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March 2019 / 1 comment
不久前,车坛传出消息指Honda将在2022年关闭其位于英国Swindon的厂房[点击这里查看新闻背景],本田的车迷们肯定知道那里就是目前FK8 Honda Civic Type R的生产地,那这间厂房关闭之后,未来Civic Type R将何去何从?这成为了车迷们关注的议题。 而日前,一家日本媒体就报道称,在上述厂房关闭之后,原本Civic Type R的生产线并不会回归日本,反而极大可能会转移到Honda位于中国湖北省的武汉厂房。 武汉工厂是中国东风本田的生产基地,目前有两座厂区分别生产CR-V与Civic,以及其它当地车型款式;此外,先前已有消息传出,有鉴于中国的市场需求及展望未来电动车时代,东风本田还将增加第三厂区来提高产能。 虽然如此,“孕育”Civic Type R的重要基地转移到中国也让不少车迷们感到担忧。针对此事,日本知名汽车评论家就认为,中国已经拥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尤其武汉更是拥有军事背景的先进工业城市。而且,日本相关供应商早就进入中国建立合资企业,因此即便是未来Civic Type R转移到中国生产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所以,大家觉得未来的Civic Type R应该要Made in Japan还是Made in China好呢?来,告诉我们你的想法!
11 March 2019 / 0 comments
没错,Proton今天举办了2019 Persona小改款的媒体预览活动,在这里我们总结一下小改款Persona在四个等级上的配备差异。本地Persona小改款拥有四个等级,最入门为1.6L Standard MT、1.6L Standard CVT、1.6L Executive和1.6L Premium。 在动力规格部分,它依然搭载同一具的1.6L Campro VVT自然进气汽油引擎,最大马力107匹,最大扭力150Nm,0-100km/h的加速成绩为10.9秒。 在最入门的1.6L Standard MT部分,它搭载的是一具五速的手排变速箱,标配卤素灯泡的头灯组、15寸的单色轮圈、全新设计的鲨鱼起天线、前门的双音响喇叭、2组后座USB充电插口、绒布座椅、单色的仪表板资讯幕。 安全配备方面,它搭配的有双气囊、车身动态稳定系统(ESC)、循迹防滑系统(TCS)、斜坡起步辅助系统(HHA)、三合一煞车系统(ABS+EBD+BA)和两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扣(ISOFIX)。 在1.6L的Standard CVT等级上,它的配备和1.6L Standard MT基本一样,唯一的差别就是从原本的手排变速箱换成了CVT。 而在1.6L Executive等级上,则是基于前面两个等级的配备增加了7寸的彩色荧幕主机、半皮革包覆的座椅、4只音响喇叭、智能钥匙、引擎启动按钮、彩色的仪表板资讯幕、方向盘的音响控制按钮、遥控开启的车尾厢、倒车摄影镜头和Mirror Link功能。 而在顶级的1.6L Premium身上则是再追加了可支援声控的荧幕主机功能、4G无线上网功能、自动启闭的头灯组、6气囊、和X70一样设计的CVT排档杆,还有就是皮革包覆的方向盘。 无论如何,原厂至今还未公布小改款Persona的售价以及它的确实上市日期,但相信它在不久后就会和同出一系的兄弟车Iriz小改款一起面世开售,和大家正式见面。 更新:Proton如今也开放让消费者在网上预订小改款的Proton Persona,详情可【点击这里】。 2019 Proton Persona 1.6L Premium 2019 Proton Persona […]
11 March 2019 / 0 comments
继Proton Iriz的小改款之后,Proton今天又举办了另一场新车媒体预览活动,这次的主角是小改款的Proton Persona,自2016年上市至今,Persona也是事后来一次小改款了。 原厂早前已经确认小改款的Iriz和Persona会在今年一同上市,但目前原厂还没给出一个明确的日期,包括价格暂时也是一个未知数,但目前Persona的在售价格为4.2到5.4万令吉之间,预计小改款之后的价格不会相差太大,甚至可能会维持一样。 小改款之后的Persona依然维持4个等级,分别是最入门的1.6 Standard MT(手排)、1.6 Standard CVT、1.6 Executive和1.6 Premium,除了最入门的Standard拥有手排选择外,其余等级一律只提供CVT变速箱。 