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September 2019 / 0 comments
继上周涨价14仙之后,RON 97汽油接下来一周再度涨价,而且这次的涨价幅度同样是不小,达到了每公升涨价12仙,从原本的RM 2.67价格涨价到RM 2.79。 在一般的RON 95汽油部份,它的价格依然维持在每公升RM 2.08的顶价,一般的EURO 2M柴油也继续维持在每公升RM 2.18的价格,等级较高的EURO 5柴油则是每公升RM 2.28。 以上的新价格将从明天(28日)凌晨12时开始生效,直至下周五(10月4日)午夜11时59分为止。 2019年9月28日至10月4日的汽油和柴油售价: RON 95汽油: RM 2.08/L RON 97汽油: RM 2.79/L EURO 2M柴油:RM 2.18/L EURO 5柴油:RM 2.28/L
27 September 2019 / 0 comments
轮胎是一个汽车的消耗品,和煞车片(Brake Pads)、引擎润滑油(Engine Oil)和润滑油滤网(Oil Filter)等物品一样会随着使用里程的增加而不断磨损,最终需要更换,在更换新轮胎时很多人除了会注重轮胎的抓地力、排水性、舒适性、耐磨性和噪音等性能因素外,另一个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就是价钱。 没错,一般上轮胎尺寸越大价格自然也越贵,对于一些经济预算只是刚刚好的车主来说,更换轮胎无疑是个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有些车主会选择更换二手轮胎,但因为二手轮胎质量没有保障的关系,所以我们一般上还是比较建议车主们尽可能选购新的轮胎。 而新的轮胎除了因为品牌和性能定位不同而导致价格不一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因素会导致轮胎的价格不一致,那就是它的制造日期和生产年份。一些网友曾经询问,某轮胎店以便宜30-40%的价格售卖某品牌的某款轮胎,但其生产年份是在两三年前,以这样便宜的价格是否值得入手呢? 其实很多人的疑虑就是轮胎在出厂之后被存放了两年、三年或以上,虽然没被使用过但毕竟轮胎主要由橡胶制成,放了这么久担心里面的橡胶成份出现变化,胎壁可能出现龟裂导致无法安全使用,这次的文章我们就来告诉大家放了两三年或以上的新轮胎是否还能安全使用,以及是否值得购买。 在开始之前,我们必须先教导大家如何辨别轮胎的制造日期和年份。根据规定,凡是透过官方渠道引入并在本地销售的轮胎都必须在胎壁(Sidewall)的部份注明其生产周期和年份,所以每一条轮胎的胎壁都会有写上四个数目字,并以一个椭圆形的圈圈框起来,就譬如说3819、或0818等等,只要稍微留意寻找都可以找得到。 这四个数目字代表着什么呢?其实前面的两个数字代表了这条轮胎出厂的周期,而后面的两个数字则代表了出厂年份,譬如说3819就代表了2019年的第38周,而0818就代表了2018年的第8周。我们看回月历,2019年的第38周落在9月份的15日到21日之间,意味着这条轮胎是在这段期间生产的。 在对比了轮胎胎壁上的生产周期和年份之后,消费者就可以知道这条轮胎在被售出之前已经被商家存放了几久。基于我国一般消费者都不大愿意购买存放太久(超过2年或以上)的轮胎,而且偏向购买同年份出厂的新胎,许多轮胎店业者为了避免亏损而被逼把这些存放了“很久”的轮胎打折出售,折扣率甚至可能高达半价! 那身为消费者的我们,是否意味着可以入手这些即便宜而且又没被用过的轮胎呢?如果小编单以本身的论点和意见来告诉大家答案,许多人肯定会觉得难以信服,那我们就以轮胎业界权威人士所给予的意见来告诉大家。 根据美国橡胶生产商协会(RMA)的说法,轮胎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过期”,因为轮胎除了使用基本的橡胶作为原料之外,其实还混合了许多其它的材料包括硅(Silicon)和铁丝等,其制作过程也不像一般普通的橡胶产品那么的简单,而是有着更严格的品质检控和管理,因此其耐用度和稳定性是肯定比一般橡胶产品更可靠的,因为这关乎到道路安全以及轮胎制造商的信誉,一旦出现大规模的质量问题将会为轮胎制造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根据该协会的说法,一条轮胎的质量并不取决于生产日期,也不单纯的取决于它的原料和胎纹设计,而是需视许多的综合客观因素,包括使用者的道路环境、路面品质、气候变化、开车习惯和车子的载重量等,所以一些人说的“轮胎放了2年就不能用”的说法并不成立。 