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607)

  • Brabus 800 全球首发, Mercedes-AMG GLS 63 终极强化版, 4.0L V8 800hp/1,000Nm, 3.8秒破百, 24寸巨型轮圈

    向来以专门改装Mercedes-Benz车款而闻名的德国高性能改装车大厂Brabus最近推出了两款新产品,其中一款名为Brabus 800,它其实就是基于Mercedes-AMG GLS 63进一步改装而成的终极高性能SUV。 根据Brabus的官方介绍,这款Brabus 800依然搭载了GLS 63原本的4.0L V8双涡轮增压引擎,但它们针对它的引擎涡轮增压器以及其它的零部件作出相对应的强化和改造,包括换装更大的涡轮增压器、更大的空气压缩比和强化后的引擎主体,让它的马力数据上涨到惊人的800匹,最大扭力也上看1,000Nm! Brabus指出,这具V8引擎如今的涡轮增压值被提高到1.6 bar,而且它们也为引擎涡轮增压器的电子控制系统做了重新调校,并为它搭载了Brabus自家开发的PowerXtra模组化引擎控制电脑组,最终才达到如此惊人的动力数据。 改造后的Brabus 800的0-100km/h加速成绩如今为3.8秒,原本的GLS 63 4Matic+则是4.2秒,极速为电子限速的280km/h。以一辆净车重高达2,600公斤的大型豪华SUV来说,这样的性能数据非常优秀。 除了引擎强化以外,其它周边的零部件也必须同步获得强化才能让这辆猛兽安全上路,Brabus为它的排气系统也做了升级,包括改装了四出的不锈钢排气管,搭配可变阀门系统,而且原装的Airmatic气压式悬吊也被改造,整体比GLS 63降低了25mm以保证它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 此外,Brabus也为它换上了新的24寸轻量化轮圈,轮胎尺寸为295/35R24。前保险杆也加装了可增加下压力的下护唇,并在保险杆进气口的材质改为更轻的碳纤维,当然原本的三芒星厂徽也改为B字造型的Brabus厂徽,并将其中两条闸式水箱护罩改为红色以增加辨识性。 内装也一样获得一定程度的改造,包括为它更换了更透气的座椅皮革材质,搭配灰色和红色的车缝线,同时头枕也绣上了Brabus的厂徽标志,方向盘后方的换挡拨片也改为铝制材质,并加入红色车缝线。当然,Brabus也有为他们的产品提供保固,即3年/10万公里。 2021 Brabus 800

     



