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1134)

  • 2018欧洲年度风云车七强诞生!日内瓦车展前公布结果!

    备受车坛瞩目的2018欧洲年度风云车奖初选名单在上个月出炉,而今入围决选的七强新车已经诞生啦!60位专业评审团成员将在明年三月进行投票,最终得主将在2018年3月5日开幕的日内瓦车展前夕揭晓。 入围名单如下: Alfa Romeo Stelvio Audi A8 BMW 5 Series Citroen C3 Aircross Kia Stinger Seat Ibiza Volvo XC40 在上述七个品牌当中,其中四个品牌从未赢得欧洲年度风云车的殊荣,它们分别是BMW、Kia、Seat,以及Volvo。或许大家会疑惑BMW及Volvo从未赢过吗?(小编也感到好奇)但事实确实如此。不管怎样,这一次入围的G30 5 Series及XC40将有望给这两家豪华品牌赢得一个证明! 至于Alfa Romeo去年凭借旗下的轿跑Giulia夺得第二名,上一回与冠军失之交臂的意大利“名门”,这一次带着旗下的首款SUV Stelvio冲击对手,是否能脱颖而出?也相当让人关注。该品牌最后一次赢得欧洲年度风云车奖是在2001年,当时夺魁的代表作是147。 此外,全新第四代的D5 Audi A8也在等着一个机会,四环品牌最后一次赢得该奖项是在1983年。另一方面,推出后令人印象深刻的Kia Stinger也极可能扮演黑马角色,一黑到底,为韩系赢得殊荣。 在这里,我们顺便带大家回顾一下过去几年的欧洲风云车的主名单,2013年的得主是Volkswagen Golf、2014年为Peugeot 308、2015年为Volkswagen Passat、去年是Opel Astra,以及今年大家熟知,且刚刚在本地发布的Peugeot 3008。

     



  • Toyota Gazoo Racing Festival:MAEPS Serdang 第二站街头赛事顺利落幕,39位赛车手角逐 Vios Challenge!

    继今年八月在槟州Batu Kawan体育馆举办的首场Toyota Gazoo Racing Festival后,以及Vios Challenge的首站赛事后,第二站的赛事终于在刚过去的周末于雪州Serdang的MAEPS圆满落幕。 本次在MAEPS所设的赛道全长1.9公里,而且共有17个弯角,以及部分坡道路段,包括坡道弯角等,因此相比起Batu Kawan站的赛道更具挑战性。当然,本站的Vios Challenge赛事依然与上一站一样,划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Super Sporting、Sporting,以及Promotional。 在周日展开的首轮赛事为Super Sporting级别,共有11名专业车手参与。这轮比赛在刚开始的数分钟便发生了意外,由车手Mark Darwin驾驶的车辆失控装向石堤,导致了赛事一度中断重新起跑。 然而,在重跑后又发生了第二次的意外,由Tengku Djan驾驶的车辆被William Ho从后撞及,导致它的后保险杠半脱落,不过他仍坚持跑了四个圈道,整场赛事当激烈。 在有关级别的赛事当中,来自MMCS Racing车队的Ser Meng Hui成功夺下第一,紧随其后的是Syafiq Ali,及Boy Wong Yew Choong。碍于上述的意外,Tengku Djan只排在第五。 在第二轮展开的Promotional级别赛当中,与Batu Kawan站一样,参赛的是8位本地的知名艺人,包括Janna Nick、Syukri Yahya、Diana Danielle、Shawn Lee、许佳麟 Danny Khoo、颜慧萍 Geraldine Gan,以及Venice […]

     



  • BMW 对外发布下一代电动车动力系统,最长行驶700km!