而英国橡胶生产商协会(BRMA)则提出了比较不一样的说法,该协会建议新轮胎在出厂之后,一旦被库存超过6年都不曾被使用的话就不建议购买,同时生产年份超过10年的轮胎就算有在使用也应该被淘汰,以避免橡胶老化导致危险发生。 而身为全球知名的轮胎品牌龙头Michelin则表示,轮胎并不像食物和饮料那样存在保鲜期,而轮胎的保质期也应该是从轮胎开始使用的日期算起,而非其生产日期,他们说这是因为轮胎只有被使用之后才会开始磨损。 Michelin指出,轮胎在出厂之后一直到被零售商卖给消费者的这段期间,一直都是被存放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内,就算是在运输过程中业者也会采取基本的保护措施,加上轮胎只要没被安装在汽车上,其橡胶和胎壁都无需承受车身的重量和压力,基本上而言其质量是不会退化的。而一旦轮胎已被安装在车子上,就算车子长期固定停在一个地点鲜少移动,轮胎也必须承受车子的重量,因而导致其橡胶和胎壁久而久之会出现老化现象。 为了证明这种说法,Michelin曾特意在炎热的沙地阿拉伯、拥有四季的韩国以及德国进行长期测试,以鉴定存放超过3年不曾使用的新轮胎是否还适合安装在汽车并开上马路。 根据Michelin发布的测试报告,出厂后就一直被存放在仓库内超过10年而且不曾被使用的轮胎,其整体质量其实就相当于一条出厂后即被安装上车并已被使用1年的轮胎,并没有出现过于明显的老化迹象。 另外,Michelin也特地把一批轮胎库存在沙地阿拉伯一个平均温度40摄氏度的环境内长达20年,发现在这种极端温度内存放20年的轮胎,在质量相当于已被使用长达4万公里的旧轮胎,虽然胎纹依然建在但橡胶品质已明显退化。 Michelin表示,根据他们在韩国和德国进行长期测试后得到的结论就是,就算轮胎被库存长达3年未经使用,其质量和一条全新刚出厂的轮胎对比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两者在橡胶稳定性上的差异微乎其微,对实际使用并不造成任何影响,但为了消费者的安全起见,Michelin也是同意BRMA的说法,就是一旦轮胎寿命超过10年就最好把它淘汰以免危及道路安全。 根据Michelin给出的结论,我们可以说的是,就算消费者购买一条存放了好几年且未经使用的轮胎也不会有问题,除非轮胎在存放过程中遭遇过其它外来因素的破坏,或被存放在不恰当的地方如过度潮湿、干燥或温度极端(过冷、过热或长期暴晒)的环境内。而一旦轮胎的使用寿命超过了10年,就算还有胎纹也最好把它替换。(注意,这里指的是使用寿命,意即轮胎已被使用了10年) 当然,本地一些轮胎业者早前也曾经发表过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建议购买出厂已超过半年的轮胎,因为生产日期超过6个月的轮胎在橡胶性质上相对已经比较稳定,对比“新鲜出炉”的轮胎可更放心使用,至于这种说法是否可信,我们以后若有机会会再向Michelin或其它国际著名的轮胎品牌大厂做出询问。 所以,如果你今天预算有限,想要尽量节省但又担心二手轮胎质量没保障的话,大可以花多一点时间去寻找一些已经库存了超过1年,而且价格比较便宜的新轮胎,但我们还是会建议消费者在购买这些轮胎之前先检查其胎纹深度是否和新胎一样,以及胎壁是否有出现龟裂或肿胀的迹象,只要一切正常那其实是可以放心购买的。
27 September 2019 / 0 comments
吉利缤越日前正式在菲律宾市场正式开售,这款属于B-Segment的SUV并没有以Proton名义在菲律宾开卖,而是被吉利更名为Geely Coolray在当地贩售。菲律宾和中国一样都是左驾市场,与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印尼的右驾不一样,因此菲律宾的Coolray将从中国直接进口。 菲律宾当地的Coolray和中国缤越一样采用1.5L的三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这具引擎由吉利和Volvo共同开发,拥有175匹马力和255Nm的最大扭力,变速箱是湿式的双离合器,采用前轮驱动的配置,0-100km/h加速成绩为7.9秒,官方油耗数据为6.1L/100km。 