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132)

  • 原厂官宣! 2024 Proton X70 小改款开启预购, 车头造型大改, 支持Apple CarPlay与Android Auto, 安全配备更完整

    就在我们刚报道有销售员在网络上曝光了Proton X70小改款的重点规格表之后,Proton如今正式宣布小改款的X70开放接受新车预订,并且也对外确认了小改款X70的一些重点规格和配备,并且附上官方的宣传照! 根据Proton公布的官方宣传照,小改款的X70确认就是基于2022款的吉利博越的外型,其车头的保险杆、水箱护罩甚至连头灯组都有明显的变化,而车尾的后保险杆的设计也经过了调整,车侧也换上新的轮圈设计。 此外,Proton也确认小改款的X70将会换上尺寸更大、达到12.3寸的荧幕主机(之前为8寸),而且支持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原本就有的Nappa皮革座椅也从褐色改为灰色,并且搭载多彩选择的车内气氛灯! 同时原厂也明确确认小改款的X70将会搭载完整的第二级半自动驾驶辅助配套,这意味着它的自动跟车系统(ACC)如今将支持全速域,并且会加入车道居中辅助(LCA)功能,代表着它可在部份弯道中自动维持在当下的车道中间,对比目前X70的主动安全辅助配备有小幅度的进步。 至于其它细节则未有透露,不过我们预计小改款的X70将彻底放弃之前的1.8L四缸涡轮增压引擎,全车系都只提供和X50同一具的1.5L三缸涡轮引擎,这具排气量更小的引擎有177PS马力和255Nm扭力,搭配七速双离合器(DCT)变速箱,至于会否继续提供四驱版本则还有待确认。 Proton也宣布,对于X70小改款有兴趣的朋友如今已可向临近的Proton代理与经销商进行预订,订金为RM500,同时提前预订的首批客户还可享有神秘优惠,不过原厂并未给出小改款X70的明确上市时间表,而且也未公布它的接单价,仅表示X70小改款将会有一个“非常吸引”的价格。 想要了解Proton X70小改款的其它完整细节,请点击以下链接: 2025 Proton X70 小改款: 全车系1.5L三缸引擎, 车头设计大改, 荧幕更大, 支持无线 Apple CarPlay 与 Android Auto 2025 Proton X70 小改款: 四个等级间的配备差异逐个看 2025 Proton X70 1.5 Premium X […]

     



  • 长城 GWM Haval H6 HEV 确认7至9月本地发布, 本地组装

    长城汽车(GWM)确认已经预告许久的Haval H6将在今年第三季,也就是7到9月期间于我国市场正式发布,而且将会在本地组装(CKD),原厂预计将会引进两个HEV油电混合动力(Hybrid)版本,分别是高配版和低配版,而这也会是长城汽车首款在我国组装的产品。 大马长城汽车今天发表新闻稿向媒体表示,Haval H6 HEV将直接在本地组装而不会从中国引进,并且表示该公司在我国的汽车组装业务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马来西亚也会成为本区域内一个重要的生产与出口枢纽。 Haval H6已在今年5月宣布在本地开放接受新车预订,不过原厂至今都未公布其在本地的接单价或预估价,它是一款定位C-Segment的五人座SUV,车身尺码4,683×1,886×1,724mm(长x宽x高),轴距为2,738mm,整体尺寸大概与Proton X70以及Mazda CX-5接近。 即将来马的Haval H6 HEV,顾名思义就是Hybrid油电混合动力版本,它搭载一具的1.5L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引擎本身有167匹马力和285Nm的扭力,搭配一组可额外输出177匹马力的电动马达,综合马力输出达到243 PS马力,综合扭力530 Nm。 传动系统方面,与之匹配的是GWM自家的两速混动专用变速箱(Dedicated Hybrid Transmission,简称DHT),而不是之前流传的七速双离合器(DCT)。在低速行驶时,电动马达是主要的驱动力,直到高速时引擎才会介入发挥作用,系统将根据情况决定使用哪一个。 另外,在底盘部分,H6 HEV的前轴将采用麦弗逊(MacPherson)支柱,后轴则使用多连杆(Multi-link)设置;除此之外,新的H6还配备了电动助力转向,以及19寸的运动型轮毂(低配版为18寸),轮胎尺寸为225/55。 其他配备方面,H6 HEV还配备了矩阵式LED头等、LED尾灯、电动调节前排座椅、10.25寸数位化仪表盘、12.3寸中控台多媒体信息娱乐触控屏幕、氛围灯、天窗、六具安全气囊、360度全景摄像镜头,以及停车辅助系统等。 与此同时,除了一般常见的传统安全配备以外,新车还搭载了一套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ADAS)。值得一提的是,H6拥有超声波传感器、摄像镜头,以及雷达传感器,可实现自动紧急煞车(AEB)、全速域的自适应巡航控制、交通拥堵辅助、后方横向来车警示、变道辅助系统,以及智慧型闪避系统。 Haval H6 HEV高配版 Haval H6 HEV低配版

