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October 2019 / 0 comments
南北大道又多了一个求购者!根据媒体最新的报导,我国土著企业家Tan Sri Halim Saad最近联同华裔企业家Datuk Wong Gian Kui,一同联手向南北大道公司的母企国库控股(Khazanah)报价52亿令吉,求购后者手上的51%股权。 根据The Star的报导,Halim Saad在本月11日向工程部长Baru Bian发出一封求购意向信函,表明愿与Wong Gian Kui一同收购Khazanah手上的51%南北大道公司股权,同时还承诺将会把大道过路费降低25%。 Halim Saad是目前出价最高的一方,他的出价高达52亿令吉,他们是第五家向南北大道公司提出收购献仪的潜在买家。值得一提的是,UEM集团和Renong集团当年获得政府合约承建南北大道时,Halim Saad就是这两家集团的最高领导人,如今Halim Saad以Karongsa Private Capital Sdn Bhd的名义来求购南北大道公司。 在刚刚宣布的2020年财政预算案中,财政部长林冠英才刚宣布南北大道公司旗下的所有大道将在明年开始降低过路费18%,但这是基于政府自行接管南北大道作为大前提下的计划,如果南北大道公司最终卖给其它私人企业,情况或许会有变。
17 October 2019 / 1 comment
我国目前的RON 95汽油还只是EURO 2M的等级,而RON 97也只是EURO 4,目前在本地就只有部份油站有售卖EURO 5等级的柴油,而且价格也比一般EURO 2M的柴油贵上10仙,那到底我们几时才会完全过渡到EURO 5的年代呢? 交通部今天对外发布了2019到2030年的国家交通政策大蓝图,这份大蓝图中就有提到了EURO 5的燃油课题。根据政府的计划,政府预计会在2030年正式把国内所有的RON 95和RON 97汽油提升到EURO 5的等级,不再售卖等级低于EURO 5的燃油,而这也包括了柴油。 根据政府的说法,政府要在2030年达成国内所有交通和工业废气排放量减排45%的目标,而把燃油等级提升到EURO 5也有助于实现这项目标,因为对比现有的EURO 2M,EURO 5等级的燃油在燃烧后所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物质会更少,因此更环保。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还未过渡到EURO 5的燃油之前,我国必须现在明年开始把国内的RON 95汽油从现有的EURO 2M提升到EURO 4水平。前朝政府原本计划在去年年尾实行这项计划,但这项计划在今年初宣布被推迟到明年1月。
17 October 2019 / 0 comments
随着时间慢慢迈入到2019年的10月中,国内各大车企也开始举办年尾促销活动以催谷销量,Mitsubishi率先宣布年尾促销优惠,凡是购买特定Mitsubishi新车的顾客都可获享最高1.2万令吉的现金回扣,或以低至0.88%的贷款利率购买新车。 这项优惠活动从即日起到12月31日结束,凡是购买Triton VGT手排版本的顾客可享有4,000令吉折扣,自排版本的Triton VGT则可享有8,000令吉折扣。等级较高的VGT Premium手排或VGT Premium自排版本则可享有1万和4,000令吉折扣,或以0.88%的利率申请银行贷款。 在最高等级的VGT Adventure X等级上则可以选择现金折扣4,000令吉,或选择低贷款利率配套。需要注意的是,这个0.88%的低利率贷款配套仅限于向Maybank或Public Bank申请汽车贷款。 除了Triton以外,七人座的SUV Outlander 2.0也可享有4,000令吉折扣,而2.4版本则有2,000令吉折扣,同时还可享有2年的免费保养配套。另一款入门五人座SUV ASX则在2.0 4WD等级上享有1.2万令吉折扣,入门的2WD等级则有8,000令吉折扣。
17 October 2019 / 3 comments
