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November 2021 / 0 comments
根据《马新社》报道,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拿督斯里阿汉峇峇表示,该部正在制定氢经济和技术行动计划,以便使大马能够成为东南亚,乃至全球氢能源工业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科艺部已通过国家纳米技术中心委任NanoMalaysia公司作为这项计划的战略合作伙伴,相关准备工作是与马来西亚科学院、NanoVerify有限公司和马来西亚绿色科技公司合作进行。” 阿汉峇峇是在昨天于国会下议院回应巫统云冰区国会议员拿督斯里哈山阿里提问时如是指出。他说,这项计划将成为到2050年发展氢能技术和经济的指南,而氢经济是一个替代能源领域,且政府已承诺要在2050年让大马成为碳中和国家。
10 November 2021 / 0 comments
Malaysia Speed Festival(MSF)的Supermoto两轮摩多系列赛在过去的周末于Litar Lumba Rakyat Kuala Selangor(LLRKS)拉开序幕,这项获得大马赛车协会(MAM)认证、由EXN Lube、Metzeler和Beringer Brakes赞助的两轮摩多赛事正式开打! 这次的赛事也吸引到了本地两轮摩多赛车界的一些知名赛车手参赛,其中Khairi Zakaria因技术问题而暂无法参赛,但其他本地知名摩多赛车手如KMTR All-Stars的Daniel Haiqal,以及Muhd Habibullah “Gabit” Saleh都参加了All Star Pro级别赛。 其中Daniel以47.933秒的单圈成绩创造了本次比赛的最快单圈测试成绩,但Gabit却在正赛开端就去的领先,两名赛车手在正赛的第一个弯道之后就陷入胶着的状态,Daniel也曾一度超越Gabit,而Gabit也一度成功实现反超,但最后Daniel成功拿下第一名的成绩,两者的成绩最终仅相差1秒。 All Star Pro级别赛的第三名由Zhafir Zarkasha Zamani取得,而同样来自KMTR All-Stars车队、参加All Stars Legends级别赛的Kenny Lee则夺下了该级别赛的第一名,其次是Keith Chia,以及来自Most Fun Gym的Oh Kah Beng。 而在开放让新手参赛的Rookie级别赛中,来自KMTR All-Stars车队的Chong […]
10 November 2021 / 0 comments
大家都已经知道Mazda接下来会发表一款崭新的SUV CX-50,这款CX-50将会类似现有的CX-30一样,被定位为一款精品SUV,而原厂日前也针对这款SUV上载了第一组的官方预告视频,并且公布它将在本月15日于美国全球首发! 这次的预告纯粹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几乎难以看到CX-50的真面目,视频中只看到一辆SUV在车顶上载着一些看似露营的用具穿越一片竹林的道路,而视频也特别强调“总有新的地形出现”(There is always a new terrain),似乎想要强调CX-50拥有不错的越野能力。 根据早前在国外曝光的设计图,CX-50似乎会一反Mazda近年来的传统不走极致精简设计的路线,反而会在外观上有较多的造型和元素,它虽然继续采用Mazda家族式的Kodo设计语汇,但保险杆上还是保留了两侧进气口的造型,而且保险杆还是有许多造型设计,不像小改款的CX-5那样把这些多余的设计元素完全去掉。 根据原厂早前的说法,新的CX-50将会采用和CX-30以及全新Mazda 3一样的SkyActiv-Vehicle Architecture模组化底盘打造,而且将会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由Mazda和Toyota联营的汽车生产线进行生产。 此外,原厂也强调CX-50并不是CX-5的替代车款,而是另一款比CX-5定位更高端、更精致的SUV,这点做法就像现有的CX-30和CX-3的关系一样,两者在车型尺寸上相当接近,但CX-30拥有更现代化的设计和更先进的配备,价格也比CX-3略高。 不过有一点或许会让不少Mazda车迷失望的是,即将发布的这款CX-50据悉是原厂专为北美市场而开发的SUV车款,因此暂时没有引入到其它国家的打算,但若其它国家的消费者提出热烈要求,原厂也可能会像CX-9那样改变初衷把同一款车带到其它国家贩售。