除了这些之外,当地市场的Coolray也会和中国的缤越同步搭载许多高科技主被动安全配备,包括自动停车系统、360全景摄影系统、主动煞车辅助系统(AEB)、主动跟车系统(ACC)和胎压侦测系统(TPMS)等。 其它配备部分,当地的Coolray和中国市场的缤越都一样丰富,同样有LED头灯组、17或18寸的双色轮圈、皮革座椅、全景式玻璃天窗、10.25寸的荧幕主机、7寸液晶显示仪表板、遥控启动引擎以及三种驾驶模式切换等。 价格的部份,Coolray在当地一共有三个等级,最入门的Comfort售价为97.8万比索(7.8万令吉)、中间等级的Premium售价10.88万比索(8.7万令吉),最高规格的Sport则是售价11.98万比索(9.6万令吉)。 大家都已经知道缤越将会被换上Proton的厂徽,并预计在明年以X50的名义于本地正式开售,虽然吉利和Proton目前都还未有具体的公布,但如果本地X50的售价能够维持和菲律宾的一样,也就是介于8万到10万之间,大家觉得OK吗?
27 September 2019 / 0 comments
一个名为seasia.co的东南亚区域性新闻机构最近透过社交媒体发布了一份数据,列出了东南亚各国的人均拥车率。在汽车销量方面,印尼和泰国依然是整个东南亚最大的两个单一国家市场,但这主要得益于他们庞大的人口数量。 由于印尼的人口数量接近3亿,而泰国的人口数量也超过了7,000万,对比之下只有约3,200万人口的马来西亚自然在汽车总销量上是无法和这两个东盟人口大国对比的,因此我们要看的其实是人均拥车率,也就是每1,000人当中所拥有的汽车数量。 根据seasia.co发布的这项数据,人口不多的汶莱是整个东南亚区域内人均拥车率最高的国家,每1,000人当中就有721辆汽车,排在第二位的是马来西亚,每1,000人当中就有443辆汽车,而排在第三的则是泰国(225辆),新加坡则是以170辆的人均拥车率排在第四。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汽车市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依赖其国内人口数量来维持,但这也不意味着人口越多的国家就一定拥有很高的人均拥车率,这还得看该国的其它环境因素,包括经济等。 汶莱是一个只有44万人口的典型小国,但因为其国土面积不大、公共交通较不发达的缘故,加上人均收入在东盟区域内仅次于新加坡,属于一个高度富裕的国家,因此其人均拥车率自然也冠绝整个东南亚。 而马来西亚则是因为国土面积较大但人口较少导致人口分布比较均匀(对比一些发达国家),同时许多偏远地方因为各种因素而难以发展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因此汽车还是我国人口的主要代步工具首选,而新加坡则因为国土面积小、公共交通较为发达,因此纵然是东南亚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但人均拥车率却比我国和泰国更低。
27 September 2019 / 0 comments
Honda近日正式对外确认他们将会在下月开幕的东京车展上正式发布下一代的全新Jazz,这款B-Segment的掀背小车在日本本土依然会被称为Fit,第四代的车型同时也确认会搭载Honda最新的油电混合动力(Hybrid)技术,也就是i-MMD。 目前第三代的Jazz Hybrid采用的是油电引擎搭配双离合器变速箱的i-DCD系统,而新的i-MMD最大特点则是搭载双电动马达配置,原厂号称这组新的油电配置对比目前的i-DCD将会有更好的油耗表现,而且电池和马达的体积也会更小,因此能创造更好的车室空间。 除此之外,新的Jazz也会保留原有的最大特色,那就是它在同级车中几乎最好的空间运用表现,原厂表示新的Jazz会继续使用中置式的油箱设计,以及采用可完全折叠收纳的后排座椅,因此其后座空间依然会是最大的亮点。 根据早前拍到的新车测试谍照,新的Jazz在外型上会变得更加圆润,头灯组将会首次导入透视镜(Projector),保险杆下方也会有两排LED的前雾灯,尾灯组也会变得更加圆润并且看起来有些像Myvi(笑)。 这次的东京车展除了新的Jazz之外,Honda也会一并发布小改款的Freed(本地已经停售)和日规版的全新Accord。两年一度的东京车展将在下个月23日正式开幕,直至11月4日结束。