  • 新车实拍: Porsche Taycan 4S, 本地售价从72.5万令吉起

    Taycan是德国跑车大厂Porsche近年来的重点产品,这款纯电动的四门跑房在许多国家推出之后都受到了不错的评价和市场反应,销量成绩也很不错,而这款四门电动跑房也有来到大马市场销售,如今我们就为大家带来Taycan的完整新车实拍图集,让大家更具体的了解这款Porsche旗下的首款纯电动产品。 本地的Porsche Taycan一共分为4S、Turbo和Turbo S三种版本,详情可【点击这里】翻阅它在本地的上市新闻背景,而这次我们拍摄的主角是最入门的Taycan 4S,它在本地未包含选项配件的情况下售价从72.5万令吉起。此外,Porsche早前也宣布将会引入比4S更入门的后驱版本,预计价格从58.5万令吉起。 这次拍摄的这辆Taycan 4S配备了原厂价值12.6万令吉的选配套件,所以它的总售价来到了85万令吉,这些选配的套件内容包括了20寸的轮圈(1.4万令吉)、柔质皮革内装(2.4万)、14向电动调整的舒适性座椅(1.1万)、Porsche Dynamic Light System Plus的智能LED头灯组(1.13万)、BOSE的音响系统(9,000令吉)和10.9寸的乘客座荧幕(7,000令吉)。 当然,这些选配套件都是可开放让车主自行选择是否付钱加装的,Porsche向来的卖车方式都是以最基本的配备订立一个官方销售价,再让顾客们自行选择是否加装名单中各种选配套件,可以选配的内容包含了外观、内装、材质和科技化等各种配备。 Taycan 4S搭载两组电动马达,总输出功率达到390kW,也就是435匹马力和640Nm的扭力,并且搭配了超增压模式可让它的马力输出临时提高到530匹,0-100km/h加速成绩为4秒整。 它搭载的锂离子电池组容量为79.2kWh,官方公布的最长续航里程为408公里,另外还可额外加价升级容量更大,达到93.4kWh的电池组,让它的单次续航里程提高到464公里。 Taycan是世界上首款采用800V电子线路设计架构的电动车,除了让它的电线组可更轻量化外,也大幅提升它的充电效率,最高可达270kW。同时Porsche也和Shell Malaysia合作在南北大道的油站内设置最少6架180kW的DC快速充电桩供Taycan车主使用,预计将在2022年上半年全部安置完毕。 Taycan可使用AC和DC两种充电协议插口,其中AC协议的Type 2插口位于驾驶座的叶子板上,而DC的CCS Combo 2插口则位于乘客座的叶子板上,从2021年开始出厂的Taycan都将标配22kW的充电器(之前为11kW)。 在电池容量为79.2kWh的前提下使用AC充电插口,可在8小时内为Taycan 4S充满电,而如果已升级到93.4kWh的大容量电池则需要9个小时。而如果车主使用50kW的DC快充装置,则只需要93分钟就可从5%充电到80%,或充电30分钟就可获得额外100公里的续航。若使用270kW的超级快充,就只需要22.5分钟就可从5%充电至80%,或充电5%就可获得100公里续航。 根据我国政府目前针对纯电动车的路税架构,是以电动车的kW输出功率为计算单位,也就是说动力越强的电动车所需缴付的路税就越高,以Taycan 4S的390kW为例,每年的路税为RM1,800。 2021 Porsche Taycan 4S

     



  • 新车试驾: BMW 330e M Sport G20, 比 330i 更值得入手?

