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28)

  • 宁德时代发表钠离子电池新品牌 Naxtra,料今年杪实现量产!低成本、起火风险更低,有望撼动锂电池主导地位

    如题所述,中国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CATL)在4月21日于上海举办的“边界觉醒”发布会上,重磅推介旗下钠离子电池新品牌“钠新”(Naxtra),并宣布该品牌首款乘用车动力电池预计将于2025年12月正式实现量产。 根据宁德时代官方的介绍,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达175Wh/kg,接近目前主流的磷酸铁锂(LFP)电池。有鉴于此,Naxtra的面世也为电动车及储能市场带来更多可能。 宁德时代研发联席总裁欧阳楚英表示,随着产业链日益成熟,钠离子技术在成本控制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创办人曾毓群则认为,未来该技术有望分食宁德时代现有LFP电池市场的一半份额。 事实上,宁德时代早在2021年就成为全球首家推出钠离子电池的大型动力电池厂商。业内专家指出,钠资源广泛分布、价格低廉,加之其电化学特性优越,在安全性方面具备相较锂电更低的起火风险。 另一方面,除了Naxtra外,宁德时代还同步发布了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据官方介绍,该电池在常温下充电5分钟即可支持520公里续航,即便在寒冷气候下,也可于15分钟内将电量从0%提升至80%。 宁德时代首席技术官高焕透露,今年将有超过67款全新电动车型搭载神行电池,但未详细区分各代产品在具体车型中的应用。此外,全球已有逾1,832万辆配备宁德时代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在66个国家/地区上路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还发布了全新“骁遥双核电池”系统。该方案采用“双核架构”与“自生成负极”技术,灵感源自民航客机的“双引擎”配置,意在进一步提升电动车的运行安全性与系统稳定性。

     



  • Chery Lepas L8 SUV 正式下线!奇瑞新子品牌首款车型,车身尺寸与 Tiggo 8 Plus 相近,即将登录东南亚市售?

    去年10月,奇瑞汽车(Chery)官宣推出全新面向国际市场的子品牌Lepas,该品牌定位为“注重家庭的新一代都市精英”。而今时隔数月之后,Lepas首款车型,也就是L8 SUV已正式量产下线。 从外观和车身结构来看,这款Lepas L8与去年7月更新的Tiggo 8 Plus高度相似。后者为五座或七座中型SUV,长4,715mm、宽1,860mm、高1,745mm,轴距为2,710mm。虽然Lepas L8的具体参数尚未公布,但可合理推测其硬件规格将与Tiggo 8 Plus接近。 Tiggo 8 Plus在中国提供两种动力总成,即包括1.6升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引擎,最大功率197 PS、峰值扭矩290 Nm,匹配七速双离合变速箱;以及2.0升版本,最大功率254 PS、峰值扭矩390 Nm,搭配八速自动变速箱。 此外,有中国媒体指出,Tiggo 8系列也规划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及纯电动(EV)版本,预计Lepas L8也将采用类似的多元动力策略,以应对不同市场的需求。 据了解,Lepas品牌是以出口为导向,瞄准的是东南亚、中东及南美等新兴市场。至于品牌命名,奇瑞表示,其灵感源自于Leap(飞跃)与Passion(激情)的结合,象征品牌追求动感、优雅与活力的综合平衡。 无论如何,L8只是开始。根据奇瑞规划,Lepas品牌将迅速扩展至多项主流细分市场,进一步丰富其全球产品矩阵。换言之,这不仅是新车的下线,更是一个全新品牌迈向全球化的起跑信号。

     



  • 陆兆福:摩托与汽车驾照交通理论课程8月起将整合为一

    交通部长陆兆福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摩托与汽车驾驶执照的交通理论课程(KPP01)将整合为一,考生今后只需参与一次课程即可应对两种类别的驾照考试。 “以往摩托和汽车是分开授课,现在将合并为统一的学习内容,重点强化安全驾驶意识。此举有望加快驾照申请流程,同时也能减少学员的培训成本。” 陆兆福是在出席JPJ成立79周年庆典活动时作出上述宣布。他指出,这项新安排预计将在今年正式落实,相关的实施细节,包括条件、执行方式和操作程序,将由道路交通局(JPJ)进一步公布。 另外,他也提到,整合课程是JPJ推动服务现代化的一部分,以配合其他一系列便民措施,其中包括MyJPJ手机应用程序新增的功能,用户将能通过Touch ‘n Go电子钱包缴付罚单和各类费用。 此外,JPJ即将启用新版官方网站,采用更简洁、直观的界面和最新技术,提升使用体验。他也预告,JPJeBid系统将推出专属手机应用程式JPJeBid Mobile,提供更流畅、更友好的车牌竞标体验。