26 September 2019 / 1 comment
咦?怎么会是/还是Passat?是的,这款车已经不新了,所以看到标题可能大家会感到好奇吧。其实我们早在去年2月就已经试驾过了这款德系D-Segment房车【点击这里查看】,不过当时厂方只提供我们1.8 TSI Comfortline Plus,对于顶级的2.0 TSI Highline我们一直没机会为大家试驾,这是因为此前厂方并没有为媒体提供试驾车。 Anyway,虽然迟了将近两年,但我们总算体验完了Passat车系的两种动力,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与大家分享我们的试驾心得吧!对于Passat,相信大家都已经见惯不惯了,本文我们并不打算长篇大论,一来是不想让大家读得太累,二来其实关于新车的许多方面我们都已经在上一篇的试驾报告提过了,所以这一次我们将着重于2.0 TSI版本的上路体验。 但进入正题之前,还是先看看Passat在本地的售价编成吧。其实早前呢,本地在售的现款B8 Volkswagen Passat共划分为四个等级,但如今它在本地上市已将近3年,而且海外已推出了小改款车型,所以Volkswagen Malaysia现已经把Passat车系精简至两个等级(最近推出的Sound & Style Edition特别版不算)。 B8 Volkswagen Passat本地的售价列表如下(上路价不包含保险): Volkswagen Passat 1.8 TSI Comfortline:RM 176,690 Volkswagen Passat 2.0 TSI Highline:RM 195,390(本篇试驾主角) 现款的八代Passat构架在自家集团的MQB模组化底盘上,它的车身长度为4,767mm、车宽1,832mm、车高1,456mm,轴距则是2,791mm。外观上,它的整车轮廓较为方正,而且车头的设计,特别是中间多条横幅式的水箱护罩彰显出非常强烈的Volkswagen风格。 其实Volkswagen的设计风格向来如此,沉稳、内敛,不铺张,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Volkswagen的车无论是哪一款都特别好认呢?虽然它看起来比较方正,但其实对比上一代的Passat,它已经没那么Uncle了,这一代的Passat明显年轻了不少,而且还多了一些科技美感。 当然,因为是顶配版,它的头灯组所采用的光源自然是全LED的,而且里内还整合了LED日行灯和自适应的功能;车侧方面,这一代的Passat一样没有太多花俏、张扬的车身线条,反之依然采用了平铺直叙的腰线设计。啊!有钱人的快乐就是那么的朴实无华,且枯燥! 另外,虽然它所采用的是18寸的轮圈,但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之前Comfortline Plus上的那一套18寸金属色铝圈,至少看起来不会那么单调。不管怎样,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它看起来很沉闷,但其实这就是大家熟悉的Volkswagen,还是那句,青菜萝卜各有所好。 […]
26 September 2019 / 0 comments
号称我国最大规模的公共马拉松活动,由Standard Chartered主办的2019 Kuala Lumpur Standard Chatered Marathon(KLSCM)将在本周末于吉隆坡市中心上演,由于最近的烟霾情况已经改善,所以主办单位决定如期举行,而如期举行也意味着到时吉隆坡市中心将有一些路段必须暂时关闭,以让路给马拉松活动安全进行。 无论如何,主办单位已经强调他们将在本周五(27日)傍晚7时30分根据当时的空气污染指数作出最终的决定和宣布。但在此之前,主办单位也对外宣布了本周末马拉松活动期间即将被暂时关闭的路段,这些路段将会在周六(28日)早上7点到10点,以及周日(29日)凌晨3点到上午11点之间暂时关闭。 这次将被暂时关闭的路段包括了Jalan Raja、Jalan Tunku Abdul Rahman、Jalan Sultan Ismail、Jalan Ampang、Jalan P.Ramlee、Jalan Raja Chulan、Jalan Bukit Bintang、Jalan Tun Razak、Jalan Kuching、Jalan Tuanku Abdul Halim(前称Jalan Duta),甚至包括了AKLEH和DUKE大道的部份路段。 想要了解详细的封路详情,大家可以点击上面的两张图片查看关闭的路段和时间点。这次的马拉松活动预计会有4万人参与,想要在受影响路段进出KL市区的公众受促尽量选择使用公共交通。
