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967)

  • 纯电版的 HR-V,Honda Everus VE-1 中国独家上市贩售

    纯电版的Honda HR-V来啦,广汽本田日前在中国市场发布了一款名为Honda Everus VE-1的新车,它是一款纯电动的小型SUV,一看之下,它的外型和HR-V竟然有高达90%的相似度,没错,它就是纯电动版本(EV)的HR-V! 外型上,它和一般的HR-V采用了一样的车头造型设计,只是换上了新的前保险杆,左右两旁加入了一条直立式的LED日行灯,原本整合在头灯组内的日行灯则被改为定位灯,而且它搭配的是小改款前的HR-V头灯组,内建的是两颗透视镜(Projector),而非矩阵式灯罩设计。 除此之外,和许多的EV一样,它也没有前水箱护罩的配置,因此原本水箱护罩的位置变成了一块黑色的护板,打开护板之后里面是充电插口。至于车侧和车尾的改变幅度则更小,车尾采用了透明外壳的尾灯组设计来凸显其科技感,而且也因为是电动车而没有排气尾管。 内装方面它和一般的HR-V也基本无异,依然采用同样设计的方向盘和中控台,但因为是电动车而没有传统的排档杆,取而代之的是D、N、R和P的按钮,而且仪表板也改用类似City Hybrid的仪表设计,但显示内容有所不同。 在动力规格方面,这辆电动SUV搭配一组53.6kWh的锂离子电池负责供电给马达,马达的动力数据为161匹马力和280Nm扭力,原厂号称0-50km/h极速成绩为5秒,极速可达140km/h。 在续航效能方面,原厂号称这具电池的标准满充时间为9个小时,而如果使用快充插头的话则只需要55分钟,但原厂并没有进一步提供其充电插头配置等详情,只表示满充后可一次行驶最长340公里(一般正常时速)到430公里(恒速60km/h)之间。 虽然这款纯电版的HR-V看起来性能普通,但以平价电动SUV来说已算不错,不能和高价的Tesla作直接比较。另外,这款纯电版的HR-V暂时也只开放在中国市场发售,目前并没有引入到其它国家市场的打算。

     



  • 即将于洛杉矶车展亮相,新一代 Mazda 3 发布前官图泄露

    早前,Mazda已多次释出预告,宣布会在即将来临的2018洛杉矶车展上发布旗下全新一代的Mazda 3。而就在距离车展开幕的倒数阶段,海外媒体就已经曝光了这款万众期待的C-Segment车型官图。 本次泄露的官图除了展示Hatchback版车型以外,也一并揭露了Sedan版车型的面貌。外观上,新车高度保持了该厂此前发布的魁(Kai)概念车的外形设计,整体造型动感十足。 全新Mazda 3的整体设计较为简洁,但富有运动感的线条和曲面勾勒出非常好看的视觉效果。在前脸部分,其依旧采用了品牌标志性的盾型设计,并搭配造型锐利的前头灯。 不过,在Hatchback和Sedan版上前脸下方的进气口处还略有区别,其中前者的下方进气口更窄,而后者则将进气口延伸到了保险杠下方的两侧。 来到车侧部分,其造型设计动感十足,车身侧面并没有采用过于突出的腰线,车侧整体显得较为平顺,其中Hatchback版后门的车窗相对较短,而Sedan版的侧面造型则没有太大的惊喜。 车尾方面,全新Mazda 3 Hatcback版车型的尾灯在造型上与头灯相呼应,保留了概念车上的四圆灯设计,并很好的融合于尾灯中。而Sedan版的尾灯造型则更加宽大。 进入车内,从图中来看,新车的中控台似乎提供双色铺陈选项,并横向延伸至副驾驶位置,看起来相当有层次感。此外,新车依旧保留了悬浮式的中控屏幕设计,且在中央鞍部上也依旧可以看到用来操作屏幕的旋钮,以及其他操作键钮。 值得一提的是,新车也换上了一副造型设计与此前魁概念车上相似的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其设计非常抢眼,与外观塑造的运动风格相得益彰。 在动力方面,根据我们掌握的消息,全新的Mazda 3将搭载自家最新研发的“均质压燃点火”(Spark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SPCCI)技术引擎——SkyActiv-X。 海外媒体称,在2.0升SkyActiv-X引擎版本上,其最大输出功率为189匹马力,峰值扭矩是230牛顿米。而除了SkyActiv-X以外,新的Mazda 3入门级车型还会继续搭载现款的第一代SkyActiv-G(汽油版)及SkyActiv-D(柴油版)引擎。

