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omment
我们都知道全球的汽车发展趋势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渐从传统的汽油和柴油引擎,逐步过度到纯电动或氢燃料车的零排放技术,以符合全球的环保大趋势。除了纯电动车的冒起外,全自动驾驶汽车也会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可以大胆驾驶未来20年后,人类可能不再需要考取驾驶执照,因为到时的汽车很可能不再需要人手操作。 向来在研发新技术上不落人后的德国豪华品牌BMW,今日对外公布了该公司未来的全自动驾驶汽车的全盘计划,名为iNext。他们计划在2021年过后逐步自动化驾驶过程,从目前的无需踩踏油门(透过ACC主动跟车系统)、到无需掌控方向盘、再到司机可以在车上小睡、再到2030年后的完全不需要“司机”,只有乘客。 该公司披露,他们打算在今年尾前生产40辆装配高度自动驾驶功能的BMW 7系列旗舰房车,但这些房车不会以市售车的形态面世,而只会是原型车,仅供测试用途。 BMW早前已经和美国的电脑科技巨擎Intel以及Mobileye合作,一同进军自动驾驶技术的市场内,并借用由Intel和Mobileye提供的相关电脑技术来开发自动驾驶技术所需要用到的硬体和软体。 根据BMW的官方说法,他们在推出40辆搭配高度自动驾驶功能的7系列车队后,将率先在特定国家如美国、以色列和德国进行上路测试,而且主要测试地区将会锁定在城市范围,以确保日后推出的自动驾驶技术是可靠而且安全的。 BMW指出,他们计划在进行一系列的研发和测试工作后,最终可以在2021年正式推出具备真正上路资格的高度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所谓的高度自动驾驶功能,也就是指达到国际自动驾驶技术第三层认证的标准,目前BMW所拥有的技术,只属于第二层标准。 如果大家对自动驾驶技术的认证标准不大了解的话,我们顺便在此为大家粗略讲解一番。在第一层认证下,代表着司机必须完全操控车辆,车上不具备任何辅助驾驶的器材或工具,属于最传统的汽车种类。 而在第二层认证下,则是指车上搭配了一些电子辅助的配备,电脑系统在侦测到可能发生意外的情况下会向司机发出警示,甚至会替司机进行一些简单的煞车或减速动作,简单举例的话,就好像目前的主动式跟车系统(ACC)、自动停车辅助系统、自动紧急煞车系统和车道维持辅助系统等。 目前BMW最新的5系列和7系列房车所搭配的各种主被动安全配备,以及遥控自动停车系统等虽然非常酷炫,但其实也只是属于第二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标准,意即司机还是必须坐在司机座上双手紧握方向盘,并且不能分心做其它事情。 而第三层的认证,只是比第二层更高阶一些,车子将会在特地状态下完全进入自动驾驶状况,会自动煞车、加油、减速、转换车道和切换出入口等,车上的司机可暂时把注意力从前面的道路上移开,并进行其它一些建议的工作,一旦系统侦测到有危险就会通过声响和灯号警示,车主必须在短短数秒内立刻重新介入并操控汽车。 在第三层的等级下,虽然车子可在特定路况下进行自动驾驶,但车主不能在车上睡觉,而这也是BMW希望能在2021年达成的iNext计划目标。那到底何时才能进行到更下一层的全自动驾驶技术呢?BMW给出的答案是:“我们希望能在2021年推出第三阶段的自动驾驶技术后,就掌握到第四段自动驾驶科技的初步技术。” 所谓的第四段自动驾驶技术,意思就是可以让司机在车上完全放松,甚至可以在车上睡觉,车上的电脑可在更极端和更严峻的道路与天气下都进行纯自动驾驶,但司机还是需要拥有合法的驾驶执照,只是反应时间可以变得更慢。但基本上第四段的驾驶技术至今都没有任何厂家掌握得到。 那有没有更多呢?有!第五段的驾驶技术,则是完全可以取消掉车上的方向盘、油门和煞车踏板,让电脑完全取代车里面的人来进行驾驶,但要做到这点非常困难,除了必须掌握非常先进而且可靠的技术外,还得考验车上的乘客是否拥有这个勇气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一个没有感觉的机器。