Nissan汽车在本地的总代理陈唱汽车(ETCM)早前推出了新车租凭计划,可供租凭的除了纯电动的Leaf之外还有一款X-Trail 2.0 Hybrid,这项计划推出初期原本的X-Trail Hybrid月租为2,500令吉,但最近陈唱却把X-Trail Hybrid的租金下调了700令吉,每月只需1,800令吉! 以1,800令吉的月租和3年合约期计算,车主在3年下来所需支付的实际金额仅为RM75,252,对比之前的RM100,452剩下了约2.5万令吉,而且车主在租凭初期所需支付的2个月抵押金也只需7,200令吉(RM3600x2),因此只需一次过先支付9,900令吉就可把X-Trail Hybrid带回家,为期3年。 这项租凭计划虽然降价了,但它的附带服务却没有因此缩水,这项租凭计划依然包括了免费的例常保养配套和新车保固,但车主需要自行承担每年的保险和路税,同时一些基本消耗品如轮胎、煞车片和雨刷等也许自行付款更换。 对比一般透过银行贷款来买车,这些租凭服务还算是相当超值的,以2.8%的贷款利率和7年贷款合约来计算,车主需要先支付车价10%的现金为头款,而且每月的供车款项高达2,093令吉,同时第三年开始也许自行承担保养和维修费。 当然,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一般银行贷款买车,至少在还清银行贷款后车子是属于自己的,但必须顾及的是若在还没还清贷款前就因故卖车,车主很可能会因为二手价不足补偿贷款差额而需要蒙受一笔亏损,而租凭服务则没有这项烦恼,很适合喜欢几年就换车的消费者们。 2019 Nissan X-Trail 2.0 Hybrid
17 October 2019 / 0 comments
瑞典豪华品牌Volvo刚刚对外发布了一个全新版本的XC40,有别于现有的XC40,这款XC40的全名为XC40 Recharge,顾名思义就是纯电版本(EV)的XC40,而且原厂也表示日后发布的纯电车型也会带上Recharge的这个名号。 和普通版本的XC40雷同,这个纯电版的外观造型和普通的XC40几乎一致,但因为它少了传统内燃式引擎,因此车头的水箱护罩也没有了进气孔,换成纯粹的一个饰板,但上面依然是经典的Volvo厂徽,两旁的头灯组依然搭载了家族式的“雷神之锤”日行灯,车侧和车尾的造型也几乎没什么改变。 这款纯电版的XC40依旧采用同一具的CMA模组化底盘,因为原厂强调这具底盘打从当初研发阶段就已经纳入了纯电动版本的考量在内,因此这具CMA模组化底盘是可直接用来搭载在纯电动车身上的。 这款纯电版的XC40搭载了一组78kWh容量的锂离子电池,电池组被摆放在车身中央的底盘上,因此它将拥有比其它版本XC40更好的车身配重,原厂号称这组电池如果使用三段式的11kW充电插头,需要7.5小时才能充满。如果使用150kW的DC快充插头,则只需40分钟就可从0充电到80%。 在马达的部份,这款XC40采用了双马达配置,这两具马达分别各自驱动前后轮轴以组成全时四驱系统,马达的最大马力有402匹,最大扭力达到660Nm,0-100km/h加速只需4.9秒,极速可达180km/h,单次续航里程最远可达400公里。 内装部份也和普通的XC40一样,它搭载了12.3寸的液晶化显示仪表,以及中间一个基于Android Automotive OS(谷歌特地针对车载荧幕主机而开发的OS系统),这个OS就宛如一般智能手机一样可以直接上网连接各种谷歌服务,并且还整合了Volvo自家的软件和Apps。 Volvo早前已经设定目标,要在2025年达致该品牌旗下有50%的产品为纯电动车,而剩余的则是油电车型。因此该品牌从今年开始会每年发布至少一款新的纯电动车型,而且旗下的每一款新车都会有插电式油电混合动力(PHEV)版本供消费者选择。 Volvo XC40 Recharge
17 October 2019 / 0 comments
去年杪,Mercedes-Benz的性能子品牌AMG在洛杉矶国际车展上发表了2019年式的Mercedes-AMG GT系列中期小改款车型,如今Mercedes-Benz Malaysia把该车系中的AMG GT R,以及GT C带来了马来西亚发售,它们的售价分别是RM 1,558,888,以及RM 1,712,888(上路价不包含保险)。 外观上,小改款后的AMG GT主要变化在于头灯组上的设计,其灯组内的结构采用了全新的布局,头灯中央的C形日间行车灯带十分显眼,而LED光源的近/远光灯则置于灯带中央,新车的头灯整体具有不错的视觉效果。 除此之外,与现款车型相比,新车在其他部分的变化并不明显。车尾方面,AMG GT C的排气采用了方形的双边四出布局;至于AMG GT R的前后保险杠设计则比较激进,同时其排管为中置双出布局,并且搭载了黑色的扰流尾翼。 