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34)

  • 普险协会: 将加速处理天然气输送管爆炸案灾民的保险理赔

    雪州Putra Heights天然气输送管爆炸案导致许多人在事后都相当关注受影响的居民和灾民们能否获得保险公司相关的赔偿,而马来西亚普通保险协会(PIAM)就针对此事发布文告作出说明,表示一般上的汽车与房屋保险都包含了针对此类火灾事故的赔偿,而且也表示将敦促旗下的保险公司优先并加速处理灾民们的保险索偿程序。 该协会指出,4月2日的天然气输送管爆炸案导致附近的305名居民和公众受伤,并对附近的331辆私人交通工具、88栋建筑物和237所住宅构成损坏,该协会在获悉此事后已准备好优先并加速处理灾民们的保险索偿申请,包括汽车保险、房屋火险、个人意外保险等。 该协会主席黄国庆也表示,一般标准的汽车保险配套都包含了针对火灾所造成的损坏赔偿,而房屋火线也有针对火灾提供保障;至于有购买个人意外保险的灾民,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合约内容所列明的赔偿金额。 “我们理解灾民们目前身处的困境,我们保证将会加速处理灾民们的保险索偿申请,尽快完成所有的审核程序,让灾民们可以尽早获得相关的赔偿。我们预计接下来将收到大批灾民提出的房屋火险和汽车保险的索偿申请,我们随时准备提供协助。”

     



  • Carro 向受天然气输送管爆炸事件影响的居民借出30辆汽车

    如题所述,Carro将向日前受天然气输送管爆炸事件影响的居民借出至少30辆汽车作为临时代步工具。当前,这家经营线上汽车交易平台的公司正在与交通部、雪兰莪州政府及相关单位紧密合作,协调救援行动并分发援助物资。 Carro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一举动是公司更广泛援助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受灾居民恢复出行能力,尽早重返正常生活。 “看到当地居民在佳节期间遭遇如此严重的灾害确实令人惋惜。我们希望伤者早日康复,也希望这些车辆能为部分居民提供便利,帮助他们逐步恢复日常生活,减少不便。”大马Carro首席执行长Derrick Eng这么表示。 此外,该公司正在与交通部长陆兆福、雪州投资、贸易及公共交通事务行政议员黄思汉,以及其他相关单位合作,协调援助措施。在这之前,黄思汉曾表示,受影响的居民可通过其办公室申请借用汽车,但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4月1日早上,位于雪兰莪蒲种布特拉高原的天然气输送管发生爆炸,这场灾害导致超过277户房屋和399辆汽车遭殃。根据媒体报道的新闻照片,许多居民仓促逃生时留下的车辆受到高温损害,车身面板融化、油漆烧焦、玻璃破裂,灾后景象令人触目惊心。

     



  • 原厂预告确认! MG S5 EV 即将来马, BYD Atto 3 与 Proton eMAS 7 同级对手, 续航里程最长550公里, 今年5月发布!

    MG Malaysia透过社交媒体平台对外发表了新品预告,正式确认旗下另一款纯电动跨界SUV车款MG S5 EV即将来马,新车预计将在5月正式发布,并且已开放让有兴趣的朋友/准车主提前留下联系方式,以方便获取第一手的消息! 虽然MG Malaysia并未明确说出“MG S5 EV”的名字,但从原厂公布的预告图里所能看到的车头造型来判断,可以100%确认它就是不久前才在曼谷国际车展上亮相的MG S5 EV,也被外界视为是MG4的SUV版本。 MG S5 EV的车身尺码为4,476×1,849×1,621mm(长x宽x高),轴距为2,730mm。与大家熟悉的BYD Atto 3对比,后者的尺码为4,455×1,875×1,615mm,轴距为2,720mm,因此两者算是同级对手,与Proton eMAS 7都属于C-Segment的纯电动SUV。 在泰国,MG S5 EV同时提供标准续航(Standard Range)与长续航(Long Range)版本,前者搭载一具50kWh容量的磷酸铁锂(LFP)电池,而后者则是搭载64kWh的镍钴锰酸锂(NMC)电池;前者的续航里程宣称可达到416公里(NEDC测试标准),而后者则声称可以达到550公里。 在动力配置上也有所差异,标准续航版的MG S5 EV搭载一组后置式的电动马达,拥有170PS(125kW)/250Nm的功率输出,0-100km/h加速成绩8秒整;而长续航版则搭载输出功率更高的后置马达,拥有245PS(180kW)/350Nm的输出,0-100km/h加速成绩缩短至6.1秒。 而在充电效能部份,标准续航版的MG S5 EV支持11kW的AC慢充和88kW的DC快充,原厂表示它还搭载了6kW的V2L反向供电功能,意即可利用车上电池反向家用电器供电,而长续航版则同样支持11kW的AC慢充但DC快充部份提高到140kW,号称只需少于30分钟就可从10%充电至80%。 在配备部份,泰国的MG S5 EV标配了18寸轮毂、LED头灯和尾灯组、电动尾门、电动皮革附冷气通风功能的座椅、10.25寸的电子数位仪表板、支持无线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的12.8寸中控屏幕、360度全景录像系统、手机无线充电面板,以及完整的第二级半自动驾驶辅助配套。 而在价格部份,MG S5 […]