而BMW就正是打算在2030年,推出这个阶段的自动驾驶技术。 说回正题,BMW声称他们早在11年前(2006年)就已经开始筹备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工作,但当时BMW只采用3系列作为平台,并只在封闭式的赛道上进行测试和试验,而且所有的路线都已事先规划好。直至2011年,BMW才进入了比较高阶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工作。 BMW声称,要推出一个真正安全而且可靠的自动驾驶技术,首先必须要在各种不同的路宽和天气下进行长达2亿4,000万公里的测试,才能让自动驾驶技术真正上路。 除了硬体之外,软体也很重要,我们上面提到BMW已经和Intel和Mobileye合作进行硬体开发。至于软体呢?BMW也宣布和Audi AG以及Daimler AG(Mercedes-Benz的母公司)合作,一同开发专供自动驾驶系统使用,名为“HERE”的地图图资。
/ 0 comments
来自中国的吉利控股集团才刚刚宣布和DRB-Hicom达成协议,收购Proton的49.9%股权,这桩交易其实还未真正的完成,因为两家公司目前正在草拟最终的协议书,真正的协议将在今年7月才能签署。 在这种情况下,被吉利收购近半股权后的Proton日后将何去何从,现阶段还是个未知数,而且也言之过早,但国内已经有一些政客开始对此发表高见,乐观地认为吉利收购Proton大比例的股权后,Proton将可在短时间内“咸鱼翻身”。 英文媒体The Sun和马新社报导,吉隆坡Setiawangsa的国会议员,属于国阵的Datuk Ahmad Fauzi日前声称,Proton被吉利这等国际大财团收购股权后,将能够实现“咸鱼翻身”的戏码,而且他对Proton的未来感到非常乐观。 “政府在过去30年投资了超过百亿令吉在Proton身上,我们不可能无止境的丢钱,因此和吉利合作是最佳的方法。我有信心Proton可在未来3年,即在2020年前实现转亏为盈,并把年销量翻五倍提高到50万辆。” 不仅如此,Ahmad Fauzi还信心满满的认为Proton可在3年内把他们的产品出口到更多的东盟国家,甚至是庞大的中国市场。他认为,东盟有6亿人口市场,而中国的汽车年销量是2,800万辆,只要在吉利协助下打入中国市场,哪怕只有1%的市占率,每年也能额外卖出28万辆新车。 各位读者,您觉得Ahmad Fauzi说的话有道理吗?您认同他的分析吗?欢迎留言发表意见。
/ 0 comments
本地最近发生了一宗涉及Uber司机的罪案,一名26岁的华裔孕妇报警,声称在乘搭Uber时遭到司机串谋车上另一名躲在前座的乘客亮刀抢劫,抢走了她身上的财物后,更间接导致她腹中的胎儿流产。 这起事件再次敲响了Uber和GrabCar等网络召车服务的安全警钟,虽然我国目前涉及Uber和GrabCar司机的罪案依然不算多,但这种事情往往都需要未雨绸缪,等到情况变严重才来采取行动就真的是太迟了。 有鉴于此,警方、陆路交通局(JPJ)、陆路交通委员会(SPAD)将会和Uber以及Grab这两家国内最大的网络召车服务供应商合作,让警方、JPJ和SPAD审查所有Uber和GrabCar司机的身份背景,包括他们是否拥有刑事罪案记录、是否有不良驾驶记录或是否拖欠多张交通罚单,以保障消费者的安全。 目前,虽然Uber和Grab都有对旗下司机的背景进行审查,但因为审查工作是由这两家公司自己进行,加上受限于法律权限,因此审查范围并不够全面,也无法确保审查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由权限更大的执法单位来进行审查,将会更加全面而且可靠。 英文媒体The Star引述SPAD主席Tan Sri Syed Hamid的谈话指出,以后所有关于Uber和GrabCar司机的背景与资料审查工作,将交由相关的执法单位来执行,包括警方、JPJ和SPAD。 他说,这是因为最近发生了几宗涉及网络召车服务司机的刑事罪案,因此政府将会更为注重网络召车安服务的安全质量。不过,在执行这项新政策之前,政府必须先在国会修改相关的法令,才能赋予执法单位权限这么做。 “他们说他们有向警方和JPJ查询过这些司机的身份背景和资料,但很明显的,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很好的去执行这项工作,而我们也对这类型的事件感到很失望和遗憾。”他说,政府在修改了2010年陆路交通法令和1987年商业车辆注册法令后,就可以强制Uber和Grab交出他们司机的所有资料供审查。