     



  • 郭素沁宣布,我国下个月起强制实行B10生物柴油政策

    是的,B10生物柴油课题在本地闹了很多年,政府多次推迟这项政策的实行时间,就是因为很多人对B10生物柴油感到抗拒,认为混合了10%棕榈油的柴油在长期使用后会对柴油引擎造成不良影响,并会减短引擎的寿命。 在希盟政府上台之后,新的内阁就在最近通过了这项前朝政府就已经定下来的政策,决定在今年12月1日,也就是在3天之后于全国实行新的B10生物柴油政策。也就是说,政府将强制规定全国油站销售的柴油和工业使用的柴油,从原本的B7生物柴油(含7%棕榈油)更换为B10生物柴油。 原产业部长郭素沁日前接受马新社的专访时证实这项消息,指政府和大马汽车制造商联盟以及工业代表们达成了协议,将从12月1日开始在全国推行B10生物柴油政策,而这项举动也会让本地棕榈油的消耗量提高一倍,并借此提高油棕业的产量。 不过马新社也强调,政府并不会在12月1日就立刻在全国油站规定必须改用B10生物柴油,而是会先规定让工业用途和公共运输用途的柴油改为B10生物柴油,之后在明年2月才正式规定全国油站皆采用B10生物柴油。 吉隆坡市政局(DBKL)之前曾和大马油棕发展局(MPOB)合作对B10生物柴油展开为期3年半的试用期,利用DBKL本身的柴油交通工具,包括50辆Pick-up、罗里、巴士还有一些重型推土机等来进行测试,在使用了3年半、行驶历程超过300万公里后,并未发生过任何因为使用B10生物柴油而引发的故障事件。 根据前朝政府时期订下的政策,在实行B10生物柴油政策之后,受影响的将只会是一般的EURO 2M柴油,较贵的EURO 5柴油则会继续使用原有的B7生物柴油配方,而且一些高海拔地区如云顶和金马伦高原,也会继续使用B7生物柴油。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有关B10生物柴油的详情,可【点击这里】翻看专家的讲解,以及【点击这里】翻阅之前各汽车制造商与政府在这项课题上的争议。

     



  • 提升司机素质减少车祸,交通部或提高长途巴士30%车资

    香港警察奉行高薪养廉,意思就是透过提高警察的收入和福利来杜绝他们的贪污风气,而这种做法似乎在香港警队起到了效果。如今,我国交通部也开始奉行高薪养巴士司机,希望透过提高巴士司机的收入和福利,来根治本地巴士司机素质低劣的问题。 根据本地媒体Malay Mail的报导,交通部副部长Datuk Kamarudin最近就在国会内对外透露,说本地长途巴士司机的福利与待遇不佳,很多巴士司机为了赚取更多收入而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但在包括了津贴等额外收入后,本地许多长途巴士司机的平均月入也只有3,000令吉左右。 Kamarudin认为,我国巴士司机长期被认为素质低劣,而且长途巴士经常涉及交通意外的主要原因,被认为是与司机的收入与福利不佳有关,而交通部也不鼓励巴士司机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以免影响到司机本身的精神状态,进而降低他们的工作和驾驶素质,并对乘客带来危险。 有鉴于此,Kamarudin表示交通部正在考虑批准让国内的长途巴士业者调涨车资,调涨幅度可能会高达30%,主要用意是希望透过增加长途巴士业者的盈利,来改善巴士司机的待遇和福利,并提升本地长途巴士服务的整体服务素质。 本地长途巴士业者最后一次获准调涨车资是在2009年,当时政府批准巴士业者把每公里的车资从6.5仙调涨成8.5仙,调涨幅度为31%。而在2015年,政府又允许巴士业者向乘客额外征收每公里8仙的附加收费,变相让每公里的车资调涨到9.3仙。 根据政府目前的资料,国内B40(低收入群体)和M40(中产阶级)群体当中有60%的人会使用长途巴士作为中远途的代步工具,尤其是在佳节期间,而平均每日的长途巴士搭客量更是高达10万人,因此政府必须慎重考虑并尽力在巴士业者和乘客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确保调涨车资后不会为乘客带来太多的额外负担。

     