26 September 2019 / 0 comments
目前市面上许多的新车都已基本标配标准的6具气囊,有些甚至还有7具或8具,主要都是为司机和乘客的头部、胸腔和膝部提供撞击时的防护,但主要都是为了抵消来自外部的撞击伤害。 但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数据显示,在车祸发生时,车内的司机与乘客除了遭受来自外部撞击力所带来的伤害外,车子内部产生的撞击力同时也不容小觑,该协会表示撞击发生时车内乘客与其他人或与车内物品之间发生撞击造成的二度伤害机率高达45%! 为了防止车内乘客与司机在意外发生时因为肢体相互碰撞而产生二次伤害,韩国车企Hyundai集团日前就着手研发了安置在中央鞍座(Centre Console)内的气囊,并且已向欧盟提交了专利权申请。 Hyundai表示,这具被安置在中央鞍座内的气囊经过了轻量化的设计,因此体积和重量都比一般的传统气囊要小,能完美的被安置在中央鞍座内而不牺牲储物空间和实用性,而且相信安置了这具气囊之后,Hyundai汽车在未来的EURO NCAP侧面撞击测试上可以获得更好的成绩。
26 September 2019 / 0 comments
继Volkswagen集团之后,德国另一家传统豪门车企Daimler集团也陷入了柴油门丑闻事件里面,而德国检控单位日前也宣布向Mercedes-Benz的母公司Daimler集团开出8.7亿欧元(40亿令吉)的巨额罚单! 德国斯图加特(Stuttgart)的检控单位是在今年初开始立案对Daimler集团展开调查,他们指控Daimler集团在全球卖出的68.4万辆的柴油车涉嫌使用作弊手法,欺骗欧盟的排放检测单位让这些新车的排放过关并可以合法销售。 就在检控单位开出巨额罚单之后,Daimler集团公开表示将会接受这笔罚款并且不会上诉,而且强调这笔罚款并不会影响该集团对未来财政状况的展望。早在今年7月,Daimler集团就已表明他们准备了一笔16亿欧元(73.5亿令吉)的资金来应付可能会被判处的罚款和赔偿事故。
26 September 2019 / 0 comments
Subaru旗下相当著名的旅行车(Wagon)车款Levorg即将迎来全新的大改款,日本Subaru原厂日前就预告全新的Levorg将会在下月开幕的东京车展上以“准量产车”的姿态公开亮相,所谓的准量产车就是指非常接近最终市售版车型的产品,相信未来市售版的车型会与这次的准量产车差异不大。 Levorg这款五人座Wagon车型其实在2014年才推出第一代,因此这次的大改款其实也只属于第二代的车型,并没有很久的产品历史,但它在2014年推出之后就被外界视为是WRX的Wagon版本,加上搭载了涡轮引擎,因此在车坛上的话题性也相当的高。 其实第一代的Levorg也有被引入大马销售,只是因为它是从日本直接进口(CBU)的关系,加上Wagon车型的价格本来就比一般Sedan来得较高,因此Levorg在本地的售价并不便宜,它在本地的新车售价超过了23万令吉,加上Wagon车型在本地市场没像传统Sedan那么受欢迎,因此在本地的能见度也非常的低。 根据外媒披露的消息,第二代的Levorg将会随同Subaru家族内的汽车车型一同换上最新的SGP模组化底盘,整体外观设计依然会非常的有家族脸,包括采用家族化的“Dynamic x Solid”,即结合动感和实际用途的设计语汇。 至于动力配置方面,外媒称全新的Levorg将会淘汰第一代的1.6L和2.0L涡轮引擎,改用1.5L和1.8L两具新的引擎取代,一样会有涡轮技术加持,在性能表现上依然不容小觑,另外原厂也被指会推出搭载2.0L e-Boxer的油电混合动力(Hybrid)版本,预计新车将在明年初正式开售。 本地市场的第一代Subaru Levorg 1.6 G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