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MINI JCW Aceman Electric,电动时代的卡丁车味

上世纪60年代,赛车界的传奇人物John Cooper将MINI改造成了一台非常成功的拉力赛车,并赢得了蒙特卡洛拉力赛(Monte Carlo Rally)冠军。从那时起,John Cooper Works(JCW)便成为了MINI高性能的代名词。

作为代表高性能和赛车精神的子品牌,随着“电动革命”时代的到来,JCW也不得不顺势而为,从燃油引擎的声浪、机械的躁动走向纯电动化。当然,这样的转变必然让多少人心生怀疑,不过当MINI JCW Electric、JCW Aceman Electric真正落地,你会发现MINI并没有放弃那“卡丁车味”,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来呈现。

今年4月,MINI Malaysia一口气在本地发布三款挂上JCW名号的车款,分别是高性能纯电动和汽油版的三门MINI JCW,以及今天我们要与大家分享的“主角”MINI JCW Aceman Electric,且让小编娓娓道来。

试驾:MINI JCW Aceman Electric,电动时代的卡丁车味

Aceman其实是MINI去年才发表的全新车系,是一款比Countryman入门而且车身尺码也比较小的跨界SUV,其定位介于Cooper与Countryman之间,标准版的Aceman SE其实也已经在去年10月正式来马,它目前仅有纯电动版本可选,暂时没有搭载内燃式引擎选择。

价格方面,标准版的Aceman SE在本地售RM213,888(2年保固)或RM221,288(4年保固+保养配套);JCW Aceman则售RM233,888(2年保固)或RM241,188(4年保固+保养配套)。

外观上,JCW版本在细节上与标准版Aceman有明显区别,包括全黑色的六角形格栅、JCW标识、前保险杠更大的进气口、两侧红色饰条点缀、19寸双色轮毂搭配红色煞车卡钳,视觉冲击力更强。

试驾:MINI JCW Aceman Electric,电动时代的卡丁车味
试驾:MINI JCW Aceman Electric,电动时代的卡丁车味

除此之外,车尾更夸张的扩散器、蕴含空气动力学的扰流尾翼、全黑色的MINI厂标(车头也一样),以及‘ACEMAN’字样等细节也让人一眼看出这是性能版。整体来看,它依旧是大家熟悉的MINI轮廓,只是棱角更锐利,更贴合电动车审美。

进入车内,第一眼势必被那块9.4寸的悬浮式圆形OLED中控屏幕所吸引,它不仅是车机屏幕,更是MINI强调品牌个性的舞台,而这也是过去MINI一直坚守的设计风格,只不过来到新世代电动化转型时期,才有新的OLED显示屏,官方称之为MINI Interaction Unit(MIU)。

这块车机屏幕的作业系统由最新的MINI Operating System 9构建,整个界面不仅延续MINI一贯的玩味风格,还带有拟物化的动画呈现,驾驶模式切换时,连背景、音效和车内氛围灯都会随之呼应,营造出MINI独有的“戏剧感”。

试驾:MINI JCW Aceman Electric,电动时代的卡丁车味
试驾:MINI JCW Aceman Electric,电动时代的卡丁车味

举个例子,驾驶者可以在“Go-Kart”模式下享受强化的加速声效与红色氛围灯,或者切换到“Balance”模式获得舒缓的蓝绿色调,这种沉浸式的情绪联动,别说是小女生,小编个人也很喜欢。

更重要的是,这套系统是基于Android系统开发而来,未来OTA更新速度与灵活性更强,不再像旧款MINI系统那样“滞后”;除此之外,物理按键依旧保留在中控台下方,启动拨杆依然带来仪式感。用料方面,MINI在电动车时代更强调环保,织物、再生材料的覆盖比真皮更多,但触感与观感都保持在高端水准。

至于空间方面,虽说Aceman的尺码和定位在于三门的Cooper和更大的Countryman之间,但对于小编来说还是稍微压迫的,它的后排对于一般成人来说勉强可以接受,但长途乘坐几乎无舒适性可言,且后尾厢容积也不太理想,不太适合有小孩的家庭。

试驾:MINI JCW Aceman Electric,电动时代的卡丁车味
试驾:MINI JCW Aceman Electric,电动时代的卡丁车味
试驾:MINI JCW Aceman Electric,电动时代的卡丁车味

好了,进入重点!动力层面,JCW Aceman搭载一组前置式的电动马达,拥有258 PS/350 Nm的最大输出功率,0-100km/h加速成绩6.4秒,比标准版的Aceman SE(7.1秒)稍快,极速可达到200km/h。

电池部分,它搭载了容量达54.2 kWh的三元锂(NMC)电池,在WLTP工况标准测试下的续航里程达355公里,这对市区日常通勤来说完全足够,但如果长途北上槟城或南下新山,就必须要中途补电。至于充电效能嘛,它支持最高95 kW的DC快充,以及11 kW的AC普通充电,最快只需30分钟就可从10%的电量充至80%。

实际开上路,虽然少了燃油版JCW的炸裂排气声浪,但电动车的推背感来得更直接,加速表现也来得更“干净利落”。坦白说,电动车的动力表现实在没什么好说的,因为市面上的所有电动车只要动力数据不太逊色几乎都能够做到同样的效果。

试驾:MINI JCW Aceman Electric,电动时代的卡丁车味
试驾:MINI JCW Aceman Electric,电动时代的卡丁车味

真要说的话,JCW Aceman的精髓在于操控,它的悬吊经过JCW专属调校,避震更紧绷,过弯时车身的支撑性也非常出色,而且转向依旧延续了MINI一贯快狠准的风格,让人想起品牌最经典的“卡丁车手感”。不过,底盘硬朗意味着烂路上舒适度打了折扣,尤其是本地路面的接缝与坑洼,回馈相当真实。

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简称NVH)表现方面,老实说,车内的隔音表现中规中矩,高速时风噪和胎噪还是能听到,但好在MINI准备了“合成声浪”,多少弥补了电动车缺乏声浪的空缺。

从电动车的角度来看,JCW Aceman是过去我开过最“好玩”的之一,从燃油引擎过渡到纯电动,虽然少了一些热血,但在它身上还是能够感受得到原厂那份莫忘初衷的用心,特别是“卡丁车味”的传承(虽然稍微变了味)和向MINI向来坚守的个性化风格。

试驾:MINI JCW Aceman Electric,电动时代的卡丁车味
试驾:MINI JCW Aceman Electric,电动时代的卡丁车味
试驾:MINI JCW Aceman Electric,电动时代的卡丁车味

总结:

JCW Aceman并不完美。它的续航并非同级最优,舒适性也不是亮点。但MINI成功地把品牌最重要的DNA,即个性、操控、氛围感带进了电动车领域,这点非常关键,因为喜欢MINI的朋友要的无非是这些。

放眼本地市场,MINI JCW Aceman的直接竞争对手并不多,Smart #1 Brabus在价格与性能上与它最接近,但后者更偏向“直线快”,而MINI更强调操控质感。

小编认为,它是给都市年轻群体、MINI粉丝、Lifestyle玩家而准备的产品,绝不是一台“理性消费”的电动车,它更像一台“感性选择”的玩具。所以,会买JCW Aceman的人,看中的从来不是“值不值”,而是“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