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352)

  • 对标 Volvo EX90?Kia EV9 电动 SUV 最新官方预告释出

    Kia今天发布了品牌旗下,即将推出的第二款电动车,也就是EV9 SUV的预告短片。如无意外,新车将在本月底全球首发,届时它或将与同级对手,即Volvo EX90展开竞争。 作为一款定位大型的纯电动七人座SUV,EV9是继EV6之后,Kia的第二款基于电动车专用平台E-GMP打造而来的车型,新车有着正统SUV的车身比例,以及长轴距带来的宽敞空间。 从这次的预告来看,新车大致将延续之前EV9概念车的设计风格,其车头设计预料较为朴实,两侧头灯区域是最为吸睛之处,点阵式的光源(具闪烁功能)加上折线式日行灯带来十足的科幻感,点亮效果极具辨识度。 来到车侧,它的整体车身轮廓较为方正,并采用了很多棱角分明的线条,勾勒出硬朗的气质,同时这种车身造型还有利于提升内部的空间利用率;据了解,它还将采用了对开门设计,以及隐藏式门把。 车尾部分,它的尾灯组设计采用不规则的‘Y’子造型,尾部的整体设计非常简洁,另外下方会有夸张的保险杠样式,突出其硬派的风格。根据此前消息,新车的车长为4,930mm,宽2,055mm,高1,790mm,轴距则达到了3,100mm。 值得一提的是,新的EV9将会是第一款采用OTA(线上升级)和FoD(按需功能)的Kia车型,客户可以通过FoD功能选择购买自己所需的应用程序。此外,新车还将会是首款搭载Kia最新的AutoMode自动驾驶辅助技术的车型。 动力方面,根据此前官方公布的数据,新车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300英里(483km),配备350kW的充电器,能够在20-30分钟时间内将电池从10%充至80%。无论如何,具体规格配备仍有待新车发布。

     



  • 2023 Volkswagen ID.3 EV小改款首发, 续航可达546公里

    德系品牌Volkswagen日前对外发表了号称是“第二代”的纯电动掀背小车ID.3,虽然原厂把它称为“第二代”,但以正常理解来说它其实只能算是小改款,因为ID.3是在2019年才全球首发,而且在外观上也和之前差异不大。 这次的ID.3在外观上和之前2019年发表的车型差异性非常的小,首先在车头部分它只在前保险杆部份的进气口造型做了改变,除了位置变得更低外,原厂也表示它的进气口设计也容许更多的空气被导入前轮提升整体的空气力学表现,原厂号称它的风阻系数如今从原本的0.267降低到0.263cd。 除此之外,它的头灯组设计并没有改变,两侧依旧搭载投射镜(Projector)的LED头灯组,搭配贯穿到中间厂徽的LED光条,而且车尾的设计也和之前一模一样,只在车侧换上了新设计的轮圈。 在车身尺码部份,ID.3的车身长度为4,261mm、车身宽度1,809mm、车身高度1,562mm,轴距则是2,770mm,也是和之前几乎一模一样,唯独有差异的就是车身高度比之前降低了6mm。 内装部份也和之前没什么明显差异,不过原厂表示他们听取了许多车主的意见,决定在新年式的ID.3上采用更多的软质塑胶材质,并且将门饰板的设计稍作改变让它的扶手面积变大,而且号称内装采用了71%的再循环材质打造,更符合电动车的环保定位。 内装配备部份,它依旧搭载5.3寸的数位化仪表板和12寸的触屏式荧幕主机,而这个荧幕主机也换上了新的作业系统软体,整体流畅度比之前更好,同时它的抬头显示器也支援了AR实境功能,可现实导航系统的指引方向,同时内装气氛灯也有30种颜色选择,比之前的10种更多。 在安全配备部份,ID.3搭载了全套完整的主被动安全辅助配备,包括自动跟车(ACC)、车道维持辅助(LKAS)、车道居中辅助(LCA)和盲点侦测(BSM)等,而且也搭载了V2X联网数据库系统,可与其它同样搭载此系统的车款互相交换所侦测和收集到的路面资讯,提前为其它附近的司机/车主作出潜在危险的提醒。 新年式的ID.3分为入门的Pro和高阶的Pro S版本,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于电池容量,Pro搭载的是58kWh的锂离子电池,原厂公布的续航里程为426公里(WLTP标准),而Pro S则是搭载77kWh的电池组,续航里程可达到546公里。 而在马达部份,它搭载的是一具后置式的电动马达,马力输出有204匹,扭力则有310Nm,入门的Pro版本的0-100km/h加速成绩为7.3秒,而Pro S则因为电池容量更大和更重,因此0-100km/h加速成绩比Pro慢了0.6秒,两者的极速都可达到160km/h。 与此同时,Volkswagen也强调这款ID.3的电池组在经历8年或16万公里的使用周期之后,其电池质量依旧可保有70%的性能,而且入门的Pro版本支援最高120kW的DC快充技术,Pro S则支援最高170kW快充,前者只需35分钟就可从5%充电到80%,而后者则只需要30分钟。

     



  • Tesla 进驻大马!通过贸工部推行的“纯电动汽车全球领导者计划”获得本地特许经营权,我国将获得什么回报?