2019年式小改款的Mercedes-AMG GT C 2019年式小改款的Mercedes-AMG GT R 当然,两者之间所搭配的轮圈样式也有差异,不过它们的轮圈尺寸依然为前19、后20寸的设定。进入车内,小改款后的AMG GT车系在内装的整体造型上依然与现款车型保持一致,只不过其中央鞍部上两侧的圆形按钮都更改为了方形按键。 此外,新车还配备了全液晶式的仪表和最新样式的AMG方向盘。在AMG GT C方面,它采用的是AMG Performance运动型座椅,至于AMG GT R则采用了专属的AMG跑车桶椅。 左为Mercedes-AMG GT C的内装,右为Mercedes-AMG GT R 动力方面,新的Merceds-AMG […]
16 October 2019 / 0 comments
Driven电影之夜又回来了!这次我们要送出的是很多经典影迷引颈长盼的Terminator!是的,“I’ll be back”这具经典台词在35年之后又再次回归到了大银幕,Arnold Schwarzenegger饰演的未来战士(Terminator)再有后续影片即将上映,而我们这次的竞赛也将送出这套电影的本地首映场戏票! Terminator系列电影的两大灵魂人物演员Linda Hamilton以及Arnold Schwarzenegger这次都将相继回归继续扮演Sarah Connor和T-800 Terminator的角色,这次我们将见证Connor和经过人工强化的未来战士如何携手合作一同保护一名女孩,免遭来自更强、更致命的全新终结者的伤害。 Terminator: Dark Fate将在10月24日于马来西亚正式上映,这次我们将送出4对双人份戏票,也就是一共8张的戏票,让幸运儿与我们一同在10月23日晚上8时45分在MBO Starling Mall一同观赏这套电影在本地的首映场。除了戏票之外,获选的幸运儿也会获得由The Walt Disney Malaysia送出的电影周边商品。 想要赢出这套电影的戏票吗?只需要观看以下的Terminator: Dark Fate电影预告片,并回答两个简单的问题就有机会了! *竞赛截止于2019年10月18日。优胜者名单将在2019年10月21日(周一)被公布在paultan.org网站上,同时优胜者也将透过电邮和手机简讯获得通知。优胜者名单为主办单位的最终决定,任何投诉将不受理。此电影被电检局列为18岁以上限制级电影,仅开放予18岁以上公众观赏,电影院有权拒绝任何未满18岁的观众入场。电影将在2019年10月23日晚上8时45分于Petaling Jaya的MBO Starling Mall电影院上映,优胜者需在电影开场前1小时前往电影院外索取戏票。基于电影上映地点,此竞赛只开放予巴生谷地区居民。 Loading…
16 October 2019 / 0 comments
Mercedes-Benz自6年前就已经发布了定位入门的四门Coupe跑房CLA系列,而且还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代的车型,而作为宾士的头号竞争对手,BMW在过去6年来都没在这个级距上推出过任何一款相对应的车型,以致CLA一直独霸这个市场。 如今,BMW正式在德国本土发布了一款全新的入门级四门Coupe跑房,也就是2系列的Gran Coupe,它的定位低于4系列和8系列的Gran Coupe,与宾士的CLA属于同一级别的竞争对手,产品代号为F44。 如果拿2系列Gran Coupe来和CLA对比,它的车身长度为4,526mm、车宽1,800mm、车身高度1,420mm,轴距则为2,670mm。综合来看,它比CLA更短、更窄而且车身高度也更低,至于轴距也比CLA稍微短了59mm,尾厢容量也比CLA少了30公升,正确的容积数为430公升。 外型上2系列Gran Coupe就像早前发布的全新1系列一样,两者在车头共用了许多的设计语汇,头灯组和水箱护罩的设计几乎没有差异,但前保险杆的部份则略有不同,2系列Gran Coupe的保险杆设计得更加外放、更有运动感。 车尾的部份则显得比较便宜,它的尾灯组采用了类似G20 3系列的造型设计,尾厢盖拥有一个很凸出的鸭尾式尾翼,下方保险杆采用双层式设计,左右两侧有一个通风口,而且采用双边单出的四方形排气尾管,C柱则采用了Coupe常见的流线式收尾设计,好不好看就见仁见智了。 内装的部分没什么惊喜,它和其它的BMW车系的内装中控台、仪表板、中央鞍座甚至是方向盘的造型都很雷同,和目前的3系列就是差不多一个样,同样都搭载了全液晶化显示的仪表板,中间则有一个10.25寸支援触屏的荧幕主机,而且也可透过中央鞍座上的旋钮来进行操作。 