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848)

  • 第四代全新 Honda Jazz 日本东京车展首发,明年2月开卖

    在刚开幕的两年一度日本东京车展上,Honda顺势发布了第四代的Jazz(日方称为Fit),如今这款B-Segment的掀背小车除了有一般普通的纯汽油引擎版本和Hybrid版本外,原厂还推出了一个搭载了Crossover外观套件的Crosstar版本。 和之前大家看到的假想图相距不远,全新Jazz在外型上如今变得更加圆润,头灯组内建了透视镜(Projector)和LED的日行灯,但中间的水箱护罩则没有镀铬材质,进气口的面积也比之前预想中的要小很多,前保险杆两侧的同样搭配了前雾灯,而且车尾也改用了横置式的尾灯组设计,颠覆了Jazz以往给人的车尾印象。 日本本土的Jazz将会有几个等级,分别是最入门的Basic、Home、Ness、Luxe和很特别的Crosstar等级,其中Crosstar在车身下缘采用了许多的黑色防刮护板,车顶还有行李架,让它看起来很有Crossover的味道,但和本地的Perodua Axia Style一样,它其实并不具备真正的越野能力。 在配备方面,新的Jazz采用了防水绒布座椅设计、皮革包覆的方向盘、双幅式的复古方向盘、电子手煞车、Auto Hold、更为平整的中控台设计等等,而且第二排座椅依然能够完全收折以腾出更大的储物空间。 原厂在这次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并不太多,动力规格的部份,原厂确认新的Jazz将会采用最新的i-MMD双马达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汽油部分预计会有1.0L的三缸涡轮增压引擎,安全部分全车系都会搭载车头的停车摄影镜头。 这款全新的Jazz已经确认将在明年2月率先于日本本土以及美国市场开售,之后会再逐步导入到其它国家的市场。而回到我国市场的部分,以Honda Malaysia向来的传统,预计我国有机会在明年导入这款全新的Jazz,并且会在本地组装(CKD)以进一步压低其售价。 2020 Honda Jazz

     



  • PHEV版 Audi A6 55 TFSI e 首发,362匹马力,5.6秒破百

    Audi为旗下的A6推出了名为A6 55 TFSI e quattro的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版本车型,这款PHEV的A6如今已在德国本土率先开卖,要价6.88万欧元(32.1万令吉)。 这款A6 55 TFSI e搭载的是一具2.0L的TFSI四缸涡轮增压引擎,最大马力有252匹,最大扭力370Nm,变速箱是七速的S-Tronic湿式双离合器,在搭配一组48V功率的电动马达,综合马力输出达到362匹,最大扭力可达500Nm。 根据原厂公布的数据,这款PHEV版的A6的0-100km/h加速只需5.6秒就可完成,极速可达电子限速的250km/h,在纯电动模式下的极速则可以达到135km/h,超过这个车速之后引擎将会被强制启动以提供额外动力输出,而且纯电模式的最长续航里程可达53公里。 电池数据部份,这款A6搭载一组容量14.1kWh的锂离子电池,但电池被摆放在车尾厢的下方,原厂号称使用7.4kW的Type 2充电线进行充电的话,需要2.5个小时就能满冲。 而在驾驶模式的部份,驾驶者可自主切换到Hybrid模式,让电脑自行决定几时启动纯电行驶以及几时利用汽油引擎来为电池充电,而且也能自主切换到纯电动模式,但在电池容量接近消耗完毕时车子还是会自动启动引擎。

     