    日前,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部长拿督斯里东姑扎夫鲁宣布,政府已批准Tesla在本地进口电动车的申请,并透露该公司将在本地设立办公总部、体验和维护中心,以及Supercharger快速充电网络,为大马人创造高端技术,且收入更高的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扎夫鲁也提到,Tesla是在贸工部推行的“纯电动汽车全球领导者计划”之下的第一个申请者,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计划究竟是什么?您的疑问,我们在贸工部的官网上找到了一些信息。 “纯电动汽车全球领导者计划”在贸工部官网上的马来语被称为“Peneraju Global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众所周知,大马的国家汽车政策只允许拥有土著股权的公司持有特许经营权,这也是为什么Mercedes-Benz Malaysia必须通过Naza汽车集团获得汽车入口准证(AP),而Mazda必须通过Prima Merdu。 然而,在其他海外国家,有许多电动汽车制造商是采用直接面向消费者(没有委任经销商、没有合作伙伴)的商业经营模式,Tesla就是其中之一。 因此,根据当前的国家汽车政策,Tesla若想要进军大马,在缺少持特许经营权的合作伙伴之下恐难成事,因为该公司根本没有资格获得特许经营权,并通过汽车入口准证来进口自己的汽车。 不过,在贸工部最新推行的“纯电动汽车全球领导者计划”下,上述条件已被放宽,它允许申请成功的汽车公司获得特许经营权及入口准证,Tesla就是在这一契机下,成为该计划的首个申请者。 那么申请参与该计划需要什么条件?贸工部的官网阐明,进口到大马的汽车必须是纯电动汽车(不能是油电混合动力),而且还必须具备在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制定的自动驾驶分级标准(SAEJ3016)下认证的Level 2,第二级别自动驾驶功能。 当然还有其他要求,那就是申请成功者必须要在政府批准后的三年内执行,有关公司必须在我国设立办事处、销售和服务中心。与此同时,还必须建设至少50台最小充电功率为180 kW的DC直流快速充电器,其中30%(15台)的充电器必须开放给公众使用,并允许其他品牌的电动车使用。 此外,该公司还必须聘雇和培养至少100位大马人作为技术人员,且公司的总员工人数必须至少有80%是本地人;公司还必须通过工业实习培养至少5位高等学院生。 不但如此,该公司还必须与至少10个高等教育或TVET(技能教育)机构合作,就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以及电动车充电器或其他相关技术进行知识转移;它还必须与至少10家本地公司合作,并使用本地承包商建设的充电网络。 无论如何,“纯电动汽车全球领导者计划”已正式开跑,并将一直实行到2025年12月31日。所以大家对贸工部制定的这计划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 继 Tesla 之后还有更多惊喜?贸工部长扎夫鲁预告陆续有来

    继昨天宣布Tesla将正式进驻大马之后,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部长拿督斯里东姑扎夫鲁今天再一次于网络社交媒体平台Twitter上发布预告,透露尚有一些“令人惊奇”的事陆续有来。 不过,扎夫鲁这次的预告相当含糊,他所发布的图片带有Tesla的品牌标志,并写道“下一步是什么?敬请关注!”,根据这些仅有的线索,我们还无法解读究竟是指Tesla还有更多动作?亦或是要我们继续关注下一家准备在大马落脚和投资我国市场的大公司? 昨天,扎夫鲁宣布,贸工部已批准Tesla在本地进口电动车的申请【点击这里查阅】,并透露Tesla将在本地设立办公总部、体验和维护中心,以及Supercharger快速充电网络,为大马人创造高端技术,且收入更高的就业机会。 Something AMAZING this way comes… pic.twitter.com/vlbG0IgzTQ — Tengku Zafrul 🇲🇾 (@tzafrul_aziz) March 2, 2023 如果焦点依然是围绕在Tesla,那么我们兴许可以大胆猜测,今天的预告是否暗示Tesla除了在大马销售、服务和充电以外,可能还会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比如说建设区域枢纽或某种产房? 当然,这次的预告也有可能不是关于Tesla的更多消息,它甚至可能暗示着,另有一家电动车制造商巨头计划进军大马。无论如何,究竟结果会是什么?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 Honda Malaysia 推2023年3月最新促销,折扣高达RM4k

