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148)

  • 0-400-0km/h 冲刺再煞停只需27.83秒!瑞典神兽再破历史新高,Koenigsegg Jesko Absolut 改写4项世界最速纪录

    如题所述,素有“瑞典神兽”之称的超级跑车制造商Koenigsegg凭借旗下悍将Jesko Absolut再次突破“境界”,以27.83秒的成绩成为全球最速,并保有最多速度纪录的量产燃油超跑(没错,比电动车还快)! 这次Jesko Absolut的挑战不仅改写了去年才由自家Regera (28.81 秒) 所创的0-400-0km/h(静止加速冲刺再煞停)纪录,还同时刷新了0-400km/h、0-250mph(402km/h),以及0-250mph-0共4项世界最速纪录。 根据官方表示,他们原计划在6月26日进行测试,但是因为当天气温过高,所以等到翌日清晨5时才为一辆完全标准交付状态、只有额外加装防滚笼并配置试车手专属座椅的Jesko Absolut(也就是没有大型固定尾翼的Jesko)注入E85生质酒精燃料,并换上Michelin Pilot Sport Cup2 R轮胎“开跑”。 最终,在Koenigsegg测试车手Markus Lundh的操刀之下,这辆已被认证为标准量产车的Jesko Absolut,不仅0-400km/h、0-250mph加速分别只用时18.82秒及19.20秒,0-400-0km/h、0-250mph-0冲刺再煞停也只用了27.83秒及28.27秒来完成。 与自家的Jesko一样,Jesko Absolut搭载的是一具5.0升V8双涡轮增压汽油引擎,能在使用一般汽油时输出1,280匹最大马力,在改用E85生质酒精燃料下则可榨出1,600匹的惊人马力,至于峰值扭矩为153公斤米。 传动系统方面,与之匹配的是Koenigsegg独家研发的“光速变速箱”(LST),并连接到后轮。LST其实是一种九速手自一体变速箱,能够通过七个离合器实现超快速换挡。 Koenigsegg Jesko Absolut

     



  • 北汽 BAIC BJ40 Plus 本地完整实拍, 车顶可拆卸的越野SUV, 2.0L涡轮引擎+8AT+四驱, 接单价18万至20万令吉

    中国的国营车企北汽(BAIC)早前在我国举办了新车预览活动,宣告即将向我国市场引进旗下的BJ40 Plus SUV,并且宣布它在本地开放接单,预估价介于RM18X,XXX至RM19X,XXX之间。 如今,原厂也提前把BJ40 Plus借给我们以拍摄完整的新车内外实拍图集,让大家更好且更清晰的去了解这款SUV的所有配备、设计与细节。 BJ40 Plus是一款主打越野能力的中大型SUV,它的车身尺码为4,645×1,925×1,871mm(长x宽x高),轴距为2,745mm,车身长度比大家熟悉的Proton X90要短但比X70长,不过比X90更宽且更高,但要停入我国一般标准的停车格并不算困难,进入一般标准高度的室内停车场也没什么问题。 根据原厂公布的资料,BJ40 Plus在本地搭载的是一具排气量2.0L的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拥有224PS马力和380Nm的扭力,搭配的变速箱为八速自排(8AT)并采用四轮驱动系统(4WD)。 在车身主结构部份,BJ40 Plus采用的是非承载式底盘(Body on Frame)设计,而不是一般都会型SUV或家用房车的一体化车体(Unibody)设计,好处是它能有更好的底盘强度,能更好的征服各种崎岖地形。而悬吊部份则是前双A臂(Double Wishbone)、后扭力梁(Torsion Beam)+叶片弹簧(Coil Spring)的复合式设计。 此外,作为一款强调越野能力的SUV,BJ40 Plus的车头驶入角为37度,车尾驶离角度则是31度,最大攀爬角度可达到60%,车身离地高度为210mm,最小回转半径为12.5米,车身重量也达到比较惊人的2.5吨。 在外观配备部份,BJ40 Plus标配了17寸的轮圈、前后煞车碟盘、全尺寸备胎、LED头灯和尾灯组、前后雾灯、车侧上下车踏板、拖车钩、具备电动除雾功能的左右后视镜。 而在内装部份,它标配了12.3寸的数位化电子仪表板、10寸的荧幕主机、6支音响喇叭、皮革座椅、电动调整的司机座、双区自动恒温冷气系统、后座冷气出风口、单色的车内气氛灯、电子手煞车(EPB)、自动驻车(Auto Hold)、传统倒车摄影镜头、雪地与运动化驾驶模式(Snow/Sport Mode)切换,以及2组USB充电插口。 安全配备的部份也有些比较遗憾的地方,它只有搭载一些比较基本的主被动安全辅助性配备,如车身动态稳定系统(ESP)、循迹防滑系统(TCS)、三合一煞车辅助系统(ABS+EBD+BA)、斜坡起步辅助(HAC)、陡坡缓降辅助(HDC)、胎压侦测系统(TPMS),甚至气囊也只有最基本的2颗。 需要提及的是,BJ40 Plus也和X55 II一样,首批来马的新车会从中国进口(CBU),预计今年尾才会改为本地组装(CKD),不过原厂表示BJ40 Plus无论是本地组装还是进口,其规格和配备都会是一样的。 唯一的差异就是目前供拍摄用途的BJ40 Plus为原厂的试产车,荧幕主机并未支援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但原厂表示日后CKD的版本会支持这两项智能手机配对联动功能。 此外,这款BJ40 Plus其实在中国是属于上一代的车型,虽然不是最新的产品,但却保留了新一代BJ40没有的特点,那就是可拆卸的车顶,它的车顶主要由三块加固的塑料面板配以防水胶条组成,前面两块可以直接人手拆卸,后面则可以透过简单的工具拆卸并重新组装。 […]