    BMW的3系列是很多人开始入手德系豪华品牌时的首选车款,虽然BMW不久前也推出了一款价格比3系列更便宜、定位更入门的四门房车218i Gran Coupe【点击这里翻阅之前的试驾心得分享】,但小编知道还是有一些人觉得218i GC太过阳春,而且外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尤其是车尾的设计),所以还是有很多人会比较偏向选择3系列入手。 而本地的3系列目前又主要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有纯汽油引擎的320i和330i,还有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版本的330e。此外3系列其实还有推出主打高性能的M340i和M3,但这两款性能版的3系列在价格上已经和普通版本的3系列有很大差距,其中M340i的价格更是来到了40万大关,而M3的价格更是高达70万令吉,所以我们这里就不拿M340i和M3来做比较了。 这次我们试驾的主角其实就是PHEV版本的330e,它在本地只有M Sport一个版本,和纯汽油引擎的320i以及330i一样都是在本地组装,所以在6月30日前都能享有政府的全额销售税(SST)回扣,回扣后的价格为RM264,613.13,而如果没有SST回扣的话价格则是RM268,800。 必须提醒的是,以上所提到的价格都是以原厂的5年无限里程保固为准,而且也包含了5年或10万公里的免费保养配套,如果你只需要2年保固而且不需要免费保养配套的话,它在没有SST回扣下的车价为RM255,680,而有SST回扣的价格则是RM251,493.13。 当然,要不要多付一点点钱把原厂保固延长到5年,以及需不需要原厂的免费保养配套(说是免费,其实也已经算在车价里了),这点完全是看个人需求而决定的,但如果是小编个人选择的话,小编当然会选5年保固以及它的保养配套,毕竟德系豪华品牌的保养和维修费还是比一般日系车来得较高的。 而至于320i和330i的价格,我们以同样是5年保固+5年/10万公里保养配套为准,320i的价格是RM239,883.65(免SST)和RM248,800(有SST);而330i的价格则是RM284,332.02(免SST)和RM293,800(有SST)。 由此可见,其实油电版的330e的价格刚好处于汽油版的两个等级320i和330i之间,在没有SST的前提下,它的价格比入门的320i贵了大约1.1万,而比330i则是便宜了大约3.3万令吉,那如果你要入手一辆G20的3系列,到底320i、330i还是330e比较值得? 首先330e的配备大致上是和纯汽油引擎版本的330i相差无几的,两者同样标配原厂的M Sport运动化套件,甚至连轮圈的尺寸和设计也是一模一样的,所以两者在外观和内装的部份也高度相似,只有一些很细微的部份譬如左叶子板上的充电插口、车尾的铭牌和车上的仪表板显示方式才能做出区分。 330e一样标配了BMW的全LED头灯组,而且有自动切换远近光的功能,车侧也有钥匙靠近车门时会投射在地上的迎宾灯,而且和330i同样的都没有天窗,而且都没有电动尾门,它只有踢脚式感应再靠弹簧压力弹起,但其实它还是需要手动关闭的。 内装部分它和330i一样也搭配了皮革的电动座椅,司机座一样有记忆功能而且椅垫有手动延展的功能,同样有全液晶显示的仪表板以及10.25寸的触屏式荧幕主机,这具荧幕主机同样支援无线的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而且一样搭配BMW原厂的10具喇叭音响系统。 反观最入门的320i部份,它虽然同样有全LED的头灯组,但却少了自动切换远近光功能,同样是18寸的轮圈但设计不同,同时320i并没有标配M Sport运动化套件,所以它的钱后保险杆、轮圈和方向盘等设计都和330i和330e不一样,煞车卡钳也没有蓝色烤漆的处理。 此外,由于320i价格比较便宜的关系,内装配备部份自然也比330i和330e来得较为阳春一些,中间的荧幕主机尺寸从原本的10.25寸缩小到8.8寸,因此它的边框会显得更粗,而且也拿掉了液晶电子仪表板,转而采用传统的指针式仪表,同时车上音响系统的喇叭数也降到最基本的6支喇叭。 而在安全部份,目前无论是320i、330i还是330e都是一模一样的,同样有6具气囊、自动煞车辅助系统(AEB)、盲点侦测系统(BSM)、后方车流警示系统(RCTA)、车身动态稳定系统(ESC),但并没有标配自动跟车系统(ACC),也没有车道偏移警示(LDW)、车道维持辅助(LKAS)等,而且它的AEB系统也只能在时速60km/h以下才会启动。 动力是这三款3系列差异性最大的部份,其实它们都搭载2.0L的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我们这次试驾的主角330e在汽油引擎部份有181匹马力和300Nm的扭力输出,引擎的动力数据和320i是一模一样的。 不过330e因为还有额外的马达辅助,因此它的综合马力达到248匹,综合扭力数据达到420Nm,和320i一样是后驱,0-100km/h加速成绩为5.9秒,比320i的7.1秒明显来得较快,但极速反而比320i的235km/h要低,只有230km/h。 而旗舰的汽油版本330i则在同具引擎的情况下因为不同的调校,所以有258匹马力和400Nm的扭力,一样都是后驱,0-100km/h加速成绩5.8秒,极速为250km/h。而变速箱则三个等级都同样是ZF提供的八速自排(8AT)。 若单纯论性价比的话,其实小编认为售价处于三者中间的330e的性价比是最好的,毕竟它的配备和汽油版高阶的330i几乎相差无几,而且一样搭配本地人最爱的M Sport运动化套件,加速性能也和330i处于伯仲之间(只差0.1秒),只不过极速比330i弱一点而已,但小编认为这并不重要,因为在大马的高速公路上你很少有机会把它开到200km/h以上,而且小编也不鼓励危险和超速驾驶。 那是否320i会比330e更值?那就得看你是否介意少掉的动力和配备了,其实动力而言小编觉得320i的动力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已经算是够用有余,0-100km/h加速7.1秒的数据其实已经比市面上大多数的普通房车来得优秀,但320i少掉了科技感十足的液晶电子仪表板、中间的荧幕主机也缩小了尺寸,整体的内装看起来质感也因此而扣分了不少。 话说回来,我们还是简单的分享一下330e的驾驶心得,小编还记得之前试驾330i的时候觉得它的后轴弹跳太多,不知道是否因为330e搭配了主动式悬吊的关系,或者是因为330e后半段车身多了电池组的重量,它的后轴弹跳明显比之前的330i要少很多,后座乘客的不舒适感也瞬间降低了不少。 另外,330e还是延续了BMW一贯很好考、很好操控的传统,虽然它的个子并不算小,但开起来车头和方向盘的指向性都相当的灵活,方向盘的回馈也有到位,它的底盘和轮胎隔音也做得很不错,都有在BMW应有的水准之上。 由于它是一款PHEV油电车款,很多人或许会担心它的电池在耗完之后是否会出现明显的动力衰退迹象,小编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并没有,它在电池消耗完毕后动力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衰退,虽然小编并没有实测它在耗完电之后的0-100km/h加速数据,但以感觉来说并没有明显差异。 以大多数大马消费者的立场而言,小编相信会选择330e的人多数是看中它更高的性价比,换言之就是比330i便宜的价格得到和330i同等的配备,却依然保有BMW的动力、操控和驾驶乐趣,而小编确实也蛮认同这一点。 至于说油耗,小编觉得大部分选择330e的消费者其实在意的不是它的油耗,而是它的性价比。但我们还是在此简单的分享一下试驾这几天的油耗数据,大约都是落在9-10L/100km之间,小编觉得这样的油耗数据以它的车型定位来说是绝对可以接受的。 不过当然也有些人会在意油电车的锂离子电池组的寿命,并担心这组电池在若干年后如果损坏需要更换的话费用会很高,那如果你是这类型的消费者,小编会建议你入手更为保险的320i或330i,但条件是320i和330i的性价比并没有330e这么高,因为330e可以额外享有政府提供的油电车税务补助,让它得以更低的价格,享有和330i同等的动力和配备。 另外,如果你发现你还是对纯汽油引擎版本的330i比较有兴趣的话,你可以【点击这里】翻阅我们之前2019年的试驾心得。 BMW […]