    德国的百年老店BMW最近对外发布了他们下一代电动马达动力系统的初步细节,这组新的电动马达动力输出系统被定位为属于宝马第五代的电动动力系统,预计将在2021年正式投产,到时将会大规模搭载在BMW的全新电动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或普通混合动力(Hybrid)车型上。 这组新的电动马达系统的最大特点在于更强劲的动力输出、更长的纯电动行驶里程、更小的体积、更轻的重量,以及制造成本也更低,再加上新的电动马达动力系统采用了模组化设计,因此只要稍作修改就可同时应用在不同的EV或PHEV等车型上,无论是前驱(BMW已经开始推出前驱车)还是后驱车款都没有问题。 BMW强调,新的电动马达动力系统所采用的零件比这一代的更少,因此生产和日后维修成本也将会被降低,同时另一个好处就是能占用更少的空间,腾出更多位置来提供给车上的司机与乘客,并一举减轻它的重量,同时借此提升整体的性能表现。 这次新马达搭配的电池组容量将会进一步被提升,而且电池组的设计一样采用了模组化设计,在纯电动车EV的身上最长行驶里程可以来到700公里,而在一般的PHEV身上也可提供额外的100公里纯电动行驶里程。 BMW强调这组新的电动马达动力系统完全是由他们自行研发与设计,因此可以有效的控制研发成本,也保障了BMW集团日后在发展电动车领域上的自主权和自由度,不需要过度依赖其他的合作伙伴或供应商。 BMW集团也指出,他们在今年截止10月为止已经在全球卖出了7万8,096辆电动车,包括了BMW的i系列、iPerformance以及旗下子品牌MINI的电动车,对比去年增加了63.7%,而他们也预计在2021年,该集团的电动车销量将会达到10万辆。

     



  • 我国废弃车已超过800万辆,政府将修改法令予以对付。

    马来西亚很多花园住宅区都有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车主在车子故障,或者购入了新车后,就没再理会旧的车子,导致这些车子被停在马路旁,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废弃车,废弃车不止有碍市容,也导致许多卫生问题,譬如野草开始往车上长,以及车内的积水变成黑斑蚊繁殖的温床等。 其实国内很多非政府组织一直都有呼吁政府正视社会上废弃车的问题,最近天然资源与环境部长Datuk Seri Wan Junaidi终于开口,表示该部正和交通部合作修改法令,让执法单位有权拖走并处理国内的废弃车。 本地英文日报New Straits Times最近报导,我国目前有不少于800万辆的汽车被车主废气在道路上,你没看错,是800万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内阁在今年9月6日决定展开实际行动,来处理掉这批越来越多的废弃车。 该报导指出,天然资源与环境部目前正在和交通部合作,寻求修改我国现有的1974年环境法令,让执法单位有权处理掉这些已经被废置,或者已经达到使用年限而无人理会的交通工具,但前提是执法单位的处理方式不能对环境造成破坏或污染。 Wan Junaidi表示,处理废弃车的问题并非大家所想象的那么容易,因为车子内含许多零件,而且也装有许多足以破坏环境生态和造成污染的化学物品,如引擎润滑油、变速箱油和冷却液等,因此处理过程必须特别谨慎。而交通部也会寻求修改现有的1987年陆路交通法令,让这些废弃车可以从JPJ的汽车注册列表上除名。 无论如何,目前这项政策还处于初步阶段,但Wan Junaidi表示废弃车的问题已经达到刻不容缓的阶段。他还表示,800万辆的废弃车数据只是政府已知的数据,实际废弃车的数量可能超过1,000万辆。

     



  • 绝对贴心的配备,带你来看全新 Perodua Myvi 内建的 SmartTAG 系统,无需更换电池,余额过少会发出警示!

    位于全新Myvi 1.5L方向盘右侧的Touch n Go读卡器 全新第三代的Perodua Myvi面市已经有超过一周的时间,相信大家对它的外观、内装、引擎和配备的细节都已经相当熟悉,不过一些很细节、很贴心的配备往往很容易被人遗忘,我们这次就带大家来谈谈小编认为很实用、也很适合大马驾驶者的一个小配备,那就是全新Myvi内建的Smart Tag系统。 有开车的朋友都知道,目前我国政府已几乎完全废除国内所有大道收费站的现金交易,过路费不能再以现金支付,而只能以Touch n Go或者是SmartTAG来支付,再不然就是大道公司发行的扣账与积分卡,譬如说南北大道使用的PLUSmiles。 Touch n Go相信大家都相当熟悉和了解不过了,不过可能有些人还是不大了解SmartTAG到底是怎么运作?到底要如何购买。其实SmartTAG依然需要使用到一般的Touch n Go卡,只不过它省略了把车子停下打开车窗或车门,把Touch n Go卡轻触在收费站读卡器上的步骤。 位于全新Myvi 1.5中控台右侧的内建SmartTAG红外线发射器 其实SmartTAG就是一架以9V电池驱动的红外线发射器,下方有一个卡槽可以让你插入你的Touch n Go卡,SmartTAG机器将会阅读你Touch n Go卡内的资料和余额,并把你的Touch n Go卡资料转化成红外线,发射到收费站SmartTAG通道的红外线感应器,这样持有SmartTAG的驾驶者就无需停车、无需打开车窗就可直接通过SmartTAG通道,而且过路费也会从你的Touch n Go内扣除。 随着政府实施大道电子化收费政策,SmartTAG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不过SmartTAG在本地属于被垄断的产品,只有一家生产商在供货,有些车主就算有钱也买不到,因此SmartTAG向来都相当的抢手,有些人甚至还以一般的市价买入,再以高价卖出牟利。 不过,SmartTAG在未来或许再也不会是需要额外购买的开车用品,因为全新的Myvi已经开始在车上标配这种红外线技术,车主只需要把本身的Touch n Go卡插入方向盘右侧的一个插槽内,就可透过上方一个蓝色的电子荧幕得知Touch n Go卡的余额。 Toyota部份车型选配的内建SmartTAG系统 […]

