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25)

  • GWM Tank 500 确认本月8日亮相马来西亚车展并正式发布, 搭载2.0L油电系统, 定位豪华七座SUV, 预估价35万令吉以下

    之前已经数次在我国预告并实车亮相过的长城坦克500(GWM Tank 500)如今确认将在本月8日开幕、9日对外开放的2025马来西亚汽车展(Malaysia Autoshow 2025)上公开亮相,而且也会在现场举办正式的发布会,到时原厂就会对外公布其完整的正式规格以及售价! 坦克500是一款定位豪华市场、主打越野能力的大型七人座SUV,其尺码为5,078×1,934×1,905mm(长x宽x高),轴距为2,850mm,比大家所熟悉的Toyota Fortuner更大而且定位更高,具体来说,外界更多把它视为是Toyota Land Cruiser的同级对手。 根据大马长城汽车原厂早前的预告,这款豪华越野SUV在我国的预估价在35万令吉以下,以这个价位和市场定位而言,估计它在我国的销量并不会太高,因此估计也不会在本地组装(CKD),而是从泰国进口(CBU),目前长城汽车在泰国罗勇府(Rayong)拥有一座汽车组装厂。 本地的坦克500已经确认将会以2.0L的HEV油电版本为主,这具2.0L的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拥有244PS马力和380Nm扭力,搭配可输出106PS/268Nm的电动马达以及九速自排(9AT)变速箱,其综合马力输出达到346PS,综合扭力648Nm,采用四驱配置。 这款主打越野能力的豪华SUV拥有是一种不同的驾驶模式供切换,其中四种为普通道路的驾驶模式,另外七种则是针对越野需求的驾驶模式,并且搭载机械式锁定的中央差速器,而且号称有800mm的涉水深度,其车身离地高度也达到了224mm。 在配备部份,本地的坦克500预计将会只有一个车型/版本可选,标配全LED头灯和尾灯组、车顶行李架、电动尾门、电动伸缩的侧边踏板、全景式天窗、20寸轮毂、12.3寸数位化电子仪表、14.6寸支持Android Auto和Apple CarPlay的屏幕主机、附记忆功能和冷气通风功能的电动皮革座椅、三区自动恒温冷气系统、12支喇叭组成的Infinity音响系统、抬头显示器、手机无线充电面板、第二排的车窗遮阳帘,以及可电动折叠的第二和第三排座椅。 在安全配备部份,坦克500除了有最基本的6颗气囊以外,也搭载了完整的第二级驾驶辅助配套,包含全速域的自动跟车(ACC)、自动煞车辅助(AEB)、车道维持辅助(LKAS)、车道居中辅助(LCA)、盲点侦测(BSM)等功能,而且本地将同时提供三种不同的车身配色供选择,分别是灰色、白色与黑色。

     



