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comments
在上个月宣布于中国降价之后,中国吉利控股集团和德国Mercedes-Benz集团联营的电动车品牌smart也宣布在我国市场降价,目前在售的smart #1纯电跨界SUV两个较入门的版本都在价格上有所调降,只有性能版的Brabus车型价格维持不变。 smart #1是在去年11月21日于本地正式上市,并且分为Pro、Premium和Brabus三个等级,在此之前它们的价格分别是RM189,000(Pro),RM219,000(Premium)和RM249,000(Brabus),它们都可享有原厂的4年不限里程的标准保固,以及8年/20万公里的电池保固。 而在这次的降价之后,入门版的smart #1 Pro售价变成RM169,000,中间定位的smart #1 Premium为RM209,000,而性能版的smart #1 Brabus则维持RM249,000的售价。换言之,它的降幅最大达到了2万令吉。 而为了安抚之前已经买了smart #1 Pro和Premium的现有车主,总代理Pro-Net也宣布为现有车主提供4年的免费保养配套,但仅限于购买Pro和Premium的车主,购买Brabus版的车主不在此例。 smart #1 Pro和Premium都只搭载一组后置式的电动马达,拥有272匹马力和343Nm的扭力,0-100km/h加速成绩皆为6.7秒。但最入门的Pro的电池容量仅为49kWh,而Premium则是66kWh,因此Pro的续航里程只有315公里,而Premium则有440公里(皆为WLTP测试标准)。 而性能版的smart #1 Brabus则有两组电动马达,综合马力达到428匹,综合扭力543Nm,0-100km/h加速成绩3.9秒,搭载和Premium一样的66kWh电池,续航里程400公里。三者都支持22kW的AC和150kW的DC快充协议。 2023 smart #1 Premium smart #1 Brabus
/ 0 comments
由中国的吉利控股和德国的Mercedes-Benz集团共同联营的电动车品牌smart宣布正式为我国带来旗下第二款产品,也就是属于Coupé SUV的smart #3,同时也宣布它在本地正式开放接受新车预订,并且也公布了它在本地的完整规格与配备。 和之前已经发布的smart #1一样,smart #3在本地将会分为Pro、Premium和Brabus三个版本/等级,其中Pro将会作为入门级车型的存在,而Brabus则会作为售价最高的车型,但三者之间的配备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差距就在于它们的性能和续航里程,以及Brabus专属的一些配件。 smart #3是在去年4月于中国的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其外型与现有的smart #1非常酷似,两者最大的差异就是车尾,与smart #1较为方正和强调空间实用性的设计对比,smart #3的车尾更强调流线和运动感,因此可被归类为一款纯电的Coupé SUV。 它的车身尺码为4,440×1,844×1,556mm(长x宽x高),轴距为2,785mm,对比smart #1其车身总长度稍微要长一些,同时也更低矮一些,因此整体的运动感感觉更明显,而smart #1的尺码则是4,270x,1822x1636mm,轴距也比smart #3短一些,只有2,750mm。 虽然如此,smart #3还是一样采用和smart #1同一组的SEA模组化底盘,这组地盘是由吉利集团专门针对电动车而开发的模组化底盘,目前也被应用在同集团的Volvo EM90、Polestar 4、Zeekr 001等多款电动车上。 smart #3搭载的电池组容量分别为49kWh(Pro)和66kWh(Premium和Brabus),续航里程最长可达325公里(Pro)、455公里(Premium)和415公里(Brabus),其中只有Pro版本是采用后驱单马达的配置,Premium和Brabus都是两组马达各别驱动前后轴形成电子四驱系统。 