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以来,我国的电动车领域便搭上了高速发展的列车,伴随着多家中国车企的入驻,本地各大品牌也“各显神通”,陆陆续续推出新款电动车应战,顿时让大马车市百花齐放,一片欣欣向荣。
而今,2025年伊始,本地电动车市场的角力依旧是战火纷飞,在政府免税政策的扶持之下,本地消费者对纯电动车的接受度也在不断攀升。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巨头的比亚迪(BYD)自然不会错失任何有利可图的契机。
去年11月中旬,继Atto 3、海豚(Dolphin)、海豹(Seal),以及M6之后,比亚迪再次挥出重拳,带着最新的海狮7(Sealion 7)加入战围。面对Tesla Model Y,以及小鹏(XPeng)G6等劲敌,Sealion 7是否有足够的实力站稳脚跟?让我们通过这次深度试驾,揭开新车的真正实力。
Sealion 7作为比亚迪海洋网的全新力作,带着强劲的动力、帅气动感的设计与智能科技,直面市场核心战场。新车在本地提供后驱的Premium和四驱的Performance版本,售价分别为RM183,800和RM199,800。
事不宜迟!马上进入正题!Sealion 7的车身尺码为4,830×1,925×1,620mm(长宽高),轴距为2,930mm,属于D-Segment级别。作为参考,同级对手的Tesla Model Y和小鹏G6的车长各别为4,750和4,753mm,轴距同为2,890mm,因此Sealion 7可谓是最同级中最宽敞的车型。
外观上,Sealion 7可被看作是Seal的SUV版本,它承袭了比亚迪的海洋美学设计语汇,整体造型动感流畅,并且结合了空气动力学元素。此外,它的前保险杠两侧采用大面积的亮黑色饰件,搭配导流口设计,不仅提升空气动力学性能,还让车头更具运动气息。
Sealion 7的车身比例协调,流畅自然的车身线条、修长的轮廓,以及20寸的双色轮毂搭配赋予其更具运动感的姿态;来到尾部,它采用了贯穿式LED尾灯,并融入了独特的光影效果,点亮后极具辨识度。同时,它的车顶还配备了大尺寸扰流板,进一步强化运动属性。
老实说,小编投身汽车媒体这一行已多年,这些年来面对不停歇发布的新车,早已烙下审美疲劳的症结。在评车时,我们尽可能不谈审美,因为这件事各有所好,难以与人共情,但不管怎样总会有一些新车特别合眼缘,这次小编试驾的Sealion 7便是其一,我个人认为Sealion 7的外型真的很好看,颜值甚至堪比超级跑旅。
不得不说,曾在Audi、Alfa Romeo等品牌担任设计总监的Wolfgang Egger这次在主导Sealion 7的设计上,确实拿出了一手好菜。Wolfgang Egger如今已过档比亚迪,负责比亚迪的全球设计工作,为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型注入更多国际化风格。
再来进入车内,依然是非常熟悉的比亚迪“海洋美学”设计理念,同时融入更多科技化元素,它的整体布局简洁但不失科技美感。同时,车内采用大面积的软质材料、环保皮革与金属饰件,营造出高级感十足的座舱氛围。
其他配备方面,Sealion 7标配了标志性的15.6寸可旋转悬浮式中控屏幕,并搭配10.25寸全液晶仪表盘。它的中控屏幕内置DiLink车载系统,支持语音控制、导航、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等多种功能,同时兼容第三方应用,并且可在车内“唱K”,娱乐性极强。
另外,它还配有由12具扬声器组成的Dynaudio音响系统、氛围灯、全景式玻璃天窗、电动调整且具有通风功能的Nappa皮革座椅、HUD抬头显示器、双区自动恒温冷气系统、前排双50W无线充电板、USB Typce-A和Type C接口等,整体配备相当丰富。
而在安全层面,Sealion 7还标配了9具气囊,而且有完整的半自动驾驶辅助配套,包含全速域的自动跟车、车道居中辅助、车道偏移警示、盲点侦测、车流警示系统等,而且也有360度环景摄影系统和胎压侦测功能。
储物空间方面,Sealion 7拥有50公升容量的前备箱,另外得益于大尺寸车身结构,其后备箱容量达570公升(后排座椅放倒后可进一步扩展至1,400公升),后排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可满足一般家庭的日常载物需求。