     



  • 2024 Proton X70 小改款规格表被提前曝光, 支持 Apple CarPlay 与 Android Auto, 完整第二级半自驾辅助配套

    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知道Proton将在今年某个时候发表小改款的X70,虽然原厂目前还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时间而且也未对外公布小改款后的规格表,不过网上却有一名自称是Proton销售员的网友,已提前曝光X70小改款的主要卖点,并且已开始向顾客接单。 根据网友Fadz Kamaruddin在Facebook群组分享的规格表,小改款的X70将会搭载重新设计的前后保险杆以及轮圈,内装的荧幕主机则会从现有的8寸升级到12.3寸,而且支持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换言之小改款的X70将会是Proton第一款官方支持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的产品! 除此之外,Fadz Kamaruddin也表示小改款的X70将会更换全新界面的数位化仪表板、新的Nappe皮革座椅以及增加之前没有的车内气氛灯,同时也会搭载完整的第二级半自动驾驶辅助配套,相信也是这个原因X70小改款才会更换新界面的仪表板。 在搭载第二级半自动驾驶辅助配套后,意味着小改款的X70将拥有全速域的自动跟车(ACC)系统,不再像之前只能在指定的车速才能有效启动,而且也会有车道居中辅助(LCA)功能,这些功能在目前还未小改款的X70身上都是没有的。 无论如何,鉴于这份规格表并非出自Proton官方渠道,因此其内容的真实性还是无法被完全确认,大家先当作参考就好。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根据早前被拍到的谍照,小改款的X70确实会换上重新设计的前后保险杆,就连头灯组和水箱护罩也和现有款式存在明显差异。 原厂早在今年5月就低调的淘汰了搭载1.8L四缸涡轮引擎的X70,因此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X70新车都已统一搭载1.5L的三缸涡轮增压引擎,这具引擎拥有177PS马力和255Nm扭力,搭配七速双离合器(DCT)变速箱,相信会被沿用到小改款的X70身上,所以小改款的X70预计也不会再提供1.8L四缸引擎的版本。

     