后驱单马达版本的smart #3拥有272匹马力和343Nm的扭力,0-100km/h加速成绩为5.8秒,极速为180km/h;而四驱双马达的smart #3 Brabus则有422匹的综合马力输出,综合扭力为543Nm,0-100km/h加速成绩只需要3.7秒,极速一样为180km/h。 由此可见,smart #3基本就是沿用了和smart #1同一组的电池和马达配置,而且连底盘是一样的,虽然原厂多次强调它并不只是单纯的基于smart #1衍生而成的Coupé SUV,而是一款完全不同的纯电SUV,但大家要如何看待smart #1和smart #3彼此间的关系,相信大家还是各有各的解读。 […]
/ 0 comments
BMW除了在今天开幕的2024马来西亚车展上为大家带来性能版的纯电i5 M60 xDrive之外,其实也带来了更符合大部份人需求的汽油引擎版本的全新5系列大改款,不过目前来马的暂时只有属于入门的520i,而且目前还未公布它的正式售价,仅处于开放接单的阶段,预估价为RM340,000。 新一代的520i在外观上其实和纯电动的i5没有多大差异,主要是因为这一代代号G60的全新5系列在开发时原厂就采用了纯电动与传统内燃式引擎版本同步开发、同享底盘的策略,所以两者除了动力规格的差异外,还是保留了很多的共同点。 不过,520i由于没有标配原厂的M Sport运动化外观套件,因此在前后保险杆以及方向盘等造型上会与本地标配M Sport套件的i5有着较大差异,但它作为一款豪华品牌的四门房车,还是标配了LED头灯和尾灯组,并且采用双色的19寸轮圈。 在内装部份,它一样有标配12.3寸的全数位化液晶仪表板、14.9寸的微曲面荧幕主机、多彩车内气氛灯、附记忆功能的电动皮革座椅、四区自动恒温冷气系统、后座冷气出风口等。 在动力规格方面,它搭载一具代号B48的2.0L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同时还有48V微型油电系统(Mild Hybrid)作辅助,拥有208匹马力和330Nm的扭力,0-100km/h加速成绩7.5秒,极速可达230km/h。 在安全配备部份,新的520i一样有搭载了完整的主被动安全辅助配套,包括自动跟车(ACC)、车道居中辅助(LCA)等功能都一应俱全,原厂号称达到了第二级的半自动驾驶辅助功能。
/ 0 comments
在2024马来西亚车展的首日媒体预览活动上,国产品牌Proton虽然没有在现场带来任何一款新车,但却为现有的X50带来原厂的R3 Lite Accesories Package套件,这个原厂的套件更多知识在一些外观上的改装,并不对性能有直接影响。 根据原厂人员的介绍,这个套件的价格为RM7,500而且是限量生产,只有售价RM101,800的X50 Premium以及售价RM113,300的X50 Flagship才能选配,整体与去年发表的X50 R3 20th Anniversary Edition(限量200辆)大致内容相同。 这个套件包含了X50专属的前保险杆和后保险杆下护唇,以及车侧的侧裙,同时也有专属的18寸黑色多爪式轮圈、拥有R3铭牌的水箱护罩、R3 Limited Edition的车尾铭牌,前引擎盖上也多了一条红黑相间的贴纸,内装部份头枕也多了R3压花,而中控台饰板上也有R3的铭牌,以及拥有R3压花的地毯。 除此之外,这个套件并不包含其它足以改变X50性能和操控的配件,所以在性能部份它是和一般版本的X50 Premium以及X50 Flagship还是维持一样的,同样都是以1.5L三缸涡轮增压引擎,搭配七速双离合器变速箱为主。 Proton X50 R3 Lite Accesories Package
/ 0 comments