配备上它和3系列一样搭载了BMW新的Digital Key智能钥匙系统,意味着只要使用特定的Samsung型号手机就能执行车门解锁或上锁,同时也只需把手机放置在车内的Qi手机无线充电面板上就能启动引擎。 安全配备的部分,国际版的2系列Gran Coupe一样都相当完整,它搭载了先进的主动安全辅助配套,包括自动煞车(AEB)、主动跟车(ACC)、车道维持辅助(LKAS)、盲点侦测(BSM)、后方车流警示系统(RCTA)和胎压侦测系统(TPMS)等。 在动力规格方面,入门级的2系列Gran Coupe将会搭载1.5L的三缸涡轮增压引擎,最大马力有140匹,最大扭力为220Nm,0-100km/h的加速成绩为8.7秒,极速为215km/h,搭配的变速箱是七速的双离合器,一些国家市场也会提供六速手排(6MT)。 另外BMW也会针对北美市场推出一个专属的228i xDrive汽油等级,搭载的是一具2.0L的四缸涡轮增压引擎,最大马力231匹,最大扭力350Nm,采用xDrive全时四驱系统,变速箱则是ZF提供的八速自拍(8AT)。 柴油引擎的部份则有一个220d的等级,搭载的是一具2.0L的四缸柴油双涡轮增压引擎,最大马力有190匹,最大扭力400Nm,0-100km/h加速成绩为7.5秒,极速达到235km/h,变速箱一样是8AT。 而在高性能版本方面则有M235i xDrive,它搭载的是BMW号称最强的四缸汽油引擎,这具2.0L的B48涡轮引擎拥有306匹马力输出,最大扭力达到450Nm,0-100km/h加速低于5秒,极速为电子限速的250km/h,而且同样采用了四驱的配置。 F44 BMW 2 Series Gran Coupe
16 October 2019 / 2 comments
近年来,SUV市场竞争激烈是众所周知的事,但今年车坛的焦点可不仅仅只有SUV,就大马车市来说,传统的C-Segment市场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厂商之间的“前线战场”。 回顾过去,从年头开始,小改款的Hyundai Elantra就已经抢先在本地发布,直到7月全新大改款的Mazda 3也来到了本地,接下来可能会加入战围的还会有小改款的Honda Civic、全新大改款的Kia Cerato,甚至是Volkswagen Jetta。 当然,可别忘了上周三,UMW Toyota还在本地发布了全新第十二代的Toyota Corolla。其实在新车发布的同一天,我们就受邀参与了Corolla的公办试驾活动,当时厂方安排我们与其它汽车媒体一同开着新车上云顶出席发布会。 既然已经体验了新车,那么小编就来向大家分享我的试驾心得吧!但事先说明,由于我们试驾的路程和时间并不长,而且在从UMW Toyota位于雪州Shah Alam总部开上云顶的路途中,我们还须与各媒体代表轮流试驾,所以这一次的试驾报告请恕我们无法更深入的去探讨其它细节。 Anyway,若日后有机会再试驾,我们肯定会为大家奉上更完整的试驾报告,OK?在进入正题前,先带大家复习一下全新Toyota Corolla在本地的售价编程。新车一共划分为两个等级,分别是1.8E,以及1.8G,它们的售价分别是RM128,888,以及RM136,888(上路价不包含保险)。 看到新车再看看它的名字,大家可能会有些疑惑,是的没错,它就是大家熟知的Altis,只不过这一次厂方将它的名字统称为Corolla,这也符合国际市场的一贯叫法。虽然如此,本地的Corolla实车身上还是会嵌有“Altis”的铭牌,所以你想叫它为Corolla或Corolla Altis其实都没问题。 新的Corolla采用了Toyota集团最新的TNGA模组化底盘打造,车身长度为4,630mm、车身宽度1,780mm、车身高度1,435mm,轴距长度为2,700mm,车头悬吊采用麦花臣(MacPherson)的设计,车尾悬吊则是双A臂(Double Wishbone),所以在操控和动态表现上都会比上一代来得优秀。 本地的Corolla与泰国和其它国际版一样采用了标准的Keen Look家族式前脸造型,而非美国版更强调运动化的造型。从外观来看,小编觉得它的设计中规中矩,并没有像Camry那般让我感到惊艳。 相比起Camry的激进,Corolla的整体设计收敛了不少,虽然如此,它的整体车身轮廓看起来依然很锐利。