     



  • 买皮卡怎么选?2021 Toyota Hilux、Mitsubishi Triton、Isuzu D-Max、Nissan Navara、Ford Ranger 深入对比!

    在当今车坛上,皮卡已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它们就像普通汽车一样,可以是代步工具,载货不再是它们唯一能够胜任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物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多人喜欢将皮卡当作日常穿梭于都市的代步工具。 与传统的Sedan轿车和SUV相比,皮卡市场开始慢慢地受到重视,除了多功能和实用以外,一些驾驶者更喜欢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且在逢雨成灾的雪隆区内,皮卡还可轻松涉水而过,开起来也更有“男人味”。 有鉴于此,本地不少车商都很积极在推出新的皮卡,抑或为原有的产品进行升级以提升竞争力,为的是想在这一块皮卡细分市场上分一杯羹。现在市场上有很多选择,在这里我们将拿各大品牌的皮卡来作对比,如果你也想入手一台皮卡,那么请耐心阅读本文,或许你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当然,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只会列出每种皮卡的顶级版本,因为这样才可以了解它们的所有优点。首先,在Toyota方面,我们有顶级的Hilux 2.8 Rogue、而Isuzu则有D-Max 3.0 X-Terrain作为代表。 接下来,其它来自日本品牌的皮卡代表还有Mitsubishi Triton 2.4 Athlete,以及Nissan Navara 2.5 Pro-4X。如果你不喜欢日系皮卡,没关系,我们还有唯一来自美国的代表,Ford Ranger 2.0 Wildtrak。 点击放大查看 在价格方面,Ranger Wildtrak是最贵的,紧随其后的则分别是Hilux Rogue、Navara Pro-4X、D-Max X-Terrain,以及Triton Athlete。在这里稍微提醒大家,因为我们的政府把皮卡列为商用车,故它们均无法享有政府提供的销售税(SST)减免优惠,请不要为此而影响你购买皮卡的决定。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五款不同品牌的皮卡当中,只有Hilux是在本地组装(CKD),其余都是从泰国整装进口(CBU)。 在动力配置方面,虽然它们的引擎排气量不尽相同,但皆搭载了一具四缸的涡轮增压柴油引擎,其中Hilux Rogue采用的是2.8升引擎,最大输出功率为204 PS(201 hp),峰值扭矩达500 Nm,性能仅次于Ranger Wildtrak的2.0升引擎,虽然后者是五款皮卡当中排气量最小的,但性能却是最强,其最大输出功率为213 PS(210 hp)和500 Nm。 再来,D-Max […]

