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August 2017 / 0 comments
看过了小编Jason的Mercedes-Benz GLA 250试驾报告了吗?这一次我们的主角是它的双生车型,更高阶的性能版,Mercedes-AMG GLA 45 4 MATIC!别看它是入门级的跨界SUV,它的来头可不小。它与家族成员AMG A 45及CLA 45并列,有着地表最强钢炮的称誉! 以宾士家族来说,GLA与CLA被列为重新定位的A-Class,而主打性能的AMG GLA 45与CLA 45的地位算是平起平坐,只不过前者是一款跨界跑旅(Crossover SUV),而后者则是入门级轿跑,但它们的市场定位比A 45来得还要高。 GLA 45的“心脏”是一具2.0升直列4缸涡轮增压引擎,而45的代号正是这具引擎的表征,与GLA 45在同一列的包括前述的A 45,以及CLA 45。这具引擎的最大输出功率可达360匹马力,以及450牛顿米的 峰值扭矩,从0到100公里/小时的直线加速只需4.3秒!比起叫价过百万令吉的Mercedes-AMG GT S跑车,只差0.5秒! 您没看错,2.0升有这样的数据正是AMG的魅力所在;哦,对了,我们这一次借来的GLA 45还是最新的小改款车型,新车经过调校,动力还小升至381匹。说到了这里,又燃起了小编的热血激情…… 都说AMG出品必属精品,GLA 45可说是全能车型,上刀山下火海……咦,有点过了。其实,所谓的全能是,它既有时尚的外形、强悍的动力,偶尔还可以来个轻度越野,要跑赛道什么的更不用说了。 其实,非AMG系列的宾士还有GLA 200,以及Jason小编早前试驾的GLA 250,大家可以点击这里查看详文,在这里就不多谈了。进入正题前,先看看AMG GLA 45的售价,它只有单一规格,未包含保险的价格与CLA 45一样为40万8,888令吉。 内外观造型与配备: […]
23 August 2017 / 0 comments
纯电动车(EV)已经被许多人普遍认为是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大趋势,但前提是各大车商都必须先解决电池容量、续航力、充电时间以及充电站数量的问题。而如今,Audi提出了另一个替代方案,那就是利用现有的全景式玻璃天窗为EV在行驶时充电。 根据国外媒体的报导,Audi这次是和一家中国公司旗下的太阳能公司Hanergy合作,概念就是在原本的全景式玻璃天窗内加入微型的太阳能充电面板,借此来延长EV的电池续航能力,而且第一款原型车预计可在今年尾正式上路进行测试。 在Audi的这项概念中,太阳能充电面板的面积将会很小,只覆盖部分的玻璃天窗范围,但不排除未来会把面板扩充到覆盖整个天窗。不过,太阳能面板吸收到的电能不会很大,只会用来辅助原有的锂离子电池,包括供电给冷气、音响系统或电热椅等,至于马达主要的驱动动力还是会来自原有的电池组。
23 August 2017 / 0 comments
如我们之前的报导,我国在今年7月开始逐渐步入汽车保险自由化收费的时代,而这项政策已经开始实行了一个多月,我们就来看看国家银行如何总结过去一个多月来的保险收费变化。 在此之前,我们先带大家回顾一下车险收费自由化的大纲。之前的政策是,所有保险公司都是单纯的根据汽车的现有市价来决定它的车险收费,但在自由化收费政策开跑后,每一家保险公司都有权根据不同的因素,来制定不一样的收费,也就是说同一辆车同一名车主,有可能在不同的保险公司享有不一样的收费。 那保险公司是根据些什么来决定车险收费呢?根据国家银行之前的说法,保险公司会根据车主的年龄、职业风险、驾驶记录(最近是否曾发生意外、是否经常接到警察罚单等)、车子的款式和车龄、居住的地区、工作地点等因素,来判断投保人的风险而决定如何收费。 也因为如此,从7月1日开始,所有要更新汽车保险的车主们都被建议事先货比三家,比较一下各家保险公司的开出的保费数额之余,也看看各家保险公司提供的配套,包括是否提供免费拖车、免费的个人意外保险或其它福利,来决定哪一家保险公司的车险配套最适合自己。 回到正题,根据国家银行针对车险自由化收费政策的首个月监督所得,国内保险公司开出的车险收费,彼此间的差距都大致处于+/- 10%的范围内,并没有出现太大或太惊人的保费差距。 