如果你问我,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它的头灯组,虽然它并没有采用时下流行的矩阵式设计,但整合在里内的两道倒L形LED日行灯让它看起来更炯炯有神。 车侧方面,它的肌理线条并没有太多花俏、铺张的设计,整体看起来比较方正。至于轮圈嘛,如果不仔细对比,相信大家可能会以为它依然沿用上一代Altis的轮圈,但其实两者仍有一些细微的差异;车尾方面,除了尾灯组内辨识度极高的LED光源以外,其它部分都没什么特别,所以小编就不多着墨了。 内装方面,坦白说,如果对比同级的Honda Civic和Mazda 3,它会比较逊色,当然也不是说它很难看,只是整体的内装设计比较保守,少了些许时尚美感。在这一点上,小编觉得罪魁祸首是中控台上的那一个6.8寸OEM触控屏幕。 抱歉啦UMW Toyota,这一个小编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设定不单破坏了其内装的美观,而且这一个屏幕并没有很好用,它并没有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手机连接功能,只有基本的MirrorLink。还有还有,它的仪表板也是小编想要吐糟的一环,虽然它采用了半数位化的仪表板,但是仪表板的界面设计还是有待改进。 除了这些小细节以外,其实它的整体内装质感相比上一代还是有巨大的进步,特别是在中控台还有车门板上它都采用了软质塑胶,以及皮革来铺陈,而且仔细观察下,它的组装品质还算不错,这点值得嘉许。 配备方面,这一次厂方并没有很吝啬,新车两个等级都有标配Keyless门把和引擎启动按钮、电子手煞车、Auto Hold、三种驾驶模式切换(一般、运动化和省油)、皮革包覆的方向盘和排档杆、八向电动调整的司机座椅,以及后座冷气出风口,而且它还标配了原厂的防爆隔热膜。 至于顶级的1.8G车型还多了换挡拨片、皮革座椅、双区恒温冷气、自动防眩后视镜、Qi手机无线充电面板、360度全景摄影系统和前后双向的行车记录器,但1.8E的车主也可加价选购行车记录器和360摄影系统。 安全配备部份,入门的1.8E将会标配7气囊、车身动态稳定系统(VSC)、循迹防滑系统(TRC)、斜坡起步辅助系统(HAC)、三合一煞车系统(ABS+EBD+BA)和两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扣(ISOFIX)。 […]
16 October 2019 / 0 comments
已经确认会在下周开幕的日本东京车展上发布品牌首款纯电动车(EV)的Mazda,日前对外发布了这款EV的首支预告短片,这支预告短片透露的细节不多,主要是向外界展示这款EV将会采用的一些内装材质。 这款EV到目前为止都相当的神秘,原厂至今都不曾对外正式公布这款EV的正式名称,也未发布过这款EV的官方外型设计图或内装图,仅粗略的透露了一些动力和电池马达组方面的动力数据。 根据原厂这次发布的预告片,我们可以看到这款EV的内装将会采用大量的复合式环保材质,以符合EV追求“环保、零排放”的概念,而且原厂保证这些材质在质感上将会让人感觉相当舒适,并且会导入最新的技术,其中一幕的亮点就是看似好像水晶的线传控制排档杆。 Mazda早前曾让外国媒体试驾一辆纯电动版的CX-30,这辆CX-30纯粹只是用来提供试驾用途,因为事实上CX-30并没有推出过市售版的EV版本,因此很多人都大胆预测新的Mazda EV将会是一款SUV。 根据外媒已经掌握的资料,这款EV将会搭载容量35.5kWh的锂电池,马力输出有141匹,扭力则有264Nm左右,至于续航里程和充电效率则暂时还不知道,但外媒顾及它的单次续航里程可能不会超过250公里,对于一款EV来说这样的续航里程并不算很出色,但它的加速性能应该会很不错。 据消息指出,这款Mazda的EV将会采用多向环形结构的车体设计(Multi-Directional Ring Structure),除了强调轻量化之外也强调了它的车体刚性,加上Mazda向来强调操控和动态表现,因此这款Mazda EV应该会有很不错的操控体验。 这款EV被指将会率先锁定日本本土、中国和欧洲等国家为主要市场,而在北美和其它国家市场方面,Mazda会另外推出一款油电(Hybrid或PHEV)车型,因为这些国家车主的平均驾驶里程都比较远,以目前的电动车发展状况来说还无法满足这些地区消费者的日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