     



  • 每周油价: RON 97汽油零售价调涨5仙, 明起每公升RM3.33

    又是星期三,财政部如期对外公布了我国未来一周的燃油零售价,根据财政部的公告,本地的RON 97汽油零售价将从原本的每公升RM3.28调涨5仙,变成RM3.33;而RON 95汽油和柴油价格则继续保持不变。 这也意味着,西马的柴油零售价格依旧维持每公升RM3.03的售价,而东马的柴油价格则是每公升RM2.15;至于RON 95汽油则是每公升RM2.05;以上的新价格将从明日(3日)起生效,直至下周三(9日)。 2025年4月3日至4月9日西马半岛的汽油和柴油售价: RON95汽油: RM 2.05/L RON97汽油: RM 3.33/L EURO 5 B10生物柴油:RM 3.03/L EURO 5 B7生物柴油:RM 3.23/L

     



  • 东风与长安汽车正酝酿合并, 或共组年产量500万的新联盟

    中国两家大型车企正酝酿合并!根据多家中国和国际媒体机构的报道,属于国企的东风汽车正与长安汽车进行合并谈判,一旦谈判成功,这两家同时属于中国国有控股的汽车企业将迎来合并与整合! 根据美国媒体《纽约时报》、以及多家中国媒体如《新浪财经》的报道,中国国务院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已在今年2月时对外确认将对旗下掌管的国有车企进行战略性重组,而外界一直在盛传国资委管理的两大中国国有车企东风与长安都会在这一波整合当中进行合并。 根据媒体的报道,东风和长安汽车这两家车企每年的新车产量合共达到500万辆,虽然此数据看起来不错,但其实尚未能达到两家车企的最大产能。根据中国汽车媒体的说法,东风汽车如今的年产量只占了最大产能的48%,而长安汽车则只有47%,连最大产能的一半都还未达到。 除此之外,东风和长安汽车目前的营收规模都介于1,000多亿人民币(目前1,000亿等同约612亿令吉),但事实上东风汽车近年来的业绩并不太好看,根据《新浪财经》的报道,东风汽车在2022到2024年间的年销量分别萎缩了11.19%、17%和2.5%,但长安汽车的销量却在同时期取得稳定增长,分别是1.98%、8.82%和5.1%。 消息称,中国政府之所以想让东风与长安汽车进行合并,主要是想透过合并与整合的方式缩减两家车企的营业与研发开销,让两家车企可共享研发与生产资源,并趁此机会淘汰与变卖过于老旧的生产设施与设备,一旦两家车企顺利合并,在规模与营收上应该足以比肩国资委旗下的另一家国有车企一汽集团(FAW)。 根据公开资料,中国的国资委目前都是东风与长安汽车的实际掌权人,其中东风汽车直接由国资委所掌控,而长安汽车则是透过国资委旗下一家名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的央企间接持有。 中国政府近年来透过各种政策,企图大举改革国有的车企,让以往依赖于外资伙伴提供技术合作的国有车企(东风过去主要依赖Nissan、Honda和Citroen,长安主要依赖Mazda和Ford)可以更加独立自主,并透过自主研发与生产的道路达成永续经营的目标。

     



