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comments
还记得早前我们报道11辆Proton X70组车队回“娘家”的新闻吗?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中国之旅,更是前所未有的壮举。如今这支车队仍在路途上,而且一切进展顺利。 这支车队是在上个月26日从吉隆坡出发,按照计划,他们将途径泰国和寮国,前往中国的杭州吉利汽车总部,展开一段为期33天、全长1.3万公里的远征。 在出发的那一天,车队一路向北,行驶了540公里入境泰国的Hatyai市,当天整个行程耗时12小时,当中包括了原定的休息时间,以及在槟城Juru进行快速检查车辆。 第二天是一个更长的路程,大队浩浩荡荡从Hatyai出发前往Hua Hin,全程长达740公里,预计耗时超过12小时;第三天,车队再从Hua Hin出发继续上路,前往619公里外的Tak,在那里他们将穿越泰国边境进入缅甸。 来到第四天,车队再从Tak前往Chiang Khong,全程长达580公里,耗时10小时。在那里,他们行驶在105号高速公路上前往著名的旅游胜地魔术山逗留,最后才到达面向湄公河和老挝的酒店。 翌日早上,他们再开车行驶430公里从Chiang Khong入境中国云南省的勐腊。在这五天的路途上,他们一共行驶了2,909公里,但这也只不过是1.3万公里路程的四分之一,可想而知,这一趟旅程并不简单。 如论如何,这支车队预计在3月12日已经抵达杭州,我们的同事也将在本周五飞往杭州与他们会合,共同庆祝,所以,我们到时再和大家分享他们的心路历程吧!
/ 0 comments
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无疑是汽车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但自动驾驶技术的出现无疑也让一些国家面对法律上的问题,包括司机在启动自动驾驶系统后是否可合法的醉酒开车?还是可以合法的滑手机甚至是在车上看电影? 最近日本政府就在自动驾驶技术的相关法令上作出了重大突破,根据外媒的报导,日本政府最近通过了道路运输车辆法的修正案,针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出现修改了当地针对汽车上路的法规,这次的修正案允许司机在启动自动驾驶系统后在车上滑手机! 根据外媒报导,这项修正后的法令将允许日本政府对车商在车子上搭载用来作为自动驾驶系统用途的摄影镜头、感应器和监管设备提出最低要求限制,车商在这些设备上的质量和相关技术必须达到政府的最低要求才能合法上路。 除了这些之外,车商日后在向车主们推送自动驾驶系统软件的无线更新包时也必须先获得当地政府的批准,同时当地保险公司提供的汽车保险投保范围也必须涵盖自动驾驶汽车所引发的事故,而修正后的法令也适用于L3等级以上的自动驾驶级别。 根据消息,只要车主乘坐的是具备L3等级以上的自动驾驶汽车,在启动自动驾驶系统后即可合法的查看手机,但这并不代表司机可以完全无视自驾系统发出的各种警告和提示,一旦因为个人疏忽而引发意外的话,司机和车主仍需对事件负责。
/ 0 comments
亚洲GT赛车节(Asia GT Festival)将在本周末于雪邦赛车场正式上演,到时我国首相敦马哈迪将会登上主办单位的一辆纯电动超跑NiO EP9,乘坐这辆拥有1,341匹马力的电动超跑在赛车场上巡视一圈,并为大马赛车节(MSF)的Saga Cup比赛主持挥旗礼。 MSF主席兼创办人Adian Yein指出,到时的大马赛车节将会有超过210辆战车商场比赛,而中国GT大奖赛(China GT Championship)也会在同场上演,两名来自大马的赛车手Jazeman Jaafar和Dominic Ang也会参与其盛,而这也是Dominic第三次参与中国GT大奖赛,至于Jazeman则会首次驾驶Bamboo Craft AMG GT战车上场。 