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973)

  • Proton X70 获 ASEAN NCAP 5星评价,将在 KLIMS 展出

    已经公开接受新车预订的Proton X70虽然至今都还没正式上市,但原厂今日已经对外公布这款C-Segment SUV的东盟新车安全测试(ASEAN NCAP)的撞击测试成绩,毫无意外,X70成功获得了最高的5颗星整体评价。 根据Proton对外发布的测试报告,X70在成人防护项目测试中获得35.27的高分(满分36),而且在儿童防护项目测试中也获得了40.78的分数(满分49),在其它安全辅助性配备(自动煞车、盲点侦测、碰撞预警系统等)的测试中也获得了14分的成绩(满分18),因此获颁5颗星的整体评价。 大家可以从ASEAN NCAP的测试报告中看得出,X70在进行车头撞击测试时,司机的头部、两边大腿和右边小腿的防护程度都获得很好的评价(绿色),左侧小腿和胸腔和右边脚掌则获得不错(黄色)的评价,而在侧边撞击测试中则一律获得很好的绿色评价。 在Proton已经公布的安全配备清单当中,顶级的X70 Premium 2WD标配了许多的高科技主动安全配备,如自动切换远近光功能(IHBC)、自动煞车辅助系统(AEB)、前方碰撞警示系统(FCW)、车道偏移警示系统(LDW)、盲点侦测系统(BLIS)、后方横向车流警示系统(RCTA)、主动式跟车系统(ACC)和胎压侦测系统(TPMS)。 在基本的安全配备方面,还有6气囊、车身动态稳定系统(ESC)、循迹防滑系统(TSC)、三合一煞车系统(ABS+EBD+BA)和斜坡起步辅助系统(HSC)和陡坡缓降辅助系统(HDC)。 另外,Proton也官方确认将会参与本月23日在吉隆坡国际贸易会展中心(MITEC)开幕的2018吉隆坡国际车展(KLIMS),而且X70到时也会在现场展出,并可让公众坐进车内亲自体验它的魅力! 身为Proton的首款SUV,首批2,000辆的X70将会在中国完成组装后引入大马销售,之后预计明年才会在本地开始组装(CKD)。目前X70已经确认会有3个等级,分别是Standard、Executive和Premium,其中Executive可以选择前轮驱动或四轮驱动两种版本。 动力规格方面,X70确认将会搭载吉利的1.8升涡轮增压汽油引擎,这具引擎还搭载了缸内直喷技术,最大马力181hp,最大扭力285Nm,变速箱将会是六速自排(6AT)。如果想要了解X70四个等级的详细差异和配备,请【点击此链接】翻阅之前的文章。 Proton释出的X70官方图 Proton X70的车身、内装皮革配色

     