  • 小鹏 Xpeng G6 纯电SUV本地规格表曝光, 标准与增程版, 续航里程最长570公里, 最快6.2秒破百, 20分钟充电至80%

    中国的新能源车品牌小鹏(Xpeng)已经确认会来马,而且也已经委任我国的Bermaz汽车成为总代理,不久前小鹏汽车的纯电SUV小鹏G6也被目击悬挂正式注册的车牌出现在我国道路上,而日前也有网民在网络上曝光了小鹏G6在我国的规格表,但不确定这是否属实。 根据网友Jacson Foo在Facebook群组分享的这份规格表,我国即将发表的小鹏G6在规格上与新加坡市场一样,都是分为标准版(Standard)和增程版(Long Range),两个版本都是搭载后轴单马达,因此是后轮驱动的版本,至于性能更强的双马达四驱版本则看似不会来马。 标准版的小鹏G6搭载一组66kWh容量的电池,官方公布其续航里程数据达到435公里(WLTP测试标准),支持最高215kW的DC快充,只需20分钟即可从10%充电到80%,而使用11kW的家用AC充电盒则需要7.5个小时充满电。 在性能部分,标准版的小鹏G6搭载一组后置式的电动马达因此是后轮驱动,拥有255hp马力和440Nm的扭力,小鹏官方的数据称其0-100km/h加速成绩6.6秒,极速为200km/h。 至于增程版的小鹏G6则搭载容量更大,达到87.5kWh的电池,支持最高280kW的DC快充,同样号称只需20分钟就可从10%充电至80%,若使用11kW的AC家用充电盒则需要9.5个小时充满电,其续航里程可达570公里。 而在性能部分,增程版的小鹏G6虽然同样采用后轴单马达的配置,但其马达输出功率被上调至282hp马力,扭力则维持一样440Nm,0-100km/h加速成绩缩短至6.2秒,极速同样为200km/h。 除此之外,这份被曝光的规格表还明确指出两个版本的小鹏G6都将搭载同样的20寸轮圈,轮胎尺寸为255/45R20,同时这位网友也自称来自小鹏汽车位于雪州Shah Alam Glenmarie的总部,相信他是小鹏汽车的销售员,因此这份规格表的可靠度高不高,就由大家自行判断了。 参考回小鹏G6在泰国市场的价格,它在当地的正式售价介于150万到180万泰铢(约19.5万到23.4万令吉)之间,而Bermaz早前也明确表示小鹏汽车在我国的定位是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因此预计其来马后的价格也不会便宜,至少不会比Tesla便宜就是了。 作为小鹏G6对手,同为纯电动SUV的Tesla Model Y,其在我国的价格介于19.1万到23.8万令吉之间,而性能版的Tesla Model Y Performance则要价28万令吉。 小鹏G6(曼谷车展实拍)

     



  • 与 Caltex 和 Touch ‘n Go 一起 GOyang-GOyang , 简单步骤添油即可获得价值RM10的1,000个Caltex积分点数

    Caltex与Touch ‘n Go合作共同推出GOyang-GOyang奖励计划,只需透过几个简单的步骤在Caltex油站添购燃油,就可赚取价值高达RM10的1,000个Caltex积分点数,并可用来兑换燃油! 获得奖励的方式非常简单,当您身处Caltex油站5公里的范围内时,您手机的TNG eWallet应用程序即会收到弹出通知,点击进入电子钱包,接着点击GOyang标志并开始摇晃手机,您就会收到一组推荐代码。 在收到推荐代码后,您只需在CaltexGO手机应用程序或网站进行注册并把推荐代码复制贴上,随后前往任何一家Caltex油站添购RM30或以上的燃油,完成后您就可即时获得价值RM10的1,000个Caltex积分点数,就是这么简单! 透过CaltexGO,您还可获得其它更多的奖励与优惠,包括可在每次消费时赚取积分,并可使用积分兑换燃油或其它的专属优惠。 使用CaltexGO,您也可透过各种便利的付款方式在Caltex油站添油和消费,并且可随时翻查以往的消费记录。即刻注册成为CaltexGO会员,并开始享受来自GOyang-GOyang奖励计划带给你的各种好康!

     



  • 传 Volvo 2030年全电动化目标有变卦,改续研发混动车型

    根据多家海外媒体报道,基于全球市场对纯电动车的需求未达预期,Volvo将喊停2030年实现全电动化的目标,改为继续研发混动车型,但截至目前为止,Volvo官方仍未对此作出回应。 如果消息属实,这将会是第二家调整电动车目标的汽车制造商;不久前,保时捷才宣布下调此前制定的2030年电动车占比新车销量80%以上的目标【点击这里查看新闻背景】。 据了解,Volvo正在考虑继续研发其现有的SPA1模组化平台,以更新混合动力技术。目前,有关平台正应用于XC90和XC60轻混动版本和插电式混动版本上。 报道称,未来Volvo的研发重点将会是插电式混动车型,同时其混动车型将持续销售到2030年,这无疑与早前该公司宣布的品牌纯电动化目标背道而驰。 “混动车型为我们尚未准备好转向完全电动化的客户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Volvo的插混车和轻混车仍然深受客户欢迎,我们将继续投资于这一产品阵容。”Volvo首席执行长Jim Rowan在近日的季度投资者线上会议上这么表示。 在这之前,Volvo曾官宣,随着欧洲准备在2035年前禁止销售内燃引擎车型,因此在2030年之后,Volvo将不会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任何一辆非纯电动汽车。