  • 本地网络召车服务司机明年7月起需取得公共交通执照

    在政府宣布要立法管制国内的网络召车服务平台(如Grab)后,就已经多次宣称Grab和其它网络召车服务的司机必须和德士司机一样,拥有公共交通执照(PSV)才能合法上路。如今,交通部长陆兆福宣布,从明年开始所有的网络召车服务司机都必须严格遵守这项规定。 马新社引述陆兆福的谈话表示,明年开始的1月到7月之间,国内所有的网络召车服务(包括Grab和Mula等等)司机都必须向政府进行注册,而在7月12日开始,政府就会开始执行新的网络召车服务法令,到时所有的司机都必须和德士司机一样,必须前往听取公共交通执照的课程,并持有执照和购买保险,才能合法上路,同时超过3年车龄的车子也必须接受定期检验。 自动Grab和Uber服务在本地出现之后,本地的许多德士司机就不时向政府抗议,指网络召车服务侵蚀了传统德士的市场,并抨击政府在立法管制德士行业之后却没有保护德士司机的基本权益,任由没有执照的Grab和Uber在本地自由发展,声称政府不公平。 政府去年就在国会通过修改法令,立法管制国内的Grab和Uber服务(Uber已在今年退出本地市场),规定网络召车服务的司机必须符合特定条件才能合法上路和载客,包括必须购买特定的保险,车龄超过3年后必须定期检验等等。

     



  • 十分概念、三分执行, RFID 长期使用心得, 真的方便吗?