     



  • 视频: 2021 Perodua Aruz 小升级!加料不起价售RM68k起

    不久前,Perodua为旗下在售的七人座跨界SUV,Aruz推出了2021年式的小升级版本!新车仍然提供两种等级可选,并且均追加了一些便利和安全性的配备,最重要的是它们的售价也保持不变,其中入门等级的X版本售RM68,526,顶级的AV版本则售RM73,226(以上价格为西马半岛的上路价,但不包含保险)。 顾名思义,新车只是“小升级”,因此整体上基本毫无变化,仅是新增了更方便上下车的侧门踏板,以及自动上锁功能(车速超过20km/h激活,发生意外时可自动解锁)。此外,在最顶级的AV版本上,它还追加了新的Passion Red车身配色供消费者选择,除此之外,其余部分一律保持不变。 在2019年初发布的Aruz是Rebadge自第三代的Toyota Rush,因此无论在外观设计还是机械结构上,两者都是几乎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Perodua为Aruz赋予了不一样的前后保险杆设计,主要差异在于前雾灯基座的设计不同,还有轮圈的设计不一样。 在配备上,Aruz两个等级都标配了LED的头灯组,而且具有Follow Me Home延迟熄灭功能,但只有1.5AV标配自动启闭的头灯组。另外,在前保险杆上,高规格的1.5AV也标配了卤素灯泡的前雾灯,而且保险杆下缘还有一条雾银色的饰条做点缀,相比之下1.5X的车头则看起来比较阳春。 车侧部分两个等级都标配17寸的双色轮圈,以及电动收摺的后视镜,并整合了LED的转向灯。车顶部分,较贵的1.5AV标配了铝制的车顶行李架,而入门的1.5X则没有此配备。车尾部份两个等级几乎没什么差异,同样都是半LED+卤素灯泡组成的尾灯组,而且两个等级都没有电动尾门。 在标准配备方面,两个等级都标配了单区恒温冷气系统附电子显示屏和记忆装置(可记下车主喜爱的温度和风量)、手动调整的座椅、引擎启动按钮、7寸的多媒体荧幕主机、后座吸顶式的冷气出风口(只是送风机而已,没得独立调整后座温度)、方向盘上的音响控制按钮,以及一键式操作躺平的第二排座椅。 点击放大查看 动力规格部分,两个等级都统一搭载1.5L的Dual VVT-i自然进气引擎,这具引擎的代号为2NR-VE,也就是说它是和三代Myvi以及Rush共用,最大马力102hp,最大扭力136Nm,变速箱一样是四速自排(4AT),没有手排选择,并采用后轮驱动配置。原厂没有提供它0-100km/h的加速数据,但表示它的油耗数据为15.6km/L。 在安全配备方面,两个等级都标配6具气囊、车身动态稳定系统(VSA)、循迹防滑系统(TCS)、三合一煞车系统(ABS+EBD+BA)、两组ISOFIX、斜坡起步辅助系统(HSA)、斜坡缓降辅助系统(HDC)和倒车摄影镜头。 另外,在高规格的1.5AV身上还会搭载和Rush一样的ASA 2.0主动安全配套,这个配套是改良自三代Myvi的第一代ASA,一样包括了自动煞停功能、前方碰撞预警、防止误踩油门系统和前方车辆离去警示系统,这次主要是加入了行人侦测功能,并且把系统的有效侦测时速范围提高到100km/h(警示)和80km/h(完全煞停)。