     



  • Mercedes-AMG 本周末将一口气发表三款性能车款, C 63S E Performance, GLB 35 4Matic 与 GLA 45S 4Matic+

    W206 Mercedes-AMG C 63S E Performance Mercedes-Benz Malaysia最近对外发了新产品预告,预告旗下三款高性能的AMG大小改款车型即将在本周末(5日至7日)与吉隆坡Sungai Besi KL Base的Mercedes-Benz World展销活动上正式向本地市场发布。 这三款即将来马的AMG车型分别是大改款的Mercedes-AMG C 63S E Performance,以及小改款的GLB 35 4Matic和同为小改款的GLA 45S 4Matic+,其中C 63S E Performance也是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的C 63。 W206 Mercedes-AMG C 63S E Performance 作为一款高性能的PHEV,C 63S E Performance搭载一具2.0L的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搭配一组负责驱动后轴的电动马达,引擎本身有476PS马力和545Nm的扭力,而马达则可输出204PS马力和320Nm扭力,综合马力达到680PS,综合扭力1,020Nm,号称历来性能最强的C […]

     



  • 本月可能取消 RON 95 汽油补贴?花旗集团首席经济学家:RON 95 若涨30仙至每公升RM2.35可为政府节省40亿令吉

    大马花旗集团(Citigroup)首席经济学家魏正杰(译音)表示,我国政府在2024年首五个月内的支出达到了全年目标的53.9%,超越前几年同时期的支出水平,这凸显了改革燃油补贴的迫切性。 《彭博社》引述魏正杰的谈话报道称,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安华计划通过逐步取消广泛的补贴,将大马的预算赤字从去年GDP的5%降至4.3%,以吸引更多外资。 有鉴于此,他认为,继6月开始落实针对性柴油补贴政策之后,政府可能最早会从本月开始全面取消RON 95汽油的补贴。 “我们预计,如果7月开始RON 95汽油每公升调涨30仙(至RM2.35),政府今年可以额外节省30亿至40亿令吉。”在这之前,安华曾表示,落实针对性柴油补贴每年可节省约40亿令吉。 无论如何,也有一些分析师认为,合理化RON 95汽油补贴一事可能会推迟到2024年底;值得一提的是,安华昨天已表明政府近期不会重组RON 95汽油补贴。 “目前为止,未有任何政策文件让我们加速落实(RON 95汽油针对性补贴),这是我能说的。未来有可能吗?我不会排除任何可能性。我们目前专注的重点是合理化柴油补贴。”

     