在动力规格上它和小改款之前维持一样,同样搭载一具1.6L的Campro VVT自然进气汽油引擎,最大马力为107匹,最大扭力150Nm,变速箱依然是原本的五速手排(5MT),或者是由Punch提供的CVT变速箱,0-100km/h加速成绩为10.9秒。 外型方面它的改变幅度并不大,车头部分改变幅度最明显的是其水箱护罩,这次换上了灵感源于马来弓箭造型的水箱护罩,里面的网状设计换成了Proton最新家族式的无限编织(Infinite Weave)设计,下方保险杆左右两旁的进气口设计也变了,原本的传统雾灯换成了一排LED的日行灯,车侧的轮圈依然维持15寸,但换成一个全新的双色轮圈设计。 车尾部分,最明显的改变首先是尾厢盖中央原本的Proton虎头式厂徽被取消,原本镀铬饰条的位置写上了“PROTON”的字眼,这点和已经发布的X70作风一样,看来Proton日后发布的所有新车在车尾都不会看到厂徽而只有“PROTON”字眼,另外后保险杆也换了全新设计,还有15寸的新轮圈,以及鲨鱼鳍造型的天线。 内装部分,重点在于它换上了支援GKUI系统界面的全新荧幕主机,这个荧幕主机将会支援和X70一样的声控功能,而仪表板也换上了新的设计,一样还是指针式但中间原本的单色资讯幕变成了彩色,上方采用透明边框的后视镜,还有重新设计的自排排档杆,以及花纹不一样的绒布座椅。 在安全配备方面,只有1.6L Premium的Persona配备6气囊,其余等级皆只有双气囊,其余全车系标配的有车身动态稳定系统(ESC)、循迹防滑系统(TCS)、斜坡起步辅助系统(HHA)、三合一煞车系统(ABS+EBD+BA),和两组后排座椅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扣(ISOFIX),而且也一样获得东盟新车安全测试(ASEAN NCAP)的5星评价。 需要强调的是,Persona小改款搭载的声控功能并不如X70那么的完整,它和Iriz小改款一样只能控制一些荧幕主机内建的功能,无法像X70那样控制车窗、天窗和冷气等。原厂也宣布,自2007年第一代的Persona发布至今,Proton已在全球卖出了32万2,623辆Persona。 更新:Proton如今也开放让消费者在网上预订小改款的Proton Persona,详情可【点击这里】。 2019 Proton Persona 1.6L Premium 2019 Proton Persona 1.6L Executive
11 March 2019 / 0 comments
去年四月,Mercedes-Benz为旗下的E-Class车系进行了小升级,如今新车终于来到了马来西亚!我们见证了这款豪华房车的面市,并特地为大家制作了简单的介绍视频,除了图文以外,也提供我们的读者另一种渠道来了解更多汽车资讯,希望大家会喜欢。 新的E-Class在本地一共有三个等级可选,除了本次的主角E 350 AMG Line以外,还有E 200 SportStyle Avantgarde,以及E 300 Exclusive,它们的售价介于RM330k至RM400k。 动力规格上,新的E-Class全车系将搭载一具2.0升的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而在这款顶级的E 350 AMG Line上还会追加48V的轻型混动系统。传动系统方面,新车全车系搭配9G Tronic九速自排变速箱。 虽然上述三款车皆搭载同一具引擎,但它们的输出功率并不一样,其中E 200的最大马力为197 hp,峰值扭矩是320 Nm,百里加速只需7.5秒。 E 300方面,它的最大马力为258 hp,峰值扭矩是370 Nm,百里加速时间为6.2秒;至于顶级的E 350方面,其搭载的引擎可输出最大299 hp的马力,以及400 Nm的扭力,再加上48V轻混动系统的加持,它的综合输出功率为313 hp,以及550 Nm,静止加速5.9秒即可破百。 无论如何,想要了解更多有关新车的详情,欢迎浏览我们的姐妹网站CarBase.my,同时也可以翻阅新车发布的新闻【点此链接】。 Mercedes-Benz E 350 AMG Line
8 March 2019 / 0 comments
