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Mercedes-Benz A 250 AMG Line,这才叫作完整

就在上个月,我们为大家试驾过了全新代号W177的第四代,也能说是原厂重新把它定位为四门小钢炮之后的第二代Mercedes-Benz A-Class【点击这里翻阅之前的试驾文章】,不过当时试驾的是搭载小排量引擎的入门等级A 200,很多人可能觉得A 200因为在配备上比较阳春,而且也搭载和别家车企合作开发的引擎,因此算不上很正统的宾士,那没关系,因为我们这次为大家试驾高配版的A 250。

在本地A-Class W177暂时只有两个等级,分别是入门的A 200和A 250,而只有A 250是搭载AMG Line的外观套件,因此无可否认的是A 250在外观上确实比A 200要帅气许多,甚至其配备也要比A 200更加完整。

在价格方面,A 200 Progressive Line的价格为RM227,888,至于这次试驾的A 250 AMG Line则是售价RM263,888,两者之间的价差达到了3.6万令吉,基本可以买到一辆最入门的Perodua Axia(虽然很多会买A250的消费者大概也不会介意这3.6万),那我们就来看看消费者多付的这3.6万可以为他们换来什么,以及A 250是否对得起超过26万令吉的这个价格。

试驾:Mercedes-Benz A 250 AMG Line,这才叫作完整

首先我们先简略的说说它外观的部份,因为A 250搭载的是AMG Line的外观套件,因此它的前后保险杆设计都和入门的A 200不一样,老实说小编真的觉得宾士车款都只有搭载AMG Line套件的前提下才会好看,无论是A-Class、C-Class还是E-Class都好。

小编并不是要贬低A 200的外观,但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因为有了比较所以小编当然会更偏好整体造型更年轻化、更运动化更符合年轻人口味的A 250,而且这个AMG Line套件的差异也不仅在于钱好保险杆的设计而已,连带它的轮圈设计也不一样。

乍看之下,A 200的轮圈虽然都和A 250一样是五幅式的铝合金设计,但在细节的部份你会发现A 250的轮圈设计更像是小改款之前的C 250的轮圈,对比A 200那款轮圈,在质感和运动化表现上当然是A 250的这组轮圈更加好看,也比较符合小编这种三十多岁年轻人的口味(虽然小编本身喜欢uncle车)。

试驾:Mercedes-Benz A 250 AMG Line,这才叫作完整

说完了外观这种很主观的事情后,我们顺带来提一提它的外在配备上的差异,基本上两款车的配备差异没有很大,两者都标配了全LED的头灯组,但只具备自动切换远近光的功能,并没有宾士高阶车型上才能看到的Multibeam LED头灯组,因此它只能基本的自动调整远近光,不能自动遮蔽和调整左右的照射角度。

除此之外,这两个等级的A-Class都一样搭配18寸的轮圈,只不过两个等级采用的轮圈设计在细节上并不一样,车尾部分他们的尾灯组也一样是全LED,而且一样都只标配普通的倒车摄影镜头,都没有360度全景摄影系统,同时也都没有电动尾门。

在内装的部分,两款车一样都标配全皮革包覆的电动座椅,而且左右两旁都有三组记忆装置,都有手动调整的椅垫伸展功能,中控台一样都标配两个10.25寸的荧幕,一个作为仪表板,另一个则是MBUX系统的主机。

这次的主机终于导入了触屏功能,而且也支援声控,而且是两个等级都标配,但其声控的功能并不如Siri或Hi Google那样的完整和全面,也不如这两个手机系统声控功能那么的聪明,大家不用对它的期望太高就是,基本能做的就是切换下歌曲或启动导航等基本功能而已,而且操作起来也有点麻烦,小编把玩几次后还是觉得直接自己手动操作会更快更直接。

另外,两个等级的A-Class都标配了多达64种颜色选择的车内气氛灯,而且这次宾士也在冷气出风口的部份加入了气氛灯光源,并且把冷气出风口都设计成锯齿状的设计,这一点看起来相当酷炫,不过小编觉得车门部份的气氛灯光条质感欠佳,如果可以把这条气氛灯的LED发光条做成隐藏式的话会更好看。

除了这些之外,A 250和A 200在内装上还是有些差异的,因为A 250搭配了AMG Line的套件,所以它的方向盘是三幅式平底化的设计,而非A 200那种普通的原型设计,而且A 250的方向盘在左右两侧按钮的部份采用的是大量的铝制饰板,而A 200则是质感略差的黑色亮面反光饰板。