/ 0 comments
BMW Malaysia在今年3月为大家带来了全新代号G30的中大型豪华房车5系列,不过5系列在本地暂时只有一个等级,那就是530i,而且统一都是M Sport版本,所谓的M Sport就是指它搭配了M Sport的外观和内饰套件,但并不是真正的高性能M Performance车型,动力数据也和一般的5系列一样。 事隔两个月后,我们特地向BMW Malaysia借来了这辆许多BMW车迷心目中的梦想车款,来为大家拍摄一组非常详细的新车实照,这次我们借来的是金属灰色的车型。当然,因为本地只有一个等级和一个版本,因此我们借来的当然也是530i M Sport。 我们先为大家回顾一下530i M Sport的一些基本参数,这款中大型豪华房车在本地的售价为39万8,800令吉(西马价格未包括保险),采用一具2.0升的双涡轮增压四缸汽油引擎,还有缸内直喷和可变正时气门技术,变速箱是著名大厂ZF提供的八速自排(8AT),采用后轮驱动的配置。 在动力数据方面,530i M Sport的最大马力为252hp,最大扭矩是350Nm,从0-100km/h加速只需6.2秒,极速可达电子限速的250km/h。前悬吊是双A臂(Double Wishbone),后悬吊则是五连杆的设定,加上传统的后轮驱动配置,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这辆BMW房车延续了家族优秀的操控特性。 这一代的5系列因为采用了BMW最新的CLAR模组化底盘,因此在整体的车身尺寸上都比上一代来得更大,这一代的车身长度为4,936mm,宽度1,868mm,高度1,479mm,前后轮轴距则是2,975mm,长度比上一代增加了29mm、宽度增加了8mm,而高度则增加了2mm。此外,原厂也号称它拥有530公升的行李厢空间,比上一代多了10公升。 由于这一代的5系列大量采用了许多的轻量化材质以及进行了许多的轻量化工程,因此虽然整体尺寸比上一代F10增长不少,但真正的整体重量却比上一代减少了将近100公斤,因此也缴出了5.8L/100km的优秀油耗表现。 在外观配备方面,这一代的5系列搭载了全LED的主动式头灯组,这个头灯组会透过挡风镜上的摄影镜头来侦测前方或对面是否有其它汽车,并依据情况来自动调整远近光灯,以及调整头灯的照射角度,避免对其它道路使用者的视线造成影响。 此外,G30的前雾灯也一样采用了LED为发光体,尾灯也是全LED的设计。车头的头灯组如今与中间的水箱护罩连为一体,而车尾的造型乍看之下也与上一代没有很大差异,但其实尾灯的设计和内建的灯条排列方式都不一样,车侧搭载19寸的多抓式M Sport铝圈,同时前后保险杆也采用了M Sport的空力套件设计。 坐进车内,这辆G30采用了M Sport的三幅式皮革方向盘,六点钟的方向有一个M Sport字眼的铭牌,中间的荧幕这次被升级成10.25寸的全新iDrive系统,这套系统如今支援触屏、手势操控和声控,对比上一代只能透过排档杆旁边的iDrive旋钮操作,显得更加人性化和方便。 同时,这一次的iDrive系统也也加入了Apple CarPlay的连接功能,车上的音响主机则是由美国知名大厂Harman/Kardon提供的高级音响系统,全车喇叭多达16具。 其它配备方面,530i M Sport还搭配了一个标准尺寸的天窗、变化多达11种的车内气氛灯、附有记忆功能的电动座椅、四区恒温冷气灯,可惜的是,国外看到的Remote 3D View和Remote Parking功能都在本地被取消掉了。不过,本地的530i M […]
/ 0 comments