  • Mazda 首款纯电动车 e-TPV 造型曝光!或命名为 MX-30

    相信有关注车坛动态的朋友们都已经知道Mazda将会在本届的东京车展上发表品牌旗下的首款纯电动车(代号e-TPV),但今天日本媒体就抢在官方发布之前,曝光了新车的图片。 从该图片来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这款全新电动SUV车型的外观设计,其整体造型相比目前Mazda旗下的燃油版SUV车型更为低矮,而在图片中车的下方则印有“Mazda MX-30 concept”的字样。 据称,Mazda很有可能会在新车量产后以“MX-30”作为正式产品名称进行发售。按照Mazda传统的命名惯例,带有“MX”的车型很可能会让人误会这是一款类似MX-5的跑车车型,如果消息属实,显然Mazda计划在旗下首款电动车上打破这一固有印象。 看回图片,新车除了在后方右侧设有充电接口外,整车外观方面的电动“特征”并不明显,其两侧的头灯组与黑色中网相连,但中网进气格栅的面积却缩小了许多,而最让人意外的是在其面积不大的后门上并没有出现门把,我们推测新车很有可能会采用“对开门”的设计。 在此前曝光的信息中,我们已得知新车的内装将会采用复合式环保材质来铺陈【点击这里查看新闻背景】。此外,该车还会采用电子挡把,挡把前方隐约可见一块多媒体屏幕,挡把后方为旋钮式多媒体控制机构。 动力方面,根据外媒已经掌握的资料,这款EV将会搭载容量35.5kWh的锂电池,马力输出有141匹,扭力则有264Nm左右,至于续航里程和充电效率则暂时还不知道,但外媒顾及它的单次续航里程可能不会超过250公里,对于一款EV来说这样的续航里程并不算很出色,但它的加速性能应该会很不错。

     



  • 日媒发布下一代 Toyota Harrier 假想图, 改为Coupe SUV?

    目前第三代的Toyota Harrier自2013年面世至今,凭借降低了入手门槛和引擎排气量而创造了很不错的销售成绩,但毕竟它已有6年的产品周期,已是时候要来一次全面的大改款了。 最近日本媒体Bestcarweb.jp就对外曝光了许多下一代Harrier的消息,根据该媒体的报导,下一代Harrier目前已在研发过程中,而且原厂将会为Harrier这款SUV进行重新定位,让它和同厂的C-Segment SUV Toyota RAV4有着更多和更大的产品区别。 据报道,由于RAV4和Harrier这两款SUV的定位在此前有些重叠,因此原厂决定让RAV4全面主攻家庭式实用型SUV的市场,而Harrier则全面主攻豪华SUV市场,同时为了让两款SUV有着更多的区别,下一代的Harrier也会用上时下流行的Coupe SUV车身设计! 根据该媒体的说法,下一代的Harrier理所当然的会用上Toyota集团目前最新的TNGA模组化底盘,而RAV4也一样,而且目前小改款Harrier看到的2.0L四缸涡轮增压引擎肯定会获得保留,同时也会有2.5L的油电混合动力(Hybrid)配置,并搭配E-Four全时四轮驱动系统。 该媒体也指出,新的Harrier在车身尺寸上会比RAV4来得稍大一些,车身长度将会达到4,620mm、车身宽度1,875mm、车身高度1,650mm,而轴距则和RAV4一样是2,690mm,预计新车将会在明年于日本首发,同时该媒体也公布了一组下一代Harrier的假想图,大家觉得怎样?

     