这次的中国GT大奖赛将会有多达35辆战车参赛,而这也会是东南亚区域内最大规模但一系列GT房车赛,到时参赛的车款将会有许多大家梦寐以求的超跑,包括Mercedes-AMG、Audi、Ferrari、Bentley、McLaren、Porsche、Lamborghini和BMW等等。 除了赛车运动外,亚洲赛车节到时也会有名人摆卖活动,一些本地名人如Joe Flizzow,Elly Raja Lawak,Linora Low和KTown Clan等等将会在现场摆卖他们的物品。 爱好音乐的朋友,现场也会在17日傍晚6时30分举办一场由本地艺人Joe Flizzow等人参与的迷你演唱会,而且出席者也可携带一家大小,主办单位还准备了许多康乐活动,如攀岩、飞狐(Flying Fox)等等,现场也会有各种食物和饮料的餐车摊位。 这次的亚洲速度节将在本周五(15日)开始至周日(17日)一连三天在雪邦国际赛车场上演,主看台的入门票售价为20令吉,有兴趣的朋友可透过网上购买,或者到时在赛车场的售票柜台购买也可,而MSF看台的入门票售价则为35令吉。
/ 0 comments
你是否有想过未来自动驾驶汽车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情景?日前,Nissan坦言,真正的Level 5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可能是无法实现的,不过这家日本车企却透露计划导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发的技术,利用人类的帮助来实现远程驾驶其自动驾驶汽车。 根据中国《盖世汽车资讯网》报道,Nissan的“人机回圈”(human-in-the-loop)系统是受NASA的火星漫游者(Mars Rover)项目所启发,并由该厂的首席技术主管与在NASA工作了13年的老员工合作研发而成。该系统解决了自动驾驶汽车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即汽车如何对道路状况的突然变化做出反应。 该厂是在早前所举办的一项峰会,Nissan Future Summit上透露这项消息。不过其自驾概念与汽车行业原先设想的自动驾驶截然不同,真正的汽车驾驶是未来有一天,汽车可以在没有人类互动的情况下,在每天道路上行驶,处理每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现在,Nissan的目标主要还是自动驾驶汽车,但是此类汽车仍有人工控制室相连,如果遇到封闭道路、私人地方或是将乘客送至机场等汽车无法处理的情况时,控制室可向车辆发出指令。 然后,人工控制室可接入汽车的外部摄像头,帮助汽车摆脱棘手的局面。Nissan将其技术称为SAM(无缝自动驾驶移动出行),最早的版本旨在实现无人驾驶机器人出租车以及自动驾驶快递服务。
/ 0 comments
继上周宣布开放预订之后,BMW Malaysia今日在本地发布了旗下的旗舰双门轿跑,也就是8系列(代号G15)。新车在本地只有被冠上M Performance之名的汽油版M850i xDrive Coupé一个版本可选,它的售价是108万6,359令吉(零售价不包含保险)。 这款全新的8系列旗舰轿跑其实早在去年就已经作全球首发,新车结合了跑车的动感与豪华的工艺;第一代的8系列发源自1989年,当时的代号为E31,遗憾的是该车在面市10年后的1999年便宣告停产,此后就没有再改款或者是推出后继车型,直到近20年后的去年,全新的8系列才宣告回归。 全新的8系列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843 mm、1,902 mm,以及1,341 mm,轴距则设定在2,822 mm。它拥有较长的车头比例,车身上方可选配M型碳纤维车顶,也可选配M型碳纤维套件来提升战斗气息。 外观方面,新车采用了自家的全新设计语汇,双肾型进气格栅为一体式的设计,而且造型也更加修长。此外,它的头灯组也继承了天使眼设计,里内构造结合了LED日行灯,及LED主灯源,同时,原厂另提供了自适应LED功能及镭射头灯可选配。 