    2023年农历新年已结束,但很快我们就要迎来了斋戒月,如果您正在考虑为“Balik Kampung”之旅购买一台新车,那么Honda Malaysia在3月最新推出的“Kongsi Bersama Rewards”促销活动可能是不错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促销活动只适用于2023年3月注册的新车,配合这次的促销,您将可节省高达RM4,000,而且您所购买的新车还是2023年产的汽车。 不过,这次的促销只限于Honda City、City Hatchback、Accord,以及CR-V,其中回扣最多的是Accord(RM4,000),其次是CR-V(RM3,000)。 此外,City Sedan全系,包括S、E、V、V-Sensing和RS五个版本一律可享有RM2,000的回扣,比City Hatchback全系折扣的RM1,000来得还要多久。无论如何,具体详情,请参考以上图表。

     



  • 每周油价:RON 97 汽油价格维持不变,每公升售RM3.35

    又来到了小编报油价的时刻!根据财政部刚刚公布的消息,未来一周(3月2日至3月8日)的RON 97汽油零售价将保持不变,至于RON 95因已达至政府设定的顶价故维持不变,而柴油也一样保持不变。 有鉴于此,从明天起,RON 95汽油每公升将售RM2.05,RON 97则售RM3.35;柴油方面,一般的EURO 2M柴油每公升售RM2.15,而EURO 5柴油则售RM2.35。 无论如何,以上提及的价格将从明天开始持续维持到下周三午夜11时59分为止,政府将在后周三的下午时分对外公布新一轮的油价更新,到时我们将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油价消息。 2023年3月2日至3月8日的汽油和柴油售价: RON 95汽油: RM 2.05/L RON 97汽油: RM 3.35/L EURO 5 B10生物柴油:RM 2.15/L EURO 5 B7生物柴油:RM 2.35/L

     



  • SUV也可以很热血!Honda CR-V Hybrid Racer 官图释出,搭载中后置V6双涡轮增压引擎,最大输出800匹马力

    日前,Honda官方发布了一批官图,这次的主角非常“特别”,它是一款由Honda性能部门、塞车研发中心,以及北美汽车设计部门共同打造的一款CR-V混动赛车,命名为CR-V Hybrid Racer。 从官图来看,新车的外型设计非常夸张和激进,显然是一台不好惹的性能怪兽,甚至很难把它和普通的CR-V联想在一起。新车采用了大量的碳纤维面板打造,并拥有十分夸张的前唇。 此外,它还采用宽体车身设计,外扩的轮眉顶部有鲨鱼鳃轮拱导流槽,车门处也包含了进气口,侧裙还有更为复杂的空气动力学装置;同时,它也搭配了20寸的轮毂,前轮胎尺寸为285/35,后轮则是305/35。 来到车尾,巨大的后扰流尾翼是全车最抢眼的部分,而且原本的后保险杠也变成了一个大尺寸的扩散器,至于排气管则设计在后轮的前侧,并采用双出的排气设置。 值得一提的是,新车的整体结构已截然不同,它的动力系统已不在车头的引擎室内,而是转移到了车辆的中后部(原本后排座椅的位置),而且前排车门也改成了“剪刀门”设计。 进入车内,作为一台赛车,它自然是卸下了所有的部件,只保留有关于驾驶操纵的核心部件,务求达到极致的轻量化。 此外,它也采用了类似F1赛车的方向盘,包括各项参数显示的屏幕,以及各种有关车辆控制的按键。当然,其他赛车化的部件,如防滚架、拆空的车壳,大量的碳纤维饰板,桶形座椅等一一在列。 最后,重点来了!在最重要的动力配置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经典的“红头”引擎,新车搭载了一具2.2升的V6双涡轮增压引擎(代号HI23TT),以及电动马达组成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其综合最大输出功率达800 hp马力。 其他动力配置还包括了McLaren应用技术公司的Tag-400i引擎控制单元、Xtrac六速换挡变速箱,以及改装自Dallara IR-18的散热器等。据了解,这款新的CR-V Hybrid Racer将参与2023年IndyCar的多场赛事。

     