  • 新一代 Honda Jazz 造型提前曝光,将于东京车展首发

    此前,Honda已经对外公布将在本届即将开幕的东京车展上发表全新一代的入门级掀背车Jazz(日本称做Fit),而且也释出了预告图造势【点击这里查看新闻背景】,眼下距离东京车展只剩下两天的时间,新车的造型设计却意外提前曝光。 根据日本网媒Creative Trend从杂志上取得的新车图像来看,新车的整体造型轮廓变得更加圆润,同时它的车身比例也与现款一样。在车头方面,它有着更可爱的设计,且两侧头灯组也整合了U形的LED日行灯。 虽然如此,来到第四代的Jazz前进气格栅设计依然采用了Honda自家标志性的Solid Wing家族式设计语汇,只不过它的设计变得更加简洁。 另外,从该杂志中,我们也获悉新车在日本将会划分为四个不同版本,分别为Basic、Ness、Luxe,以及Crosstar。其中前三者的前保险杠设计都一样采用了A-wing式的设计。 至于Crosstar则比较适合那些喜欢跨界造型的消费者,它的前脸设计也有别于其它版本,采用黑色的“百叶窗”式中网进气格栅,而且它的前保险杠设计也比较激进,两侧有较大的进气开口。此外,它还采用了跨界车常见的双色车身漆面涂装。 车侧方面,新车的线条设计使它看起来更加柔和;来到车尾,现款垂直式的尾灯组设计已经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类似于现款Myvi的尾灯设计,但是因为本次流出的图片并不清晰,所以我们也无法看清尾灯组的细节。 内装方面,其设计走向可以说是与外观相互呼应,整体设计风格变得更加简洁。它换上了尺寸更大的中控屏幕,而且仪表板也取消传统的指针式设计,改用符合潮流的全液晶化显示仪表。 同时,之前传统的手煞车拉杆也被取消改用电子手煞车,这些配备对于B-Segment入门小车来说还算是相当罕见;作为全新大改款的车型,新车也换上了一个全新设计的多功能方向盘。 根据此前的消息,全新的Jazz在欧洲只会推出Hybrid单一版本,传统的燃油引擎将不会在欧洲上市,但预计在日本本土乃至亚洲地区(包括我国)还是会有纯汽油引擎的版本,毕竟本地消费者对Hybrid车款的接受度还不算很高。 根据原厂的说法,新的Jazz将会搭载Honda最新的i-MMD油电混合动力(Hybrid)系统,新的i-MMD最大特点则是搭载双电动马达配置,原厂号称这组新的油电配置对比目前的i-DCD将会有更好的油耗表现,而且电池和马达的体积也会更小,因此能创造更好的车室空间。 另外,新一代的Jazz也被指将会在日本以外的市场推出1.0L三缸涡轮引擎的版本,这具小排量的涡轮引擎其实在这一代的Jazz身上已有搭载,但仅限于日本市场的Fit,如果这具引擎真的被导入到海外市场,预计它可能会完全取代目前大家所看到的1.5L i-VTEC四缸自然进气引擎。

     



  • 六款地表最速终极超跑逐个看,最快可飙到近500km/h !

    超跑(Supercar)是许多车迷心目中的梦想,而能被称为超跑的基本上都有很强的0-100km/h冲刺实力,一些不成文的说法甚至要求必须在4秒以下才能称为超跑,而除了冲刺性能要强之外,极速当然也不能太弱鸡,随随便便也得飙个250km/h以上才有资格被称为超跑。 但超跑其实也不是最终极的,除了Supercar这个名称为,车坛还有一个叫Hypercar的名词,顾名思义Hyper比Super更强,因此能称得上Hypercar的肯定是超跑中的超跑,实力甚至足以凌驾于一般的法拉利、Lamborghini超跑之上,而这一次我们就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目前世上极速最快的六款终极超跑,看看名单里有没有你的梦想车款吧! 1)Bugatti Chiron Super Sport 300+ Bugatti这家来自法国的超跑大厂向来以“刷新世界纪录”而闻名,而且所推出的都是究极级别的超跑,已经停产的Bugatti Veyron就曾经在数年前创造了最高极速的世界纪录,而后来取代Veyron的后继车种Bugatti Chiron更是刷新了前辈的世界纪录,进一步把极速提高到另一个新标准。 上个月Bugatti就宣布旗下限量版的Chiron Super Sport 300+成功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以490.484km/h的速度刷新了世界最高量产超跑的最高车速记录,而它名字中的300+也代表了它的车速超过了300mph(482km/h),要知道这个车速已经超越了许多国家的子弹火车速度,而且世上能让它飙到极速的道路也寥寥无几,因此地表最强超跑的名号非它莫属! 2)Hennessey Venom F5 由美国超跑改装大厂Hennessey Special Vehicles操刀的Hennessey Venom F5,采用Lotus的底盘并加入自己的外观设计,再搭载了一具客制化的6.6L的V8双涡轮增压引擎,拥有惊人的1,817匹马力和1,617Nm的最大扭力,马力数据比Chiron还要狂暴,而这款限量版的超跑的唯一诞生目的,就是要挑战死对头Bugatti的最速超跑王座! 虽然Hennessey这家美国改装大厂野心勃勃,并曾对外夸下海口要取代Bugatti坐上王座,但这款Venom F5最终跑出的极速只有483km/h,对比Bugatti Chiron Super Sport 300+的490km/h还是稍微慢了一点,所以只能屈居第二的位置。 3)SSC Tuatara 相信有不少人对这款超跑很陌生,SSC是一家位于美国的超跑公司,其前身为Shelby SuperCars。而SSC Tuatara则是一款刚在今年诞生的终极超跑,搭载5.9L的V8双涡轮增压引擎,最大马力可达到1,750匹,最大扭力1,735Nm。 这款超跑采用了大量的轻量化技术,整车采用了大量的碳纤维和铝合金材质打造,而且号称拥有非常优秀的0.279cd的风阻系数,因此能飙出482km/h的极速,但这个极速比第二位的Hennessey Venom […]

