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June 2017 / 2 comments
继早前在本地公开展示后,DS 5如今正式在本地推出,官方宣布的售价为19万8,888令吉(西马上路价格包括保险),并提供5年或12万公里的新车保固(视何者为先)。 我们在此再次为大家科普一下,DS原本是隶属于法国品牌Citroen旗下的一个豪华车型系列,不过后来PSA集团决定把DS独立出来,让Citroen和DS在品牌定位上更加明确,因此大家如今看到的DS是一个独立的品牌,并且主攻豪华高端市场。 外型上这辆DS5并未看到Citroen家族式的箭标式的水箱护罩设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较为平整的六角形镀铬水箱护罩,中间配有一个“DS”的厂徽,全车外观上并没有看到任何Citroen的双箭头标志,头灯采用全LED的配置,而且还内建了LED的日行灯。 车侧方面,DS5搭载的是18寸的双色轮圈,而且轮胎也使用较为高阶的Michelin Pilot Sport 3,车尾的尾灯一样采用LED的配置方式。内装方面,DS5是以战斗机为主题设计,因此可以看到它的许多配置和一般汽车有着巨大的差异,包括了电动车窗的按钮被移植到排档杆后方,而且按钮也采用类似飞机按钮的设计。 小改款的DS5搭配了一个新的7寸Touchdrive影音娱乐主机,这个主机拥有Apple CarPlay和MirrorLink连接功能,其它配备还包括了智能钥匙、引擎启动按钮、双区恒温冷气、三段式的天窗、抬头显示器,以及100W输出的Denon高级音响系统,全车的音响喇叭数为6具。 在安全配备方面,DS5搭配标准的六气囊、车身动态稳定系统、循迹防滑系统、斜坡起步辅助系统、三合一煞车系统(ABS+EBD+BA)、车侧盲点侦测系统,以及两组后座儿童安全座椅固定扣(ISOFIX)。 本地的DS5将会搭配一具和Peugoet共用的1.6升Price THP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这具引擎可在6,000rpm输出165PS马力,并在1,400rpm就开始输出240Nm的扭矩,变速箱为重新调校过的六速自排(6AT),原厂公布的平均油耗为5.9L/100km。 DS 5
16 June 2017 / 0 comments
The SUV that took the world by storm is coming soon. Stay tuned because you don't want to miss this. A post shared by Peugeot Malaysia (@peugeotmalaysia) on Jun 15, 2017 at 9:01pm PDT 大马Peugeot在其官方Instagram上post了一张预告图,宣告旗下荣获2017年欧洲年度风云车大奖的二代3008即将在本地市场面世。这辆SUV车型早在去年已在法国巴黎亮相,早前,厂方曾透露新车将在今年第二季导入大马市场。 […]
16 June 2017 / 0 comments
在国内上路的Honda City可说是比比皆是,那么您它的外观造型第一印象是什么?今天我们想向大家分享这辆在国内极度受捧,但经过大改装的热门B-Segment车型,而这辆外型非常拉风的City是出自台湾一家名为塗裝杜雅DSYAS店家之手。 根据该店的Facebook贴文,这辆“作品”主要采用了该店的亮红色糖果漆面涂装,再加装手工客制的宽体车身套件,让它的整体造型看起来战斗力十足。虽然如此,这辆经改造的City前后保险杆、尾翼等部分依然采用了Mugen无限套件。 根据图中所见,它的车头水箱护罩部分采用了大面积的亮黑色涂装处理,延伸到保险杆下缘,营造视觉上的层次美感,而且头灯组也换上了客制但类似HR-V的LED头灯组;前保险杆左右两侧的进气口采用更具侵略性的深邃大面积设计,进气格栅外装上了一对LED日行灯条取代雾灯;再来它的引擎盖也采用了开孔设计,让车头看起来更具战斗气息。 除了外观,它的内装也经过了大改,进入车内,可以看到大面积的Carbon饰板铺陈,甚至还包括了方向盘,同时还有一些红色饰条的点缀,让整体看起来更加运动化。此外,车内全换上了Recaro运动座椅,后座中央还装上了一组重低音系统,改造后的整体效果非常亮眼。
