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743)

  • Subaru XV GT Edition 正式于本地上市,售价RM130,788

    在今年的曼谷国际车展上,Subaru展出了一款特别版的XV,新车被命名为XV GT Edition。如今,这款特别版的C-Segment跨界SUV终于来到了马来西亚,其在本地的售价为RM130,788(上路价不包括保险)。 新的XV GT Edition是基于XV顶级版本2.0i-P打造而来,其主要在外观和内装进行视觉升级,其中外观上包含前后保险杆与侧裙的重新修饰,就连水箱护罩与轮圈也具备抢眼的独特性。 其所搭配的是一个17寸的双色轮圈,并匹配尺寸为225/55的Continental UltraContact UC6 SUV专用轮胎。当然,作为特别版车型,它的尾厢门上自然也嵌上了‘GT Edition’的铭牌以表证身份。 内装部分,新车与普通版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唯一不同的是它换上了全新的皮革包裹运动型座椅,在泡绵,皮革质料皆有出色的表现,从而提升了XV GT Edition的车内质感以及乘坐感受。 另外一个亮点,新车还追加了一套车侧即时影像辅助显示,在倒车之时,中控萤幕将切割为左右两侧后方画面,透过左右方向灯拨动,可以改变车身左右边摄影机照射角度范围,进而提升视野表现与确保四周安全。 安全配备方面,国外看到的Eye Sight高科技安全配套暂时还未来马,因此XV GT Edition自然与其他目前在本地销售的XV一样,只搭配7气囊、车身动态稳定系统(ESC)和三合一煞车系统(ABS+EBD+BA)。 动力规格部分,XV GT Edition与普通版一样,搭载了一具2.0升的水平对卧自然进气引擎,其拥有缸内直喷技术,输出功率为最大154 hp马力,以及196 Nm的峰值扭矩。 传动系统方面,与之匹配的也依然是Lineartronic CVT变速箱,而且它还搭载了Subaru自家的Symmetrical全时四轮驱动(AWD)系统。

     



  • 交通部放宽条件,电召车车辆可继续保留为私家车组别

    早前,交通部宣布电召车司机必须到陆路交通局(JPJ)处理手续,将自己用来从事电召车载客的车辆从私家车组别更换为私人电召车组别,以作为合法电召车司机的条件之一,但这项政策却招致不少电召车司机的投诉和批评。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日前《光华日报》报道,交通部长陆兆福表示,政府决定放宽条件,允许电召车司机无需更改其用来载客的轿车至私人电召车组别。 他说,在接获许多电召车司机投诉后,交通部及JPJ周二进行了讨论,并做出了上述决定。“我已经和JPJ讨论过,我们同意放宽条件。这意味着他们(电召车司机)无须更换车辆组别,可以继续维持私家车组别。” 不过,陆兆福也不忘提醒电召车司机必须持有公共服务交通执照、乘客保险、电召车帖子及陆路公共交通机构发出的电召车汽车准证才可算是合法的电召车司机。

     



  • 小知识:解开你对汽车隔热膜的迷思,透光越低隔热越好?