     



  • 车坛首例!Hyundai 研发 AI 机器学习智能巡航控制系统

    根据中国媒体《盖世汽车资讯》报道,Hyundai汽车集团宣布开发了一个基于AI人工智能的智能巡航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将驾驶模式融入自动驾驶辅助,为驾驶者创造特定的体验。纵观车坛,将AI人工智能整合到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中是业内首例,未来这一个智能巡航控制系统也将会部署在Hyundai集团旗下的车辆当中。 智能巡航控制(SCC)支持基本的自动驾驶功能和驾驶辅助核心技术,在以驾驶者选定的速度行驶时,可以保持与前方车辆的距离。而将AI和智能巡航控制集成到一个系统中,可以学习驾驶员的驾驶模式和习惯。通过机器学习,智能巡航控制系统采用与驾驶员相同的模式,进行自动驾驶。 根据Hyundai的说法,为了操作智能巡航控制,驾驶员需要手动调整驾驶模式,如与前车的距离和加速度。如果没有机器学习技术,就无法对设置进行细微调整,从而适应驾驶员的个人偏好。 例如,在高速、中速和低速环境中,即使是同一个驾驶员也可能根据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加速度,但却无法进行细致的微调。因此,当智能巡航控制启用时,并且车辆的操作方式与驾驶员所希望的不同时,他们会感觉到差异,而不愿使用该技术,因为这会让他们感到焦虑和不安。 有关智能巡航控制系统的操作原理是靠前置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不断获取驾驶信息,并将其发送到中央计算机。然后,计算机从收集的信息中提取相关细节,从而识别驾驶员的驾驶模式。该过程使用了机器学习算法。 驾驶模式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与前车的距离、加速(加速的速度)和响应(对驾驶条件的响应速度)。此外,还考虑了驾驶条件和速度。例如,在市区慢速行驶时,与前车保持较短距离,在快车道行驶时,与前车保持较远距离。针对这些不同的情况,电脑将进行分析,区分上万种模式,开发出灵活的智能巡航控制技术,适应所有驾驶员的驾驶模式。 驾驶模式信息与传感器会定期更新,反映驾驶员的最新驾驶风格。此外,这套系统也经过了专门编程,避免学习不安全的驾驶模式,增加了可靠性和安全性。未来的高速公路驾驶辅助系统将具备自动变道辅助功能,意味着该系统可达到2.5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

     



