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comments
除了纯电动的旗舰七人座SUV EX90外,瑞典豪华品牌Volvo今天也一并发表了搭载汽油引擎的旗舰七人座SUV XC90的2025新年式小改款,它在本地同时提供B5和T8两种动力配置,分别是搭载微型油电(B5,Mild Hybrid)技术和插电式混合动力(T8,PHEV)技术。 先说它们的价格,目前2025新年式小改款的XC90在我国的正式售价分别为RM418,888(XC90 Ultra B5)和RM434,888(XC90 Ultra T8),与原厂早前公布的45万令吉预估价相差不远,新车一律可享有5年不限里程的整车保固,以及8年/16万公里的高压电池保固(仅限T8版本)。 无论是B5还是T8版本的XC90都是以2.0L的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为主,但因为电池容量和马达功率有巨大差异,因此两者的实际输出功率也存在较大差别。B5版本有263HP/390Nm,而T8则有462HP/709Nm,变速箱一样都是八速自排(8AT),并且都是采用全时四轮驱动(AWD)系统,B5需要7.7秒破百,而性能更强的T8则只需5.3秒破百,两者的官方油耗数据分别是8.1L/100km(B5)和1.8L/100km(T8)。 两个版本的XC90的油缸容量同样都是71公升,不过只有T8版本才可以透过充电器手动进行充电并可实现纯电动行驶,官方宣称它在纯电模式下最长可行驶77公里,根据国外公布的官方资料,2025年式小改款的XC90 T8的油电综合里程可达到800公里! 在配备部份,两个版本的XC90一样都标配20寸的双色轮毂、主动式气压悬吊系统、可电动开启的全景玻璃天窗、电动尾门、全LED的头灯与尾灯组、12.3寸的数位化电子仪表板、11.2寸支持无线Apple CarPlay的Android Automotive OS屏幕主机、四区自动恒温冷气系统、第三排的冷气出风口、Bowers & Wilkins音响系统、附记忆功能和冷气通风功能的电动皮革座椅、手机无线充电面板等。 作为一款Volvo,安全配备的部份自然不需要去怀疑,当然也是给好给满,你能想到的所有主被动安全辅助配备在两个版本的XC90上都是标配,而且一样都有360度全景录像系统和胎压侦测系统(TPMS),而且也有自动停车辅助系统。 新年式小改款的XC90在本地同时提供四种车身颜色供选择,分别是黑、白、灰和蓝色,但内装统一都是以下半段全黑搭配米白色顶蓬为主轴,并不像纯电动的EX90那样可以选择黑色或米白/黑混搭的内装主题。 2025 Volvo XC90 Ultra T8
/ 0 comments
瑞典豪华品牌Volvo今天正式向我国市场发表了该品牌旗下定位旗舰的纯电动七人座SUV EX90,它也被外界视为是纯电动版本的XC90,在我国的正式售价为RM442,888,目前只有Ultra Twin一个高性能版本,首50名车主可获得原厂赠送价值RM5,000的AC家用充电盒。 作为Volvo品牌目前定位旗舰的纯电SUV,EX90其实是在2022年全球首发,但在其它国家的实际交付时间是从2024年才开始,因此它也并不算很迟才来马,而事实上,我国也是继泰国之后第二个迎来Volvo基于SPA2平台的新世代电动车市场之一。 EX90的车身长度达到5,037mm、车身宽度1,964mm、车身高度1,747mm,轴距(前轮到后轮中心的距离)则是2,985mm。作为对比,现有XC90的长宽高分别是4,950mmX1,923mmX1,776mm,轴距则是2,984mm。它和搭载汽油引擎的XC90一样,都是三排七人座的设定。 本地销售的EX90目前只有Ultra Twin一个版本,而且它也是EX90车系里定位性能版的高端车型,搭载两组前后轴的马达共同组成电子四驱系统,综合马力达到517HP(380kW),综合扭力910Nm,0-100km/h加速成绩4.9秒,极速可达180km/h,并且搭配电子单踏板系统,意即可直接透过单个踏板进行加速、减速与煞车。 