    交通部昨天修改了本地汽车墨镜与隔热膜的透光度(VLT)标准,从原本前挡风玻璃70%、前座车窗(50%)、后座车窗和后挡风玻璃30%的标准,修改为不再限制后座车窗和后挡风玻璃的透光度,意味着就算你想把后座车窗贴成全黑也没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完全没有任何条件,交通部也强调想把后座窗口和玻璃贴成全黑的车子必须装有左右后视镜,而且必须是私人用途的私家车或Grab,而非商业用途注册的货车、皮卡(Pick-up)或德士。而如果你想在前座也贴上全黑或低于透光度标准的隔热膜的话,是需要另外申请的。 当然,基本上每一辆汽车都肯定会装有左右后视镜,而如果没有左右后视镜的话其实原本就会被警方或陆路交通局(JPJ)取缔的,因为法令早已明确规定每一辆合法上路的汽车都必须要有左右后视镜,所以交通部的这项规定似乎显得有些画蛇添足。 修改前的汽车隔热膜透光度标准 但这不是我们这次文章的重点,既然交通部放宽条例让大众可以在车后座使用全黑的隔热膜或墨镜,那我们就要针对“透光度”和“隔热度”这两大字眼为大家破解一个迷思,因为小编发现本地很多人一直误以为透光度低就代表隔热程度一定很好,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概念。 大家都知道平行进口车商(Parallel Importer)从日本进口的复新(Recond)车如Toyota Alphard、Vellfire、Estima、Wish和Harrier等都原装标配透光度很低的墨镜,但是否代表这些原装透光度很低的墨镜就有很好的隔热度(TSER)呢? 首先我们解释一些隔热膜产品上常会看到的一些字眼,分别是透光度(VLT)、防紫外线系数(UVR)、防红外线系数(IRR)和整体隔热度(TSER),VLT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透光度,通常VLT系数越高代表隔热膜的透光度越高,从车外看进车内的视野也越好,但相对的私密度也较低。 修改后的汽车隔热膜透光度标准(5月8日生效) 而UVR又是什么?UVR的全名是Ultra Violet Rejection,顾名思义就是防紫外线的意思,紫外线和红外线的不同在于紫外线会对皮肤构成直接伤害,长期暴晒在太阳底下导致皮肤干燥龟裂甚至是红肿,就是因为紫外线惹的祸。 而IRR呢?IRR的全名是防红外线,顾名思义就是隔绝红外线的系数和效果,系数越高自然隔绝效果也越高,而隔绝红外线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隔绝掉阳光到达我们人体皮肤上所能感受到的热能,许多隔热膜专卖店都以IRR来作为隔热膜品质标准的衡量点,这种做法可说正确但也可说有欠客观,待会儿我们再为大家深入解释。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隔热膜的UVR都有99%,而一些新车原装标配的车窗玻璃也已自带90%以上的UVR功能,可以说只要品质不是太差的隔热膜基本上都会有99%的UVR,这主要是为了防止车内的司机和乘客长期在白天驾驶被太阳晒伤皮肤。 至于IRR则要看隔热膜的价钱,所谓一分钱一分货,IRR越高的隔热膜通常价格都会更高,根据小编所观察,一般上IRR在80%以上的名牌隔热膜价格都不会低于2,500令吉。 所以大家看到了吗?VLT、UVR和IRR其实是几种针对不同东西而制定出来的指标标准,VLT指的是透光度,而最直接影响隔热程度的则是IRR。小编看过不少透光度极低的隔热膜,在装上去后隔热效果却不是很理想,这是因为隔热膜的VLT虽然很低,但防红外线的效果却也很低。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其实目前市面上的隔热膜品种和类型可说是林林种种,有些透光度很低的隔热膜可以拥有很好的隔热度,但也有些透光度的隔热膜可以有很差的隔热度,这主要取决于厂商生产的过程以及采用的隔热膜原料,还有就是价格,所以不能以偏概全的认为透光度低就等于隔热效果好。 说到最后,那TSER又是什么呢?TSER的全名为Total Solar Energy Rejection,它是一个综合计算VLT、UVR和IRR之后得出的一个指标,拥有自己的一套计算方程式,主要是让消费者辨别有关隔热膜在综合透光度、防紫外线和防红外线上的各方位综合性能。 所以某些商家单靠IRR指数来衡量隔热膜的品质好坏其实并不绝对可靠,因为很多时候隔热膜的品质并不只单纯取决于隔热程度,还得看它的透光度是否符合交通部定下的标准、防紫外线效率是否良好、是否比较容易晒伤皮肤等因素。 所以综合而言TSER比单纯只强调隔热效能的IRR会来得比较全面和客观,但既然市面上有许多隔热膜的UVR都在99%以上,而你又不在乎透光度的话,单看IRR来评定一张隔热膜的好坏其实也并不能说是错。 但小编也要提醒大家一件事,那就是市面上的产品种类繁多、品质参差不齐,政府又没立法严加规管,有些产品虽然注明了VLT、IRR和UVR指数,但在大部分消费者都没有专业测量仪器的情况下,难保有部份产品或商家是挂羊头卖狗肉,同时也有些价位低的隔热膜虽然在安装初期隔热效果很好,但在两三年后便因为长期暴晒导致隔热膜内的成份变质,不止隔热效果会越来越差,透光度也会随着改变,这是消费者需要留意的一点。 总结来说,我们不能单单的认为透光度低(意思很暗)的隔热膜或墨镜就一定会有很好的隔热效果,要知道隔热效果好不好,主要还得看它的IRR或TSER系数。所以交通部在修改透光度标准后,各位还要不要特地花钱去加装透光度更低的隔热膜,就看大家要的是私密度还是隔热度啦!不过也要提醒大家,透光度太低的隔热膜在晚上驾驶或许会为司机带来一定的视线困扰,所以大家还是谨慎考量的好。

     



  • 专访 Proton 首席设计师:本地组装版的 Proton X70 由大马团队主导操刀,将会追加一些现款版本上没有的新特点!