  • 官方确认! iCaur 03 与 iCaur V23 纯电越野SUV将参加本月8日开幕的2025马来西亚汽车展, 续航里程最长可达550公里

    继早前的预告过后,隶属奇瑞(Chery)集团旗下的另一个新能源车品牌iCaur(中国称为iCar)如今正式确认该品牌将会参加本月8日开幕、9日对外开放的2025马来西亚车展(Malaysia Autoshow 2025),并且将会带来旗下两款产品在车展上公开对外展示,即早前提到过的iCaur 03以及另一款同样主打越野的纯电动SUV iCaur V23! iCaur 03我们已经在早前的新闻里提到并有详细分享过这款纯电动SUV在中国的一些规格细节,由于这次大马的iCaur原厂并没有对外确认03在本地市场与中国市场的规格差异,因此我们就不再多做赘述,对iCaur 03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翻阅我们之前的新闻。 而另一款即将参展的iCaur V23则是比iCaur 03更新推出的产品(事实上iCar在中国也是在2023年4月才正式发布的品牌,iCar 03在当地也是到了2024年2月才正式在中国上市),确切来说,V23是在去年(2024)4月才在中国正式首发,同样是一款主打越野能力与粗狂方正外型的纯电动SUV,但外观设计上和03有着明显的差异,03虽然也较为粗狂但较有科技感,而V23则更为传统粗狂一些。 根据中国的官方资料,V23在当地分为两轮驱动和四驱两种版本,两轮驱动版本的V23的后置电动马达可输出135PS(100kW)和180Nm的功率,0-50km/h(原厂官网只给0-50没有0-100的数据)加速成绩4.8秒,搭配59.93或81.76kWh容量的电池,续航里程分别可达到401公里和550公里(皆为中国的CLTC测试标准)。 而在四驱版的部份则是在前轴上额外多了另一组马达,两组马达的综合输出功率达到211PS(155kW)和292Nm,0-50km/h加速成绩3.5秒,搭配的电池容量只有81.76kWh可选,续航里程为501公里。而在车身尺码部分,V23的尺码为4,220×1,915×1,845mm(长x宽x高),轴距为2,735mm,以轴距来说属于C-Segment的级别,但整体车身长度相当于许多B-Segment SUV而已。 由于是一款主打越野能力的SUV,因此V23也号称拥有600mm的最大涉水深度,其车顶的行李架(非标配)号称可以承重200公斤,整车重量介于1,710到1,825公斤之间,视不同的电池容量和车型规格而有些差异。 而在悬吊部分,V23采用的是前麦花臣(MacPherson)后多连杆(Multi-Link)的设定,而不是一般越野车款常见的叶片弹簧(Leaf Spring),而且采用承载式车体(Unibody)设计,而非类似于Toyota Hilux/Fortuner那种非承载式(Ladder Frame),好处是在一般道路上行驶拥有更好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在配备部分,中国市场的V23搭载全LED头灯和尾灯组、19或21寸的轮毂、15.4寸支持无线Apple CarPlay且有5G联网功能的中控屏幕主机、电动调整+加热皮革座椅、电动除雾功能的左右后视镜、NFC卡片式智能钥匙、前排双层隔音玻璃、360度全景录像系统、胎压侦测系统(TPMS),而且也有第二级的半自动驾驶辅助配套。 最后则是价格,V23在中国的官方售价介于10.98万到14.98万人民币(约6.46万到8.81万令吉)之间,但由于中国和我国的概况不太一样,因此这个中国当地的价格仅供大家参考,我国的车价肯定会在10万令吉以上(目前政府规定不得低于10万令吉),甚至可能会更高。 iCar V23(2025上海国际车展,左驾版) Jaecoo J6(2024马来西亚汽车展,左驾版)

     