    我国在今年的9月1日起就开始让住在巴生谷(Klang Valley)地区的驾驶者率先试用新的过路费缴付系统,RFID。这套系统目前还未开放给公众使用,只有部份已经注册并获得官方选定的驾驶者,能成为第一和第二批的RFID试用者。 小编有幸(算是吧)成为官方第二批选定的试用群,在10月份(确实日期忘记了)开始成为RFID系统的试用者,和其他人一样,小编的RFID贴纸也是被贴在左边头灯组的外侧,技术人员声称因为安装了隔热膜,因此贴纸无法贴在前挡风玻璃的内侧,小编只能无奈的同意,让他们把贴纸贴在头灯组上。 接下来,小编就开始成为了RFID的试用者,在过去一个多月(目前已经是11月尾)的使用过程中,小编总结本身对于RFID的使用体验、身为用户的看法在此分享一些使用心得,因为虽然官方号称RFID的试用者人数目前已经多达4.5万人,但还是有很多驾驶者还没体验过RFID这套系统。 我们撇开RFID安装地点有限的问题不说,因为本地目前也只有巴生谷地区和即将开跑的槟城地区可以试用RFID而已,而且获选成为RFID试用者的人也不多(按比例来计算),我们这次更关注的会是身为一个RFID的用户,到底它在实际层面上,是否真的比现有的Touch n’ Go(简称TNG)和SmartTAG系统更加快捷方便。 首先小编第一个要提出的就是Hybrid Lane的问题,所谓的Hybrid Lane就是同时可使用RFID或TNG付款,或同时可使用RFID或SmartTAG付款的通道,也就是二合一通道,小编发现巴生谷地区大多数的收费站都是使用Hybrid Lane,而且是RFID与TNG共用。 虽然有些收费站也有RFID/SmartTAG的Hybrid Lane,或只能使用RFID的单一通道,但这些通道基本数量不多,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RFID/TNG的Hybrid Lane一共有93个,RFID/SmartTAG的Hybrid Lane则只有36个,而RFID专属的通道则只有38个。 问题来了,RFID的出现就是为了纾解大道收费站前面排队的车龙,但如今Touch n’ Go公司把大部分的RFID通道和TNG通道整合在一起,那使用RFID的用户岂不是要和一般的TNG用户一起排队?那现有的SmartTAG技术岂不是比RFID更快更方便? 小编目前还不确定TNG公司是否会在日后更改这项政策,但小编由衷希望TNG公司搞清楚RFID和一般TNG/SmartTAG的区别,不要再把RFID和TNG通道二合为一,这样并无法实际解决收费站前的车龙问题,尤其是上下班的繁忙时段。 第二点就是RFID用户必须在智能手机内安装一个TNG e-Wallet的APP,这个APP内的电子钱包是属于自己独立的一个账号,无法和现有的TNG卡通用,也就是说你无法把TNG卡内的余额转账到电子钱包内,电子钱包内的余额也无法转到TNG卡内使用。 虽然说这可能看起来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大家别忘了,目前RFID只能在大道收费站使用,我国的购物中心停车场目前还不能使用这套RFID系统,意味着就算你拥有了RFID,你还是需要随身携带TNG卡(如果你习惯用TNG卡来缴付购物中心停车费的话),那你就需要同时两边都加额,这不变成有点麻烦了吗? 第三点就是TNG公司为所有的RFID试用者开设了一个私人FB群组,只有真正的RFID用户才能加入此群,小编当然也在群内。根据小编的观察,群组内每日平均有20到30宗投诉,主要都是关于RFID系统出现故障或无法顺利通过收费站的问题,而讽刺的是,这个群内的会员只有4,000多人(截止今天为止)。 4,000多人而已,平均每天就有20到30宗投诉,这出现故障的机率也未免有点太高了吧…TNG公司在数天前也举办了一场闭门见面会,邀请了100名RFID试用者作现场交流。 TNG公司在现场声称目前的RFID用户已有4.5万人,而在这批人群当中收到的投诉率只有0.0014%,并指RFID的成功率达99.9986%,小编看到这份数据后,开始想起FB群组内只有4,000多人,但每天平均20到30宗投诉,官方的这份数据是否充分反映了事实?是否有些用户的投诉个案未被统计在内? 第四点就是TNG公司号称RFID技术可让车子更快速的通过收费站,无需好像SmartTAG一样特地把车速放慢到20km/h才能被detect得到,但小编在试用一个月后,发现部份通道其实还是需要你放慢车速到20-30km/h,一些群组内的试用者也反映了相同的问题,但无可否认的是确实有一些RFID通道是可以让你在车速50km/h通过,但基本上你不会想要去冒险,若挡风玻璃撞上收费站的栏杆就开心了,呵呵。 第五点就是使用RFID时,收费站栏杆旁边的电子显示屏只会显示你缴付了几多钱,并不会好像TNG或SmartTAG一样显示你剩下的余额,因此你必须不时打开你手机的APP去检查,关于这一点,小编觉得目前的SmartTAG更为方便,至少你只需要拿起SmartTAG读卡机按一按,就知道你的TNG卡内还剩几多余额(小编的是旧款的SmartTAG,显示屏到现在都还好好的,新款SmartTAG的用户请节哀)。 第六个问题就是你必须确保你的TNG e-Wallet APP是经常更新的!很多智能手机的用户都很懒惰经常去检查手机内的APP是否需要更新,也没有设置APP自动更新功能,因为手机一直在后台更新会变得很耗电,但小编在FB群组内看到一些用户投诉,如果e-Wallet的APP没更新的话,就无法显示你最新的余额,因此会造成许多误会与不便,这点TNG公司也需要着手去解决。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安全性的问题,虽然TNG公司一再强调RFID贴纸一旦被人拔开就会损坏无法再使用,因此车子就算停在住家外面也不怕有人偷走你的RFID贴纸。 但小编担心的不是RFID贴纸被偷,小编是担心被人恶作剧,你知道的,很多人家里的停车位都不够,都是停在住家外的住宅区路旁,有时一些小孩经过看到你的贴纸新奇古怪,就手痒拔掉你的贴纸;或者如果你和你邻居因为一些居家琐碎的问题而关系不好,你的邻居半夜趁你在屋内睡着了走到你的车前拔走你的RFID贴纸等等(还好小编和邻居没有什么过节,所以我的RFID贴纸目前还健在)… 综合以上种种问题,小编能说的就是,本地的RFID系统目前还处于试跑阶段,因此还面对许多技术上的问题和缺陷,有些是收费站RFID侦测器的品质不一,有些是APP的问题等等,所以大家还是给TNG公司多一点时间让他们慢慢改进吧,没被选中成为RFID试用者的朋友不必灰心,因为这套系统目前也没你们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和方便,至少小编目前还是觉得SmartTAG比现有的RFID系统更实用和成熟(个人意见)。 最后小编要澄清一下,这篇文章里面的照片都是小编的同事Hafriz Shah的座驾Mercedes-Benz […]

     