16 June 2017 / 0 comments
Honda Malaysia昨天举办了一场媒体活动,并在现场提供了全新的第五代CR-V,以及第四代小改款的旧CR-V供媒体拍照和对比新旧车型的差异,如今我们为大家带来新旧车型之间的图集,让大家可以详细分辨新旧车型之间的不同之处,同时也顺道讲解新旧车型在规格上的一些差异。 目前这一代的CR-V最顶级的版本是2.4 4WD,目前售价16万7,620令吉(未包括保险),搭载的是一具2.4升的i-VTEC自然进气汽油引擎,拥有187hp马力和222Nm扭矩,由于是自然进气引擎的关系,最大扭矩必须到4,400rpm才能发挥出来,变速箱是本田自家的五速自排(5AT),采用四轮驱动的配置。 而在全新的第五代CR-V顶级的1.5 Turbo上,因为本地还未正式发布因此还不知道售价,它搭载的是一具1.5升的VTEC Turbo涡轮增压引擎,拥有190hp马力和243Nm扭矩,而且最大扭矩从2,000rpm-5,000rpm都能够发挥出来,变速箱是本田自家的地球梦CVT。 以动力来对比的话,虽然新的CR-V的引擎排气量更小,但拜涡轮增压所赐,新的CR-V的动力输出比旧有的2.4升i-VTEC引擎更加强劲,而且原厂也号称它将会拥有更好的油耗以及加速成绩。 在车身尺寸方面,由于新的CR-V采用了全新的模组化底盘,因此整体车身尺寸和空间都被放大。新CR-V的车身长度增加了30mm、宽度和高度增加35mm,而轴距也被拉长了40mm,这意味着新的CR-V在车室空间的表现肯定会比上一代来得优秀。 在外观配备方面,旧有的CR-V采用的是鱼眼式(Projector)HID头灯,而新的CR-V则改为矩阵式灯罩设计的全LED头灯组,同时前雾灯也一并改成了LED配置,整个车头的设计包括保险杆和水箱护罩也有了巨大变化,包括加入了更多的镀铬材质。 车侧方面,新旧车型的CR-V一样在车窗周围包覆了粗壮的镀铬饰条,而且从A柱到C柱的车窗框造型也大致一样,整体车体轮廓其实变化不大,新的CR-V采用了新的双色铝圈设计。 车尾方面,由于搭载了涡轮增压引擎,因此新的CR-V在后保险杆左右两侧各别拥有一个单出的排气尾管,以营造更浓烈的运动气息,而旧款的CR-V则只是右边单出。同时新款的尾灯也采用L字型的LED尾灯设计,取代了原本的直立式尾灯设定。 内装方面,原厂这次有让受邀的媒体坐进新的CR-V车内,在封闭的场地进行一些试驾活动,不过因为新CR-V还未正式上市,基于保密协议我们暂时不能对外透露全新CR—V在本地的内装细节和内装配备,一切有待新车正式上市当日才能曝光。 四代Honda CR-V 2.4 4WD i-VTEC 五代Honda CR-V 1.5 VTEC Turbo Premium 四代与五代Honda CR-V外型对比
16 June 2017 / 0 comments
根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NHTSA)公布了一份最新的Tesla Model X撞击测试报告,并评鉴这辆电动SUV为该单位有史以来最安全的SUV车型。 据数据分析,在承受激烈撞击后,Model X里内的乘客有高达93%的几率不会受到严重伤害,并且还能自行脱困。NHTSA撞击测试项目包含了正面碰撞、侧面碰撞、翻覆事故等三大范围、共计九种细项,而Tesla Model X 在全项目皆获颁最高五星评价。这样的成绩在NHTSA历年评鉴中仅次于Tesla Model S,纵观所有车种中排名第二,而在SUV车型中更是首屈一指。 在Tesla Model X撞击测试结果出炉前,NHTSA评鉴最高安全性的SUV车款有Volvo XC90、XC60、Mazda CX-3、Hyundai Santa Fe等车。Tesla Model X之所以表现如此突出,全归功于由铝合金、高刚性钢材打造的独特车身结构。 此外,由于Model X的电池模组安置于底盘处,让它拥有其他SUV车型所不及的低重心优势。在测试模拟紧急变换车道的情况下,它仅有9.3%的翻覆机率,因此在翻覆测试项目中获颁五星评价,让Model X技压全场。 从测试影片中不难发现,Model X在各种撞击项目的考验下,座舱空间仍然可维持完整架构,因此它能获得如此评价也算是实至名归。