最后,在动力部分,后驱版的Sealion 7 Premium搭载一组后置式的电动马达,拥有313PS马力和380Nm扭力,0-100km/h加速成绩6.7秒,搭配82.5kWh容量的电池,整车重量达到2,635公斤,续航里程可达567公里(NEDC测试标准)。
四驱版的Sealion 7 Performance则在前轴上额外多了一组马达行成电子四驱系统,其综合马力达到530PS,综合扭力690Nm,0-100km/h加速成绩4.5秒,电池容量一样是82.5kWh,续航里程为542公里(NEDC测试标准),整车重量为2,750公斤。
而在充电效能部份,我国的Sealion 7支持11kW的AC慢充,至于DC快充部分,很遗憾虽然它采用了800V的电动架构,但却在充电功率上被阉割了极限,并没有像欧洲市场那样支持230kW的DC快充,而是和香港市场一样最高只支持到150kW,但以此功率计算只需不到半小时便能充电到80%。
我们这次试驾的是Sealion 7 Performance,从账面数据来看,动力显然不成问题。它的动力释放较为线性,虽然电动车惯有的瞬间扭矩爆发力依然存在,但比亚迪的动力调校相对温和,并不会让驾驶者感到突兀或难以控制。
在中高速阶段,它的动力储备依然充沛,深踩电门依旧可以感受到明显的推背感,超车毫无压力。然而,它并不像其他高性能版电动车那样“暴躁”,而是更注重平顺性,给人的感受更像是一台大排量燃油引擎SUV,而非一台神经质的高性能电动车。
另外,虽然Sealion 7的车身尺寸较大,但其转向手感相当不错,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的调校偏向舒适,低速时轻盈易控,在市区驾驶或停车挪动时毫不费力,而在高速行驶时又能提供一定的回馈感。
不过,由于车身较重(接近2.4吨),在激烈驾驶时,它的车身响应明显不如更轻量化的SUV来得灵活,特别是在高速过弯时的侧倾抑制仍有提升空间,当车速较高时进入弯道可以明显感觉到车身的倾斜幅度较大,座舱内的乘客甚至会感受到一定的“浮晃”感。
提到悬吊,Sealion 7采用了前麦弗逊(MacPherson strut)+后五连杆(Multilink)独立悬架,整体调校偏向舒适。悬吊系统在处理一般路面颠簸时表现不错,能够有效吸收大部分振动,让乘客在车内享受相对平稳的乘坐体验。但在高速行驶或经过起伏较大的路面时,悬吊的支撑性略显不足,车身容易出现多余的晃动。
这种调校策略意味着,Sealion 7更适合日常通勤、长途巡航,而不太适合激烈驾驶。如果你追求极致的操控感受,可能会觉得Sealion 7的动态表现还有改进空间,尤其是在底盘的支撑性和侧倾抑制方面。
此外,它的煞车系统本身表现不错,踏板的脚感适中,初段响应较为线性,并不会出现煞车力度突兀的现象。然而,碍于车身较重,当需要紧急煞车时,明显可以感受到煞车系统的压力,煞停距离比预期要稍长,尤其是在高速状态下煞车的下压力较大。当然,动能回收系统的介入也会让煞车踏板的反馈有些变化。
在日常驾驶中,Sealion 7的煞车表现可以接受,但如果是在山路或高强度驾驶场景下,驾驶者需要留意提前减速,以确保煞车系统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减速动作。在小编与它相处几天下来之后,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比亚迪并没有单纯追求极致性能,而是更倾向于提供一款舒适、易驾驭的电动SUV。这种调校方向使得Sealion 7在日常驾驶中表现友好,适合家庭用户和城市通勤。
简单来说,如果你想要一款好开、好看、空间大,动力充沛的电动SUV,这款Sealion 7绝对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但是,如果你更追求操控与极致的动态表现,可能需要适应它较为舒适的调校风格。
事实上,Sealion 7的定价也相当得宜,不超过20万令吉便可买到一款型能兼备的电动跑旅(Coupe SUV),这点还是相当不错的,而且它的销量也证明了它备受市场青睐。上个月,陆路交通局(JPJ)的数据显示其注册量达151辆,在本地车市的一众电动车当中排行第二,至于未来表现如何,仍需等到新款的Tesla Model Y Juniper面市才能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