  • 2025 Jetour Dashing 捷途大圣试驾心得, 便宜大块兼实用

    捷途(Jetour)汽车在上个月初的时候向本地市场发表了该品牌在我国的第一款产品捷途大圣(Jetour Dashing),让这款预告了整整一年的SUV终于正式来马,而且也标志着捷途汽车这家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正式进驻我国市场。 在大圣发布了几周之后,大马的捷途汽车原厂也特地在本地办了一场媒体试驾活动,邀请了许多本地媒体共同试驾这款刚在本地出炉的C-Segment SUV,试驾行程虽然不算长,只是从吉隆坡当日往返适耕庄,但却也足够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体验到这款SUV的一些特性。 毕竟我国目前的C-Segment SUV市场的产品真的是太多了,多到已经让人差不多眼花缭乱的地步,抛开日系、韩系和欧系品牌不谈,光是来自中国的品牌其实也不少,尤其是Proton的X70名义上虽然是国产品牌,但任谁都知道它其实就是吉利的产品。 那么我们这次就不多废话,直接跟大家谈谈这款捷途大圣对比市面上已经在售的其它C-Segment SUV对手,到底它有什么特别值得你去留意,甚至是把它放入你的考虑清单内的原因,以及对比市面上一些热门的竞品,它又有什么样的不同。 规格和价钱的东西我们就不再赘述了,大家可以点击这里翻阅我们之前的文章,了解一下捷途大圣在本地的规格与价格表,我们这里就直接说重点,就是它的驾驶体验,以及和对手的差异在哪里。 首先我觉得捷途大圣最大的卖点自然就是它的价格,就算你买到满配版也是RM116,800,对比号称是“国产”的Proton X70(满配的1.5 TGDi Premium X要价RM126,800)还要更便宜,或许有人会说大圣没有搭载ADAS半自动驾驶辅助配套,但以X70来说,你也要买到RM123,800的1.5 TGDi Premium才有ADAS,价格还是比它贵。 虽然说RM123,800的价格与大圣的RM116,800其实差距并没有很大,但大家别忘了Proton是“国产品牌”的这一点,而捷途却不是国产品牌,仅仅是像Honda、Toyota这些品牌一样在本地组装(CKD)而已,但却可以把价格压到比配备差不多一样的X70更低一些,这其实是不是反映了一些问题?(我不是说捷途的问题,而是说另一家品牌的问题) 其次,就是它的驾驭感,首先必须坦白的说,这款捷途大圣搭配一组1.5L的四缸涡轮增压引擎,在动力上确实谈不上“充沛”二字,但也还不至于到重拖的地步,而事实上Proton X70在淘汰1.8L引擎并全面改用1.5L的引擎后,其动力表现其实也没有比这款捷途大圣好,基本都是堪用而已。 但我相信这种“堪用”的动力表现对于超过80%的普通用户来说其实已经算是及格了,毕竟也不会有这么多人会指望这样的价格、这种体型而且主打家用和空间的SUV,会有多猛暴的动力输出,所以动力表现的部份虽然算不上是大圣的强项,但也不至于是拖后腿的短板,至少已经达到了我心里的及格线(肯定比2.0L自然进气的Harrier要强很多)。 动力之后就是它的操控和稳定性,我知道这种东西对于许多没开过很多车的一般消费者来说,用文字来形容是很难直接明白的,甚至有些人也不太在意,但如果真要和其它同级竞品比较的话,我会说它的操控和稳定性其实比大热的Honda CR-V还有Proton X70,甚至是同集团的Chery Tiggo 7 Pro都要好,甚至也还保有不错的舒适性,悬吊绝不是为了稳定而造得死硬死硬的那种,而是在操控、稳定和舒适之间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平衡感,真让人不得不感叹以往中国车最大的短板-操控,如今也开始追上来了。 除此之外,它在行车时的隔音、质感都有在线而且也在水准之上,并没有因为它的价格比对手便宜而在隔音和质感的部份有所妥协,无论是高速行驶时轮胎滚动的噪音还是引擎拉高转时的声浪,都基本被隔绝掉了70到80%左右,坐在车内不会让你觉得很烦躁就对了,甚至比某个“H”字开头的日系品牌的同级竞品要好上不少。 而除了动力、操控、隔音和行车质感这些外,捷途大圣还有一个我认为不得不说的特点,就是它的空间,对比于大家已经很熟悉的Proton X70和Mazda CX-5,我觉得捷途大圣的后座腿部和头部空间都比这两款竞品来得优秀,只是还没能挑战到CR-V在同级距里的王者空间表现而已,如果你相当注重空间和实用性,不妨去试驾大圣。 最后就是配备部份,除了上述提到的ADAS之外,其它该有的配备基本都有了,全景天窗、支持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的萤幕主机、数位化仪表板、电动皮革座椅、后座冷气、50W的手机无线充电面板、电动尾门、电子手煞车和自动驻车(Auto Hold)这些一样没少。 我常说汽车和人一样,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车,那这款捷途大圣有什么缺点?当然有,萤幕主机的尺寸放在2025年来说稍嫌有些小(10.25寸)、座椅没有记忆功能、没有车内氛围灯、没有知名品牌联名的高端有源音响系统(只有6颗普通的音响喇叭),还有就是没有ADAS,以及动力表现不是最好的。 […]

     