犹记得现在这款全新四代的Mercedes-Benz A-Class(代号W177)去年首发时,引起了许多车迷的热议,许多人都拜倒在其炫酷的内装设计,以及一系列先进的配备,小编自认是其中一位。 后来新车来到本地之后,小编第一次接触实车,它的里里外外确实给了小编一定的视觉冲击,全新的A-Class果然无愧于“全新”二字,尤其是内装科技氛围的营造让人如痴如醉。 事实上,这款全新的A-Class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革命份子”,它的诞生为三芒星带来了许多革命性的改变,甚至奠定了新世代宾士的设计标准,其MBUX(Mercedes-Benz User Experience)车载系统,以及智能声控系统的导入也展示了宾士在科技技术上的实力。 凭借这款入门级的掀背车,宾士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全新”!所以废话不多说,马上来看我们对这款全新A-Class的试驾报告吧! 但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还是惯例地向大家解说下新车的售价编程。首先在本地贩售的A-Class共有两个版本可选,分别是入门级的A200 Progressive Line,以及顶级的A250 AMG Line,至于性能取向的AMG A35、A45还未来到大马。欲知新车完整的规格详情,可以浏览我们的姐妹网站,CarBase.my。 全新四代Mercedes-Benz A-Class的售价编程如下(上路价不包含保险): Mercedes-Benz A200 Progressive Line:RM 227,888(本篇试驾主角) Mercedes-Benz A250 AMG Line:RM 263,888 构架在全新MFA2平台上的四代A-Class车身尺寸相较于上一代有明显的变大,根据原厂提供的数据,它不论在长度、宽度,乃至于高度上都有所提升,分别为4,419 mm、1,796 mm,及1,440 mm,同时轴距也增加了30 mm,来到了2,729 mm。 外观上,新车看起来比上一代修长了不少,甚至还增添了一份成熟稳重的气息。它的前脸换上了宾士最新的家族式设计语汇,头灯组的造型也变得更加锐利,里内不规矩的L型LED日行灯条与全新一代的CLS非常相似(事实上,CLS是宾士首款采用新设计语汇的车款)。 由于我们这一次借来的是入门级的A200,因此它的中网并没有采用像大家在官图上看到的钻石点阵式繁星设计,而且它的前保险杠也少了AMG Line套件的衬托,整体上看起来收敛了不少(比较难听的说法叫“阳春”)。 来到车侧,它的线条设计更加简洁、流畅,当然作为大改款车型,轮圈固然是要换的。这一次入门的A200搭配了一个18寸的五幅式双色轮圈,小编个人觉得它比A250上的那一套还好看,当然审美观这回事见仁见智。 车尾方面,其全新设计的尾灯组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的造型变得更加细长,而且全LED光源的灯条细节也更加精巧,不过看起来与小改款前的Kia […]
8 March 2019 / 0 comments
我国突然间冒出了一家名为DSK Industry(DSK工业)的汽车公司,这家汽车公司自称是我国第一家纯电动车(EV)生产商,甚至还声称自己是第三国产车品牌。当然,这家公司并没有只是空口说白话,至少他们在网络上释出了该公司的首款自家产品,名为DSK Murni。 无论如何,我们在该公司的网站观察了他们的DSK Murni之后,发现Murni其实并不能算是完全属于马来西亚自主开发的EV,因为它在外型上与中国的新特(SiTech)DEV1电动车几乎完全一模一样,不排除是Rebadge自新特DEV1。 如果你没听过新特的话(其实小编自己也没听过),我们在这边为大家上网做一下基本的功课。新特是中国一个刚在去年初成立的全新汽车品牌,以发展电动车为主,其母公司是在中国享誉盛名的第一汽车集团(FAW,简称一汽),而新特也才刚在去年8月才在中国发布DEV1,这是他们的第一款产品。 有趣的是,除了外型犹如双胞胎之外,DSK在他们官网上公布的许多关于Murni的数据和规格配备,都和新特在中国的DEV1不谋而合,包括它们彼此都拥有350公里的单次最长续航里程、利用6.6kW AC充电插头可在40分钟内充电80%、利用一般家用充电插头需时5.5小时充满电等,而且电池容量同样都是10万mAh。 根据资料,这款名为Murni的EV净车重为1,120公斤,搭配一组55kW功率的高性能马达,能输出的最高扭力达170Nm,平均每行驶100公里将消耗13.1kWh的电池容量,而这辆EV的0-50km/h加速成绩为4.8秒(别搞错哦,不是0-100km/h)。 另外,官方也宣称Murni车上搭载的所有电子线路与组建都拥有IP 67级别认证的防水防尘能力,根据IP 67的防水级别说明,它能在1米深的水中有效防水长达30分钟(之后就可能就会gg)。 