    在上个月的大马汽车展上,我们逮到了机会与Proton的首席设计师Azlan Othman就小改款的Iriz和Persona进行了访谈[点击这里查看新闻背景],当然在谈话的过程中,我们也聊到了即将在本地组装(CKD)及贩售的Proton X70。 兴许,有部分想入手Proton X70的消费者还在观望,想等到CKD版本推出后才决定是否出手。如果你是这一类的消费者,那么这一次的消息对你来说可能非常重要!因为Azlan Othman透露,CKD后的X70将会有一些在现款整装进口(CBU)版本上所没有的“特点”。 他并没有言明这些特点是什么,不过却玩味的表示CKD版的X70将会有一些“惊喜”。不过,他还说,CKD后的X70依然会保留一些现款版本上的配备,比如说套件等等;根据早前的消息,CKD版的X70预计将会在今年杪推出。 “在开发CKD版X70的过程中,绝大多部分都是在大马完成的,因为早前我们已经在CBU版上付出了很长时间的努力。凭借我们与上海团队(吉利设计团队)的知识和联系,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继续推动CKD版。”Azlan Othman这么表示。 他续说,吉利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伙伴,自Proton与吉利“联姻”后,后者便把Proton带入了一个大家庭,并且变得更加开放。“我们已经被吉利家族所接受,因此从设计角度来看,沟通变得更加容易,这使得Proton和吉利之间的设计工作更加方便,我们甚至还被邀请共同设计吉利的产品。” Azlan Othman还表示,更重要的是Proton与吉利正积极就未来的计划和产品协商。 “现在是Proton的‘最佳时机’,当然我们将来会提出很多事情。” 尽管还有其他吉利设计工作室的介入(吉利目前共有五个设计工作室遍布在全球各地),但Azlan Othman表示,Proton依然会继续保持自己独特的身份。 “我们希望保持现在携手发展的关系,Peter Horbury(吉利设计总监)说他希望Proton保留自己独特的身份,我们将坚持这一点。我们将协同工作以确保在设计方面没有重叠。”Azlan Othman补充道。 另一方面,回到CKD版X70的问题上,目前虽然还无法知晓究竟CKD后的X70会有多少样变化,但Proton的母企DRB-Hicom总经理Datuk Syed Faisal Akbar则透露,X70现有的GKUI信息娱乐系统将针对本地用户进行更新和修正。

     



  • 减轻开发成本,Proton Persona 与 Iriz 共用更多零组件

    Proton不久前发布了小改款的Persona和Iriz,这两款基于同一个底盘开发而成的兄弟车款,虽然一个是传统的四门房车Sedan,另一个是五门掀背Hatchback,但两款车基本上共用了大部分的零组件。 除了引擎和变速箱共用(1.6L Campro VVT引擎和CVT变速箱)之外,这次小改之后的Persona和Iriz在车身部件上也有更多的零组件是共用的,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同样的头灯组,小改之前的Iriz标配透视镜(Projector)的头灯,但小改之后被取消了,改用和Persona一样的灯罩式(Reflector)设计。 或许拔掉原本的透视镜会引起一些Iriz潜在买家的不满,但原厂却也给出了他们的一套说法,根据Proton的首席设计师Azlan Othman的解释,原厂之所以决定牺牲掉原本Iriz的透视镜头灯,是为了让Iriz和Persona共享更多的模组化零件,以达到减少开发成本的效果。 他说,Proton目前处于重新出发的阶段,减少非必要的开发和生产成本显得非常重要,而原厂在减少开发成本之后,消费者也能在不影响新车品质的情况下,以更低廉的价格买到他们心仪的车款,而这次小改款Iriz的入门价格低于3.7万令吉,比小改款之前更加便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针对坊间有些人批评Iriz没有跟随竞争对手Perodua Myvi搭载LED头灯组的步伐,Azlan表示Proton更加看重的是实用性和价格亲民的东西,卤素灯泡的头灯组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问题,因此原厂为了顾及新车的开发与生产成本,而决定采用成本更低廉的卤素灯泡头灯组。 确实,小改款Iriz最入门的1.3手排版本的售价是3.67万令吉,而Myvi最入门手排版本的售价则是4.18万令吉。根据Azlan的说法,这是一个鱼与熊掌难以兼得的局面,Proton选择在新车价格上保持更好的竞争力而不影响整体的新车品质。 2019 Proton Iriz Premium 1.6 2019 Proton Persona 1.6L Premium