     



  • Cycle & Carriage 加盟 Stellantis, 成本地 Peugeot 代理商

    Stellantis Malaysia宣布与我国历史悠久的汽车代理商Cycle & Carriage合作,委任后者成为集团旗下品牌Peugeot在我国的代理商之一,进一步拓展Peugeot这个法系品牌在我国市场的销售与服务网络。 拥有125年历史的Cycle & Carriage今天宣布与Stellantis Malaysia正式完成签约仪式,该公司将成为Stellantis Malaysia旗下的代理商之一,Stellantis Malaysia董事经理Jamie Morais表示,该公司的目标是要在今年底将Peugeot于我国的代理商数量提高至30家。 作为起步,Cycle & Carriage位于吉隆坡Cheras、雪州Batu Caves和槟城乔治市(Georgetown)现有的汽车销售与服务陈列室,将从今年第四季开始同时为Peugeot提供展示与销售服务,并在明年在西马半岛的北马和南马地区开设更多的代理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Cycle & Carriage早就已和Stellantis集团存在合作关系,该公司在新加坡和越南市场是Stellantis集团旗下品牌的代理商。同时Cycle & Carriage也曾在2002到2007年间短暂成为过Peugeot在本地的代理商之一。 除了Peugeot之外,双方也表示Cycle & Carriage未来也会加盟成为Stellantis集团旗下其它品牌的本地代理商,但未明确指出哪一个品牌。Stellantis集团早前已经确认旗下的Citroen、Jeep、Alfa Romeo和新能源车品牌Leapmotor(零跑)将会进入或重返大马市场。 根据Stellantis Malaysia早前在一场活动上公开的资讯,Citroen在重返大马市场后的品牌定位将会比Peugeot稍低,主打面向大众化市场,而Peugeot则主打中端偏高的市场,至于美系豪华SUV品牌Jeep则主打高端豪华市场。

     



  • 传意大利政府介入考虑让 Alfa Romeo、Maserati 出售予中国车企以升级为电动车品牌;Stellantis 发声明称并无此意

    根据中国媒体《CNMO科技》报道,意大利政府正在考虑要求Stellantis集团向中国车企出售旗下的Alfa Romeo和Maserati,以升级为电动车品牌。 相关报道还引述消息称,有多家中国车企求购Alfa Romeo和Maserati已经不再是秘密,并点名东风、吉利和奇瑞都有可能是潜在买家。 针对此事,小编尝试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但并没有找到更多报道,而《CNMO科技》的报道【点击这里查阅】则是引述意大利媒体所作出,究竟消息是否属实仍有待考究。 不过,无独有偶的是,日前Stellantis集团公布最新财报,结果显示该集团今年上半年的利润减半,为此Stellantis首席执行长Carlos Tavares还放话可能会关停部分不赚钱的汽车品牌【点击这里查阅新闻背景】。 就在此事传开以后,有关Maserati被抛售的消息便开始甚嚣尘上,昨天,Stellantis还特地发表声明,称无意出售Maserati,也无意将该业务与其他意大利豪华汽车集团进行合并,这段话看似在回应上述传闻,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巧合的是,《汽车之家》也引述《CNMO科技》的报道作出分析【点击这里查阅】,并点出了一则在今年7月12日的相关报道,即意大利政府正在考虑通过颁布法令,接管Stellantis集团旗下已停产的汽车品牌,并将其转让给中国车企,以来鼓励它们在意大利设厂。 《汽车之家》的分析师吴沛哲表示,意大利在欧洲众多国家当中,新能源转型一直较为落后,而意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有意出手扶持意大利本土电动汽车工业的发展。 “相比于中国有一个非常长远的新能源转型的规划,并且能够按照规划的路径推动产业发展,意大利政府在新能源转型方面缺少一个统一和长远的方案。” 无论如何,Stellantis在最新的声明中强调:“Stellantis重申对Maserati美好未来的坚定承诺。Maserati作为Stellantis旗下14个品牌中的独一无二豪华品牌,有着我们坚定不移的支持。”