     



  • 零跑 Leapmotor C10 今年年底将在本地组装!Stellantis 位于吉打 Gurun 的组装厂将成为出口东盟市场的枢纽中心

    Stellantis与中国电动车制造商零跑汽车(Leapmotor)正式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大马开启本地组装(CKD)计划。根据协议内容,零跑在我国的首款CKD车型,也就是C10将在2025年底于Stellantis位于吉打州Gurun的厂房投产,项目初期将投入约500万欧元(约2,400万令吉)。 C10是在2023年10月首次登陆大马市售,这次的本地组装计划不仅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也意在推动零跑汽车进一步打入东南亚及更广泛的海外市场。未来,零跑还计划将B10(五人座SUV)及C10 REEV(增程式电动车)等车型引进本地生产。 Stellantis东盟区总经理杨佳俊(Isaac Yeo)指出,马来西亚将成为集团在区域内的关键制造枢纽。“我们将以零跑汽车为切入点扩展本地产能,后续会引入B10等更多车型,最终将Stellantis旗下其他品牌产品也纳入本地制造。” 他说,C10的初期生产将采用半散件组装(SKD)方式进行,并计划逐步过渡到完全散件(CKD)生产。随着出口市场逐步展开,Stellantis也在评估引入本地零部件供应商,加速零跑汽车的本地化进程。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对整个东盟市场的出口,最快2026年、2027年便会向其他地区供货。 “选择Gurun组装厂作为主要基地,是因为其地理位置优越、设施成熟,以及接近6万辆的年产能,有利于迅速放大产能并高效辐射周边国家。这也符合Stellantis“在东盟制造,为东盟服务”的区域策略。” “Stellantis将持续提升Gurun厂房的电动车组装能力,而零跑C10也将成为该厂首款本地组装的纯电车型。这不只是对Stellantis意义重大,也象征着马来西亚在东盟新能源车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杨佳俊这么表示。 另外,正如前述,除了C10以外,Stellantis也计划在本地推出C10 REEV版本。不过由于当前法规仍将REEV归类为内燃引擎车型(ICE),集团正与贸工部(MITI)及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MIDA)紧密合作,研究如何重新定义REEV以适应本地和东盟市场的法规环境。 出席签约仪式的零跑汽车创办人兼CEO朱江明表示,此次合作将成为零跑汽车布局东南亚市场的重要一环。“我们相信,与Stellantis的合作不仅将带来先进技术和新动力,也会为整个马来西亚汽车产业注入新活力。” 零跑国际CEO辛天舒也补充,此举展示了双方推动清洁能源交通解决方案的共同承诺。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他还确认,未来C10车型将会加入Android Auto及Apple CarPlay功能。“虽然目前还未配备,但我们已经在计划中,很快会推出。” 作为此次活动的一部分,零跑还展出了C10 REEV、C11和C16 REEV三款车型,组成“东南亚之旅”车队,自中国启程,途经多国,总里程超过3,000公里,为品牌区域拓展造势。

     