  • Volvo 突发换帅!前任 CEO Håkan Samuelsson 重新掌权

    日前,Volvo官方宣布,集团董事会已任命前任首席执行长Håkan Samuelsson为新任“掌舵人”(CEO兼集团主席),而原任CEO Jim Rowan已在2025年3月31日正式卸任,并同步退出董事会。 Håkan Samuelsson的任期自2025年4月1日生效,为期两年。Volvo官方表示,在寻找长期继任者的过程中,Håkan Samuelsson的就职有助于确保公司运营的稳定性。 现年74岁的Håkan Samuelsson自2010年起便担任Volvo董事会成员,并在20212年至2022年期间出任CEO。在他的领导之下,Volvo完成品牌重塑,拓展全球市场,并成功上市。 直到2022年,Håkan Samuelsson离开Volvo交棒予Jim Rowan,随后短暂担任Polestar董事长,直至2024年6月宣布卸任。Jim Rowan增在Blackberry和Dyson担任高管,他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加速Volvo的电气化转型。 Jim Rowan已在2025年3月31日正式卸任,并同步退出董事会 事实上,早在2017年,Volvo便已提出全面电动化战略,计划停止内燃引擎研发,并在2025年实现纯电车型销量占比50%,到2030年彻底转型为纯电豪华品牌。 然而,Volvo的电气化转型进展始终未达预期。2024年9月,Volvo调整目标,将2030年纯电车型销量占比由100%下调至90%-100%,并允许在特定情况下销售少量混动车型。 Volvo全球董事长兼中国浙江吉利集团创办人李书福表示,Jim Rowan在过去三年推动了Volvo向软件主导的互联汽车公司转型。然而,在技术变革加速、地缘政治复杂化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董事会认为公司需要一位具备丰富行业经验、熟悉集团业务,并能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下执行战略的领导者。

     



  • Chery 决定借出50辆车, 助天然气输送管爆炸案灾黎度难关

    雪州Putra Heights昨日发生天然气输送管爆炸事件,导致周边多家民宅遭殃,上百户的居民被迫撤离遭大火焚毁的家园,一些停在住宅前的汽车也被波及,而奇瑞(Chery)则决定伸出援手,向灾黎们借出50辆旗下的汽车供暂时代步用途。 大马奇瑞汽车发布媒体文告指出,奇瑞已经决定向受影响的灾黎们提供50辆旗下的汽车供暂时代步用途,让灾黎们可在这段期间如常的继续生活,包括正常上下班、接送孩子等,而且也方便在这段期间处理各种后续事务。 本地媒体《Malay Mail》则引述雪州行政议员黄思汉的谈话指出,州政府了解灾民们还有许多事务需要处理,因此州政府将与大马奇瑞汽车展开合作,为受影响的灾黎提供交通代步方面的援助,受影响的灾黎们可在未来几天内开始提出申请。

     



  • BYD 比亚迪今年首季销量破百万, 刷新国际市场销量记录

    中国新能源车企比亚迪(BYD)对外公布了该公司在今年3月以及首季度(1-3月)的业绩表现,该公司在3月份一共在全球售出337,420辆新车,对比去年同期取得23.1%增长,全球首季累计销量达1,000,804辆,成功在一个季度内突破百万大关! 专注于新能源车(Hybrid/PHEV/EV)的比亚迪表示,该公司在今年首季度的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新车销量为569,710辆,对比去年同期增长76%,而纯电动车的销量则是416,388辆,对比去年同期增长39%。而在中国以外的国际市场部份,比亚迪今年首季的销量也达到了206,084辆,对比去年同期增长111%,而且也刷新了比亚迪的国际市场销量记录。 虽然两者都在销量上取得增长,但PHEV与纯电动车的销售比例已悄然发生变化,纯电动车的销售比例已从去年第一季的48%占比下降到42%,而PHEV的占比则从去年的52%提高到如今的58%,这显示市场如今有更多人青睐搭载内燃式引擎、不存在续航焦虑问题的PHEV混动车。 在品牌细分部份,比亚迪表示3月份一共售出350,615辆悬挂比亚迪自家厂徽的品牌车款,对比去年同期增长23%;而主打中高端市场的子品牌腾势(Denza)、方程豹和仰望则个别售出12,620辆、8,051辆和133辆,同样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回顾去年(2024),比亚迪全年在全球市场一共售出430万辆新车,该公司预计今年可在全球卖出550万辆新车,并在明年(2026)将此数字提高到650万辆。而在今年3月,比亚迪宣布该公司已在全球累计售出超过1,160万辆系能源车。

