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地新闻媒体《New Straits Times》报道,公共工程部秘书长Datuk Seri Azman Ibrahim透露,备受关注的无障碍多车道自由流动(Multi-lane Free Flow,简称MLFF)大道收费系统最快或于2027年落实。
该系统旨在废除传统收费站,并以全电子化方式实现不停车缴过路费。不过,这项计划目前仍未获得内阁正式批准。Azman Ibrahim说,在未有定案之前,政府无法与各大道收费特许公司展开进一步磋商。
“我们已经拟定了执行方案和技术标准,但在内阁拍板前,无法进行深入洽谈。我们必须避免在一切尚未敲定前就被索赔。”Azman Ibrahim是在5月20日出席国会公共账目委员会(PAC)听证会时如是指出,相关内容是在近日才被公开。
他表示,将MLFF系统全面推行涉及多个阶段,包括征求意见(RFP)流程、监管机构设立,以及与特许经营方的协调,预计至少需要数年时间,因此最早实施时间订在2027年。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提出的新执行模式强调完全由特许公司主导,政府不会提供资金援助,且不得借此涨价调高过路费。“收费必须维持现有水平,不能因新系统而转嫁成本。”Azman Ibrahim补充道。
根据《The Edge》报导,政府建议高速大道特许公司可透过B2B(企业对企业)商业模式,自行选择技术合作方执行MLFF项目,不再采用早前被质疑的“在特许之上再设新特许”的执行方式。
“我们提呈给内阁的建议是采用B2B模式,由各收费公司自己发出招标邀请(RFP),决定合作伙伴,无需政府介入具体执行。”Azman Ibrahim指出,收费公司也可以设立专门项目公司(SPV)以推进系统建设,“无论是自己指定合作方,还是合资开发,选择权都交由收费公司自行决定。”
另外,PAC报告也披露,早前获得委任推动MLFF系统的KJS-SEP Synergy公司,其合约已于去年终止,原因是未能获得高速大道业者的广泛认同。
回顾2023年12月,国内多达32家高速大道特许公司集体反对政府以不经公开招标的方式,直接将价值34.6亿令吉的MLFF项目交由KJS-SEP Synergy执行。该公司与YTL集团关系密切,而该计划又最终由收费公司自行承担费用,因而引发业界强烈反弹。
《The Edge》早前亦引述消息指出,业者反对的核心在于担心MLFF系统一旦交由第三方运营,可能导致收费“漏收率”增加,打击现有收入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