  • 销量骤降被逼瘦身,GM 未来裁员1.8万人,关闭7工厂

    美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同时也长期位居世界前三名的美国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简称GM)最近几年的日子并不好过,随着GM旗下品牌的新车销量逐年递减,GM最近也被逼祭出了新的公司重组和瘦身计划,计划内容包括关闭7家工厂,并裁减15%的员工。 外媒报道,这次的重组和瘦身计划就包括了早前把Vauxhall品牌脱售给PSA集团(Peugeot和Citroen的母公司),以及把位于越南的工厂脱售给当地财阀Vingroup(越南新豪华品牌VinFast的母公司,也是Chevrolet在当地的总代理),但纯粹脱售旗下品牌和工厂并不足以解决GM的燃眉之困,因此该集团日前就决定要进行大幅度的瘦身以节省开销。 报道称,GM旗下的各大品牌备用多款传统Sedan车型在美洲地区销售,但是北美地区的消费者近年来更喜欢SUV,导致Sedan车型在北美地区的销量惨淡,也连带拖累了GM的业绩,而GM的头号对手Ford也已宣布未来将把重心投放在SUV和Pick-up车型上,而减少对Sedan新车研发的投入。 报道表示,GM高层已经决定,该集团旗下的各Sedan车型如Chevrolet Cruze、Impala、Cadillac CT6、Buick LaCrosse和Chevrolet Volt Hybrid等车型都不再会有后继车型,并将逐步停产。 之后,GM也计划在2019年尾之前关闭北美地区的5家工厂,包括位于美国底特律、俄亥俄、加拿大安大略省,还有密西根州和马里兰州的汽车与变速箱工厂都将被关闭,另外还有两家位于北美地区以外的工厂也将歇业。其实,GM早在今年初已经因为相同原因而关闭了他们位于韩国的工厂。 除了腰斩销量不佳的车款以及关闭非主要工厂外,GM集团也计划在未来逐步裁减15%的员工,相等于1.8万人,其中就包括了裁减高层主管中的25%人数,并希望借此能省下35亿美元(188亿令吉)的开销。 除了节流之外,GM也不忘开源,报道称GM将在未来投放更多重心在纯电动车(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的研发工作上,同时也会开发更多可适用于多种车型上的模组化底盘,借此减低研发经费并符合未来的汽车工业发展趋势。

     



  • 透过车牌即可缴停车费? Sunway Pyramid 试用新系统

    开车到购物中心通常会面对的烦恼,除了是寻找停车位困难(尤其是拜六礼拜和公共假期)外,另一个让人觉得困扰的就是停车费付款机前的大排长龙,而一些购物中心虽然可以使用Touch n’ Go支付停车费,但却需要额外缴付多10%的费用,而且Touch n’ Go卡内也需要最低拥有30或50令吉的余额。 位于雪兰莪Subang地区的Sunway Pyramid购物中心日前就开始试跑了一项崭新的停车付费系统概念,这套系统的好处是无需停车按取停车卡,也无需使用Touch n’ Go付费,而是直接透过安装在入口处的一个摄影机来辨认车牌号码。 目前这套系统还处于试用阶段,因此我们所掌握到的消息暂时不多,透过网上公布的视频来看,这套系统可让顾客在无需停车的情况下就直接打开栏杆,让顾客直接进入停车场,但之后要如何付费,这一点还不清楚,网上有消息称该公司将采用类似RFID的系统一样,顾客必须在智能手机安装一个APP,注册并开通了户口之后,再透过APP内进行付款。 但这套系统也引起了一些疑虑,大家都知道,本地很多车主都很爱使用不符合规格的车牌字体,一些车牌甚至会让人觉得混淆,在这种情况下要如何记录并辨认正确的车牌号码?如果顾客使用的是假车牌又如何?当然我们还是要重申,这只是试跑阶段啦,所以就看看对方的这套系统日后发展如何啦!

     