  • 全新第十二代 Toyota Corolla Sedan 广州车展全球首发

    Toyota终于发表了旗下第12代的全新Corolla Sedan(本地称为Corolla Altis),这次在中国广州车展上亮相Corolla Sedan与早前面市的美国Corolla Hatchback(欧洲的Auris)有着许多共同点,包括共享同样的底盘、车头与内装设计等等。 这次新的Corolla Sedan采用了Toyota集团最新的TNGA-C模组化底盘打造,而且来到第十二代在外观设计上已经全球统一,和大哥Camry一样不再分为日规或欧规版本,因此无论是哪个国家买到的新Corolla都会是同一款设计。 新的Corolla Sedan轴距长度为2,700mm、车身长度达到4,640mm、宽度1,780mm、车身高度1,435mm,对比上一代车型,车身长度增长了10mm,宽度也增加了5mm,只是车身高度缩减了45mm。 外观上,新的Corolla Sedan将会配备LED的头灯组、LED光条式的日行灯、18寸的轮圈等,外观上Sport版本的Corolla Sedan也会拥有比较运动化的外观设计。 动力规格方面,新的Corolla Sedan将会搭载一具新的2.0升Dynamic Force四缸自然进气汽油引擎,最大马力有169匹,变速箱将会是可模拟十速的CVT无段式变速箱,同时原有的1.8L四缸自然进气引擎也会被进行改良,并继续被提供在新的Corolla身上,至于Auris身上那具1.2L四缸涡轮引擎则没被提及。 内装配备方面,中国入门等级的Corolla Sedan将会采用绒布座椅,而且手煞车依然是传统的拉杆式设计,中间搭配的彩色荧幕主机尺寸为7寸,而如果是高阶等级则搭配皮椅、电子手煞车、Auto Hold等等,中间的荧幕也升级为8寸,而且支援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同时仪表板也变成了一个7寸的液晶化仪表。 另外,原厂也表示全新的Corolla Sedan舍弃了上一代采用的扭力梁(Torsion Beam)的后悬吊设定,改用操控与舒适特性更好的多连杆(Multilink),同时新的Corolla Sedan也会搭配Toyota Safety Sense主动安全配套,包括了自动煞车辅助(AEB)、主动跟车(ACC)、车道维持辅助等等。 新的Corolla Sedan将在明年春季(2-4月之间)率先在美国与欧洲部分国家上市,之后会陆续在全球150个国家先后发布,而中国的发布日期则预计落在明年中,至于日本本土也确认会是在明年。大马呢?我们也不知道,大家耐心等待吧!

     



  • 炫酷科技感!吉利嘉际内装设计首次曝光,三种座椅布局

    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吉利即将发布旗下的首款MPV——嘉际,而这款新车已确定未来会被引进大马,挂上Proton的厂标在本地销售!在新车还未正式发布之前,吉利已先后释出多张官图[点击这里查看新闻背景],揭露新车的面貌,不过却始终未曝光其内装设计。 而在日前,我们终于等到了原厂发布嘉际内装设计的官图。根据吉利原厂的叙述,新的嘉际采用了环阔一体式(Full-Vison)的科技内装设计,并布局了双层式的中央鞍部,且车顶控制区域也进一步扩大。 同时,其中控台上的拉丝纹理,以及多处细节上的琴漆元素点缀,再搭配新的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盘、造型前卫的排档杆,以及中控台上12.3寸的悬浮式液晶显示屏幕,配合72色流光氛围灯,让它看起来科技感十足,又不失豪华感。 此外,从其中央鞍部上的控制键钮区域来看,不难发现停车辅助、360度高清全景影像等选项,可以预见新车拥有丰富的智能驾驶配备。 其他配备方面,新的嘉际还配置了手势感应开关的座舱灯、中央扶手前也设置了冷暖杯托(可进行加热制冷、保冷饮料)、后排冷气出风口(拥有可调节温度的液晶显示屏),以及大尺寸的云际智能全景天窗等。 在座椅布局上,新车采用了2+2+2、2+2+3,以及2+3+2共三种座椅布局形式,同时搭载I-sofa魔方科技座椅(小编也满头问号),加上灵活多变的内部空间,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除此之外,吉利也一并公布了新车的动力规格。新的嘉际将会有搭载轻型混动系统(MHEV)、插电式混动系统(PHEV),以及1.8升涡轮增压引擎等三种不同动力的车型。 其中,轻混动版将搭载一具由吉利与Volvo联合开发的1.5升涡轮增压引擎,这具引擎拥有缸内直喷技术,再辅以吉利自主研发的48V BSG轻混系统,以及搭配DCT变速箱,其综合最大输出功率达188 hp马力,最大扭力是300 Nm。 至于插电式混动版方面,新车同样将搭载1.5升的涡轮增压引擎,再配合11.3 kWh超高容量的三元锂电池,及电动马达,其综合最大马力达255 hp,峰值扭矩为385 Nm,搭配的变速箱同样是DCT变速箱。 最后,在1.8升涡轮增压引擎版方面,其搭配的传动系统是六速自排,最大马力为181 hp,最大扭力则是300 Nm。无论如何,新车预计将在2020年登陆大马市场,您是否期待这款Proton未来的MPV呢?