而在电池容量部份,本地的EX90 Ultra Twin和其它国家一样搭载111kWh容量的镍锰钴(NMC)电池,官方公布其续航里程可达到623公里(WLTP测试标准),支持7.4kW和11kW的AC慢充,以及最高250kW的DC快充,若使用7.4kW的AC家用充电盒需要15个小时充满电,11kW则需要10个小时,而使用250kW的DC快充则只需30分钟就可从10%充电到80%。 在配备部份,本地的EX90 Ultra Twin标配21寸的轮毂、全LED的头灯和尾灯组、固定式不可开启的全景玻璃天窗、电动尾门,而且还有9寸的电子数位化仪表板、14.5寸支持无线Apple CarPlay的Android Automotive屏幕主机、彩色抬头显示器、Bowers & Wilkins音响系统、附记忆功能和冷气通风功能的电动座椅、四区自动恒温冷气系统、第三排空间的冷气出风口、卡片式的智能车钥匙。 安全配备方面,常年主打安全的Volvo自然也不会落下,EX90采用最新的激光雷达(LiDAR)硬件作为半自动驾驶的侦测硬体,因此可实现更精准与更快速的半自动驾驶功能,而且也搭载了完整的半自动驾驶辅助配套,并且有360度全景录像系统、自动停车辅助功能和胎压侦测器(TPMS)等。 本地的EX90将同时提供四种车身配色选择,分别是黑色、纯白、奶白和灰色,而且内装都可以选择全黑或黑色搭配奶白色的混搭主题。新车可享有5年不限里程的整车保固,以及8年/16万公里的高压电池保固。 2025 Volvo EX90 Ultra Twin
/ 0 comments
大马的长城汽车原厂(GWM Malaysia)日前在其官方FB账号上发布预告,再次确认旗下主打越野能力的七人座SUV坦克500(Tank 500)即将来马,不过原厂一样还是没有给出其它比较具体或明确的信息,包括日期、规格和价钱等,所以有兴趣的朋友还是只能够继续的耐心等待。 坦克500其实早在去年12月就已经在我国的2024吉隆坡国际车展(KLIMS)上公开亮相过,而且已经表示过它会在今年来马,它是一款采用非承载式车身(Body on Frame)、主打越野能力的七人座SUV,也可被视为是Toyota Fortuner和Ford Everest的同级对手,而且搭载传统内燃式引擎! 根据资料,坦克500的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928mm、1,934mm,以及1,905mm,比“同门师弟”坦克300长160mm、宽4mm和高2mm,而其轴距为2,850mm,比后者长100mm;而且比大家熟悉的Fortuner更长、更宽也更高,因此估计乘坐与载物空间或许会比Fortuner更出色! 根据早前的信息,即将来马的坦克500将是以HEV油电混合动力版本为主,它是以一具2.0L的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作为主要动力来源,引擎本身有244PS马力和380Nm的扭力,另外还有一组可输出106PS/268Nm的电动马达,综合马力达到350PS,综合扭力616Nm,搭配一组九速自排(9AT)变速箱以及四驱系统。 而在其它市场,坦克500其实还有提供无电动化辅助、纯内燃式引擎的版本,而且同时有汽油和柴油引擎,汽油引擎是一具3.0L的V6自然进气引擎,动力有355PS/500Nm;柴油则是一具2.4L的四缸引擎,动力数据有186PS/480Nm。 而除了纯内燃式引擎外,Tank 500在国际市场上也还有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分别是Hi4-T和Hi4-Z,其中HiZ-4是长城刚发布不久的新油电系统。不过,我们暂时也还不清楚除了HEV油电版的坦克500外,原厂是否还会引进其它动力配置的版本。 GWN Tank 500 HEV(2024吉隆坡国际车展)
/ 0 comments