  • 2023 Nissan Leaf 小改款被总代理预告, 近期本地即将发布

    作为我国其中一家最早引入纯电动车(EV)的车企,Nissan近期向本地媒体发出了一则邀请,让本地媒体提前预览2023年式小改款的纯电动车Nissan Leaf。 其实总代理Edaran Tan Chong Motor(ETCM)早在2月14日情人节当天就已经在Nissan Malaysia的官方FB专页贴出了新车预告,明示他们将在近期内向本地市场发表2023年式小改款的Leaf,但并没有透露进一步的细节。 从总代理在FB上发布的预告图来看,2023年式的Nissan Leaf在外观部份和现有车型基本维持一直,只是换上了新设计的轮圈,至于其它规格和配备部份是否有变动,则暂时还不得而知。 目前我国在售的Nissan Leaf是2019年发表的第二代小改款前的车型,而且只有一个搭载40kWh电池容量的版本,在享有政府提供的全额税务豁免(除了SST)的优惠下,它目前在本地的正式售价为RM175,888,另外它也可以透过长期租赁的方式入手,每月的租赁费用从RM2,300起。 在国外,2023年式小改款的Nissan Leaf分为两个版本,其中入门版本搭载的电池容量依旧为40kWh,其前置式马达的输出功率达到148匹马力和320Nm的扭力;而比较高阶的版本则搭载更大的60kWh电池,其马达功率也提升到215匹马力和340Nm的扭力。 而在续航里程部份,入门版本的小改款Nissan Leaf的官方续航里程数据仅有270公里,而高阶版本、电池容量更大的车型则有385公里,这是根据国外WLTP测试标准的数据,因此若是NEDC标准的话其续航数据会更高。 在充电效能部份,小改款的第二代Nissan Leaf依旧支援标准的6.6kW家用AC充电桩,但同时也可透过最高50kW的DC快充装置进行快速充电。以6.6kW的AC充电桩来计算需要7.5(40kWh电池)和11个小时(60kWh电池)才能充满电,但如果使用DC快充装置的话,则只需要40和60分钟就可充电到80%。 2019 Nissan Leaf

     



  • Tesla 确认即将来马, 未来新车价格如何? 来参考泰国车价

    随着贸工部官方确认批准美国电动车企Tesla正式进军大马市场,Tesla在本地即将可以透过官方渠道买到新车已是未来板上钉钉的事,而接下来大家关注的,或许就是未来Tesla正式来马后的售价会是如何。 首先,Tesla旗下的电动车虽然目前也可以在本地买得到,但都是透过坊间的一些第三方企业以AP准证进口形式引入,而且被引入的都是属于其它国家或市场的版本,譬如说香港、澳洲或英国的版本等,在软件适配上未能100%符合本地市场的需求,而且绝大部份都是来自其它国家的二手车,也无法享有来自Tesla的官方保固。 如今随着Tesla官方正式进入大马市场,并且宣布会在本地设立官方的体验中心、销售和售后服务据点,以及建设旗下的超级快充网络,未来本地消费者也可以享受得到一辆完全由Tesla官方引进、官方销售、官方提供保修服务的新车,并且可以使用到Tesla的官方充电站网络。 目前我国政府向纯电动车(EV)提供全额税务的豁免(包括每年的路税但SST销售税例外),因此无论是坊间第三方车商进口的外国复新/二手Tesla,抑或是未来官方引进的新车都可享有免税优惠,但两者之间肯定还是会有些差距,而官方新车的价格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些来自外国的复新/二手Tesla的价格。 当然,Tesla目前还未官方宣布本地的新车价格,包括会在何时引入哪几款Tesla新车暂时也还是个未知之数,但因为Tesla早前已经正式进军泰国市场,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泰国当地官方销售的Tesla新车价格来作为借鉴,大致估算一下未来本地的Tesla新车会在哪一个价位带上徘徊。 根据我们从泰国Tesla官网上查询到的价格表,目前在泰国销售的Tesla新车只有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Model S和Model X还未在当地正式销售,所有还未公布Model S和Model X的价格,而以下就是Model 3和Model Y在泰国的官方新车价: Tesla Model 3 SR+ – 175.9万泰铢 Tesla Model 3 LR – 199.9万泰铢 Tesla Model 3 P – 230.9万泰铢 Tesla Model Y […]

     



  • 贸工部长证实了!Tesla 正式于大马落脚,将在本地设立总部、体验和维护中心,以及 Supercharger 快速充电网络

    上个月初,我们曾报道,来自美国的电动车巨头Tesla可能会在不久后正式进军大马,并在本地设立据点,结果时隔一个月之后,这件事终于得到了“实锤”,我国将成为继泰国,以及新加坡之后,Tesla第三个进入的东南亚国家。 就在刚刚不久前,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部长拿督斯里东姑扎夫鲁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Twitter上宣布,该部已批准Tesla在本地进口电动车的申请,并对Tesla进军大马表示欢迎。 此外,扎夫鲁也透露,Tesla将在本地设立办公总部、体验和维护中心,以及Supercharger快速充电网络,为大马人创造高端技术,且收入更高的就业机会。 “贸工部通过引进全球电动车领导者计划促成了此事,Tesla也是第一家在此计划下的申请者,该计划旨在协助本地电动车领域发展。” Malaysia Welcomes @Tesla! @MITIMalaysia has approved Tesla's application to import BEVs into Malaysia. Tesla will establish a Head Office, Tesla Experience & Service Centres, and Supercharger network, simultaneously creating skill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