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557)

  • Honda下周德国世界智能交通大会公开展示第三级自驾系统

    如今的车企大多都主要朝两大方向发展,分别是高度智能和联网化的自动驾驶系统,以及不断完善目前的主被动安全辅助配备,同时也把这些主被动安全辅助系统整合到自驾系统内,而来自日本的Honda当然也不例外。 外媒报道,Honda将在下周于德国汉堡开幕的2021年世界智能交通大会(ITS)上首次公开展示品牌旗下最新的Honda Sensing Elite系统,这套系统号称可提供第三级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比现有的Honda Sensing系统更加先进与全面。 其实这次的Honda Sensing Elite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首发,因为这套系统目前已被搭载在日规版的Honda Legend Hybrid EX上,不过由于它只限于日本市场销售,因此外界至今仍难以接触到这套更先进和全面的系统,而Honda也是目前第一家在量产车型上搭载第三级自驾辅助系统的车企。 根据Honda的初步介绍,Honda Sensing Elite这套系统的研发初衷主要就是为了尽可能减少开车时人为疏忽因素所造成的意外,让这套系统内的低速自驾辅助系统可协助在市区堵塞的路段内分担司机和驾驶者的驾驶压力。除了Honda Sensing Elite之外,Honda届时也会在大会上公开展示品牌针对未来零排放政策的各项技术。

     



  • 市占份额达34%!Mitsubishi Triton 创大马销售纪录新高

    Mitsubishi Motors Malaysia(MMM)宣布,旗下在本地市售的皮卡,Mitsubishi Triton在刚过去的9月录得1,521辆的销量,创下单月销量的历史新高。与此同时,Triton上个月在本地皮卡市场上也占有34%的份额,是细分市场上的领导者。 另外,根据报告,在MMM财年的上半年(2021年4月至9月),Triton的销量与去年同比增长了5.1%,一共卖出6,907辆,其市占份额也从去年同时期的1.7%提高至3.9%。 另一方面,MMM旗下最新推出的Xpander也成为了本地最畅销的非国产MPV,自去年11月发布以来,这款MPV已累积了近13,000辆的订单,至今共交付5,756辆。截至目前为止,Mitsubishi仍然是大马三大非国产汽车品牌之一。 “新冠状肺炎疫情的大流行和封锁措施导致市场形势严峻,经过几个月的挑战,Mitsubishi的团队正在尽最大努力改善生产和交付时间。我们要感谢支持我们,并且一直保持耐心的客户。”MMM首席执行长Tomoyuki Shinnishi这么表示。 他也补充道,随着国内各领域正在从疫情中复苏,汽车供应链和展销厅恢复营运,该公司对这一届财年下半年的业绩感到乐观,并且充满信心。

     