  • 安华:近期不重组 RON 95 汽油补贴,看人民反应再决定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表示,到目前为止,政府还未就合理化(重组)RON 95汽油补贴一事做出任何决定,也没有任何政策文件落实RON 95汽油针对性补贴。 “目前为止,未有任何政策文件让我们加速落实(RON 95汽油针对性补贴),这是我能说的。未来有可能吗?我不会排除任何可能性。我们目前专注的重点是合理化柴油补贴。” 安华也是财政部长,他是在昨天于国会下议院首相问答环节中,回应伊党巴西马国会议员阿末法德里的提问时这么表示。 他指出,政府的确有对落实RON 95汽油针对性补贴机制进行研究,但最终认为应该先对电费、鸡肉和柴油补贴采取举措。 “这三件事去年和今年都发生了。我们会看事件的影响和人民的反应,只有到适当的时间再进行讨论(RON 95汽油针对性补贴)。” 安华还强调,无论如何,政府必须停止为富人和外国人提供补贴,同时政府将考虑适当的补贴机制,以减轻人民的负担。 “在这点我绝不让步,至于要采用哪种方式,我们需要讨论,这才不会为人民带来负担。绝对不要为富人群体和外国人提供补贴,数十年无一任政府愿意解决这道问题,历任首相都曾表示将落实但却没人真正采取措施。” “在落实针对性柴油补贴的同时若有缺点那就改进,没有一项政策是完美的,因为这类政策非常难落实;目前有380万名外国人正在享受RON 95汽油(补贴),连开著劳斯莱斯豪车的富人也是添加RON 95汽油。”

     



  • 深色汽车真的比较吸热? 实测同款车三种颜色告诉你答案

    买车时选择车身的颜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除了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之外,也要考虑到相关颜色的易维护性(譬如银色和灰色不显脏、黑色显脏、白色容易看到水痕),同时我们也常听一个说法,那就是深色更吸热的说法。 我国是一个气候常年炎热的国家,对于一些没办法把车子停在户内停车场的朋友来说,每日中午和下午取车时都会觉得车子就宛如一个大型移动烤箱,不单只让司机和乘客觉得不舒服,高温也容易对车内许多由塑料和塑胶制成的零部件提成提早老化,甚至是融化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就为大家印证一下深色汽车更吸热的说法,并以温度计测量的方式告诉你深色与浅色汽车之间的实际温度区别,让大家对于深色和浅色汽车两者间的吸热程度差异有一个更明确和更量化的概念。 为了保证测试的公平和准确性,我们找来了三辆同款的Perodua Myvi,在同一个中午并排停在同一处露天停车场内为期一个小时,这三辆车唯一的区别就是它们的颜色,一辆是代表深色的深灰色(Dark Grey,其实它看起来就几乎是黑色),一辆是代表浅色的白色,而另一辆则是处于两者之间的红色。 而除了停在露天停车场外,我们也把这三辆Myvi同时停在同一个大型帐篷内避免阳光直晒,而且也另外进行了一次开着最大风量和温度最低的冷气(15分钟)的温度测试,再为三辆车测量外部和内部温度,而且都是使用同一架工业用途的温度计进行测量,并且都是测量车身的同一个部份(车外是测量车顶前端,车内则测量排挡杆的中央鞍座),而且三辆Myvi都没有安装隔热膜。 首先是停在帐篷内的温度测量,三辆Myvi同时停在同一个大型帐篷内为期一个小时后,我们发现深灰色的Myvi的车内温度达到34.2摄氏度,白色Myvi的车顶温度则为33.1度,而红色Myvi的车顶温度则是33.7度,处于深灰色与白色Myvi之间。 而车外温度部份,深灰色和白色Myvi的温度都同时达到38.1度,而红色Myvi则是更高的39度,这有点超出我们的意料。而之后我们把三辆Myvi都停在露天停车场一个小时,再测量三辆Myvi彼此间的温度差异。 在户外停了一个小时后,深灰色Myvi的车顶温度达到基本可以拿来煎蛋的74.9度,红色Myvi为67.3度,而白色Myvi则仅有56.4度;而车内温度部份,深灰色Myvi的温度同样最高,达到49.8度,红色Myvi为47.4度,而白色Myvi则是46度。 之后,我们决定把三辆Myvi继续停在户外,并启动引擎同时打开车内的冷气系统,把风量调到最大而且温度调到最低为期15分钟,再测量这三辆Myvi彼此间车外和车内的温度,以更尽可能还原一般消费者在日常开车时的实际体感温度(毕竟在马来西亚没有人开车会不开冷气)。 在车外部份,纵然车内已经开了冷气,但对车外温度而言的影响其实并不大,深灰色Myvi的温度测得为71.2度,红色Myvi为62.2度,而白色Myvi则是51.8度,虽比没有开启冷气前有所下降但降幅不大。而车内温度部份,深灰色Myvi则大幅降温到39.1度,红色和白色Myvi皆为35.9度。 综合上述测试所得到的温度成绩,我们可以大致定论深色汽车确实会比浅色汽车更吸热,而一些处于两者之间的颜色(如红色、蓝色等)则相对处于中间值。汽车更吸热,意味着在炎热天气下开车需要更大的冷气功率来降温,而这也多多少少会对油耗带来一些影响。