9 November 2021 / 0 comments
随着Honda Malaysia今日宣布开始接受City Hatchback的新车预订,原厂也在他们的官方FB账号里上载了City Hatchback更多的官方预告,其中一个视频中就让非油电版本的City Hatchback 1.5 V首次露脸,让大家首次看到没有搭载RS运动化套件的City Hatchback长成怎么一个样。 虽然说原厂过去已经多次预告City Hatchback即将来马,但过去的预告都是以定位旗舰、配备最完整而且价格预计也是最贵的油电版City Hatchback e:HEV RS为主角,并未让汽油版的City Hatchback在预告中露过脸。 我们可以从这次的预告中看到,露脸的City Hatchback 1.5 V因为属于汽油版中的顶规版本,因此同样也搭载了全LED的头灯组和LED日行灯,还有LED的前雾灯和LED尾灯组,不过却少了油电版e:HEV所搭载的RS套件。 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车头水箱护罩从RS原本的黑色改为银色镜面镀铬饰条,而且左右雾灯座也少了RS套件专属的黑色扰流片,同时轮圈虽然一样是16寸,但却采用了单色设计,车尾后保险杆的中间下缘部份也少了黑色的护板,整体运动质感减分不少。 明显的,原厂针对City Hatchback的做法就和四门Sedan版本的City一样,如果你想要更好看、更时髦和更具运动感的外观造型,就必须花钱买到最高阶的油电版本,其余版本一律都没有这样的外观套件,就连选配也不行,除非是车主事后自己外改,但就必须承担原厂取消保固的风险。 根据原厂早前发布的资料,电版的e:HEV RS将会搭载同一具的i-MMD油电系统,这组油电系统由一具1.5L的i-VTEC四缸自然进气引擎加上电动马达,综合马力输出有109匹,综合扭力253Nm,基本就是目前City RS e:HEV的同样配置。 而在汽油版本方面,所搭载的引擎就是和四门Sedan版City一样的1.5L DOHC i-VTEC四缸自然进气引擎,最大马力121匹,最大扭力145Nm,变速箱是本田自家的地球梦CVT,同样没有引进泰国市场的那具1.0L三缸涡轮引擎。 在配备部份,原厂确认两个顶规版本,也就是油电版的e:HEV RS和1.5 V将会标配全LED头灯组、LED前雾灯、LED尾灯以及16寸的双色轮圈,另外两个1.5 S和1.5 E则预计只会有传统卤素灯泡的头灯组和尾灯组,以及15寸的单色轮圈。 原厂也在这次的预告中确认City Hatchback将在油电版的e:HEV […]
9 November 2021 / 0 comments
相信大家都知道,德国著名跑车品牌保时捷已在我国的吉打州Kulim建设该公司在欧洲境外的第一座海外组装厂。如题所述,旗下第一款在本地组装(CKD)和市售的车型便是Porsche Cayenne,该车预计将在2022年3月开始交付,是第一款在欧洲以外生产的保时捷汽车。 CKD的Cayenne在本地暂时只提供最入门的基础版本,其定价为RM550,000(包含关税但不包括上路价、保险和其他选配),这一价格将持续到2022年6月30日政府提供的销售税减免限期前生效。相比起之前整装进口(CBU)版本的RM665,000,它便宜了RM115,000,可说是相当划算。 目前,新车已开放在网上预订【点击这里】,当然,消费者仍然可以选配其他配备和套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庆祝这一个面向本地消费者的线上订购平台诞生,首50位在该平台上预订的消费者还将免费获得价值RM911的Porsche Driver’s Selection礼券。 