上任不久的砂拉越州首席部长Datuk Amar Abang Johari Tun Openg日前已经向联邦政府的首相署部长Datuk Seri Nancy Shukri提交该州的LRT轻快铁计划书,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预计砂拉越州的人民很快就能像巴生谷地区的西马人一样,享受轻快铁服务。 根据马新社的报导指出,砂州首长日前在Kuching会见了Nancy Shukri,并向后者提交了砂拉越州政府计划在州内推行LRT工程的计划书。Nancy Shukri是负责东马陆路交通委员会(SPAD)和商用车辆注册局(CVLB)的首相署部长,两人在昨天会谈了近一个小时。 Nancy Shukri过后对记者表示,她已经聆听了砂州首长对这项计划的初步讲解,但她身为联邦政府的部长,必须了解更多的详细计划内容与细节,才能提供更多的协助。今年三月,砂州首长就已经公布将会为砂拉越州制订多项长远发展计划,其中就包括了连接Kuching、Samarahan和Serian地区的LRT服务。
/ 0 comments
台湾Mazda的车侧盲点系统和RCTA讲解 我们之前曾经为大家讲解过一些汽车比较基本的安全配备,包括了三合一煞车系统(ABS+EBD+BA)、车身动态稳定系统(ESC)和循迹防滑系统(TCS),大家可以点击这里翻阅我们之前的文章。 这一次,我们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汽车安全特写文章,这一次我们把重点放在比较进阶的安全配备上,这些安全配备对于一些朋友来说可能已经相当熟悉,但我们相信还是有不少朋友并不知道这些配备的用途,以及他们的操作原理。 今天,我们要说的配备,就是盲点侦测系统(BSM)和后方横向来车警示系统(RCTA)。大家经常都会在我们介绍新车的文章或视频内看到或听到BSM、RCTA、盲点侦测系统、后方横向来车警示系统这些字眼,到底这些字眼意味着什么呢? 和ESC一样,这些配备其实并没有一个规范的名称,因此大家会在一些不同的汽车品牌上看到不一样的名称。就以车侧盲点系统来说,有些品牌把它命名为Blind Spot Monitoring(BSM),有些则称为Blind Spot Assist(BSA),因此没有绝对的标准名称,也没有对错。 同时,为了让大家更容易和清楚的了解这些高阶主动安全配备的功能和操作原理,我们特地从Youtube找来一些相关的影片供大家参考。由于本站是中文汽车媒体网站,因此我们尽量寻找中文而且版权公开的影片,在选择影片时的标准与汽车品牌无任何关系。 盲点侦测系统(BSM) 首先我们从盲点侦测系统(Blind Spot Monitoring)开始讲起,这套系统主要的功能就是协助司机“看到”左右侧镜子所看不到的盲点区域。大家都知道,汽车的左右侧镜无论如何调整,都难免的会在部分角度存在盲点区域,也就是司机无法透过侧镜内的镜子看到有关区域是否有其它车的存在,因此必须转头查看。 这时BSM就能发挥到它的最大功能了,BSM的操作原理就是透过车尾两旁的广角侦测器(Sensor),来侦测左右两旁是否有来车,并透过左右侧镜内的外上角(通常都是在这个位置,有少部分品牌的灯号是在A柱内侧)的灯号来给予司机提示,告诉司机“你的左侧或者右侧有来车,请小心”。 当然,一些车型除了灯号警示外,也会附带声响警示。一旦系统侦测到左右两旁有来车,而司机又在这时拨打方向灯想要变换车道或者转弯,系统就会发出哔哔声来提醒司机潜在危险。同时,一些较高阶的品牌甚至会在方向盘上提供一些轻微的震动,来提醒驾驶者。 当然,如果你觉得你不需要用到这套系统,一般上大部分的汽车品牌都会容许你把它完全关闭掉,又或者单纯的关闭警示声响,但保留警示灯号。但我们认为这套系统在拥挤的城市地区,尤其是摩多数量很多的马来西亚路上很实用,因此还是建议大家开着,多一层保障。 当然,这套系统也并非是什么都能侦测,和其它的高阶主动安全系统一样,它使用的侦测器一般上只能侦测到普通的汽车、巴士或者罗里,如果说是行人或者脚踏车的话通常都难以侦测到,而摩多则视品牌而定,我曾试驾过一些汽车,它们的BSM是无法侦测到普通的摩多,但还是有许多品牌的BSM是可以一并侦测到摩多的。 后方横向来车警示系统(RCTA) RCTA(英文全名为Rear Cross Traffic Alert)和BSM的操作原理其实一样,而且大家都是共用同样的硬件配备,所以基本上目前许多搭载BSM的车款,同时也会一并搭载RCTA的这套系统。顾名思义,RCTA就是用来侦测后方是否有横向来车,并以声响和灯号来提醒司机。 许多人在停车时都喜欢车头朝内、车尾向外,因此要驶出停车位时往往必须小心翼翼而且慢慢的把车退出停车位,过程中司机的视线很容易被左右两旁的汽车所阻挡,无法确认外面的道路上是否有来车,因此也就有了发生意外的风险。 