     



  • Gentari 宣布旗下公共电动车充电器收费改为按千瓦时计算,DC快充每千瓦时1.30令吉;AC充电每千瓦时90仙

    电动车的车主们应该都知道,Gentari是国内少数旗下部分电动车充电器仍坚持采用按分钟收费的供应商之一,但按分钟收费的方式终究不是市场主流。 日前,这家Petronas的子公司宣布,该公司旗下所有电动车充电网络的收费将改为按千瓦时(kWh)定价的计算方式;事实上,Gentari旗下位于雪兰莪州X Park Sunway Serene的充电站早在2022年杪开始运营时便采用了按千瓦时计费的方式。 通过Gentari Go手机应用程序查询该公司最新的充电收费,其定价大致与2023年4月实施的定价结构相似,仅有一些变化。首先,11 kW和22 kW的AC充电器现在已有单独的定价,即每千瓦时1.05令吉,这比之前的每千瓦时90仙(仍适用于7 kW的AC充电器)还要高。 除此之外,Gentari将不再以最高费率来计算位于X Park Sunway Serene的350 kW DC快速充电器收费,这些充电器现在的输出上限位175 kW,收费定价与其他DC快充相同,即每千瓦时1.50令吉。 Gentari电动车充电器网络具体收费详情如下: AC 7kW – RM0.90/kWh AC 11kW/22kW – RM1.05/kWh DC 上限30kW – RM1.30/kWh DC 50kW-180kW – RM1.50/kWh 不管怎样,值得一提是,Gentari位于吉隆坡The […]

     



  • 小鹏 Xpeng G6 纯电SUV即将来马, 下周一或有重大宣布?

    已是Mazda和Kia在我国总代理的Bermaz,如今也被委任成中国电动车品牌小鹏(Xpeng)的马来西亚总代理,并且将把小鹏汽车旗下的纯电动车引进大马市场,如今小鹏汽车来马的时间也进入了倒数计时的阶段。 根据我们的观察,小鹏汽车在马来西亚的官网日前已正式开通,虽然这个官网目前还没有任何资料可看,但在官网唯一的页面内却列出了一个倒数计时表,按照这个计时表来计算,可大胆猜测总代理将在下周一(8日)有重大宣布! 虽然小鹏和Bermaz目前都还没有对外公布任何详情,不过一直有传闻称小鹏汽车来马的首款产品将会是旗下的纯电动跨界SUV,这款G6其实早在今年3月就已经在泰国上市,并在当地分为标准版(Standard)和增程版(Long Range),价格分别为150万泰铢(约20万令吉)和170万泰铢(约23万令吉)。 要说G6是一款SUV其实也不算准确,因为它和Tesla Model Y以及刚来马不久的全新Peugeot 408都属于同一种车型,即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SUV、不算MPV也不算四门房车,它比一般的四门房车拥有较高的车身离地高度,但又不至于到SUV的地步。 作为对比,Model Y在泰国的价格为174.9万泰铢(22.9万令吉)和204.9万泰铢(26.9万令吉),因此G6的价格是比Model Y稍微来得便宜一些。而按照这逻辑来推算,Model Y在我国的价格分别为19.1万和23.8万令吉,性能版的Model Y Performance则是要28万令吉,因此可以估计G6在我国的价格也是会在20万令吉上下。 Bermaz集团首席执行员拿督李国权早前就对本地媒体《The Edge》指出,该公司并不打算大量入口新的小鹏G6来马,甚至不会与其它电动车品牌打价格战抢市占率,因为该公司认为我国目前的公共充电站普及率还不够高,暂时还不足以让纯电动车成为市场主流。 李国权说,该公司的计划是先把小鹏汽车引进大马市场,提高品牌在我国市场的知名度和形象,并以产品和售后服务的质量来吸引消费者,而不是与其它车企恶性竞争,再以大幅折扣的优惠来抢占市占率。 “一些来自中国的车企正把中国的那套削价战带来大马市场,我们不会加入这趟浑水,所以我们不会大量引进,也不会与其它品牌打价格战,这向来都不是Bermaz的经营方针。” 在规格部份,无论是标准版还是增程版的G6,都搭载一组后置式的电动马达,拥有296PS马力和440Nm的扭力,不过两者的0-100km/h加速成绩并不一样,标准版为6.6秒,增程版则是5.9秒。 这点相当有趣,因为一般上增程版的电动车因为电池容量较大也较重,因此加速性能一般不如标准版。标准版的电池容量为66kWh,续航里程为580公里(WLTP测试标准),而增程版的电池则是87.5kWh,续航里程可达755公里。 除了泰国之外,小鹏G6在其他国家还有一个性能版,除了后轴的马达外,前轴也额外多了一组马达形成电子四驱系统,综合马力达到487PS,综合扭力660Nm,0-100km/h加速成绩4秒,极速可达200km/h,续航里程为550公里。 小鹏G6