     



  • 小知识:为何有些国家汽车靠左行驶,有些国家却靠右?

    方向盘原本位于左侧的Ford F-150,非官方的代理商专为本地市场而改造的右驾版本,原本的F-150只有左驾版 小编相信很多有关注Paul Tan汽车资讯网的朋友们都是爱车一族,身为爱车一族的我们,都清楚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国家是靠右行驶,而我国、新加坡和泰国都是靠左,这一点大家都习以为常,也没特别放在心上,但大家是否有想过,为什么有些国家要靠左行驶,有些国家却要靠右行驶呢? 首先我们来解释以下什么是靠左行驶和靠右行驶,有去过台湾、中国、韩国或美国、法国、德国、土耳其等国家的朋友,都会发现他们汽车的方向盘与司机座是在左手边,车子在驶入一条拥有中间分割线的道路时,都是走在前方右手边的那一侧,这就是所谓的靠右行驶,因此靠右行驶的话就代表方向盘和司机座是在车子的左侧。 而在我国、新加坡、泰国、印尼、汶莱、日本、英国、澳洲、纽西兰和香港等国家,则是司机座位和方向盘在车子的右侧,车子在驶入一条拥有渐渐分割线的道路时,必须走在前方左侧的道路,这就是所谓的靠左行驶,因此靠左行驶就意味着方向盘和司机座位在车子的右手边。根据资料,目前全球只有34%的国家(包括我国)是靠左行驶,另外66%的国家(如中国、法国和美国)是靠右行驶。 中国的吉利博越,因中国是靠右行驶的国家,故方向盘在车内左侧,后来Proton X70被改为方向盘在右侧以符合本地的靠左行驶方式 那为什么有些国家是靠左行驶,有些国家却是靠右行驶?为什么就不能统一让大家更方便呢?这一点其实就关乎到了每个国家过去的历史因素在内。在汽车还没出现的旧时代,人类的运输很多时候都是靠马车,因此古代马车车夫的乘坐位置被许多人认为是影响今日汽车靠左还是靠右行驶的关键因素。 我们以马来西亚、英国和日本的靠左行驶为例,英国在还没有汽车出现之前,英国人都习惯从马车车厢的左侧车门上车,而为了方便乘客上下车,一般负责驾驭前方马匹的马车车夫都会坐在马车靠右的位置,以腾出空位给乘客,而汽车出现之后也就把这项传统给遗留下来,造成英国时至今日是欧洲地区内少数仍坚持靠左行驶、方向盘在汽车右侧的国家。 而纵观我国,我们都知道马来西亚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而汽车也是在英国殖民地时期开始被引入到我国,因此我国很自然的就继承了英国人靠左行驶的习惯。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何澳洲、纽西兰、香港、汶莱和印度等国家都是靠左行驶,因为他们也都是共和联邦的成员国,也就是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 出口到智利的Proton Preve,由于智利是靠右行驶,所以方向盘被特地改去左侧 也因为香港曾经是英国殖民地的关系,这也造就了为何香港明明是中国的领土,但在香港地区内的汽车是靠左行驶,而中国大陆地区却是靠右行驶的奇特现象。 至于同样是靠左行驶的澳门,虽然澳门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而葡萄牙是靠右行驶的国家,但必须提醒大家的是,葡萄牙以前曾和英国一样靠左行驶,只是后来改去靠右行驶而已,而澳门却没跟随葡萄牙改成靠右行驶。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印尼的身上,印尼是前荷兰殖民地,荷兰以前也和英国一样靠左行驶,只是后来换成靠右行驶,因此印尼也和大马一样是靠左行驶。 说到这里大家或许会问,加拿大也是共和联邦成员国之一,至今该国政府也依然承认英国女皇为加拿大的象征式最高统治者,但为何加拿大却和美国一样是靠右行驶呢?这是因为加拿大与美国领土接壤,为了方便两国驾驶人士来往,加拿大政府决定采用和美国一样的靠右行驶方式。 所谓的靠左行驶,就是指车子在上路往前走是靠左手边的道路行走,反方向而来的车则在右边的车道(如图) 而为什么有些国家如法国和德国等又要靠右行驶呢?这当中的历史原因其实和英国的情况有点类似,法国人以前习惯让驾驭马匹的马车车夫坐在左侧,而为了让车夫方便观察是否会和迎面而来的马车相撞,马车通常都会靠右行驶,而法国后来也和英国一样殖民过许多国家,因此也把靠右行驶的方式带到其它国家和地区。 日本在以前并没有明确的靠左还是靠右行驶规定,但在十九世纪中后期日本明治天皇推动现代化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时代,当时日本政府就向英国引入了他们的驾驶规则,因此也一并引入了英国人习惯的靠左行驶风格,并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的情况则有些特殊,中国在清朝后期就一度被多国割据其领土,中国南部地区如广东省、福建省等地较多受到英治香港的影响,因此南部地区多数为靠左行驶,而北部地区则因为较多受到法国、俄罗斯和美国等影响,因此是靠右行驶,直到1946年结束日治时期后,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才规定全国统一采用靠右行驶,而如今的台湾也因此原因而一样是靠右行驶。 靠右行驶的汽车 一些人可能会问,到底靠左行驶还是靠右行驶会比较安全?一些国家的学者认为靠右行驶会比较安全,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右撇子,右手天生比左手有力而灵活,而当司机在遇上紧急状况需要闪避反方向的对面来车时,手握方向盘的右手更有力把方向盘往左转,而左手要往右转却没那么反应迅速和灵活,因此认为靠右行驶时遇上对面来车时闪避机率较高,而荷兰也因此原因而从靠左行驶改为靠右行驶。 不过,这项说法其实也没有得到全部人的认同,一些习惯靠左行驶的国家的交通安全专家则认为,安全与否的最主要关键还是在于交通规划、道路素质和驾驶者的公民意识,因为一些靠左行驶的国家(如日本)的车祸率还是比靠右行驶的国家来得低很多,因此不能一味的说靠右行驶就会比较安全。 其实,这些小编觉得这些学者说得没错,无论是靠左还是靠右行驶,都不是决定你开车是否安全的最大原因,最后还是要回归到政府对交通规划、道路建设和驾驶者本身的安全与礼让意识身上。