  • 原厂预告长城 Ora Good Cat GT 将来马, 运动化外观与内装点缀, 马达功率提高至171PS/250Nm, 续航里程460公里

    在昨日的一场媒体活动上,大马长城汽车(GWM Malaysia)除了让即将来马的坦克500(Tank 500)提前亮相外,也在活动上预告另一款产品即将来马,那就是性能版的Ora Good Cat GT! 对比目前已经在本地销售的标准版Ora Good Cat,性能版的Ora Good Cat GT在外观上做了许多运动化氛围的提升,让它整体看起来更有跑风,并且也增加了象征运动感的黄色饰条点缀,包括左右后视镜、前保险杆、侧裙、刹车卡钳、后保险杆,还有内装的中控台、座椅皮革和门饰板也都做了黄色点缀。 除此之外,原厂也为它换装了造型更外扩的后尾翼,车尾保险杆也加装了扰流片,并且也有专属的GT性能版车身铭牌,而且也把轮毂升级成18寸的双色轮毂。而且GT版也独享标准版没有的弹射起跑(Launch Control)功能,能够让它在全功率输出的情况下从静态开始起跑。 不仅如此,如果我们对照回泰国市场的Ora Good Cat GT,它除了在外观和内装多了一些运动化点缀外,在动力规格部份也做了提升,它搭载的前置式马达的马力输出从标准版的143PS(105kW)提高到171PS(126kW),扭力也从210Nm提高到250Nm。 但在电池容量方面则保持不变,依旧是一组57.7kWh的磷酸铁锂(LFP)电池,但因为性能输出的提升,因此导致它的续航里程也略有减少,从标准版的480公里略为下降到460公里(NEDC测试标准)。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些都是根据泰国的Ora Good Cat GT为标准,本地的GT版本未必会全盘照搬。 标准版的Ora Good Cat在我国同时提供400 Pro和500 Ultra两个版本,前者售价为RM114,500,后者则是RM144,500,前者搭载的是57.7kWh容量的电池,而后者则搭载较大的63.1kWh镍钴锰酸锂(NMC)电池,续航里程可进一步提高到500公里(同样是NEDC标准)。

     



  • GWM Tank 500 发布前实车亮相, 搭载2.0L HEV油电系统, 定位高端豪华的七人座越野SUV, 已开放预购, 售价35万以下

    长城汽车(GWM)早前宣布旗下的高端豪华越野SUV坦克500(Tank 500)在本地正式开启预购,并且确认其预估价在35万令吉以下,而在昨日的一场媒体活动上,大马长城汽车原厂也公开展示了这款即将来马的七人座SUV,让我们可以提前一窥这款售价不便宜的SUV在本地会搭载怎样的配备。 坦克500采用的是非承载式车身(Body on Frame)设计,这种车身设计对比一般房车采用的一体化车身结构(Unibody)设计拥有更好的地形越野能力、拥有更好的承重与拖拽能力而且强度也更高,而且它是采用三排七人座的布局,在中国市场也被视为是Toyota Land Cruiser的竞争对手,其尺码为5,070×1,934×1,905mm(长x宽x高),轴距为2,850mm。 原厂已经确认来马的坦克500暂时只有HEV油电版一个等级,搭载一具2.0L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拥有244PS马力和380Nm扭力,搭配一组可输出106PS/268Nm的电动马达,综合马力输出达到346PS,综合扭力648Nm,变速箱是九速自排(9AT)并采用四轮驱动的方式。 这款主打越野能力的豪华SUV拥有是一种不同的驾驶模式供切换,其中四种为普通道路的驾驶模式,另外七种则是针对越野需求的驾驶模式,并且搭载机械式锁定的中央差速器,而且号称有800mm的涉水深度,其车身离地高度也达到了224mm。 在配备部份,这次亮相的坦克500搭载了全LED头灯和尾灯组、车顶行李架、电动尾门、电动伸缩的侧边踏板、全景式天窗、20寸轮毂、12.3寸数位化电子仪表、14.6寸支持Android Auto和Apple CarPlay的屏幕主机、附记忆功能和冷气通风功能的电动皮革座椅、三区自动恒温冷气系统、12支喇叭组成的Infinity音响系统、抬头显示器、手机无线充电面板、第二排的车窗遮阳帘,以及可电动折叠的第二和第三排座椅。 在安全配备部份,坦克500除了有最基本的6颗气囊以外,也搭载了完整的第二级驾驶辅助配套,包含全速域的自动跟车(ACC)、自动煞车辅助(AEB)、车道维持辅助(LKAS)、车道居中辅助(LCA)、盲点侦测(BSM)等功能,而且本地将同时提供三种不同的车身配色供选择,分别是灰色、白色与黑色。

     