     



  • J.D. Power 我国新车品质调查报告:Toyota Vios 居冠!

    国际权威调查机构J.D. Power最近发布了我国2017年的新车品质调查报告,针对多辆在今年2月至8月之间购买的本地新车车主进行调查,涵盖的品牌多达12个,其中包括了国产与非国产品牌,也包括了一般的Sedan、Hatchback、Pick-up甚至是热门的SUV车型。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自去年开始Toyota在本地的销量就一直败给竞争对手Honda,不过他们出品的Vios却在这次的调查报告中获得最高分,平均每100辆新车当中只有62项问题投报(62 PP100),比起同级的竞争对手Honda City的66项来得好,也比同是日系的Nissan Almera的80项来得出色。 这三款同属B-Segment的日系房车的分数对比同级平均得分都要来得低(越低越好,越低代表投报的问题越少),J.D. Power指这个级别车型的平均投报数目是93个。 而在入门小车的等级方面,Perodua Myvi以每100辆新车当中只有84项问题投报成为冠军,排在第二的是它的头号对手Proton Iriz(每100辆新车当中有86项问题投报),此级别的平均得分是88个(代表每100辆新车当中有88个问题投报),而Perodua Axia则得分差于平均,为91个投报。 需要强调的是,J.D. Power这次进行的这次新车问题调查,并不是根据大家一般所认知的汽车级距(如A-Segment、B-Segment)来分类,而是更简单的分为紧凑级(Compact Segment,如A-Segment和B-Segment的Hatchback),以及入门的中型房车(Entry Midsize Segment,如B-Segment的Sedan)来区分,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为何Axia和Myvi以及Iriz会处于同一个调查级别内。 报告也有强调,最近几年非常火热的SUV车型在今年的问题投报率对比所有车型是最低的,平均得分是48 PP100,也就是每100辆新车当中只有48个问题投报,显示SUV的品质是目前所有车型当中最稳定的。 报告也有指出,本地消费者最多投诉的问题其实是风切声的噪音,而最频密投诉问题的一群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新车主,对比30岁之后的车主则相对的较少投诉。至于你呢?你是新车车主吗?你的车子有面对什么问题想要投诉吗?欢迎留言交流交流!

     



  • Perodua 接下来会有什么新作品? 来看看新SUV的可行性。

    Perodua刚刚发布了第三代的Myvi,成功成为了本地车坛的最高话题性品牌,但在第三代Myvi面市之后,很多人就开始抛出了下一个问题,那就是Perodua到底几时要推出SUV? 其实很多人都忘记了Perodua是第一个推出SUV车型的国产品牌,那就是早在多年前退役的Kembara还有Nautica,Kembara/Nautica一样是Perodua和Toyota/Daihatsu进行合作关系下的一个产品。 虽然Nautica在本地的销量并没有很好,但无可否认第一代的Kembara在本地的销量其实还算不错的,当年在马路上的能见度其实一点都不低,而且Kembara因为搭配四轮驱动系统,所以其越野性能其实不差,甚至有许多越野车发烧友把它开进森林征服各种山坡和小溪。 在Kembara停产之后,Perodua以Nautica车型来作为该品牌旗下的第二款SUV产品,只可惜的是Nautica当时的价格被许多人嫌弃定价过高,加上Toyota在本地也有销售Rush这款孪生姐妹车型,导致Nautica无法大卖,更被早早退出市场。 随着SUV在最近几年越来越火红,你是否也希望看到Perodua再次退出新的SUV车型?其实P2的管理层早就说过他们确实是有在研究全新SUV车型的可行性,只不过到底几时会推出,以及是否会好像之前的Kembara/Nautica一样继续采用Toyota/Daihatsu的车款来Rebadge,那就不懂了。 不过,本地的汽车PS达人Theophilus Chin最近就自行设计了一组全新一代Kembara的概念图,当然还是那句,这组概念图是出自Theophilus Chin的手笔,并非由原厂发布,所以大家看看就好,不懂大家觉得如何呢?