  • 大马竞争委员会: 车企以新车保固为由强迫车主返回原厂进行保养和维修, 将挤压独立修车厂业者的公平竞争权益

    众所周知,在购买新车之后如果想要享受原厂未来几年的新车保固,就必须跟随原厂开出的保固条件返回原厂进行例常维修和保养,否则原厂有权否决车主的保固权益,这是所有车企的一致做法,但在大马竞争委员会(MyCC)看来,车企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在搞垄断,不利于市场的良性竞争。 MyCC在昨天发表的评估报告中指出,车企严格限制车主必须返回原厂维修和保养的做法,严重挤压了本地汽车维修与保养工业的竞争力,导致这项行业无法形成有利于消费者的良性竞争,而消费者在此情况下也失去了选择权,只能遵循原厂的做法。 MyCC的这份评估报告是根据我国的2010年商业竞争法令而向各领域展开调查和评估,其中就包括了本地汽车工业和维修领域,该报告指出,车企现有的保固条件将会迫使消费者只能把车子送到原厂直营或授权的3S/4S中心维修或保养,直接剥削了第三方独立修车厂的公平竞争权益。 报告也指出,这种情况在车子遭遇车祸后尤为明显,许多车主为了顾及车子日后的保固权益而被逼只能把车子送到原厂的4S维修中心,第三方的独立修车厂就算已获得保险公司委任授权也无法获得这些生意。 该报告举例,目前国内许多独立修车厂都已获得大马普通保险公会(PIAM)的书面认证,而且也取得了保险公司的授权,这些修车厂无论在专业程度、设备、技术还是知识水平上都不亚于一般的原厂技师,而且这些修车厂都必须先经过考核才能获得认证,因此这些独立修车厂的质量不应该被质疑。 MyCC认为,既然这些独立修车厂都已获得PIAM和保险公司的认证,那消费者应该要获得自己选择的权利,但事实上车企都利用新车的保固条款来捆绑消费者,剥夺消费者的选择权。 另外MyCC也指出,一些车企甚至和部分的保险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协议规定保险公司必须把部分客户的车子调配到车企授权的4S中心进行维修,而基于这些协议的存在和为了保证自身利益,保险公司很多时候会更鼓励消费者把车子送交到原厂的4S中心维修。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车主依然坚持把车子送到获得PIAM认证的独立修车厂进行维修,那保险公司就会逼迫他们签署一份同意书,同意书的内容阐明车主在把车子送给原厂外的第三方维修后将失去保固权益,车主将被逼接受。” MyCC建议车企们应该重新检讨并修改现有的产品保固政策,不应该强制规定车主必须返回原厂的3S/4S中心维修或保养,而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早已规定车企不能够以取消保固为理由强制规定车主必须返回原厂作例常保养,此举目的就是为了保障相关领域的业者拥有公平竞争的机会。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而言,小编也认为车企着实不应该以保固为理由强迫消费者返回原厂进行保养,而是应该让消费者自行选择而不用担心保固受到影响。但在此之前,政府也应该加大力度取缔市面上的冒牌汽车零件,尤其是长期存在的冒牌引擎润滑油。 而且政府也需设立除了SIRIM外更完善的质量验证机制,规定本地上市的主要汽车零件如引擎润滑油等必须经过相关专业单位的品质认证才能公开销售,毕竟只有当劣质的冒牌零件的问题被解决后,车企才无法找到借口来强迫消费者返回原厂保养。

     



  • G80 BMW M3 Competition 成为大马皇家警队的新战驹?

    俗话说得好,不要轻易相信你在网上,特别是社交媒体平台上看到的一切,虚虚实实终须求证和独立思考来判断。近日,Facebook上流传大马皇家警队(PDRM)换了全新的高性能“战车”,也就是G80 BMW M3 Competition,引起网民热议。 虽然这一传闻是“有图有真相”,而且一些网络媒体也利用这批照片来做文章,但这并不是事实的全部,相反,这款时髦警车其实只不过是一部本地电影的拍摄“道具”。 这一点是我们向BMW Malaysia求证后所得到的答案,但他们并不方便透露究竟是哪一部电影。我们推测这部电影可能是即将开拍的《Polis Evo 3》又或者是《The Catcher》。 仔细分析,我们认为《The Catcher》应该是最有可能的,因为这部电影号称是大马史上投入最多资金的电影。据Pocket News报道,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马来西亚的生活方式和汽车改装文化,整部电影的拍摄预算超过了5,000万令吉。 此外,将会有超过500台超跑在电影中亮相(打破世界纪录),其中大部分属于Robotz汽车俱乐部的成员;在10月4号的新闻发布会上,Robotz创始人Dato Sri Jeffrey Teoh就表示:“超跑一直都深受所有人的喜爱,作为车迷,Robotz的每位成员都受到了Vin Diesel和Paul Walker主演的《Fast & Furious》系列电影的启发。 “我们希望效仿这些电影的辉煌,通过参与这部破纪录的电影,创造历史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了极大的喜悦和自豪。” 无论如何,据了解,《The Catcher》电影将在2022年开拍,并预计于2023年完成。 更新:负责为这辆M3包膜的店家强调这辆M3目前尚待大马警队评估,而且有关M3是由BMW Malaysia赞助提供,仅用于电影拍摄用途。

     



