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大搞削价战, 比亚迪市值一个月内蒸发806亿令吉

面对来势汹汹的多家中国本土电动车品牌,美国电动车巨擘Tesla近期多次在中国市场抛出降价拼销量的杀手锏,在数次宣布调降新车售价后成功赢得了更多的新车订单,而这也引发了中国市场的电动车价格战,并成为中国车坛近几个月来的热门讨论话题。

根据外国媒体《彭博社》的报导,Tesla在数次降价的策略性操作下已明显看出中国市场销量回升的迹象,而作为Tesla主要对手的比亚迪(BYD),也因为Tesla的这波降价策略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还导致其企业市值在过去一个月大幅蒸发了180亿美元(约806亿令吉)。

该媒体指出,比亚迪作为一家在美国上市、并且主打电动车产品的中国车企,面对来自Tesla的削价战自然是无法幸免。根据该媒体给出的数据,比亚迪过去1个月在美国的股价就已经下跌了14%,反观Tesla的股价却在同期上涨了9%,而股价下跌也直接导致比亚迪的企业市值一共蒸发了180亿美元。

该媒体在报道中表示,外界对于Tesla持续进行削价战,以更便宜的价格售卖旗下的电动车做法替比亚迪甚至是整个电动车领域的发展前景感到越来越担忧,因为这将直接导致许多电动车的潜在买家抱持观望态度,希望各家车企都跟进宣布降价,再以更低廉的价格入手新车。

Tesla 大搞削价战, 比亚迪市值一个月内蒸发806亿令吉

该报道也指出,同样来自中国、同样主打电动车产品的蔚来汽车(NIO)和小鹏汽车(XPeng)也在之后宣布跟进降价,这恐怕会引起业界的恶性削价战,而Tesla则凭借本身强大的供应链定价和成本控制能力,将直接对其竞争对手带来销量上的大幅度冲击。

针对数次公开降价的做法,Tesla早前给出的官方解释是该公司坚持以成本来进行定价,加上Tesla在全球多国都是采用品牌直销的方式,也就是绕过经销商/代理商的方式直接面向消费者,在少了经销商/代理商的利润抽成后,自然也拥有更强的产品定价能力和降价空间。

不过,也有业界人士认为比亚迪拥有自家设计和生产电池组甚至是电动车晶片的技术和能力,其知名的“刀片式电池”(Blade Battery)就是自家研发和生产的成品,因此同样拥有不俗的成本控制能力,而且在供应链上被掐脖子的机率相对更小,因此相对于其它的电动车品牌,在这轮削价战里的表现会许会更好。

无论如何,车企之间的削价战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短期内还是利多于弊,毕竟纯电动车目前所面对的其中一个最大痛点,就是其高昂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导致其最终售价始终还是比传统汽油/柴油车更高,因此车企间的削价战只要不至于走到“赢者全拿、输者全输”的一家独大局面,对消费者来说终究还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