星期三,照旧为大家带来未来一周的油价更新。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消息,未来一周的RON 97汽油零售价将全国统一调降5仙,从原本的每公升RM3.33变成RM3.28;而西马半岛的柴油零售价则同样调降5仙,从原本的每公升RM3.03变成RM2.98。 至于RON 95汽油的价格则继续保持不变,依旧维持在每公升RM2.05的顶价;而东马地区的柴油价格也一样维持在每公升RM2.15的水平,并没有随国际市场浮动。以上价格将从明日(周四,4月10日)开始生效,直至下周三(4月16日)晚上11时59分。 2025年4月10日至4月16日西马半岛的汽油和柴油售价: RON95汽油: RM 2.05/L RON97汽油: RM 3.28/L EURO 5 B10生物柴油:RM 2.98/L EURO 5 B7生物柴油:RM 3.18/L
/ 0 comments
等了许久之后,来自中国的捷途汽车(Jetour)如今终于正式登陆大马市场,并且也在今天发表了该品牌在本地的首款产品捷途大圣(Jetour Dashing),而该品牌也在发布会上对外透露了他们在我国市场的一些现状,以及针对未来的市场与产品规划。 大马捷途原厂表示,该品牌目前已在我国开设了30家销售与保养中心,但为了提高该品牌在我国的存在感,该公司已经规划要在今年于我国市场开设另外30家3S(新车销售、保养与零件供应)或4S(3S+车身修复与烤漆)服务中心,因此总数将达到60家! 除了在更多地方增加品牌的销售与服务据点外,大马捷途原厂也再次确认该公司将在我国组装(CKD)新车,而今天刚发表的捷途大圣虽然目前是从中国进口(CBU),但数量仅限100辆,而该公司的计划就是在下个月(5月)开始与本地的合作伙伴开始在地投产捷途大圣,以减低生产与运输成本。 原厂表示,首批订购新车的100名准车主将会获得这批从中国进口的捷途大圣,而之后的车主则会获得本地组装的版本,但该公司保证无论是进口还是本地组装,其新车质量与保固条件都是一样的。而在我国组装的捷途新车除了供本地市场外,也会出口到捷途其它的右驾市场如印尼、泰国和澳洲等。 据原厂的说法,他们已经与本地企业家丹斯里陈志远旗下的成功汽车组装有限公司(Berjaya Assembly Sdn Bhd)达成合作协议,由后者位于柔佛的汽车组装厂协助捷途在本地组装该品牌的新车,包括已经发表的捷途大圣,以及未来捷途即将引进大马的其它车款。 除此之外,大马捷途原厂也预告了该品牌在继大圣之后还会引进其它更多的SUV车款来马,包括已在去年5月的本地车展上公开亮相的另一款七人座SUV(在中国被称为捷途X70 Plus,但在本地的正式名称还未公布),另外还包括了主打越野能力的山海T2、T1等硬派SUV,而且还会有纯电动车(BEV)以及一些还未正式发布的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车款。 2025 Jetour Dashing 1.5 Prime
/ 0 comments
自去年5月在本地的车展上公开亮相之后,来自中国的捷途大圣(Jetour Dashing)如今正式在我国发布上市,这款C-Segment五人座SUV在本地分为Comfort和Prime两个等级,价格分别是RM109,800和RM116,800,新车可享有7年/15万公里的整车保固,以及10年/100万公里的引擎保固,而且还有5次的免费保养配套,同时首500名车主还能获得RM2,000的现金回扣! 捷途大圣的车身尺码为4,590×1,900×1,685mm(长/宽/高),轴距为2,720mm。作为对比,Proton X70的车身长度为4,519mm,宽度为1,900mm,车高1,685mm,轴距为2,670mm,因此大圣的车身尺码其实比X70还要大一些,但又比最新的Honda CR-V要小一些。 无论是Comfort还是Prime的车型,它们都同样搭载一具排气量1.5L的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最大马力156匹,最大扭力230Nm,搭配六速的双离合器变速箱(DCT),采用前轮驱动的配置。 在配备部份,两个等级都有标配LED头灯和尾灯组、电动尾门、隐藏式门把、遥控启动引擎功能、10.25寸的数位化液晶仪表、10.25寸支持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的荧幕主机、50W的手机无线充电面板、电动调整的皮革座椅、电子手煞车(EPB)和自动驻车(Auto Hold)、单区自动恒温冷气系统、后座冷气出风口、CN95冷气滤网。 