望它能给到你软质塑胶的中控台和门板,因此里面依然是全部硬质塑胶,但好在它的设计感不会很阳春,而且是采用黑色作为内装主轴,尤其是电子数位显示的冷气资讯幕,让它在这个价位了提升了不少质感,至少在视觉上是这样。 空间表现向来是Myvi的强项,以B-Segment掀背小车来说唯一可以和Myvi在空间感上竞争的大概只有Honda Jazz。这次三代的Myvi依然延续了这项传统,原厂强调新Myvi的整体车身尺寸都比前两代来得大,车长3,895mm(第二代3,685),宽度1,735mm(1,665mm),车高1,515mm(1,570mm),而新Myvi的轴距则是2,500mm(2,440mm)。 这一代Myvi在尺寸上唯一缩水的就是车高,不过原厂有强调之所以降低车身高度主要是为了营造一个更流线而且更运动化的外观感觉,而且新Myvi的车高虽然被降低,但坐进去后座依然很宽裕,我以173cm的身高来作为标准,前座调整到我的标准坐姿后,后座我依然拥有大约2个拳头的膝部空间,头部也有超过1个拳头的空间,以小车来说这样的表现已经是无可挑剔了。 空间和乘坐质感上唯一让我挑剔的就是它的座椅支撑性依然不足,我试驾过上一代的Myvi之后就发现它无论是前座还是后座,椅垫的长度都一样不够支撑完我的大腿,而且椅子的海绵也依然是偏软,软到我觉得不大适合拿来作为汽车的座椅,因为这种太软的海绵会让你的身体在弯道中产生太多的摇晃和摆动,而且也会让人缺乏安全感。 最后我们进入最重要的重点,就是它开上路的特性,我分别试驾了1.5L引擎的1.5 Advance,以及最入门的1.3G手排,老实说就算是1.5L引擎的版本,动力也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一般的都会驾驶肯定是没有问题,不过如果你想要有很强劲的动力很灵活的起步表现,那或许会让你有点失望。 至于1.3L的引擎版本,则因为我试驾的是手排的关系,引擎动力表现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一般超车和简单的爬坡还是可以应付的,只不过我觉得它的排档杆换挡的感觉有些突兀,有时会让你难以单凭手感去判断你要的档位是否已经被切换。 除此之外,我个人觉得全新的Myvi依然还是很“Myvi”,整体的操控感觉依然还是偏向舒适为主,在弯道中的表现并不会让你觉得太过稳定,而且车身侧倾的现象貌似也蛮多的,不过这次的试驾过程实在太简短了,我没办法在短短两三公里的路程内就写出一大堆完整的操控心得,否则我就是吹嘘骗读者了。 说完这么多,在这里简单的做一个总结,新一代的Myvi依然还是很Myvi,它依然拥有一个相当亲民的价格、依然还是掀背车、乘坐空间依然绰绰有余、外型依然还是很大众化,不过这次新的Myvi却在以往最大的短板(也就是安全)上作出了最大的突破,还有大马人最爱的LED头灯组,那还有什么理由是会让这款车没办法大卖的吗?如果你想到,你告诉我。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全新Myvi的详情,欢迎点击这里浏览CarBase.my。 a 2018 Perodua Myvi宣传册 2018 Perodua Myvi 1.3 […]
16 November 2017 / 1 comment
万众期待的大马国民车,全新三代Perodua Myvi终于如期发布了!相信大家已经知道,这一代的Myvi在配备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且在安全配备方面还新添了一套主动式的科技安全配备,可说是远远抛离了国内外品牌的同级对手在后。早前,我们已列出了新Myvi已知的配备规格,随着新车正式发布,我们再一次为大家梳理了新的完整规格列表,欢迎大家参考。 Perodua Myvi 1.3 Standard G – RM44,300(手排),RM46,300(自排) 标准配备: 机械性能: 1.3升 Dual VVT-i 自然进气引擎(代号1NR-VE) 排气量1,329 cc, 四缸汽油引擎 94 hp @ 6,000 rpm, 121 Nm @ 4,000 rpm 五速手排(5MT)或四速自排(4AT) 36公升油箱容量 3,895 mm 长, 1,735 mm […]