继去年11月在本地市场发表了纯电动的i5之后,德系豪华品牌BMW如今宣布向本地市场追加性能更强的纯电动i5,也就是挂上“M”名号的i5 M60 xDrive,它已在本地开放接单,预估价为48万令吉。 在外观上,它和去年11月在本地发表的i5 eDrive40 M Sport并没有太大差异,这主要是因为去年发表的i5 eDrive40本身就已标配了原厂的M Sport运动化外观套件,所以两者的前后保险杆造型设计都是一样的,乃至内装的设计也整体一致,只是在外观和内装细节上有些差异。 在外观部分,性能版的i5 M60 xDrive搭载21寸的轮圈(eDrive40 M Sport为20寸),而且轮圈背后的煞车卡钳也采用了红色烤漆设计,上面有一个显眼的“M”徽章造型,左右两侧的后视镜采用了碳纤维材质的外壳,车尾的行李箱盖上多了一条小鸭尾造型的小尺寸扰流片,也是碳纤维材质,车顶一样有一个全景式的玻璃天窗。 在配备部份,它一样搭载了全LED的头灯组和尾灯组,并且具备自动遮蔽部份光源和调整照射角度的智慧头灯组功能,车内一样有一组12.3寸的全数位化液晶仪表板、搭载BMW OS8.5的14.9寸微曲面中央荧幕主机、Bowers & Wilkins的环绕式音响系统,而且一样支持Digital Key Plus智能钥匙系统,意即能透过手机直接解锁或上锁车门。 其它配备部份,它还有运动化取向的M主动式电子避震器、四区自动恒温冷气系统、后座冷气出风口、电动调整且附记忆功能的真皮座椅、自动防眩后视镜,还有就是整合在中控台和门饰板上,看似水晶玻璃效果的多彩车内气氛灯。 作为i5车系里的性能表率,i5 M60 xDrive拥有两组个别安装在前后轴上的电动马达形成电子四驱系统,综合马力达到442kW(601PS)、综合扭力达到795Nm,0-100km/h加速成绩3.8秒,极速可达到230km/h。 在电池容量和续航效能部份,i5 M60 xDrive搭载一组容量达到83.9kWh的电池,也就是和i5 eDrive40 M Sport同样的容量,续航里程最长可达516公里(WLTP测试标准),比eDrive40 M Sport的582公里稍少,而且一样支持22kW的AC家用充电协议,以及最高205kW的DC快充,只需要34分钟就可从10%充电到80%。 除此之外,i5 M60 xDrive也一样搭载了完整的第二级半自动驾驶辅助配套,包含全速域的自动跟车系统、车道居中辅助系统、车道偏移警示系统、盲点侦测系统等都一应俱全,而且还有BMW与电影配乐大师Hans […]
/ 0 comments
根据日本媒体《日经亚洲》报道,日本正在与东盟(ASEAN)计划于东南亚区域制定首个汽车生产、销售联合策略以对抗积极进驻区内的中国电动车企,有关策略预料将在今年9月经济部长会晤时敲定细节。 据了解,这一策略将涵盖人员培训、生产脱碳(Decarbonization)、矿产资源采购、生质燃料等新领域投资的合作。在人才培训方面,日本打算动用经济产业省预算中的1,400亿日圆(约42亿令吉)来资助东南亚,届时区域内的汽车组装厂和零件供应商的员工将接受数码技术培训。 领域的投资方面,双方将考虑共同采购电动车电池所需的材料,并探索回收电池等领域的研究,而正在考虑的计划之一是研发由废弃食用油制成的生质燃料。 另外,日本技术也将用于检测工厂的二氧化碳排放,促进向再生能源的转型。除此之外,日本和东盟也将携手向全球宣传双方在环保方面的努力,希望借此促进汽车出口。 《日经亚洲》指出,近年来,随着比亚迪(BYD)、上汽集团(SAIC)等中国车企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日益强化,对日本车企构成威胁,日本车企急需政府介入制定联合策略,而日本将自身定位为“值得信赖的伙伴”在技术研发、人员培训等领域的贡献将有利于东盟。 该报道还称,素有“东南亚底特律”的泰国在去年销售的纯电动车总量当中,有85%来自中国车企。报道还引述匿名车企高层的谈话表示,由于利率上升等因素,东南亚的汽车需求整体下降,但泰国政府在电动车补贴方面很慷慨,只有中企因此受惠。
/ 0 comments
Proton首款纯电动车(EV)真的要来咯,而且看来会是不久之后的事情了!Proton的子公司Pro-Net今天宣布举办品牌名称竞猜,而且明确表明要大家竞猜的就是Proton旗下的纯电动子品牌的名称,同时还随文告附上了有一张活动宣传图,图中还透露了关于Proton首款EV的一些蛛丝马迹… 根据Pro-Net的说法,这次的竞赛活动主要是为了让民众一起参与并见证到Proton的首款纯电动车的产品发布过程,而且该公司也准备为优胜者送出现金奖,大奖为RM5,000的现金,第二名奖金为RM1,500现金,而第三名则是RM1,000现金。 