     



  • 芯片供应不足惹祸, Toyota 下月暂停日本两座生产线运作

    芯片供应短缺的问题还在持续影响着全球各大的车企们,而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车企,Toyota日前就宣布基于芯片供应不足,而被逼在下个月暂时关闭两座位于日本境内的生产线,最长为期8天! 日本媒体《京都新闻》表示,这两座生产线分别位于岩手县(Iwate)和宫城县(Miyagi),所生产的车款包括了C-HR、Yaris Cross和Yaris,都是供日本本土销售,预计受影响的产量为2万辆,这两座生产线将在下个月分别暂时关闭3和8天。 另一家日本车企Nissan上周就已经表示悬而未决的芯片供应短缺问题将会持续对车坛带来重大影响,并指该品牌预计将在今年减产50万辆新车来应对芯片不足的问题,而Mazda也将会因为同样的问题而在今年减产10万辆新车。 业内专家分析指这次的芯片供应问题将会持续到明年才可以获得初步解决,甚至有可能需要等到2023年,这次的芯片供应问题属于史无前例的问题,许多车企因此收到影响,纷纷被逼减产或减配来满足市场需求,专家预计这次的芯片风波将会导致全球车坛在今年损失百万辆的新车销量。

     



  • 每周油价:RON 97 微涨1仙;RON 95 和柴油维持不变

    又来到了小编报油价的时刻!根据财政部刚刚公布的消息,未来7天(5月20日至5月26日)的RON 97汽油将微涨1仙,RON 95因已达至政府设定的顶价故维持不变,而柴油也一样保持不变。 有鉴于此,从明天起,RON 95汽油每公升将售RM2.05,RON 97则售RM2.61;柴油方面,一般的EURO 2M柴油每公升售RM2.15,而EURO 5柴油则售RM2.25。 无论如何,以上提及的价格将从明天开始持续维持到下周三午夜11时59分为止,政府将在下周三的下午时分对外公布新一轮的油价更新,到时我们将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油价消息。 2021年5月20日至5月26日的汽油和柴油售价: RON 95汽油: RM 2.05/L RON 97汽油: RM 2.61/L EURO 2M柴油:RM 2.15/L EURO 5柴油:RM 2.25/L

     



  • 发布在即?纯电轿跑 BMW i4 现身本地官网开放兴趣注册

    继3月开放全新纯电动SUV BMW iX的兴趣注册之后【点击这里查阅】,近日,BMW Malaysia再次于自家的官方网站上传了全新纯电动四门轿跑BMW i4的信息,并且开放给有兴趣的潜在买家注册! 一般来说,开放注册也意味着新车即将在本地发布。虽然这次厂方的动作非常快,但事实上从官网可以看到的新车信息并不多,而且新的i4也是在上个月才正式在中国上海国际车展上亮相,所以更多细节我们就静待厂方宣布吧。 目前,根据我们对i4的了解,新车与即将面世的4系列GranCoupé具有相同的车身构造,只不过作为一款纯电动轿跑,它在诸多部分都展现了独特的一面,比如说前保险杠和后扩散器设计、车头封闭式的i家族中网,以及一些标志性的蓝色元素点缀。 据悉,新的i4将提供多种输出功率不同的版本,官方数据显示,其在WLTP工况下测试可达到590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性能方面,它的最大输出功率可达530 PS马力,这很有可能是性能取向的M Performance版本,百里加速成绩亦只需4秒。 另外,提醒大家,这款新的i4其实还未正式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上市,甚至最快也需要等到今年底才会开始在欧洲销售。虽然BMW Malaysia近年来非常积极,推新车的动作也很快,但估计来马上市还需要等一段时日。

     