而且这辆EV还搭载了智能温控系统,能实时检测电池的工作温度并防止电池过热,同时还能在冷车启动时进行快速加热让电池组更快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而在大热天时也能为电池组进行降温。 DSK在他们官网内张贴出来的照片都是属于左驾版的,并非针对本地市场的右驾版,而且车内也搭载了一个10寸的荧幕主机,以及一个8寸的彩色液晶仪表板,荧幕主机下方也有一些实体按钮,而且下方还有一个旋钮式的档位控制按钮,分别有R、N和D。 DSK同时还声称自行研发了一套名为D.OS的智能车载系统,声称可将车子的路线与行驶数据透过互联网与云端伺服器进行链接,但并没有进一步说明这套系统的实际用途。但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DSK声称是自行研发,但其实新特的DEV1也有搭载同样名称的D.OS系统。 除了这些以外,这辆EV也搭配了脸部识别解锁和启动引擎(其实应该叫马达才对,一下子习惯了还真的很难改过来)的功能,主要是利用手机内建的App来进行解锁,而且这个App也能远端查看车子的当下状况。 在中国,新特DEV1的售价为10万元人民币,折合马币约为6万令吉,但一旦这款Murni真的在本地开售的话,我们不敢保证它的售价会是6万令吉,毕竟这涉及许多因素。另外,DSK也宣称他们目前正在寻觅本地合作的代理商,但网站上提供的联络号码却是新加坡号码…erm…well,再说下去小编也越来越不明白了… 中国市场的新特DEV 1
8 March 2019 / 0 comments
又是星期五,政府如今在每逢星期五都会惯常的对外公布接下来一周的汽油和柴油零售价,这次在财政部公布的最新价格中,最多人使用的RON 95汽油和柴油价格都维持不变,只有RON 97涨价。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新价格,RON 97汽油的零售价将从目前的每公升RM 2.43涨价3仙,新价格将会是每公升RM 2.46。而RON 95汽油则继续维持每公升RM 2.08的价格,这价格也是政府早前修改之后的最新顶价价格。 至于一般的EURO 2M柴油和较高级的EURO 5柴油,售价则继续分别是RM 2.18和RM 2.28。以上提及的价格将会从今日午夜11时59分后,也就是明日(9日)凌晨12时开始生效,直至下周五(3月15日)的午夜11时59分。 2019年3月9日至3月15日的汽油和柴油售价: RON 95汽油: RM 2.08/L RON 97汽油: RM 2.46/L EURO 2M柴油:RM 2.18/L EURO 5柴油:RM 2.28/L
8 March 2019 / 0 comments
那头才刚宣布公开接受预订,陈唱汽车今天就在本地举办了T32的Nissan X-Trail小改款媒体预览活动,和昨天公布的资料一样,小改之后的X-Trail在本地分为4个等级。 除了原本的2.0L和2.5L引擎版本获得保留之外,陈唱如今也为本地市场导入了油电混合动力(Hybrid)版本,规格详情和价格分别为X-Trail 2.0L 2WD(RM139,900)、X-Trail 2.0L 2WD Mid(RM149,900)、X-Trail 2.5L 4WD(RM159,900),以及顶级的X-Trail 2.0L Hybrid(RM169,900),以上价格都只是原厂的预估价,正式售价将在稍后公布。 需要强调的是,这次七人座的配置本只限于2.0L和2.5L的汽油引擎的版本上,由于Hybrid版本在尾厢障板下方置放了电池组吃掉了一些空间,所以没有第三排的座椅,而且其行李厢空间对比汽油版本的550L也来得较小。 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动力规格,两具汽油引擎与小改款之前对比并没有改变,入门的2.0L 2WD和2.0L 2WD Mid依然搭载2.0L四缸自然进气汽油引擎,引擎代号MR20DD,它具备缸内直喷的技术,最大马力有144匹,最大扭力200Nm,变速箱一样是X-Tronic CVT,采用前轮驱动的配置,官方的综合油耗数据是7.1L/100km。 而在2.5L 4WD等级上则继续沿用之前的四缸自然进气引擎,但这具引擎并不具备缸内直喷技术,最大马力为171匹马力,最大扭力233Nm,变速箱一样是X-Tronic CVT,采用四轮驱动的配置,官方综合油耗数据8.3L/100km。 而在最高规格的Hybrid等级上则是搭载和汽油版本一样的2.0L四缸自然进气引擎,这具引擎其实也被搭载在Serena S-Hybrid身上,变速箱一样是X-Tronic CVT,搭配一组可额外输出41匹马力和160Nm的电动马达。 