16 June 2017 / 0 comments
Honda Malaysia在昨天举办了一场闭门试车活动,让本地媒体预先体验全新第五代的CR-V在车身动态和性能上的改变,以及示范Honda Sensing的主动安全配套功能,同时媒体们也趁机会询问原厂本地即将上市的全新CR-V会否有七人座的版本。 对此,原厂的官方回答是:没有!根据原厂已经确认的消息,本地的CR-V将会分别搭载两具不同的引擎,分别是沿用上一代的2.0升i-VTEC自然进气引擎,以及新的1.5升VTEC Turbo涡轮增压引擎,变速箱将会是本田自家的CVT,分别拥有四轮驱动和前轮驱动两种版本。 在新车等级上面,根据原厂已经曝光的车型,我们可以确认1.5升涡轮引擎的版本将会分成两个等级,分别采用前轮驱动和全时四轮驱动(AWD),但Honda Sensing只会出现在最高阶的版本上,而2.0升则只曝光了前轮驱动的版本,是否会有四轮驱动版本还是个未知数。 不过目前原厂已经官方确认的,就是本地的全新CR-V将不会有泰国和印尼市场看到的七人座版本,而是统一全部都继续采用五人座的设定。为什么呢?原厂这样的决定或许会让一些正在等待的消费者感到失望,但原厂对此给出了一个解释。 原厂指出,其实当初他们在决定引入全新CR-V的时候就已经在本地进行了市场调查,针对相关级距收入和年龄层的消费者进行了调查,获得的反应就是这个级距的消费者在作出选择时,首要考量的并不是拥有七人座车型与否,而是配备。 “这个级距消费者在意的是空间和配备,而所谓的空间是指乘客的乘坐空间,包括宽裕的头部和膝部空间,还有舒适性,以及它的配备是否有诚意,而不是它拥有五个座位还是七个座位。” 2017 Honda CR-V 1.5 VTEC Turbo AWD 2017 Honda CR-V 2.0 2WD
16 June 2017 / 2 comments
在全球汽车市场中,C-Segment车型一直是一个竞争相当激烈的区块。纵观我国市场,同级车型之多,可说的上是百花齐放,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莫过于日系的Honda Civic、Toyota Altis,及Nissan Sylphy等,另还有欧系的Volkswagen Jetta、Peugeot 308;韩系的代表则有Hyundai Elantra,及Kia Cerato,当然也少不了国产Proton的Preve。 提过了那么多车型,您的心头好是否不在列内?别急,今天我们要说的正是另一辆当红的日系代表,Mazda 3。马3(简称)自2003年问世以来,已走过了10余载。现行的第三代车型是在2013年发表,而今厂方已为三代车型推出小改款,更纳入了Mazda最新研发,且主打招牌的“黑科技”,重力感应控制系统(G-Vectoring Control System,GVC)。 其实以日系来说,Mazda车型的市场占有率确实不及传统强企Toyota及Honda。不过自Mazda发表针对引擎、变速箱、底盘及车身结构等主要元件优化的SkyActiv技术,及配合更具动感的Kodo魂动设计理念,作为旗下车种的主轴后,其车型已开始崭露锋芒,如今又有新的GVC技术加于一身,或有望能扩大其市场份额。 话说回来,这一次我们向Mazda借来了最新小改款Mazda 3 Sedan的顶级车型试驾,并与大家分享心得。在进入正题前,先来看看它的价格编程。