换句话说,只要你能猜出Proton这个主打纯电动车的子品牌的正确名称,那你就可以带走RM5,000的现金!而且除了前三名外,还会有5名入围最终候选名单的优胜者可获得RM100的奖金,竞赛期至今年6月5日结束。不过说实在的,Pro-Net和Proton并没有给出任何提示(又或者给了提示只是我不懂?),所以要大家盲猜,这难度也太高了吧? 这也意味着,Proton的纯电动车将不会直接以Proton品牌的名义在本地发布和销售,而是会额外成立一个隶属于Proton的子品牌,而且这个子品牌将只会推出和销售纯电动车款。 想要参加这项猜名竞赛的朋友,只需要点击这里前往Pro-Net的官网,输入个人资料与联系方式后,即可提交你心目中的竞猜答案,之后再参加一个简单的小游戏,完成后再透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给身边亲友即可。 而在Proton这款号称品牌首个纯电动车的产品上,我们可以从Pro-Net发出的活动宣传图里看出它大致的车型轮廓,不难看出它与本月初刚在中国发表的吉利银河E5(Galaxy E5)拥有同样的正面轮廓,不仅车头头灯组的线条相似,就连左右两侧后视镜的轮廓也大致相同,所以我们几乎可以断定Proton的首款纯电动车,就是基于吉利的银河E5! 虽然银河E5已在本月初在中国正式发布,不过吉利还是一贯的采用中资车企常见的挤牙膏首发,没有对外一次过公布完新车所有完整的规格和详情,而且银河E5也在中国处于“即将销售”的状态,因此一些比较详细的官方规格我们也暂时还未能获知。 根据我们目前已知的确认消息,吉利银河E5采用的是GEA模组化底盘,它是由吉利的SEA底盘改进和演变而来,因此也算是和同集团的Volvo EM90、Polestar 4和Zeekr 001等共用底盘。 吉利表示银河E5将会搭载一套完整的智能化与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号称拥有三重防护结构,一旦侦测到电池进入过高的温度便会开启单向防爆泄压阀向外部快速泄压,以降低电池自燃起火甚至是爆炸的机率。 根据中国工信部早前曝光的资讯,吉利银河E5的车身尺码为4,615×1,901×1,670mm(长x宽x高),轴距为2,750mm,是一款五人座的纯电跨界SUV,整体尺码与大家比较熟悉的Honda CR-V相当,若按照本地标准可被归类为一款C-Segment的SUV。 外型部份,银河E5延续了吉利银河电动车系列的家族脸设计,采用两侧扁平造型的头灯组,搭配一个与前保险杆整合在一起、类似于传统水箱护罩的前脸设计,车尾则采用贯穿式的LED光条尾灯组,整体的外观设计也算是简洁。 内装部份,它一样采用了时下比较流行的简约风设计,中控台没有过多无谓的装饰,只有中间一个大尺寸的荧幕主机,搭配一个双幅式设计的方向盘,冷气出风口也完美隐藏在中控台上下半段的接缝位置之间。 此外,根据中国媒体的报道,吉利银河E5是一款真正意义上面向国际市场而开发的一款纯电动车,因为打从研发初期开始,吉利就采用了左驾和右驾版本同步开发的策略,而这也是我国Proton能这么快引进银河E5并贴牌成Proton纯电动车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中国媒体也指出,银河E5作为一款五人座的电动SUV,其第二排座椅的椅背可以作两段式的倾斜角度调节,而且前排两张座椅也具备了加热通风功能(我国没什么机会用得到),甚至还有按摩纾压功能。同时它也配备了16支喇叭组成的高级音响系统,前排座椅的头枕内也整合了扬声器,让整体聆听效果更立体也更具沉浸感。 至于价格部份,我们目前当然也还不知道Proton的首款纯电动车会在本地以怎么样的一个价格开卖,不过吉利银河E5在中国的价格介于15万到20万人民币之间,以今天的汇率换算,相当于9.72万到12.96万令吉之间。 虽然我国政府目前有为所有进口的纯电动车提供税务全免(销售税除外)的优惠,不过基于Proton身为国产品牌的身份关系,预计这款纯电动SUV会在本地的Proton生产线组装,但也有可能首批新车是从中国进口,之后再改为本地生产,就像当年的Proton X70一样。 吉利银河E5
/ 0 comments