与Serena S-Hybrid不同的是,X-Trail Hybrid的油电系统是真正意义上的Hybrid,它能够实现短距离的纯电动行驶,而并非仅是辅助提供额外的起步动力。它的引擎动力数据为最大马力144匹,最大扭力200Nm,采用的是前轮驱动的配置。 外型上它和小改款之前变化不大,主要是换上了Nissan最新的V-Motion家族化水箱护罩,另外前保险杆和后保险杆的细部造型也经过了修饰,并换上了重新设计的17寸轮圈,2.0L搭载的是单色轮圈,2.5L和Hybrid则搭载金属熏黑式轮圈。 除此之外,全车系如今都标配了平底化皮革包覆的三幅式方向盘、7寸支援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的荧幕主机、5寸的仪表板彩色资讯幕,同时原本脚踏式的煞车踏板也换成了电子手煞车,并加入了Auto Hold功能。LED头灯、皮革座椅、踢脚式感应开启的电动尾门和电动座椅则是除了入门的2.0L 2WD外其它三个等级的标准配备。 在安全配备方面,除了最入门的2.0L 2WD是四气囊之外,其余三个等级都标配六具气囊,其它标配的还有车身动态稳定系统(ESC)、360度环景摄影系统(I-AVM)、车道偏移警示系统(LDW)、盲点侦测系统(BSW)、倒车车流警示系统(RCTA)、三合一煞车系统(ABS+EBD+BA)和斜坡起步辅助系统(HSA)。 […]
7 March 2019 / 0 comments
随着Bentley推出指纹解锁与启动引擎,而BMW则和Samsung合作开发利用手机解锁和启动引擎后,韩国车企Hyundai也不甘落于人后,宣布正在研发利用智能手机来解锁和启动汽车的引擎。 Hyundai最近对外宣布了这项正在研发的新技术,在这项技术下车主可利用支援NFC功能的智能手机来取代传统的车钥匙,并下载指定的App安装在手机内,并预先把车主身份和手机资料与汽车的防盗系统进行配对。 在配对了资料之后,车主只需开启手机内的App,在透过指纹解锁了有关App之后,就可利用手机轻触车门把,而车门把也会内建一个NFC讯号接收器,在接收到手机发出的NFC讯号后就可解锁车门。 而在坐进车内之后,车主只需把手机放在中央鞍座上的无线手机充电面板,面板内建的NFC讯号接收器在接收到讯号后就会根据早前预设好的各种指令进行操作,包括启动引擎、启动冷气系统、把电动座椅调整到车主一贯的坐姿和开启车主的上一首音乐等等。 除了这些之外,车主如果需要把车子借给别人使用,也可透过手机的App授权给对方,让对方的手机可以解锁车门和启动引擎,并且也可设定对方的使用期限(从几时到几时)。另外如果车子停在户外暴晒的花,也可透过这个手机的App预先启动引擎和冷气,让车内空间预先降温。 Hyundai表示,他们有信心一旦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并推出市场自后,这套利用手机充当钥匙的技术将可完全取代传统车匙,而且车主到时也可透过手机的App预先设定好导航路线、车内冷气温度、想要播放的音乐等等。
7 March 2019 / 0 comments
根据德国《商报》报道,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将向Volkswagen、Daimler,以及BMW等德国三大车企提出控告,原因是这三家汽车制造商涉及在旗下的柴油引擎排放技术上相互勾结,一旦罪名坐实,他们将面对巨额罚款。 去年9月18日,欧盟委员会展开了一项调查,以确认上述三家车企是否早已勾结,避免在清洁排放技术研发方面的竞争;根据报道,德国Braunschweig和Munich两地检察官办公室的文件显示,这三家车企私底下达成了秘密协议,不向当局透露合作细节。 事实上,欧盟委员会最为关注的是,上述汽车制造商是否串通,以限制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以及Otto微粒过滤器的研发和推出;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可减少柴油车的氮氧化物排放,而Otto微粒过滤器可减少汽油车的颗粒物排放。 其实早在2017年7月,德国杂志《明镜》曾报道,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德国汽车巨头Volkswagen集团及其子公司Audi、Porsche,以及Daimler和BMW等5家车企相互勾结组成非法的垄断联盟,涉嫌在核心技术、控制供应商和价格上进行垄断。 如果属实,这将会是继“排放门”事件后,德国汽车业再一次卷入的重大丑闻,也再一次暴露了汽车业背后的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