  • Carlos Ghosn 虚报收入惹祸,被 Mitsubishi 开除主席职

    世界最大汽车生产商Renault-Nissan-Mitsubishi联盟的主席Carlos Ghosn早前因为虚报收入而被日本警方逮捕,事件随后引起全球汽车业界的哗然,毕竟Ghosn同时除了担任联盟主席之外,也同时兼任Nissan和Mitsubishi汽车的社长一职。 随着丑闻被高度渲染后,Nissan现任CEO就公开向联盟董事部建议开除Ghosn担任的主席职位以保全公司的企业形象,而随着股价暴跌之后,Mitsubishi也采取了迅速行动,宣布开除Ghosn担任的Mitsubishi董事部主席职位,但依然保留董事部成员的身份。 Mitsubishi日前对外发布官方声明证实了这项消息,并宣布Mitsubishi的总裁(CEO)Osamu Masuko将暂时兼任Mitsubishi汽车董事部主席一职,直到董事部成员召开年度会议并选出新任主席为止。 Ghosn被指在2010到2015年期间,在日本涉嫌虚报其收入而被当地警方逮捕,根据外媒消息,Ghosn在这5年期间被指向日本政府隐瞒了50亿日元(1.86亿令吉)的收入。 Ghosn隐瞒收入的消息是遭人揭发后,被Nissan展开内部调查并掌握证据后而交给日本警方接手处理,Nissan内部调查除了揭发Ghosn涉嫌隐瞒收入外,也涉嫌和另一名高层挪用公司资产充作私人用途,Nissan于隔日召开记者会证实这项消息,并公开向联盟建议开除Ghosn的主席职位。 据报道,Ghosn去年还是Nissan总裁时在日本领的年薪为11亿日元(4,091万令吉),他在1978年开始进入汽车领域,担任轮胎制造商Michelin在北美市场的主管,过后在1996年加盟Renault。 Renault在1999年收购Nissan并合组联盟之后,他被委派到日本成为Nissan的首席营运长(COO),成功协助Nissan转亏为盈并还清大笔债款,从此开始声名大噪,之后他被委任为Nissan和Renault的CEO,也是同时在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内担任CEO的第一人。 自从Renault-Nissan联盟在2016年收购Mitsubishi汽车之后,Ghosn就卸下Nissan CEO的职位,转而担任Nissan、Renault和Mitsubishi联盟的主席职位至今。 Renault-Nissan-Mitsubishi联盟目前是全球最大规模的汽车制造商,全球每卖出9辆新车当中就有1辆是出自此联盟旗下的品牌,目前此联盟在全球200个国家雇有超过47万名员工。

     



  • 东南亚 F4 大马分站赛,法国车手Ghiretti继续大热夺冠

    东南亚四级方程式(F4 SEA)日前在马来西亚上演,赛前大热并以夺得多长分站赛冠军的法国籍车手Alessandro Ghiretti依然表现突出,但来自泰国的车手Kane Shepherd依然没有轻易放弃,两人在雪邦赛车场上依然斗得难分难舍。 目前领先积分榜的Ghiretti在雪邦分站赛的第一圈就已经开始领先,但紧随在后的Shepherd仅落后Ghiretti 0.7秒的时间,但Ghiretti最终依然顶住了来自后方的巨大压力,并夺下了此战的冠军。 在这场比赛中,本土车手Muizz Musyaffa在起跑阶段的表现并不太好,但渐入佳境之后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并一度把自己和领头羊Ghiretti和Shepherd的差距缩小,最终夺得2分15.125秒的最快单圈成绩。 来自英国的车手Emily Linscott和来自本地的车手Shahkirah Shaharul则为了第七的位置展开激烈斗争,Linscott以更佳的发车点起跑,但并未能及时把优势保持下来,不久后就被大马车手在场上超越。 在比赛还剩6圈的情况下,Linscott大胆在第十五个弯道超越Shahkirah,Shahkirah一度看来很有机会在直路再次实现反超,但Linscott并没有留给对手太多空间,最终一直保持对后者的优势并夺得第七的位置。 在第一场比赛中,法国车手Ghiretti延续其近乎无敌的姿态站上了领奖台的最高位置,而泰国的Shepherd和大马籍车手Muizz则分别夺得第二和第三的位置。 而在今年第19场,本地第二场比赛中,来自爱尔兰的Lucca Allen则夺得了杆位发车的权力,并且在起跑之后就拉大了和其他车手的差距,至于Ghiretti则凭借内侧起跑的优势把Shepherd给比了下去。 Ghiretti和Shepherd都同时在第一个弯道就超越了大马车手Muizz,而另一名同样来自大马的车手Alister Yoong(Alex Yoong的儿子)和来自日本的Ryo Komikado则在后来双双超越了Muizz,让Muizz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个接一个的对手超越自己。 另一名本土车手Adam Khalid则凭借主场优势发挥出极佳的状态,虽然在第十的位置上起跑,但却一路追赶并攀升到第五的位置,英国车手Linscott则在第二的位置发车,并受到来自Yoong和Jakobsen的激烈挑战,但最终依然顺利夺下了第一的位置,而Allen则夺下第二名。 在第三场比赛中则是由Shahkirah以杆位发车的优势开始领跑,第二则是Linscott,但不久后两人就因为场上发生碰撞事故,安全车出动领航而失去了原本的优势,在比赛重新开始之后,Jakobsen就处于领跑位置,之后是Yoong、Ghiretti和Muizz。 最终Muizz成功站上第三场比赛的领奖台第二的位置,泰国车手Shepherd排在第三,而大热的法国车手Ghiretti则继续展现出近乎无敌的姿态,依然高站领奖台第一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