根据国家银行的说法,国内目前一共有26家保险公司和机构有向消费者提供汽车保险配套,但他们只向其中11家比较热门的保险公司进行调查,无论如何这项说法还是会有些公信力和可靠度的。 此外,国家银行也发现许多保险公司都纷纷对车龄比较新的新车提供比较便宜的保费,而车龄较旧的车则因为风险较高而被征收较多的保费,但彼此间的价格差异并没有太大。 在车主年龄方面,国家银行发现国内的保险公司基本上都会对一些较为年轻、驾驶经验较少的车主们征收较多的保费,这基本是因为年轻和少驾驶经验的司机基本上发生意外的风险普遍较高,尤其是25岁以下的车主。 不过,一些年龄介于40至50岁的车主也被征收较高的保费,因为保险公司考量到这一个年龄群,而且又已婚并有孩子的车主,会把本身的汽车借给孩子使用,导致车子发生意外的机率变高。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国家银行也发现保险公司针对东马地区的车主所征收的保费,比西马半岛的车主来得普遍较为便宜,这可能是考量到东马的车流量较西马半岛低许多,发生意外的机率也比较低。确实,西马半岛的车祸率向来都比东马要高上不少。
23 August 2017 / 0 comments
在经历数周的连续涨价后,本地的汽油价格终于让人可以喘一口气了,根据贸消部公布的下周最新油价,本地的汽油价格将会保持不变(至少没有再涨),而柴油价格则每公升调降3仙。 目前我国的RON 95汽油价格是每公升2.15令吉,RON 97汽油的价格则是2.43令吉,这个价格在未来一周都将会维持不变。而柴油车主们则有好消息,因为EURO 2M柴油每公升的售价将从目前的每公升2.04令吉降价到2.01令吉,而EURO 5柴油也从2.14令吉降价到2.11令吉。 以上提及的柴油新价格将会从今晚午夜12时过后(也就是明天凌晨12时01分)开始生效,直至下个星期三(30日)午夜12时为止。 2017年8月24日至8月30日的汽油和柴油售价: RON 95汽油: RM 2.15/L RON 97汽油: RM 2.43/L EURO 2M柴油:RM 2.01/L EURO 5柴油:RM 2.11/L
23 August 2017 / 2 comments
目前为止,本地的Peugeot和Citroen(包括新的子品牌DS)汽车都是提供5年的新车保固配套,不过他们的本地总代理Nasim似乎有意要为现有的车主们延长新车的保固期现,从原本的5年延长到7年。 这对现有的Peugeot/Citroen车主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消息称Nasim的这项计划的涵盖范围包括了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注册的大部分Peugeot/Citroen汽车,就算原本5年的保固期已经结束(2011注册的话保固只到去年),也一样享有额外的2年保固。 不过,有些Peugeot/Citroen的车款车主却没那么幸运,因为根据我们获得的消息,现有的Peugeot 207 Sedan、407,以及Citroen的Grand C4 Picasso BlueHDi(柴油版),以及Peugeot的508 GT(一样是柴油版),都不在这次的保固延长计划内。 另外,由于之前部分的Citroen和DS的车型有些是从另外一家代理商(Brooklands Motors)购买,并不是透过Nasim,但这群车主也不用担心,因为这次的保固延长计划也包括了这群透过Brooklands Motors买车的车主。 在新的保固配套下,除了以上提及的车款外,所有的Peugeot/Citroen/DS车款的保固期限一律变为7年或25万公里,视何者为先。至于一些在去年保固期结束后,曾经把车子送给第三方车厂进行保养和维修的车主们,则需要把车子送回给Nasim检查,Nasim再决定这些车主是否继续享有7年的保固。 在新的保固配套下,除了一般的引擎、变速箱和相关零件继续享有原厂保固外,其它零件如电池、放车轮锁死系统(ABS)的探测器,以及传动轴(Driveshafts)等也一样能享有保固。 当然,在新的保固配套下,车子依然继续要送往原厂的保修中心进行保养和维修。不用小编说,相信大家都知道Peugeot/Citroen/DS在本地的销量最近几年都没有很好,而且一些顾客对他们的售后服务评价也没有很高,因此原厂明显是要为了重塑客户对这些品牌的信心。