     



  • 车窗墨镜透光度新条例今天开跑,警方提出反对意见

    交通部昨天宣布修改本地汽车墨镜透光度的条例,让国内私家车车主可以把后座车窗和后挡风玻璃完全贴黑,这项措施无疑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消息,但警方却持相反意见,认为这将让警方的路障执法工作变得更加艰难。 本地马来报章Harian Metro引述全国交警执法组主任Azisman的谈话指出,交通部在修改汽车墨镜透光度的条例之前,并未事先征询过警方的意见,而交通部事先没征询警方意见就修改条例的举动也让他觉得失望。 他说,如今交通部允许一般私家车把后座车窗和后挡风玻璃的透光度降至0%,这会让许多设路障检查可疑车辆的警员难以执法,因为警员无法从车外清楚看见车后座的的乘客是否为可疑人士、是否有系上安全带,以及看见车后座是否载有违禁品。 不过警队针对这项课题明显也出现两种不一样的意见,根据英文媒体The Star引述Azisman的下属,吉隆坡交警执法组主任Zulkefly的谈话指出,交通部的新条例有助于减少汽车窃案的发生。 “交通部的新条例允许车主把后座车窗贴成不透光的全黑,这让小偷难以看到车内后座是否有什么值钱的物品,因此将有助于减少破镜偷窃的罪案发生,只要前座车窗和前挡风玻璃的透光度还不算太黑,都不会对警方的执法工作带来太大问题。”

     



  • Google 更新 Android Auto 系统,追加新功能和主题介面

    日前,Google在其年度开发者大会I/O 2019上公布将更新Android Auto系统,新的系统将会有一些改进,并且迎来新的主题介面。 Google宣称,新系统的黑色主题介面、字体以及色彩强化旨在让驾驶者更容易,及快速的看到汽车中央屏幕上的内容。此外,新版Android Auto还改进了通知功能,如今驾驶者可以更容易地选择查看、收听和回复信息和电话。 当驾驶者启动汽车时,Android Auto系统会继续播放媒体文件,并显示驾驶者所选用的导航应用。如果车主需要导航到新地点,只需点击建议位置或者说“Hey Google”即可。同时,新的导航栏会分路段显示行驶方向,并可让车主控制各类应用程序。 值得一提的是,Google工程师还对新版Android Auto进行了调整,使其适合各种尺寸的屏幕。如今,Android Auto实现了车载显示面积的最大化,以显示更多信息,比如下一个转弯方向、回放控制和正在进行的呼叫。 Android Auto始于2015年,它并不是直接的操作系统,而是一个基于操作系统的辅助接口或HMI层;而在同一年,Google的竞争对手Apple也推出了自家的车载平台Apple CarPlay。 根据Google表示,自Android Auto系统推出以来,已经扩展应用于50个不同汽车品牌的500多款车型中,但遗憾的是大马目前还不支援,除非通过其他管道。

     



  • 新车试驾: Nissan X-Trail T32 小改款, 4年后还跟得上吗?