     



  • 美国 IIHS 发布统计报告,配备AEB汽车意外率可减少43%

    自动煞车辅助系统(AEB)被许多人称为继安全带和车身动态稳定系统(ESC)之后,汽车工业第三个有关于行车安全的最重要发明,而如今AEB也已经开始慢慢成为许多主流品牌的必然配备,就连我国第三代的国民车Perodua Myvi也开始在最高等级上导入了AEB。 AEB的功能主要可分为两个,第一个就是在侦测到存在碰撞风险时就透过声响或者灯号提醒司机及时煞车或闪避,第二就是侦测到司机完全没有任何反应之后,就透过电脑介入自动煞车。当然也有些系统是只向司机提供碰撞警示,并没有自动煞车的功能。 那到底AEB在现实生活中真的那么有效吗?这几年它到底减少或避免了多少宗的车祸意外?在行车安全推广工作和安全测试标准上被视为权威的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最近就发布了一份有关AEB系统的报告,以过去几年在美国收集到的数据告诉大家AEB到底有助于减少多少%的意外。 该机构根据通用汽车(GM)提供的数据总结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配备了AEB之后的汽车在车头与车尾的碰撞意外事故的数据上减少了43%,这份数据全是基于有向当地警方投报的意外案件,同时装备了AEB的汽车造成的人命伤亡车祸也大幅度减少64%。 这份报告内引用的数据以及车款都是在2013到2015年出厂的Buick、Cadillac、Chevrolet和GMC等品牌车型,通用汽车集团透过与美国各州警方的合作交换数据,再追查这些车子的车身号码(VIN)来断定有关车子是否配备AEB或FCW。 该报告也说,就算只是配有前方碰撞预警系统(FCW)而没有自动煞车功能的车款,在意外率上也对比完全没有任何AEB和FCW功能的车子减少17%,涉及人命伤亡的车祸数据也减少30%。 这项报告也大致符合了之前数个汽车品牌联合在美国发布的数据报告,当时Acura、Fiat、Chrysler、Honda、Mercedes-Benz、Subaru和Volvo的报告显示,配备AEB的汽车涉及的车祸比没有AEB的汽车少了50%,若只是有FCW而没有AEB,也能减少27%的车祸率。 其实目前美国政府还未强制规定所有在当地销售的新车款都必须要配有AEB,但当地20家垄断全美99%汽车市场的汽车品牌都已达成协议,要在2022年9月前达成所有在美上市的新车都要标配AEB。 所以说,美国市场其实还真的很成熟,就算政府还未出手,车商们也已经自动自发的提升自己产品的安全性,不知道这种值得学习的良好风气几时才会出现在马来西亚呢?

