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16)

  • 每周油价: 西马半岛柴油零售价降3仙, 汽油价格维持不变

    又到了星期三,财政部如期对外公布了接下来一周的本地油价更新,根据财政部的文告,西马半岛的柴油零售价将从明日起每公升降价3仙,不过RON 95、RON 97和东马的柴油价格依旧维持不变。 这意味着西马半岛的柴油零售价格将从明日(29日)起从原本的每公升RM2.80降至RM2.77;RON 95价格维持在每公升RM2.05的水平,RON 97则是每公升RM3.10,而东马的柴油价格则是每公升RM2.15。以上的价格将至少维持到下周三(6月4日)晚上11时59分为止。 2025年5月29日至6月4日西马半岛的汽油和柴油售价: RON95汽油: RM 2.05/L RON97汽油: RM 3.10/L EURO 5 B10生物柴油:RM 2.80/L EURO 5 B7生物柴油:RM 3.00/L

     



  • 长城汽车掌舵人魏建军称中国汽车业的“恒大”已出现,只不过是没爆而已!本周中国A股和港股开盘汽车板块集体崩跌

    如题所述,长城汽车(GWM)董事长魏建军近日接受新浪财经访谈时语出惊人,直指中国汽车业里的“恒大”已经出现,只不过是没爆而已!这番言论一出即掀起千层浪,大部分中国网民认为魏建军剑指比亚迪(BYD)。 因为在访谈中,魏建军还痛批中国汽车业持续不断的价格战对整个行业造成了严重伤害,而比亚迪则刚刚再次带头大降价。更巧的是,魏建军话音刚落,港股与A股汽车板块本周一(5月27日)便迎来“黑色星期一”,比亚迪、吉利、小鹏等车企股价集体暴跌。 恒大曾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开发规模、资金流通及客户数量在中国都曾位居榜首。但近年来因高杠杆扩张及房市的崩塌,引爆了规模巨大的债务“雷阵”,其商业帝国迅速分崩离析,并带动整个房地产行业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其创办人许家印及恒大的一众高管(包括许家印的一个儿子)已被逮捕。 魏建军在采访中表示,中国新能源车市已陷入不健康状态,多数企业仍在亏损,产业尚未跑通商业闭环,而资本开始撤退,但部分车企却继续“拿命烧钱”,不仅对供应链压价,还存在延迟付款、偷工减料等问题。 他警告,这种失衡状态极易催生“恒大式”的崩盘风险,“只是还没到那一天而已。”虽然魏建军并未点名具体车企,但外界普遍解读,他的批评矛头直指比亚迪。 有趣的是,在该访谈播出之后,比亚迪品牌及公关总经理李云飞连发3条微博,疑似回击魏建军,其中还意有所指的写到:“狗可以咬人!但人不能咬狗!”,火药味甚浓。 摩根士丹利在研报中指出,比亚迪此轮降价释放出“终端销售承压”的强烈信号,而激烈的价格战可能进一步侵蚀投资者信心,导致估值回归更贴近基本面。

     



  • 2025 G87 BMW M2 CS 全球首发, 3.0L六缸涡轮引擎的德系双门跑房, 3.8秒破百, 极速302km/h, 前置引擎后轮驱动

    德系豪华品牌BMW对外发表了代号G87的BMW M2的CS旗舰性能版,完整拼凑了去年6月发布的BMW M2 G87的车系最后一块拼图,它搭载的是一具3.0L直列六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 根据BMW介绍,这具3.0L的六缸引擎最大马力达到530PS,最大扭力650Nm,与标准版的BMW M2不同,旗舰的BMW M2 CS只有八速自排(8AT)变速箱可选,并没有手排的版本,而且是采用后轮驱动。 作为对比,去年发布小改款标准版的BMW M2在搭载同样引擎的情况下,其最大马力为480PS,最大扭力600Nm,同时提供八速自排和六速手排(6MT)的版本,不过如果是选择手排车型的话,其最大扭力会被降低到550Nm。 由于获得更大的马力和扭力加持,BMW M2 CS的0-100km/h加速成绩自然也比标准版的M2更快,具体为3.8秒(标准自排版M2为4秒,手排版为4.2秒);极速方面,BMW M2 CS也可以达到302km/h,同样比标准版M2的285km/h更高。 为了配合更强的性能,BMW也为M2 CS采用与标准版M2不太一样的悬吊设定,原厂号称M2 CS采用的是经过重新调校的悬吊弹簧,而且车身里地高度也降低了8mm,标配红色的多活塞刹车卡钳,而且可额外升级成M Carbon碳陶瓷煞车系统,同时全车多处采用了碳纤维材质,因此整体车身重量比标准版的M2减轻了30公斤。

     