     



  • 英国车媒: 全球新车平均车重过去7年增加近400公斤, SUV成主流车款以及纯电动车、Hybrid与PHEV崛起为主要原因

    对汽车有基础研究和基本知识的朋友相信都知道,重量是导致汽车油耗或电耗增加的其中一个最大的元凶,而且也会为性能带来拖后腿的问题,所以全球有许多车企都尽可能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减轻新车重量,但在诸多现实和消费者的需求面前,为新车减重却是一项艰巨且矛盾的问题。 这主要是因为汽车科技发展在过去20年来几乎可说是日新月异,许多崭新的电子配备和技术被大量应用在新车款上并且正快速的普及化,导致许多车企不得不跟上时代和竞争对手的脚步,一同下放这些新配备到新推出的车款上,而这也是导致新车重量越来越重的元凶之一。 而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过去近20年来全球市场都陆续刮起SUV风潮,SUV的车身体积和重量本来就比一般四门房车更重,而欧美中多国近年来更是大力推动号称更环保的新能源车,包括纯电动(EV)、油电混合(Hybrid)和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等新能源车款近年来的逐渐普及,额外增加的电池和马达也为新车带来了额外的重量。 英国汽车媒体《Autocar》最近就在一份报道中指出,全球新车市场的平均新车重量在过去7年来就增加了接近400公斤,从2016年的1,553公斤增加到2023年的1,947公斤(包含所有SUV、房车、皮卡、纯电动、Hybrid或传统内燃式引擎车款)。而这当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SUV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以及多国政府大力推动纯电动车所致。 该媒体整合并统计了从2016年开始到2023年间,该媒体所掌握到的市场上各款新车的重量数据,并以逐年对比的方式分析出过去7年来市场上推出的新车款的平均车重,并作出上述的结论。 该媒体指出,在2016年,该媒体一共评测了16款不同品牌的SUV车款,它们的平均车重为1,722公斤,对比一般房车车款的重量平均多了169公斤。并以捷克品牌Skoda为例,该品牌推出的SUV车款Kodiaq对比旗下另一款搭载同样排气量引擎的房车Superb重了246公斤。 若只对比一个品牌或许还不够公信力,该媒体也搬出了英国豪华品牌Jaguar作为例子,Jaguar在2016年推出的品牌首款SUV F-Pace,对比搭载同样2.0L四缸涡轮引擎的四门房车Jaguar XF重了180公斤。 而到了2023年,该媒体则一共评测了24款SUV和皮卡车型,它们的平均重量如今已来到了1,906公斤,对比2016年的平均SUV车款重量增加了184公斤。因此该媒体认为SUV车款越来越流行,是导致新车平均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该媒体也直接点名近年来各国政府大力推行的纯电动车(EV)是元凶之一,该媒体称2023年评测过的所有纯电动车的平均车重为1,991公斤,而对比同尺寸或相近的传统内燃式引擎(没搭载任何电动化辅助)车款,后者的平均重量则为1,841公斤,比纯电动车轻了150公斤。 该媒体也说,国机汽车市场上的新车款其实早在2000年开始便已出现车重逐年增加的趋势,并在2018年达到平均车重1,700公斤的水平,虽然在2019年曾一度下降至1,675公斤,但在之后此数据便逐年上升,并在2022年达到1,879公斤,同时在2023年达到1,947公斤。 而在今年第一季(1-3月),该媒体已评测过的所有新车当中,它们的平均车重更是达到了2,087公斤,而该媒体至今为止测试过最重的一款车,就是Mercedes-Benz旗下定位旗舰的纯电动SUV,EQS SUV,其车重达到2,899公斤。 而随着SUV车款越来越流行,这也导致在市场体量大致维持相同的情况下,许多消费者不再选择体型娇小、车重轻于1,000公斤的小车,许多车企也逐渐放弃这些小车的市场,该媒体就举例,在2003年他们全年一共测试了6款车重轻于1,000公斤的小车,另有6款新车的车重介于1,000到1,100公斤之间。 不过到了2023年,该媒体全年就只评测了一辆车重轻于1,000公斤的新车,也就是Citroen Ami,这并非因为该媒体不想测试新推出的小车,而是市场上绝大部分车企都把资源投入到入门级的跨界SUV车款上,导致许多车企不再推出越来越冷门的五门掀背小车;而讽刺的是,Citroen Ami其实被英国法规归纳为四轮单车(Quadricycle),而不是一款真正的汽车。