这时RCTA就能派上用场,RCTA和BSM一样,同样采用车尾两旁的广角侦测器来侦测左右两侧是否有来车,一旦侦测到左边或者右边有汽车靠近,系统就会透过灯号或警示声响来提示司机,让司机放慢速度或者进行煞车,避免发生碰撞。 在灯号警示方面,每个品牌的做法都未必一样,以我们早前试驾的Hyundai Ioniq为例,它的RCTA系统的灯号警示位于中控台中间的荧幕内,一旦司机切换到R档,荧幕就会播放倒车摄影镜头的画面,这时一旦RCTA系统侦测到左右两旁有来车,就会在荧幕内亮起灯号,同时仪表板中间的资讯幕也会出现字眼提示,并会有警示声响,有些品牌则是与BSM整合在一起,直接使用侧镜内的BSM灯号作RCTA提示。 这套系统通常只有在司机切换到R档时才会开始启动,一般时间在D或者N档都不会介入。同样的,在某些品牌上我们同样可以把它单独关闭,但一些车款并没有关闭这项功能的选项,而我们也建议让这套系统处于启动状态,让行车安全多一层防护。
/ 0 comments
我们之前曾经为大家报导过,Audi将在未来两年内陆续推出全新的Q4和Q8来补足SUV的产品线阵容,而且Q8也会使用上谷歌的Android系统的大部分功能,包括Spotify、Google Play Music和Google Assistant等,让Q8变得好像智能手机一样的智慧。 如今,我们收到了一组Audi Q8正在纽柏林赛道进行测试的照片,从外观上来看,它比Audi目前的旗舰SUV Q7看起来更加有侵略性,而且整个车侧都采用了无窗框设计。 我们可以从这次的照片中看出Q8的车头依然采用了Audi的遁形水箱护罩的家族式设计,头灯组依然是Audi这次的重点所在,Q8的头灯组设计看似采用了类似A4 B9的矩阵式LED头灯组设计,前保险杆左右两侧有很大面积的进气口,整体看下去很多棱角。 这次的内装也是重点,因为搭载了谷歌的Android系统,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中控台搭载了上下两个几乎无边框的彩色触屏荧幕,看来Audi新一代的MMI将会很有趣,不过这辆车目前还在测试当中,最终市售版是否保留双荧幕设计还是个谜。 原厂已经在早前的底特律北美国际车展,以及日内瓦车展上先后发布了两款Q8和Q8 Sport的概念车,这款Audi旗下的全新SUV预计明年就会和大家见面。 Audi Q8 Sport Concept
/ 0 comments
还记得Mercedes-AMG的Project One超跑吗?近日,厂方首度公开了这辆限量超跑的动力配置及底盘的构造图。 一如先前所料,这辆超跑将搭载与现行F1赛车相近的动力架构,采用一具1.6升V6缸涡轮增压引擎,并配上电动马达加持,让涡轮增压系统在驾驶需要时,可随时处于最大增压值的状态。 根据Mercedes-AMG释出的图片,两具电动马达被安置在它的前轮部位,另还有两具电动马达与引擎曲轴连结,提供额外的动力辅助。这具引擎的最大动力输出可达730匹马力,与107匹、120匹及161匹马力的电动马达相互结合,可创造出超过1,000匹的综合输出,这套动力系统的热效率更达到43%水准。 虽然它几乎是采用了F1赛车的动力系统,但为了应付一般公路的需求以及考量到耐用度,这具引擎的动力输出将会比真正的F1赛车版本有所下调,从最高1万4,500转削减至1万1,000转。 此外,引擎启动时的怠速也从4,000转下调整至2,000转,使其可在行驶50,000公里后才需完全重新翻修整理。Mercedes-AMG这辆限量超跑预计仅生产275辆,售价约为227万欧元(1,081万令吉)起跳,价格超狂。新车预计将在2017法兰克福车展上全球首秀。
/ 0 comments