     



  • Continental UltraContact UC7, Premium Contact C 与 UltraContact UC6 SUV 系列轮胎将搭载 ContiSeal 技术

    德国知名轮胎品牌Continental宣布将旗下的ContiSeal轮胎自动修复技术下放至本地市场更多的家用轮胎系列产品上,从本月底开始我国销售的Continental UltraContact UC7,PremiumContact C和UltraContact UC6 SUV系列轮胎都将搭载这项技术。 根据Continental Tyre Malaysia的介绍,ContiSeal技术是在2003年首创推出,并在过去20年来不断经过改进和优化,它是一层铺设在轮胎内层的硫化物保护层,在轮胎被尖锐物体刺穿造成破洞时可自动修复破洞并确保车辆能继续正常行驶,而无需立即更换和修补轮胎。 该公司也指出,ContiSeal技术在经过多年的改良之后,已被证明可即时有效修复80%个类型的轮胎破洞,以及99.9%直径不超过5mm的轮胎破洞,并在自动修复之后确保轮胎内的气压不会透过破洞往外泄漏。 Continental也强调,ContiSeal对比目前市面上的失压续跑胎(Run Flat Tyre)拥有更多好处,因为一般的失压续跑胎是透过侧边胎壁加固的方式让轮胎在破损后可继续低速行驶一段时间,但对轮胎的后续可靠和安全性也会造成损害,因此失压续跑胎在破洞行驶一段路程后就必须更换,难以被修补。 而ContiSeal技术则是直接针对轮胎破洞点进行粘合方式的修复,不受外部环境与温度影响,也不会影响轮胎的安全与可靠性,而且破洞后的轮胎也可使用传统方式修补并继续使用。 除此之外,由于ContiSeal采用了特殊的硫化技术处理,因此拥有ContiSeal技术的轮胎也可带来另一项好处,那就是更低的滚动噪音,让轮胎在实际行驶时所产生的噪音分贝可降低3dB,而且ContiSeal的保护层也被证实长期有效,其保护层的有效寿命甚至比轮胎自身的橡胶层寿命更长。 当然,搭载ContiSeal自动修复技术的轮胎也有其小小的缺点,那就是价格,但在长期使用中只要ContiSeal成功修复破损的轮胎,就可替车主省去不少的麻烦和时间。 Continental也表示这项ContiSeal技术和该品牌的轮胎一样,都可享有来自原厂的标准保固。该公司表示在2024年7月底前,我国销售的UltraContact UC7,PremiumContact C和UltraContact UC6 SUV系列,尺寸介于16至20寸的轮胎都将搭载这项技术。

     



  • 工程部长:紧急车道宽度不足,加叻大道无法实施智能通道

    根据《星洲日报》报道,工程部长拿督斯里亚历山大指出,基于紧急车道宽度不足、道路蜿蜒和丘陵等多种特性因素,加叻大道(Kuala Lumpur-Karak Highway,简称KLK)无法实施智能通道(SmartLane)举措。 他表示,在高速大道的任何部分启动智能通道之前,政府需要考虑的方面是路肩的宽度和高速公路路线的几何因素。“由于紧急车道的宽度不足以及KLK沿线的特性,KLK无法实施智能通道。” 亚历山大是在昨天于上议院回答上议院马诺兰的附加提问时如是指出。所谓智能通道是指在有控制地使用路肩或紧急车道作为附加通道,这一措施可避免在交通拥堵或发生车祸等事故时分散车流来增加高速大道的通行能力。 亚历山大还表示,大马大道局(LLM)和特许经营公司ANIH已计划采取几项短期、中期及长期行动,以克服KLK的交通拥堵问题,其中包括在中枢大道(LTU)十字路口附近的64.3公里处、文冬的玛拉理科初级学院(MRSM)U转处和通往云顶的岔路处的沿线多个地点实施车道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