  • Lamborghini 公布未来大计, 2025年推出首款纯电动产品

    由于欧美多国的汽车排放法规近年来越收越紧,甚至还明文禁止传统内燃式引擎的新车在指定年份后上路,因此各大想要留在这些国家市场的车企都必须遵守,就算是历史悠久、向来顾客群锁定为富裕阶层的豪华超跑品牌也不例外。 意大利超跑品牌Lamborghini最近就在他们的线上年度大会上宣布该品牌的未来企业大计,并指这项大计划涵盖三个阶段,而计划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Lamborghini全面转型到零排放的纯电动车(EV)时代。 根据Lamborghini公布的这项计划,他们将在2022年推出品牌最后两款搭载纯汽油引擎、没有任何电动化动力辅助的车款,而且将会采用Lamborghini最脍炙人口的V12大排气量自然进气引擎,之后纯汽油引擎的Lamborghini将会成为绝响。至于是哪两款车?蓝宝将在今年稍后陆续释出更多的市场消息。 而在结束了纯汽油引擎的Lamborghini时代之后,这家意大利超跑品牌将会在2023年开始朝电动化方向发展,率先推出品牌旗下首款搭载油电混合动力系统(Hybrid)的量产车款,虽然蓝宝目前还未明确指出首款Hybrid车型会是哪一款产品,但传言称它会是搭载插电式油电(PHEV)技术的Urus。 需要提到的是,其实Lamborghini并非完全首次染指油电车款,因为这家意大利超跑品牌曾在2014年发布过一款名为Asterion的PHEV超跑,但这款超跑最终并没有进入量产阶段,亮相的只有原型车而已,主要只是为了向外界展示Lamborghini在油电技术上的方向和布局。而另外一款PHEV超跑Sian则只是数量非常有限的超跑,并不算正规的量产车。 除此之外,Lamborghini也设定目标要在2024年把旗下所有系列的产品都电动化,至于已经存在市场上多年的Huracan和Aventador,目前还不知道原厂会为它们做电动化改进,还是干脆停产推出新的车款来取代。 为了让这些目标能有效率的实现,Lamborghini也设定目标要在2025年,也就是更严苛的欧盟第七期(Euro 7)排放法规生效之时,把品牌旗下车款的废气排放率减少50%,Lamborghini已计划为此投资15亿欧元来作为研发经费和硬体设施的提升。 而在2025年的下半年,Lamborghini则会开始向市场推出一款属于全新系列的纯电动EV车款,但原厂至今还未对外明确表示这款EV会是一款传统的超跑,还是一款比较实用和强调空间的高性能SUV。 不仅如此,为了确保品牌符合真正意义上的环保,Lamborghini也会投资更多的资金去提升自己的研发和生产线设施,并规定其零件供应商的生产线也必须作出相对的减碳措施,务求在生产过程中制造更少的废气和污染性废料。

     



  • 富士康宣布与 Stellantis 合作成立合资公司 Mobile Drive

    昨天我们才报道全球电子代工巨头富士康将与Stellantis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点击这里查阅】,今天双方便已签署谅解备忘录(MoU),以50/50的投票权成立一家名为Mobile Drive的合资公司! 根据报道,新合资公司的目标是加速技术开发,通过先进的消费电子产品、人机交互界面和服务,提供超越消费者期待的创新车载用户体验。 有鉴于此,Mobile Drive将充分结合Stellantis集团在全球车辆设计和工程领域的经验,以及富士康在智能手机和消费类电子产品软硬件领域的开发实力,努力让Mobile Drive立足于全球车载信息娱乐功能新阵线前沿,实现汽车内外的无缝连接。 Mobile Drive总部设在荷兰,它将被作为一家汽车供应商来运营,并参与竞标Stellantis集团和其他对该合资公司感兴趣的汽车制造商的软件解决方案和相关硬件供应。 此外,Mobile Drive将依托富士康在移动生态系统用户体验和软件开发领域的广泛经验,提供颠覆性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让车辆无缝融入到驾驶员以移动出行为中心的生活方式之中。 同时,Mobile Drive也将专注于信息娱乐、远程信息处理和云服务平台开发,其软件创新将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5G通信、升级的OTA无线远程服务、电子商务和智能座舱集成方案,而Stellantis集团和富士康将共同拥有Mobile Drive合资公司的所有开发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