在前脸部分,它的前保险杠设计较为激进,两侧大尺寸的进气开口可带来更好的散热功能,也提升空动力学效果;来到车侧,作为一款跑车,它的车身自然较为低矮,搭配翘起的尾部设计,看起来非常优雅,而且其侧面凌厉的流线涉及也突显了肌肉美感。当然,它也搭配了双五幅式的大尺寸轮圈。 尾部方面,新车尾灯组采用LED光带式设计,这也将成为该厂未来的设计思路,两侧的后轮煞车通风口搭配双边共两出排气布局,让新车看起来更加凶悍。 进入车内,新的8系列拥有与其他家族车型不同的布局设计,其倾向驾驶座的中控台设计透露了它所蕴藏的跑车特质。至于车内的用料也采用了皮革、大量金属材质,以及亮面钢琴木饰板来铺陈,进一步呈现出科技感与豪华结合的氛围。 配备方面,新车搭载了自家全新一代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Drive 7.0,而且它也换上了全新家族式设计的全LED液晶显示仪表盘,可根据不同的驾驶模式呈现不同的风格。此外,新车的中控屏幕可通过iDrive旋钮、触控、语音,以及手势等四种模式进行操控。它的中央鞍部也换上了全新的水晶电子排挡杆。 动力配置方面,本地的M850i xDrive汽油版车型搭载了一具4.4升的V8涡轮增压引擎,它的最大输出功率为530匹马力,峰值扭矩达750牛顿米,搭配八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并匹配xDrive四轮驱动系统。它从0到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只需3.7秒,极速则是250公里/小时。 2019 BMW M850i xDrive BMW 8系列官图
/ 0 comments
相信大家都看过了昨天的Proton Persona 2019小改款的新闻,包括它的完整规格列表【点我】。而这一次,我们就要试驾这款小改款的Persona了。 首先还是得“先小人、后君子”,和之前的Iriz小改款一样,原厂这次公办的试驾活动时间非常有限,而且试驾场地都是在原厂位于Centre Of Exellence后方的一个私人试车场内,这个椭圆形的试车场路况基本良好,而且几乎没什么弯道,因此我们能够体验到的其实也相当有限。 还是那句,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一定会向原厂借车进行一连几天完整的试驾,把车子开到各种不同的道路包括高速公路、城市地区的路段、花园小路或者是乡区的甘榜路,为大家完整的体验一下它在动力和操控上的各种差异。但前提是我们要有机会,因为这得向原厂借车。 外型美丑是很个人的事,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好,你觉得它很丑说不定也有人欣赏它到不得了,你觉得它美可能也有人会说它的造型很怪异。但如果你真的要问小编意见的话,小编会说,除了尾灯之外,小编其实不怎么喜欢它的外观和内装设计。 撇开设计不说,我们还是要客观的去评论这一台车,原厂强调Persona这次在小改款上改进的地方和之前Iriz小改款一样,换言之有多达365处的改进,当然原厂并没有详细的一一列出这些改进的地方,只是笼统的说改变的重点除了外观外,也包括了组装品质、隔音、油耗和CVT变速箱的反应上。 在这次的预览活动上也有一些媒体趁机询问原厂的高层一些问题,譬如说为何还在使用15寸的轮圈而不是时下B-Segment流行的16或17寸,为何头灯组依然没有透视镜(Projector)等等,原厂也一一回答,而这些答案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要控制成本。 小编认同这个答案,毕竟Persona针对的是6万令吉以下的中低收入阶层,除了要控制成本让车价处于一个大家可以接受的范围內之外,也必须考量这个阶层的买家日后在保养汽车时所需要付出的第二次成本,包括更换轮胎的价格,尺寸更大的轮圈意味着轮胎价格也更贵。 