  • 2025 Toyota Corolla Cross GR Sport 小改款日本面市!只提供混动版本,强化悬吊提升操控,兑马币售RM115k

    继本月初于欧洲市场亮相后,2025年式小改款的Toyota Corolla Cross GR Sport近日已正式在日本面市。该车定位为Corolla Cross车系中的顶配版,售价自然也最高,为389.5万日元(约RM115k)。 这款新的Corolla Cross GR Sport在日本只提供搭载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的版本,该系统由一具代号为M20A-FXS的2.0升直列四缸自然进气汽油引擎,以及设置在前后轴的双电动马达所组成,实现E-Four电动四轮驱动系统;此外,新车还具备专属的Sport驾驶模式。 根据官方数据,该引擎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52 PS马力和188 Nm峰值扭矩、前轴马达可输出95 PS马力和185 Nm峰值扭矩、后轴马达则提供41 PS马力和84 Nm峰值扭矩。传动系统方面,与之匹配的是具备10个模拟挡位的E-CVT无段变速箱。 值得一提是,打着‘GR Sport’的旗号,新车在悬吊系统上也作出了多项强化,包括前下控制臂采用更硬朗的衬套(bushing),以及避震器内建回弹弹簧(rebound spring),新款弹簧也让整体车身降低10毫米,车尾保险杠加强刚性,进一步提升操控表现。 外观上,新车延续了欧洲版本的设定,前脸换上官方称之为Evolved Functional Matrix Grille的新样式中网格栅设计,以优化进气表现并提升行驶稳定性。 其他部分,新车还搭配了一套新的19寸双色轮毂,前煞车卡钳亦喷涂红色并印有‘GR’LOGO,而且车身多处细节也采用黑色饰件点缀;新的Corolla Cross GR Sport提供三种双色车身方案,包括有黑色车顶搭配Emotional Red II、Platinum White Pearl Mica或Ash。 进入车内,新车标配了整合头枕式的运动座椅,头枕绣有‘GR’LOGO以表证身份。同时,它还采用类麂皮材质搭配人造皮革侧边,其他专属配备还包括GR三辐式方向盘、换挡拨片、铝制踏板与熏银饰条,进一步营造运动氛围。

     



  • 试驾:Mercedes-Benz EQE 350+ SUV,无痛点也没亮点

    去年中旬,Mercedes-Benz Malaysia(MBM)在本地发布了旗下纯电动车EQE系列的四款新车,其中包括两款SUV版本,即Mercedes-Benz EQE 350+ SUV Electric Art Line,以及Mercedes-Benz EQE 350+ SUV AMG Line。 很快的一年过去了,小编最近才有机会试驾这款德系豪华纯电SUV,而且是定位较高的EQE 350+ SUV AMG Line版本。该车不仅传承了奔驰EQ家族的电动基因,还在科技与豪华氛围之间找到了一个微妙平衡点。我们进行了短暂试驾,以下是第一手感受,欢迎各位看官们参考。 在大家最关心的价格方面,EQE 350+ SUV Electric Art Line的售价是RM398,888,而EQE 350+ SUV AMG Line的售价则是RM448,888。必须说明的是,以上价格为西马半岛的私人注册、包含首年路税和注册费的价格,但还未包括汽车保险,同时购买新车的客户可享有4年的原厂质保。 而除了上述两款EQE SUV外,早在2023年杪,MBM便已引进定位最高的EQE 500 4Matic SUV,其售价则是RM485,888;回到正题,去年最新推出的EQE 350+ SUV到底有什么不同? […]

     



  • 需要资金抵债, 日媒称 Nissan 或出售横滨市企业总部大楼

    深陷财政危机的日系车企Nissan与Honda的合并谈判失败之后,该公司即将到期的债务问题也显得越来越棘手,如今日本媒体报道,称Nissan除了要关闭旗下部份生产线并裁员外,甚至还可能会出售其位于日本横滨(Yokohama)的全球企业总部大楼套现抵债。 《日经亚洲》最近报道指出,Nissan已经将其考虑将该公司位于横滨市的总部大楼列入出售资产名单内,并寻求再2026年3月之前将其脱售,以换取资金用来抵债,这座商业大楼的市场估值为1,000亿日元(约29.6亿令吉),Nissan是在2009年正式将企业总部从日本东京搬迁到该处。 报道称,Nissan打算将大楼脱售之后向新的大楼业主租用回同样大楼的办公空间,让Nissan得以继续留在该处运作,而透过脱售总部大楼的举动将有助于Nissan抵偿部份债务,预计可借此重组部份600亿日元(约17.7亿令吉)的债务。 Nissan在本月初对外发布了2024财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的财政与业绩报告,报告显示Nissan全年总共亏损了6,709亿日元(约198亿令吉),加上之前的报道称Nissan明年到期的债务总额为56亿美元(约236亿令吉),因此Nissan目前已经是到了企业生死存亡的边缘,需要想尽各种办法找出资金来填债。

     



  • 中国吉利银河E5即将推出更大容量电池, 续航里程据称可达610公里, 我国的 Proton eMAS 7 未来或跟进推长续航版?