试驾:Mercedes-Benz A 250 AMG Line,这才叫作完整

除了这个之外,A 200在中控台和们饰板的部份采用的是暗色木纹饰板,而A 250则是采用铝制饰板,在视觉上铝制饰板无疑比A 200的木纹饰板更好看,但如果车子经常停在户外就悲剧了,因为这种铝制饰板在烈阳下被暴晒几个小时后会很烫手,而小编在试驾宾士车款时也经常面对这种问题,上车时觉得车子像烤箱,手不小心动到铝制的饰板还会被烫到。

其它部份,两个等级的A-Class一样都没有标配天窗,但我们可以看到原厂为它预留了天窗开关按钮的板件在车顶,因此预计日后来马的A 45可能会有天窗,但这也得等新的A 45发布了才好说。另外两个等级都同样只有单区恒温冷气系统,而且都没有后座冷气出风口。

另外小编也觉得它中控台下半段用来控制冷气的那排按钮质感不怎么出色,并不是好像大哥C-Class那种的铝制按钮,因此无论在触感还是视觉上的质感都大打折扣,小编也只能安慰自己“这只是入门的A-Class,算了吧”。

有些人可能会担心前方两个10.25寸的荧幕因为上方没有遮阳板的设计,在白天驾驶时会不会出现烈阳照射导致反光的问题,这一点小编可以向大家保证不用担心,小编在试驾这辆A 250时刚好遇上连续几天的炎热天气,而且太阳也猛得不得了,但在这种极端阳光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清楚看见两个荧幕内的显示内容。

两个等级的A-Class一样都没搭配Burmester为它量身订造的音响系统,但还是有内建了原厂的音响功放而且全车喇叭数量多达10个,但小编必须要说的是它的高音喇叭(Tweeter)摆放位置很有问题,这两个小口径的高音喇叭被安置在A柱内侧的部份,形成两个喇叭互相对射的情况。

以汽车音响的喇叭摆放位置原理来说,这样的对射位置虽然可以把高音部份更容易的带出来呈现在中控台上,但这样会造成很多高音细节的流失,也会反效果造成最靠近司机的右侧高音喇叭听起来反而比左侧的更弱,最终出来的效果反而造成上半段的音场很弱。

整体来说,小编觉得原厂更应该把高音喇叭直接内嵌在中控台上端左右两侧对着前挡风玻璃,这种做法也普遍的被许多车企采用,而且这样的高音喇叭摆放方式也有利于车主日后的音响升级,只要车主还没到极度发烧级的程度,这样的摆放位置应该都相当理想。

接下来我们谈一谈它动力的部份,A 250和A 200采用两具截然不同的引擎,A 200采用的是宾士和Renault共同开发,代号M282的1.33L四缸涡轮增压引擎,这具引擎虽然在路税上很便宜,动力也不算差,但很多媒体朋友在试驾后都觉得它的运转质感太过粗糙,让它的整体评价被拉低了不少分数。

而这次A 250则是搭载一具与C-Class共用的2.0L四缸涡轮增压引擎,这具引擎的代号为M260,马力输出有224匹,最大扭力为350Nm,对比A 200的163hp/250Nm绝对要强上不少,但变速箱一样都是七速的7G-DCT双离合器,而且一样都是前轮驱动。

小编在驾驶这辆A 250几天之后,发现它的引擎运转质感要比A 200好上不少,至少不至于对不住宾士引擎的这个名号,相信也不会让宾士车主们失望,而且动力而言,虽然A 250的车重已接近1.5吨的重量,但这具引擎还是显得绰绰有余,变速箱的反应也相当灵敏,只要踩下油门就会立刻切换到适合的档位来让你提升到想要的速度,换挡时的绵密度也很好,不会让人觉得有顿挫感,而且两个等级都配有换挡拨片,让你对档位的自主性更高。

至于在操控感方面,由于小编开惯了D-Segment的日系房车,因此坐进这辆A 250把它开出第一个弯道时就立刻体验到了它很灵敏的方向盘反应,加上它的车长也只有4,419mm,让它整辆车开起来都很灵活,无论是要在一般的马路做U-Turn还是开进商业区的店铺后巷,你都不会觉得压力。

动态表现和悬吊方面,小编觉得它的悬吊设定在欧系车来说算是软硬适中,并不会让人觉得不舒服,但如果你开惯了一般软趴趴的日系车,尤其如果你体验过了Toyota新的TNGA底盘的设定后,你或许会觉得它的悬吊有些死硬;反之如果你开惯了一般没有电子避震器的欧系车的话,或许你会很喜欢这样的悬吊设定。