引擎的部份它并没有改变,依然是维持同一具的1.6L Campro VVT自然进气汽油引擎,最大马力107匹,最大扭力150Nm,变速箱依然是由Punch Powertrain提供的CVT变速箱,但原厂表示它经过了优化,不仅在反应表现上更好,而且也更省油。 老实说,在把这辆Persona开上试车场的过程中,它给到小编的感觉其实与之前2016年发布的第二代Persona的差异并不明显,它所给到的路感、方向盘的握感、底盘回馈和悬吊的设定其实都一样,小编觉得唯一有些不同的就只有车身抖动上的抑制变得更加出色,车身在怠速或者起步时方向盘的质感变得更好。 另外一点可以感觉到的是,车子的底盘隔音、整体的组装品质都比小改款之前来得稍微较好,车内没有多余的杂音出现,而轮胎在高速滚动时的噪音也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至于CVT的噪音,老实说当车子的引擎转速被拉高到4,000rpm之后,CVT造成的噪音还是会出现,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比之前来得没那么明显,这些是小编在很短促的时间内所能体会到的。 最后总结的部份,和之前试驾的Iriz小改款一样,在踏入2019年之后,Persona小改款的配备虽然还是比不上本地某款B-Segment掀背国产车,毕竟后者已经有了AEB(虽然只是半套)和标配LED头灯组,但国人买车往往都是看规格表上面有几多个勾,而没有去深入探讨每一款车的勾是怎么得来的。 不过小编还是觉得有一点相对比较可惜,那就是只有在顶级的1.6L Premium等级上才有的6气囊,其它三个等级一律都只有双气囊而已,如果Proton能把自身的利润再降低一点点,来把全车系都变成6气囊的话,那该多好。 诚如原厂所说,他们在为Persona进行小改款时必须顾及这款车的售价和成本,而Persona在成本上很大比例都用在车身的高刚性钢材、热压成型技术等方面,以致必须牺牲其它或在某些细节方面有所妥协,小编对这点表示理解,但小编理解不代表广大马来西亚的消费者都会理解。 小编只能说,Persona放在2019年的今天,其实在空间上表现不会差,配备也不见得会比其它B-Segment房车来得逊色,安全性上也不差,只是外型和内装设计上显得有些偏激,这个级距的市场理应走一个较为平稳的设计路线,让大家都容易接受,而最后一点就是,原厂到底几时才要提供中央扶手? 2019 Proton Persona 1.6L Premium 2019 Proton Persona 1.6L Executive
/ 0 comments
昨天晚上,吉利在中国为旗下的全新MPV——吉利嘉际举办了正式的发布会!新车在当地共划分为11种不同版本,其中有六人座或七人座版,各别采用了2+2+2、2+2+3,以及2+3+2三种座椅布局,其售价最低从9.98万起,至最高18.28万元人民币,换算马币的话则是约6万至11万令吉之间。 早前,吉利控股集团已经透过香港证券行发布官方消息,证实嘉际将会进军东南亚市场,因此我们几乎可以肯定未来这款MPV将会以来到大马,并且挂上Proton的厂标在本地贩售。 新的嘉际长宽高分别为4,706 mm、1,909 mm,以及1,664 mm,轴距则是2,805 mm,对比Proton现有的MPV,Exora(车长4,592mm)来得更长,相信第三排座椅的空间会比Exora更加优秀。 外观上,嘉际采用了吉利最新的家族脸设计,水箱护罩依然采用镀铬的波浪造型设计,两侧头灯组依然搭配鱼眼(Projector)和LED组成的日行灯,内建的近光灯也一样是LED,车侧的D柱则采用了悬浮式的车顶设计,配上双色的轮圈,整体车侧看下去相当具有时代感。 在车尾部份,新车两侧采用了扁平式的车尾灯设计,部份内建的是LED灯泡,其它的则是传统卤素灯泡,而下方保险杆也搭上了一些雾银色的防刮护板设计,以及一些削光黑的饰板,两侧尾灯中间有一条相当粗壮的镀铬饰条作连接,但车顶的尾翼面积却相对较小。 内装方面,其采用了原厂称之为环阔一体式(Full-Vison)的科技内装设计,并布局了双层式的中央鞍部,且车顶控制区域也进一步扩大。 