     



  • 陆兆福:政府取消9月前 AES 罚单款额高达6亿500万令吉

    早前,交通部长陆兆福宣布取消9月前违规的403万6,459张自动执法系统(AES)罚单你知道涉及总额有多少钱吗?根据陆兆福表示,如果以每张150令吉来计算,这些被取消的罚单款额高达6亿500万令吉! 根据《马新社》报道,陆兆福说,他在8月宣布取消的AES罚单不会再出现于陆路交通局(JPJ)在Cyberjaya的数据中心内。“是的,这意味着9月1日之前发出的AES罚单资料并没有被储存在数据中心内。” “这是一次性的,9月1日之后,JPJ将会完全接管AES的运作,违规者必须缴付由AES所发出的罚单,政府也不会再提供类似的优惠或折扣。”陆兆福也补充道,早前已缴清罚单的人士并不会获得任何退款,因为这笔款额是支付予被前朝政府任命的特许经营商,由于政府没有受益,因此无法退款。 另一方面,陆兆福也透露,政府在9月1日至11月8日期间共发出了6万5,019张AES罚单,不过其中只有2.88%的罚单被缴清,为此,他提醒车主在接获罚单的60天内不缴付罚款将被提控上庭。 他说,一旦法庭发出通知书传召车主出庭,而如果车主缺席的话就会被发出逮捕令,并被列入黑名单,以及无法更新路税及驾驶执照,尽管最后缴清了罚款也会被扣分。

     



  • Naza Quest 宣布停售新车,Chevrolet 暂撤出大马市场

    美国通用汽车集团(GM)旗下的品牌Chevrolet暂时告别大马市场!Chevrolet在本地的总代理Naza Quest今天对外宣布,从本月15日(明天)开始正式停止在本地销售Chevrolet的新车款! Naza集团汽车业务部总裁Dato’ Samson George对外证实,指Naza Quest已经和GM集团达成协议,不再成为对方于马来西亚的Chevrolet新车总代理,意味着从明天过后,本地就不再有Chevrolet新车销售。 不过,对于一些Chevrolet的现有车主来说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Naza Quest已经承诺将继续为现有的Chevrolet车主提供售后服务包括汽车维修、保养和零件供应,直至GM集团委任新的本地总代理为止。 “现有的本地Chevrolet服务与保养中心将继续营业,以便向本地的现有车主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售后服务,如维修、保养和零件供应等,我们感谢GM集团过去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并祝愿对方拥有更美好的前景。” 为何要终结Chevrolet的代理权呢?Well,相信大家都心里有数,Chevrolet汽车在本地道路上的能见度非常低是铁一般的事实。而根据Naza Quest的官方说法,他们主要是为了简化Naza集团旗下子公司代理的汽车品牌数量,并专注在可协助公司长期盈利和财务稳定的品牌上。 除了Chevrolet之外,Naza集团透过旗下各子公司在本地持有的汽车代理权还有Kia、Peugeot、Citroen、DS(从Citroen独立出来的豪华品牌)、Ferrari还有Maserati等等,当然也包括了一些摩多品牌,而Naza也强调日后将会专注在其它汽车品牌的经营和发展上。