我们最近为大家拍摄了一系列有关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影片,为大家讲解儿童安全座椅的重要性,包括为何您的孩子需要儿童安全座椅、如何选择正确且合适的儿童安全座椅,以及如何正确的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这是一项由Proton以及Paul Tan汽车资讯网联合为您呈现的汽车安全信息。虽然,我国驾驶者的道路安全意识逐渐提高,但还是有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儿童的安全也需要被关注。一般的安全带都是针对成年人的体型而设计,而12岁以下的儿童因为体型还未完全发育成型,娇小的身体无法获得普通安全带的足够防护。 在安全带无法提供足够防护的情况下,一旦汽车发生碰撞,强大的撞击力自然就会把车内乘客的身体往前抛,这时儿童很可能会从普通的安全带上挣脱,并因此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儿童安全座椅就变得尤其重要。 和普通安全带不一样,儿童安全座椅专门为体型娇小的儿童而设计,而且儿童安全座椅的内部构造就犹如摩多头盔一样,拥有加固的材质而且能够吸收撞击带来的伤害和剧烈震动,将传递到儿童身上的伤害尽可能减到最低。 当然,在知道了儿童安全座椅的重要性后,当然如何选择合适的儿童安全座椅也是一门学问,市场上的儿童安全座椅价格从两三百令吉到两三千令吉都有,而且也分成可以搭配车上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扣(ISOFIX)和没有ISOFIX两种。 其实无论是拥有ISOFIX还是没有ISOFIX搭配功能的安全座椅,在安全性上都一样,只是拥有ISOFIX的座椅比较方便安装和拆卸,而没有ISOFIX功能的则需要利用安全带来固定座椅,并且比较麻烦安装而已。 最重要的是,在选配儿童安全座椅时,一定要选购拥有ECE R44认证的儿童安全座椅,这样它的安全性才有保障,品牌和价格倒是其次。最后,我们不阻碍大家观看我们的影片,希望大家能够提高行车安全意识,除了注意成年人的安全之余,也不要忽略孩子的安全,因为孩子的性命与成年人一样重要。 另外,Proton目前正配合开斋节举办促销,凡是购买任何一款Proton新车,就可以299令吉的促销价购买一张价值1,000令吉的原厂儿童安全座椅,存货售完为止。
/ 0 comments
英国的终极豪华车品牌Rolls Royce向来以“极尽奢华、人手打造、高度自主性”着称,坐拥Rolls Royce的车主们除了可以享受来自他人极其羡慕和崇拜的眼光外,也因为车室内的各种配件可以高度客制化,而能够享有独一无二的尊荣感。 最近Rolls Royce向一名顾客移交了一款名为Sweptail的新车,这款Sweptail比其它的车系如Ghost和Phantom等更加独特,独特在于它只在全球范围限量生产唯一一辆,而且无论在外型、内装还是动力规格,都是完全根据顾客的喜好来进行定制! 这辆Sweptail的车主身份至今还是个谜,显然车主不想太过高调,而原厂也基于保密协定没有对外公布车主的身份。不过据悉车主是一名Rolls Royce的忠实顾客,拥有多辆Rolls Royce名车,同时也拥有多架豪华游艇和私人飞机,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超级土豪。 据了解,这名顾客早在4年前就向Rolls Royce下订购买这辆完全客制化的Sweptail,原厂为了完全依据车主的个人喜好和要求来打造这辆极尽奢华的房车,前前后后花费了4年时间来进行质量与安全测试,最终把成品摆放在意大利公开展示给媒体和一些受邀的贵宾观览。 在车头方面,Sweptail依然保留了Rolls Royce的家族式设计,水箱护罩采用了方正而且大量镀铬铝制材质的设计,整个车头闪闪发亮,简直在白天就会闪瞎人的眼睛,而两旁的头灯则依顾客的要求采用单个圆形的设计。 从上面正面看下去是整辆车的重点,这辆Sweptail采用了全景式的玻璃天窗,而且后挡风镜也采用了一个倒三角形的设计,主要以Rolls Royce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设计为主要参考对象。 焦点来到车内,这辆Sweptail采用了极为简介的中控台和仪表设计,而且只有两个座位,而且全车也采用了大量的真木纹饰板以及钢琴面板烤漆。价格方面原厂并没有公布,不过根据传言这辆高度客制化的Sweptail叫价高达1,300万美元(5,550万令吉)。如果传言属实的话,这肯定会是Rolls Royce历来最贵的市售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