  • Isuzu D-Max EV 量产版电动皮卡正式发布!263公里WLTP续航里程、城市驾驶达361公里;右舵版2025年杪开始投产

    日本商用车品牌Isuzu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纯电动皮卡,也就是量产版的D-Max EV!顾名思义,这款纯电双排座皮卡是基于现款D-Max平台所打造,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其概念版本D-Max BEV曾在2024年曼谷国际车展初次亮相。 新车采用全时四轮驱动系统,由前后桥独立电机驱动。前桥电动马达输出为43 kW(58 PS)、108 Nm,后桥则提供更高的97 kW(132 PS)、217 Nm,使其综合最大输出功率达140 kW(190 PS)、峰值扭矩为325 Nm。官方数据显示,其百里加速成绩为10.1秒,极速可达130 km/h以上。 电池部分,D-Max EV配备了一组容量为66.9 kWh的锂电池组,在WLTP标准测试之下,其综合续航成绩为263公里,而在城市驾驶的工况之下可达361公里。此外,它支持最高50 kW的DC直流快充,从20%充至80%需大约一小时;若使用11 kW的AC充电桩,0-100%充电时间约为10小时。 车身尺寸方面,D-Max EV长度略增至5,280 mm,比现款柴油版多出15 mm,宽度维持在1,870 mm,高度(含车顶行李架)为1,810 mm,轴距维持3,125 mm。整车整备重量为2,350 kg。 实用性方面,D-Max EV的最大载重能力达1,010 kg,牵引力可达3,500 kg;与此同时,其越野参数同样出色,接近角为30.5度,离去角24.2度,离地间隙为210 mm,涉水深度达600 mm,转弯半径为6.1米。 至于底盘结构方面,D-Max EV采用De […]

     



  • 陆兆福: 学校附近道路限速将降低至30km/h以保障学生安全

    交通部长陆兆福指出,为了降低学校附近范围的车祸率并保障学生们的安全,政府将会把学校附近范围的公路限速降低至30km/h,并且将在宪报上正式颁布,以成为正式的法令条文。 本地媒体《The Star》引述陆兆福的谈话指出,由副首相Ahmad Zahid率领的内阁道路安全与交通拥堵委员会已经基本同意,将学校附近范围的公路限速从现有的40km/h降低至30km/h,目前只待政府完成相关的细节即可在宪报上正式颁布,并成为正式的法令条文。 陆兆福说,我国每年平均有大约70人死于发生在学校附近范围的车祸,因此政府确实有必要降低学校附近一带的公路限速,以保障学生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同时也希望驾驶人士不要对此过于激动,因为政府的用意主要是为了降低车祸率和提升学校范围的安全。 “多项研究和实验数据已经表明,在学校附近一带的公路实行更低的限速将可大幅度减少死亡车祸的发生概率,而且在许多国家也是这么做,这其实已是一种国际标准与趋势,甚至已在之前的全球道路安全部长级会议上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案。” 他指出,内阁已就此事正式通知公共工程局(JKR)和各地方政府,并表示此项新的政策将在宪报上正式颁布,他甚至希望能尽早完成宪报颁布的程序,让这项政策正式成为新的法令,以让执法单位可以根据新的政策来执法。

     



  • Honda e:N1 预料今年第二季度末于大马面市!Honda Malaysia 本地推出的首款电动车只在8家指定经销商发售

    Honda Malaysia预计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末正式发布于本地市场投放的首款纯电动车,也就是e:N1。尽管预订通道早于本月初开放,但这款B级电动SUV的销售渠道将保持相对集中,仅限全国八家特定授权经销商负责销售与服务。 目前指定的经销商涵盖全国多个主要地区,北马地区包括槟城的Vivahill Auto,以及霹雳的Ban Hoe Seng Auto;中部地区则有雪兰莪的Accord Auto、HZN Cars和Tiong Nam Motor,吉隆坡则由Peringgit Sri Motor负责;至于南马区域,则涵盖森美兰州的Ban Lee Heng Motor与柔佛地不佬的Kah Motor Co。 较早前,这款e:N1已在我们的邻国(泰国)通过租赁方式率先于东南亚市场推出。随着它即将在大马面市,这也意味着Honda正式将纯电动产品线引进本地市场,并由传统零售网络销售。 e:N1是基于Honda e:N Architecture F平台所打造,车身轮廓与现款HR-V相似,但动力系统则采用前置单电机驱动,可输出最大功率201匹马力(150kW),峰值扭矩达310Nm,0-100km/h加速为7.7秒,极速可达160km/h。 电池部分则配备一组68.8kWh的三元锂电池(NMC),在WLTP标准测试下可提供高达412公里的续航能力;快充能力方面,支持最高78kW的DC快充,从10%到80%电量约需45分钟,若使用11kW的AC充电则需时约6小时。 虽然本地版本的完整配置尚未公布,但预计将与泰国市场相当,包括18寸双色铝合金轮圈、全LED灯组、熏黑尾灯、运动尾翼等外观元素;车内则配有运动化真皮座椅、大面积直立式15.1寸中控屏(支持无线Apple CarPlay与Android Auto)、10.25寸仪表显示屏及旋钮式电子排挡。 更值得一提的是,e:N1将成为首款在大马搭载盲点侦测与后方交叉交通警示功能的Honda车型。这两项功能将取代过去惯用的LaneWatch单侧摄像系统,与 Honda Sensing主动安全套件共同构建完整的驾驶辅助防护网。 售价方面暂未公布,但参考泰国市场价格(约为RM157,600),本地定价大概率也将在类似区间浮动。无论如何,对这款纯电动SUV感兴趣的朋友们,可通过HondaTouch App或官方网站【点击这里】查询及完成预订流程。 Honda e:N1(2024吉隆坡国际车展实拍)