    第三代的Nissan X-Trail自2015年就在本地上市,产品代号为T32,当时因为这款SUV完全摆脱了第一和第二代四四方方且过于强调越野功能的设计,外型上变得更现代化而且悬吊也更偏向都会行驶强调的舒适性,再加上它主打的空间卖点,因此在推出不久后就卖的满堂红,还曾一度取代对手Honda CR-V坐上本地C-Segment SUV的销量冠军宝座。 不过随着它的同级对手们纷纷推出大改款的车型,无论在外型、功能、配备和引擎配置上都更新换代之后,X-Trail的战力就开始呈直线下滑之势,过去两年也已较少看到新挂牌上路的X-Trail,皆因消费者在比较过之后,都纷纷转投新一代CR-V或Mazda CX-5的怀抱。 所以小改款的意义就显得相当重要,时隔4年之后,陈唱汽车就为本地消费者带来了小改款的X-Trail,或许有人会说4年才进行一次小改款会不会太迟了点?Well,有时小改款或大改款其实并不是最重要,买车是买一辆完整的车,而非只是买它的引擎、变速箱或底盘,所以要衡量一款车是否还值得你去考虑,应该看完它各方面的综合表现才下定论。 这一次我们连续两个星期试驾了小改款X-Trail的每一个等级,从最入门的2.0L 2WD到最高规格的2.0L Hybrid都有,而且之后还参加了总代理主办的媒体试驾活动,我们会根据自己的感觉告诉大家,小改款X-Trail是否还值得成为你考虑名单内的其中一款SUV,我们也会拿之前曾经试驾过的CR-V和CX-5来和它作一个比较。 为什么会是CR-V和CX-5?很简单,因为它们价格相近、因为它们都是日系品牌、因为它们都是本地最热门而且也是最多人询问的SUV、因为它们都是C-Segment属于同一个级距。至于其它欧系或韩系品牌的同级SUV,由于文章篇幅有限所以我们也唯有割爱某些车款了。 点击这里翻阅之前Honda CR-V 1.5 TC-P的试驾心得文章 / 点击这里翻阅之前Mazda CX-5的试驾心得文章 在开始之前,我们还是先为大家复习一下小改款X-Trail在本地的规格等级,有别于之前只有2.0和2.5两个等级,这次小改之后的X-Trail在2.0L的版本上增加了一个2.0L Mid的高阶版本选择,而且也新增了油电混合动力(Hybrid)的版本。 价格方面,四个等级的官方售价分别是RM133,888(2.0 2WD)、RM145,888(2.0 Mid)、RM153,888(2.5 4WD)和RM159,888(2.0 Hybrid),以上价格都是西马半岛的价格,而且还未包括保险和路税。至于东马地区的价格,请有兴趣的网友们自行到Nissan Malaysia的官网查询吧。 由于这次只是小改款,因此在外型上当然没什么很大的惊喜,Nissan只是为它的车头换上了家族式的V-Motion水箱护罩设计,并把前保险杆的雾灯座设计做了改变,车侧的轮圈依然还是17寸但设计变得不一样,除了最入门的2.0L 2WD外,其余都是采用熏黑式的轮圈。 车尾部份改变也不大,主要是尾灯组加入了一些LED灯管而且排列方式不一样,下方后保险杆多了一些雾银色的饰板用来提升它的质感,车顶原本很长的收音机天线换成了鲨鱼鳍设计,其余的部份包括车侧腰线、门把、后视镜和轮拱的设计都基本一致。 头灯组是一个重点,最入门的2.0L 2WD依然还是没有透视镜(Projector),依然还是传统灯罩式并且只有卤素灯泡,其它等级统一都是透视镜+LED的配置,但它的透视镜从原本的单颗变成了两颗,360全景摄影系统依然是全车系标配,车尾除了最入门的2.0 2WD外全车系都有踢脚式感应的电动尾门。 坐进车内,它的仪表板中间换上了一个新的彩色资讯幕,这次的资讯幕的解析度比小改款之前的更好,看起来也更有质感,方向盘也换了一个和大改款Serena一样的三幅式皮革方向盘。 中间的荧幕主机也做了改变,除了荧幕变得更大之外,这次也加入了Apple CarPlay和Android […]

     



