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Volvo 复苏过程,看吉利是如何让 Volvo 起死回生。

2010年,中国的吉利集团从美国的Ford手中,以18亿美元的代价买下了来自瑞典的豪华品牌Volvo,这桩交易成为了中国汽车企业历年来最大笔的海外收购案,同时也因为Volvo是全球知名品牌的关系,让吉利也因此迅速的在全球车坛蹿红。

或许18亿美元(77亿令吉)对许多人(包括我)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天文数字,但其实这笔收购案在当时被视为相当超值,也无法反映出Volvo真正的品牌价值。要知道,Ford在1999年收购Volvo时花了65亿美元(278亿令吉),因此18亿美元就可以获得一个近百年历史的著名豪华品牌,绝对是一个白菜价。

当然,吉利也要感谢当年在全球和美国地区爆发的经济危机,业界许多人士都认为当年的经济危机导致许多大财团陷入困境,反而让许多中小规模的企业获得了不少投资良机,吉利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成功以超值价格买下了Volvo,而吉利在当时虽然已经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但其规模还是比现在要小,在海外的知名度也还很低。

吉利收购Volvo的记者会上,创办人兼董事长李书福对全世界的媒体拍胸口保证,说Volvo虽然被完全并购到吉利集团内,但Volvo依然会保有自身的品牌和自主研发权,同时在行政和决策权上也会独立,吉利不会过多干涉。

回顾 Volvo 复苏过程,看吉利是如何让 Volvo 起死回生。

根据Volvo之前的财报,他们在还未被吉利集团收购之前,在2009年的全年汽车总销量是33万5,000辆,而被吉利收购之后,经过了7年的耕耘和投资,Volvo在2016年的总销量已经达到了53万4,000辆的数据,成长势头非常良好。

每个人都说Volvo最近这几年能够咸鱼翻身、顺风顺水,吉利集团功不可没,那吉利到底做了些什么可以让Volvo的业务重回正轨呢?首先,有一句话叫做“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吉利集团在入主Volvo过后,向Volvo投入了大笔的资金让Volvo可以用在研发身上,这里提到的研发不只是指新的车型,而是也包括了全新的引擎和底盘技术,以及Volvo向来引以为傲的汽车安全科技。

大家可以看到,Volvo在被吉利收购之前的几年一度出现过发展停滞不前的现象,一些车型已经老态毕露但却迟迟未有推出新一代款式,但吉利注资后Volvo随即开始大力投入到新车型和新技术的开发上,最近这几年更是推出了全新90系列的旗舰车型,包括了XC90、S90和V90,同时老旧的XC60也获得了更新,全新车型XC40也即将要发布。最重要的是,Volvo如今研发的新车型都是以全球战略车为定位,不再只是锁定欧洲和北美的市场。

回顾 Volvo 复苏过程,看吉利是如何让 Volvo 起死回生。

除了全新车型外,Volvo也把获得的资金投入到新引擎的研发工作上,目前在XC90、S90、V90、全新XC60等车型身上使用的引擎,都是被吉利收购过后的作品,包括了涡轮与机械双增压的引擎,以及最近很火红的T8 Hybrid引擎。不但如此,Volvo也已经宣布投入到纯电动车的研发工作上,以应付未来的发展趋势。

除了这一点之外,在吉利麾下的Volvo也逐渐在全球不同范围扩展他们的生产线,并借此降低销售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其中就包括了逐渐把主要生产基地迁往中国,并且致力开拓东南亚这个巨大的新兴市场。我们以XC90来举例,马来西亚是继瑞典之后全球唯一一个组装XC90这款旗舰SUV的国家,这足以说明了Volvo如何重视东南亚市场。

当然,外型也是Volvo近年来咸鱼翻身的关键之一,大家都可以看到打从第二代的S60开始,Volvo在外型上就开始让人觉得惊艳无比,完全甩开了以往给人老迈毫无生气的印象,并逐渐向年轻化和科技感靠拢,也是Volvo走向复苏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吉利收购Volvo后,依然让Volvo保有本身强调安全的特点,并继续让Volvo砸钱研发新的主被动安全配备以及提升车体的安全技术,大家都知道一个品牌想要成功就必须要拥有自己的明确定位,而Volvo的最大定位就是“安全”。

随着吉利最终和Proton牵手成功,许多人都殷切幻想Proton能够复制当年Volvo的奇迹一样,来一个咸鱼大翻身。在日前的记者会上,吉利就透露了他们对Proton未来的管理规划,首先就是让Proton继续保有自己的品牌、继续自己研发和设计新车型,吉利只是提供资源和技术,并协助Proton打开国际市场。

那Proton被吉利收购后能否好像当年的Volvo一样强势复苏呢?老实说,如果要像Volvo这样成为一个国际大品牌,是难以在几年内达成的目标,但我们可以期望Proton重新回到本地汽车市场的原本位置,也就是本地的销量冠军,同时也可以期望Proton把更多的车型出口到邻近的东南亚市场,并提高Proton在亚洲地区内的品牌知名度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