     



  • Chery Tiggo 4 / Tiggo Cross 确认下个月正式来马, A-Segment SUV, 搭载HEV油电系统, 续航里程1,000公里

    来自中国的奇瑞(Chery)汽车近日再次向媒体确认,表示旗下定位A-Segment入门级别的跨界SUV Chery Tiggo 4(在其它国家也被称为Tiggo Cross)即将进入大马市场,而且可能会在下个月就正式上市! 其实大马Chery原厂已并非首次公开预告Tiggo 4的来马消息,早在去年原厂就曾经表示过Tiggo 4将在今年首季正式登陆大马市场,不过随着如今的时间已来到4月底,因此这项计划已确认展延,但并不代表原厂已放弃这款A-Segment的SUV的来马计划。 在最近的一场海外媒体活动上,原厂就对马来西亚媒体再次确认旗下的Tiggo 4将会来马,并且给出了一个较为明确的日期,那就是在2025年5月,由于我国刚巧就在下个月9日将会举办2025马来西亚汽车展(Malaysia Autoshow 2025),因此估计原厂会在车展上发布这款新车。 Tiggo 4的车身尺码为4,350×1,830×1,670mm(长x宽x高),轴距为2,630mm。作为对比,大家熟悉的Perodua Ativa的尺码则是4,065×1,710×1,635mm,轴距为2,525mm,所以Tiggo Cross的尺码比Ativa稍大一些,但比Omoda 5较小。 Tiggo 4在印尼市场(当地称Tiggo Cross)搭载的是一具1.5L四缸自然进气汽油引擎,最大马力116PS,最大扭力138Nm,搭配CVT变速箱,采用前轮驱动的配置。不过在其它国家,这款小型SUV也有提供另一具涡轮引擎选择,排气量同样是1.5L,最大马力147PS,最大扭力210Nm。 不过原厂在这一轮的原厂预告中被明确指出将会搭载1.5L的HEV油电系统,也就是说它是以一具1.5L的四缸自然进气汽油引擎搭配两组电动马达组成,综合马力201HP,综合扭力310Nm,搭配专为油电系统而研发的DHT变速箱,电池容量为1.83kWh,官方宣称的油耗数据为5.4L/100km,单缸油的续航里程可达到1,000公里。 而在价格部份,Tiggo 4在印尼当地分为两个等级,售价分别是2.395亿(6.5万)和2.695亿印尼盾(7.35万令吉),原厂为它提供6年的整车保固,以及长达100万公里的引擎保固,并且保证未来将以至少70%的价格回购旧车,估计来马后它的价格也会压在10万令吉以下,但因为本地的将是HEV油电版,所以价格应该会比印尼市场略高。 Chery Tiggo 4(中国的左驾版)

     