23 August 2017 / 0 comments
我们将在下个星期迎接一连4天的长假期周末,从8月31日(星期四)开始,一直到9月2日(星期日)为止。根据以往的经验,很多人都会趁这种一连三天或四天的假期回乡,会带着家人外出旅游观光。 南北大道公司(PLUS)预料这段期间将会造成南北大道路段严重堵塞,所以特意提早宣布,从8月29日(星期三)开始至9月4日(星期一)期间,南北大道内所有收费站的134个Touch n’ Go加额通道都将暂时关闭加额服务,以减少收费站前的排队车龙。 虽然如此,驾驶者们还是可以在南北大道内的一些油站进行Touch n’ Go加额服务,或者干脆在进入南北大道前,就预先为自己的Touch n’ Go卡加额到一个足够使用的额数,以避免余额不足的尴尬。
22 August 2017 / 0 comments
相信有驾驶经验的人都有遇过,汽车前挡风玻璃两旁的A柱有时在转弯时会有死角的问题,这是因为某些车款前挡风玻璃两旁的A柱设计得比较粗壮(当然部分也有些是基于车体结构考量),因此会阻挡到驾驶者的部份视线。 如何解决A柱死角的问题?这是许多国际大厂都在头痛的一个问题,目前最常见的方案就是在A柱连接车门窗口的部份开挖一个三角窗,把死角减少,但事实证明某些车款就算配备了三角窗的设计,却也只能把死角面积降低而已,依然没办法完全有效的解决死角问题。 最近几年也有一些厂商提出以摄影镜头取代三角窗的概念,就是在A柱的外侧安装一些提及非常小的摄影镜头,在车子转弯时自动启动并把拍摄到影像投放在车内的荧幕主机上,但这样的做法似乎成本高了点,而且转弯时还要分心去看车内的荧幕,似乎不够直觉。 最近,Toyota就向美国的专利与商标注册局(USPTO)注册了一个关于A柱视野死角技术的专利权,根据Toyota初步的形容,他们会使用多面镜子安装在一些特定的角度,利用镜子折射的原理来达到“A柱零视野死角”的效果。 究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概念?Toyota号称这项技术可以让原本的汽车A柱变成几乎隐形,让车内的人可以直接看到A柱之后的行人和物体,但小编还是很难单靠想象力去理解到这项技术的原理到底是如何进行(只怪小编悟性差),不过细查之后发现原来台湾早就有人提出过这样的概念,还做过了实验品,这下小编才彻底明白了它的运作原理… 无论如何,注册专利权不代表原厂一定会把这项概念付诸实现,也有可能这项概念永远只停留在“概念”阶段而已,会不会真的发布甚至是投入量产,一切还言之过早。
22 August 2017 / 0 comments
在刚过去的2017年Gaikindo印尼国际车展(GIIAS)上,Mitsubishi Xpander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车款,没有之一。这辆最新发布的跨界七座车型,集MPV与SUV的特点于一身,主攻入门级MPV市场。 而率先在印尼市场贩售的Xpander也大受该国消费者的欢迎,根据印尼汽车媒体Dapurpacu的报道,单是在短短几天的车展上,Mitsubishi便接获了5,281份订单,而截至本月20日为止,该厂接获的订单总数为7,489份,销量表现亮眼。 值得一提的是,Mitsubishi官方已确认这辆新车将在明年导入大马市场。我们早前报道过,在印尼量产的Xpander将从明年2月开始陆续出口到其他东南亚国家,首先是菲律宾,紧接下来的则是马来西亚、泰国,及越南等。(点击这里查看新闻链接) Xpander搭载的是一具1.5升的MIVEC四缸自然进气汽油引擎,这具引擎拥有103hp马力和141Nm扭矩,变速箱选择分别是五速手排(5MT)或四速自排(4AT),采用前轮驱动的方式。 在印尼,Xpander共有5个等级可选,售价介于Rp 189,050,000(RM60,843)至Rp 245,350,000(RM78,968)之间,它在当地的直接竞争对手是Toyota Avanza、Suzuki Ertiga、Honda Mobilio,以及Daihatsu Xenia,这些车型全是三排式的MPV,而且皆定位在入门级;来到大马后,它将向Honda BR-V,以及Toyota Sienta叫板,它是否也是您的“菜”呢?