而定位较高的Prime车型则比Comfort额外多了电动调整的副司机座、电动折叠附电动除雾功能的左右后视镜、车内气氛灯、第二排座椅可调整椅背的倾斜角度、全景式玻璃天窗、自动启闭的雨刷,轮圈尺寸也从Comfort的18寸升级为19寸,而且音响喇叭的数量也从4支升级成6支。 安全配备部份两者也有差异,入门的Comfort只有基本的4气囊、车身动态稳定系统(ESC)、循迹防滑系统(TCS)、三合一煞车辅助系统(ABS+EBD+BA)和胎压侦测系统(TPMS),如果要享有较高阶的驾驶辅助功能和更多的气囊,如车道偏移警示(LDW)、盲点侦测(BSM)和后方横向车流警示(RCTA)功能,就必须买到定位较高的Prime车型。 2025 Jetour Dashing 1.5 Prime 2025 Jetour Dashing 1.5 Comfort
/ 0 comments
日系品牌Mazda配合旗下的双门街跑MX-5面世35周年,特地为其推出名为MX-5 35th Anniversary Edition的特别纪念版,搭载2.0L四缸自然进气汽油引擎,只有自排变速箱可选,同时也宣布本地标准版的MX-5迎来2025年式的小升级版本。 这款配合MX-5诞生35周年而特别推出的特仕款车型在我国只提供红色(Artisan Red Premium)一种专属的车身颜色选择,采用的是硬顶敞篷设计,外观上与一般的MX-5乍看下差异不大,但在细节上多了一些专属的标识,包括在车尾和车侧翼子板上额外多了一个写着“35th Anniversary Edition”的名牌。 除此之外,它的前排座椅头枕和地毯上也多了35周年特仕版标志的压花,并且在门饰板和冷气出风口上也配合车身颜色做了一致性的红色饰条,同时内装也采用了浅褐色的皮革,有别于标准版MX-5采用的黑色皮革内装。 此外,35周年纪念版的MX-5也标配17寸的深灰色轮毂,其它配备与标准版的MX-5基本无差异,都有标配LED头灯和尾灯组、8.8寸支持无线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的中控屏幕主机、重新设计的指针式仪表板搭配4.6寸的驾驶资讯幕、手动调整的皮革座椅、单区自动恒温冷气系统。 除了35周年纪念特仕版的MX-5外,总代理Bermaz也宣布本地的标准版MX-5也同步改为2025的新年式设计,包括把原本的头灯和尾灯组改为全LED设计,而且也额外多了LED后雾灯,内装的萤幕主机也升级到8.8寸,并且换上新设计的指针式仪表板,这点和35周年纪念特仕版是一样的。 在动力配置部份,无论是35周年特仕版的MX-5还是标准版的MX-5,一样都搭载2.0L的SkyActiv-G四缸自然进气汽油引擎,最大马力181HP,最大扭力205Nm,标准版的MX-5同时提供六速手排(6MT)或六速自排(6AT)变速箱选择,而35周年特仕版则只有自排变速箱可选。 在安全配备部份,本地的MX-5无论是标准版还是35周年纪念版,都统一搭载4具气囊、车道偏移警示(LDW)、盲点侦测(BSM)、后方横向车流警示(RCTA)、前后双向的自动煞车辅助(AEB)、自动切换远近光(AHB),不过比较遗憾的是没有搭载自动跟车系统(ACC)。 而在价格部份,35周年纪念版的MX-5的正式价格为RM316,154;至于标准版的MX-5则分别是RM294,154(手排)和RM296,154(自排),以上价格皆包含了首年路税和注册费,但未包括保险,而且MX-5依旧是从日本直接进口(CBU)来马,并可享有原厂5年/10万公里的新车保固以及免费保养配套。 2025 Mazda MX-5 35th Anniversary Edition 2025 Mazda MX-5 35th Anniversary Edition官方宣传照
/ 0 comments