16 November 2017 / 0 comments
千呼万唤、经历了这么多的消息和新车预览后,全新第三代的国民车Perodua Myvi今天终于正式发布了!和之前公布的一样,新的Myvi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最入门的1.3G、1.3X、1.5H和最高阶的1.5AV. 价格方面,4个等级分别为4万4,300令吉(1.3 Standard G MT)、4万6,300令吉(1.3 Standard G AT)、4万8,300令吉(1.3 Premium X)、5万1,800令吉(1.5 High)和5万5,300令吉(1.5 Advance),以上价格皆为西马半岛的价格,并未包括保险。 这次连最入门的Myvi 1.3G也标配了LED的头灯组,不过它的LED头灯并没有内建鱼眼(Projector),而是采用类似Honda目前的矩阵式LED头灯设计,而且还有夜晚延迟熄火的功能,这是否意味着我国未来的马路上会堆满一堆的LED头灯在路上跑? 除了LED头灯之外,新的Myvi也会一律标配智能钥匙和引擎启动按钮,而且全车系一律标配车身动态稳定系统(VSC)、循迹防滑系统(TRC)、三合一煞车系统(ABS+EBD+BA),而且全车系还会标配5名乘客的安全带警示系统、两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扣(ISOFIX)以及紧急煞停警示灯系统(ESS),原厂也预计这款新车将会获得东盟新车安全测试(ASEAN NCAP)的5颗星评级。 而最重要的重点就是P2这次为Myvi搭上了一套名为高科技安全辅助配套(Advanced Safety Assist)的配备,这个配套整合了主动煞车系统(PCB)、前方碰撞警示系统(PCA)、前车离开警示系统(FDA),以及油门防止误踩系统(PMC),这些功能主要都是透过整合在前挡风玻璃上的摄影镜头进行操作,而且原厂还号称是本地第一款搭配类似高科技安全配备的平民车款,不过这个配套只标配在最顶级的1.5AV等级上。 根据原厂的介绍,新Myvi在空间上将比现有的Myvi更为宽敞,其车身长度达到3,895mm、车宽1,735mm、车高1,515mm,而轴距则是2,500mm,而且车内空间的宽度还达到1,450mm。原厂还特地强调NSC的车高比Myvi来得低,因此整体看下去将会更有运动感。而它的行李厢空间则是277公升,在把后排座椅的椅背躺平后,空间可进一步延伸到832公升。 外型上,新Myvi舍弃了前两代Myvi走的圆润造型路线,转而采用自家的设计,因此新的Myvi在外型上将不再和任何一款Daihatsu或Toyota车款拥有相似的设计。其中头灯组采用了较为方形的设计,中间的水箱护罩在高阶等级拥有一些镀铬材质的点缀,前保险杆两侧拥有圆形的雾灯。 侧边的轮圈尺寸分别是14或15寸,较高规格的等级的后视镜将会整合转向灯,而尾灯则是采用部分的LED混合部分的传统卤素灯泡。根据原厂的说法,他们在开发全新的Myvi时已经把许多国外品牌的B-Segment掀背小车直接视为假想敌和竞争对手,如Honda Jazz、Volkswagen Polo和Suzuki Swift等。 接下来就是动力规格的部分,Myvi入门的两个等级将会搭载Bezza身上的那具1.3升双VVT-i自然进气引擎,拥有94hp马力和121Nm扭力;而1.5L的引擎则同样拥有双VVT-i技术,最大马力为102hp,最大扭力是136Nm,原厂还号称这具引擎的最佳油耗数据为20.1km/L,这具1.5升的引擎代号为2NR-VE,引擎主体与现有的Vios那具引擎基本一样,只是细节上有些改变。 无论是1.3还是1.5L的引擎,统一都搭配同一具的传统四速自排(4AT)变速箱,和Bezza一样,原厂号称这具4AT变速箱获得了重新调校和改良,因此换挡效率和逻辑将会更好。至于最入门的1.3X,则可以另外选配五速手排(5MT)。 