这款入门版的Cayenne搭载了一具3.0升的V6涡轮增压汽油引擎,它的最大输出功率为340 hp,峰值扭矩是450 Nm。传动系统方面,新车舍弃了过去一直沿用的PDK双离合器,改搭八速自排变速箱,并且采用传统的四轮驱动系统。 在规格备方面,CKD Cayenne还标配了以前为CBU版本选配的配备,其中包括21寸的RS Spyder样式轮毂、BOSE环绕音响系统、带记忆功能,并且可做14向调节的电动座椅,以及具有前后方环景摄像镜头的停车辅助系统。 此外,它还配有带Porsche动态照明系统(PDLS)的LED头灯、LED尾灯、四区冷气恒温系统、带保时捷通讯管理系统(PCM)和保时捷智慧互联服务的12寸触控屏幕(支持Apple CarPlay)、保时捷高级驾驶舱、运动型方向盘、换挡拨片、配备Direct Touch Control的中控台和Comfort Access等。 另外,想要拥有更多的消费者可额外支付RM58,000来选配Porsche Exclusive Manufaktur配套,其中包含有SportsDesign造型配套(独特的前裙和更明显的轮拱延伸)、运动型排气系统、深色照明灯组、带有品牌标志和与外部颜色相匹配的遥控钥匙,以及LED车门迎宾投影灯。 当然,新车的选配配备和套件不止那么少,消费者还可以选配碳纤维内饰套件、一系列多种不同样式的22寸轮毂等。 在车身配色方面,Porsche Malaysia,也就是保时捷在本地的总代理Sime Darby Auto Performance(SDAP)将为新车提供三种外观配色,其中包括有Carrara White Metallic、Jet Black Metallic和Quartzite Grey Metallic;内饰部分则可选择黑色或红色的色调。
9 November 2021 / 1 comment
日前,中国浙江吉利汽车集团发布了“智能吉利2025”战略规划蓝图,其中概述了一系列战略布局,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全球365万辆年销量的目标。 根据官方表示,在未来几年,吉利将重点开发东欧、中东、东南亚和南美市场,并将一系列的新能源产品带到欧盟和亚太区市场发售,如果进展顺利,那么将进一步推动吉利在海外的新车销量,突破年销600,000辆大关。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吉利也确认旗下的子品牌Lynk & Co将进军大马、俄罗斯、澳洲,以及新西兰等市场来扩大全球业务。这也进一步证实了Lynk & Co即将进驻我国的消息,但目前还未知具体时间和会推出什么车款。 目前,这家拥有中国与瑞典血统(吉利与Volvo合资)的汽车品牌旗下共有多达九款车型(包括即将推出的新车),也就是01至09,是的别怀疑,Lynk & Co正是用数字来为旗下的产品阵容命名。 其实早在2019年,Lynk & Co旗下的01、02和03已多次在大马的路上被捕获,虽然它们都是左驾版本,但不排除是在进行测试,而且几乎没有伪装。然而,当时并没有官方消息说明它们会进军本地市场。 随着官方消息已确认,那么我们可以预计未来在本地市售的Lynk & Co车型可能将在本地组装(CKD),毕竟我们的宝腾也是吉利汽车集团旗下的一份子,后者在2017年入股宝腾时已表明计划利用宝腾在霹雳州丹绒马林的产房作为生产中心。 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推断宝腾在当地的厂房或有望成为Lynk & Co全球右驾版的生产中心,未来在本地组装的Lynk & Co也可能从我国出口到澳洲和新西兰等右驾市场。
9 November 2021 / 0 comments