22 August 2017 / 0 comments
Proton日前在雪兰莪州Taman Bukit Serdang增设了一家新的车体维修与喷漆(Body & Paint)中心,为附近一带的Proton车主们提供更方便和更有效率的原厂车体维修服务。 这家新的B&P中心是由World Car Care Services Sdn Bhd负责经营,正确地址位于7, 9-11, Jalan PBS 14/3, Taman Perindustrian Bukit Serdang, 43300 Seri Kembangan, Selangor,除了提供一般的车体维修和喷漆服务,还有提供一般的保养与维修服务。 此外,Proton也宣布从即日起至8月31日,凡是购买指定Proton车款的消费者都能享有5年(或10万公里)的免费保养配套(包括零件、润滑油与工资),同时新车一律享有5年(或15万公里)的原厂保固,还能享有价值1,000令吉的忠实顾客回扣。
22 August 2017 / 0 comments
除了无需要用到传统燃油的纯电动车(EV)之外,另一个被普遍认定是未来汽车工业发展大趋势的,就是全自动驾驶技术(Autonomous Driving)。而身为汽车工业发展的先驱,以及全球最重要和最受瞩目的赛车运动,第一方程式(F1)有可能会在未来采用无人驾驶的安全车负责领航! 大家都知道,正规的赛车运动上一定会有安全车负责带领参赛的车辆先在赛道上巡回一圈确保赛道状况良好才会正式开赛,而且在意外发生后,或是在其它足以影响赛道或工作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安全车也会出动负责带领赛车手继续比赛,因此安全车一直都在赛车运动上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目前,在F1比赛中负责驾驶安全车的,就是现年46岁的德国前著名赛车手Bernd Maylander,他从2000年开始便负责为FIA担任每一场正式F1比赛的安全车驾驶,但Bernd Maylander的角色在未来很可能会被取代,并不是因为他要退休,而是F1主办单位FIA有可能会在比赛中采用无人驾驶的安全车。 F1的技术总监Marcin Budkowski日前在国外接受Motorsport.com访问时就透露,说FIA可能会在比赛中采用全自动驾驶的安全车,一旦落实的话,到时的安全车内就不会有人驾驶。 “我们已经针对这项建议作出了讨论,采用无人驾驶的安全车将有助于推广自动驾驶技术,这样做可以让那些怀疑自动驾驶技术是否安全的人们,更容易去接受这项技术。” 不过Budkowski也为F1的赛车迷们大派定心丸,他强调FIA只考虑在安全车上采用自动驾驶技术,至于其它参赛的车辆则还是会有赛车手坐在驾驶舱内负责驾驶。“如果连参赛的车辆都是自动驾驶的话,那F1原本的比赛精神和精髓都将会走样,让比赛变得毫无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