  • 2025上海车展:小鹏 Xpeng G6 小改款!快充倍率提升至5C,10-80%充电只需12分钟;CLTC续航里程625/725km

    继全球首发之后,小鹏(XPeng)G6小改款也在上周开幕的2025上海国际车展登场!小改款的G6在中国提供三款版本,售价介于人民币17.68万元至19.88万元(约10.5万至11.8万令吉),并提供625与725公里(CLTC工况测试)两种不同续航版本。 这三款车型均搭载一具后置电动马达,最大输出功率为296 PS马力,以及450 Nm峰值扭矩,百里加速成绩为6.3秒。根据中国工信部资料,入门和中配车型搭配68.5 kWh的电池组(625公里最大续航);而顶配车型则采用80.8 kWh的电池(725公里最大续航)。 作为参考,小改款前的G6各别搭载66 kWh和87.5 kWh的电池,续航能力分别为580公里与755公里的续航。如今,新版本在电池容量进行优化后,尽管顶配电池略微缩小,但整体续航表现更趋均衡,且电池效率进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是,这次小改款G6的一大技术亮点在于充电能力的升级,其800V高压平台已将快充倍率从原本的3C提升至5C,显著提升充电所需时间。官方表示,在理想状态下,从10%电量充至80%仅需12分钟,大幅提升用车便利性。 目前,小鹏官方尚未公布是否会继续提供双电马达四驱版本,小改款前的全轮驱动版本曾具备487 PS马力与660 Nm的强劲动力,百里加速只需3.9秒,但至今该车型尚未进入马来西亚市场。 回到正题,外观上,这次小改款G6在维持现有车身尺寸基础上进行局部优化。车长小幅增长5 mm至4,758 mm,轴距维持在2,890 mm。车辆宽度与高度则分别为1,920 mm与1,650 mm。 仔细来看,新车的前脸取消了限制全宽贯穿式灯条设计的品牌标识,并将其稍微往上移至引擎盖,使得车头更具一体感;此外,新车还换装了一套新样式轮毂,且鸭尾扰流板以及熏黑车身套件亦强化了整车的运动氛围。 进入车内,新车的内饰也有一些变革,比如说中控屏幕尺寸从14.9寸提升至15.6寸,配合10.25寸的液晶仪表盘,提供更广视角的数字交互体验;另外,它的方向盘也更换为电容式触控设计,中央出风口也采用全新造型;舒适性方面,前排新增按摩功能,而后排座椅可调角度达12段,支持27至38.4度调节。 细节部分,新车的材质用料同样有所升级,包括绒面车顶、皮革车门内饰、木纹饰板,以及更柔软的无线充电区域触感处理。此外,车内还新增“星系韵律阵列”与“四门漫反射”氛围灯,告别小改款前遭人诟病的沉闷内饰。 智能驾驶方面,新的G6搭载了小鹏最新一代辅助驾驶平台,并采用自研的图灵AI芯片架构,集成两颗Nvidia Drive Orin处理器,总算力高达508 TOPS,为其智能驾驶功能提供强大硬件支撑。

     



  • iCaur 官宣即将来马, 首款产品将是 iCaur 03 纯电SUV?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iCAUR Malaysia (@icaur_malaysia) 我国即将迎来另一个新的汽车品牌,名为iCaur,而且官方已经设立了其在我国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并且透过社交媒体预告品牌即将正式进入大马市场,而且也一并预告了品牌来马后的首款产品! 很多人可能还没听过iCaur这个品牌,它其实是中国的奇瑞(Chery)集团旗下的另一个子品牌,在其它国家包括中国本土市场的名称是iCar,但基于某些原因,原厂决定在我国市场使用iCaur的名称而非iCar。 ​iCAR是奇瑞集团于2023年4月正式发表的新品牌,主打新能源车市场,而且强调年轻化与个性化,品牌名称中的“i”代表智能化、联网化、创新化等,而其目前推出的产品也确实相当的有个性,而且在价格上也还算亲民,属于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一个新能源车品牌。 而根据iCaur的社交媒体预告,该品牌来马后的首款产品就是中国市场的iCar 03,但我们目前还不清楚它在本地是不是会直接称为iCaur 03还是会改用别的名称,但从图片中的细节可以基本确定就是03无误,加上这款SUV早前就曾在我国道路上测试并被拍到,因此是八九不离十了。 由于iCar 03早前已经在去年8月就已经在泰国市场开启预购,不过iCar 03在当地市场被放在奇瑞集团另一个子品牌Jaecoo的麾下销售,因此在当地被称为Jaecoo J6,而且它也曾在去年5月的马来西亚汽车展上亮相过,只不过当时同样是以Jaecoo J6的名义参展而且还是左驾版,看来是原厂在后来的计划有变。 中国的iCar 03是在去年2月尾才正式上市,因此算是一款相当新颖的产品,它是一款五人座的纯电动SUV,车身尺码为4,406×1,910×1,715mm(长x宽x高),轴距为2,715mm,与大家熟悉的Toyota Corolla Cross对比,它比后者的车身稍微短一些。 由于是一款主打越野能力的纯电SUV,因此iCaur 03/Jaecoo J6的外观设计主打的是方正阳刚,而且因为主打年轻族群市场,所以其车头和车尾的灯具造型与设计都相当的新颖独特,在中国的iCar 03甚至配有会自发光的“i”字造型厂徽,但从马来西亚的官方预告来看,它这个会自发光的厂徽应该是改成不会发光了。 根据资料,中国的iCar 03采用了全铝制的车身住结构和底盘,主要分为后驱单马达和四驱双马达两种驱动版本,前者的动力数据有184匹马力和220Nm的扭力,而后者则有279匹马力和385Nm的扭力。 而电池容量方面则分为三个版本,分别是50.63kWh、63.69kWh和69.77kWh三种容量,50.63kWh容量的电池只在后驱版车型上才有提供,续航里程最长可达401公里,而63.69kWh的电池则同时有在后驱和四驱版上提供,搭载此容量电池的后驱版车型的续航里程为501公里,四驱版车型的续航里程则为472公里。 而容量最大的69.77kWh电池则只限四驱版才能选配,它的续航里程同样是501公里,不过必须提醒大家的是,以上所提到的续航里程都是基于中国的CLTC测试标准,如果按照本地的WLTP标准的话,其续航里程只会更短。 […]