  • 中国政府强势介入, 车企不得再使用“自动驾驶”与“高阶智驾”等误导性宣传字眼, 不得擅自招募用户进行驾驶辅助测试

    中国安徽早前一辆小米SU7电动车发生车祸导致车内三名女大生被烧死事件后,中国政府如今强势介入该国车企在半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干预,出台更强硬的政策,严格规定车企们不得再使用“自动驾驶”、“自主驾驶”和“高阶智驾”等宣传名词,以免误导消费者。 根据多家中国媒体的报道,中国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两天前透过官网发布公告,强调将会加强监管该国国内目前的“自动驾驶”与“智能驾驶”技术发展,外界普遍猜测这是因为早前发生的小米SU7发生车祸导致三名女大生被困车内烧死一事,导致中国政府终于坐不住而选择出手,强势监管该国的“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与市场宣传。 工信部在其官网的公告中提到,该国政府重申车企必须在研发驾驶辅助系统时必须展开充分的实验与验证,明确订立各种紧急相应措施和对所有功能设立应用边界,同时也不得对消费者作夸大宣传,不得再使用“自动驾驶”、“自主驾驶”和“高阶智驾”等具有误导性的字眼,而且也有义务向用户明确说明驾驶辅助系统的各种安全提醒、使用限制等。 除此之外,该国政府也明确禁止车企在未透过监管单位的批准下,擅自招募并透过车主进行各种驾驶辅助系统的公开测试,中国车企目前普遍存在所谓的“千人团”、“万人团”等,即直接透过现有车主测试新增的驾驶辅助系统功能或新开发的软体版本,而中国政府的这项做法,即是禁止车企私自利用车主们充当免费的“白老鼠”,若车企需要透过车主收集新系统的使用体验与回馈,就须先向监管单位申请和报备。 除了禁止车企使用“自动驾驶”等具有误导性的宣传字眼外,该国政府也明确规定车企必须依照监管单位认可的标准明确标示该套驾驶辅助系统属于第几级的自动化程度,即所谓的“L2”、“L3”等等,而且也规定车企每次推出驾驶辅助系统的OTA软体更新前都必须做好充分的验证,并先获得监管单位的批准,且不能频繁的推送OTA。 而另一个重点,就是中国的车企如今已不得再对外提供“遥控停车”、“一键召唤”等功能,因为该国政府认为以现有的技术无法确保车辆在无司机操作和监管的情况下安全完成整个遥控停车和一键召唤的功能与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政府此次出手干预之前,中国汽车业的“自动驾驶”技术已基本是乱象丛生,虽然有不少大型车企推出的驾驶辅助系统确实是相当安全与可靠,但也有一些车企与销售存在夸大甚至是虚假宣传的行为,导致一些消费者误以为他们购买的车款确实能在毫无人为干预与监督的情况下实现高度自动驾驶,严重乖离了驾驶辅助系统研发的初衷。

     



  • 2025 Volvo S90 小改款首发, 外型改变较明显, 屏幕更大

    Volvo定位旗舰的四门房车S90面世至今已有9年时间,它是在2016年的北美国际车展上全球首发,如今原厂也为它推出了第二度的小改款以维持市场竞争力,而对比之前在2020年的第一次小改款,这次小改款的改变幅度与范围似乎比之前更大更明显。 以Volvo目前的产品布局与研发策略来看,搭载传统内燃式引擎的车款近期内似乎不会再有大改款的出现,就好比XC90一样,原厂已经明确表示只会为XC90持续更新和小改款以维持其竞争力,主要是让不想入手纯电动EX90的消费者可以有另一个选择,而这次的S90也一样,主要就是与纯电动的ES90共同销售,满足不想要入手纯电动车但又想要购买Volvo旗舰四门房车的消费者。 这次改款的S90在外观上比之前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其头灯组虽然保留了雷神之锤的LED日行灯设计,但整个头灯组其实经过了重新设计,造型与之前已经有明显的不同,中间盾牌式造型的水箱护罩所采用的中网排列方式也采用了和XC90小改款一样的设计,下方前保险杆左右两侧的进气口也经过了修饰,整体变得更为简洁锐利。 而在车尾部份,它的改变幅度同时也是相对比较明显的,尾灯组明显经过了重新设计,采用了和头灯组相呼应的“雷神之锤”灯具造型,而且其底座也做了黑化雾面处理,车牌悬挂的位置也从原本的后保险杆上移到后行李盖上,虽然如此,但它的车身轮廓依旧还是维持9年前的设计,毕竟它只是一个小改款。 而在内装部份,小改款的S90也跟随时代步伐,将原本只有9寸的屏幕主机做了升级,扩大到11.2寸的新荧幕,三幅式方向盘的六点钟方向也做了镂空设计,原厂还强调小改款的S90的隔音表现经过了强化,而且也标配了电子避震器,让它拥有更舒适的驾驶体验。 原厂暂时还未对外公布小改款S90的动力规格与配置,但估计它会沿用现有的2.0L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作为主力,同时提供48V微型油电(Mild Hybrid)和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选择,基本与现有的S90维持相同的动力配置。

     