Sedan版的Mazda 3 2.0 SkyActiv GL售价11万804.30令吉(标准漆)、11万1,204.30(金属漆);高阶的2.0 SkyActiv卖12万5,804.30令吉(标准漆)和12万6,204.30令吉(金属漆)。而Hatchback版本则只有2.0 SkyActiv一个等级,售价为12万8,804.30令吉(标准漆)和12万9,204.30令吉(金属漆)。 外观设计: 一如既往,张力十足、动感车身流线外型的Kodo魂动理念依然是新车的设计主轴。由于新车只是小改款,它的外观与原先三代的Mazda 3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进行了小幅度的修改。 以我们试驾的顶级车型为例,其盾形水箱护罩上的多横条式进气格栅采用了亮黑漆处理比,同时水箱护罩下缘的镀铬饰条也一路延伸到头灯组内,与日行灯相互连接,中间的厂微位置更稍微往下移。前脸整体来说,原先版的锐利角度被修饰的圆润了一些,看起来相对内敛了些。 此外,它所搭载的头灯组大灯从原本的HID升级成新的LED,而且原本间断线条式的LED日行灯也变成了一个天使圈的造型,让它看起来更有特性。车侧方面,它的车身流线依然采用了Kodo肌理线条的设计概念,不过倒后镜外壳改搭了细长的方向灯条,而且它的铝圈虽然保持单色18寸,但是铝圈的设计也有一些变化。 而车尾的改变幅度更小,原本后保险杆下缘的黑色防刮护板面积如今变小了,而且也和后面的红色反光片分开了。另一点需要提及的是,新车将会有全新的金属钢色涂装可选,而这个颜色是需要加价4,000令吉的。它在不同的角度及光线底下,会有不同的反色效果,肉眼看起来会更有层次感,而且它的烤漆会非常的亮丽。 内装设计: 进入车内,小改款马3的内装依然维持原有的布局铺陈,但其实还是有许多细节上的变化;它的内饰主要以黑色软塑料为主调,但在中央鞍部及门板部分则以深褐色皮革包裹及白色缝线加饰,营造质感,当然一些部分还是会有硬塑料的存在,不过这并没有破坏它的整体质感。 在组装品质上,无论是接缝点、扎实度,乃至于它的内饰材质的配搭,笔者个人是非常满意的,但唯一不完美之处在于它的储物空间非常有限。 至于内装配备,它的方向盘改搭了最新家族三幅式设计的多功能方向盘,而且方向盘上的皮革材质十分细腻,摸起来非常有手感,也符合人体工学,开起来更能舒适的把握。 此外,它的中央鞍部是整体内装上的最大变化,由于纳入电子式手煞车取代了传统的手煞车杆,它的中央鞍部整体变得更为简洁,原先杯架的上方还加入了隐藏式折板设计,质感大幅提升。遗憾的是,新车依然没有加入Auto Hold功能。 同时,它的仪表面板也经过重新设计,使其资讯呈现更具人性化;在非常实用且科技感十足的抬头显示器部分,新车改为彩色的显示资讯,并整合了盲点侦测系统(BSM)、后方横向来车警示系统(RCTA)、都会主动式煞车系统(SCBS)和车道偏移警示系统(LDW),以及时速等丰富的显示功能。 […]
15 June 2017 / 0 comments
Honda Malaysia今天在本地举办了一场闭门的媒体活动,邀请本地各大汽车媒体前往体验全新即将上市的第五代Honda CR-V,不过这次的活动并不是一次真正的试驾活动,而只是在一个封闭的场地内体验新CR-V的动态与性能表现,以及示范它搭载的Honda Sensing主动安全配套而已。 我们特地在现场为大家拍摄一支专门讲解Honda Sensing安全配套的影片,在本地上市的全新CR-V顶级版本身上,这个Honda Sensing配套包括了主动式跟车系统(ACC)、主动煞车系统(CMBS)、前方碰撞警示系统(FCW)、车道维持辅助系统(LKAS)、车道偏移警示系统(LDW)和道路维持辅助系统(RDM)。 我们在此为大家解开一些心中的疑问,许多人以为车道维持辅助系统(LKAS)和道路维持辅助系统(RDM)是同样功能的配备,其实两者的配备仅是相似和接近而非完全相同。 在大家熟知的车道维持辅助系统(LKAS)上,这套系统透过前挡风玻璃上的一个摄影镜头来辨认道路上的车道分割线,并侦测车辆是否在没有打转向灯的情况下偏移原来的车道,一旦发现车辆逐渐偏移或逐渐碾过分割线,方向盘将会有辅助力道,协助司机把车子维持在原本的车道上。 