试驾:Mercedes-Benz A 250 AMG Line,这才叫作完整

如果你想要一些具体的说法,小编就举例说车轮在碾过一些面积不大的路坑或高架天桥的隙缝时,传递到身体的震动感还是相当明显的,好听一点来说就是它的路感回馈很好,难听一点来说就是它的悬吊和弹簧对于过滤路面弹跳来说还有进步空间,就看你是哪一类型的驾驶者,小编本身是喜欢偏软的(小编自问和很多属于操控迷的汽车媒体很不一样)。

当然,考虑到A-Class的市场定位和锁定的消费族群,小编相信大部分会考虑这款车的买家而言都会喜欢这样的悬吊设定,除非你是打算买回家让老婆开去接送儿女上下学或每天外出找朋友喝贵妇下午茶,这样的话你的老婆可能一开始会有些不习惯,除非她本身也开惯了一般的欧系车。

至于在弯道中的动态表现,虽然它的方向盘反应很灵敏,但若要说它的车身动态表现很出色,这点又还谈不上,车身的侧倾还是可以感觉得到,而且小编也开过一些动态表现比它更好的欧系小钢炮,譬如说宝马的1系列,但整体来说它的表现是绝对不差的,并不会丢了宾士的大名。

还有,小编差点忘了要批评一下它的一个内装小细节,宾士习惯把排档杆安装在我们方向盘右侧的传统雨刷或灯光拨杆的位置,这点并没有问题,只要习惯了就好,但问题是它方向盘左右两边的拨杆,包括换挡的拨杆和左边雨刷和灯具的拨杆都是用看起来很廉价的黑色塑料做成,不像C-Class和E-Class那样有一些银色的镀铬点缀,小编看了后第一个感想就是“这辆车要价26万,它以为它自己是Saga吗?”(对不起得罪了Saga的车主们)

还有另外一点小编不得不吐槽的就是车门的收边处理,小编指的是坐在车内关起车门之后,你依然可以看到完全无遮掩的车门金属窗框,而且是和车身同色的。小编心想“拜托,26万的车价就不能在细节上做得再好一点吗?”

还有一个就是轮胎滚动的噪音,小编拿到的A 250媒体试驾车标配的是一组韩国某知名品牌的失压续跑胎,这个品牌也除了廉价轮胎外也有推出不少定位较高的高品质轮胎甚至是性能胎,但小编真的接受不到它的轮胎噪音。

有些人或许会说“失压续跑胎较吵是正常的”、“18寸轮圈还要求安静?”等等,但小编开过不少定位相近、而且轮圈同样不小的车款,譬如说Volkswagen的Golf R、BMW的1系列甚至是Peugeot的208 GTI等等,但这些车款的胎噪都没有这辆A 250来得那么夸张,它会让你忍不住一直把车内的音乐音量提高,来无视那烦人的胎噪。

小编在把车子归还给Mercedes-Benz Malaysia时询问了原厂的职员,到底A 250是不是原厂标配这组轮胎,因为小编很想知道这种胎噪到底是轮胎的问题还是车底盘和轮拱隔音的问题,但无法拿到一个明确的答案,而且小编也看到停在原厂内的其它同款A 250搭配的是不同轮胎,这点也让小编疑惑了,不排除原厂可能因为货源不足的问题,而提供不同品牌但至少性能有所保证的轮胎。

说完了缺点后我们也必须说一下它的优点,小编觉得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内装设计终于衬托得上它的外型了。我们看回上一代的A-Class,虽然外型甚是好看,但内装的中控台却在用着十年前C-Class的过时设计,这点可说是“车内车外不一样”,这次A-Class的内装设计虽然谈不上完美,但至少有跟上了其它宾士车款的统一步伐,并没有沿用旧款宾士的内装设计。

总体来说,A 250比A 200贵了3.6万令吉,小编觉得如果你预算足够的话干脆买A 250会更好,虽然它还不至于完美,但至少它比A 200更像是一台宾士,小编指的是引擎运转质感表现不差,外型和内装也比入门的A 200更好看,虽然两个等级的配备相差不大,虽然A 200的动力不差,但A 250的动力更加充沛澎湃。

小编个人觉得A 200给人一种到喉不到肺的感觉,尤其是引擎的质感部份有待加强,反观A 250却在外观上看下去更像一辆宾士,而且在内装质感的呈现上也不好,姑且不论它的引擎动力和运转质感较好,光是外观和内装质感的呈现,小编也觉得值回3.6万的票价。

2019 Mercedes-Benz A 250 AMG Line

Mercedes-Benz A200 Progressive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