    吉利即将在中国市场为其在售的吉利银河E5(Galaxy E5)推出更大容量的电池,让其续航里程可以进一步提升至610公里(CLTC测试标准),鉴于我国的Proton eMAS 7基本就是吉利银河E5的孪生车款,因此这可能也意味着eMAS 7未来也会推出一个续航里程更长的大电池长续航版? 根据中国媒体从中国工信部网站获得的资讯,吉利已向该国工信部报备即将为旗下的银河E5推出容量达到68.39kWh的电池,续航里程据称可达到610公里,对比现有版本的电池(49.52与60.22kWh)明显更大,而且续航里程也比目前版本(440与530公里,同样为CLTC标准)更长。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Proton eMAS 7目前搭载的电池容量一样也是49.52与60.22kWh,但因为我国使用的是国际通用的WLTP测试标准,因此Proton官方标定的续航里程数据仅为345与410公里,与中国吉利官方公布的数据相距较大。 此外,根据工信部的资料,这款搭载68.39kWh大容量电池的银河E5同样搭载一组前置式马达,拥有218PS(160kW)/320Nm的输出功率,在外观和尺码部份上也和现有版本没什么差异,预计搭载18或19寸的轮毂。

     



  • 首相安华: 曾有人建议调涨 RON 95 油价, 但已被驳回

    政府早前曾多次公开表示将在今年中旬改革RON 95的汽油津贴机制,让许多人担心汽油将全面迎来大幅涨价,不过首相安华最近就公开安抚民心,称政府不打算调涨RON 95汽油价格,并表示他已亲自驳回了这项建议。 安华表示,有人向他建议调涨RON 95的零售价格,而这项课题也曾在内阁会议上进行过讨论,但他已驳回这项建议,并表示若RON 95涨价,日后就很难降回到目前的价格水平。 不过这也不意味着政府将放弃改革现有的RON 95无差别津贴制度,安华表示或许之后人民需要在添油时向油站职员展示大马卡才能以较低的价格添油,因为政府目前平均有大约30到40亿令吉的开销浪费在外籍人士添购RON 95的补贴上。 经济部长Rafizi Ramli上周也曾公开表示,曾经济部已对改革RON 95汽油津贴制度一事完成了研究、建议与草拟工作,并把建议报告提交给安华领导的财政部,如今就等待财政部给出下一步的指示。

     



  • 吉利几何星愿 Geely Star Wish 今年内将登陆泰国市场, 据称价格将低于6.5万令吉, Proton eMAS 5 的原型/孪生车款

    吉利的几何星愿(Geely Star Wish)五门掀背纯电动车确认将在今年内登陆泰国市场,而这款几何星愿也是大家值得关注的一款产品,因为它其实就是Proton eMAS 5的原型车,据了解,它在泰国当地的售价预计会落在50万泰铢(约6.5万令吉)以下! 据泰国媒体《AutolifeThailand》的报道,这款吉利星愿在泰国当地的直接竞争对手将会是比亚迪的海豚(BYD Dolphin),两者都是定位品牌入门的五门掀背纯电动小车,而且它已在今年3月的曼谷车展上公开亮相过,只不过当时亮相的是中国的左舵版。 吉利星愿是在去年10月才在中国正式发布,它的车身尺码为4,135×1,805×1,570mm(长x宽x高),轴距为2,650mm,比比亚迪海豚稍微要短一些但也稍宽,是一款B-Segment的五门掀背小车,因此除了比亚迪海豚外,其对手还包括了已在本地销售的哪吒V(Neta V)。 在中国,这款星愿同时提供两种不同的动力规格,电池容量分别为30.12和40.16kWh,前者的续航里程有310公里,而后者则是有410公里,但这都是基于中国较为宽松的CLTC测试标准所得,若根据国际通用的WLTP标准,其续航里程最多预计只有370公里左右。 而在动力部分,搭载30.12kWh容量电池版本的星愿采用一组后置式电动马达,功率输出有79PS(58kW)/130Nm;而搭载40.16kWh容量的星愿则是116PS(85kW)/150Nm,因此星愿是一款后驱的纯电掀背小车而非前驱,这也让它的车头引擎盖下方额外多了70公升的载物空间。 据该媒体报道,吉利应该只会向泰国市场引进搭载40.16kWh容量的电池版本,甚至也可能会为泰国的星愿提供另一种组容量更大、达到50kWh的电池,其续航里程也会比较长,预计价格会落在50万泰铢以下,主打平价入门级的市场。 看回我国部份,Proton已经确认他们将在今年内发表品牌第二款纯电动车,也就是Proton eMAS 5,而eMAS 5就是基于吉利星愿改造/贴牌而成的产品,因此若泰国媒体的信息属实,那大家也可以参考一下星愿在泰国当地的售价。 吉利几何星愿(曼谷车展)