     



  • 官方预告 Omoda C7 将在下月开幕的马来西亚汽车展上公开亮相, 搭载1.5L PHEV油电系统, 综合续航里程1,250公里

    Jaecoo Malaysia透过社交媒体平台的官方账号释出了新品预告,宣布旗下的五人座SUV Omoda C7将在下个月9日开幕的马来西亚汽车展(Malaysia Autoshow 2025)公开亮相。因此本地的Omoda SUV系列也即将迎来一款新产品! Omoda C7的车身尺码为4,621×1,872×1,673mm(长x宽x高),轴距为2,700mm。作为对比,大家熟悉的Honda CR-V的车身尺码则是4,691×1,866×1,681mm,轴距是2,701mm,因此Omoda C7的车身尺码与CR-V其实都处于伯仲之间,所以是一款五人座的C-Segment SUV。 而在马来西亚汽车展之前,这款SUV其实已在上个月尾的泰国曼谷国际车展上公开亮相过,因此我们其实也有了Omoda C7的实拍照,而且是右驾版的实拍图集,按此情况来推算,Omoda C7登陆我国市场应该不需要等太久的时间,毕竟右驾版的车型都已经有了。 根据我们所获得的消息,来马的Omoda C7将会以PHEV油电混合动力系统为主,预计将会搭载和Jaecoo J7 PHEV同样的油电系统,也就是说它是由一具1.5L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搭配电动马达组成,引擎部份的动力调校可能会和J7 PHEV有些不同。 根据泰国当地的做法,Omoda C7的这具引擎的输出功率为156PS/220Nm,而我国的J7 PHEV的同一具引擎的功率则是143PS/215Nm,对比之下有小幅度的提升,而马达则可以输出204PS/310Nm,搭配一组专为油电系统而开发的DHT(Dedicated Hybrid Transmission)变速箱,综合功率达到360PS/530Nm。 由于是PHEV油电系统,因此Omoda C7自然也搭载了一组容量不算大的电池,根据外国的官方资料,C7采用的是由比亚迪(BYD)提供的磷酸铁锂(LFP)电池,容量为18.3kWh,在充满电后可在纯电模式下行驶最长95公里,油电综合里程可达到惊人的1,250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Omoda C7是奇瑞集团专为国际市场而开发的一款SUV,因为Omoda/Jaecoo这两个品牌在中国国内并不存在,是特意针对国际市场而成立、主打中高端市场的子品牌,所以在中国国内是买不到Omoda C7的。 而在配备部份,根据泰国车展亮相的Omoda C7来看,它搭载了15.6寸的中控屏幕主机、电动皮革座椅、后座冷气出风口、手机无线充电面板、SONY音响系统和全景天窗的,估计也会搭载完整的第二级半自动驾驶辅助配套,一样是主打高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