     



  • Zeekr 极氪发布兆瓦级超级快充技术, 功率高达1,200kW

    中国新能源车企极氪(Zeekr)对外发表了旗下最新的公共充电桩技术,号称能以1.2MW(1,200kW)功率输出电流的兆瓦级超级快充车用充电桩,更号称这是目前全球功率最高、最快的车用充电桩! 根据极氪的介绍,这款兆瓦级超级快充技术将在本月尾开幕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对外正式公开展示,并且未来计划在中国国内建设多家支持兆瓦级超级快充的公共充电站,每个充电站都配有10个充电桩,而每根充电枪都能输出1.2MW的超高功率! 极氪目前已在中国逐步将现有的充电桩功率提升,从原本的360kW提高到600kW和800kW;该公司如今在中国设有约826家公共充电站,充电桩总数达到4,007座,他们的目标是要在2026年将充电桩的数量提高到1万个。 不过,极氪已不是第一家推出兆瓦级充电技术的车企,比亚迪(BYD)和中国的电召车巨擘滴滴(DiDi)早前也已经相机发布了自家的兆瓦级充电技术,同样号称可输出1,000kW或以上的超高功率,而且媒体也报道称华为(Huawei)也准备在本月22日对外发布自家兆瓦级充电技术,据称功率可达1.5MW(1,500kW)。

     



  • Jetour Dashing 捷途大圣首批新车抵港, 下月9日正式发布

    去年5月就在本地车展上公开亮相的捷途大圣(Jetour Dashing)终于真的即将要来马上市了!捷途官方宣布大圣首批从中国进口(CBU)的新车日前已经抵达我国的巴生港口,而官方已确认日期,将在下个月9日于本地为捷途大圣正式举办新车发布会,而首批本地车主也会在发布会后陆续获得交付新车! 虽然本地首批捷途大圣是从中国进口,但大马捷途原厂早前已经多次确认,称他们将在我国进行投资并在本地组装(CKD)旗下多款重要的产品,当中就包括已在本地车展上公开亮相过的大圣以及另一款七人座的SUV(本地的正式车款名称还未被公布),而大圣则预计会在今年5月底开始在本地正式投产。 捷途大圣是一款五人座的SUV,车身尺码为4,590×1,900×1,685mm(长/宽/高),轴距为2,720mm。作为对比,Proton X70的车身长度为4,519mm,宽度为1,900mm,车高1,685mm,轴距为2,670mm,因此大圣的车身尺码其实比X70还要大一些,但又比最新的Honda CR-V要小一些,它可被归类为一款C-Segment的SUV。 根据早前已经公开的资讯,本地的捷途大圣将分为Prime和Signature两个等级,同样搭载1.5L的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最大马力156匹,最大扭力230Nm,搭配六速的双离合器变速箱(DCT),采用前轮驱动的配置。 在配备部份,两个等级都有标配LED头灯和尾灯组、电动尾门、隐藏式门把、遥控启动引擎功能、10.25寸的数位化液晶仪表、10.25寸支持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的荧幕主机、50W的手机无线充电面板、电动调整的皮革座椅、电子手煞车(EPB)和自动驻车(Auto Hold)、单区自动恒温冷气系统、后座冷气出风口、CN95冷气滤网。 而定位较高的Singnature车型则比Prime额外多了电动调整的副司机座、电动折叠附电动除雾功能的左右后视镜、车内气氛灯、第二排座椅可调整椅背的倾斜角度、全景式玻璃天窗、自动启闭的雨刷,轮圈尺寸也从Prime的18寸升级为19寸,而且音响喇叭的数量也从4支升级成6支。 安全配备部份两者也有差异,入门的Prime车型只有基本的4气囊、车身动态稳定系统(ESC)、循迹防滑系统(TCS)、三合一煞车辅助系统(ABS+EBD+BA)和胎压侦测系统(TPMS),如果要享有完整的半自动驾驶辅助配套,包含自动煞车(AEB)、车道偏移警示(LDW)、自动跟车(ACC)、盲点侦测(BSM)等功能,就必须买到定位较高的Signature车型。 2024 Jetour Dashing 1.5 Sig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