自去年8月举办了发布活动后,德系品牌Volkswagen迟迟未对外公布性能钢炮Golf R本地组装(CKD)版的正式售价,如今相隔9个月,大马Volkswagen原厂正式公布了它在本地的正式售价。 根据原厂公布的价格表,本地组装的Volkswagen Golf R的正式价格为RM334,012,此价格已包含了原厂5年无限里程的新车保固、5年的原厂保养和5年道路紧急援助服务,若只需要2年保固(同样是无限里程)+5年道路紧急援助服务配套的话,则只需要RM317,434。 在改为本地组装之后,Golf R如今标配原厂的“R Performance Package”,其中包含有Akrapovič钛材质排气管、“Drift”及“Special”驾驶模式等,这些配备之前在进口版的Golf R身上是没有的,作为对比,之前进口的Golf R在本地的正式价格为RM357,584(5年保固)。 Golf R还是一样搭载同一具和Golf GTI相同的2.0L TSI四缸涡轮增压引擎,但最大马力上调到320匹,最大扭力也上调到400Nm,搭配七速DSG双离合器湿式变速箱,以及4MOTION全轮驱动系统,0-100km/h加速成绩4.8秒。 在搭载Akrapovič钛材质排气系统之后,如今Golf R的重量也随之减轻了7公斤。此外,正如前述,新车也追加了漂移(Drift)和特殊(Special)驾驶模式,其中特殊模式在某些国家被称为纽柏林(Nurburgring)模式,主要是让车子拥有更偏向赛道取向的驾驭感觉和性能。 不但如此,新车也额外搭载了和Golf GTI Clubsport一样的扰流尾翼,并且换装一套19寸的Estoril铝合金轮毂,其他额外追加的配备还包括了投影在前挡风玻璃大镜上的HUD抬头显示、智能手机无线充电面板,以及自动远光灯辅助功能。 其他配备方面,这次新的Golf R也搭载了一套IQ.Drive半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其中包括有自适应巡航控制(ACC)、自动煞车辅助(AEB)、车道维持辅助(LKAS)和盲点侦测(BSM)等。 另外,在车身配色方面,新的Golf R将提供三种车身配色可选,其中包括有主打的招牌蓝(Lapiz Blue)、深黑色(Deep Black),以及纯白色(Pure White)。 2024 Volkswagen Golf R
/ 0 comments
随着小改款的Mazda CX-5在农历新年前正式在本地发布,总代理Bermaz汽车也陆续向本地媒体提供各个等级的小改款CX-5进行试驾,继之前拿过了柴油版的CX-5之后,这次总代理向我们提供了汽油版的2.5G 2WD High,也就是没有涡轮增压引擎的2.5G版本。 和之前一样,CX-5在本地提供多种不同种类的引擎供选择,从汽油到柴油引擎、从自然进气到涡轮增压都有,而且还有不同的排气量可选,就只差在国外搭载48V Mild Hybrid微型油电的M Hybrid版本没有来马,不过这应该也是总代理的有意为之。如果你想要看看完整的CX-5小改款配置和价格表,可以点击这里看回我们之前的文章。 毕竟我国市场是很简单的,作为一款面向大众市场的主力车款,只要还能买到纯燃油引擎版本而且配备不会太差,一般上这里的消费者都还是不太会想要选择Hybrid油电混合动力的版本,哪怕只是Mild Hybrid也一样,毕竟大多数人还是以实际角度出发。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汽油价格目前还是比大部份国家都更便宜(新燃油补贴政策推出之后就不知道了),而对于大部份人来说,节省下来的油钱也无法覆盖日后潜在的更换Hybrid电池成本,加上油电车款目前在我国的二手市场价格还是相对吃亏,所以还是有许多消费者不太想入手Hybrid油电车款,而总代理选择不要引进M Hybrid版本的CX-5也是出于现实的考量,就好像许多车企不再推出手排车一个道理。 回到正题,在众多个版本/等级的CX-5当中,小编其实觉得高配版的2.0G High和2.5G High是性价比最高的,相对于搭载涡轮引擎的2.5G Turbo以及柴油引擎的2.2D High,它的价格不仅比较便宜,而且在配备的部份也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而且在动力表现上其实也不差,同时更兼顾了一点油耗表现。 