在详细的规格差异方面,入门的1.3G的前水箱护罩将没有镀铬饰条,而且也没有前雾灯,后视镜的外壳也整合了转向灯,而且还有电动调整功能,而1.3G的轮圈是14寸单色,轮胎尺寸和Myvi一样是165/60R14。 其它配备方面,如上面所提到,1.3G一样标配LED头灯组、4颗气囊、ESC、可躺平的后排座椅椅背、全车5个座位的安全带警示系统、整合在前乘客座椅的防攫夺挂勾、绒布座椅、仪表板的多功能资讯幕、普通的2-DIN音响主机,以及头灯自动关闭功能(只有自动关闭,没有自动开启)。 而在高一级的1.3X身上,则是多了前雾灯、前水箱护罩有镀铬饰条、电动折叠的后视镜、斜坡起步辅助系统(HSA)、停车熄火功能(ECO Idle)、整合在司机座椅背的USB充电插口、皮革包覆的方向盘和音响控制按钮、配有蓝牙功能的2-DIN音响主机,以及后排椅背的头枕。 而在1.5H的身上,则是比1.3X多了车身前后的空力套件与侧裙、双色的后保险杆、6颗气囊、后尾翼、整合在车内的SmartTAG系统,而轮胎尺寸也升级到185/55R15。至于在最顶级的1.5AV等级上,则是加入了皮革座椅、配有MirrorLink功能的彩色触屏荧幕主机、倒车摄影镜头、整合了自动煞车系统等的ASA主动安全配套,以及原厂标配的隔热膜。 新的Myvi将会和其它的Perodua车款一样,享有3年或15万公里的新车保固,这款新Myvi目前已经可在全国的Perodua陈列室看到完整的实车,不再是遮遮掩掩,也不再是网上流传的谍照。同时也可以浏览我们的姐妹网站CarBase.my,以了解全新Myvi的完整细节。 2018 […]
16 November 2017 / 0 comments
几天前,我们曾报道,全新三代的大马国民车,Perodua Myvi已接获1,500份订单,如今这项数据有了新的变动。根据原厂公布的消息,从11月9日截至16日下午12时为止,该厂共接获了5,000份订单! 严格上来说,新车在未发布前,还没正式开卖,而该厂在短短一周内取得这样的成绩可说是相当惊人了。无论如何,新车将在今午5时15分重磅发表。 新的Myvi将会拥有4个等级,分别是最入门的1.3 Standard G、1.3 Premium X、1.5 High和1.5 Advance,价格分别是4万4,300令吉(1.3 Standard G MT)、4万6,300令吉(1.3 Standard G AT)、4万8,300令吉(1.3 Premium X)、5万1,800令吉(1.5 High)和5万5,300令吉(1.5 Advance)。 2018 Perodua Myvi宣传册 2018 Perodua Myvi 1.3 Standard G 2018 Perodua Myvi 1.3 Premium X […]
16 November 2017 / 0 comments
就是今天了!有关注我们的朋友们肯定知道今天是第三代Perodua Myvi正式发布的日子。这一代的Myvi延续了上两代车型的魅力,还没发布就已经成为全城话题,甚至在开放预订的短短一天内就接获1,500张订单,创下了P2新车开放预订首天的最高记录,称之为“大马国民车”并不为过。 对于今日的发布会,我们Paultan.org将全程会为大家带来现场实况直播,直播视频将可在下午5时15分开始在我们的Youtube频道、Facebook专页以及网站内看得到,而且我们也是大会指定的媒体直播伙伴,不过直播内容是以英文与国语进行。 新的Myvi将会拥有4个等级,分别是最入门的1.3 Standard G、1.3 Premium X、1.5 High和1.5 Advance,价格分别是4万4,300令吉(1.3 Standard G MT)、4万6,300令吉(1.3 Standard G AT)、4万8,300令吉(1.3 Premium X)、5万1,800令吉(1.5 High)和5万5,300令吉(1.5 Advance)。 2017 Perodua Myvi预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