  • Neta 哪吒汽车被指已与债权人达成协议, 以母公司股权抵债

    中国媒体近日报道指出,深陷财困的新能源车品牌哪吒汽车(Neta)日前已与多家主要伙伴与供应商达成协议,双方同意以母公司合众汽车(Hozon)的股权抵偿拖欠的债务,让哪吒汽车得以暂时度过难关并暂时逃过被破产清算的噩运。 根据中国英文汽车媒体《CnEVPost》的报道,哪吒汽车已经与134家合作伙伴与供应商达成了股权抵债的协议,将其拖欠的20亿人民币(约12.1亿令吉)当中的70%欠款转换成母公司合众汽车的公司股权用来抵债,而剩余的30%欠款则将转换成无利息债务,从今年5月开始分期15个月偿还给供应商。 据多家中国媒体的报道,哪吒汽车目前有几家大债主,当中就包括了知名的汽车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CATL)和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Gotion High-tech),这两家主要供应商都已经同意了哪吒汽车提出的股权抵债和分期还债方案。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哪吒汽车已经完全脱困,因为接下来的15个月他们还需要每月定期向债权人偿还总数6亿人民币(约3.63亿令吉)的欠款。 成立自2018年的哪吒汽车是合众(Hozon)汽车公司旗下的新能源车品牌,而合众汽车则是在2014年成立,两者的企业经营历史都不算久。根据中国媒体的报道,哪吒汽车在过去几年的业绩都非常惨淡,2021年亏损了48.4亿人民币(约29.64亿令吉)、2022年亏损66.66亿人民币(40.82亿令吉)、2023年亏损68.67亿人民币(42.05亿令吉),三年累计亏损183.73亿人民币(112.5亿令吉)。 而作为哪吒汽车的母企,合众汽车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根据资料,合众汽车在去年(2024)第一季度就亏损了12.89亿人民币(约7.9亿令吉),近年来主要都只是依靠不断的融资筹集营运资金,其融资方包括了多家具有中国国企背景的当地企业,以及宁德时代(CATL)等大户,但持续的巨额亏损已让许多投资者对合众以及哪吒汽车的前景失去信心。 根据报道,哪吒汽车2023年的新车总销量仅有12.75万辆,远未能达到25万辆的年销量目标,甚至在去年10月被曝出拖欠员工薪资、强迫员工降薪等一系列负面消息,而哪吒汽车创始人方运舟也在去年12月向员工发布内部信函,坦承公司正面临财政与经营危机,并提出六大改革举措,包括推行全员持股计划、优化组织结构、聚焦海外市场等。

     



  • Continental UltraContact UX7 轮胎本地上市, 专面向SUV车款而开发, 覆盖15至22寸, 强调安全、可靠与静音表现

    德国轮胎品牌Continental宣布向本地市场推出全新的UltraContact UX7系列轮胎,而且是专门面向当下正夯的SUV车款而开发,而且覆盖了15到22寸的多种不同尺寸需求,如今已可透过Shopee、Lazada和TnG线上平台购买。 Continental亚太区轮胎零售部主管Dalibor Kalina表示,SUV市场在近年来取得爆发性的增长,而Continental也预计这股SUV热潮在未来几年还会持续在更多国家和市场蔓延,因此Continental新推出的UltraContact UX7系列轮胎将能更好的切入主流市场,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非常适合在城市道路行驶的SUV,同时也能满足轻度越野的需求。 根据介绍,新的UltraContact UX7系列轮胎主要强调其安全、可靠性和静音表现,其采用的X-Force Mocroblocks的压花技术可确保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化,提供更好的抓地力和稳定性表现,而其采用的Adaptive Diamoond Compound轮胎配方则可以最大程度的将轮胎产生的动能转化成适当的热能,让轮胎无论在干地还是湿地环境下都能拥有较好的煞车表现。 而作为一款专为SUV车款而开发的轮胎UltraContact UX7除了适用于一般路况较好的市区柏油道路以外,也适合用来进行轻度越野,原厂宣称其胎壁内嵌了Robust360技术打造的金属内圈,有助于强化胎壁结构,足以吸收大部份来自路面颠簸产生的震动,并提高驾驶稳定性。 与此同时,它采用的Diamond Compound配方也号称拥有更强的结构性,有助于减低轮胎碾过尖锐物体时因结构被贯穿而导致发生爆破或漏气的机率,并以此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并且也搭载了Continental知名的NoiseBreaker 3.0技术,有助于将轮胎高速滚动时产生的噪音波进行有效导流,以此来提高行驶时的静音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