轮胎品牌Goodyear日前向本地市场针对SUV车款发表了一款新轮胎产品,名为Goodyear Assurance MaxGuard SUV,它是一款专门针对高重心SUV而设计的舒适性轮胎,而且是原厂针对亚太地区气候和道路环境所开发。 根据原厂介绍,Goodyear Assurance MaxGuard SUV在本地提供多达15种不同的尺寸,可适配16到19寸的轮圈,几乎覆盖本地大部份热销的SUV车款,最便宜的价格从RM375起跳,不同尺寸的轮胎有不同的价格。 根据Goodyear的说法,这款新的Assurance MaxGuard SUV对比他们家另一款针对SUV车款的轮胎Wrangler TripleMax还要更偏向舒适,其中Assurance MaxGuard SUV是针对都会型SUV而开发,而Wrangler TripleMax则是属于全地形的SUV轮胎,可在轻度越野环境下提供较好的抓地力。 Goodyear表示这款新的SUV轮胎拥有17%更好的湿地煞车性能,并号称是同级竞争对手中湿地煞车距离表现最短的一款轮胎,同时它的湿地操控性也提升了25%,并搭配更宽的接触面设计,让轮胎的使用寿命更长,可行驶4万到6万公里。 此外,原厂也强调这款新轮胎的胎壁采用了双层构造技术,让它可承受更高的车身重量而不轻易变形,同时也可承受更大的坑洞撞击力,并可抵挡更多的尖锐物体,让它较不容易被尖锐物体刺入导致轮胎漏风,同时也保持了良好的肃静性。 原厂为本地的Goodyear Assurance MaxGuard SUV轮胎提供6个月的售后援助服务,以及长达5年不限里程的质量保固,这款轮胎目前已可透过全国的Goodyear Autocare Centre,或Goodyear位于Lazada的旗舰网店买得到。
9 November 2021 / 0 comments
来自日本的著名轮胎品牌Bridgestone日前宣布在马来西亚推出最新的旗舰性能跑胎,Bridgestone Potenza Sport!这款性能跑胎对标的同级对手将会是Michelin Pilot Sport 4S、Continental SportContact 6、Goodyear Eagle F1 SuperSport和Pirelli P Zero PZ4等产品! Bridgestone表示,这款新的性能跑胎将会取代原本同样定位性能的Potenza S007A,而且定位会比旗下另一款性能胎Potenza Adrenalin RE004更高端,并将成为该品牌旗下最旗舰的轮胎产品。 此外,Bridgestone也表示这款高性能跑胎已经被许多国际知名的汽车大厂选用为旗下高性能车款的标配轮胎,如Maserati MC20和Lamborghini Huracan STO,这显示出此款性能胎的各方面表现都已获得诸如Maserati和Lamborghini这类国际超跑大厂的认可。 原厂号称Potenza Sport是Bridgestone在他们位于意大利的研发中心内进行技术开发,而且是在欧洲生产,开发过程中原厂还在全球特意向超过3,800名性能车车主和赛车手搜集了相关方面的意见,而且使用了VR技术进行初期的虚拟研发过程,避免制造过多的实体测试品,并符合了环保需求。 原厂也强调这款新的性能跑胎采用了3D雕刻胎纹,让它无论在直路加速时的抓地力,抑或是湿地的排水性或在弯道中的稳定性都取得非常不错的表现,完全符合了性能跑胎的诉求,而且也大幅提高了车子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 这款产自欧洲的性能跑胎一共有84种不同的尺寸搭配,可适配17到22寸的轮圈,其中有16种尺寸被引入大马市场,可适配在18到19寸的轮圈上,单条轮胎的价格最低从RM959起跳,最高可达RM1,723,虽然目前被引入到大马市场的尺寸选择只有16种,但原厂表示日后将视市场需求引入更多不同的尺寸。
9 November 2021 / 0 comments