     



  • 2018中期小改款 Ford Mustang,将在KLIMS上公开预览

    Ford在本地的总代理Sime Darby Auto Connexion(SDAC)刚刚宣布,在本月23日开幕的吉隆坡国际车展(KLIMS)上,除了已经确认将会在车展上发布的Ford Ranger Raptor外,也将会有另一款新车以预览的方式登场,它就是2018中期小改款的‘野马’Ford Mustang! 没错,第六代的小改款Mustang其实早在年头就已经发布,这款美式肌肉车的中期小改款如今也确认将会正式来到本地销售,只是总代理目前还未给出一个明确日期,同时也没公布它的价钱。但可以确认的是,小改之后的野马依然会在本地提供两种引擎选择,分别是2.3L的EcoBoost涡轮引擎,以及5.0L的V8自然进气引擎。 小改款的野马在造型上看似改变不大,但车头整体给人的感觉变得更加圆润,其中就包括了前保险杆、水箱护罩和引擎盖的造型都有细微改变,头灯组也换上了全LED的配置,日行灯也改成内建在头灯组内的三条直立式LED灯条,让头灯看起来更加的一体化,保险杆两侧的LED灯条则是转向灯。 车尾部分则换上了新的LED尾灯组(改变幅度很小)、新的后保险杆以及重新设计过的后排气尾管,如今2.3L EcoBoost的入门版搭配了双出排气管的设计,而5.0L的Mustang GT则采用四出的设计。 内装的部分改变幅度也没很大,主要是在质感方面的提升而已,包括中控台加入了一些手工的车缝线,以及在门板、把手等部份加入铝制的饰板等等,同时也换上了12寸的全新LCD液晶化仪表板,可根据三种驾驶模式改变仪表的显示主题,而中间的荧幕主机则是采用8寸SYNC 3影音娱乐系统。 动力规格方面并没有改变,依然采用同样的2.3L EcoBoost涡轮引擎,以及5.0L的V8自然进气引擎。在5.0L的引擎上,小改款之后在北美市场的最大马力有460匹,最大扭力569Nm,对比小改款之前的435hp/542Nm有所调涨,但消息称大马市场的Mustang在调校上会比较保守,会和澳洲一样只有454hp/556Nm。 至于在小排气量的2.3L涡轮引擎上,它的动力数据丈夫则没有那么大,马力输出依然维持在310匹,而扭力数据则从小改款之前的434Nm上涨到小改款之后的475Nm。另外,小改款的野马也换上了和Ranger Raptor一样的十速自排(10AT)变速箱,原厂还号称新的变速箱比旧的6AT拥有更好的换挡效率,并且能减少车子的内部抖动并提升驾驶质感。 没错,总代理这次是特地从国外引入一辆小改款的野马以在KLIMS上展出,也就是照片中的这辆鲜艳橙的野马,它是搭配5.0L V8引擎的顶配等级,搭配的是19寸的熏黑式轮圈,前轮胎尺寸为255/40R19,后轮胎尺寸则是275/40R19,而且还搭配了Brembo提供的六活塞煞车卡钳。

     