  • 图集:Range Rover Velar P380 R-Dynamic,售RM723K

    去年四月,Jaguar Land Rover Malaysia在本地推出了一款定位介于Evoque和Discovery之间的中型SUV,那就是Range Rover Velar;本地的Velar共有三种等级可选,包括标准版(P250)、R-Dynamic版(P250),以及更高阶的R-Dynamic版(P380),只不过因为一些原因,顶级的P380 R-Dynamic拖到去年11月才正式上市[点击这里查看新闻背景]。 如今我们向原厂借来了新车,故在此为大家奉上一批完整的实车图集;新的Velar P380 R-Dynamic在本地的售价为RM722,878,此价格并未包括保险与注册费,新车一样享有原厂提供的5年保固、5年免费保养配套,以及3年的道路紧急援助服务。 Velar P380 R-Dynamic搭载的是一具排气量3.0升的V6机械增压汽油引擎,最大马力380PS,最大扭力达到450Nm,变速箱是一具八速自排(8AT),采用全时四轮驱动系统,0-100km/h加速只需5.7秒,极速可达250km/h。 Velar号称是Land Rover品牌史上风阻系数表现最好的车款,只有0.32cd,同时它也大量采用了轻量化材质来打造它的底盘和车身,其中大部分都是强化铝,比例高达81%。在悬吊部份,Velar采用前双A臂、后多连杆的配置。 而本文图中这款顶级的P380 R-Dynamic版还配有电子空气悬吊系统,其调整范围达到50mm,而且车子会在时速达到105km/h之后自动把悬吊降低10mm高度,让车子拥有更好的风阻系数,而且操控表现也会较好。 车身尺寸方面,它的轴距长度为2,874mm,而弟弟Evoque的轴距是2,660mm、大哥Discovery Sport的轴距则是2,923mm,所以在空间表现上Velar绝对优于Evoque,但比大哥Discovery Sport是肯定较为逊色。 外观上,新的Velar继承了一贯的家族设计语汇,车头倒梯形的水箱护罩由波浪型的横栅装饰,并在前保杆两侧加入夸张的空力套件,形塑霸气的车头造型。此外,它也采用了全新开发的隐藏式设计车门手把,同时配备照射范围可达550公尺的全新矩阵式Matrix LED头灯照明系统。 内装部分,新车采用了顶级奢华的材质精心雕琢,并搭载Touch Pro Duo资讯娱乐系统(双10寸触控屏幕),期望以简洁优雅的设计轮廓与直觉化的操作介面提升车室氛围。而除了在中控台采用双萤幕配置之外,亦导入12.3寸的LED数位化仪表盘。同时,它也配备了17具的Meridian高级音响系统。 此外,新车采用了由欧洲著名的纺织品制造商Kvadrat所提供的羊毛混纺面料来包裹座椅,当然更优质的面料只会搭配在顶级的R-Dynamic版上。除此之外,顶级的R-Dynamic版与标准版不同的是,它增加了HUD抬头显示器、全景式天窗(标准版天窗非全景式)、R-Dynamic外观套件,包括车尾镀铬双排气管,以及21寸轮圈(标准版搭配20寸轮圈)等。 在安全配备方面,新车和今年4月发布的另外两个等级雷同,包括了6具气囊、车身动态稳定系统、循迹防滑系统、弯道煞车辅助系统、三合一煞车系统(ABS+EBD+BA)和儿童安全座椅固定扣(ISOFIX),但它还额外加装了自动煞车辅助系统、前方碰撞预警系统和主动式跟车系统。 Range Rover Velar P380 R-Dynamic

     



  • 交通部修改汽车墨镜条例,明日起后镜透光度可低于30%

    交通部今天对外发布文告,宣布修改我国现有的汽车墨镜透光度条例,如今后门车窗和后挡风玻璃的透光度可低于30%,但前门车窗和前挡风玻璃的透光度标准维持不变,分别是50%(前门车窗)和70%(前挡风玻璃)。 换句话说,前挡风玻璃和前面两道车门车窗的透光度维持不变,但后车门车窗和后挡风玻璃则不再限制其透光度,所以如果你购买的是平行进口(Parallel Import)或者是从日本进口的复新(Recond)Toyota Alphard、Vellfire、Estima、Harrier或Wish的话,你无需再担心后车窗的原装墨镜会被执法单位开罚单了! 不过这也并非全无任何条件,交通部指出,要把后车镜贴成全黑就必须确保车子装有左右后视镜(没后视镜的本来就已经会被取缔吧?),而且只能是普通个人用途的私家车。商业用途的货车和德士必须跟随原本的条例,即前挡风玻璃70%、前座车窗50%、后座车窗和后挡风玻璃30%。 交通部指出,这项新的透光度标准将会从明日(5月8日)正式开始生效,交通部这次修改汽车墨镜透光度条例是为了符合汽车发展的时宜。另外,如果你想要把前面车窗和后挡风玻璃贴得全黑或透光度低于30和70%透光度的话,就必须先提出申请,申请手法分成两类,分别是基于安全理由和健康理由。 根据交通部的说法,基于安全理由提出申请的车主必须先缴付50令吉的申请费,批准后必须额外再缴付5,000令吉的费用,但每项批准的有效期只限2年,2年到期后车主必须再次申请并再次缴付相同的费用。而基于健康理由提出申请的车主则无需缴付任何费用,但必须出示政府医院医生开出的证明信函。 另外,如果你是Grab的网络召车服务司机的话,交通部已经声明Grab虽然被用作商业用途,但它实际上还是属于私家车,因此一样可以在无需申请的情况下把后车镜贴成全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