又是一则关于哪吒汽车(Neta)的负面新闻!根据新加坡媒体《The Business Times》报道,今年初甫正式进军新加坡市场的哪吒汽车,在业务才刚开展的仅仅三个月内已悄然关闭了该品牌在狮城的唯一展厅。 据了解,这家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新加坡的总代理兼经销商为Evology Automobile,今年1月才在当地的One Commonwealth开设展厅,并引进两款车型,即Neta V和Aya。 然而,该展厅目前在正常营业时间内却大门紧闭。记者在周末探访时,发现展厅内空无一人,既无工作人员,也无展示车辆,就连哪吒自家的品牌标识也已被撤下。 相关报道称,哪吒官方曾在今年1月宣称已接获52张订单,但根据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新加坡仅注册了4辆哪吒汽车,显然与官方说辞相距甚远。 事实上,哪吒近年来在中国已屡传财务吃紧。据报道,公司在2021年至2023年间累计亏损达172亿元人民币(约105亿令吉)。外界也曾传出其已陷入停产、减薪等困境。尽管哪吒官方随后通过社交媒体否认相关传闻,并扬言采取法律行动,但此番迅速撤出新加坡市场的举动,无疑再度引发外界质疑。 目前,哪吒在泰国与马来西亚的业务依旧如常运作。不过,早前宣布将在今年第一季度于马来西亚展开本地组装的计划,截至目前仍无实质进展,让人对其区域战略的稳定性产生疑问。
/ 0 comments
无论是电动车还是传统燃油车,其实都存在一定概率上的自燃可能性,关键在于是何种原因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导致汽车自燃起火,而砂拉越消防与拯救局(简称消拯局)就指出,根据当局的统计,我国大多数汽车自燃事件的起因都是因为车主擅自改装而导致的。 砂拉越消拯局总监Jamri Masran日前对本地媒体《马新社》指出,根据消拯局的统计数据以及经验所得,大多数的汽车自燃原因都是因为车上的电路问题导致,很少与车子本身的引擎或漏油问题有关。 “一些车主擅自进行非原厂的改装,譬如擅自加装更高功率的音响系统,一旦发生自燃事件,车主若想要向原厂索偿自然不会获得批准,因为他们是在第三方进行的改装,因此最好还是让车子维持出厂时的设定。” 砂拉越不久前就曾发生过一辆Jaecoo J7自燃的事件,事后Jaecoo Malaysia发表媒体文告,声称调查发现车主擅自加装了第三方的行车记录器(Dashcam)而引起,并呼吁车主们不要擅自加装来自第三方的行车记录器,而是选择原厂提供的配件并在授权的保养与维修中心内安装。
/ 0 comments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BYD)在今年第一季度的纯电动车(BEV)销量大幅跃升38.74%至41.64万辆,再次超越Tesla,成功登顶全球纯电动车销冠宝座。 相比之下,Tesla同期交付量仅为33.67万辆,同比下滑13%,创下自2022年以来的最差季度表现。事实上,这已是比亚迪在去年第四季度首次登顶后,再次在销量上击败Tesla。 在欧洲市场,比亚迪的攻势同样凌厉。据外媒披露,比亚迪今年1月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销量分别大涨551%、734%与207%;反观Tesla在同样市场却全面下滑,跌幅分别为8%、76%及29%。 有鉴于此,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测,比亚迪在2025年将以15.7%的市场份额引领全球纯电动车市场,取代Tesla成为“电动车老大”。 除了销量表现外,比亚迪在营收方面同样可圈可点。根据比亚迪公布的财报,2024年公司营收达到7,771亿元人民币(约1,071.86亿美元),同比增长29%;反观Tesla的2024年营收为977亿美元。 Tesla掌舵人Elon Musk在美国政府效率部门(DOGE)“兼职”惹议遭遇抵制,加上来自中国品牌的激烈竞争,Tesla在欧洲的业务遭遇了显著下滑,今年前两个月的销量大跌了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