印尼市场日前正式对外发布了小改款的Mitsubishi Xpander,这款入门级的七人座MPV同时也将会在本月11日开幕的印尼GIIAS国际车展上正式对外亮相,并且会在今年尾之前在当地正式上市开卖。 小改款的Xpander依然保留了原本的大体设计,车头依然采用双层式的头灯组设计,上层较为扁平的是LED的定位灯和日行灯,同时也整合了方向灯,而下半段整合在保险杆左右两侧的才是它真正的头灯组,当地高规格等级才有LED头灯组,不过造型从原本的方形改为T字形设计。 原本的前水箱护罩设计也经过了修改,从原本的双层式设计改为一体化设计,而且采用了粗壮的横栅式,整体依然保留Mitsubishi家族化的Dynamic Shield设计语汇,车侧则换上了全新设计的17寸双色轮圈。 车身尺寸也有些细微的改变,由于保险杆设计经过改变,因此它的前悬(车头最前端到前轮的距离)增加了75mm,而后悬(车尾最尾端到后轮的距离)也增加了45mm,让它的车身长度也比之前来得稍长,同时它的车身离地高度也增加了5mm。 这次小改款的重点还包括了动力系统的部份,引擎沿用原本的4A91 1.5L四缸自然进气汽油引擎,最大马力105匹,最大扭力141Nm,但变速箱从原本的四速自排(4AT)改为CVT,依然采用前轮驱动的配置。 另外,原厂也强调小改款的Xpander强化了它的车体刚性,包括车头平衡拉杆的锁定位置的改变,而后轴弹簧缓冲也换上了口径更大的设计,让它无论是车头还是车尾的稳定性都有所提升。 内装部分也有所改变,中控台的设计如今变得更佳平整和简洁,而且换上了一具新的三幅式方向盘,中间的荧幕主机则采用新的9寸荧幕,冷气系统的控制旋钮也经过重新设计改为按键式,并加入了可显示冷气资讯的LCD面板。 原本手拉式的传统手煞车拉杆也改为了电子手煞车(EPB),并且加入了相当实用的Auto Hold功能,也因为取消了传统手煞车拉杆,因此前排中央扶手内的置物空间也进一步被放大,原厂号称这个扶手的置物空间如今可完美收纳一支600ml的水瓶。 其实Xpander早在2017年就已经在印尼全球首发,不过我国迟至去年10月才正式发表这款入门级的七人座MPV,它的同级对手为Honda BR-V、Toyota Rush和Perodua Aruz,目前Xpander在本地只有一个等级,售价为RM91,369(已包含销售税豁免)。 鉴于Xpander在本地取得相当不错的销量成绩,而且已成为Mitsubishi在我国目前最畅销的车款,因此估计我国应该也是会把小改款型号引入到本地市场,但希望原厂这次能改进之前的弊端,不要再让本地消费者干等三年才看到这款MPV的小改款型号来马。
9 November 2021 / 0 comments
我国国产汽车品牌宝腾与中国浙江吉利“联姻”已过去了四年多,这几年下来,我们也见证了宝腾正在一步步的重拾昔日光辉。众所周知,在吉利入股宝腾时曾定下目标,首先是要让宝腾恢复盈利(这一点已经做到了),接下来是取代Perodua成为大马第一的汽车制造商,并且进军东盟各区域市场。 日前,吉利在中国发布了“智能吉利2025”战略规划蓝图,并宣布计划推出超过25款新的电动智能汽车,以及进军海外新市场,以实现全球365万辆年销量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还重申了与我国宝腾合作的目标,即让后者成为“大马第一、东盟前三”的汽车制造商。到目前为止,在双方的合作之下,宝腾也兑现了每年推出新车款或更新旗下现有车型的承诺,而且未来吉利也将继续为宝腾带来新的技术和车款。 Proton X90的渲染图 另一方面,作为“智造吉利2025”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吉利也发布了全球动力科技品牌“雷神动力”,开启了全面迈入动力科技电气化的“动力4.0”新时代。 “雷神动力”产品矩阵包括雷神智擎Hi·X混动系统、高效传动、高效引擎以及新一代电驱装置“E驱”。其中,雷神智擎Hi·X作为世界级模块化智能混动平台,包含1.5TD/2.0TD混动专用引擎,以及DHT(1挡变速器)/DHT Pro(3挡变速箱)混动专用变速箱,支持A0~C级车型全覆盖,同时涵盖HEV、PHEV、REEV等多种混动技术。 无论如何,“雷神动力”未来是否能够出现在宝腾车型上目前还是未知数,但据我们了解,宝腾长期使用的CamPro引擎已结束了研发,并转向由Volvo和吉利联合开发的1.5T三缸引擎(代号GEP3),这将让宝腾有机会进入具有更高监管要求和严格排放标准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