  • Michelin Uptis 轮胎确认2024年上市, 无需担心刺钉漏风

    作为车主,其中一个最头痛的就是轮胎刺钉导致漏风,而且也必须定时前往油站检查胎压(除非车子有胎压侦测器),但这项烦恼或许很快就会成为历史,法国轮胎品牌Michelin日前在德国的慕尼黑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上展出了该公司最新的轮胎产品,号称无需检查风压,也无需担心轮胎刺钉! 是的,它就是Michelin在2019年公开发布的新概念轮胎Uptis,不过这次它已经从概念轮胎变成可以公开展示和示范的产品,这次Michelin把一组Uptis轮胎装在一辆MINI纯电动EV上公开向现场观众示范这款轮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Michelin集团技术与科学通讯部总监Cyrille Roget甚至还在现场对媒体表示,坐在车内的乘客在体验过这款新型轮胎后表示赞赏,甚至表示它和传统轮胎开起来没什么差异。 根据Michelin的介绍,这款轮胎的胎壁内采用的是崭新的高韧性玻璃纤维取代原本的空气,因此就算轮子在行驶途中不慎插入尖锐物体也不会导致轮胎漏风,因为根本没有风可以漏,而这种高韧性的玻璃纤维在使用上与传统塑胶的特性极像,两者都拥有很好的伸缩性和吸震性。 Michelin,UPTIS系列的好处除了可让车主免于担心轮胎中钉漏风的烦恼外,也免去需定时检查胎压的习惯,让拥车体验变得更加简单。除了这些之外,米其林也表示现时每年平均有两亿条轮胎因为漏风损坏而必须被弃用,相当于巴黎埃菲尔铁塔重量的200倍,因此这款轮胎若被大量应用的话,橡胶废料和浪费轮胎的问题可获得很大程度的解决。 Michelin预计这款新的轮胎将会在2024年正式推出市场销售,而该公司早前也已经设定目标要在2050年成为一家高度环保的轮胎制造商,旗下所有轮胎都使用可再生循环的材质生产,而目前Michelin的轮胎号称使用了30%的可再生循环材质制造。

     



  • Daihatsu Rocky e:Smart Hybrid 日本首发前在吉隆坡路测被拍, 意味着 Perodua Ativa Hybrid 油电版本地有戏了?

    就在日本的Daihatsu母厂不久前才不小心走漏消息,让大家提前知道油电版的Rocky Hybrid将在11月于日本首发后,如今我国也出现了这款小型油电SUV的消息。是的,在日本还未发表Rocky e:Smart Hybrid之际,这款油电SUV已经现身在我国进行路测。 根据网友Alex Tung在FB群组Perodua Ativa中文交流区 (D55L)分享的照片显示,Daihatsu Rocky Hybrid日前出现在吉隆坡Bukit Bintang的道路上,而且前后厂徽也都贴上了黑色胶纸。 为什么我们会确定它就是Daihatsu Rocky Hybrid?因为它的前水箱护罩里面的护网设计采用蜂巢状设计,这点与Daihatsu日本母厂早前网上曝光的照片不谋而合,而这样的设计也不曾出现过在现有的纯汽油引擎版的Daihatsu Rocky/Perodua Ativa身上。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我们放大照片查看这辆Rocky Hybrid的车牌后,发现这个蓝色的商用车牌其实就是属于Perodua,因为这组车牌之前也出现过在本地路测的Daihatsu Move和Tanto身上,而这些Daihatsu车款都是Perodua利用在本地进行路测的产品,为了符合法规而暂时挂上蓝色的商用车牌。 所以整件事情其实就不难猜测了,虽然日本市场至今也还没有发表油电版的Rocky Hybrid,但可以确定的是身为Daihatsu的合作伙伴兼子品牌,Perodua基本确认也会在本地引入油电版的Ativa Hybrid。 根据外界目前已经掌握到的初步资料,油电版的Rocky e:Smart Hybrid将会采用一具代号WA-VE的1.2L三缸自然进气引擎,搭配一组电动马达组成油电系统,这具油电系统据称是有Daihatsu自家开发而并非来自其母公司Toyota,而且还会搭配整合油门和煞车功能的Smart Pedal(S-PDL)系统,这套系统让驾驶者在踩下踏板时即可加速,逐步松开踏板即减速,完全松开踏板即可煞停。

     