     



  • Proton 更换中文译名, 从普腾变成宝腾, 慎选新车经销商。

    Proton在刚过去的周末再次成为了本地车坛的新闻话题,这次并不是因为Proton刊登了什么祝贺对手的广告,也不是Proton推出什么新车款或小改款,也不是Proton委任了某某人出任公司的某高职,而是Proton的总执行长(CEO)李春荣在一场商家活动上的致词,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我们在此综合一下他在过去周末的谈话。 来自中国的李春荣正式上任Proton的CEO还不到2个月的时间,但已经成为了Proton的话题性人物,毕竟他是首个担任Proton CEO的华人,也是Proton历年来第一位非大马公民出任的CEO,不过他最近发表的谈话和看法被认为比其他的个人背景更值得关注。 根据国内各大媒体的报导,李春荣在过去的周末宣布为Proton的中文译名从本地人惯用的‘普腾’更换为‘宝腾’,根据李氏的讲法,其实中国人一直都称呼Proton为宝腾而不是普腾,而且他认为‘宝’的意头比‘普’来得更好,更能协助Proton转亏为盈。 除了更换Proton的中文译名外,李春荣也声称Proton总部食堂连空心菜(kangkong)也煮不好,同时还下令该公司人事部主管在两周内把食堂的食物质量提升。 当然,李春荣也提出了改善Proton售后服务质量的政策,同时批评一些Proton新车经销商对汽车的知识一知半解,只懂卖车赚钱却不懂得修车,导致Proton汽车的售后服务素质备受批评。 同时他也声称,吉利目前有计划进军纯电动车(EV)、全自动驾驶汽车和飞行车,其中飞行车还有望在2019年就和大家见面;同时吉利也会向Proton提供一些全新的车款,来应付本地强劲的竞争对手。 当然,如果只是单纯的更改Proton的中文译名,小编自己也不觉得这样会足以让Proton转亏为盈,但配合吉利新车款的策略、提升售后服务的素质,再到从内部开始加强Proton的管理素质,你是否觉得Proton有望迎来复苏?欢迎留言交换意见!

     



  • Theophilus Chin 另一新作品,双门版 Perodua Myvi !

    在上市之后,全新第三代的Perodua Myvi就注定要成为本地车坛最热门话题和最焦点对象好一阵子,没办法谁叫它是大马国民车?这次Myvi再次被本地的PS达人看上,继续之前的Myvi SE和Myvi Sedan之后,这次轮到了两门版的Myvi。 当然,这只是本地PS达人Theophilus Chin自己发挥想象力的作品,并不是原厂释出的官方图,而且我们也觉得P2目前应该没有生产双门车型的计划,所以大家当趣闻看看就好,不必太认真。 外型上这次的修改幅度比较大,唯一没更动的就是车头,不过在Theophilus的笔下,这次它的轮圈换上了一个尺寸更大的轮圈,而且后视镜也被重新设计,重点就是B柱之后的车身造型,因为它只有两个门,至于车尾则换上了一组新的尾灯,不再是原本的倒L型尾灯组。 虽然说双门版Myvi的可能性并不大,不过大家对这两张构想图有什么看法?欢迎发表留言! 2018 Perodua Myvi 1.3 Premium X 2018 Perodua Myvi 1.5 Advance

     



  • Mitsubishi 也加入,为北马水灾车主提供40%维修折扣。

    其实北马尤其是槟岛之前的大水灾已经消退了一段时间,许多受影响的车主们也可能都已经修好了被水浸坏的车子,不过Mitsubishi还是宣布为北马受灾的车主们提供援助,被水浸坏的Mitsubishi汽车都可享有原厂提供的40%维修折扣。 根据Mitsubishi Motors Malaysia的说法,除了需要更换的零件之外,维修过程涉及的工资费用也一样可以获得40%的折扣,这项援助计划将持续进行到今年的12月31日,不过受惠的车款只限是本地总代理引入的Mitsubishi汽车,一些透过第三方(如AP车商)买到的Mitsubishi汽车,不在受惠行列。 除了修理费用和零件折扣之外,原厂也宣布向受影响的Mitsubishi车主提供免费的拖车服务,把车子拖到原厂的维修中心进行维修服务,不过前提是车主必须先根据程序报警,然后致电1-800-88-2166,或03-78031566,要求免费的拖车服务。