  • Interbrand 公布2019年全球百大最高市值品牌,Toyota 蝉联最有价值的单一汽车品牌,德系双B包办第二与第三名

    全球知名的市场调查机构和品牌顾问公司Interbrand最近公布了2019年的全球百大最具价值品牌,一如所料的排行在三甲位置的依然是来自美国的科技巨无霸企业,分别是Apple、Google和Amazon,我们这次就来看看成功挤入百大最具价值品牌的车企有哪几家。 Interbrand的这份榜单是根据各大品牌的市场价值来进行计算,而且是以单一品牌的方式来进行排列,所以也出现了一些同属一个集团的品牌排在不同位置的情况,就好比Audi、Volkswagen和Porsche虽然同属一个集团且同时入榜,但却因为个别品牌的市占率不同、利润和业绩不同而在排名上存在落差。 根据Interbrand的报告,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品牌依然是来自日本的Toyota,它的品牌市值高达562.46亿美元(2,353亿令吉),而且这还未包括同属一个集团的Lexus、Daihatsu和Hino等其它子品牌,对比去年增加了5%的品牌价值。 综合而言,Toyota排在百大品牌中的第7位,其品牌价值比排在第6位的韩国科技巨擎Samsung少了约50亿美元,但却比排在第8位的Mercedes-Benz多了约60亿美元,Mercedes-Benz的品牌价值估算为508.32亿美元(2,126.56亿令吉)。 值得一提的是,宾士是继Volkswagen集团之后另一个陷入柴油门丑闻的车企,而且也同样被欧盟和德国政府施以巨额罚款,但在这种情况下宾士的品牌市值却依然比去年提升了5%,证明欧盟政府的罚款对宾士几乎没有起到任何的惩罚性作用。而Toyota和Mercedes-Benz也是众多车企中唯一两家挤入全球十大的品牌。 而宾士的百年死敌BMW则是所有车企中品牌价值第三高的单一品牌,它的品牌价值达到414.40亿美元(1,733.64亿令吉)排在百大的第11位,对比去年它的品牌价值溢价了1%,但BMW集团的子品牌MINI却只有55.32亿美元(231.43亿令吉)的品牌价值,只能排在第90位,与大哥BMW相距甚远,但它的品牌价值依然比去年提高了5%,至于集团另一个主打超级豪华的英国品牌Rolls Royce则是百大不入。 除了Toyota之外,Honda是另一个为日本车企争光的品牌,它的品牌价值达到244.22亿美元(1,021.69亿令吉),排在百大的第21位,但已是落后第11位的BMW很大差距,而且其品牌价值还不到Toyota这位同乡的一半。 近年来屡屡传出裁员等负面消息的美国车企Ford则排在第35位,虽然它的财政前景不是很好,但它的品牌市值还是比去年提升了2%,来到143.25亿美元(599.29亿令吉)。 来自韩国的Hyundai则为韩国车企争了一口气,它的品牌市值仅比Ford少了1.69亿美元(7亿令吉),达到141.56亿美元(592.22亿令吉)排在36位,品牌价值比去年上涨了5%。它的姐妹品牌Kia却有些不争气,虽然还是挤入了百大排在第78位,但品牌价值却比去年缩水了7%,只有64.28亿美元(268.92亿令吉)。 同属一个集团的Volkswagen和Audi则分别排在第40和42的位置,品牌价值分别是129.21亿美元(540.55亿令吉)和126.89亿美元(530.84亿令吉),而且两家品牌的价值都分别较去年上涨了6%和4%,而Porsche也以116.52亿美元(487.46亿令吉)排在第50位而且还比去年涨了9%的品牌价值,同样身陷踩油门丑闻的它们再次证明美国、欧盟和韩国政府开出的巨额罚款根本没让他们在怕过。 在解雇前任CEO Carlos Ghosn之后的Nissan则因为面临经济困境和经营困难而在这份榜单中表现得不大好,它的品牌价值比去年暴跌了6%,只剩115.02亿美元(481.19亿令吉),只能排在第52位,但它却是Renault-Nissan-Mitsubishi联盟中唯一入围百大的品牌,也难怪日本人一直想要在联盟中取得更多的主导和投票权。 来自意大利的经典超跑品牌Ferrari自从脱离FCA集团独立经营后,这几年来的业绩表现都越来越好,对比去年它的品牌价值暴涨了12%,来到了64.58亿美元(270.17亿令吉)的水平,排在第77位。 最近亏损连连的英国豪华品牌Land Rover则有58.55亿美元(244.94亿令吉)的品牌价值,比去年缩水了6%排在第85位。而Shell则是众多石油与天然气公司中唯一一家入围百大的品牌,以51.05亿美元(213.57亿令吉)排在第97位。至于Uber则虽然几乎完全撤出了亚洲各大主要市场,但随着共享概念的兴起而首次挤入百大,以57.14亿美元(239.05亿令吉)排在第87位。