同时,它的中控台上的拉丝纹理,以及多处细节上的琴漆元素点缀,再搭配新的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盘、造型前卫的排档杆,以及中控台上12.3寸的悬浮式液晶显示屏幕,配合72色流光氛围灯,让它看起来科技感十足,又不失豪华感。 新车采用的车载系统依然是吉利自家的GKUI智能生态系统,支持交互式的语音识别控制,定制的高德地图,在线音乐等等众多的功能,遗憾的是其并不支持Apple Carplay,以及Android Auto等功能,只能是安装自家的APP与手机互联。 其他配备方面,新的嘉际还配置了手势感应开关的座舱灯、中央扶手前也设置了冷暖杯托(可进行加热制冷、保冷饮料)、后排冷气出风口(拥有可调节温度的液晶显示屏),以及大尺寸的云际智能全景天窗等。 值得一提的是,新车还新增了“亲子模式”,在该模式下可提供自定义空调调节、音量调节、自动关闭车窗和天窗、进入伴听儿童歌曲播放模式、男童人机语音交流等功能。 另外,新的嘉际是中国首款达到Level 2自动驾驶级别的MPV,因此它还会搭载一套先进的主动式驾驶辅助系统,其中包含ICC智能领航系统、ICA集成式巡航辅助系统、ACC全速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来自Bosch的全自动停车系统、RCW后碰撞预警功能,以及RCTA倒车侧向辅助功能等。 除此之外,它还配备了FCW前碰撞预警功能、LDW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CA变道辅助系统、BSD盲点监测系统、SLIF速度限制提醒功能、IHBC智能远光灯控制系统、EPB电子驻车系统+Autohold自动驻车功能等安全配置。在嘉际座舱内,还拥有包括二排侧气囊在内8个安全气囊,以及预紧限力安全带。 动力规格方面,新的嘉际将会提供搭载轻型混动系统(MHEV)、插电式混动系统(PHEV),以及1.8升涡轮增压引擎等三种不同动力的版本供消费者选择。 其中,轻混动版将搭载一具由吉利与Volvo联合开发的1.5升涡轮增压引擎,这具引擎拥有缸内直喷技术,再辅以吉利自主研发的48V BSG轻混系统,以及搭配DCT变速箱,其综合最大输出功率达188 hp马力,最大扭力是300 Nm。 至于插电式混动版方面,新车同样将搭载1.5升的涡轮增压引擎,再配合11.3 kWh超高容量的三元锂电池,及电动马达,其综合最大马力达255 hp,峰值扭矩为385 Nm,搭配的变速箱同样是DCT变速箱。 最后,在1.8升涡轮增压引擎版方面,其搭配的传动系统是六速自排,最大马力为181 hp,最大扭力则是300 Nm。新车整体看来都很不错,所以,大家期待这款MPV吗?但小编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它并不会那么快来马,至少需要等到吉利缤越,也就是传闻的Proton X50之后,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 0 comments
你知道吗?现款的Nissan X-Trail(代号T32)自2013年在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上全球首发至今已有6年之久,虽然这款七人座SUV在2017年已进行了周期小改款,但如今它才刚要在本地上市。 日前,本地Nissan的总代理Edaran Tan Chong Motor(ETCM)已举办了一场X-Trail小改款的媒体预览活动,而且我们早已报道了,新车现已开始接受预订[点击这里查看新闻背景]。在这里我们将为大家奉上X-Trail小改款前后的实车对比照,让大家细细参考。 新的X-Trail在本地一共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X-Trail 2.0L 2WD(RM139,900)、X-Trail 2.0L 2WD Mid(RM149,900)、X-Trail 2.5L 4WD(RM159,900),以及顶级的X-Trail 2.0L Hybrid(RM169,900)。