  • Michelin LTX Trail 轮胎本地上市, 适用于皮卡与越野SUV

    法国轮胎品牌Michelin日前在本地推出了旗下最新的多用途越野轮胎LTX Trail,这款轮胎适用于4×4的皮卡或越野SUV上,其中80%适合一般道路使用,20%则使用越野用途。 这款Michelin LTX Trail目前在本地提供的尺寸一共有9种,介于15到18寸之间,最小的尺寸为225/70R15 104 T XL,而最大的尺寸则是285/60R18 116T。 Michelin指出,他们在泰国市场与竞争对手使用在Toyota Hilux Vigo的265/65R17轮胎对比后,发现LTX Trail的轮胎使用寿命比竞品多出41%,而这主要归功于LTX Trail采用的RallyForce 2复合材质配方,而且新设计的胎花也保证了LTX Trail在越野时的抓地力。 而在湿地煞车表现上,LTX Trail在经过与竞品的比对后取得比对手更短的煞车距离成绩,LTX Trail在胎花深度还有2mm的情况下煞车距离依然比竞品短了4.6米,而新轮胎状况下的煞车距离则比竞品短了3.1米。而在干地煞车部分则是比竞品短了3.8米。 此外,Michelin也号称这款轮胎在一般道路行驶时拥有比竞品更低的轮胎滚动噪音,整体宁静度提升了19.8%,这主要归功于轮胎采用了Duo-Harmony静音胎花设计,让轮胎滚动时能够有效把产生的噪音透过胎花分布并褪去。这款Michelin LTX Trail轮胎目前已在全国所有的Michelin轮胎代理商公开销售。

     



  • 每周油价: RON 97 汽油再次涨价1仙, RON 95 与柴油不变

    政府如期在今天公布了未来一周的本地油价走向,和之前多周的做法一样,这次有改动的也仅是RON 97汽油而已,RON 95汽油以及柴油依然维持在政府设立的顶价上,并没有波动。 RON 97汽油这次涨价1仙,从原本的每公升RM2.76涨价为RM2.77,而RON 95汽油则维持每公升RM2.05;至于B10生物柴油则维持每公升RM2.15,而B7生物柴油则是维持在每公升RM2.25。 以上提到的新价格将从明日(7日,周四)凌晨12时开始生效,直至下周三(10月13日)午夜11时59分为止。 2021年10月7日至10月13日的汽油和柴油售价: RON 95汽油: RM 2.05/L RON 97汽油: RM 2.77/L EURO 5 B10生物柴油:RM 2.15/L EURO 5 B7生物柴油:RM 2.25/L

     