     



  • 议会大比数反对, 德国 Autobahn 高速公路维持速度不设限

    德国一直以来是许多车迷很向往的“圣地”,原因无它,就是因为德国有一条举世闻名而且无速度限制的高速公路Autobahn,这条高速公路因为无速度限制而引起许多话题,也是许多性能车主除了赛车场以外可以合法高速试车的好地方。 不过并不是全部人都能接受这条无速度限制的高速公路,因为早前德国的一个名为绿党(Greens)的政党就公开提议政府在Autobahn高速公路设下最高130km/h的速度限制,而德国政府也为此举办了一次议会投票,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方式来表决是否让Autobahn继续维持无速度限制的特色。 绿党当初提出这项速度设限的建议时,就以“减少空气污染、减少噪音污染、降低车祸率和公路维护成本”来作为最大理据,但德国议会最近的投票结果出炉,议会以压倒性的票数赞成Autobahn继续维持无速度限制的使用状态。 在这次的投票中,拥有631个席位的德国议会中有498张票反对Autobahn设定速度限制,剩余的133张票中还有许多是选择弃权,因此可说是以压倒性的票数赞成Autobahn继续不设速度限制。 投票反对设立速度限制的议员们表示,Autobahn在没有速度限制的情况下依然是全球车祸率最低的其中一条高速公路,这是因为慢驶的驾驶者不会贸然驶入高速车道,而高速车道的驾驶者也会因为高速行驶而更专注前方路况,反而设立速度限制后车辆间彼此的速度差距被拉近而可能导致部份驾驶者不专注驾驶。 此外,德国环保局早前也曾针对这个议题发表他们的看法,表示根据以往的研究和统计数据,降低车子的行驶速度对于减少废气排放的帮助并不显著,因此想要透过高速公路速度设限来降低碳排放也不是一个实际和有效的做法。 德国交通部长Andreas Scheuer事后也对这项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在高速公路设置速度限制的做法根本就是违反常识。其实,德国国内并非所有公路都没有速度限制,大部分靠近城市地区,或者正在施工或路况不佳的道路其实都设有速度限制。

     



  • 工程部长: 4家企业献仪收购南北大道,数周后公布结果

    南北大道收购案的肥皂剧还在持续上演,工程部长Baru Bian最近确认政府一共收到4家私人企业的收购献仪,而政府在审查这些收购献仪和企业背景后将会在数周内对外透露进一步的结果。 根据Baru Bian的说法,目前4家正式提出收购献仪的私人企业,包括了Widad Group、Maju Holdings、RRJ Capital,以及Karongsa Private Capital。 其中一家提出收购献仪的RRJ Capital是一家来自香港,但由大马商人领导的私募股权公司,成立于2011年,其下的资产管理规模高达150亿美元(628亿令吉),公司持有者为王忠信和王忠文兄弟。 Baru Bian指出,现阶段工程部将会先评估每一家企业提出的收购献仪、价格和附带条件,并且会向内阁作出详细的汇报,让内阁衡量每一个收购献仪所带来的影响和经济效益后再决定下一步行动,包括是否批准这些私人企业收购南北大道公司(PLUS)。 南北大道公司目前拥有两大股东,持股比例最大的是UEM集团,持股比例达51%,另外49%股份则由国民公积金局(EPF/KWSP)所持有。而UEM集团的单一股东则是国库控股(Khazanah Nasional),而国库控股则是完全隶属于财政部旗下的一个国有投资臂膀,因此在实际意义上,南北大道公司其实可说是完全由政府所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