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日,瑞典豪华品牌Volvo迎来品牌史上的最大转折点,因为这天是中国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正式签署收购文件,宣布入主Volvo的一天,这也是中国汽车工业震惊西方世界的一天,因为之前从未有过中资企业收购欧美知名车企的例子。
这桩收购是Volvo的救命稻草,因为在此之前Volvo原本隶属于美国的Ford集团旗下,但因为种种经营不善的问题导致Volvo连年亏损,而Ford也无力支撑Volvo这个财政黑洞,因此选择把Volvo以18亿美元(75亿令吉)的白菜价买下这个在全球车坛占有很大知名度,而且拥有近百年历史的汽车品牌。
就在吉利收购Volvo时,外界其实并不看好这桩交易,因为当时的中国汽车工业还未如今日般的发展完善,许多西方国家甚至是亚洲国家的消费者都对中国汽车抱有许多诸如“廉价”、“不安全”、“不可靠”、“技术落后”和“抄袭”等负面印象,但最终Volvo却在吉利麾下实现了华丽转身的戏码,不单只成功止损,还接连在往后几年创造了新的品牌记录。
就在吉利入主Volvo汽车十周年之际,吉利对外公布了Volvo这十年来在吉利集团麾下的业绩增长,而最直接能反映Volvo业绩的就是这家公司的营收。在2009年,Volvo当时的营收是957亿瑞典克朗(461亿令吉),但Volvo今日的营收额已经达到2,741亿克朗(1,303亿令吉),翻了接近3倍!
而在利润的部分,当Volvo还是Ford集团子公司的时代,Volvo在2009年亏损了51.9克朗(24.7亿令吉),当年吉利汽车的盈利也只有13.19亿人民币(7.9亿令吉),但在2018年Volvo汽车不单只成功止损,还获得了143亿克朗(68亿令吉)盈利,而吉利汽车的盈利也涨了十倍,达到126.74亿人民币(76.62亿令吉)。
两家车企之所以能同时翻倍获利,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设计和生产的车款都在销量上取得翻倍增长所赐。根据Volvo的历史报告,他们在2009年只在全球卖出33.5万辆新车,但在去年却卖出了70.5万辆新车,涨幅超过一倍。而吉利在2009年的总销量也只有32.7万辆,但在去年却突破了百万大关,达到136.2万辆。
不仅如此,吉利还因为在持有Volvo之后不断向Volvo注资,而Volvo也投桃报李向吉利分享他们家的技术和专利,因此让吉利凭借强劲的业绩表现成功在2012年挤入世界500强企业名单内,去年吉利在这份名单内的排行为220位,需要知道的是世界500强企业代表着一家企业的实力,也是许多企业家梦寐以求的目标。
在盈利和销量都不断上涨的前提下,吉利决定把他们的业务范围冲出中国本土,扩张到欧美等国家市场,目前吉利已在全球各大范围拥有10处研发中心,其中就包括了马来西亚与Proton合作成立的研发中心。
除了Volvo和Proton之外,吉利目前也同时持有主打电动车的Geometry、Smart和Polestar,而且还有主打高性能的英国跑车品牌Lotus,主打中高端市场的Lynk & Co等等,而且也收购了飞行车厂家Terrafugia、Volocopter等,毫无疑问吉利将会成为世界十大汽车集团之一!
Dream it poss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