以上价格都只是原厂的预估价,正式售价将在稍后公布。ETCM早也已经透露,新车将在4月发布。 需要强调的是,这次七人座的配置本只限于2.0L和2.5L的汽油引擎的版本上,由于Hybrid版本在尾厢障板下方置放了电池组吃掉了一些空间,所以没有第三排的座椅,而且其行李厢空间对比汽油版本的550L也来得较小。 外型方面新车和欧洲去年发布的X-Trail小改款一模一样,主要是车头的水箱护罩换上了Nissan家族最新的V-Motion家族脸设计,前保险杆在雾灯的部份也有细微的变化,雾灯从原本的圆形换成了方形设计,车尾也换上了重新排列的尾灯组,后保险杆也有些细微的变化,同时也换上了新轮圈。 除了外观的变化之外,小改款的X-Trail也追加了一些配备,如电动尾门(拥有踢脚式感应启闭功能)、新的A-IVI 7寸触屏式荧幕主机(可支持Android Auto,以及Apple CarPlay),还有一套先进的主动式安全配备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其中包括了环境摄像镜头、智能移动物体侦测、智能驾驶控制,以及智能引擎制动等,这些都是全车系的标配。 而在2.0L Mid版本上,它还会有车道维持警示、盲点侦测系统、后方横向来车警示;至于比较高价的2.5L 4WD和2.0L Hybrid则会有主动式巡航控制、远光灯辅助,以及主动式紧急煞车系统等等。 至于传动的安全配备方面,最入门的2.0L 2WD只标配了四具安全气囊,其余版本皆为六具,其它配备还有电子手煞车+Auto Hold、车身动态稳定系统、循迹控制系统、ABS+EBD+BA三合一煞车辅助系统,以及斜坡辅助等。 动力规格,两具汽油引擎与小改款之前对比并没有改变,入门的2.0L 2WD和2.0L 2WD Mid依然搭载2.0L四缸自然进气汽油引擎,引擎代号MR20DD,它具备缸内直喷的技术,最大马力有144匹,最大扭力200Nm,变速箱一样是X-Tronic […]
/ 0 comments
大家都知道汽车在本地若要合法上路就需先缴付每年更新的保险和路税,而保险方面大家都知道是根据车子当下的市值来购买,保费多寡取决于车子剩下的市价有多少,而一般汽车的路税则是根据引擎排气量来计算,政府也拥有一个列表来计算每一款车的路税费用【点击这里看文章】。 那电动车(EV)呢?一般传统汽车的路税就根据引擎的排气量来计算每年所需缴付的路税费用,但电动车因为没有传统的内燃式引擎,只有电动马达和电池组,那电动车要如何计算与缴付路税?在这里我们为大家娓娓道来。 其实电动车一样是需要缴付路税的,毕竟电动车也和其它汽车一样有在使用着公共的马路和停车场。在路税方面,电动车和一般传统汽车最大的差别就是以不同的单位来计算,譬如说一般汽车是以引擎排气量(cc)来计算,而电动车就使用马达的输出功率(kW)来计算。 根据我们从陆路交通局(JPJ)获得的资料和说法,JPJ自2011年起就已经制定了一套针对电动车的路税计算表,这套计算表是以马达输出功率(kW)为计算单位。简单来说它和传统汽车的路税有一个相似之处,传统汽车的引擎排气量越大,路税越贵;而电动车马达的输出功率越大,路税也一样越贵。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JPJ自2011年起就已经制定了这个电动车的路税收费计算表,但碍于当时的电脑系统只能让官员输入引擎的排气量(cc),无法输入电动马达的输出功率(kW),因此当局过去几年来一直因为系统问题而让本地许多EV车主“受益”,每年都在缴付极为便宜的路税。 我们以公司内的一辆Tesla Model S P90D来举个例子,其实根据JPJ的电动车路税计算表来计算的话,每年所需缴付的路税理应是6,289令吉,但因为JPJ系统无法以kW为单位输入路税资料,在cc为单位计算下,反而这辆P90D的路税每年只需10令吉,真的比每年20令吉路税的Kancil还要便宜。