而道路维持辅助系统(RDM)呢?这套系统同样使用挡风玻璃上的摄影镜头来进行辨认,不过辨认的不是道路的车道分割线,而是辨认车子是否依然行驶在马路上,因为一些司机可能因为疲劳而打瞌睡,导致车子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驶出马路,并撞上路旁的一些栏杆、电灯柱,甚至是路边的一些建筑物。 在这种情况下,道路维持辅助系统就会透过抖动方向盘来提醒车上的司机,但如果司机还是没有作出反应的话,系统就会介入进行煞车并把方向盘转回到原本马路上,避免车辆冲出马路造成严重意外。 我们也不长篇大论了,大家可以尽情观看我们上载到Youtube频道中的视频。同时,也可翻阅我们之前为大家带来有关全新Honda CR-V的报导。 五代Honda CR-V 1.5 VTEC Turbo Premium
15 June 2017 / 0 comments
Lexus近日向全球发布了2018年式小改款的CT 200h,让这款面世已经有7年之久的Lexus主力油电混合动力(Hybrid)车型可以延续其生命周期,除了在外型上变得更年轻化和运动化外,原厂这次也为小改款的CT 200h导入更多的主被动安全配备。 在这次的小改款上,原厂将原本位于头灯组下缘的LED日行灯改成箭矢状的设计,并移到头灯组的上缘位置,这一点与Lexus其它车系的设计有点不一样,中间的水箱护罩和其它Lexus车系一样是纺锤形设计,并且导入了大量的镀铬材质,让它看起来更有质感和更高贵。 此外,前保险杆两侧的雾灯基座也获得了重新设计,而且也是采用LED的配置,车侧的改变只有轮圈的设计,这次原厂提供15至17寸的不同轮圈造型,车尾的尾灯组被拉长一路往中间的厂徽作延伸,尾灯组内的LED光条也被重新设计,下方保险杆左右两侧加入了一些仿排气孔的设计,并整合红色的反光片,下方有一些黑色防刮材质。 在运动化的F-Sport版本上,小改后的CT 200h除了会搭载比较大尺寸的轮圈外,车身也会采用双色的烤漆设定,以塑造出更运动化和更有侵略性的外感感觉。 内装方面,这次小改款依然保留了原本的内装布局,整个中控台的设计基本维持不变,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原本尺寸较小的彩色荧幕,从原本的7寸升级到如今的10.3寸,三幅式的方向盘以及标志性的排档杆也没有改变。 在安全配备方面,原厂这次为CT 200h加入完整的主被动安全配备,包括了主动式防碰撞系统(PCS)、主动式跟车系统、车道偏移警示系统、车道维持辅助系统、路标辨识系统,以及主动切换远近光灯。 动力配置方面,小改后的CT 200h依然搭载同一具的1.8升Atkinson循环自然进气引擎,搭配一组电动马达以及eCVT变速箱,不过原厂没有表示这次是否有对引擎和电动马达进行重新调校或改良。
14 June 2017 / 0 comments
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SPAD)宣布,从本月16日起,所有电子召车服务业者包括Grab及Uber公司必须提呈旗下司机资料予该机构,以让该机构、经费及陆路交通局等执法单位审核司机的背景及驾驶记录。 根据 星洲日报 报道,SPAD昨晚发文告说,当局已在今日就近期发生的司机涉及强奸女乘客事件,跟涉及的电召车公司Grab高层会面,以讨论各种安全措施。 文告也指出,为了乘客的安全着想,SPAD决定在7月的陆路公共交通修正法案于国会会议二读前,指示电召车服务公司推行多项安全措施。除了审查司机背景之余,当局也指示有关公司尽早在它们的Apps里推出SOS功能,好让乘客遇到危机时可及时通知警方。 此外,有关公司也必须每月提呈司机数据,包括因违反交通条规被革除者,以让当局将他们列入黑名单。“他们(电召车公司)必须每月呈交旗下司机的评分数据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