     



  • VinFast VF5 纯电跨界SUV印尼上市, 主打电池月租赁配套, 新车价未包电池从7万令吉起跳, 包含电池价格约9万令吉

    越南汽车品牌VinFast刚在印尼市场发表了VF5纯电动跨界小型SUV,而这也是VinFast自今年3月正式进军印尼之后,该品牌在印尼市场发表的第二款产品,而VinFast在印尼的第一款产品就是VF e34,一样也是一款纯电动的跨界SUV。 VF5在印尼当地的价格从2.42亿印尼盾(约7万令吉)起跳,因此VF5并不是什么主打高端豪华的SUV,而是一款平民化的廉价电动车,而且其续航里程也不算长,性能也不算强劲。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个2.42亿印尼盾的价格并不包含电池(是的,电动车不包电池)。 这是因为VinFast在印尼市场主打的是电池租赁服务,所以2.42亿买的只是一个平台而已,要把这辆VF5开上路还是得额外付费“租电池”才行。而根据印尼VinFast公布的配套价格,如果车主想要完全拥有这组电池加上VF5新车,完整的价格将达到3.1亿印尼盾(约9万令吉),新车可享有7年/16万公里的保固,而电池则有8年不限里程的保固。 而如果是透过电池租赁配套的话,首先车主必须先以2.42亿的价格买下这辆VF5,然后每月缴付99万印尼盾(约RM285)的费用租赁原厂的电池,不过他们的电池租赁配套设有里程限制,每月仅限行驶1,500公里。 而如果觉得这个里程不够用的话,还可以选择每月付费141.5万印尼盾(约RM407)把里程限制翻倍到3,000公里;而如果觉得3,000公里也不够用的话,还可以选择每月付费236万印尼盾(约RM680),就可享有无里程限制的电池租赁配套。 这组租赁配套内的电池容量为29.6kWh,它的续航里程最长为260公里(NEDC测试标准),比越南本土搭载的37.23kWh电池(326公里)更小,若是按照更贴近现实的WLTP测试标准,估计大约仅有200公里出头的续航里程。 在这里也顺道提一下,VF5早前也曾至少两次出现在我国的道路上并被拍到,一次是悬挂蓝色的临时商用车牌,另一次则是悬挂正式注册的车牌,因此预计VinFast接下来即将进军的就是马来西亚,而且一样会引进VF5。 而鉴于我国政府设定了一条外国电动车售价不得低于10万令吉的规则,因此估计VF5在我国的价格不会低于10万令吉。同时我们也不确定VinFast是否会像印尼市场那样在我国推行电池租赁计划。 VinFast VF5的车身尺码为3,965×1,720×1,580mm(长x宽x高),轴距为2,513mm,对比大家熟悉的Perodua Myvi要稍大一些。在越南本土市场,它搭载一组前置式的电动马达,拥有136PS马力,0-100km/h加速成绩为10.9秒;而在泰国,这组马达的输出被下调到95PS马力,而且也一样搭载较小的29.6kWh电池。 而在充电效能的部份,VinFast VF5支持DC快充,不过官方并没有对外公布它实际最高支持的充电功率,仅表示它可在30分钟内从10%充电到70%,以它容量不大的电池来推算,这样的充电功率其实并不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