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眼红说Model S是一款高价高性能的电动车,以车价而言并非一般收入的打工族能坐拥得起,但每年却只需缴付比Kancil还便宜的路税非常不公平,但小编还是需要说一句公道话,这其实完全是JPJ的问题,很多EV车主们都不知道JPJ在路税上的计算方式和标准,加上政府过去曾对Hybrid和EV提供各种税务上的奖掖,因此EV车主们都不以为然。 不过这项“福利”似乎即将结束了,因为根据我们从JPJ获得的最新消息,JPJ将全面更新他们的系统,让他们的系统可以输入以kW为单位,不用再“冯京当马凉”把kW的输出功率当成cc的排气量来输入。 在这里我们也一并为大家简单的叙述一下本地EV(包括电动摩多)的路税计算列表,首先是电动摩多(路税级别是AA)的部份,由于电动摩多的马达功率都不高,因此它们的路税自然也很便宜,以下是电动马达的路税列表: 7.5kW-10kW:RM9 10kW-12.5kW:RM12 12.5kW-25kW:RM30 25kW-40kW:RM40 40kW以上:RM42 因为JPJ的系统问题,之前Tesla Model S P90D只需每年缴付RM10的超便宜路税 而在电动车(EV)的部份则分成私人注册(AB级别)和公司注册(AC)两种收费,简单一点来说,只要输出功率在80kW以下的路税都会相对便宜,而在80kW以上则会以每0.05kW来计算,kW越大就要缴付越多路税,这和一般汽车1.6L以上就开始以每cc来增加收费一样的道理。以下是EV车的路税收费列表: 50kW或以下:RM20 50kW-60kW:RM44 60kW-70kW:RM56 70kW-80kW:RM72 80kW-90kW:最低路税RM160,80kW之后的每0.05kW增收RM0.32 90kW-100kW:最低路税RM224,90kW之后的每0.05kW增收RM0.25 100kW-125kW:最低路税RM274,100kW之后的每0.05kW增收RM0.50 125kW-150kW:最低路税RM524,125kW之后的每0.05kW增收RM1 150kW以上:最低路税RM1,024,125kW之后的每0.05kW增收RM1.35 如果你还是没什么概念的话,我们就以本地第一代的Nissan Leaf来举例,这款2013年在本地上市的EV拥有80kW的电动马达,因此需要支付每年RM72的路税,而即将来马的第二代Leaf则拥有110kW的马达,因此它需要支付的路税将会是RM374(RM274是100kW最低路税,多出来的10kW另外多收RM100的路税)。但根据我们的了解,政府目前有针对EV给予路税折扣,以鼓励消费者购买更多的EV同时也鼓励车商引入更多的零排放车款,所以经折扣后第二代的Leaf车主实际需要缴付的路税并不到200令吉。 被誉为EV界超跑品牌的Tesla,因为旗下推出的EV都以高功率著名,因此Tesla车主们的路税将会是最多的(目前来说),以Tesla […]
/ 0 comments
最近Proton X70的大卖让许多人看到了Proton复兴的希望。日前,Proton首席执行长李春荣博士接受本地媒体访问时信誓坦坦表示,如无意外,该公司预料能在今年内“止血”,并且实现盈利。 “吉利集团成为宝腾的策略合作伙伴至今已有17个月,在这一段时日里,所有东西都已经回到了正轨,如今我们正处于一个比较好的位置上;我们正在努力让宝腾转亏为盈,最早会在今年内实现……2020年就必须看到盈利。” 李春荣在接受本地英文报章《The Star》访问时这么表示。他还坦言,自己在加入Proton之前低估了这家国产车的情况。 “如果我知道会这么困难的话,我或许会改变过来这里的主意。不过我现在很开心,因为我得到了两大股东及管理层的认可和支持,而且现在我们的销量已有所增长,有95%的经销商都认同我们的方向。” 李春荣说,Proton在去年尾推出X70之后,今年开年的首两个月销量就增长了42%,一共卖出1万2,300辆汽车。他也强调,Proton的目标是希望重返本地销量冠军宝座,并且成为东盟前三大的汽车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