  • 4.4秒破百!G20 BMW M340i xDrive 将在洛杉矶车展亮相

    上个月,BMW在巴黎车展上发布了全新第七代的BMW 3系列(代号G20)[点击这里查看新闻背景],并公布了有关性能更强悍的M340i/M340i xDrive初步规格,但是当时原厂并没有展出这款新车。 而今,在本月尾开幕的洛杉矶车展来临之前,BMW就宣告了将在场展出这款新世代3系列非M版本的最强车型。除此之外,该厂也进一步释出更多新车的官图,在这里我们将为大家奉上,让大家先睹为快。据悉,新车计划在明年第一季率先于欧洲市场上开卖。 新一代的3系列构架在自家的CLAR平台上,相比于上一代车型,减重了55公斤,风阻系数为0.23Cd。外观上,它跟上家族式最新的设计语汇,车头标志性的双肾型进气格栅换上了相连式的设计。在M340i/M340i xDrive版上,它还采用了与全新Z4一样的网状设计。 此外,M340i/M340i xDrive版的前保险杠设计也比较激进,与普通版和M Sport版不同。进入车内,新车同样采用了家族最新的设计理念,配有12.3寸全液晶显示仪表板,以及10.25寸的中控显示屏幕。其中控台整体偏向驾驶员一侧,除了部分空调和多媒体控制键之外,整体造型非常简洁。 此外,有关中控显示屏幕系统搭载最新的iDrive 7.0系统,人机交互流畅度以及功能将会更加丰富;同时,车内冷气出风口中间还新增了一块小尺寸显示屏,高级感明显增强,另外储物空间相比现款也有所提升。 动力配置方面,无论你选择后轮驱动还是四轮驱动车型,都会获得一具3.0升直列六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这具引擎可输出374 hp的最大马力和500 Nm的峰值扭力,这使它成为M之外,有史以来最强大的3-Series。 传动系统方面,新的M340i/M340i xDrive搭配了Sport Steptronic八速自排变速箱;根据原厂提供的数据显示,M340i xDrive的0-100km/h加速只需4.4秒,比上一代车型快了半秒。 如果您不想等待或是觉得新世代M3的价格会太高,那么M340i/M340i xDrive将会是不错的选择。凭借近乎完美的前后50:50重量分配,M Sport限滑差速器,低重心和强25%的车身,BMW M340i/M340i xDrive一样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性能表现。 至于它的售价是多少,未来会否引进大马,那就唯有等待原厂公布了! 全新第七代G20 BMW 3 Series

     



  • MBPJ:所有长期租用的停车位,6点半后必须开放给公众

    有很多驾驶者(包括小编自己)平时若没有什么必要的情况,相信都不大喜欢开车到繁忙的商业区内,因为要找停车位真的很难,尤其是在早上和下午的繁忙时段,除了因为这些商业区很多访客导致停车位不够用外,还有很多商家把停车位租了下来,导致能够开放给公众使用的停车位少之又少。 针对商家租用停车位的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遇过有不少商家在晚上关门打烊后,却依然把店前长期租下来的停车位给霸占着,导致这些商业区就算是过了繁忙时段的晚上依然一位难求。 继吉隆坡市政局(DBKL)早前就曾强调,所有长期租用的停车位的有效时间都只在平时工作日的早上7点到晚上6点而已,6点过后有关的商家就不能再把停车位视为自己的专属停车位,而必须把停车位开放给所有人使用。 如今,八打灵再也市政厅(MBPJ)也作出了类似的宣布,强调所有向市政厅长期租用的停车位的有限时间都只在工作日(周一到周五)的早上8点到傍晚6点半,在这段时间之外,有关的停车位都是属于公共停车位,商家不能逾时非法霸占。 MBPJ的发言人指出,商家在租下有关的停车位后,可在工作日的早上8点到6点半的时段置放市政厅提供的障碍物在停车位内,阻止其他人使用有关的停车位,但6点半之后有关的障碍物必须被取走。 该发言人也指出,他们也发现一些商家在没有租用停车位的情况下,擅自在一些停车位的格子上喷上红漆,借此私自霸占有关的停车位让人误以为他们租用了有关停车位,市政厅执法官员在发现后都会上前警告有关商家,要嘛就干脆付钱把有关停车位租下,否则市政厅将对有关的商家罚款,或他们的营业执照直接吊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