  • 全新 U06 BMW 2系列 Active Tourer 首发, 空间更大更先进

    BMW目前的2系列产品布局比较让人眼花缭乱,除了早前大家都知道用来与Mercedes-Benz CLA系列同台叫阵的2系列Gran Coupe外,其实原本定为五门、介于掀背车和小型MPV之间的传统2系列Active Tourer也还是有获得保留。 这次BMW的德国原厂就推出了新一代代号U06的2系列Active Tourer,与2系列Gran Coupe不一样的是,它完全是用来取代上一代代号F45的2系列Active Tourer,锁定的竞争对手为Mercedes-Benz的B-Class,因此它还是一款定位五门、介于掀背和小型MPV之间的豪华车。 新的2系列Active Tourer(简称AT)的车身长度为4,386mm、车宽1,824mm、车高1,576mm,因此无论是长宽高的部分都比上一代有所放大,但轴距则维持在2,670mm的水准,因此它在乘坐空间的宽度和头部空间方面都比上一代优秀。 这次的2系列AT采用了BMW家族最新的家族脸设计,车头部分与早前发表的2系列Gran Coupe(简称GC)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包括重新设计的LED头灯组、尺寸放大的双肾型水箱护罩,以及重新设计的LED日行灯等等。 这次的2系列AT一样有普通版本的Luxury Line和强调运动感的M Sport版本,因此一样有不同的保险杆、轮圈和内装如方向盘等细节部分的差异,原厂号称它的风阻系数如今只有0.26cd,有助于提升它的油耗表现,而且新车也是用更多的轻量化铝材质打造,有助于减轻车重。 轮圈部份,这次的2系列AT在轮圈选择方面从16到19寸都有,而内装则采用了两具微曲面屏幕,其中10.25寸的是驾驶者前方的电子数位化仪表版,中间的则是10.7寸的荧幕主机,这个荧幕主机当然也只远了无线的Apple CarPlay、触控荧幕和声控功能,并且采用最新的BMW OS 8操作系统。 另外,这具10.7寸的荧幕主机这次也把冷气操作界面整合了进去,2系列AT标配的冷气系统为双区恒温冷气+后座冷气出风口,而且前座两张座椅中间的中央鞍座也采用了悬浮市设计,上面整合了最新设计的操作面板和线传控制的电子排档杆,前方则一样有Qi手机无线充电面板。 至于后座部分,由于它是一款五人座的小型MPV,因此它的后座空间是相当宽裕和实用的,它的后座椅背可以作40:20:40方式倾倒,而且椅垫还可以向前滑动13cm的距离,原厂公布它的行李箱容量在后排座椅归位的情况下可达470公升,倾倒后可达1,455公升。 其它配备部份好包括了彩色的抬头显示器、多种颜色选择的车内气氛灯、5G联网主机、12具喇叭组成的Harman/Kardon音响系统、全景式玻璃天窗等,当然M Sport版本也会换上造型较为运动化的三幅式方向盘。 新的2系列AT一样还是有保留了传统汽油和柴油引擎选项,而且迟些时候还会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版本,在汽油部分有220i、223i可选,其中220i搭载的是1.5L的三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最大马力156匹,最大扭力240Nm,0-100km/h加速成绩8.1秒,极速221km/h。 而223i则是搭载一具2.0L的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最大马力204匹,最大扭力320Nm,0-100km/h加速7秒,极速可达241km/h。220i和223i也整合了48V轻油电辅助系统,这套系统可在车子起步时额外提供多19匹马力的动力辅助,并且在停车熄火功能启动后持续向冷气和音响系统提供电力。 当然除了220i和223i以外,BMW还是有为2系列AT提供一个更入门的218i版本,它搭载的引擎和220i一样时1.5L引擎,但少了48V轻油电系统,最大马力136匹,最大扭力230Nm,0-100km/h加速成绩9秒,极速214km/h。此外这次的2系列和1系列一样都是改为以前驱为主。 而在PHEV版本方面,BMW表示2系列AT的电动马达将会负责驱动后轮,形成电子四驱系统,这具马达搭配的电池组将会从上一代的8.8kWh提升为14.9kWh,而且充电功率也会提升到7.4kW,让它的充电时间从3.2小时缩短为2.5小时,纯电续航里程也进步到80公里。 U06 BMW 230e xDrive M Sport Active Tourer […]

     



  • 首相署部长:政府将确保原油价格上涨不会造成人民负担

    根据本地新闻媒体报道,首相署部长(经济事务)慕斯达法表示,尽管国际原油价格已涨破每桶80美元(约334令吉),但政府将确保我国人民的生活开销不受此事影响。 他指出,首相署经济策划单位、能源和天然资源部及一些利益相关者目前正草拟国家能源政策(2021-2040),以确保国家能源安全,这项政策的目的是提高经济复苏力与能源供应安全,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并确保环境的可续性。 “我国并没有面对像欧洲、中国和印度一样的能源危机问题。这些危机是因为冬季来临前天然气需求的增加,以及天然气和煤炭价格的飙升。举例来说,煤炭价格在2021年初约为每吨80美元,本月已达到每吨约200美元。” 慕斯达法是在昨天,于国会下议院回答升旗山区国会议员黄汉伟的提问时,发表上述谈话。他还说,考虑到国内消费者的利益,政府正在不断研究合理化石油补贴的问题,并将采取适当行动以减轻人民的生活负担。 “为了达到补贴合理化,我们将把相关建议提呈给财政部。国家能源政策也是如此,政府已研究了这项政策近两年时间,有几个较严重的问题需要决定。我们将安排一次与在野党的会议。” 另外,慕斯达法也透露,当前马来西亚的能源供应来自天然气(41%)、原油(25.8%)、煤炭(22.3%)和水力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