     



  • 小米 Xiaomi YU7 正式发布, 纯电高性能SUV, 最快3.23秒破百, 极速253km/h, 充电15分钟可行驶620公里, 7月中国开卖

    近来在中国市场饱受争议的小米汽车如期对外发表了继SU7之后的第二款产品YU7,和早前公布的消息一样,YU7是一款高性能定位的纯电动SUV,与已经发布在售的四门纯电跑房SU7分别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而设。 由于小米官方已在去年12月对外公布了YU7的官方宣传照,因此我们就不再对它的外观做重复阐述,这次我们针对YU7的完整规格和详情来做报道,YU7在中国市场目前一共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定位最入门的YU7 RWD后驱版、YU7 AWD四驱版和定位目前最高的YU7 Max AWD四驱性能版。 首先是电池容量部份,定位最入门的YU7 RWD后驱版和中间的YU7 AWD四驱版都同样搭载96.3kWh的磷酸铁锂(LFP)电池,续航里程分别可达到835公里和770公里,而定位性能版的YU7 Max AWD则搭载容量更大、达到101.7kWh的镍钴锰酸锂(NMC)电池,续航里程可达760公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续航里程数据都是基于中国的CLTC标准测试得出。 而在具体性能与规格部份,入门的YU7 RWD后驱版搭载一组后置式的单马达,功率为320PS(235kW)/528Nm,0-100km/h加速成绩5.9秒,极速可达240km/h;而中间定位的YU7 AWD四驱版则在前轴上额外多了一组马达形成电子四驱系统,综合功率496PS(365kW)/690Nm,0-100km/h加速成绩4.3秒,极速一样是240km/h。 而定位性能版的YU7 Max AWD则是采用与YU7 AWD同样的双马达电子四驱系统设定,不过在功率部份比后者更高,达到690PS(508kW)/866Nm,因此0-100km/h加速成绩可达到3.23秒,极速也比另两个等级更高,可达到253km/h。 小米YU7和SU7一样都采用800V的高压电动架构(SU7并非全车系标配,但YU7为全车系标配),官方宣称其最高充电功率可达5.2C(中国的充电功率标准,意即1小时内可充满电5.2次),只需12分钟就可从10%充电至80%,或只需充电15分钟就可行驶620公里。 在车身尺码部份,YU7的长宽高分别为4,999×1,996,1600mm,轴距为3,000mm,对比许多大家熟悉的D-Segment SUV还要更长、更宽,但它是一款五人座的SUV,并没有第三排的座椅,整体尺码与德国跑车大厂的Porsche Cayenne比较接近。 YU7采用的是前双A臂(Double Wishbones)、后多连杆(Multi-Link)的悬吊设定,并且号称有222mm的车身离地高度,同时搭载了电子气压式悬吊和电子避震器,以及Brembo提供的四活塞煞车卡钳,号称只需33.9m的距离就可从100km/h完全煞停。 在配备部份,小米YU7搭载了16.1寸的巨型中控屏幕,而且中控台最前端、前挡风玻璃的最下方还有一块1.1米长的HyperVision Panoramic小型彩色屏幕,里面整合了基本的驾驶与车辆资讯显示,原厂宣称它的最大亮度可达到1,200尼特,因此就算是在中午的烈阳下开车也不会出现反光看不清楚的问题。 除此之外,YU7也一样采用了Nappa皮革材质,并且宣称其前排座椅拥有按摩纾压功能同时还可以往后调整123度角的椅背,而第二排座椅同样也是电动调整,并且后排乘客也有自己的6.7寸显示屏,以及后排专属的冷气控制功能。 此外,小米也宣称YU7的车尾行李箱载物容量达到678公升,如果把第二排座椅往前倾倒还可拓展到1,758公升,而车头引擎盖下方也有额外的141公升载物空间,车内则有71公升的储物空间。 在安全配备部份,小米YU7采用一组LiDAR光学激光雷达模组,搭配毫米波雷达、11组高清摄像头以及12组超声波雷达进行全方位的探测,并且采用Nvidia的Drive AGX Thor计算模组来进行实时运算,具备完整L2第二级的驾驶辅助配套。 无论如何,小米目前还未对外公开YU7在中国当地的正式售价,新车预计需要等到今年7月才会正式对外开放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