我们这次试驾的2.5G High在本地的正式售价为RM177,370.40,作为对比搭载涡轮引擎的2.5G Turbo的售价为RM191,170.40,而柴油引擎的2.2D High则是RM182,732.80,因此如果你觉得2.0G的版本在动力上满足不到你的需求,而又不想花太多的预算在购车这件事上,其实2.5G High是一个很好的折衷选择。 作为一具排气量2.5L的自然进气汽油引擎,它的动力表现自然是比不上另外两具都有涡轮增压的2.5G Turbo和2.2D柴油引擎,尤其是在起步加速的部份,贴背感明显会比后两者更少,不过诚如许多人所说,在一般日常家用车的身上,马力和扭力也不一定说是越多越好,很多时候也得考量到整体的油耗表现以及车价的部份,如果说只单纯追求动力而不用顾虑其它方面的话,那还不如买一辆超跑或高性能的纯电动车就好,对吧? 而CX-5 2.5G High正好就在价格、油耗和配备部份都完美兼顾到了这些点,虽然动力不如2.5的涡轮引擎但它还是绝对够用,而且油耗表现也比2.5的涡轮引擎要好上不少(我得到的仪表板油耗数据是10.7km/L),而且小编长期潜伏在本地的CX-5 FB车主群里,其实也看过不少CX-5 2.5 Turbo的车主投诉它蛮耗油的。 当然,论油耗的话柴油版本的2.2D High绝对会更好,但大家也懂的,很多马来西亚消费者还是对柴油引擎的可靠性和质感抱有怀疑的态度,所以柴油版本的CX-5对比汽油版的CX-5,一路以来其销售比例都不算太高,虽然也是会有一些车主会选择柴油版的CX-5,但以道路上的能见度来说,它还是比汽油版的CX-5要低很多。 而在配备部份,CX-5 2.5G High的配备其实和2.5 […]
/ 0 comments
最近在本地市场上相对比较沉寂的日系品牌Nissan刚透过他们的官方FB账号宣布将会参加下周开幕的2024马来西亚车展(Malaysia Autoshow),并且透过图片方式预告他们即将在车展上公开展示的产品,除了大家已经很熟悉的Serena、Navara和Almera外,还有一款本地暂时还没在售的Nissan Kicks e-Power! 根据总代理陈唱汽车发布的这张图片来看,最右侧的车款明显就是Nissan Kicks,而且其车侧还有e-Power的字样,这明显就是在预告Nissan即将在车展上公开展示Nissan Kicks,或至少是Nissan的e-Power油电混合动力(Hybrid)技术。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照片中的这款Kicks并不是今年3月才刚在北美全球首发的第二代大改款的全新车型,从其轮廓看来,可以确认它是第一代小改款的Kicks,第一代小改款的Kicks是在2020年5月于泰国全球首发,同年6月在日本本土上市,它也有推出搭载e-Power油电动力配置的版本。 有趣的是,我国的Nissan总代理陈唱汽车之前也曾多次预告会把Kicks这款B-Segment SUV引进大马市场,无论是2018年的初代小改款前的型号,一直到2022年2月的一直Youtube短视频,都有预告过要把Kicks引进大马,不过多年过去了,我们依然没看到Kicks的身影。 根据Nissan的介绍,e-Power油电系统是以车上的电动马达为主要动力来源,传统的汽油引擎只是负责向马达的电池组供应电源。Kicks搭载的是一具1.2L代号HR12DE的三缸汽油引擎,最大马力有79匹,最大扭力103Nm,负责产生电源并供电给车上的1.57 kWh电池组。 这组电池组在接收到引擎产生的电源后,将把电源输送给车上的马达,这具马达的输出功率为95 kW,相当于129匹马力和260Nm的扭力,负责驱动Kicks的前轴,但引擎依然会在必要时扮演辅助角色为Kicks提供额外动力。 所以这次Nissan预告要把Kicks摆放在车展上公开展示,会不会又是一次“狼来了”的戏码?抑或只是想借用Kicks这款车的平台来对外展示Nissan的e-Power油电混合动力技术?到时候就会有所分晓啦! 第一代小改款的Nissan Kicks e-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